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語文教案> 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教案

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教案

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學習認真觀察、分析的態度和科學的思想方法;體會孫臏的足智多謀。

  2.學習本課生字,能正確讀寫“垂頭喪氣、胸有成竹、得意洋洋、譏諷”等詞語。

  3.學習按一定順序寫的表達方法。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基礎知識

  1.生字

  忌嫉妒、憎恨:猜忌。怕,畏懼:顧忌。禁戒:忌酒。

  敗戰爭或競賽中失敗(與“勝”相對):勝敗乃兵家常事。

  諷用含蓄的話指責或勸告:譏諷、諷刺、嘲諷

  蔑小;輕:蔑視。無;沒有:蔑以復加。

  贏勝:輸贏。獲利:贏餘。

  2.要求會寫的詞語:

  猜忌輕蔑贏利譏笑譏諷反唇相譏

  垂頭喪氣胸有成竹得意洋洋目瞪口呆轉敗為勝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點:

  文章語言簡單,條理清晰,層次分明。兩次賽馬過程中,同樣的馬匹,只是調換了馬的出場順序,就得到了截然不同的比賽結果,這其中的奧秘值得分析。同時,文章對齊威王、田忌、孫臏都有一定描寫,恰當的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點,這也是孫臏能使田忌轉敗為勝的原因所在。

  2.教學重點:

  瞭解孫臏究竟是如何使田忌轉敗為勝的。

  3.教學難點:

  分析人物性格特點,從而感悟孫臏的足智多謀。

  4.教學突破點:

  從兩次比賽截然不同的結果入手,分析是什麼原因使同樣的馬匹調換了出場順序後,就改變了比賽結果。從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理解體會孫臏的足智多謀。

  四、教法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匯入新課。

  同學們,你瞭解我國古代的賽馬嗎?你知道賽馬不僅體現了馬的實力,還體現了人的智慧嗎?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田忌賽馬》。

  (二)學習本課的生字、生詞,讀準“臏、蔑”的讀音。

  (三)初讀課文,瞭解課文講述的事件。

  (四)小組研究學習賽馬過程。

  自由讀文:

  1.找出文中具體寫賽馬過程的段落。

  2.賽馬過程可以概括為幾部分?

  (初賽失敗、孫臏授計、再賽勝利)

  小組成員討論學習,各小組彙報學習成果。

  (五)課後作業:收集智慧小故事,課上交流。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課文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

  1.從上節課的學習中,你們知道了什麼?

  2.同樣的馬兩次比賽的結果卻是一敗一勝,產生什麼問題?

  (二)學習第一次賽馬:

  1.指名讀描寫第一次賽馬的段落。一邊聽,一邊想,自己能讀懂什麼?可以用序號在書上標記,使思維更具條理。

  2.小結:你能試著像體育節目播音員那樣把這次比賽介紹給大家嗎?

  3.指名口述這次比賽,學生互評。

  (三)學習第二次賽馬:

  1.邊讀邊思考:從這段描寫中又知道了什麼?

  2.請學生補充板書,並介紹自己的學習體會。

  3.分析“強”與“調整順序”的關係。

  “明明齊威王的馬比田忌的馬強,可只調換了一下出場的順序就轉敗為勝”,你有什麼疑問嗎?

  4.自讀第二部分,再找找更關鍵的原因。(找出“齊威王的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一句)

  5.分析理解這句話

  (1)請學生拿出自己事先做好的六匹馬的學具,試著擺一擺,想想假如六匹馬一塊兒跑,將是怎樣的結果?

  (請學生透過動手,嘗試理解“快不了多少”。)

  (2)請一學生擺放馬與馬之間快不了多少的位置關係。

  6.理解三句話的聯絡

  你覺得孫臏是個怎樣的人?

  (四)學習第二段(孫臏獻計)

  過渡:作者用精練的文筆描寫了兩次賽馬的過程,又用精彩的對話再現了孫臏獻計時每個人不同的神態,不同心理,這樣對話多的段落既適於表演,又適於朗讀,你們想怎麼學?

  1.朗讀和表演都應把握人物的心態,看看初次比賽後,三個人各是什麼樣的神態,用文中的詞概括出來:

  田:垂頭喪氣齊:得意洋洋

  孫:胸有成竹(相機理解這幾個詞)

  2.在把握人物的心態基礎上,練習朗讀或表演。

  3.臺下學習依據課文中的描寫評價演出。(相機進行語言訓練)

  4.找一找齊威王失敗的原因。

  (五)總結:從兩千年前的這次比賽中,你受到了什麼啟發?

  (六)作業

  如果齊威王在第二次比賽中有所警覺,是否還會出現其它的比賽結果呢?請同學們回去試著擺一擺,畫一畫。

  五、板書設計

  田忌賽馬

  (第一局) (第二局)

  第一場:上—→上下—→上

  第二場:中—→中上—→中

  第三場:下—→下中—→下

  場場失敗轉敗為勝

  善於觀察,準確分析,合理安排

  六、資料索引與精華

  人物簡介——孫臏田忌

  孫臏(?—前316年),其本名不傳,是中國戰國時期軍事家。在今山東鄄城人,漢族。孫武后代。身長七尺約為161cm(周的一尺合今23.1cm)與龐涓同學兵法,後龐涓為魏惠王將軍,誑他到魏,處以臏刑(挖去膝蓋骨),故稱孫臏。後經齊國使者秘密接回,被齊威王任為軍師,馬陵之戰,身居輜車,計殺龐涓,大敗魏軍。著作有《孫臏兵法》,久已失傳。1972年銀雀山出土,有一萬一千餘字。

  田忌,生卒年不詳,田氏,名忌,字期,又曰期思,封于徐州(今山東滕縣南),故又稱徐州子期。戰國初期齊國名將。田忌以田齊宗族的身份作齊將,他很賞識孫臏的軍事韜略,向齊威王舉薦孫臏,威王任孫臏為軍師。田忌在孫臏的謀略和協助下指揮了兩次的戰役。

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教案2

  【課前透視】

  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類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兩個特寫鏡頭展示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寶島臺灣和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文章結構清晰,景美情濃,如詩如畫的自然景觀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多媒體課件資源創設情境,引導同學美文美讀,豐富內心體驗,逐步提升人文素養。

  二年級同學很少有人去過臺灣和日月潭,但有可能在課外書或電視上對這裡有所瞭解。課前教師要安排同學繼續查詢相關資料,並拓展文字,開展“寶島臺灣知多少”的實踐活動,提高同學蒐集整理資訊的能力。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背誦自身喜歡的區域性。

  3、有熱愛寶島臺灣和盼望祖國統一的情感。

  【教學重點】

  自主感悟描寫日月潭景色的句子,體會那裡的美麗,激發同學熱愛寶島臺灣和盼望祖國統一的情感。

  【資訊資料】

  生字卡片、中國地圖、多媒體課件或圖片、音樂磁帶、師生蒐集的臺灣和其他風景區的資料。

  【課時佈置】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趣匯入

  1、展示交流:

  出示日月潭的風光圖片:這是什麼地方?

  (假如同學不知道教師就直接告訴同學,這裡就是我國寶島臺灣著名的風景區日月潭)

  (板書課題)

  你們對日月潭瞭解嗎?把你課外蒐集的圖片或文字資料向大家介紹一下?

  營造氛圍,創設情境,激發同學對日月潭的嚮往;交流與展示,培養了同學蒐集資訊的能力。

  2、談話質疑: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旅遊嗎?你去過哪些地方?

  (同學暢所欲言)

  今天我要帶領大家去祖國的寶島臺灣遊覽,欣賞一下日月潭的秀麗風光。

  (板書課題)

  師生在地圖上找到臺灣的位置。

  師:看到課題你們有哪些疑問?

  (根據同學的疑問教師進行梳理:日月潭在什麼地方?它的名字是怎麼來的?那裡的風光怎麼樣?)

  學會質疑是提高讀書質量的有效手段。雖然這些“疑問”開始時是雜亂無序的,但是教師一定要維護同學質疑的積極性,循序漸進地加以引導,並結合同學的問題進行梳理、篩選和整理,將最有價值的問題出現在同學面前,使他們的思維逐步走向深入,提高與文字對話的深度和廣度。

  二、課堂預習

  1、首先讓我們一起來看預習提示單,誰來讀一讀?(指名讀)

  預習提示單一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小組合作檢查生字讀音,交流識字方法,注意“薄霧、茂盛、朦朧”等字的讀音。

  3、開展識字競賽,看誰讀得準讀得快。

  4、開展讀課文比賽,看誰讀得通順,沒有錯別字。

  2、下面就請同學們按照提示開始預習吧!教師巡視,指導學生,發現問題。

  三、檢測。

  1、輕聲讀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句子做上標誌。

  2、同桌互相檢查讀文,沒讀好的句子多讀幾遍,再聽聽學習夥伴是怎麼讀的。

  閱讀的過程是文字意義與閱讀主體意識之間互相交流、雙向互動的過程。透過同學反覆讀文感知,既鞏固了識字,又提高了朗讀水平,培養了語感。

  3、識字

  (1)小組內由組長帶領認讀生字,注意讀準後鼻音“朦、朧、境”,前鼻音“環、隱”,還要注意“繞”讀第四聲。

  (2)組內自主識字交流:

  這些生字哪些你已經認識了?是怎麼記住的?

