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文學閱讀理解答案4篇
網路文學閱讀理解答案1
網路文學剛出現時,很多人宣稱這是全新的文學,是橫空出世的“將來的文學”。現在,有了足夠的作品放在那裡,網路文學作家和相關從業人員也有了冷靜的自覺,對網路文學的前世今生大致有了共識——它就是通俗文學,其基本形態就是型別小說。而網路文學的誕生與1949年以後以至1980年代以來“純文學”佔主流、通俗文學邊緣化地位相關。網際網路的出現為壓抑已久的通俗文學提供了釋放平臺。這就是為什麼歐美沒有網路文學,因為網下已有充分發育的通俗文學生態,不需要在網上釋放。
要放下兩種傲慢與偏見,傳統文學依靠思想與藝術品質對網路文學抱有傲慢與偏見,網路文學背靠市場對傳統文學抱有傲慢與偏見。實際上,它們應該是並行不悖的,它們都能從對方那裡得到重要的支援和營養,共同構成一個完整、健全的文學生態。同時,對網路文學必須加強引導。通俗文學本來就有市場驅動的屬性,網路文學現在的主要媒介平臺就是商業性網站,資本的力量起很大作用,如果沒有自律,沒有必要的管理,那麼,低階庸俗就會大行其道。通俗文學對應著人的某些基本欲求,但它也追求、想象、探索和表現這些欲求的轉化和昇華,從而體現某些社會廣泛認同的主流價值,給讀者以意義感。而是否轉化、能否昇華,則是合格的通俗文學和不合格的通俗文學的基本分界。所以,網路文學的健康發展需要文學的自覺,更需要文化的自覺。
25.從材料來看,催生中國的網路文學誕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26.材料涉及以下一些概念:網路文學,通俗文學,純文學,傳統文學。簡要說明這些概念之間的大致關係。(5分)
27.“網路文學的健康發展需要文學的自覺,更需要文化的自覺。”結合材料,解釋這句話的含意。(6分)
參考答案:
25.長期以來純文學佔主流,通俗文學被邊緣化(或“被壓抑”);網際網路的出現。(4分,每點2分)
26.從藝術品質角度,通俗文學和純文學是相對的一組概念,(2分)從傳播媒介角度,網路文學和傳統文學是相對的一組概念,(1分)網路文學屬於通俗文學,(1分)傳統文學的主流是純文學。(1分)
27.網路文學的健康發展需要網路文學作家和從業人員的自律;(2分)網路文學要超越市場驅動,追求文學價值(或“提升思想與藝術品質”);(2分)探索和表現人的基本欲求的轉化和昇華,體現社會主流價值,給讀者以意義感。(2分)
網路文學閱讀理解答案2
網路文學的新貢獻
桫欏
縱觀古今中外的文學發展史,文學作為人類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和精神世界的重要載體,始終在內容和形式的變化中搖擺前進。但是,基於人類情感的穩定性,文學所要表達的人的內心世界已是“常量”狀態,唯有文學的形式才是“變數”。從甲骨文到當代長篇小說,
從希臘神話到後現代主義詩歌,我們看到的多是形式上的變化,文字對人類精神世界的描寫並無太大的差別。網路文學作為網際網路技術下的文學樣式,其“新”也在形式上。
網路文學的出現顛覆了文學要以“書”的形式存在的歷史,網路成為文學的載體,文學的傳播方式由靜態轉變為動態,文字的黑白意境被光怪陸離的光電幻境所取代。如同從原始巖畫、陶器到青銅,從竹木簡到帛和紙,文學又一次迎了載體形式的變化,這是文學最典型的“當代性”。
除了載體和傳播形式的變化,網路文學為當代文學注入的另一股新力量,是它所引起的文字形式的變化。從早期的《悟空傳》到改編為電視劇走紅的《甄嬛傳》,它們都在以不同於傳統文學的文字樣式發揮著吸引讀者的優勢。敘述以對話為主,讀者與文字的交流模仿網路聊天的樣式;段落容量短小,甚至以句號分段,每一句話都成為一段,令讀者從冗長、複雜的文字段落中解脫出,以輕鬆、快捷的愉悅體驗完成閱讀。受此影響,當代文學作品在文字形式上正在悄然變革,一些傳統文學期刊上的作品,大段的描寫或抒情正在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短小精悍的對話和敘述。
