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語文說課稿> 小學語文《金色的草地》說課稿

小學語文《金色的草地》說課稿

小學語文《金色的草地》說課稿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說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說課稿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金色的草地》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語文《金色的草地》說課稿1

  我今天說課的篇目是《金色的草地》。我準備分從下五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分析

  《金色的草地》是人教版第五冊第一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 講述的是生活在俄羅斯鄉下兩個小朋友的故事。描寫 “我”和弟弟互相往對方的臉上吹蒲公英絨毛的情節真實生動,使人不由自主地產生會心的微笑;課文結尾以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用擬人的手法,形象地講了蒲公英顏色晝夜發生的變化及進一步抒發了自己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課文在第三自然段以吐泡泡的形式,對閱讀作了提示,目的是引導學生理解草地會變顏色的原因。本文語言優美平實,內容也較簡單,是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體驗“美”的好教材。

  二、說教學目標

  為了更多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情感體驗以及能力素養的提高,根據教材編排的意圖和學生的特點,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會認2個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盛開、玩耍、一本正經、使勁、絨毛、假裝、這些、引人注目、釣魚、觀察、花瓣、合攏、手掌、有趣”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進一步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樂趣。

  4、初步體會課文中一些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

  以上四專案標分為兩課時完成,下面我要向大家彙報的就是我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其中如何使學生透過課文生動的描寫,體會蒲公英生長的過程,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是第二課時教學的重點、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1、美讀感悟法: 文章語言優美,讀起來琅琅上口,因此,“美讀”是本課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其次最主要讓學生多讀,同時教師要巧妙地藉助課件,引起學生對課文中描述的事物與情景的關注,入境入情,促進學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薰陶,激起觀察自然的興趣。2、多媒體情景法: 因為小學生生活經驗少,但好奇心強,容易激發興趣,因此,我運用電教手段,創設多種情景,展示課文相關圖片,使學生在完全置身於課文所描繪的情景的同時,輕鬆、愉快、積極、主動的學習。同時,形象直觀的課件展示,有助於學生讀懂課文,感悟到語言文字帶來的美,體驗到發現的樂趣,也有助於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3、質疑問難法: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於疑。”課堂教學中,運用恰當的手段,引導學生質疑問難,能激發濃厚的思考興趣和創新思維。

  四、說教學過程

  這裡我主要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程式,分四大步驟:一是創境質疑,激探究之情;二是自由朗讀,尋草地之美;三是指導朗讀,品草地之美;四是拓展延伸,談自然之奇。

  一、創境質疑,激探究之情

  教師激情導課:孩子們,我們都來開開心心的玩耍蒲公英,好嗎?然後讓孩子們拿出老師課前放在抽屜裡的蒲公英進行玩樂。最後老師說:“課文裡的兄弟倆啊,玩耍蒲公英的時候也是可快樂了,你能找出哪一段是描寫這樣的情景的呢?”

  【就這樣,巧妙地匯入新課,讓學生都親身體驗融入到課文中兄弟倆玩耍蒲公英時的獨特體驗與感受,體現語言學科的人文性。】

  當有學生說到“金色的草地”時,教師用自己肢體語言表現:皺著眉頭,顯出很吃驚的樣子,以此激起學生質疑,學生自然會產生疑問:草地應該是綠色的,怎麼會是“金色的”呢?【這樣激起學生學習之興趣,激起學生探究之慾望。】

  二、自由朗讀,尋草地之美

  閱讀教學中,存在著多種對話。但對話的基礎應是學生潛心融入文字。因此,在學生產生了讀書興趣、探究慾望後,讓學生自讀全文,並畫出自己喜歡的詞、句、段,美美地多讀幾遍,教師巡迴傾聽。這樣學生有充分讀書的時間三、指導朗讀,品草地之美

  與空間,同時,透過讀、找、畫等方式去尋找文中的優美語句,體驗了自主學習的樂趣,為“美讀”打下基礎。如何指導學生感悟語言文字的美,教師不必細細講解、分析,應重視“讀”。因此,教學中教師以讀代講,以評代導。

  1、讀第一自然段,賞顏色之美。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說說小男孩發現了什麼?

