關於清明節徵文600字(通用10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常看到徵文的身影吧,徵文具有主題鮮明、內容清楚的特點。那要怎麼寫好徵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清明節徵文(通用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清明節徵文1
清明節,我陪著爺爺駕車駛往從未回過的故鄉。汽車在高速公路上飛馳,青青的小草和路邊小樹枝條上的嫩葉,在春風中輕盈地搖曳著,聞著嫩花嫩草撲鼻的清香,我不由地對著曠野大聲喊:春天,你好美啊!
在談笑聲中,我們的車已停在了故鄉的曬穀場上,車門剛開啟,車前就圍滿了鄉親們,熱情地問:“哪兒來?找誰啊?”忽然一個滿頭銀髮的老人拉住爺爺激動地說:“老哥,回來拉!”原來是爺爺兒時的夥伴孫爺爺,他拉著爺爺的手問長問短,簡直像有說不完的話。
午飯時堂屋裡坐滿了鄉親,他們都親切地喊我“寶寶”,問我幾歲?上幾年級?那天爺爺特別高興,搶著幫我回答,並說“會背不少古詩呢。”鄉親們都叫我背一首,那天我也特別大方,站在椅子上給大家背“少小離家老大回……”,有一位老人直呼“神童、神童”,搞得我真有點不好意思了。爺爺還跟鄉親們宣佈:“我孫女兒還得過全國書法金獎呢!”旁邊又早有鄉親臨時找來了紙筆,我提筆寫了四個隸書大字“溫故知新”,這又博得了鄉親們的喝彩,孫爺爺也拉來自己上小學四年級的孫子,也叫他寫一張,小孫也不含糊,很快提筆寫下了正楷“展翅飛翔”四個大字,鄉親們都讚歎道:“如今的孩子呀,個個是神童!”
在這清明時節裡的第一次故鄉之行,讓我感受到了故鄉濃郁的春光和濃濃的故鄉人情。我願年年都能踏上故鄉的小路,去擁抱那最美最美的大自然、擁抱那最親最親的故鄉人。
清明節徵文2
今天是我們期盼已久的清明節,同學們萬分開心。我到校後萬分驚訝,同學們個個身穿校服,佩戴鮮豔的紅領巾,滿面春風,精神抖擻。
過了好大一會兒,我們終於出發了。一路上,我們歡呼著,今天的天氣格外晴朗,太陽公公給大地鍍上了一層金,小鳥在旁邊唱歌,花兒向我們微笑,一陣微風吹過,小草向我們點頭,大樹伯伯向我們招手示意......一切都是美好的。
不一會兒,我們到了烈士陵園,走進寬敞的大門,走在路上,兩邊碧綠高大的松樹好像在說:“歡迎你們”。到了目的地,兩邊花壇開滿了月季,一片火紅,美極了!掃墓儀式開始了,一位年輕的女教師主持,女教師說完話後,我們聽了一個英雄事蹟,然後由少先隊員講話,接著許多少先隊員上臺獻詞,獻詞完畢後,我們繞墓一週行,我們穿過密密的樹林,走過許多陵墓,我恭敬地獻上幾朵白花。有些同學還跑到墓前去參觀,我們邊走邊談論著。我還看到許多家長也來參觀,有的獻上一束鮮豔美麗的鮮花,有的懷著敬佩的心情到墓前深深地鞠一躬.......我們走在樹蔭下的小徑上,懷著沉重的心情觀看陵墓,我還時常看見啄木鳥醫生為大樹爺爺治病。繞墓一週結束了,我們回到原地。幾株白的、黃的、紅的梅花依然傲然挺立,她們把自己的美麗奉獻給了人們,而烈士們也是如此,他們奉獻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才換來了中國祥和的今天,我們永遠不能忘記他們!
我們掃墓完畢後,踏上返回的路程,而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我暗自起誓:一定要好好學習,為國家爭光,做祖國的棟樑之材!
清明節徵文3
今天是清明節,是紀念祖先和介子推的日子。不禁讓我想起杜甫的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大概到了8點左右,我與媽媽爺爺從家中出發了。在路上,我不斷回想著以前的事,似乎我從來沒有見到太太那慈祥和藹的模樣,腦海裡也沒有任何跟太太有關的事蹟。她長什麼樣子?待我好嗎……一連串的問題一下子湧到我的大腦。我問媽媽:“媽媽,我見過太太嗎?待我好嗎?”媽媽無奈的.說:“實話說吧,我也沒見過,應該很早就去世了吧。所以這……”
漫長的20分鐘過去了,我們終於來到了上林湖,頓時天空中飄下了似花針的雨。停好車,拿好工具,準備上山。向遠處望去,這人也太多了吧,把整條過道都擠滿了,一點空隙也沒有。隨著人群,我們緩緩移動著。我發現一些老年人十分封建迷信,帶著爆竹,香燭,紙錢等。萬一發生什麼不測,那可這麼辦呢?