網路文學對當代文學的另一個貢獻,是對新的語言形式的吸收和運用,這主要體現在對日常生活用語和對網路語言的大量運用上。在網路時代,網路文學所使用的話言已經完全沒有口語和書面語的區分,特別是在大量的對話描寫中,基本上是日常口語的翻版,具有鮮活的現實元素。
當然,任何藝術形式都不會是純粹的形式藝術,即便是那些“無厘頭”的篇章,也一定在表達某種意義。望文生義地理解“網路文學”,彷彿網路是形式,而文學是內容,但事情遠非這樣簡單,網路文學也不是文學在網路上流傳這樣簡單。在天馬行空的瑰麗想象和簡樸隨意的表達中,網路文學為當代文學進行著新的探索。
以網路小說為例。網路文學的某些型別正走在一條文學的“返祖”道路上,諸如那些神魔、仙俠、玄幻等型別化作品,它們的創作甚至直逼文學頭的神話傳說和英雄史詩,所不同的是它們的作者並非像文學的祖先們那樣,以懵懂的目光認知世界,而是懷揣現代科技重新審視人的存在。
不過在所謂“快餐閱讀”時代,網路文學語言的澄明性上升而遮蔽性下降,作者代替讀者進行文學性思考,將作品所反映的文字背後的意義直接呈現在讀者面前,讀者不需要進行深度思考即能知曉作品的內涵。資訊時代臨,網路充當著這個時代的主流表達方式,網路文學也是當代史學的重要特徵之一。面對爭論和質疑,網路文學也亟待進行自我調整與變革,努力呈現出新的面貌。
(選自《光明日報》,有刪改)
1.關於“網路文學”,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它作為網際網路技術下的文學樣式,“新”在形式上,對人類精神世界的描寫沒有變化。
B.它的載體形式發生變化,由以“書”為載體轉為以網路為載體,傳播方式由靜態轉為動態。
C.它影響當代文學作品的文字形式,使傳統文學期刊的作品用對話和敘述代替描寫或抒情。
D.網路文學所使用的語言已經基本沒有口語和書面語的區分,都是日常口語的翻版。
2.關於網路文學的貢獻,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文字樣式上,網路文學的敘述以對話為主,段落容量短小,閱讀體驗輕鬆、快捷。
B.在語言形式上,網路文學大量運用日常生活用語和網路語言,具有鮮活的現實元素。
C.在尋求意義表達上,網路文學某些型別的作者懷揣現代科技重新審視人的存在。
D.它將文字背後的意義直接呈現,讀者不需要進行深度思考即能知曉作品的內涵。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文學上,人的精神世界的表達是“常量”,文學的形式是“變數”,文學的變化多是形式上的變化。
B.在文學的“返祖”方面,網路文學追求的是天馬行空的瑰麗想象和簡樸隨意的表達。
C.“快餐閱讀”時代,網路文學作者代替讀者進行思考,因為語言的澄明性上升而遮蔽性下降。
D.網路文學是資訊時代的文學主流表達方式,面對爭論和質疑,要講行自我調整與變革。
答案
1.B(A.“對人類精神世界的描寫沒有變化”無中生有;C.“用對話和敘述代替描寫或抒情”錯,文中是說“一些傳統文學期刊上作品,大段的描寫或抒情正在逐漸消失”;D.“基本”和“都是”錯)
2.D(此項不屬於網路文學的 貢獻)
3.A(B.“簡樸隨意的表達”不屬於“反祖”;C.強加因果;D.原文是“網路充當著這個時代的主流表達方式”,而非“網路文學是資訊時代的文學主流表達方式”)
網路文學閱讀理解答案3
用瘋長來形容網路文學十年間的發展是毫不為過的。十年間,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網路文學以原生態的迅猛生長力突飛猛進,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今天這個網路無所不及的時代,網路的觸角有多長,網路文學的枝蔓就能延伸多長。
那麼,瘋長過後,網路文學接下來的目標是否還僅僅滿足於攻城略地、佔領地盤呢?在具備了與傳統紙質文學平分天下、分庭抗禮的資格後,網路文學是否已經到了撿省自己的時候?