  (2)指名朗讀第一句,讓學生自由讀,教師適時評價,在評價中讓學生明白草地變成金色的原因,進而讀出草地之美。

  (3)出示金色的草地圖,教師引導:看,這片金色的草地就在眼前,看著圖,你想說些什麼?

  【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地說出自己面對這塊金色的草地想說的話,自然與文字感情產生共鳴,因為對草地的喜愛與讚美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自然就能讀好第一自然段了。】

  2、講讀第二自然段,體會一些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

  ⑴這一段中哪幾句話描寫了兄弟倆快樂玩耍的情景?大家覺得這是一對怎樣的兄弟倆?你是從哪些關鍵詞中看出來兄弟倆的淘氣?理解“一本正經、使勁、假裝”,讓學生從具體的詞語中體會情感,並透過朗讀加深對詞語的理解。

  ⑵同桌角色扮演兄弟倆,體會玩耍的快樂,讓學生在身臨其境般把課文把課文讀得輕鬆愉快,達到感情朗讀的效果。

  ⑶在反覆朗讀中指導學生散發思維:如果,你們就是那對淘氣的兄弟倆,你最想在這片草地上玩些什麼呢?

  3、讀第三自然段,探變化之因:

  ⑴教師激情:這片草地除了給兄弟倆帶來玩耍的快樂,還給他們帶來怎樣的快樂呢?默讀課文3、4自然段,看看他們又有什麼新發現?並出示蒲公英變化表,按課文內容填完整。

  時間早晨 中午 傍晚 第二天早上

  草地顏色

  花的顏色

  ⑵對照表用自己的話說說草地是怎樣變化的?邊說邊用手勢表示出來。

  相機指導朗讀重點句:“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們的手掌一樣,可以張開、合上。花朵張開時,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攏時,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變成綠色的了。”

  【這一段是課文的重點,這一句更是難點,如何讓學生讀中明理,讀中悟情,讀中享受?我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讓學生採用多種形式的讀。如,可以配合表情讀,因為學生明白了草地變色的原因後,心情一定很高興,可以笑眯眯地讀;配動作讀,邊讀邊用動作演示,這樣學生很快明白“張開”、“攥”的意思。可以配道具讀,也可以配課件展示的圖片讀,調動多種感官,運用多種讀的形式,讓學生能在讀中悟出草地變色的原因。一方面讓學生感受到草地變色的奧妙,難點也迎刃而解,另一方面多種形式地讀,展示了學生個性化的體驗和表達方式,從而使閱讀成為賞心悅目的享受,使課堂成為學生個性張揚的舞臺。】

  3、引導學生髮現草地的秘密後,此時學生的心理也會起微妙的變化,及時抓住這一時機,讓學生將心裡想說的宣洩出來,會更好地激發學生星期,激起表達的慾望。因此,此時來追問學生一個問題:感受到蒲公英的變化,你想說些什麼?學生肯定會暢所欲言。

  4、從那以後,“我們”有什麼變化?我們為什麼不再隨意揪它?

  引導談出:

  發現草地的變化

  喜愛金色的草 喜歡上可愛的小花

  不再隨意揪花

  接著請學生小聲讀最後一段,理解“一起睡覺、一起起床”的含義,【體會“我”此時的心情,體會觀察與發現給生活帶來的變化,激發學生更加熱愛大自然之情,從而突破本課學習的第二個難點。】

  三、拓展延伸,談自然之奇

  1、美讀課文後讓學生談自己讀後的收穫:孩子們,今天我們到一塊神奇的金色草地上玩了玩,你們有些什麼收穫呢?

  2、在學生興致盎然時,進行拓展延伸,課件出示向日葵等植物,喚起學生的回憶。引發學生談向日葵、夜來香、太陽花、含羞草等植物的神奇之處。並佈置學生一項課外作業:請你用學會的觀察方法觀察自己喜歡的事物,寫下來,和同學交流。

  【觀察、發現時沒有止境的,留心觀察,記錄生活,應該成為一種習慣。讓學生體會到及時的地記錄一些新的發現,會留下更多美好的回憶,收穫更多的感動。】

  3、最後教師總結:孩子們,你們知道得這麼多!是啊,大自然中還有許多神奇的植物、奇特的現象等著你們去發現!去探索!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會像文中的小男孩一樣,不僅發現它們的神奇之處,還能找到其中的奧妙!這樣更能引發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探索。

