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閱讀理解13篇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閱讀理解1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選自《孟子》)
1.下列句中加粗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舉:被選拔)
B.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任:責任,使命)
C.入則無法家拂士(拂:通“弼”,輔佐)
D.人恆過然後能改(過:過去)
2.下列加粗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必先苦其心志 行拂亂其所為
B.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出淤泥而不染
C.舜發於畎畝之中宋何罪之有
D.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賢於材人遠矣
3.下面是對文章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文主要講了兩個問題:如何造就人才;如何治理國家。
B.文章開頭先用六位名君賢臣的事例來引出論題。
C.第二段先反面論述磨難對人生的意義,再從正面論證沒有憂患的危害性。
D.文中畫線句子的朗讀節奏是正確的。
4.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①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認為,國歌的歌詞“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應該改掉,因為現在中國的國力強大了,“最危險的時候”已經過去了。請結合這篇課文談談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D
2.A
3.C
4.①(透過這些)來使他內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強起來,不斷增長他的才幹。
②這樣以後,人們才會明白,憂患可以使人謀求生存,而安樂必將導致滅亡。
5.不同意。雖然我們國家現在國力強大,繁榮富強,令世人矚目,但是,我們不能就此停滯不前,而要時刻保持憂患意識,牢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古訓,積極進取。只有這樣,我們的國家才能永遠繁榮富強,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閱讀理解2
文言文閱讀。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1.選出下列加粗字用法相同的一項()
A.困於心苛政猛於虎也
B.苦其心志 帝感其誠
C.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肉食者謀之
D.舜發於畎畝之中何陋之有
2.選出下列加粗詞詞義相同的一項()
A.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上使外將兵
B.傅說舉於版築之間 在乎山水之間也
C.人恆過,然後能改 還過嶽殿東
D.徵於色,發於聲野芳發而幽香
3.下面對文章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第一、二段主要論證了古往今來受大任、成大業的人都是在困境中造就的觀點。
B.本文第三段從人應有“生於憂患”的心態角度,對上述觀點進一步加以闡發。
C.本文第四段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論點,告誡人們要有憂患意識,不可沉迷於安逸享樂。
D.從全文看,主要是從“生於憂患”的角度來論證的。
4.本文主要論述了人要有所作為就必須先經受多方面的艱苦磨礪,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結果或成就的道理,請列舉一個恰當的事例作論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B
2.B
3.D
4.示例:“逆境能成才”的歷史人物
①蓋文王拘而演《周易》
②仲尼厄而作《春秋》
③屈原放逐,乃賦《離騷》
④左丘失明,厥有《國語》
⑤孫子臏腳,兵法修列
⑥不韋遷蜀,世傳《呂覽》
⑦韓非囚秦,《說難》《孤憤》
⑧《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作也。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閱讀理解3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中,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20. 請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4分)
(1)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2) 行拂亂其所為
(3) 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 (4) 如則無法家拂士
21. 請翻譯下面句子。(3分)
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2. 文中畫線部分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有什麼作用?(3分)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閱讀理解4
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
【甲】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中,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