  鼓勵同學用不同的方法識字,如熟字加偏旁、猜字謎、聯絡生活經驗等。

  4、教師採用多種形式檢查字詞:

  奪紅旗──搶摘“豐收果”──競猜。

  同學已經有了一定的識字基礎,教師充沛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引導同學交流識字經驗,在遊戲和活動中鞏固識字,提高識字效率。

  四、交流問題,導學難點

  1、默讀課文,考慮:

  自身提出的問題哪些能解決了?哪些還有困難?

  2、同學在小組內互相交流讀書的收穫,教師相機進行點撥指導:

  第一自然段寫日月潭的位置;第二自然段寫日月潭名字的由來;三四自然段寫那裡的秀麗風光。

  自身提出的問題讓同學透過自主閱讀嘗試解決,利於提高讀書效率,享受閱讀的樂趣。久而久之,這種良好的閱讀習慣會引導同學走上良性的閱讀軌道,為同學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五、解決預估問題:

  1、日月潭的位置:

  ⑴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練習說話:日月潭在……

  第一句話說日月潭在臺灣省,第二句說它在臺中和近的高山上。教師引導同學把兩句話合併成一句話。

  ⑵ 聯絡上下文理解“群山環繞”和“名勝古蹟”的意思。

  2、日月潭名字的由來:

  ⑴ 默讀第二自然段,劃出寫名字由來的句子,反覆多讀幾遍。

  ⑵ 結合朗讀,教師畫出日月潭的平面圖,同學畫出日潭和月潭的位置。還可以讓同學自身填空:

  湖的北邊像( ),叫( );湖的南邊像( ),叫( )。

  ⑶ 比較感知,指導朗讀:

  ① 北邊像太陽,叫日潭;南邊像月亮,叫月潭。

  ② 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

  “彎彎的”寫出了月潭的形狀,太陽雖然不會變,但“圓圓的”可以跟“彎彎的”對應,讀起來有美感。透過比較同學體會到了準確用詞的好處。

  讀第二自然段要突出形狀特點,使人明瞭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據它的形狀特點起的。

  ⑷ 引導同學用“因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為”的句式說說日月潭名稱的來歷。

  交流是檢查同學與文字對話階段性效果的一種方式,也是生生互動的主要方式。在師生的交流反饋中,同學會不時修正自身的認識與理解,使同學充沛感受到自主閱讀的樂趣。

  六、練習

  1、背誦

  同學用自身喜歡的方式背誦一、二自然段。

  (看圖背誦──想象背誦──根據板書背誦)

  2、結合插圖讓同學用自身的話介紹日月潭的位置和名字的由來。

  七、書寫

  1、學習書寫:

  島 展 環 繞 建 紗

  教師根據實際重點指導:“展”字豎提左邊不要多一撇,“建”字的偏旁要與走之兒區別。

  2、同學練習書寫,師生一起評價,交流展示。

  第二課時

  一、課前預習

  1、認讀詞語卡片:

  猜詞卡──以打擂的形式搶讀。

  2、分組讀課文的一、二自然段。

  二、交流

  1、默讀三、四自然段,劃出自身認為寫得美的句子。

  2、交流自身喜歡的句子,教師相機進行朗讀指導。

  多媒體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湖面上飄蕩著薄薄的霧是什麼樣子?看到“濛濛細雨中的日月潭”的景色,你有什麼感受?

  運用多媒體將文字語言還原為生動可感的意想,讓同學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對日月潭的風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儲藏,有效渲染了氣氛。

  三、朗讀

  1、指導讀文:

  第三自然段中第一句要突出霧的特點,“薄江、隱隱約約”讀得輕一點。

  讀第四自然段第一句時,音調可稍高,突出晴天日月潭的豔麗之美,第二句要舒緩,聲音較虛,突出下雨時日月潭的朦朧之美。

  2、同學練習讀──範讀──配樂讀。

  四、讀思

  1、齊讀最後一自然段,理解“吸引”的意思。

  2、根據教師的提問,同學讀最後一句話:

  ⑴ 什麼吸引了遊人?

  (突出“風光秀麗”)

  ⑵ 日月潭吸引了誰?

  (突出“中外遊人”)

  ⑶ 日月潭吸引了多少中外遊人?

  (突出“許許多多”)

  閱讀是同學個性化的行為。採用問讀的方式讓同學帶著自身的個性與情感進行個性化朗讀,注重了同學對文字的多元化感悟,增強了他們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3、配樂朗讀全文。

  五、背誦

  用自身喜歡的方式背誦課文中喜歡的區域性。

  六、實踐

  1、交流日月潭的資料,進一步瞭解日月潭,爭做最佳“小導遊”。在給同學作介紹時,力爭用上積累的好詞佳句。

  2、辦個“寶島臺灣知多少”的圖片展。把蒐集來的圖片配上簡要的說明,辦個小展覽。

  (挖掘課外資源,拓展文字,進一步激發同學探究的興趣,使同學與文字的對話更加深入)

  七、寫字

  1、同學觀察其他六個字的寫法,注意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師巡視,強調“隱約、茂盛、省”中“`”的位置和寫法,同時重點指導:

  隱:左窄右寬,右邊“急”字中間的橫不要超出右邊的折筆。

  茂:關鍵是下邊的“戊”字,斜鉤要有力度,右上的點不可漏掉,中間不能加點(與“戌”不同)。

  省:第一筆是豎,不是豎鉤。

  3、同學再寫,體會字的結構和書寫規律。

  4、班級展示同學作業,評選“小小書法家”。

  引導同學發現生字的規律,大膽進行書寫嘗試,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保證了寫字教學過程的實效。觀察發現,書寫評議,充沛發揮了同學在寫字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提高了同學的寫字能力。

  板書設計

  9 日月潭

  日潭 像太陽 清晨 隱隱約約 倒影

  名字的來歷 : 月潭 像月亮 美景:中午 清晰

  雨天 一片朦朧

  【伴教錦囊】

  詞語解釋

  群山環繞:指日月潭四周有很多山,被群山包圍起來。

  名勝古蹟:指前人遺留下來的建築。

  朦朧:模糊不清。

  仙境:指傳說中神仙住的環境優美的地方

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教案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情懷,學習作者的描寫手法。

  2、過程與方法:品味形象、生動、優美的語言。

  3、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受到熱愛自然的薰陶。

  【重點】

  學習本文的描寫手法。

  【難點】

  形象性、知識性、抒情性的結合。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敬畏自然》中寫道:再也不應該把其他生物僅僅看做惡魔的美食佳餚,而首先應該把它們看做是與我們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創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應該敬畏它們,就像敬畏我們自己一樣。利奧波德,這位美國論理學家,他對大雁是這樣,他懷著喜愛的心情,欣賞的心情,觀察大雁種種活動情景,他對大雁感同身受的情感體驗,能讓我們走近大雁。

  二、課前熱身

  1、生字識記:

  霧靄(ǎì)

  緘(jiān)默

  狩(shòu)獵

  凋(diāo)零

  2、詞語識記:

  目空一切

  瀰漫

  滑翔

  遷徙

  籌碼

  3、預習效果反饋:

  作者對大雁作了哪些描寫?這些描寫突出了大雁的哪些個性特點?

  三、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作者描寫了南飛的大雁,描寫了冬季的大雁,描寫了孤雁,描寫了4月間大雁群居的鳴叫,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善性、友情、親情、找到了聯合的觀念,找到了大自然的詩意。

  四、合作探究

  1、仔細體會下面的句子,說說這些句子所表述的理想感情。

  ⑴一隻燕子的來臨說明不了春天,但當一群大雁衝破了三月暖流的霧靄時,春天就來臨了。

  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大雁給人們帶來了春天的生機,春天的希望,春天的喜悅。

  ⑵一觸到水,我們剛到的客人就會叫起來,似乎它們濺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蒲身上的冬天。

  歸來的大雁讓香蒲乃至萬物從此迎來春天,欣欣向榮。語言生動形象。

  2、閱讀課文第

  6──10自然段,探究下列問題

  ⑴選文對大雁作了哪些描寫?

  選文對大雁到玉米地的旅行,春雁的集會秩序以及集會中的激烈辯論等作了生動的描寫。

  ⑵與秋天一樣,我們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這句反映了怎樣的事實?

  反映了季節的更替及春雁的覓食習性。

  ⑶作者筆下的大雁有思想,有家庭,有歡樂也有不幸,他是怎樣表現這一切的?