首先,我是誰:身份的迷失。什麼是網路文學?網路文學是什麼?在我們當初很隨意地冠之以網路文學之名後,網路文學在發展的過程中已經脹破了這一命名本身的內涵所指,導致今天網路文學身份的迷失。無疑,網路文學最初是為了與傳統的紙質文學相區分而提出來的,所以,這一命名標示的是這一文學的傳播載體,而非其屬性與特質。但是,發展到今天,網路文學與紙質文學的界限已經越來越模糊,呈現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糾結狀態。不僅網路文學創作主體已經漸次地融入傳統的作家隊伍和作家組織當中,更為複雜的'還在於,網路文學已經不僅僅棲居於網路,很多網路文學作家在名聲鵲起後也向紙質媒介進發,在文學刊物上發表作品,在出版社出書;同時,隨著網路的普及,許多傳統作家也喜歡把作品貼上到網上,在網上首發。在這種情況下,網路文學如果還僅僅泛指一切網路上的文學,顯然已經毫無意義。
擺在網路文學面前的選擇有兩個。其一,繼續我行我素,繼續狂歡;其二,實現發展方式的轉變,由粗放型的規模擴張轉向集約型的品質提升。繼續我行我素的狂歡當然可以,也來得自由省力,但是,如果沒有品質作為保障,當網路文學帶給人們的新鮮刺激漸漸退卻之後,這場狂歡還能持續下去嗎?高歌猛進的態勢還能得以維持嗎?由此可見,佔得市場份額後的品質提升,已經成為當前網路文學必須作出的決斷。
沒有一個健全、平衡的文學生態系統,任何文學都難以獲得持久而健康的生長。這正是目前的網路文學在發展過程中缺失的。有論者曾指出,網路文學目前是處在無監管、無批評、無引導的三無狀態,其實,如果從整個文學生產的全過程來考察,網路文學缺失的豈止是這三無。首先,就創作主體而言,與傳統紙質文學作家相比,網路文學作者大多沒有經過專業訓練,文化水平千差萬異,更遑論文學修養,這就使得網路文學的質量難以得到保證。其次,作品創作中,沒有一種有效的價值觀念的引導,有作者為了賺取點選率,不惜爆猛料、造噱頭,導致一些作品格調低下。再次,作品產生後,無論質量優劣,趣味高低,人人可以憑藉網路瞬間將其傳播出去,既無審查,也無監管。最後,在作品傳播的過程中,沒有文學批評的參與和優勝劣汰的淘選機制。如眾所知,創作與批評是文學的兩翼,失去文學批評的網路文學註定難以完成漂亮的飛翔。同時,優勝劣汰的淘選機制也是任何文學健康發展所不可或缺的。
1.下列對網路文學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網路文學的命名最初是為了與傳統的紙質文學相區分而提出來的。
B.網路文學目前缺失的是無監管無批評無引導的三無。
C.網路文學在帶給人們的新鮮刺激漸漸退卻之後必須提升作品品質。
D.網路文學要健康生長,必須有優勝劣汰的機制和文學批評的參與。
2.下列關於網路文學和紙質文學的說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網路文學突破人們傳統的思維的限制,每個人都可以編織自己的文學夢想。
B.網路文學攻城略地後,和紙質文學幾乎呈現出平分天下、分庭抗禮的局面。
C.網路文學和紙質文學在本質上都屬於文學,都要有監管、有批評、有引導。
D.網路文學雖發展迅猛,但短時間內難以擁有像紙質文學那樣的生態系統。
3.根據原文資訊,以下選項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網路文學品質提升後,還繼續保持高歌猛進的態勢。