我們再次隨人群而上,拐過一個彎,再拐過一個彎,上了階梯,我們找到了太太的墳,跟往常一樣。這次我給經歷了一個春秋風吹雨打的字上色。我寫著這一個個的大字,想到如果太太還活著,那麼該多好啊!這下我肯定與太太快樂的聊天……想到這我的欣慰的笑了。
媽媽與爺爺拿著鐮刀,在墳旁邊把雜草雜花清理掉。我拾起墳沿邊的杜鵑花,靜靜地將花插在太太的碑後,望去,猶如太太頭上的裝飾品。這時媽媽爺爺也做好了清理工作,整個墳邊看起來乾淨了許多。
之後我們小心翼翼地點了一柱清香,放上祭品,默默祈禱,給予我們的祝福。
我轉過身子,放眼望向藍色的湖,上面還有一個個的漣漪,湖面上行駛著一條條的遊船,它帶著人們的祝福,帶著人們的祈求,帶著人們的希望……駛向遠方。
清明節徵文4
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唐朝詩人杜牧寫的一首關於清明節的詩。清明節是24節氣之一,是一個傳統的民俗節日。每當到清明節時,人們都會去掃墓踏青植樹等。一提起清明節還得從介子推的故事說起。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重耳在外流浪19年,介子推一向跟著,立下了大功,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晉文公要給介子推做官,介子推不願意做,已經揹著老母躲進了綿山。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尋,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菸火,只吃寒食。
此後,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十分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麵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清明節徵文5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詩人曾是這樣的讚美清明。是啊,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又到了一年中的清明節。
路邊,那茁壯的小樹露出了新芽,鮮豔的小花也是那樣的晶瑩欲滴,觸碰即破。冬天過去了,一切美好的事物彷彿在這個初春出現。雖有微微細雨,但絲毫沒有寒冷的感覺,反倒增添了一份霧裡看花的朦朧美。在這樣一個美好的春日,帶著對姥姥的懷念,我和家人們踏上了回鄉掃墓的路。
來到了姥姥的墓前,雖然依舊下著小雨,可是身邊的一切充滿了勃勃生機。在姥姥的墓周圍,冒出新芽的雜草開始生長,僅僅一年時間沒有來到這裡,那生命力頑強的小草有的已經很長了。
我們在姥姥的墳上掛上了壽球,色彩鮮豔的壽球為這稍顯單調的墓上增添了幾分色彩。爸爸準備好了打火機,點上了香燭,將它插在溼潤的泥土裡。火苗開始隨風舞動,鞭炮響起,震徹雲霄,在山谷迴盪。
我們跪在姥姥的墳前,姥姥慈祥的樣子在腦海浮現,在我的記憶當中,姥姥每次看我們永遠是面露微笑。彷彿世間一切的憂愁煩惱與她無關,看到姥姥,所有煩心事都拋到了九宵之外。她常會摸著我的頭,輕聲說:好好的,快快長大!
我和妹妹一起磕頭,爸爸在一旁輕聲的彙報一家人一年來的收穫,告訴在天之靈的姥姥家人都平安快樂。我也在心中默默許下了自已的願望,裡面有對姥姥的感恩,也有自己新年打算。這時,一個小炮炸了一下,爸爸告訴我,看,大家的心願姥姥已經知道了,她透過這種方式來告訴我們,祝大家的夢想都能成真。
微風細雨中,幾隻雨後春筍悄悄地從土裡鑽了出來,又是一個清明節,誰說清明只是一個讓人懷念的季節?它是一個詩意的季節,更是一個充滿生機和希望的季節!
清明節徵文6
清明,一個很傳統的節日,一個歷來受中國人重視的節日,也許是到上海來的這七年以來,沒有過過清明,或者是每次都在清明去烈士碑掃墓,使清明在我的潛意識中失去了本質上的意義。
在清明前幾天聽同學說著要去鄉下掃墓時,我心裡就很難過。一種抑制不住的哀傷在我心頭蔓延。直到早上路過橋邊,看到東邊那塊墓地上,青蔥掩映不住來往的人潮,一些私家車安靜的停在路邊,暗示著他們特地而來。沒有預兆的,那種疼痛蔓到我的指尖,我的淚很衝動地想要滑出眼眶。
不論怎樣,這些人做的事,這些每個人分內的事,我一輩子都不能做。從舉家遷徙後。外婆、小姨,還有祖祖輩輩葬在老家泥土裡的親人,如今,都已被無情的水淹沒,蕩然無存。
我至今無法忘記臨走時的情景,那些跪在墳堆前悲痛的哭聲,多少淚灑在墳前。當我們燒完紙錢,拔完墳堆上的雜草,擦淨碑上的汙泥時,多少人倔強的趴在墳前不肯離去。要知道素以土葬的家鄉,屍骨無存,是多大的忌諱。而對於我們這些人來說,又是何等的罪過?一些哭昏的老者,他們的內心是何等的悲悵,他們又會遭到多少良心的譴責?