  作者往往用諸如低語問好邀請旅行喧鬧咕噥激烈辯論發言等頗具有人性化的語言,使得大雁了思想,有了家庭,有了歡樂也有了不幸,展現了一個生動活潑的畫面,具有特別強的感染力。

  五、達標反饋

  1、字詞見課前熱身。

  2、課文結構見整體感知及板書設計。

  3、仿照例句的格式續寫兩句話。例句:如果你是一朵鮮花,就給人們帶來一分溫馨;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給人間增添一分春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六、學習小結

  1、內容小結:

  本文是一篇優美的散文,涉及人與動物的關係,充滿環保意識,讓我們跟著一起去領略了人與動物相伴的樂趣。

  2、方法歸納:

  ⑴抒情散文,形象性,知識性,事情性的完美結合。

  ⑵觀察細微,筆觸細,本文用擬人手法寫大雁,形象生動

  3、延伸拓展:

  利奧波德以充滿喜愛的筆調向我們描繪了一群歸來的大雁,你能否用充滿感情的言語再現一種可愛的小鳥呢?請就此寫一個片斷。

  【板書設計】

  大雁歸來

  歸來(喜愛)

  (抒情散文)

  雁隊和孤雁(感傷)

  珍視動物

  鳴叫(辯論—誤論—喜愛)

  保護自然

  聯合的觀念(讚美)

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教案4

  一、導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2.學會本課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祁黃羊是一個一心為國、做事出以公心的人。

  4.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段落。

  二、導學重、難點: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難點:理解祁黃羊是一個一心為國、做事出以公心的人。

  三、突破措施:

  1.小組成員在多次朗讀的基礎上互相複述課文

  2.小組交流討論並說出自己的感受

  四、導學過程:

  1.預習學案

  (1)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解(jiǎn xiè)狐 召(zhāo zhào)開 落(lào lu là)下毛病

  壓(yà yā)根兒 興(xīng xìng)亡 上當(dàng dāng)

  (2)看拼音,寫漢字。

  jìn shì jiàn bì

  ( )級 合( ) 推( ) 躲( )

  ( )步 表( ) 看( ) 關( )

  ( )力 解( ) 寶( ) 隱( )

  ( )止 教( ) 修( ) 牆( )

  (3)寫出下列詞語的近、反義詞。

  近義詞 反義詞 近義詞 反義詞

  慎重( )( ) 准許( )( )

  強大( )( ) 鄭重( )( )

  2.導學案

  (1)匯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塊來學習一節新課《祁黃羊》,這是一篇根據《左傳》改寫的歷史故事。

  出示課題:9 祁黃羊

  (2)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①自學課文。學生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感悟:文章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②學生開火車讀課文,小組討論並回答文章的主要內容,師總結。

  ③自學生字詞。出示生字詞,明確自學要求:記住字音;認清字形;或聯絡上下文理解詞義。

  ④檢查自學效果。交流:你認為哪些字讀的時候要注意?指名讀,齊讀;交流:你認為哪些字寫的時候要注意?

  ⑤你理解了哪些詞,還有哪些不理解的?

  (3)自主閱讀、合作探究

  ①同桌合作學習,邊讀課文邊感受祁黃羊做事出以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品行。

  ②小組交流:

  你最喜歡文中的哪個段落,為什麼?

  祁黃羊為什麼舉薦仇人和親人?

  祁黃羊為什麼不先舉薦自己的兒子祁午來接替他呢?

  ③師生交流

  從第四段中“想了想”、“鄭重”可以看出什麼?從第九段中“只有”、“想了想”、“又鄭重”這些詞語中你又能感悟到什麼?

  悼公為什麼對祁黃羊舉薦解狐深感意外?這表現了祁黃羊怎樣的品德?

  第十段中兩處對悼公的描寫有什麼作用?

  “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有什麼含義?這句評價表達了人們對祁黃羊怎樣的感情?

  教師隨著學生的交流加以點撥,指導朗讀,進行理解。

  (4)總結提高

  課文以簡練的.筆觸、生動的語言講述了祁黃羊讓位薦賢的事,表現了他“外舉不必仇,內舉不避親”的思想境界,塑造了一個做事出以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人物形象。

  五、課堂檢測:

  1.將括號裡能跟前後詞搭配的詞語用橫線畫出來

  工作(負責 責任) 職責(重大 嚴重)

  (感到 感動)意外 (舉薦 舉動)能人

  軍事(才能 本能 ) (練習 訓練)軍隊

  2.根據括號裡的提示,照樣子分別寫兩組這樣的詞

  (1) 舉薦——薦舉(意思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雞蛋——蛋雞(意思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課外拓展:

  1.填一填

  祁黃羊舉薦解狐,晉悼公深感意外,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祁黃羊舉薦祁午,晉悼公十分驚訝,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晉悼公稱讚祁黃羊“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見,祁黃羊是一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解狐和祁午聽到祁黃羊的舉薦,他們會怎麼想,怎麼說,怎麼做?

  第二課時

  課堂檢測

  1.按要求寫句子。

  在多年的征戰中,祁黃羊的腿腳落下了毛病,走路很不方便,便請求晉悼公准許他辭職。

  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一說祁黃羊辭職的原因:

  2.閱讀課文片段,回答問題。

  A“我看解狐就很不錯。”祁黃羊想了想,鄭重地說。

  B“看來只有祁午才能擔當此任了。” 祁黃羊想了想,又鄭重地說。

  C“……我壓根兒就沒有去想他(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或親人。”

  (1)祁黃羊外舉的是__________,內舉的是__________。晉悼公對他的評價是_________ 。

  (2)從上面三句話中的幾個“想”字,你體會到什麼?

  二、主題叢書閱讀

  1. 自讀主題學習叢書《攜情走千古》之“中華英才錄”中的《魏徵直言敢諫》、《司馬光薦才》。

  2.交流閱讀收穫。

  3.我讀叢書過程中又學到了哪些以大局為重的人物。

  4. 我積累了如下好詞佳句。

  三、拓展作業

  1.畫出下列詞語中帶點字的正確讀音。

  晉國(jin jing )落下了毛病(lao luo )

  統帥(shuai suai )興亡(xing xing )

  解狐(xie jie )慎重(sheng shen )

  2. 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推薦( ) 慎重( )

  才能( ) 重任( )

  3.按課文內容填空。

  悼公稱讚祁黃羊“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是指祁黃羊舉薦了( )解狐和( )祁午,從此可以看出,祁黃羊做事確實是出以( ),為( )著想。

  四、板書設計:

  9祁黃羊

  因病辭職

  兩度薦賢 出以公心、正直無私

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教案5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一讀,說說作者是怎樣打比方的。

  2、照樣子,修改病句。

  教學過程:

  一、第四題

  1、審題

  2、指導

  (1)請同學讀一讀句子,其他同學思考:這兩句中把什麼比作什麼?用什麼比喻什麼?

  (2)想一想:為什麼雲霧一會兒像“茫茫的大海”,一會兒又像“巨大的天幕”?

  引導進行比較分析

  引導學生觀察課文中的圖,增添感性認識。

  (3)教師範讀,學生想象句子所描繪的情境,思考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4)這兩個打比方的句子與我們以前學的打比方的句子有什麼不同?

  3、練習

  採用多種形式的讀練習

  4、反饋

  二、第五題

  1、審題

  2、指導

  (1)出示例句:

  講解修改符號所代表的意思。

  指名讀改過的句子,想想為什麼要這樣改?

  (2)出示第一個病句

  輕聲讀一讀。

  找一找,這句話有什麼毛病?

  思考:毛病找到了,該怎樣修改呢?

  指導學生用修改符號進行修改。

  讓學生讀一讀修改後的句子,憑藉語感檢查是否正確。

  (3)歸納修改病句的一般步驟:一讀(讀讀有毛病的句子);二找(找出句中的毛病);三思(思考如何改);四改(用修改符號進行修改);五再讀(讀改過後的句子,檢查所做的修改是否恰當)。

  3、練習

  (1)讓學生用以上的方法步驟練習修改兩個病句。

  (2)根據學生的練習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指導。

  4、反饋

  (1)評議

  (2)表揚修改全對的同學,讓有錯的同學進行訂正。

  (3)朗讀修改以後的句子。

  三、第六題

  1、審題

  2、指導

  (1)自由讀8個成語,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

  (2)教師範讀

  (3)學生自由讀

  (4)理解8條成語的意思

  3、練習

  (1)自由練習讀

  (2)同桌練習背誦

  4、反饋

  (1)集體背誦

  (2)指名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透過口語交際,學會商量。

  教學過程:

  一、第七題

  1、談話,揭示課題

  2、自由讀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3、引導學生看圖,弄清圖意。

  4、讓學生說說每幅圖的意思。

  5、引導學生想象一下每幅圖中所遇到的事情的原因。

  6、以第一幅圖為例,讓學生說說,當你遇到這樣的情況時,準備怎麼辦,你準備怎樣去同別人商量?

  7、根據發言,進行指導:

  (1)態度要誠懇(2)在與別人商量時,要讓別人充分發表意見,注意取長補短。(3)要把自己的想法跟別人說清楚(4)在一起商量時要注意有禮貌,互相謙讓。

  8、分組練習商量,準備表演。

  9、請幾組學生表演每幅圖遇到的情況。

  10、小結,啟發學生出題,根據情況練習商量的話題,也可以進行表演。

  11、總結談話:我們平時遇到難事應該多商量,這樣可以把我們的事情做得更好一些。

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教案6

  複習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能熟練,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在複習中可採用填空、接力賽,分角色和表演背誦等方法來進行檢查。

  2.複習本單元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瞭解字義。進一步鞏固對偏旁部首的認識。

  3.區別形近字、同音字,能根據它們的字形,字義的不同分別組詞。

  複習過程:

  第一課時

  1、《雨後》

  (1)背誦詩歌《雨後》

  (2)《雨後》描寫的是什麼時候的景色?什麼情景?

  (3)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4)要是你也在孩子中你會做什麼?

  (5)從詩歌中你體會到什麼?

  (6)默寫《雨後》.

  2、《誰的本領大》

  (1)課文講了誰和誰的什麼故事?

  (2)當太陽贏了時,他會想什麼?說什麼?

  (3)當太陽又提出比賽時,他又會怎樣想,怎樣說?風會怎樣想怎樣說?

  (4)陽光強烈船伕會又什麼感覺他會怎樣說?

  (5)當風贏了時,太陽會怎樣說?

  (6)學了本課你知道了什麼道理?

  (7)用“覺得”造句

  3、《蝸牛的獎盃》

  (1)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要是你得了冠軍你會怎樣做?蝸牛的心情怎樣?它會怎樣說?