【乙】貞觀九年,太宗謂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師,宮中美女珍玩,無院不滿。煬帝①意猶不足,徵求無已,兼東西征討,窮兵黷武,百姓不堪,遂致亡滅。此皆朕所目見。故夙夜孜孜②,惟欲清淨,使天下無事,遂得徭役不興,年穀豐稔,百姓安樂。夫治國猶如栽樹,本根③不搖,則枝葉茂榮。君能清淨,百姓何得不安樂乎?” ——《治國安民》
【註釋】①煬(yáng)帝:楊廣,隋朝的皇帝。 ②孜孜:勤勤懇懇不疲倦的樣子。③本根:本,樹幹;根,樹根。比喻國家的基礎和根本。
1、用“/”劃分下面句子的停頓節奏。(劃一處)(1分)
入 則 無 法 家 拂 士
2.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點字(4分)
(1)人恆過,然後能改 ( ) (2)入則無法家拂士( )
(3)徵求無已 ( ) (4)百姓不堪 ( )
3.翻譯(4分)
(1)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譯文:
(2)夫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
譯文 :
4. 《格言聯璧》中有一聯:“天欲禍人,先以微福驕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禍警之。”文中“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一句表達的是上聯的意思還是下聯的意思?請用自己的話做簡單說明。(4分)
答:
5.唐太宗使百姓安樂的措施是什麼?(用文中句子回答)。(2分)
參考答案:
1、入 /則無法家拂士
2(4分)(1)犯過失,(2)同“弼”,輔弼,(3)停止(4)忍受,能支援
3.(4分)(1)用這樣的方法使他內心驚動,使他性格堅韌,增加他原來沒有的才能。
(2)治理國家猶如栽樹,樹的根部不搖擺,才能枝葉茂盛。
4.是下聯的意思。微禍給人帶來內心的困苦和思想的梗塞,但能讓人奮起有所作為,這正是“福人”之處。(1+3=4分)
5.夙夜孜孜,惟欲清靜,使天下無事,遂得徭役不興,年穀豐稔。(2分)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閱讀理解5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中,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也。
1.《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選自____ ,中心論點是____ 。闡述了孟子 的人才觀。
2.孟子在選文第一段中以六位歷史人物的經歷告訴人們:____ 。請寫出與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寫到成就事業要先經受磨難的句子是 ___ 。
4.《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講的是_ 和 的問題,其中闡述後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是從____ 面來論述的。
5.下面對本文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認為人才是在艱苦環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長才幹,必須先經受艱苦磨鍊。
B.本文在論述造就人才問題時,強調了客觀條件和主觀因素兩個方面的作用。
C.文章在闡述的思路上,先從國家再說到個人,這樣使文章論述層次顯得很清楚。
D.本文中心論點是,死於安樂”。
6.《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闡述的觀點,它表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順境也能成才嗎?”這是許多學生可能產生的一個疑問。對此,請聯絡歷吏或現實生括中的事例作簡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孟子.告子下》;生於優患,死於安樂;關於人才要在困難環境中磨鍊造就。
2.人要成大器,就必須經受磨練。 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古人大業成,皆自憂患始。
3.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4.造就人才,治理國家;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反
5.C
6.“略”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閱讀理解6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閱讀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1)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2)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3)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1)舜發於畎畝之中 (2)空乏其身
(3)行拂亂其所為 (4)人恆過然後能改
(5)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 (6)人則無法家拂士
2.下面各項中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①舜發於畎畝之中 ②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B.①必先苦其心志 ②行拂亂其所為
C.①人則無法家拂士 ②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D.①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②溫故而知新
3.用“/”劃分出下列句子的節奏。(每句劃分兩處)
(1)故 天 將 降 大 任 於 是 人 也
(2)人 則 無 法 家 拂 士,出 則 無 敵 國 外 患 者
4.翻譯文中畫線句子。
(1)