B.網路文學作者沒有經過專業訓練,文化水平差異大。
C.將來網路文學作家向紙質媒介進發,出版自己的書籍。
D.網路文學透過優勝劣汰的機制,剔除糟粕、留住精品。
答案:
1.B
1.B
1.D 答案解析: 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的能力,能力層級為B級。對於概念的
理解,要注意聯絡原文相關內容,將選項與原文進行認真對照,與原文網路文學缺失的豈止是三無不符。
1.本題考查篩選重要資訊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級。解這道題的關鍵是對題幹所在段
落進行重點閱讀,依據文中句子進行分析,與原文不符的排除。與原文在具備了與傳統紙
質文學平分天下、分庭抗禮的資格後,相對照,可以看出兩者已經是平分天下、分庭抗禮了。
1.本題考查對原文進行合理推斷與想象的能力。答題時可透過分析標題、分析提示語、結論句等進行合理的想象與推斷,準確把握文字的中心。A項超前肯定,這是未來不確定的事情。B項的原文是大多沒有,C項網路文學作家向紙質媒體進發時既定事實。
網路文學閱讀理解答案4
①網路文學的誕生,加速了文學大眾化的程序;晉升為作家的路途大為縮短。過去的文學愛好者,須長期被文學期刊“折磨”,經歷多次退稿和修改,才逐漸由學習寫短中篇發展為寫長篇。今日青年寫手,將編輯拋在一旁,出手便是長篇,在網上直接面對讀者,一經受眾認可,便可迅速成名。但這不意味著創作開始變得容易,而只是寫作定位不同。
②網路文學創作以追求最大數量讀者為宗旨,是一種具有普及化傾向的文學;傳統文學則帶有專業化的傾向。文學和哲學、科學及其他學術、藝術門類相似,既有專業性的一面,也有普及性的一面,專業性與普及性彼此滲透和轉化。專業性內容可能是普及和通俗的,普及性內容也須以一定的專業性為基礎。網路文學和傳統文學都具有專業性,但傳統文學把專業評價放在首位,可以越過讀者強化其專業性,網路文學則追求專業性與普及性的結合,容忍為後者犧牲前者。
③僅就小說的語言方式和敘事方式而言,今日純文學作品在技巧上已有長足發展,其中講究甚多,能夠做出專業分析,也值得具有一定文學修養的讀者鑑賞。對於大多數普通讀者來說,卻未必看出其中好處,或許還覺得“繞來繞去”過於囉嗦。在碎片化的閱讀時代,大眾讀者更喜歡簡單明快的語言和敘述,希望更快地進入情節和懸念。於是,網路方式適逢其時。網路文學全面簡化了傳統文學的規則,跳過期刊的訓練,不拘一格,形成新的寫作正規化。網路文字儘管不入傳統編輯的法眼,但是受到廣大網民的鼓勵及商業操作的推動,足以暢行其道。在“怎樣寫”上,兩種文學涇渭分明。
④傳統文學的價值不因網路文學的勃興而減損。藝術貴在創造,須不斷變化審美方式和感受內容,更新藝術形式和藝術手法,這是文學專業性的根本要求,也是傳統文學承擔的重要職責。傳統文學擁有自己的讀者群,並不斷引導和提高讀者的欣賞趣味,培育新的讀者群,也會帶動網路文學的藝術水準有所提高。另一方面,也應充分肯定網路文學的意義及發展前景。網路文學便捷、即時、快速、互動的傳播方式和開放的大眾化的寫作內容,決定了它將贏得多數文學讀者。此外,傳統文學也大有必要借鑑網路經驗,利用現代媒介擴大受眾。事實上,已經有傳統作家承認網上互動的好處,嘗試“廣場寫作”,將自己的作品分段發帖,獲取跟帖反饋後加以修改。網路文學為贏得讀者所採納的藝術形式,也開始為傳統作家所研究。
