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道德> 【熱門】道德作文彙總7篇

道德作文

【熱門】道德作文彙總7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道德作文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道德作文 篇1

  道歉不是形式,而是發自內心的愧疚與悔改。

  ——題記

  在生活中磕磕絆絆無法避免,自然道歉也無法避免。但你是否思考過一個問題:“當道歉氾濫成災時,它是否會失去本質,而成為一種形式化的產物?”

  我們從小就被灌輸:“打到別人要道歉,別人道歉要原諒。”於是,這種思想便深深刻在腦中,幾乎成為了條件反射。當我們傷到別人,首先想到的不是關心和問候,而是來自大人“為什麼不道歉”的責問。這時,道歉成了我們的心病,我們開始變得畏懼,灑脫全無。

  那我們該如何擺脫這種困境,讓道歉真正成為發自內心的反思呢?這值得我們好好斟酌一番。首先,我們要觀察是否需要“大動干戈”去道歉,如果別人已經寬恕了你,那還何必一聲接一聲、祈求般地去道歉?那樣只會讓你顯得無趣與畏縮。其次,我們要真心的道歉。道歉,不是目標而是過程。真誠,則是這個過程中的助推器。有了真誠,一切皆有可能。最後,道歉並不尷尬,反而是一種放下擔子、重新開始的舒暢。放下了一個罪惡的負擔,難道不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嗎?

  我們或許都認為,道歉和原諒是一對必然的因果關係。如果別人道歉自己沒有原諒,那就是無理。我們必須清楚:道歉不是強求別人原諒自己的理由。你向別人道歉,別人完全可以不原諒。如果連一個殺人犯都能用“對不起來”贖罪時,那麼法律還有什麼價值?原諒你是情分,不原諒你是本分。但如果你足夠真誠,情分就會略佔上風。

  一年一度的“道歉日”來了,你是否真誠的道了歉?

道德作文 篇2

  自古以來,無論是鄉村惡霸,還是達官貴士,但凡見到自己的老師,無論在哪,一概點頭哈腰,拱手作揖。倘若你要究其道理,終離不開一個“德”字。老師以孔孟之道育人教書,學生由衷地被老師的道德而折服。但是現如今,學生與老師在學校之外的地方碰見,便形同陌路。這不正說明,當今的某些老師,在道德上出了問題麼?

  當今社會,各種教育手段日新月異、層出不窮。然這些手段的運用者,須是一位教學能力出類拔萃的頂尖教育人才。這是教育事業發展的重點,也是國家強盛的必由之路——即培養眾多的教育人才,大力發展教育事業。也正因為如此,盈千累萬的所謂的“教育人才”應運而生,真可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不可否認,這些人在某種意義上,確實推動了社會的發展,為社會貢獻了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所以,學生們的“他們用舌頭耕耘,用汗水澆灌,他們是世界上最辛勤的園丁,他們盼望我們的心田能開出最美的花……”都是可圈可點的句子。那是何等的芬芳燦爛啊!每個人都彷彿大地的一株草,允吸著細小而又晶瑩的露珠,織成翡翠一般的綠毯,倒映著藍天白雲,雁兒歡騰箭般掠過的身影——之所以這樣,我才不可以讓那些枯黃的、病懨懨的草與之相爭搶養分!他們過於高大,蒼翠欲滴,幾乎勝過這世上的一切植木!

  但是,這還是草麼?

  我之前說這些教學能力頂尖、道德素質卻過於低下的人,是“枯黃的,病懨懨的草”,但是我又說“他們過於高大,蒼翠欲滴,幾乎勝過這世上的一切植木。”這兩句話貌似矛盾,其實不然。若仔細尋味,便可知曉。許多教師過於追求自身的教學能力了,苦苦探尋那能夠使學生成績突飛猛進的方法,而忽略了自身的道德修養。我即使不說,想必任何一位敢自居“老師”的人都明白,孔孟之道有多重要。那是我們千年的財寶啊!透著久久的歷史古韻,搖響出專屬於中國的鏗鏘之聲,所沉澱的,都是宇宙的精華與奧妙。我們不該拋棄它!我們怎麼能拋棄它?假使你是教育界的天才,桃李滿門。你潤物無聲,你大愛無疆,門下的弟子無一不成為老闆、富商。但是,如果你沒有道德,教的東西只是“二次函式”“萬有引力”“之乎者也”,那麼,你說的也都只是泛泛之談,沒有半點價值,回顧你的教學生涯,看不到一絲光芒,你也會不屑紀念。教出的學生,雖大富大貴,業有所成,但無不擱淺了人性的閃爍點——道德。我個人認為,他們與行屍走肉也沒有多大區別了。