也許土葬的家鄉風俗就註定了三峽人要歷經許多內心的掙扎。
“每逢清明倍思親”,多少的移民想要祭祀先祖,磕頭燒香,可現在只是奢望。三峽那給多少人帶去福利的水,卻沖垮了那裡人曾今的家園,祖輩的墳塋,更沖垮了多少人那份思鄉的情愫。
多少人渴望回到家鄉,再回到他們的身旁,深切的叫聲已故的親人。
可是我們已經沒有家鄉,那裡沒有了我們的立足之地和棲身之所,更沒有能實現我們掃墓願望的地方。
思念是一種病,潛伏期是你擁有之時,發作期使你失去之日。
清明時節雨紛紛,思鄉之人慾斷魂。
清明節徵文7
今天,是清明節,清明節有祭祀祖先修墳掃墓的風俗習慣,可是我卻不一樣,我在家裡做清明餅,清明餅是一種令人風味的小吃,有家庭主婦們早早地割來嫩綠的田青,煮熟後並用石灰混合,以便去掉田青中的苦澀尾味,到時候和米粉中攪捏做成餅.清明餅呈三角形,所以又叫三折(角)餅.清明分青稞和白錁,青錁的餡多用芝麻紅塘,咬上一口又香又甜,白錁的餡多用鹹菜豆腐,舔的吃膩了再吃上只鹹的自然食慾大增.
開始做青明餅了,我燒了一鍋水,把採來洗盡的艾草到入鍋中,在滾燙的鍋中,身披白絨的艾草翻滾跳躍著,沒多久,它就搖身一變換上了碧綠的新裝.撈出艾草,揉成小團,擠出水分,展碎後的同米粉混均,做成半乾半溼的麵糰.麵糰如青花瓷器的表面,艾草就是白色背景的綠色花紋.準備餡料,甜的是紅塘,鹹的是鹹菜筍肉末.最後一小部做青明餅了.
我看著奶奶把麵糰被分成一小塊一小塊,放在手中隨意一按,即刻變成薄圓餅,中間放上餡,手再一捏一按,一個青明餅下放上一片葉子就成了.我也像奶奶做的過程一樣可是做好的薄園餅四方裂的裂,破的破,好不容易做好的一個青明餅結果是餅不像餅,而且有的地方破了一個小洞洞像被老鼠啃過的一樣,奶奶教給我把餡料弄下一點補到上面就行了,我照著我第一個做的,做了十幾個雖然很難看但是我覺的肯定很好吃,奶奶把青明餅蒸了幾十分鐘,剛剛出鍋,我就迫不及待地衝了上去,揭開一看,鍋內一片蔥翠欲滴.油光光的冒著熱氣,真讓人口饞,吃上一口味道美極了.
今年的清明節我過的十分愉快!
清明節徵文8
還下著如絲如毛的細雨,新生的葉上像抹了層油,使葉片晶瑩透亮。
又是清明,又是小雨,看著那雨,從天而降。嚐嚐,好像還略帶鹹味,難道這是先人們的感動之淚?
我帶著疑惑跟隨著長輩們走著,不久就來到了奶奶的墳前。新生的樹木圍繞在她身邊,那又是年輕的一代。四周靜靜的,只剩下細雨的沙沙。
帶著思念,我們與長眠於地下的先人進行心靈對話數秒,隨後伯伯說話了:“我們都來看您了,給您掃墓來了!”伯伯很激動,好像真見到了奶奶,又聽到了那曾經最動聽的聲音——母親的呼喚。
他慢慢地蹲下,眼角露出了一滴濁淚。他點燃了三炷香,輕輕的,緩緩地插進了泥土。無言的淚無聲地劃過他的臉頰,它送去了思念,祝福,折射著曾經的一幕幕普通的回影。
撿完了春天的殘葉,我們匯在一起點燃了火種。爺爺,伯伯、姑姑、爸爸,我們拿著天國的鈔票,捎進火裡,捎去祝福與思念。
那一份份糊包上的名字,曾經也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人生苦短,生死之別。那曾經歲月中的一幕幕被我們看的太過平常,不懂得體會其中的真情,待到失去才懊悔。
望望上面的樹葉,再過些日子也會長大、成熟、飄落;人也經過童年、青年、壯年、老年。人一代代的延續,最後化作的只是一把泥土。走過一生,平凡一生,錯過一生。但人僅此一生,似乎該為這世界留下些什麼。是得,不僅是為世間留下一塊墓碑,更該留下一些有價值的東西。
火滅了,人散了,又只留下一塊冰冷的墓碑。而墓裡的靈魂卻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我知道,日後我也會化為一把泥土,一塊墓碑。而我的靈魂,我的思想,我的品質將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那麼,這一生!我就不枉走過!