(2)
(3)
5.孟子認為,一個國家要想避免“亡”的命運,必須具備哪些條件?用自己的話概括回答。
6.對文章內容和寫法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第一段透過擺事實和講道理的論證方法,闡明承擔重大使命的人都必須經過艱苦磨鍊的道理。
B.開頭連用六個事例,對比鮮明,排比的句式增強了文章氣勢。
C.第二段由個人說到國家,從反面論證了“死於安樂”的觀點。
D.本文以論點為標題,眉目分明,主旨清晰。
1.(1)起,指被任用 (2)資財缺乏,這裡指受貧困之苦 (3)違背 (4)常常 (5)通“橫”,梗塞,不順 (6)通“弼”,輔佐
2.B (B.均為“他的”。A.從; 因。C.如果;是。D.所以;舊知識)
3.(1)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2)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4.(1)用這些方法使他的內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強起來,增加他(原本)不具備的才能。
(2)內心憂困,思緒阻塞,然後才能有所作為;一個人的想法只有從臉色上顯露出來,在吟詠歎息聲中表現出來,然後才能為人所瞭解。
(3)這樣,人們才會明白,憂患使人生存發展,享受安樂使人萎靡死亡。(注意關鍵字詞的翻譯要字字對譯、處處落實,並且句子要流暢、通順。)
5一是在國內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王的賢士;二是在國外有足以與之匹敵的鄰國和來自外國的禍患。(先找到與回答問題相關的原文語句,然後根據題目要求用自己的話概括即可。答此類題目,務必看清題目是要求用原文回答,還是用自己的話概括。)
6.B (文章首段透過列舉舜、傅說、膠鬲等六人出身低下而後成大業的事實,巧妙得出了“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的結論。連用六個事例,是同類並舉,而非鮮明對比。)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閱讀理解7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 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小題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詞的意思。(4分)
(1)傅說舉於版築之間( ) (2)衡於慮( )
(3)必先苦其心志( ) (4)人恆過( )
【小題2】對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2分)A.舜發於畎畝之中(從)B.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到)C.行拂亂其所為(他的)D.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因而)A
【小題3】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2分)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小題4】 2010年4月14日晨中國西部發生兩次地震,最高震級7.1級,同樣的事情也曾在2008年上演,真可謂“多難興邦”,這與本文表達的什麼觀點相類似?(2分)
答案
【小題1】(1) 被選拔 (2)通“橫”,梗塞,不順 (3)使……痛苦(使……困苦)(4)犯錯誤 (4分,每空1分)
【小題2】D (2分)
【小題3】(一個國家),內部(在國內)如果沒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輔佐君主的賢士,外部(在國外)沒有勢利地位相等的國家(敵國外患),這個國家就往往會導致滅亡。(2分,關鍵詞語翻譯準確,句子意思表述完整到位,語言通順即可)
【小題4】生於憂患(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2分)
解析
【小題1】解釋下詞語的意思,注意古今異義詞語,通假字。(4分)
(1)傅說舉於版築之間( 被選拔) (2)衡於慮(通假字,通“橫”,梗塞,不順 )
(3)必先苦其心志( 使動用法,使……困苦 ) (4)人恆過(犯錯誤)
【小題2】對詞的理解的考查。 D、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連詞,沒有實在意義)
【小題3】翻譯句子注意關鍵字解釋準確,字字落實,連詞成句。
入:(一個國家),內部。法家拂士:守法度的大臣和輔佐君主的賢士。出:外部(在國外)。恆:常常。
【小題4】本文觀點的考查。本文觀點: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閱讀理解8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 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小題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詞的意思。(4分)
(1)傅說舉於版築之間( ) (2)衡於慮( )
(3)必先苦其心志( ) (4)人恆過( )
【小題2】對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2分)A.舜發於畎畝之中(從)B.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到)C.行拂亂其所為(他的)D.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因而)
【小題3】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2分)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小題4】 2010年4月14日晨中國西部發生兩次地震,最高震級7.1級,同樣的事情也曾在2008年上演,真可謂“多難興邦”,這與本文表達的什麼觀點相類似?(2分)
答案
【小題1】(1) 被選拔 (2)通“橫”,梗塞,不順 (3)使……痛苦(使……困苦)
(4)犯錯誤 (4分,每空1分)
【小題1】D (2分)