⑤儘管網路文學屬於通俗寫作,但打造精品必須依靠相當的才華,需要極大地憑藉想象力的豐富和發揮,在有限的模式中拓展出千變萬化、引人入勝的情境。無可否認,網路文學作者來自比傳統文學作者更廣泛的社會層面,擁有更開闊的創作題材,且寫作姿態更為自由、開放,寫作觀念不拘一格,這些優勢是傳統文學難以獲得的。
⑥應該說,網路文學的發展是結構性的變動,最終形成了與傳統文學相平衡的當代文學體系,開闢了文學創作的新的重大可能性。但網路文學也是文學,同樣受藝術規律制約,不享有豁免權。它更需要向傳統文學借鑑,尋求不斷提升自身的途徑,才能走得更遠,其發展前景也有賴於此。
1.與“網路文學”有關的內容,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A.網路文學創作以追求最大數量讀者為宗旨,它是具有普及化傾向的文學,不像傳統文學帶有專業性。
B.網路文學作者來自更廣泛的社會層面,擁有更開闊的創作題材,且寫作姿態更為自由、開放,寫作觀念不拘一格。
C.因為網路文學屬於通俗創作,所以很難打造精品,當然也未必依靠相當才華,豐富的想象力和引人入勝的情境。
D.網路文學的發展是結構性的變動,最終形成了與傳統文學相平衡的當代文學體系,開闢了新的文學創作。
2.下列對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第①②段透過比較的方式分別闡述了網路文學對文學大眾化程序的加速、成為作家路途的縮短及其追求專業性與普及性相結合的特點。
B.第③段重點分析了在“怎樣寫”的問題上,網路文學和傳統文學表現出涇渭分明的傾向,網路文學全面簡化了傳統文學的規則。
C.第④段,作者明確闡述了傳統文學的價值不因網路文學的勃興而減損,兩種文學各有千秋,可以互相借鑑,共同發展。
D.第⑤⑥段分別寫出了網路文學所具有的優勢及其發展前景,強調只有突破藝術規律制約,網路文學才能享受豁免權,走得更遠。
3.下列對原文中作者觀點的概括,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今日青年寫手出手便是長篇,在網上直接面對讀者,一經受眾認可,便可迅速成名,這意味著創作開始變得容易。
B.作為新的寫作正規化,由於網路文字受到廣大網民的鼓勵及商業操作的推動,因此這種創作不入傳統編輯的法眼。
C.網路文學開放的大眾化的寫作內容和便捷、即時、快速、互動的傳播方式,決定了它將贏得多數文學讀者的青睞。
D.如果傳統作家能夠承認網上互動的好處,將自己的作品分段發帖,獲取跟帖反饋後加以修改,那麼將會贏得更多讀者。
參考答案:
1.答案:B
A.原文說“網路文學和傳統文學都具有專業性”,選項曲解文意。C.原文“儘管網路文學屬於通俗寫作,但打造精品必須依靠相當才華,需要極大地憑藉想象力的豐富和發揮,在有限的模式中拓展出千變萬化、引人入勝的情境。”選項強加因果。D.原文是“開闢了新的文學創作的新的重大可能性”,選項變成“開闢了新的文學創作”,選項變“未然”為“已然”。
2.答案:D
D.選項“只有突破藝術規律制約”錯,原文“網路文學也是文學,同樣受藝術規律制約,不享有豁免權”。選項肯否不當。
3.答案:C
A.原文“……但這不意味著創作開始變得容易”,選項無中生有。
B.原文“網路文字儘管不入傳統編輯的法眼,但受到廣大網民的鼓勵及商業操作的推動,足以暢行其道。”選項強加因果。D.原文“事實上,已經有……”。選項變“已然”為“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