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週記大全> 高中新生週記隨筆

高中新生週記隨筆

高中新生週記隨筆

  時間真是轉瞬即逝,一週又過去了,這一週裡,大家都有不少感想吧,寫一篇週記,將自己的經歷記錄在裡面吧。快來參考週記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中新生週記隨筆,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新生週記隨筆1

  當蝶蛹破繭而出翩翩飛翔之時,是對美麗的堅守,讓它不計疼痛,華麗蛻變,流連百花之中;當蒼鷹飛翔藍天睥睨萬物之時,是對搏擊長空渴望的堅守,讓它忍受痛苦煎熬,成為天空;當溪流奔騰而下一往無前之時,是對東匯入海夢想的堅持,讓它度過千難萬險,成就壯美之姿。堅守,不僅僅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風景,更能收穫別人意想不到的榮光。

  堅守到底,氣節之系。

  在一望無涯的茫茫孤漠上,一位白髮老人手持漢節,頭戴氈帽,背後跟著他的羊群。他佝僂著身體始終朝著中原的方向遙望,十幾年如一日,風雨無阻,他把自己站成一具雕像。那個遙遠的地方是大漢朝,他的家園故國所在,他就是蘇武,大漢使臣。他被困匈奴十多載,身處苦寒之地,渴飲雪,飢吞氈,匈奴威逼利誘,他不為所動,始終堅守自己的節操。他朝朝暮暮充滿的是對大漢朝的思念,就是這份對故國的眷念之情,讓他熬過苦難歲月,走過腥風血雨,最終等來了歸漢的那一天。

  是對氣節寧死不屈的堅守,成就了歷的這段佳話,也成就了他的萬世英名,為我們後來人樹立了忠貞愛國的光輝典範。假如沒有這份堅守,蘇武還會被後世銘記,尊崇嗎?不會,歷史和人民只會牢記那些堅守氣節的高尚之人。

  堅守到底,格之所存。

  作家朱自清在西南聯大教書時,生活清苦,內戰加之自然災害的影響,使他終日食不果腹,飢腸轆轆,在病榻上輾轉的他拒絕接受美國的救濟糧,他告誡自己的家人,寧可餓死,也不能領美國的救濟糧。後來毛澤東稱其:“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朱自清堅守的不僅是個人的尊嚴,更是堅守了華夏民族的骨氣和尊嚴。他用行動充分證實了他人如其名,確實做到了“自清”。

  堅守到底,志之所在。

  古往今來,多少仁人志士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堅守。三閭大夫“忠而見疑惑,信而被謗”,汨羅河畔,他懷石自沉,九死無悔,這是一名士大夫對報國之志的堅守;魏武揮鞭東指,老當益壯,雄心不已,這是一代豪傑對建功立業之志的堅守;魯迅以如椽大筆,橫掃一切反動勢力,這是一位文化旗手對救國救民之志的堅守。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志趣功業在哪裡,堅守下去的信念就會跟隨到哪裡。

  《遊褒禪山記》中說:“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只有堅守下去,才能欣賞到那因中途放棄而錯過的美景。

  有了堅守的信念,種子就能衝破泥土,開出美麗的花來;有了堅守的信念,航船就能劈波斬浪,直掛雲帆濟滄海;有了堅守的信念,人就可以山登絕頂,自成高峰。

高中新生週記隨筆2

  中國是一個有著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文化古國,在這片土地上曾孕育出了許多英傑。同樣地,作為“長江後浪”的新時代的年青人,更應該助力發展新中國,展現“長江後浪”的風華。

  長江後浪推前浪,自強不息助國昌。

  《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自強不息不僅是衡量個人品質優劣的憑據,更是展現一個國家精神風貌的重要因素。譚嗣同冷麵刑臺,“寧可站著死,絕不跪著生”的慷慨陳詞彰顯了一個民族的自強精神;國學大師季羨林從容面對他的“牛棚十年”,用自強不息的人生準則書寫了自己的百年人生。我們作為時代的後繼之人,更應該學習並傳承前賢的自強精神,密切關注科技發展的前進方向,用每一個人凝聚起來的自強不息的雄壯力量,推進祖國蓬勃發展,為祖國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長江後浪推前浪,自尊自信報國強。

