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十個全覆蓋徵文600字
《一:“十個全覆蓋”工程》
抓好政府主導與群眾意願相結合。實施農村“十個全覆蓋”工程是自治區黨委、政府提出的重要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也是自治區成立70週年的獻禮工程。工作推進過程中,青山區最大限度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透過召開村兩委會、村民代表大會等多種形式,充分聽取當地農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儘可能體現地方特色,因地制宜,統籌推進,確保各項工程既遵從規劃又符合群眾意願。
抓好實施方案與各類規劃相結合。按照全域規劃、全面規劃的工作思路,把《青山區農村2014—2016年“十個全覆蓋”工程實施方案》與《青山區城鄉一體化2010—2015 年發展規劃》及《青山區自然村莊整合撤併實施方案》《青山區鄉鎮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青山區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標準化建設實施方案》《青山區村鎮衛生室規範化建設實施方案》《青山區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青山區村鎮環境設施規劃建設實施方案》等6個專項規劃相結合,打破城區規劃與農村規劃互相分割、互不關聯的格局,將現有農村全部納入到全區空間規劃範圍內統一佈局。
抓好專案實施與教育實踐活動相結合。在實施“十個全覆蓋”工程時,青山區將踐行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始終,結合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解決事關群眾切身利益和打通聯絡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問題為出發點,大力推行農村“四五六”工作法,深入宣傳、廣泛動員,耐心細緻地給群眾講透政策、講清目的,有效化解在專案實施過程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最大限度地贏得群眾的支援,把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好、發揮好,全力建設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
《二:“十個全覆蓋”工程》
注重規劃先行。建設未動,規劃先行。充分發揮規劃的先導作用,把“十個全覆蓋”工程與新農村建設、扶貧開發、農村環境整治、推進城鎮化相結合,編制完成《青山區農村2014— 2016年“十個全覆蓋”工程實施方案》及2014年度實施方案,計劃三年內分批次、分步驟推進21個村實施“十個全覆蓋”工程,力爭透過滾動發展的方式,打造一批高標準示範村。同時,堅決杜絕重複建設和浪費,做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整體推進、全面進步。
注重示範引領。按照“先易後難、逐步推開”的原則,優先選擇條件較好、能見效的村集中力量進行重點打造,透過選樹試點、典型引路、全面鋪開、鞏固提升“四步走”工作法,精心打造趙家店和四道沙河2個高標準示範村,全面完善昌福、趙家營、二海壕、東達溝、西邊牆等5個基本達標村。目前,首批7個村已全部完成建設任務,率先實現“十個全覆蓋”,起到先行示範和典型帶動作用。在此基礎上,其餘各村以示範點為抓手,統籌規劃、以點帶面、分步推進,明確時間表、路線圖,找準突破口,精心組織實施,確保各項工程保質保量按時完成。
注重整體聯動。充分發揮“十個全覆蓋”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職能,加強溝通聯絡,積極爭取上級專案和資金支援,堅決防止各自為政、各自為戰。在具體實施專案時,每項工程都明確牽頭單位負總責,相關單位全力配合,形成多方聯動的整體合力,集中優勢力量打贏“十個全覆蓋”的攻堅戰。比如,區城鄉統籌服務中心會同區衛生局、青福鎮,為趙家店村與區中醫院“牽線搭橋”,由區中醫院選派醫生駐村衛生室開展醫療服務,在家門口建成“公立醫院”,實現了村民小病不出村的願望。
包頭市青山區總面280平方公里,轄8個街道、2個鎮,47個社群、21個行政村,總人口50.24萬。其中,2個鎮分別為青福鎮和興勝鎮,青福鎮包括昌福、趙家營、趙家店、銀匠、二海壕、色氣灣等6個行政村,興勝鎮包括四道沙河、當鋪、永和窯、頂獨龍貴、王老大、羊山窯、笸籮鋪、東達溝、西邊牆、興勝窯、宏慶德、沙爾慶、二相公、王應基、後營子等15個行政村,共有農村戶籍人口2.09萬。自治區黨委、政府提出大力實施農村牧區“十個全覆蓋”工程以來,青山區嚴格按照要求,全面啟動了該項工作,透過精心組織、科學實施,“十個全覆蓋”工程實現順利推進,取得明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