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理解> 《論語》《孟子》選段閱讀理解題

《論語》《孟子》選段閱讀理解題

《論語》《孟子》選段閱讀理解題

  閱讀下面《論語》《孟子》選段,回答問題。(12分)

  ①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論語· 季氏》

  【譯文】孔子說:“陪君子說話容易犯三種過錯:話沒有輪到他說卻說了,叫做急躁;話輪到他說卻不說,叫隱瞞;未曾察言觀色就開口,叫做睜眼瞎。"

  ②子曰:“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論語· 衛靈公》

  【譯文】孔子說:“可以和他說的話,卻不和他說,這就是失掉了朋友;不可以和他說的話,卻和他說,這就是說錯了話。真正智慧的人,(該說的時候直說,)既不失人,也不失言。”

  ③孟子曰:“ 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餂(tiǎn)之也;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餂之也。是皆穿逾之類也。”

  【譯文】孟子說:“士人不該說話的時候說話,這是用言語試探對方來取利;該說話的.時候卻不說話,這是用沉默試探對方來取利,這些都是鑽洞爬牆一類的小偷行為。”

  【注】 ①餂:探取,取利。 ②穿逾:指行竊。

  (1)“侍於君子”的人說話有哪些注意事項?請從正面簡要概括。(6分) ?

  答:①說話要沉穩; ②說話要坦誠;③說話要察言觀色(把握最佳時機)。(每點2分)

  (2)根據②③兩個選段,(6分)

  答:孔孟都認為,說話要得體適當。①在孔子看來,智者要講究說話的時機,該說就說,不該說就不說,以免失掉友人(錯失人才)或說錯話;②在孟子看來,說話要符合“義”,不得存有試探取利等不良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