  易安居士曾作詩:“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萬花叢中,我們也許是其中最不起眼的幾朵,但何須在意那些有著出眾樣貌的高貴的`花呢?無論那些花多麼明豔動人,我們都要時刻保持著自信的姿態。藝術家韓美林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將他蒐集的磚銘、古陶、壁畫、石刻等文物古蹟上的符號、圖形和文字彙編成《天書》,讓中國古代傳統文化活水長流。復旦附中才女武亦姝更是將新一代年青人的自信很好的展現了出來,面對勁敵,萬人矚目,她以散發著無上自信的姿態贏得了勝利。中華後輩敢爭先,用自信創造未來。

  長江後浪推前浪,英勇無畏正國風。

  “必須敢於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魯迅先生如是說。辛幼安21歲參加抗金義軍,《美芹十論》和《九議》展現了其英勇無畏的氣魄,窮其一生,力主抗金。再者,黃繼光、董存瑞、邱少雲……一個個凝結了中華民族英勇氣魄和高尚靈魂的名字被永遠鐫刻在人們心中。人們記得他們的年輕,記得他們的偉跡,記得他們的無悔生命永垂不朽!同樣年輕的生命,他們可以用熱血書寫出不一樣的人生光彩,我們又何嘗不能像他們一樣英勇無畏?我們後一代人應敢於正視,敢想,敢說,敢做、敢當,方能為國風興振盡一份綿薄之力。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強。身處社會主義蓬勃發展的關鍵時期的我們,要以自強、自信、英勇無畏的面貌迎接新的機遇與挑戰,用年青人的蓬勃朝氣振興民族的未來。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長江後浪;觀興振國邦,只覽明日盛世風華!

高中新生週記隨筆3

  作為龐大社會結構中的個體,每一個人或許都曾希望為這個世界帶來深遠的影響。當我們冥思苦想,尋找著更偉大的事業,卻不曾思考過重要二字的意義。而這道難題,也曾經在一個個歷史轉折點考驗著無數的智者和勇者。

  在人才輩出的世界之國古羅馬,西塞羅是一位不完美的英雄。在權力至上的時代,西塞羅利用他的雄辯與口才爭奪官位和名譽,最終以執政官的身份衛著自由體制。在他六十歲那年,凱撒大帝全面實行_制度,已經追求了幾十年功名的老人找到了比政治博弈更為重要的事情。《演說家》、《論老年》,他成為一名文思泉湧的作者,一名寧靜致遠的哲學家。不久以後,愷撒被密謀殺害,羅馬前所未有地需要西塞羅,但這位昔日的戰士選擇放棄政權,回到文學與精神的世界。可是,紙上談兵早已拯救不了動盪的羅馬。眼看自己的祖國面臨分裂,西塞羅,這位真正的愛國者,義無反顧,挺身而出。他鏗鏘有力的聲音重新在演講臺上回響,他用將生死置之度外的勇氣反抗一切_統治勢力,他找到了更為重要的事情:為羅馬之自由而死。

  誠然,西塞羅臨終前的理想看似最為偉大,當初的追名逐利、逃避塵世似乎是過於平凡的追求。其實,看似徒勞和卑微的奮鬥,未必不會給世界帶來深刻的改變。執政時期的西塞羅,維護了羅馬的自由與公正。年逾花甲的西塞羅,靠著一副紙筆,為後世留下了最珍貴的智慧。而當他走到了人生的盡頭,為了自由的共和國,這個最美、最難以割捨的夢,西塞羅高昂著被割下的頭顱,控訴著一個時代的罪惡。

  生活在幾千年之後的我們,依然進行著關於重要性的思考。面對當下的學習和工作,人們或充滿怨言,或自暴自棄,總認為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枯燥、乏味、不夠重要。似乎在大家看來,只有到華爾街指點金山或是在聯合國派遣維和部隊,才算是幹了一番大事業。

  然而,宏偉的藍圖假若不被付諸實際也只是虛無的幻想,是易碎的夢境。而當一個質樸的心願被灌注了不懈的拼搏,同樣也具有重要的意義。或許人們真正應該思考的是:現在的我,還能為別人多做些什麼?每一天,我們都可以為了一個或大或小、或近或遠的目標而付出努力:父母的一場歡笑,山區孩子的一頓午餐,或是孤寡老人的一個節日。理想不存在優劣,緊咬牙關的堅持和汗如雨下的辛苦,會讓我們在實現小小夢想的時刻,感悟到生命的價值。

  最為重要的是:我們要相信,自己看似平凡的每一分努力都非常重要,並且要不斷地積累和前行。這樣一來,我們的每一個目標都會成為給這個世界帶來改變的、很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