清明節徵文9
俗話說:“清明時節雨紛紛。”可這次清明節不但一絲雨都沒下,而且老天爺彷彿故意跟我們作對似得,天氣格外悶熱,鄉下的麥苗似乎蔫了許多。原本的生機勃勃,原本的嫩綠,青綠,漸漸打了黃,這是極其缺水的階段。
恰巧,放了一天的清明假,再加上原本的兩天星期天,有了拯救麥苗的時間,爸爸帶著我踏上了回老家的旅程。
中午終於抵達了目的地,下了車看見媽媽來接我們了,她鞋子上有點幹泥巴,褲子上溼透了。顯然,媽媽正在給麥苗澆水,知道我們回來,來不及換衣服,就來接我們了。媽媽說:“現在正是給麥苗澆水的時候,非常緊,一口井被三四家佔著,”爸爸也加快了速度,回到家換了身舊衣服,就和媽媽直奔麥地了。
姐姐和我呆在家裡,一看錶十點了,再往外瞅瞅,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在等待中,我們漸漸入睡了。不知到了什麼時候,爸媽回來了,早上天剛亮,他們又出去了。
……
眼到了中午,爸爸和媽媽回來了,他們又是一身泥,這次上下衣都溼了,鞋子更是溼的厲害,我和姐姐急忙幫爸爸脫下鞋子,呀!溼鞋子可真難脫,我一下子坐在了地上,我們都笑了起來。爸爸的襪子也溼了,我去把爸爸的溼襪子洗了洗,溼鞋子重新刷了刷。媽媽也是累極了,為了讓媽媽歇會兒,姐姐去做了飯。媽媽說:“有兩個女兒真好,幫我們洗衣服、做飯。”聽了,我心裡頓時溫暖起來,那時可真幸福,真希望時間在那一刻定格,我們的家永遠幸福下去。爸爸媽媽都欣慰的笑了。
原本沉寂的清明節,這次格外溫馨。
清明節徵文1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題記
朱自清在《匆匆》中寫道:“小燕子飛到南方去了,有在飛回來的時候。楊柳枯萎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就是人死了卻無法再回來,親愛的小姑姑,在這冰冷的墓裡,您一個人長眠在這太久太久……
有時我感覺我和您近在咫尺,卻又陰陽兩隔,如此遙遠,我的千呼萬喚也無法和您相見。這怎麼不讓侄女悲傷,痛苦,而又惆悵滿懷呢。
記憶中清明節曾有過的快樂早已蕩然無存。沒有小姑姑的清明節就連天都灰濛濛的。無休無止的綿綿細雨讓我悲從心起。寒風啊,請你告訴斷腸人,那樣疼愛侄女的小姑姑為什麼就再也不回來了?
在以前,爸爸媽媽工作非常忙,都不在我身邊陪我。您就陪在孤獨的我身邊。我的童年因您而美麗、快樂。
透過那濛濛的雨絲,我又看見了那熟悉的小山坡。滿山的小草還是那麼嫩綠,油菜花盛開了,還有那五顏六色的野花寂寞地開放著。這一切都讓我感到親切極了。景物依舊,小姑姑您卻早已不在了。畫面再次重現,蔚藍的天空下,一個小女孩握著風箏的線軸,歡快地跑著。那個緊隨其後的慈祥婦人不正是小姑姑嗎,她的臉色為何這樣蒼白,為什麼不停下休息,我明白她是捨不得。
畫面模糊了又清晰了,小女孩在婦女那嘮嘮叨叨的話語中,小女孩知道了清明節,清明果,僅此而已。可是粗心的小女孩,你怎麼沒有看出小姑姑眼中的憂傷,老婦人是在用最後的力量延長著小女孩的快樂。最後就無奈地離開人世。
小姑姑您走了,在想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長大了。也終於明白,小燕子能再飛回來,楊柳有再青之時,小姑姑您卻再也回不來了,而陪我度過的卻是那長長的想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