  而在各科的教師中,語文教師算是最倒黴了。他們大多數飽讀聖賢書,然所佈的作業只能是“背一背”。他們想必也很無奈,但是卻沒有任何法子。就連教育廳也這麼說:“中國畢竟是一個理工大國,自然理工科的更為吃香。”各種資料表明,中國的大學錄取也逐漸淪為理工科的競爭。中國傳統的文化居然死在數理化的腳下,我不由得如喪考妣。一個基本道德都失掉了的人,他腦袋裡的其他知識,怎可彌補!

  “教育教育”,教書與育人不應當是共同繁榮的麼?為什麼如此的側重於“教書”,而丟掉了尚未重要的“育人?”

  教育事業走上了歪路,一些老師的“道德思想”走上了歪路,一代又一代的人走上了歪路——到最後,人們會不會解出這方程的原值,回到了“猴子”的原點?

道德作文 篇3

  法律建設與道德建設是都是維護一個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方面,討論道德建設與法制建設誰更重要這一問題首先要了解一下他們各自所具有的內涵。 何為法律?法律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以行為和社會關係為調整物件的,以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反映、維護一定社會歷史時期掌握國家政權的階級的意志和利益的社會規範體系。 何為道德?道德是由一定社會的經濟關係所決定的特殊意識形態,是以善與惡,好與壞、公正與偏私、誠調整人們之間和社會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的總和。

  透過這二者的定義不難看出它們的明顯區別,即道德是非強制性的,主要依靠社會的輿論起作用;而法制是強制性的,透過國家強制力起作用。不過它們都有著維護社會長治久安的作用,可以說是為達到同一目的的兩種不同手段。透過進一步考慮二者的辯證關係我們會得出怎樣的結論呢?

  法律主要起約束的作用,它讓人們在正確的軌道上行駛,一旦偏離這個軌道,法律就會用自己的辦法使他回到正軌。然而,一個人在軌道上走的快與慢,走的姿勢,是前進還是後退是法律所不能涉及的。這個時候,我們更需要道德的作用,使更多人朝著正確的方向快速前進。

  法律應該是底限,人們的所有行為都必須在這之上。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才能更好地進行道德建設,而道德是導向,沒有道德的導向,法律也許就是空洞的。這又說明道德和法律是同樣重要的。

  法制與道德屬於上層建築的不同範疇。法制屬於制度的範疇;而道德則屬於社會意識形態的範疇。法律規範的內容主要是權利與義務的規定,強調兩者的衡態;道德則重點強調人對他人、對社會集體履行義務,承擔責任。法律規範的結構是假定、處理和制裁或者說是行為模式和法律後果;而道德規範並沒有具體的制裁措施或者法律後果。法制是按照特定的程式制定的,主要表現為有關國家機關制定的各種規範性檔案;而道德則通常是潛移默化的,是約定俗稱的。

  其實兩者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都是一定社會經濟基礎的產物,都反映和作用於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具有相同的理論基礎,許多基本原則和內容是一致的。法制的表現形式是規範性檔案,道德通常表現為一般社會意志;法律著重要求人們的外部行為及後果,道德著重要求人們內心世界的善良。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道德透過人們的內心信念和社會輿論發生作用;二者相互聯絡,相互補充,相輔相成。

  我們在生活中不難遇到這樣的例子:例如一個人觸犯了法律,但他得到了世人的支援,即他違反了法律但是並沒有違反道德,有時甚至得到輿論的支援。再例如人們有時並沒有觸犯法律,但是卻違背了良心做了違反道德的事,結果一輩子收到良心的譴責。

  如此看來儘管法制與道德通常情況下是一致的,但是有時卻有相出入的地方。其實通常是這樣的:法規定最基本的行為,而在法沒有規範的地方道德再另作補充。但是在同一問題上,當道德與法出現衝突時,總是以法的規範為準。這也就證明了一個道理,即法是調整社會關係的最為優先的原則,只有在法律無法調整的領域,才考慮以社會善良風俗為原則。

  對於國家的建設,法律與道德向來是相輔相成的。二者都是調整人們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 ,是上層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法律屬於政治上層建築,依靠國家的強制手段約束人們的行為,維持社會的基本秩序;道德屬於思想上層建築,透過說服誘導,使人們形成內心的道德信念,約束自己的行為。二者透過不同方式共同為社會的經濟基礎服務。