  (3)唯恐與生怕可以調換嗎?為什麼?

  (4)你想對沒有翅膀的蝸牛說些什麼?

  (5)學習了本課你知道了什麼道理?

  4《狐假虎威》

  (1)題目是什麼意思?

  (2)老虎一愣它在想什麼?

  (3)老虎鬆開了爪子,它會怎樣想?狐狸又會怎樣想呢?

  (4)狐狸神氣活現,搖頭擺尾在想什麼?老虎半信半疑,東張西望在想什麼?

  (5)當老虎看到小動物的表現它會怎樣想?

  (6)當老虎知道了真相它會怎樣想怎樣做?

  (7)續編故事《老虎與狐狸再次相遇》

  (8)學習了本課你知道了什麼道理?

  5、習作訓練

  (1)學會勸阻

  (2)《老虎與狐狸再次相遇》

  (3)寫出你在雨後玩耍的情景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提示每課中易錯的生字。

  第5課雨後(射、短、勁)背誦課文

  第6課誰的本領大(碰、脫)風和太陽進行了幾次比賽?從中你明白了什麼?

  第7課蝸牛的獎盃(獎、蜜、蜂、蜻、蜓)

  第8課狐假虎威(威、假、尋)“狐假虎威”是什麼意思。

  二、課堂作業

  1.比一比,組詞。受()桂()推()些()擔()借()爪()愛()掛()堆()此()膽()錯()瓜()

  2.多音字組詞。強長背

  3.選字填空1)()人()種()樣()不相同(個各)

  2)()表()領年()帶()(帶代)

  3)排()熱()一()火車強()(列烈)

  4)勇()()忙()忙()問(趕敢)

  4.把成語補充完整。狐()虎()神()活()大()大()

  ()長()久()頭()尾東()西()

  三、課後作業

  1.朗讀課文,背誦5、7兩課。

  2.抄寫本單元易錯的生字,並組詞。

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教案7

  教學目標:

  1、學會十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正確理解課文內容,理解天然動物園神奇幾作者對人與動物和諧的讚歎。

  4、透過細膩的語言文字想象畫面,引導學生感悟作者語言表達的精妙。

  教學重難點:

  透過細膩的語言文字想象畫面,引導學生感悟作者語言表達的精妙。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學課時:1

  板書設計:16. 遊天然動物園

  長頸鹿 亭亭玉立

  基馬猴 擠眉弄眼

  河馬 龐然大物有恃無恐

  大象 橫行霸道

  獅子 自由快樂

  和諧之美

  教學過程:

  一、課題匯入激發興趣

  1、出示板書:16、遊動物園 師讀課題,學生指出漏掉的“天然”二字。

  師:“遊天然動物園”和“遊動物園”沒啥區別呀!如果是縮句不是很好。

  (“天然動物園”的動物是野生放養的,而“動物園”的動物是圈養的。)

  2、遊動物園的感覺是比較愉快的,那遊天然動物園的感覺是怎樣的呢?書本上有這麼一句話。

  3、出示:“米庫米天然動物園之行的樂趣是無窮的,無怪乎每年從世界各地前去遊覽的人絡繹不絕。”學生齊讀。理解“絡繹不絕”(前後相接,連續不斷。)從這一個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人多)

  4、為什麼每年從世界各地前去遊覽的人那麼多呢?米庫米天然動物園之行的樂趣是無窮的。(原來遊天然動物園的樂趣是無窮的)板書:樂趣無窮

  5、米庫米天然動物園之行有哪些樂趣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

  二、學習課文

  1、米庫米天然動物園之行到底有哪些樂趣呢?讀課文3~6自然段,把你認為充滿樂趣的地方多讀幾遍,想想,為什麼覺得這些地方充滿樂趣?

  (可點選紅色字型欣賞各種動物的圖片及網站上的相關介紹。)

  2、學生交流(讀出充滿樂趣的地方,說明原因)

  3、這裡的動物那麼多你最喜歡哪一種動物呢?為什麼?

  4、你覺得這些動物有什麼特點?把你的感受透過朗讀表現出來。(點明長頸鹿“亭亭玉立”的靜態美,基馬猴“頑皮可愛”的動態美,在朗讀的時候要注意對比。)

  5、點選“迴音壁”完成作業(一)

  用一個詞形容一下這些動物。

  (長頸鹿:亭亭玉立基馬猴:頑皮河馬:龐然大物大象:力大無窮母獅:滿不在乎雄獅:漂亮威武幼獅:可愛)

  6、學生交流

  三、遊戲

  做一回小導遊,選一種自己的喜歡的動物根據它的特點多讀幾遍,背一背,然後介紹給大家。

  師生合作共同完成(配樂)

  1、長頸鹿:師,汽車緩緩前進,大家快看,我們的眼前出現了——

  (二三十隻長頸鹿,它們高仰著細長的脖子,在樹陰下亭亭玉立,簡直一動不動,遠遠望去,恍若一幅巨大而迷人的風景畫。)

  2、基馬猴:過渡,咦?在長頸鹿中間蹦來蹦去的是什麼呀?(基馬猴)(快看這邊,一隻老母猴從樹上跳到一隻長頸鹿的背上,一邊啃著野果,一邊朝我們擠眉弄眼,似乎在挑逗我們哩!)

  3、河馬:看到河馬的遊客們,你們能說說你們的見聞嗎?

  4、大象:看來,這河馬算是動物界了吧!讓學生反駁

  5、獅子:這大象可真悠閒!看獅子的遊客,你們有什麼收穫?

  6、師生評議(有沒有讀出各種動物的特點)

  四、寫作指導

  剛才這幾種動物,作者都花了大量的筆墨來描寫,讓我們身臨其境地感受了一番,接下來的這幾種動物,作者只是一筆帶過,我們書上是這樣寫的,引讀——

  (我們的運氣越來越好,……數不清的黃牛。)

  作者為什麼不對每種動物詳寫呢?(寫作不可能面面俱到,不然像流水帳)

  其實這是一種很好的寫作方法,想想我們平時在寫哪些文章時可以採用這種方法?(寫人、記事、寫景等) 同學們真是一些寫作高手。

  五、小結

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教案8

  活動目標:

  1、觀察圖片,學習問答式能用比較連貫的語言講述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2.透過想象、猜測、講述,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

  3、鼓勵幼兒用完整的語句講述自己長大後的心願,體驗成長的快樂。

  活動準備:白板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交流,引發興趣。

  小朋友們,你們長大後想做什麼呢?今天,老師帶來一個關於夢想的故事,我們一起去看看,故事裡的朋友長大以後做什麼.

  (二)結合白板教學,分段理解故事內容

  關注點:教師以聽、看、猜等多種方式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講述主要角色長大後的夢想。

  1、傾聽、猜測,理解故事第一情節。

  (1)他們看見了誰?如果你是蒲公英,你長大以後想做什麼?

  (2)那是一隻怎樣的獅子?(學習詞語:“威武、善良”),學說問答式對話。

  (3)蒲公英的夢想會實現嗎?我們一起聽聽男孩女孩是怎麼說的?

  2、猜測、講述,理解故事第二個情節。

  (1)男孩女孩會對小魚說什麼?誰來學一學?

  (2)猜一猜小魚的夢想是什麼?幼兒學說問答式對話

  (3)如果你是男孩女孩,聽到小魚的夢想,你會說些什麼?

  師:原野和小河都太小了,蒲公英和小魚的夢想都沒能實現,但最終它們的夢想能不能實現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3、想象、講述,理解故事第三情節。

  (1)他們又看見了誰?會怎麼問?蠟筆又會怎樣回答呢?(引導幼兒與同伴互動講述。)

  (2)蠟筆為什麼想長成一棵蠟筆樹?

  (3)綠蠟筆可以塗出什麼?為什麼要塗出一片綠色的草原,它想送給誰?

  (4)藍蠟筆可以塗出什麼?為什麼?

  教師:蠟筆想長成一棵蠟筆樹,原來是想幫助好朋友實現長大後的夢想.

  4、遊戲互動,回憶故事。

  連線遊戲,引導幼兒鞏固故事中的問答式對話。

  5、完整傾聽故事,感受故事奇特的構思。

  (三)遷移內容,結束活動。

  關注點:幼兒能用完整的語句講述自己的夢想。

  1、引導幼兒根據對故事的理解,說出男孩、女孩的夢想。

  2、鼓勵幼兒大膽地講述自己長大後的願望。

  師:小朋友們,你是不是也有許多奇妙的夢想呀?那就大聲的、勇敢的告訴大家吧!(幼兒教育)

  在春天的原野上,綠草油油,男孩和女孩正在草地上快樂的嬉戲、玩耍。女孩發現了一朵美麗的蒲公英,她突發奇想的問蒲公英:“蒲公英,蒲公英,長大以後你想做什麼?”蒲公英說:“我,我要做一隻大獅子!有著又濃又密的金色的鬃毛,那種威武又善良的大獅子。女孩興奮的說:“你要做一隻大獅子啊,大獅子,太好了。”可是,這片原野對大獅子來說太小了呀。可不是嘛,那我還是做一朵蒲公英吧。男孩和女孩來到了小河邊,他們驚喜的大叫著:“小魚,小魚,”男孩彎下腰問小魚:“長大以後你想做什麼?”小魚說:“我呀,我要做一頭大鯨魚!暢遊四大洋,一頭遊得飛快的大鯨魚。”男孩說:“是嘛,你要做一頭大鯨魚啊,太棒了。”

  可是,這條小河,對大鯨魚來說太小了呀。可不是嘛,那我還是做一條小魚吧。男孩和女孩坐在地上,他們拿出蠟筆,把美麗的蒲公英和歡樂的小魚畫在了圖畫本上,他們一起問蠟筆:“蠟筆,蠟筆,長大以後你想做什麼?”蠟筆說:“我們呀,我們要做一片大森林!長滿了蠟筆樹,一片彩虹顏色的大森林。”然後,用綠色塗原野,塗一片跑啊跑,永遠跑不到頭的原野,接著,用藍色塗大海,塗一片遊啊遊啊永遠遊不到頭的大海,哎呀,老師真羨慕文中的蒲公英,小魚和蠟筆呀,他們有那麼多的夢想,那麼美好,那麼奇異,那孩子們呢,男孩和女孩又有什麼樣的夢想呢,女孩說,那我長大以後,要和獅子一齊賽跑,跑啊跑啊,一直跑到原野的盡頭,男孩說,那我長大以後,要和鯨魚一起游泳,遊啊遊啊,一直游到大海的盡頭,其實他們的夢想不止這些,小朋友們,你們是不是也有許多奇妙的夢想呢呀,那就大聲的勇敢的告訴大家吧!