【小題1】(一個國家),內部(在國內)如果沒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輔佐君主的賢士,外部(在國外)沒有勢利地位相等的國家(敵國外患),這個國家就往往會導致滅亡。(2分,關鍵詞語翻譯準確,句子意思表述完整到位,語言通順即可)
【小題1】生於憂患(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2分)
解析【小題1】解釋下詞語的意思,注意古今異義詞語,通假字。(4分)
(1)傅說舉於版築之間( 被選拔) (2)衡於慮(通假字,通“橫”,梗塞,不順 )
(3)必先苦其心志( 使動用法,使……困苦 ) (4)人恆過(犯錯誤)
【小題1】對詞的理解的考查。 D、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連詞,沒有實在意義)
【小題1】翻譯句子注意關鍵字解釋準確,字字落實,連詞成句。
入:(一個國家),內部。法家拂士:守法度的大臣和輔佐君主的賢士。出:外部(在國外)。恆:常常。
【小題1】本文觀點的考查。本文觀點: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閱讀理解9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10.下列句子中朗讀節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B.至若/春和景明
C.賢者/能勿喪耳 D.策之/不以其道
11.下列句子中如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舜發於畎畝之中(介詞,從)B.必先苦其心志(代詞,他的)
C、曾益其所不能(益處) D.人恆過,然後能改(犯錯誤)
12.下面對選文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選文第一段列舉古代聖君賢臣起於微賤的事例作為論據。
B、選文第二段對所舉事例加以概括,得出要增長才幹,必須先經受艱苦磨鍊的觀點。
C、文章的中心論點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D、選文先談人,主要體現“死於安樂”;後論國,主要體現“生於憂患”。
13.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文言語句的大意(4分)
①所以動心忍性
譯文: 。
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譯文: 。
14.選文在論證上最大的特色是什麼?(2分)
答: 。
10.A (定語和中心詞之間不能停頓)
11.C (“益處”應改為“增加”〉
12.D (談人體現“生於憂患”,論國體現“死於安樂”
(以上3道選擇題均為2分)
13.
⑴用這些來激勵他的心志(1分),使他的性情堅忍(1分)。
⑵這樣就知道憂愁患害使人生存發展(1分),安逸享樂使人萎靡滅亡。(1分)
14.文章層層推進,步步深入(1分),結構清晰,論證極為有力(1分)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閱讀理解10
〖甲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中,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乙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小題1】解釋下面加點詞語的意思。(2分)
(1)空乏其身: (2)又何間焉:
(3)而後喻: (4)乃入見:
【小題2】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2) 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小題3】甲文第一段列舉六位名人的經歷,告訴我們的道理是什麼?(2分)
【小題4】兩個文段都體現了一定的治國思想,請分別簡要概括。(2分)
答案【小題1】(1)使經受貧困之苦 (2)參與(3)明白(4)於是就(2分)
【小題2】⑴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按照實情辦理。
⑵這就是上天用來使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情堅強起來的途徑。(4分)
【小題3】艱苦環境能錘鍊人才。(意對即可)(3分)
【小題4】治國要有憂患意識,要取信於民。(意對即可)(3分)
解析【小題1】
試題分析:文言實詞的考查,最常見的命題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個詞讓學生作解釋。要求解釋的詞,一般為常見實詞,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往往是命題的重點,當然也應該成為同學們備考的重點。如空乏這裡是使動用法。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2】
試題分析:所謂翻譯句子:就是能將文言句子譯成合乎現代漢語語法規範的白話文,做到文從字順,規範簡明,通順暢達。學生注意關鍵詞獄情動忍等的理解。
考點:理解或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3】
試題分析: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是統領全文的神,要品味詞句所包含、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不從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調入手,分析品位的結果就很有可能會與原文情感相悖。這裡學生應理解生於憂患的道理。
考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小題4】
試題分析:首先在於對語段的整體理解。即,讀懂文字內容。然後,要先審題幹,審出命題點和做題要求與範圍,再進行理解內容,學會從全文主旨句中概括和理解中心主題。
考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閱讀理解11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中,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1、指出劃線詞語意思不相同的一項[ ]