  法律與道德的內容是互滲互補的。正義是二者的共同追求。道德是法律的基礎和前提,法律是道德最基本的體現。法律對於不得偷盜、搶劫等規定,無不來自道德規範。每個社會的道德都以這個社會統治階級的道德體系為依託。

  法律建設與道德建設在作用上互相支撐,互相促進。法律必須以公認的道德規範為基礎,如果缺乏道德基礎,法律就沒有權威,也不能有效地執行。道德的規範作用也離不開法律的支撐,如果對違法行為不能有力地懲處,道德規範就得不到弘揚,社會也不能形成良好風氣。

  然而,法律與道德在管理社會、建設國家中的地位、功能不同,作用的方式、範圍不同, 不能相互替代,必須緊密結合,缺一不可。法律以外在的強制力約束人們的行為,只關注行為後果,其運作機制是強制,它從消極方面以“不應該”來制止人們的某些行為。道德塑造人 們的靈魂,以價值的合理性啟發人們內心的自我約束,從積極方面用“應該”引導人們做某些事。道德的運作機制是美德——在誘惑面前仍能按規則行事的品質。法律是功利性的,道德是超功利的。法律與道德調整的範圍也不同。法律是他律,只規定做人的底線,只對違法者起作用,對維護社會秩序只能起事後、治標的作用。道德是自律,對全體成員的一切行為 ,從個人品質到經濟、政治生活,都起規範作用。道德自律是人在完全自由的條件下產生的責任心,是人的尊嚴的重要標誌。道德能夠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對維護社會秩序起預防和治本的作用。

  由於人是可塑的,對於人性中私慾等缺陷,需要用法律加以制止;對於人性中向善的一面 ,能夠用道德予以教化。建設國家、調控社會,若僅靠道德,就不能懲戒和杜絕違法犯罪;若僅靠法律,就不能教化不道德的行為並遏制其發展。只有法治與德治相結合,才能標本兼治,保證社會有序發展。法律與道德乃是保證社會有序執行不可或缺的兩翼。

  把道德建設和法律建設有機結合。這樣才不至於一個步子邁得大,一個步子邁得小。兩腳的步伐不一致,就不能快速地前進了。還可以打個比方,就是木桶效應。一個水桶到底能盛多少水取決的是最短的那塊木板而不是最長的那塊。所以我們要法制和道德這兩塊木板等長而不是長短不相同。

  把道德建設和法制建設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使兩者有機地結合,相輔相成,才能發揮出它們最大的效應。在道德建設與法制建設並重的同時,加強道德建設,增加道德建設的多樣性和實用性,我相信,這不僅對於我們養成良好的大國國民素養有著重要意義,對於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無疑更會起到加速推進的作用。

道德作文 篇4

  人生,就像一盒混亂的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巧克力是什麼味道。就像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一樣。

  我開啟手機,本來應該是快樂而悠閒地聽聽歌,看看小說。可是,我卻在網上看見了一篇讓人滿腔怒火的文章。

  這篇文章是一位初中女學生寫給老師的。據說,那位女學生寫完了這篇文章,便跳樓自盡了。

  信中,那位女學生向老師說了很多。但都是圍繞這位老師沒有盡到當老師的責任。上課總是敷衍了事。總是將一些學習重點藏於腹中。那位老師這樣做全是為了能讓學生交錢給他……

  他將重要的知識留下,然後讓學生們週末帶著錢去他家請教他。有一些家長還會送他一些“禮品”。家庭條件稍稍好一點的學生都去找這個老師補習了。可是家庭條件差的學生,只好眼巴巴的看著。久而久之,他越來越寵溺那些給了她好處的學生,而那些沒有讓他嚐到甜頭的學生卻被他侮辱、歧視、責罵……

  寫這封信的學生就是沒有讓他嚐到甜頭的學生之一。這個學生的'父母收入不高,一個月父母的總收入不過兩千,那微薄的收入用來交點生活費,學生往返學校的車費、零花錢之後便所剩無幾。每每吃飯的時候,那個寫信的學生的父母總會將肉夾給這個學生,而她的父母卻吃白菜、土豆……

  後來,這個學生實在無法忍受,便尋了短見。這封信,確切來說應該是遺書。為什麼?真的要以金錢來衡量一個人的高低貴賤嗎?有錢便可以換來一切嗎?

  我的心裡火冒三丈,作為一個老師,怎麼能這樣呢?