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教案9

  我經常看見有人會在餐廳裡吃青蛙,這讓我很痛心。

  青蛙,也叫田雞。這是因為好多人都經常吃它們的緣故吧。可是你們知道嗎,一隻青蛙一天少則能吃五六十隻害蟲,多則能吃兩百隻害蟲。七個月能吃一萬五千只害蟲!這是多麼大的功勞啊!如果養一隻青蛙,就能減少用農藥0.5毫克,給大自然增添一片綠地,給人類的健康增添一份保障。可能有同學會問:“少噴農藥和人的健康有什麼關係?”我會告訴你:“農藥殘留在莊稼上,雖然能殺死害蟲,但是也會危害人類的健康。”雖然0.5毫克這個劑量微不足道,但是因為積少成多,所以如果青蛙有很多很多,這個節約的劑量就很多了。

  保護青蛙,大家快行動起來吧!雖然青蛙營養豐富,但是人吃多了,容易得寄生蟲病,吃青蛙不僅不能健康,而且,還是害莊稼害自己的壞事。

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教案10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旅遊、偵察、愚蠢、爭先恐後、若無其事”等詞語。

  2、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情感,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3、情感目標:豐富見聞,激發探究大自然規律的興趣。

  重點難點:

  1、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從中受到啟示。

  2、理解嚮導的話,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設疑自探。

  這節課我們學習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自然之道(板書),看到課題,你會想到什麼問題?

  (問題預想)道指什麼?什麼是自然之道?

  二、初讀課文,概括故事。

  1、瞭解主要內容。

  作者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什麼是自然之道?請同學們自由通讀全文,努力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遇到不好讀的地方多讀幾遍。然後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我和同伴到南太平洋族遊,因救一隻幼龜,而傷害了許多隻幼龜。隨機板書:遊客、嚮導)

  2、理清線索。

  從同學們的話中老師知道,我們和同伴本想救幼龜反而傷害了幼龜。請大家迅速瀏覽課,看看文中哪幾節寫了救龜?(3、4節)哪幾節又寫幼龜受到傷害的?(5至8節)

  3、學習詞語

  讀了一遍課文,同學們抓住了主要內容,理清了線索。文中有一些好詞語值得我們積累,老師請大家讀一讀。

  躊躇不前若無其事見死不救魚貫而出

  愚不可及爭先恐後氣喘吁吁響徹雲霄

  三、學習“救幼龜”

  1、“躊躇不前”在文中是形容誰的?同學們找到那個句子,讀一讀,再聯絡上文想一想什麼是“躊躇不前”?(欲出又止)

  2、正在這時,一隻嘲鶇用尖嘴啄它的頭,企圖把它拉到沙灘上去,幼龜的生命受到威脅。同學們,此時假如你就在現場你會怎麼做?(是呀,憐憫之心人皆有之,誰能忍心見死不救?)

  3、自由讀第4節,畫一畫遊人和嚮導的不同表現。(1)遊人:緊張(2)嚮導:極不情願

  多媒體出示:

  嚮導若無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朗讀體會若無其事)

  嚮導極不情願地抱起那隻小龜,朝大海走去。那隻嘲鶇眼見到手的美食丟掉,只好頹喪地飛走了。(把“極不情願”去掉可不可以?為什麼?)

  四、自學“傷害幼龜”

  一隻可愛的幼龜得救了,我和同伴本以為做了一件好事,可是接著發生的事卻出乎意料。請同學們仔細讀一讀5至8自然段,這四個段落中一定有一些句子能引發你深刻的感受,請你把這樣的句子畫下來,在旁邊做一點批註,寫寫自己的感受。

  1、學生讀書,批註。

  2、學生交流感受,教師隨機出示重點句子。

  嚮導抱走幼龜不久,成群結隊的幼龜從巢口魚貫而出。我們很快明白: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想一想幼龜魚貫而出的場面是什麼樣?讀讀下文,幼龜為什麼會魚貫而出?)

  不一會兒,數十隻食肉鳥吃得飽飽的,發出歡樂的叫聲,響徹雲霄。(“歡樂”與前文哪個詞照應?“頹喪”由這兩個詞你想到什麼?)

  嚮導一邊走一邊發出悲嘆:“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朗讀指導,體會“悲嘆”,再說一說嚮導為什麼而悲?)

  五、小爭辯。

  1、學到此,讓我們再回頭讀一讀嚮導最初說的那句話。(多媒體出示)

  嚮導若無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

  ①讀

  ②這句放看似普通卻意味深長。同學們,聯絡嚮導後說的話,你有什麼問題?(多媒體出示)

  嚮導明明知道“我們”的想法會害了幼龜,還抱起那隻幼龜朝大海走去。他這樣做你是贊同還是反對呢?

  正方:贊同反方:反對

  六、啟示。

  1、現在讓我們回答課前提出的問題,自然之道指的是什麼?學了這課你現在最想說什麼?

  2、自然界處處都有規律,我們要發現規律,利用規律,為人類造福。(出示圖片)

  3、誰還知道這們的例子?

  這一切,都是大自然給予人類的啟示。順應自然,遵循規律,才能保護自然,造福人類。

  板書設計:

  自然之道

  遊人:緊張焦急——震驚悔恨

  嚮導:極不情願——悲嘆……

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教案11

  教學理念:

  1)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潑帶有強烈的情緒色彩的因素,教師調動起了學生的興趣,就是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和探索精神。

  2)學習不能僅僅限於課堂,今天學生周圍的環境中資訊量豐富,引導學生多途徑蒐集資料,是課堂教學的一個任務。

  主要內容

  坦尚尼亞國立米庫米天然動物園是個迷人的地方,每年都吸引著無數的世界遊客。那裡有亭亭玉立的長頸鹿、頑皮的基馬猴、龐然大物河馬、慢騰騰踱步的大象等有趣的動物,課文《遊天然動物園》就是作者遊覽了米庫米天然動物園之後的一篇遊記。文章按時間為順序,記敘了遊覽的過程。

  全文按遊覽過程的先後可以分三部分來理解--

  第一部分是第1、2自然段,寫我們來到米庫米天然動物園,開始參觀;

  第二部分是第3~6自然段,寫我們在天然動物園一天中的見聞;

  第三部分是第7自然段,寫我們結束了愉快的野遊,感受到無窮的樂趣。

  其中第二部分按參觀時間的不同,又可以分三個層次理解--

  第一層是第3、4自然段,主要講上午在天然動物園的見聞;第二層是第5自然段,寫中午在天然動物園見到了象群;第三層是第6自然段,寫下午在天然動物園的見聞。

  文章重點寫在米庫米天然動物園的見聞,對去動物園和結束野遊的情況則進行略寫。而在寫一天的參觀過程中,又著重寫了長頸鹿、基馬猴、河馬、象群、獅群等野生動物,而對犀牛、鬣狗和黃牛及導遊阿里介紹的關於動物的趣聞則一筆帶過。這樣使得文章有詳有略,重點突出。

  教學過程:

  一、課題匯入激發興趣

  1、出示板書:16、遊動物園師讀課題,學生指出漏掉的“天然”二字。

  師:“遊天然動物園”和“遊動物園”沒啥區別呀!如果是縮句不是很好。

  (“天然動物園”的動物是野生放養的,而“動物園”的動物是圈養的。)

  2、遊動物園的感覺是比較愉快的,那遊天然動物園的感覺是怎樣的呢?書本上有這麼一句話。

  3、出示:“米庫米天然動物園之行的樂趣是無窮的,無怪乎每年從世界各地前去遊覽的人絡繹不絕。”學生齊讀。理解“絡繹不絕”(前後相接,連續不斷。)從這一個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人多)

  4、為什麼每年從世界各地前去遊覽的人那麼多呢?米庫米天然動物園之行的樂趣是無窮的。(原來遊天然動物園的樂趣是無窮的)板書:樂趣無窮

  5、米庫米天然動物園之行有哪些樂趣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

  二、學習課文

  1、米庫米天然動物園之行到底有哪些樂趣呢?讀課文3~6自然段,把你認為充滿樂趣的地方多讀幾遍,想想,為什麼覺得這些地方充滿樂趣?

  2、學生交流(讀出充滿樂趣的地方,說明原因)

  3、這裡的動物那麼多你最喜歡哪一種動物呢?為什麼?

