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閱讀練習及參考答案
當我隨著日者①拾級而登的時候,我們正好趕上城頭的黃昏。落日照大旗,風過處紅綢飛舞,格格作響。剛才我還震驚於這城牆的高,現在又不能不為垣基的深厚而咋舌了。四馬並行,環著城頭疾馳,可以無虞於顛仆和下墜,但要留心的是這剝落了的磚石,年久失修,亂草掩蓋住窟窿,一腳踩上去便會深深地陷下的。小樹在城磚的隙縫裡生長,在風裡搖曳。風,這城頭上的風可真大,日者的衣襟狂飛起來,他正拱著腰在找尋什麼。
“是這兒了。這兒!”他說。
在他胸前亂草堆裡有塊大石,他指著上而一個磨蝕了的依稀可認的字跡。
“但使龍城飛將在,”日者搖著頭嘆息,“漢故將軍李廠‘的碑。”
聽見李廣兩個字使人神往。我又回過頭去看這座城,古舊然而雄偉,綿延不斷的向西賓士,把平原和山崗連線起來,把天空和地面連線起來,暮色蒼茫,北方的原野荒了,城,也愈顯得衰老。
“這叫做數!”日者接下去說,“當年望氣的王朔替他推算,原是他命裡不該封侯,縱然才‘氣無雙,卻落得個悲慘的下場。這兒是他長驅匈奴,也是他老來失意,終於引刀自剛的地方。”日者說完了又深深嘆息。
“那一帶崗巒起伏,當年單于引兵從旁谷間道東出,在一個窯洞前捉住李廣,率領大軍向此北去。是他中途裝死,一轉背縱身上馬,絕塵而馳,多謝天!馬背上還絡著弓箭,你知道這對他是何等奇遇!那一次乘醉射虎,錯射了草中大石,箭鍁深深地陷了進去。你說有幾個追兵的腦袋抵禦得這一份大力?”
日者抬頭望天,是的,天更晚了,大風揚起砂石,颳得人滿臉發痛。
“可是他再強也拗不過命運!”這個“數”的虔信者說,“論才略,漢臣裡沒有一個及得上他,匈奴最懼憚的是他;大小七十餘戰,出生入死,功名分屬他人,而失欺卻緊跟著這位倒黴的將軍。他幾次贖為
庶人。最後一次隨大將軍出征,路遠失道,將付有司審問,老來負氣,趁著黃昏他獨個兒上城,正是這個時候,卻不是這個季節。”
日者歇一歇力,風使他有點喘急。
“也是這樣大的風,飛的不是砂石,是雪,漫天盈野的雪。他緩緩地繞著女牆走。雪落在盔上,甲上,有時也沾上他銀絲似的眉毛和髭鬚,一片白。融成水又結成小小的冰柱,行動時紛紛掉落,窸草有聲,最後他在一個城垛邊站住了,打那兒向壕外望去,看得見匈奴的大營,綿亙十里。雪,沉重地壓住帳幕,沉重地壓住一切生物,使山嶺低落,原野卻遼闊了。
“飛將軍站著如一座石像。
“是的,他不再飛了。四十年行伍生活突然間使他疲倦,讓青春和有為的歲月消磨在朔北的荒原上,如今己垂垂老去。諸部校尉都封了侯,而他他迴轉頭向城的這邊望,雪掩蓋了一切,掩蓋了人們想望中的長安。
“他摸一下佩刀。
“一一如今是膘騎將軍霍家的天下了。他繼續往下想。雖然大將軍截了他的軍功,但這位老舅卻鬥不過外甥,在天子前面日益失勢,連門下故舊都去投奔新主了……李廣打了個寒噤,遠遠的聽見胡茄的聲音,馬群叫了,他返身重望胡營。
“單于的大營裡沒有一點動靜。
“拍!拍!拍!錐諜邊驚起一隻凍雁,讓李廣嚇了一跳,他取下弓,從壺裡摸出箭,拉個滿月,颼!那隻雁又飛了幾丈,然後帶著箭直掉向匈奴的營裡。
“——我殺了許多:禽獸和異族,該死的和不該死的。李廣想。於是他又記起工朔的話,記起西戎降兵,記起霸陵尉那個酒鬼,他感到少有的不安。雪壅上他的腳背,塞北的寒冷侵襲他,他繼續站在那裡。
“命運像一張網,然而江河裡有漏網的魚,世上卻罕有脫逃命運的人物。你就看看這位英雄吧。他能使士卒樂於效命,使數十萬匈奴望風而逃,自己卻不能不懾服於另一個東西,你說這是國法嗎?不,完全不是。行年六十餘矣,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吏,像禽鳥愛惜它的羽毛,他愛的是自己的作為,最後卻以生命來換取它,我告訴你這是命運!”
日者的臉色轉成黯淡。
“沒有人知道那天晚上他究竟站了多久,第二天一早斥喉在城頭上發現他,他己經自到了許多時候,血凝結了,雪花埋住全身。
“且不說三軍痛哭,當地的老百姓為他在城頭立石,刻上一生功績。偏偏歲月不加愛惜,風吹雨打,到如今往事磨滅,依稀可辨的就只有一點一一你來認認這個。”
曰者指著石上的字跡。
黃昏把夜色曳上城頭,旗影裡灑下黑暗,們著石上的凹紋,我說這是個“飛”字。
“就是啊,所謂龍城飛將呀!”
我的同伴是一個職業的命運論者,請不必注意他口裡的網,就聽聽“弦”外之音吧,今天他沒有帶他的'樂器一一三條絃線的琴。然而我的幻想卻往回探索,相信能碰到一點什麼。於是我再去看腳下的城,夜色埋葬了它;在我心底卻出現了另一座,不是那過去的,能使三軍痛哭,又終於被命運壓倒的城。
那一座是太孤落,太陳舊了一一我想。
一九四七年七月一日
1、這篇文章是怎樣構思的?請簡要說明。(6分)
答:
2、綜觀全文,概括李廣形象的主要特點。(4分)
答:
3、文中有大量關於“雪”的描寫,它們起到了什麼作用?(6分)
答:
4、結合作品,回答下面兩個問題。(8分)
(1)如何理解畫線句子的豐富意蘊?
(2)文章結尾部分寫“那一座是太孤落,太陳舊了一一我想。”這是“我”對於“那一座”“城”的否定嗎?請談談你的理解。
參考答案:
1、(6分)⑴以跟隨日者登上城頭,尋覓李廣碑石入手,迅速切入主題;
⑵以日者的敘述再現李廣之死的整個過程,緊扣主題,層層展開;
⑶以“我”的議論和幻想收尾,深化和昇華文章的主題。
2、(4分)功勳卓著,命運不濟,智勇雙全,憂國憂民,善於反省,堅守名節。
3、(6分)⑴交代事情發生的…的偉大,但否定了它的“孤獨”、“陳舊”。李廣的勇猛頑強、堅守名節以及愛國精神,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能受天磨為鐵漢”,所以應笑對人生,豁達一些。
4.示例:“我”的用意不在於肯定或否定。“我”對“那一座”“城”,更多的是充滿一種憐惜悲憫之情,用意在於呼喚人們寬恕對待英雄人物,從而能夠在現實中讓更多優秀的人築起一座座能夠直面現實、充滿希望的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