道德作文 篇5

  在頒獎晚會上,全國道德模範走在中央電視臺的星光大道上時,他們個個都是人們心中耀眼的明星,他們大多來自平民百姓,他們的先進事蹟就是在自己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產生的:他們或助人為樂,或見義勇為,或誠實守信,或敬業奉獻,或孝老愛親……他們是我們這個時代精神的象徵,也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驕傲。

  自己一直都認為,一聲問候,一句關懷的言語,一個微笑,甚至一個信任的表情,都會給人極大的暖意和鼓勵。我很喜歡微笑,不管是熟悉的人,還是陌生的人,只要他們的目光投向我,我都會給予一個微笑。真希望我們的社會變成一個“微笑的社會”。微笑是全世界共同的語言,明年的奧運,我們微笑地面對世界各地的朋友,這就已經是參與了北京奧運。

  善行無疆,捨己為人,一諾千金,恪盡職守,大愛無聲……這是評審委員給全國道德模範的致敬辭,更是億萬中國人最由衷的讚譽,最崇高的褒獎,最衷心的致敬

道德作文 篇6

  有些東西似乎離我們很遠,卻又息息相關,“道德”輕輕咀嚼這兩個字突然發現它是多麼陌生,似乎經常在電視上,報紙上看見“知榮辱,樹新風”這樣關於道德的字眼,可是當它真正擺在自己面前時我迷茫了,它彷彿離我那麼遙遠,我該如何尋找道德呢?在網上搜索了“道德”,跳出來一大串文縐縐的解釋:道德是發展先進文化,構成人類文明,特別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誒,這些空虛的談論都不是我想要的,什麼是真正的道德?

  正當我在苦苦思索時,突然有幾個孩子稚嫩的聲音傳入我的耳朵“美——好——環——境,大——字——保——護。”其他孩子聽了忙糾正到:“不是大字,是大家。”“不都一樣嗎?”最先的小孩不服氣地說道。一股不知名的暖流湧上我的心頭,啊,這不就是道德嗎?原來有道德並不是要做多麼偉大的事,他其實距離我們很近,近得觸手可及。有時候,文明離我們只不過是10公分的距離,有時候,也許只是幾十釐米的寬度,也有時候,可能只是一張紙的厚度。

  不由得,我想起了汶川,想起了那一群群災區人民奉獻愛心的人們,道德之風吹過汶川,帶來了無數同胞的關懷。人們紛紛捐款捐物,透過電視、網路等各種渠道動員更多人支援災區,傳遞我們的愛,他們彰顯的是中華民族不屈的氣概和手足的情深。

  而我們這些久居於書海中的學生,祖國將來的棟樑之才,更應該知榮辱,樹新風,塑造我們的品格,讓道德的火炬在我們每個人手中傳遞,匯聚所有人的熱情。讓道德之風颳遍祖國大地!

道德作文 篇7

  今天我學習了美國作家詹姆斯寫的《釣魚的啟示》。

  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作者在鱸魚開禁捕撈的日子,還有兩小時的時候釣到了一條大鱸魚,儘管附近沒人,但父親還是要求作者把鱸魚放回湖中。三十四年過去了,每當“我”面臨道德抉擇時,總能想起父親的告誡。這時,我心中產生了疑問:那位父親是真的不喜歡鱸魚嗎?不是,那又是什麼驅使他讓“我”放掉鱸魚呢?帶著疑問,我再一次讀了課文,頓時恍然大悟,那位父親是為了堅守道德,不讓道德從他手中溜走,他是一個正直的人,是他為“我”指了一條陽光大道,真是一位英明的父親。

  我認為對我啟發最大的是父親對“我”的告誡:“道德只是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因為它告訴我們,一個人不能貪影象鱸魚那樣的小利,而是要守住道德底線,正是在父親的教育下,“我”才成為了一個著名的建築設計師,假如沒有父親對“我”的約束,“我”難免會誤入歧途,因為貪圖小利而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

  我也有過類似的經歷,有一回,我在桌子上發現了一枝我很喜歡的鉛筆,正想放入鉛筆盒,卻想起了媽媽的告誡:“管好自己的東西,不要拿別人的東西”。於是,我四處打聽,才知道,原來這是王嘉樂中午落下的,我將筆還給了他。

  是呀,只有堅守道德底線,做一個正直的人,才能夠大步前進,人生的路還很長,我們要經得住像大鱸魚那樣的誘惑,永遠不貪圖小利,做一個有道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