  4、你覺得這些動物有什麼特點?把你的感受透過朗讀表現出來。(點明長頸鹿“亭亭玉立”的靜態美,基馬猴“頑皮可愛”的動態美,在朗讀的時候要注意對比。)

  5、點選“迴音壁”完成作業(一)

  用一個詞形容一下這些動物。

  (長頸鹿:亭亭玉立基馬猴:頑皮河馬:龐然大物大象:力大無窮母獅:滿不在乎雄獅:漂亮威武幼獅:可愛)

  6、學生交流

  三、遊戲

  做一回小導遊,選一種自己的喜歡的動物根據它的特點多讀幾遍,背一背,然後介紹給大家。

  師生合作共同完成(配樂)

  1、長頸鹿:師,汽車緩緩前進,大家快看,我們的眼前出現了--

  (二三十隻長頸鹿,它們高仰著細長的脖子,在樹陰下亭亭玉立,簡直一動不動,遠遠望去,恍若一幅巨大而迷人的風景畫。)

  2、基馬猴:過渡,咦?在長頸鹿中間蹦來蹦去的是什麼呀?(基馬猴)(快看這邊,一隻老母猴從樹上跳到一隻長頸鹿的背上,一邊啃著野果,一邊朝我們擠眉弄眼,似乎在挑逗我們哩!)

  3、河馬:看到河馬的遊客們,你們能說說你們的見聞嗎?

  4、大象:看來,這河馬算是動物界了吧!讓學生反駁

  5、獅子:這大象可真悠閒!看獅子的遊客,你們有什麼收穫?

  6、師生評議(有沒有讀出各種動物的特點)

  四、寫作指導

  剛才這幾種動物,作者都花了大量的筆墨來描寫,讓我們身臨其境地感受了一番,接下來的這幾種動物,作者只是一筆帶過,我們書上是這樣寫的,引讀--

  (我們的運氣越來越好,......數不清的黃牛。)

  作者為什麼不對每種動物詳寫呢?(寫作不可能面面俱到,不然像流水帳)

  其實這是一種很好的寫作方法,想想我們平時在寫哪些文章時可以採用這種方法?(寫人、記事、寫景等)同學們真是一些寫作高手。

  五、小結

  這麼有趣的天然動物園我們應該好好保護起來啊,老師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給動物編一張身份證,這樣有利於普查和保護動物。

  六、課堂練習

  1、你見過爸媽的身份證嗎?身份證上有些什麼?動物的身份證上應該有些什麼呢?(名字、圖片、所屬科目、特點等)

  2、請同學們為你喜歡的動物製作一張身份證(點選“耕耘田”所需資料可以在老師提供的網站上找,找到圖片右擊另存,文字可以直接複製、貼上。把製作好的身份證上傳到班級網站中。)

  六、點選迴音壁完成作業(二)

  1、選擇一種自己感興趣的動物,可以側重實地觀察,也可以側重查詢資料,以第一人稱寫一篇《我的自述》,要求把這種動物的體貌特徵、生活習性寫具體。

  2、四人小組為單位,編輯一期動物小報,主題自定,可以是:動物趣聞、動物與人、珍稀動物等。佈置本班牆報。

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教案12

  教學目標:

  1。識字,重點理解“嘹亮、悠揚、激越”、“啼囀、喧噪、啁啾”、“莫逆之交”等詞語的意思。

  2。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欣賞、積累描寫笛聲的語句。

  3。課文內容,理解聶耳對音樂的嚮往,體會師徒之間的一段音樂情愫,一份莫逆之交。(提高:對於聶耳從小善於從民間學習音樂的這段經歷與他將來成為“人民音樂家”的內在聯絡,引發瞭解與思考的興趣。)

  一、樂曲匯入 ,簡介聶耳

  1。賞樂曲,知道笛子是中國的民樂,板書課題。

  2。過的詞語來表達這笛聲帶給自己的感受。

  3。聶耳簡介,默讀了解,簡要說說感受。

  教學說明:啟發學生用以前積累的詞語描繪笛聲,挖掘學前的語言基礎,進而引導學生明確目標指向,透過學習課文,積累文中精彩而豐富的描寫笛聲的語句,瞭解生平,知道其“人民音樂家”的稱號]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1。自由讀文,自學新詞,思考:圍繞“笛聲”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簡要概括。

  2。引出文章首尾,比較閱讀,理清脈絡

  ●讀著開頭和結尾,你發現了什麼?

  ●同樣的語言,表達的內容一樣嗎?

  3。交流、概括板書 [教學說明]透過初讀課文,交流直覺感受,在整體感知中瞭解課文大致內容,初步體會“聶耳”、“老木匠”、“笛聲”這三者之間的聯絡,引導學生讀懂首尾呼應的寫作特點。]

  三、品讀“笛聲”,欣賞積累

  1。再讀課文,劃出直接描寫笛聲的句子,欣賞朗讀。

  2。品讀句1 當天邊被夕陽染成胭脂色的時候,嘹亮、悠揚、激越的笛聲在靜靜的甬道街盪漾著,慢慢地消失在街道盡頭。

  (1)在讀中體會“嘹亮”、“悠揚”、“激越”這3個詞語的不同意思。

  (2)個別讀、齊讀。

  (3)引讀:在靜靜的甬道街盪漾的笛聲是那樣的??是那樣的??是那樣的??,聽著聽著,聶守信不由得出神了。 板書:出神聽 [教學說明]在理解詞義的基礎上,透過師生引讀,體會這三個詞語描繪的是不同的笛聲,這是對聶耳所聽到的笛聲的總的概括,透過提示性引讀,體會三個詞語的並列關係。]

  3。品讀句2那是多麼好多麼叫人心愛的一支笛子呵!簡直就是一隻有靈性的小鳥,一支能唱歌的小鳥。它時而像在無限清幽的深谷裡啼囀;時而彷彿在春天的林木深處喧噪;時而又變為群鳥的啁啾??

  (1)聆聽笛聲,理解“啼囀”、“喧噪”、“啁啾”的不同含義。

  (2)指導朗讀。

  (3)引讀積累。 在聶耳聽來,那是多麼好多麼叫人心愛的一支笛子呵!?? [教學說明]在理解“啼囀”、“喧噪”、“啁啾”這三個詞義的基礎上,進而體會笛聲的出神入化並透過朗讀來表達,這是一個教學難點。我們嘗試透過讓學生聆聽如小鳥般鳴唱的笛聲,藉助教師的肢體語言來體會那時而清脆婉轉,時而熱鬧靈動,時而此起彼伏的美妙笛聲,在化解難點的同時,透過誦讀,感受聶耳對音樂的悟性。]

  四、理解“渴慕”,品悟““莫逆之交”

  1。填空提示,理解“渴慕” 於是在木工間門口,就會出現一個小小的臉龐,在那滿臉渴慕的神情中,在那一雙聰穎發亮的眼睛裡,我們似乎感受到聶耳

  2。聯絡上下文,將描寫笛聲的語句串讀品味。 [教學說明]透過填空練習,啟發學生的思維,挖掘學生的語言,體會聶耳對音樂的嚮往,對學習吹笛的渴望,自然地理解“渴慕”一詞,透過串讀,再度積累描寫笛聲的語句。]

  3。理解“茫然若有所失”,積累近義詞(茫然若失、若有所失) [教學說明]先理解“若有所失”,再加上“茫然”一詞進一步體會,強調聽到笛聲,聶守信就不由得出神了,聽不到笛聲,他就好像失去了重要的東西,心神不寧,魂不守舍。這位民間的老木匠吹奏的笛聲深深地吸引著他。]

  4。引導概括,梳理文脈,板書歸納。 板書:渴望學 學會吹

  5。再讀課文,根據提示,想象補白 (什麼時候) ,靜靜的甬通街盪漾著 的笛聲,那笛聲 在小小的木工間裡, 老木匠和小聶耳會做些什麼或說些什麼 ,於是。

  6。理解 “莫逆之交”,板書歸納。

  7。讀中悟情。 小結:在共同的勞動中,他們成為了知己,在共同的志趣中,他們成為了知音,這就是一位人民音樂家成長的故事。 [教學說明]關於聶耳向老木匠學吹笛這一內容,課文只有一句話:“在共同的勞動裡,這兩個年齡相差幾乎半個世紀的鄰居成了莫逆之交。”上下文有較大的跳躍,缺少具體生動的情節,透過組織學生想象他們的對話,來補充文字的缺失,豐富文字的內容,從而走進人物的心靈世界,體會聶耳對笛聲的迷戀,對吹笛的嚮往,進而理解在共同的志趣中一老一小成為了知己,成為了知音,成為了莫逆之交。]

  五、總結課文、作業佈置

  1。摘錄、積累描寫“傍晚時分”的語句。

  2。蒐集資料,進一步認識到聶耳是當之無愧的“人民音樂家”。

  板書設計:

  人民音樂家 聶守信出神聽 渴望學 笛聲 莫逆之交 學會吹 老木匠

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教案13

  本組教材以“大自然的啟示”為專題,4篇有敘事性的記敘文,也有說明文,重點是讓學生了解一些新的科學知識,引導學生進一步關注自然、瞭解自然,在對自然的觀察、瞭解、發現了受到啟示。同時發展學生的觀察、想像等思維品質。對於這樣一些常識味很濃的,我們在教學中要注意什麼呢?如何開展語言方面的訓練和語文能力的培養呢?採用何種方式指導閱讀比較合適呢?