  五、說板書

  板書是微型教案,集中體現了教學目的、重點、難點及教學過程。好的板書還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課堂教學中師生雙邊活動的縮影。根據本課的教學預設過程,將形成如下板書,使本課的學習變得更加一目瞭然。

  金色的草地

  發現金色的草地 合攏 張開

  尋開心 —— 最喜愛

小學語文《金色的草地》說課稿2

  1、問好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1號考生今天說課的題目是《金色的草地》

  2、總括語

  為了響應現代化教學思想的要求。我認為學生是以學習為主體,所以為了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在課程學習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好奇心,為了體現這一效果,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學情分析,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板書,六個方面進行闡述。

  3、教材分析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樂和美的滿足的東西,都具有一種奇特的教育力量。”這次的教學內容金色的草地選自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二課的內容。

  主要講的我家門前有一大片蒲公英草地,開放時草地就變成了金色,後來我和弟弟發展了它顏色變化的原因,位與單元第二節,對本單元認識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4、教學目標

  美國教育學家杜威認為,教學目標在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從事教育活動的指南。根據材料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瞭如下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透過本課的學習,學生會讀會寫“玩耍”“盛開”“一本正經”等生字詞。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透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小組討論的方法逐漸培養學生認知能力,和總結分析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學生透過本節課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愛護大自然,留心觀察身邊事物的能力。

  重點:透過本節課學習把會讀會寫“玩耍”“盛開”“一本正經”等生字詞,作為重點。

  難點:把培養學生愛護大自然,留心觀察身邊事物的能力,作為本節課的難點。

  5、學情分析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已有的性格特點、思維方式、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我授課的依據與出發點,我所面對的學生思維方式是以具體形象思維方式為主,該年齡階段的學生好奇好玩好動,我會把握該學段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性格特點,在上課過程中我會用圖示法,直觀教學法,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更好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的已達到最佳的課堂效果。

  6、教學教法

  為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我將主要採用的教學方法是講授法、圖片展示法、討論法等,引導學生採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相結合的方法來進行學習。

  7、教學過程

  匯入

  良好的匯入是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求知慾和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我採用瞭如下影片匯入的方式。

  一切準備都是為了教學過程的更好呈現,我將採用以下的方式匯入:

  同學們,大家喜歡什麼顏色呢,嗯,同學們真棒,那老師來考考大家,大家知不知道草地是什麼顏色呢,嗯,我們見過的草地有黃色的,綠色的,還有白色的,,看到的卻是金色的草地,大家想去看看嗎,好那老師呢今天帶大家走向這片金色的草地。

  透過這樣的方式匯入能夠充分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幫助同學們更快地融入課堂教學當中。

  新授

  在課堂之初,我會給同學們三分鐘的事情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並且一邊讀一邊用筆圈,畫出難讀的生字詞生字詞時間到了以後我會找一名同學來回答問題,學生找出的生字詞有“盛開”“玩耍”“一本正經”然後我會帶領同學們一起,讀不會讀的生字,並且引導同學們正確的讀寫,耍,裝,絨,朝,察,讀的時候要注意翹舌音,勁,要注意前鼻音。這樣的設計可以增強孩子們的閱讀能力,提高同學們的概括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接下來我會請同學們再次閱讀課文,並前後四人為一組共分成10個小組,討論一下問題,蒲公英草地我早上回家發現它是綠色的,中午的時候變成了金色,傍晚回去的時候又變成了綠色?我會給大家8分鐘時間討論結束後,邀請小組代表分享成果透過激烈的討論,同學們不難得出。

  花朵張開時,他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攏時,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變成了綠色的。這樣的方式可以提高同學們的分析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

  最後我會讓學生再讀一遍這篇課文,並以小組討論體會作者在文中為什麼會說到蒲公英,成為我們最喜歡的花?時間到了後我會找一名學生來回答問題,學生給出的答案是,蒲公英和我們一起睡覺,起床給我和弟弟帶來了無盡的歡樂。透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提高同學們的發散能力,培養同學們喜歡自然,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小結

  接下來我會用提問的方法,和學生一起回顧今天的所學內容,今天我們學習了《金色的草地》這節課的重點生字詞,文章內容,還有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透過回顧本課內容可以幫助學生,鞏固今天的所學知識。