A、陶後鮮有聞∕鮮為人知
B、行拂亂其所為∕入則無法家拂士
C、人恆過∕國恆亡
D、發於聲∕舜發於畎畝之中
2、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 ]
A、曾益其所不能。
B、入則無法家拂士。
C、人恆過,然後能改。
D、 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
3、下列劃線詞解釋有錯的一項是[ ]
A、百里奚舉於市(市場)
B、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阻塞,不順暢)
C、出則無敵國外患者(指國外)
D、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判斷動詞)
4、對選文第三自然段內容要點概括正確的是[ ]
A、人只有處於困境才能有所作為,國才沒有憂患。
B、人若處於困境,國處於憂患,就一定要滅亡。
C、人若經常處於困境,就無法發揮才能;國無憂患則往往會遭到滅亡。
D、人處於困境才能奮發,國無憂患則往往會遭到滅亡。
參考答案:
1、B
2、C
3、D
4、D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閱讀理解12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睏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選文因版本不同,文段的劃分與標點符號有所不同,但內容相同)
【小題1】解釋下面加點字的意思。(2分)
①勞其筋骨( ) ②入則無法家拂士( )
【小題2】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①舜發於畎畝之中
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小題3】簡要分析選文第③段的論證思路。(2分)
【小題4】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意想不到的困難,請結合選文內容談談你將如何面對?(2分)
答案
【小題1】①勞:使……勞累(1分) ②拂:輔佐,輔弼(1分)
【小題2】①答案示例:舜從田間(耕作)之中被任用。(2分)
②答案示例:這樣以後,就知道憂愁禍患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樂足以使人滅亡的道理了。(2分)
【小題3】示例:文段先從個人角度正面論證“生於憂患”,再從國家的角度反面論證“死於安樂”。(或從個人到國家,由正面到反面論證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道理)。(答出一點給1分,2分)
【小題4】示例: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會遇到許多困難和挫折,但不能灰心喪氣,要迎難而上,一個人只有經歷磨難,才能有所作為。只有把困難當做成功的墊腳石,經受住困難的考驗,才能夠到達理想的彼岸。(能結合選文內容,言之有理即可,2分)
解析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閱讀理解13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土,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小題1:.解釋下列畫線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3分)
①空乏其身( )
②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 )
③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
小題2:.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①小題1分,②小題2分,共3分)
①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小題3:.孟子說理散文的善用排比、句式長短錯落,有怎樣的表達效果?請你以選文為例加以具體分析。(2分)
小題4:.有人認為,國歌的歌詞“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應該改掉,因為現在中國的國力強大了,“最危險的時候”已經過去了。請結合這篇課文談談你的看法。(2分)
參考答案:
小題1:①使……受貧困 ②奮起,有所作為 ③ 這樣
小題1:①用這些辦法來使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韌起來,增加他過去沒有的才能。
②(一個國家)國內如果沒有法度的世臣和能輔佐君主的賢士,國外如果沒有敵對的國家和外國侵犯的危險,這樣的國家常常滅亡。
小題1:例如,第二段文字以“先必”二字領起“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構成一組排比,讀起來一句緊似一句,非常有氣勢;且這組句子句式較整齊,以短句為主,和前後較長的句子搭配起來,使全段句式富於變化,讀起來節奏感很強。(意思對即可)
小題1:不同意。雖然我們國家現在國力強大,繁榮富強,令世人矚目,但是,我們不能就此停滯不前,而要時刻保持憂患意識,牢記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古訓,積極進取。只有這樣,我們的國家才能永遠繁榮富強,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同意修改歌詞的不給分)
小題1:此題考查的是文言實詞的詞義,平時應多積累、牢記,那麼回答此題就很容易。注意不要用現在的意思解釋,解釋時結合所在句子進行.
小題1:此題考查的是句子翻譯,一般以直譯為主,注意不要用現在的意思解釋,省略的成分應補充上。
小題1:此題考查的是文章的寫作特點,結合具體語句,從排比、句式長短錯落的表達效果來答即可。
小題1:此題為開放性試題。表明你的看法,並說明理由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