  (一)加強課前指導,指導學生查閱資料、運用資料。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需要動機,需要情境。因此,教師的“導”延伸到課前,對指導和調控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是十分必要的。

  為激起學生的興趣,在教學說明文《蝙蝠和雷達》之前,有必要先指導學生查詢關於蝙蝠與雷達的資料,同時要教給學生分析、整理資料為己所用的方法。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把蒐集到的書面材料或圖片展示到班級牆報上,供同學們互相閱讀……學生查詢資料的預習無疑能為課堂更好地學習創造出一種濃濃的學習氣氛,而學生閱讀相關的資料,更是主動參與學習的一種形式,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發揮出他們的主動性,培養和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獲取資訊的能力。

  本單元中的其它課文,如《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大自然的啟示》,以級綜合性學習活動,都需要學生查詢相關的資料,這一點要特別注意。

  (二)發揮教師的組織、引導功能。

  在課堂上,要指導學生把自己查詢到的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資料運用到理解課文當中去,從而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有深度和廣度。例如《蝙蝠和雷達》中,蝙蝠夜間飛行的原理和雷達的工作原理是理解本文的難點。但如果教師引導學生聯絡以前學過的課文《回聲》去理解,再結合課前學生查詢的相關資料,小組討論,畫示意圖理解等方法,這個難點便可較好地解決。有學生提出疑問時,就會有學生主動地根據自己對蝙蝠與雷達的瞭解作解答或補充。這樣,問題於學生,解答也迴歸於學生,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然高漲。這也正好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所大力提倡的“讓學生初步具備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

  (三)抓住主要內容。在本單元的導語中,明確地要求我們“閱讀本組課文,要抓住的主要內容”。這一點,我們在學習《自然之道》時就要給於落實。並結合課文,讓學生了解一般的歸納方法:先把整篇課文讀一讀,對課文內容有個大致的瞭解,然後一部分一部分認真閱讀,瞭解每部分主要講什麼,再把每部分內容連起來想一想。

  二、自然之道

  學習目標

  1. 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旅遊、偵察、愚蠢、爭先恐後、若無其事”等詞語。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表達的思想感情 ,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3. 豐富見聞,激發探究大自然對人類啟示的興趣。

  教學重點: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從中受到啟示。

  教學難點:理解嚮導的話,體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一)預習探究

  1. 指名讀“單元導讀”,說說本單元專題是什麼,有什麼新的要求。

  2.按常規或按要求自讀自學:把課文讀兩三遍,讀通讀順;認讀生字,找出生詞,查字詞典理解生詞,標自然段序號,想一想課文大意。

  (二) 合作交流

  1、出示小黑板,檢查生字詞認讀與理解情況:指名讀,想讀哪些就讀哪些,想說哪個詞義就說哪個,有的詞語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如:“欲出又止、魚貫而出、氣喘吁吁”等。

  小黑板

  旅遊 築巢 幼龜 沙灘 偵察 企圖

  情願 蠢事 返回 海鷗 補救

  爭先恐後 欲出又止 若無其事 見死不救

  魚貫而出 愚不可及 氣喘吁吁 響徹雲霄

  2、 指名或推薦學生逐段朗讀全文,檢查是否達到準確、流利朗讀課文,重點指導難讀的句子,並多讀幾遍。

  3、 彙報:你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疑問?

  師生共同確定學習目標與重點:瞭解課文大意,理解“自然之道”的含義並從中受到啟發,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品讀感悟

  1. 出示句子:“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這是一件什麼“蠢事”呢?我們讀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請自由讀第三、四、五自然段,等一會兒,我們來分角色表演這三個自然段敘述的情景。

  2. 演中促讀,演中理解:

  a) 請一個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請兩個學生扮“幼龜”“嘲鶇”,帶頭飾上臺表演,大家邊聽邊看。表演後評議,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欲出又止”“躊躇”,評議“幼龜”的表演,並理解這兩個詞語的意思,比較並書寫“幼”和“幻”字;引導學生抓住“突然”“啄”“拉”,評議“嘲鶇”的表演,範寫“啄”字。

  b) 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或表情的詞語,如“焦急”“若無其事”“冷淡”“極不情願”“頹喪”,自由讀該段,要求讀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讀,教師引導學生透過範讀、模仿讀、比賽讀,初步讀出感情。最後指名上臺表演。教師採訪“嚮導”扮演者:你說“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這是什麼意思呢?引導學生初步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3. 想象課文描寫的場景,分小組再說一說。

  4. 回答:我們幹了一件什麼樣的“蠢事”?

  5、比較句子 我們幹了一件蠢事。

  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透過比較,並聯系課文明確:我們的確是弄巧成拙,好心辦壞事,是“愚不可及”。

  (1)課文第六、七自然段就描述了這幅圖的情景,請大家再自由讀一讀。

  (2)默讀六、七自然段,展開想象:食肉鳥是怎樣“飽餐一頓”的?請大家展開想象寫幾句話,描述一下,並寫一點兒自己

  的感受。

  (3)指名讀自己寫的片段,表達出自己的心情。

  (5)感悟啟示:同學們,如果你們就是當時在場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們一定從這件事中受到了教訓,得到了啟示。那麼,就把你受到的啟示對大家說一說吧!在學生廣泛發言後,請大家找到《黃河是怎樣變化的》的“閱讀提示”,畫出其中一句話,並齊讀:“如果不按照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的願望相反的結果。”

  (四)拓展延伸

  1. 讀一讀“綜合性學習”的安排,說一說活動方式與要求。

  2. 分組商議:準備怎樣開展這次活動。

  3. 全班交流,教師針對實際情況提出活動要求和注意事項。

  4. 課餘時間學生分頭行動,教師及時瞭解情況。

  二、《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教學教案

  學習目標:

  1. 認識7個生字,正確寫12個生字和“蝙蝠、清朗、捕捉、飛蛾、蚊子、避開、敏銳、鈴鐺、蒼蠅、揭開、推進、障礙物、熒光屏、橫七豎八”等詞語。

  2. 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和要點,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絡,激發熱愛科學,樂於觀察和探究的興趣。

  3. 蒐集並與同學交流有關仿生學的資料,提高資訊蒐集與處理能力。

  教學重、難點:

  在閱讀中抓住要點,準確地把握的主要內容。

  (一)預習探究

  1、(依次出示蝙蝠和雷達的圖片)同學們,你們認識它們嗎?請說一說你對它們的瞭解。

  2、蝙蝠是一種動物,雷達是一種探測裝置,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絡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新課文《蝙蝠和雷達》。(板書課題)

  3、自由朗讀課文兩遍,難讀句子多讀幾遍,標出自然段序號,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

  (二)合作交流

  1. 兩人一組輪流讀課文,互相認讀生字詞。

  2. 出示寫有生字詞的小黑板,指名開火車認讀生字詞,提示學生注意形聲字和“蝙、熒”等字的讀音。

  3. 課文主要講什麼?請大家默讀全文,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4. 指名說,教師根據說的情況,小結歸納主要內容的方法,如:有的同學是抓住課題聯絡課文歸納的,有的同學是把課文各部分意思連起來歸納的。

  (三)品讀感悟

  1. 指名朗讀第三自然段,找一找:含有關聯詞的句子,如“即使……也……”,想想說明了什麼;文中提出什麼疑問?請讀出疑問的語氣。

  2. 默讀四、五、六自然段,填寫下表。(表中加黑部分為需要填寫的內容,答案供參考,只要學生抓住要點即可,語言是否簡潔不做重點強調)

  教學設計

  試驗順序 試驗方式 試驗結果 試驗結論

  第一次 把蝙蝠眼睛蒙上,讓它在拉有許多繩子繫有鈴鐺的屋子裡飛。 鈴鐺一個也沒響,繩子一根也沒碰著。 蝙蝠夜間飛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

  第二次 把蝙蝠的耳朵塞上。 蝙蝠到處亂撞,鈴鐺響個不停。

  第三次 把蝙蝠的嘴巴封住。 蝙蝠到處亂撞,鈴鐺響個不停。

  3. 交流:先在小組,再在班上交流填寫表格的情況。

  4. 讀讀課文,同桌互相看圖表,科學家是怎樣揭開蝙蝠探路之迷的。再指名上臺介紹。

  5. 小結: 出示句子“科學家經過反覆研究,終於揭開了蝙蝠能在夜裡飛行的秘密”,說說從句子中體會到什麼?(感悟“反覆、終於”)

  教師示範難寫的生字,如:“避、揭”等,引導學生注意本課生字。

  1. 聽寫本課生詞。自我批改,錯的訂正一遍。

  2. 指名說一說課文大意後引入新課:這節課我們重點探究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樣配合的,以及雷達與蝙蝠之間的聯絡。

  (1) 自由讀七、八自然段,想一想上述問題。

  (2)以演促讀,理解蝙蝠探路的辦法。 指三名同學表演,一生當“蝙蝠”,一生當“嘴裡發出的超聲波”,一生當障礙物。

  (3)以畫促讀,理解蝙蝠探路與雷達之間的聯絡。

  (4)填空,看圖說一說雷達和蝙蝠之間的聯絡。

  飛機上的雷達就像是蝙蝠的( )。

  雷達發出的無線電波就像是蝙蝠的( )。

  雷達的熒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

  (四)拓展延伸

  1. 默讀全文,說說你從本文中受到什麼啟示?適當交流“我也要從動物身上得到啟示,設計一個小發明。”

  2. 閱讀文後“資料袋”,教師出示有關仿生學的圖片,補充相關文字資料,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閱讀與探究興趣。