  作業

  對於本堂課的作業,我會做這樣的安排,讓學生們在課後熟讀並背誦課文,並默寫一段自己最喜歡的段落,第2天在課堂上做分享。透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優美句子欣賞能力。

  8、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是提純的金,琢成的玉,所以我的板書設計為左中右三個部分,現在左半部分畫上山水船的簡圖。然後在黑板的中間部分寫上今天的課文脈絡重點生字詞的譯意以及修辭手法。在右上方寫上思想感情,右下方佈置我的課後作業。透過這樣的設計可以簡潔明瞭的展現我今天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們直觀形象的感受課文內容。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說課內容,感謝各位評委老師。

小學語文《金色的草地》說課稿3

各位尊敬的評委老師: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一組第二篇課文《金色的草地》第一課時。我是從以下幾方面展開說課的。

  一、說教材和學情

  (一) 《金色的草地》這篇課文主要講了“我”家門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每當蒲公英盛開的時候,草地就變成了金色的,“我”和“弟弟”總是在這片草地上自由自在,盡情地玩耍遊戲,但是有一次我發現了草地顏色的變化,還透過仔細觀察發現了變化的原因,由此蒲公英成了我們最喜愛的一種花。 課文語言生動活潑,充滿童趣,不僅為我們展現了俄羅斯鄉下迷人的風景,體會到大自然帶給孩子們生活的快樂,還透過蒲公英神奇的變化激發了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透過學習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的情感,養成留心觀察身邊事物的習慣。

  (二)學情分析:

  由於本課是第一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學習主題是“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三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些的對課文內容初步的感悟能力,遇到疑問也有了一些初步的理解分析能力,但是學生自覺性還需加強,課堂上自讀自悟時,老師需要加強指導。

  (三)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對第二學段的要求,結合本課特點和單元目標以及學生實際情況,我制定了本課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為:

  1.認讀“釣、攏”兩個生字,能正確書寫“絨、瓣”兩個字。會讀 “釣魚、使勁、合攏、玩耍、一本正經、引人注目”等詞語並結合生活實際理解重點詞句,。

  2.透過圈劃詞句、想象說話、多形式朗讀等語言實踐活動,感受金色的草地的美麗景色,並弄清草地變化的原因。

  3.藉助句子排序練習,體會段落中句子的有序表達。

  4.積累描寫草地的句子,進一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增強孩子們觀察自然,瞭解自然的意識。

  鑑於以上教材特點和教學目標的設定,我認為本課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感受草地之美,體會草地之趣,探究自然之謎。

  另外,小男孩透過仔細觀察發現了草地變色的奧妙,但對於小學生來說,特別是未見過蒲公英開放,合攏的學生來說不易理解,也難體會到發現的樂趣。因此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難點為:透過讀課文,與文中小男孩一起去發現草地顏色變化的原因。

  二、說教法和學法

  為了達成教學目標,突破重點難點,在教學中,我主要採用了朗讀感悟法:讓學生透過讀,去感受,領悟語言文字中所描繪的鮮明形象,促進學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薰陶,激起觀察自然的興趣。多媒體情景法:因為小學生生活經驗少,但好奇心強,容易激發興趣,因此,形象直觀的課件展示,有助於學生讀懂課文,也有助於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質疑問難法: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於疑。”課堂教學中,運用恰當的手段,引導學生質疑問難,能激發濃厚的思考興趣和創新思維。

  學習語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讀,最好的方法還是讀,朗讀是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結合點,對於一堂課而言,講解是生動的,朗讀時靈動的,朗讀賦予文字以生命,賦予課堂以精彩,所以學生在本課學習中的主要方法是“讀”,同時引導學生圈畫重點詞語、想象說話等學習方法來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文章意境之美,體驗探究自然之樂。

  三、說教學流程

  《金色的草地》這篇課文我按教學板塊來說,預設四個板塊:

  第一板塊:圖片引題,學寫生字

  上課伊始,我請同學們欣賞了一組蒲公英的圖片,藉此引起學生對本課的閱讀期待,對下面的學習打好了鋪墊。然後請同學說一說看到的是什麼植物?長得怎麼樣?老師根據圖片,順勢介紹蒲公英。瞧,這就是蒲公英,這上面白白的,一根一根的就是蒲公英的絨毛,這個“絨”字可不簡單,在寫的時候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麼呢?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範寫“絨”字,提醒小朋友要注意“絨”字的右邊是“戎”而不是“成”。然後請小朋友們學寫“絨”字。寫完後請同學放下筆再次朗讀“絨毛”一詞。接著介紹蒲公英,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其實呀,這白白的絨毛裡帶著的是蒲公英的種子,每當春天來臨,蒲公英就會開出一朵一朵黃色的小花。你瞧,這朵蒲公英花就已經展開了自己金色的——花瓣(出示詞語,齊讀),同樣的方法學寫“瓣”這個字。

  【用一組關於蒲公英的圖片匯入新課,不僅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瞭解了蒲公英這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同時讓學生透過觀察“絨、瓣”兩個生字的特點,正確書寫了這兩個字。】

  今天,我們要去看一片有趣的蒲公英,走進那金色的草地。(板書:金色的草地),一起讀課題。

  【當學生透過圖片和老師的介紹,對蒲公英有了一定的認識,此時引出課題水到渠成。】

  讀著這個課題,愛思考的小朋友腦海裡會有什麼問題呢?(預設學生會說:這金色的草地在哪裡呢?為什麼這草地是金色的?等)請你自己讀一讀這段話吧,相信你一定會找到答案的。(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讀完後,反饋問題。(預設學生會這樣說:金色的草地在我們鄉下的窗前。蒲公英盛開了,所以草地是金色的。)引導學生用因為……所以……把草地是金色的說清楚。

  【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讓學生帶著心中的疑問來讀課文讓問題起到導向作用,從而激發學生閱讀的慾望和興趣。】

  第二板塊:初讀課文,學習生詞。

  這一板塊中,我先請小朋友們大聲地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讀完後給每個自然段標上號。

  然後進入生字詞的學習。課標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學生識字方法,力求使用結合。基於這樣的理論依託,我把識字教學分成以下幾個步驟:

  1.分組出示詞語。

  釣(diao)魚 使勁 合攏(long)

  觀察 有趣 手掌 玩耍

  一本正經 引人注目

  A.指生讀第一行字。理解“合攏”,可以讓學生做一做動作,想一想還可以把什麼東西合攏呢?(預設學生會說:書可以合攏、眼睛可以合攏)學生透過做動作,聯絡生活實際,理解合攏就是閉上的意思。

  B.再請學生讀第二行字。識記“耍”字,我會問:這個“耍”是我們本課的生字,你能幫助大家來記記這個字嗎?(預設學生會說:是 而+女,是要的上面部分換成而)教師表揚概括這些用加一加、換一換的方法識字的小朋友,同時提醒學生注意要和耍的區別。

  C.第三行的'四字詞語,引導學生讀準 一本正經,“經”的讀音是第一聲。同時理解 引人注目 ,你知道什麼是引人注目嗎?(很吸引我們的)那你瞧瞧,我們教室裡的什麼東西很引人注目呀?

  D.多種形式讀詞語

  【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所以,在識字環節中,我引導學生採用多種識字方法進行自主識字。並透過層層讀,反覆讀,讓生字不斷地復現,目的是為了在加深學生對生字的識記。 】

  2.出示句子:弟弟也假裝打哈欠,把蒲公英的絨毛朝我臉上吹。

  (假和朝是多音字,引導學生讀正確。)

  讀而不思則罔,讀中有思,才是有意義的讀。本篇課文文字和內容都比較淺顯,學生透過自讀,大體上能理解課文的內容。所以可以請學生邊讀邊思考課文講了哪兩件事情?(預設學生會說到大概內容)教師可以把學生的語言提煉、概括成:

  “我”在草地上和弟弟玩耍,相互吹蒲公英的絨毛。

  “我”發現草地會變顏色,還知道了變化的原因。

  【這樣既鍛鍊了學生從文字中提取重要資訊的能力。而且還可以從老師的概括中瞭解到在說課文主要事件時要抓住重點,簡潔明瞭。】

  第三板塊:深入課文,研讀第三自然段

  在學習第三自然段時,教師可以說:小朋友你們看,(課件圖片)兄弟倆在這金色的草地上盡情地玩耍著。有一天,“我”發現金色的草地還會變顏色呢。草地的顏色是怎樣變化的呀?請你讀第3自然段,用橫線劃出來。

  反饋時可以請學生把找到的句子讀一讀。(課件出示這段話)請學生自己讀一讀,圈一圈有關的詞語,然後說一說草地的顏色是怎樣變化的?

