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優秀作文
個人的一小步就是社會的一大步,大家的素質都提高了,社會就文明瞭。小編收集了文明校園從我做起的,歡迎閱讀。
第一篇:文明校園從我做起
在過去的一年裡,我們都在講什麼“建立和諧校園”,但是,在我們的校園,仍經常出現一些與“和諧”背道而馳的行為。這不禁讓我們去想,怎樣才能建設出和諧社會,這樣才算是和諧社會。
當今社會是個競爭的社會特別是中國加入WTO以後,競爭就更激烈了。那麼,作為中學生的我們,又該為迎接挑戰做怎樣的準備呢?首先,我們要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知識就是力量,只有努力學習知識,才能不斷提高自身修養,使自己成為中國跨世紀的新一代青年。其次,我們要高度重視“講文明”。這就要求我們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講文明語言,做文明學生,平時不講粗話、髒話;遵守校規、校紀,不曠課,不馳到早退,不打架鬥毆,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儀表整潔大方,在校期間不化濃妝,不佩戴首飾,不穿奇裝異服;尊敬師長,見了老師主動問好;團結同學,互幫互助;愛護花草樹木、公共設施,不在桌椅上亂圖亂畫;不進網咖,提供文明上網;不看不健康的書籍和錄影;生活簡樸,不比吃穿,不浪費糧食。
特別是在北京取得2008年奧運會時,“講文明”顯得尤為重要。作為一名中學生,想要為奧運出一份力,最基本的就是講文明,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而校園的文明又直接折射出社會的文明。只要我們有恆心,有毅力,就沒有攻不破的難關。只要我們真正做到“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愛,勤儉自強”,做到“發揚優點,正視缺點,並且敢於改正缺點”,做到“踏踏實實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就一定能展現校園新風貌。讓我們共創文明校園,爭做文明學生。
個人的一小步就是社會的一大步,大家的素質都提高了,社會就文明瞭。不要總是唾棄和別人與自己不文明,在纖塵不染的地上,我想不會有人隨地扔垃圾,在極度文明的社會里,不會有人做出不文明的事來。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做一個文明人吧。
第二篇:文明校園從我做起
如果你曾感動於教室裡的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聲祝福、一句勸勉;如果你曾感動於校園裡的一抹曙光、一片綠葉,一滴露珠……那麼請用你的智慧去品味多彩的生活吧!
從我做起,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學生.
朋友,如果你熱愛你的校園,那麼,你就應增強自己的使命感,使你的校園更整潔,當你走路時,請不要把口香糖吐在地上;當你在操場上玩藍球時,請不要把擦完汗漬的紙扔在地上;當你的身邊有白色垃圾時,請你彎腰撿起來好嗎?你扔一團廢紙,你吐一口痰,這時也許不會有人指責你,但在剎那間你的素質卻降低了.
為什麼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可愛?因為他們經常會說,“謝謝”、“再見”、“您”、“您好”、“對不起”……而我們卻不願張口“說話”,見到師長,我們不加理睬;見到學長,我們視而不見.
當你下樓梯時,你是否走在兩側;當你出入教學樓時是否隨手關門、關燈;當你洗完手後是否關掉了水龍頭……
在成長的過程中,不要忽視這些小事,正是這些小事培養了我們對生活纖細的感知,不要忽視細節,因為細節決定成敗.
五月的校園,廣闊的天空,潔白的浮雲,小草是那麼綠,肆意招搖在風中,一切都是那麼隨意而蓬勃.
我愛像家一樣的校園,我要保護它,讓一縷叫“文明”的風吹灑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我是校園的主人,校園的文明,從我做起.
第三篇:文明校園從我做起
“富裕並不帶來文明,而文明產生財富。”比徹的這句也許正激勵著我們時時刻刻把文明禮儀記在心中。
中華民族是文明禮儀之邦,古代禮儀的第一條就是謙讓。朱熹曾說:“讓者,禮之始也。”“孔融讓梨”的事例我們早就聽說,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把大梨子讓給哥哥和大人吃,而自己年紀小,就吃小梨子。這讓我們學會了孔融那種謙讓的`品質。
我們當今社會,也宣傳文明禮儀,但要做到人人文明,還得從我做起。
現在新加坡等國家公共場所使用的“禁止隨地吐痰”、“禁止隨地扔垃圾”等標識都是用中文書寫的,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據當地人反映,這是因為在公共場所地上的一些口香糖、痰跡、垃圾雜物等大多都是中國遊客在遊玩時不注意小節、不講衛生造成的,所以,這些標識都使用中文書寫。作為一箇中國人,難道不為自己的行為羞恥嗎?
在德國的街道旁通常設有2個形狀相同的公用電話亭,分別標註著“女士專用電話亭”和“男士專用電話亭”。一次打電話的人都為男士,只見男士專用電話亭旁有序地站著一排男士,卻沒有一個男士到女士專用電話亭去打電話。也許,我們會認為這些男士太傻,但這就是德國人的文明素質。
而我們常常遇到的一些事情反差太大。如公共汽車上並不擁擠,但仍然有些不自覺的乘客會把車上的“殘疾人專座”、“孕婦兒童專座”等座位搶佔一空。願這種不文明、不禮貌的行為越來越少。
有人曾說:“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就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所以,文明還要從我做起,文明就是素質的前沿,誰擁有了文明,誰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為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