  3. 佈置學生課外蒐集關於仿生學的資料,有興趣的話,結合綜合性學習,設計小發明並動手實驗。

  《語文園地三》教學案例

  ●教學目標

  ①運用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交流綜合性學習的收穫,提高傾聽、應對、表達等語言能力。

  ②比較句子,體會詞語在表達語意輕重方面的作用。

  ③積累農業氣象諺語。

  ④展示綜合性學習的成果,培養學生的成就感,激發探究大自然的興趣。

  ●課前準備

  ①學生準備有關“大自然的啟示”綜合性學習的圖文資料、小發明、小創意等。

  ②教師準備人類從大自然中受到啟示有所發現與發明事例的資料或。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展示事例,激發興趣

  出示或講述下列事例,引入新課。

  △20xx多年前埃及人邁克雷在尼羅河邊散步時,踢到了幹烏龜殼,從中受到啟發,發明了木製四弦的樂器──世界上最早的小提琴。

  (出示烏龜殼、小提琴,播放小提琴優美的旋律)

  △(音樂轉換為沉重的曲調,教師語氣沉重地講述)

  澳大利亞原本沒有兔子,只有袋鼠、駝鳥等少數動物種類。1859年英國移民帶去20多隻家兔到達澳大利亞。那裡沒有虎、豹、豺、狼、狐等食肉動物,兔子沒有天敵,只生不死,不到三年時間,就多得擠滿了牧場草地。到了19世紀末,兔子經過的地方,牧草、麥苗蕩然無存,彷彿颳了一場龍捲風,或像洪水剛剛衝過一樣,豐美的草場變成了荒漠,確確實實發生了一場“兔災”,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很長一段時間人們對兔子的逞兇束手無策。後來,科學家找到一種針對兔子的粘液瘤病毒,它透過蚊子傳播給兔子,大批兔子接連死去,這樣澳大利亞的農業和畜牧業才得以恢復。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它告訴我們:自然界動物與動物之間,動物與植物之間都是協調統一的關係,哪個環節上發生失調,就會破壞生態平衡,就會給人類帶來災害。

  ●自主選擇,分組交流

  自主選擇交流的內容──從下列方面任選一項交流:自己對大自然的發現;蒐集到的相關資料;自己的發明設想;自己嘗試實驗或設計發明的情況。

  自主選擇交流的夥伴──交流內容相同的組成一個或若干個小組。

  自主推薦在全班彙報的代表──教師適當引導激勵上臺少的同學,善於發現突出典型並積極向組員推薦。

  ●全班彙報,互動交流

  ①各小組推薦的代表向全班彙報,教師注意引導學生說話清楚、大方、語言順暢連貫,透過過渡語評點和重點引導學生評議兩三名同學來激勵學生;聽的同學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聽的過程中或聽完之後舉手向彙報的人請教,形成臺上臺下的互動交流,學生不能解答的教師可做解答或引導課外去查閱資料、實踐探究。

  ②評選“最佳創意獎”“查閱資料能手”“超越自我獎”等,進行精神獎勵:全班鼓掌、打節奏為獲獎同學唱一支歌曲。

  ●同桌互說,強化提高

  請向獲獎的同學或你認為最出色的同學學習,重新組織自己的語言,再同桌兩人一組,一人講,對方聽一聽、問一問、誇一誇。教師巡迴指導。

  第二課時 習作

  ●自主彙報,確定習作內容

  ①用五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學生彙報本次習作想寫什麼。

  ②小結:本次習作,是寫自己在綜合性學習中的發現,或者活動經過,或者心得體會。你哪方面感受最深,最有話可說就寫哪些方面,注意不要大量地抄錄資料。

  ●自主習作,教師巡迴指導

  ●相互修改,完善習作初稿

  如果課堂上有時間,可以當堂點評一、二篇習作,還可以把巡視中發現的語句、標點等方面的突出問題講一講,引導學生修改。

  第三課時 習作評講

  ●個性展示臺

  ①教師發下習作本,學生閱讀批語和自己的習作。

  ②學生自主上臺展示本次習作中的“亮點”──自己認為用得好的詞語,寫得好的句子、段落。

  詞語:上臺在黑板上寫。

  句子、段落、篇章:上臺宣讀,自己談談向大家宣讀的理由,適當引導評議。對於有特色的習作,教師可推薦發表或參賽。

  ●教師做小結

  ①教師從優劣得失等方面小結本次習作的情況。

  ②提出有共性的問題(如語句、層次、標點等)引導全班評議集體修改。

  ●個人再修改

  各人放聲朗讀自己的習作,用修改符號再次修改明顯錯誤或有毛病的地方,錯別字詞訂正寫在習作“眉批”空處,每個寫三遍。

  對習作不合格的同學,教師指導重新寫作或當面指導修改完善。

  第四課時 “我的發現”和“日積月累”

  ●我的發現

  ①讀一讀,自己悟一悟。

  ②說一說,讀一讀,分組感悟。

  第一組:“終於”說明了科學家揭開蝙蝠探路的秘密是很不容易的,是反覆試驗的結果。

  第二組:“根本”強調了“如果不是我們”自作聰明,這些海龜是完全不會受到傷害的。

  第三組:“居然”進一步強調了這的確是“令人難以相信”。

  在朗讀時,注意這三個詞語語氣稍重一點兒。

  ③小結:這三組句子,每組裡的兩個句子基本意思是相同的,但每組裡的第二個句子表達的語文更重一些,我們平時閱讀與說話時,要注意這樣的詞語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④舉一舉例子:你還能舉出這樣的一組例句來嗎?

  ●日積月累

  ①自由讀,想一想意思。

  ②自主說,聯絡生活實際說說自己理解的氣象諺語,教師適當點撥。

  ③多種形式積累:自主背、相互背、齊背、指名背。

  ④拓展交流:你還知道哪些氣象諺語?注意引導學生背一背當地常說的氣象諺語。

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教案14

  【學習目標】

  1.會寫6個生字,會認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根據註釋理解詞句,瞭解課文內容,體會故事中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

  4. 能主動在生活中搜集、發現、積累、運用精妙的語言。

  【學習重點難點】

  1.把課文讀流利,讀懂句子。

  2.體會人物語言的風趣和機智。

  【知識連結】

  《世說新語》故事兩則

  (一)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

  (二)

  徐孺子年九歲,嘗月下戲,人語之曰:“若令月中無物,當極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

  【自主預習】

  1.讀課題理解題目意思。

  2.藉助拼音讀準字音。 惠 曰 禽 詣 為 應

  3.讀準停頓、讀通課文。

  梁國/楊氏之子/九歲,甚/聰惠。 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合作探究】

  1.這個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人的是哪句話?為什麼?

  2.如果楊氏之子回答“孔雀是夫子家禽”,與“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比較,你認為哪一句更好?

  3.想像:孔君平聽了孩子的話後,會是什麼反應?

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教案15

  教學目標:

  1、認識15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祖國的偉大。

  3、有熱愛祖國的感情,對三字經這種語言形式感興趣。

  重點:學習生字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感知三字經的語言形式,感悟豐富的文化內涵。有熱愛祖國的感情,對三字經這種語言形式感興趣。

  第一課時

  一、談話匯入。

  1、神州大地,山河壯美;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勤勞、勇敢的華夏兒女,為了中華民族的振興,團結奮鬥,開拓創新。一艘滿載著大船,正迎著新世紀的大潮,揚帆遠航。祖國是我們的母親,我們是祖國的小朋友,我們都愛自已的祖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我們祖國的各種風土人情吧!

  2、板書:識字三,邊板書邊讓同學書空。

  二、自主探究,學習生字。

  1、利用拼音,自由小聲讀出字詞,不會讀的找同學幫助。

  2、去掉拼音讀詞語。

  3、調動同學的生活積累識字。比方,各地同學可以結合當地地名認識“州(廣州、蘭州、蘇州)、川(四川、銀川)、島(海南島、舟山群島)、峽(三峽、劉家峽)”。再如,透過“人民路、人民公園、人民小學”等人名、路名,公園、學校名,認識“民”字。

  4、“臺灣島,隔海峽,與大陸,是一家”中有五個生字,可讓同學在讀這一句時集中認讀和識記。

  5、讓同學透過生字與熟字比較,識記字形。如,申—神、勇—湧、鳥—島、夾—峽、寫—與、眠—民、旅—族。“州、川”的意思可透過對“神州、山川”的大致瞭解來理解。

  6、根據課文內容自編韻語,鞏固識字。如:

  神州大地,山川壯麗;黃河長江,奔湧不息;寶島臺灣,隔海相望;中華民族,奮發圖強。

  7、教師抽查同學自學情況:

  換偏旁:伸——神勇——湧減一減:寫——與

  眠——民

  加一加:夾——峽

  猜謎語:海中一座山鳥兒好家園

  三、寫字指導。

  (1)鞏固音、形。

  本課要寫的字中涉和平翹舌音的較多,如川(chuün)、州(zhōu)、爭(zhyng)、族(zú)。建議寫字前引導同學再次認讀這些字,鞏固讀音。“與”字是三筆寫成,“族”字是左右結構,這些都要提醒同學注意。

  (2)觀察發現。

  相似的字:川、州。

  難寫的字:民、族。

  (3)重點講解。

  夕:撇不宜長,“”的橫要短,撇要長。

  川:撇要寫成“豎撇”,中豎應稍短,右豎要長。

  民:字形特點上窄下寬,豎提要直,斜鉤要呈弓形,儘量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