  教師相機板書:早晨 綠色

  中午 金色

  傍晚 綠色

  接著問學生:你能用下面的填空連起來說說草地的顏色是怎樣變化的嗎?

  我發現早晨草地是__________,中午是___________,到了傍晚的時候,又變成了_____________。

  【這樣透過讀、劃、圈、填等多種方式,培養了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同時也理解了蒲公英一天之內不同的變化。 】

  草地的顏色變化真多,當時的“我”會有怎樣的心情呢?(預設學生會說:驚奇、驚訝、不解)真是多變的草地,你能把這令人多變使人驚奇的草地透過朗讀帶到大家面前嗎?進行感情朗讀。

  【在朗讀中,我採用個別讀、男女生賽讀等多種朗讀方式,引導學生讀出蒲公英早中晚的顏色變化之神奇,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願意去觀察發現大自然的情感。真正做到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從而利用“朗讀感悟法”突破了本課的重點。】

  在學生充分理解讀熟了這段話以後,我把這段話的順序抽亂了,並問學生:你還能排一排嗎?(預設學生排對了,教師問:你為什麼這麼排,而且一下子就排好了,有什麼小竅門嗎?)根據學生回答概括,原來這段話是按時間順序來寫的,所以我們寫話的時候,也要注意句子之間的順序。分三組早、中、晚再讀這段話。

  【透過排序,讓學生明白作者在寫文章時是有一定的順序的,從而提高自己在寫作上的水平】

  學到這裡,我用語言進一步激發學生去發現蒲公英顏色變化的原因,於是,便問學生:“讀到這裡,你有什麼問題嗎?”

  是啊,課文中“我”也和小朋友們有這樣的疑問,你找到了嗎?

  (課件出示: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為什麼呢?請小朋友們趕緊讀課文,找出答案。找到了用波浪線劃出來。(隨後根據學生反饋出示這段話 )

  誰來說,草地這麼多變跟誰有關係呀?(蒲公英的花瓣)

  蒲公英的花是什麼樣子的?(出示句子:原來,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出示兩張圖片)

  拿出你的小手,讓我們來做做蒲公英變化的樣子。合上、張開,合上、張開。教師可以在學生做動作時引讀:當花瓣張開時——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當花瓣合攏時,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變成了綠色。

  【調動多種感官,運用多種形式,讓學生感受到草地變色的奧妙,難點也迎刃而解】

  此時相機進行想想說話:此時此刻你的眼前彷彿看到了什麼?

  是啊,多麼有趣的蒲公英,多麼可愛的草地啊!大自然真是奇妙。老師也想和小朋友們合作著來讀一讀這段話。師生合作讀。

  【透過想象說話和不同形式的讀,展示了學生個性化的體驗和表達方式,從而使閱讀成為賞心悅目的享受,使課堂成為學生個性張揚的舞臺。】

  現在,你知道了草地變顏色的原因了吧?請你選擇其中的一句來說一說。

  早晨,( ),所以草地是綠色的。

  中午,( ),所以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 )。所以草地又是綠色的。

  根據學生交流板書:合攏 張開

  【這樣在反覆的練說中過程中,學生更能明白草地神奇的變化,從而感受發現的樂趣。】

  第四版塊:日積月累,摘抄句子

  齊讀第三自然段。請小朋友們把今天學過的喜歡的句子收藏在積累屋裡。

  最後,小結。小朋友們,今天這節課我們看到一大片金色的草地,也弄清楚了草地變化的原因。大自然是多麼奇妙呀!你仔細觀察也會有所發現。這片金色的草地還帶給兄弟倆很多快樂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四、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設計是文章結構的簡縮,是課文精華的體現,簡潔大方的板書能吸引人,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因此,這課的板書我是這樣設計的:(課件)

  各位專家評委,整個教學過程,我以“讀”貫穿始終,感受草地的美麗,透過品詞斟句,理解草地變化的原因,感受語言文字的精妙。讓學生透過學課文,獲得語文知識,習得學文方法,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以上是我對本文的所有說課內容,希望得到你們的批評、指導,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