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幼兒園教學計劃> 幼兒園學前班數學教學計劃

幼兒園學前班數學教學計劃

幼兒園學前班數學教學計劃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我們的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著,在喜悅中收穫著,來為以後的工作做一份計劃吧。那麼計劃怎麼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學前班數學教學計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學前班數學教學計劃1

  一、學情分析

  透過幼兒園的教與學,學生已經初步掌握認識了1~6。另外,學生對物體的形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他們的摸索發現中發展了空間思維能力,在活動中還發現他們對於動手操作,自己嘗試的活動非常有興趣和耐心,所以在以後的活動中力求新求奇,恰當地融合知識和趣味。

  二、學期目標

  1.教幼兒學習1~10的數數、順數、倒數。

  2.正確的方法書寫1~10的數字

  3.教幼兒學習1~10以內的加減,正確迅速地掌握1~10以內的數的加減運算及組成。

  4.幼兒學習分實物或圖形,並區別物體的高矮、遠近

  5.教幼兒認識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梯形、圓形、橢圓形,並能迅速地區分。

  6.引導幼兒學習認自身為中心和客體為中心區別左右,會向左、向右移動。

  7.培養幼兒能清楚講述活動的過程和結果。

  8.在老師的幫助下能歸納、概括有關數學體驗,學習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思考問題,能透過觀察、比較,類推、遷移等方法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

  9.培養幼兒積極主動的進行數學活動,學會迅速、有條理的擺放、整理活動工具。

  三、教學計劃

  9月份:

  第一週:學習分類第二週:認識1和許多區別上下、遠近比較大小、長短、高矮區別前後、左右比較輕重、厚薄、粗細第三週:複習上下、遠近、前後、左右複習輕重、厚薄、粗細第四周:認識2和3

  10月份:

  第一週:認識4和5認識4和5 1~3的正確書寫複習大小、長短、高矮書寫4和5認識三角形和梯形認識圓形和橢圓形第二週:認識正方形和長方形第三週:複習三角形和梯形

  11月份:

  第一週:填圖形複習正方形和長方形圖形遊戲圖形變換第二週:認識6第三週:認識9和10第四周:學習1~10的倒數

  12月份:

  第一週:複習1~10的正確書寫第二週:認識序數第三週:複習4以內的加減第四周:複習自編減法應用題認識7和8認識1~10的數字各種各樣的數字複習8以內的數1~50的數數數字的用處2的組成和加減4的組成和加減學習1~10的數數、倒數複習3的組成和加減複習4以內各數的組成自編加法應用題

幼兒園學前班數學教學計劃2

  一、指導思想:

  學前班數學教育的主要任務是教師透過組織幼兒開展多彩的活動來擴充套件、整理其在生活中獲得的有關數學方面的經驗,掌握粗淺的數學知識,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和初步的運用數學知識認識事物的能力,為入小學學習打好必要的基礎。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作為一名新的幼兒教師,孩子們的情況還不太瞭解。不過在近兩週的觀察下發現學前班的孩子們都非常聰明。大多數孩子能在老師的引導下認真開展數學活動,基本掌握了對數字的理解,並能準確的進行加減運算。對數學活動有了一定的興趣愛好,這為他們今後的學習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學前班是幼兒升入小學的過渡期,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根據時代以及本班幼兒的具體情況來分析,孩子們的反應能力和學習程度有一定的差異。數學是一門提高幼兒智力反應能力的一門課程,針對幼兒個體和全面素質的要求,教師會用心、耐心、信心教好每一位幼兒。

"

  3、比較大小

  第十三週1、比較的可逆性和相對性

  2、比較的傳遞性

  3、10的分解組合(一)

  第十四周1、10的分解組合(二)

  2、10的加減法(一)

  3、10的加減法(二)

  第十五週1、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

  2、複習10以內的加減法(一)

  3、複習10以內的加減法(二)

  第十六週1、10以內的加法應用題

  2、10以內的減法應用題

  3、看圖編應用題

  第十七週1、根據算式編應用題

  2、哪是它們的家

  3、鞏固複習

幼兒園學前班數學教學計劃6

  一、透過數學活動培養幼兒的認識能力

  透過提供充分的條件,為幼兒設計多種活動,引導幼兒運用各種感官,觀察和了解數與數的相互聯絡,從而讓幼兒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達到解決問題的能力。學前班數學教育的主要有分類,排序和對應等數學基礎知識,10以內數的意義,學習20以內的加減、有關的幾何形體和事物的時間、空間關係的粗淺知識,以及簡單的測量活動等。

  二、教學目的要求

  1、在教學過程中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能結合生活中的實際經驗,區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互關係,透過自己的操作並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數的意義及數字的相互聯絡,並能準確的進行加減運算。

  2、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多種能力,觀察力、想象力、思維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1、能理解數字的意義並能準確計算。

  2、能對周圍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

  3、能在老師的引導下,能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為今後的學習打基礎。

  四、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由於環境、教育條件和遺傳因素的影響,幼兒在身心發展上存在個體之間的差異,不同的幼兒逐漸表現出興趣、能力等方面的不同,這就形成了兒童的個性差異。因此根據幼兒的年齡和個性差異,,所以在上課的時候,老師要因材施教的發展幼兒的能力,帶領幼兒認真開展數學活動,使每個孩子都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進步。

  五、教學進度

  第一週:數一數,比一比

  第二週:1-5的認識

  第三週:加減法的認識

  第四周:0的認識和有關0的加減法

  第五週:1-5的加減法

  第六週:認識物體和圖形

  第七週:分類

  第八週:6-10的認識

  第九周:6-7的加減法

  第十週:8-9的加減法

  第十一週:10的加減法

  第十二週:10以內的加減法複習

  第十三週:11-20各數的認識

  第十四周:20以內的不進退位加法

  第十五週:20以內的不進退位減法

  第十六週:20以內的不進退位加減法複習

  第十七週:認識鐘錶

  第十八週:20以內的進位加法

  第十九周:加減法複習

  第二十週:總複習

  六、教學措施

  兒童的學習是一種主動積極的活動,能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來對周圍環境中的事物進行觀察、操作,同時展開聯想、想象,比較、分析等內在的思維活動。所以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把數學知識與幼兒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起來,並透過遊戲的方法培養和保護幼兒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並創造和提供一定的條件幫助幼兒合理地運用其掌握的數學知識,將其轉化為認識事物的能力。

幼兒園學前班數學教學計劃7

  一、學期教學目標

  1、熟練的數出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名稱,比較熟練的計算一位數的加減法;會解決一些實問題。

  3、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4、初步認識鐘面,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進位加法,用數學實踐活動。

  1、根據《標準》調整了教學內容,為學生學習數學提供了更豐富的知識。

  2、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驗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3、認數和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形成數的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4、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數感。

  5、計算數學、體現演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採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6、安排“用數學”的內容,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7、安排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

  三、學生分析

   有學生41人。全部進入學前班,學生們都活潑可愛,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可塑性強,整體上是一個積極向上的班級。學生剛入學,年齡小,坐不住,但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有少數幾個學生的數學成績較差。因為學習習慣、行為習慣養成不好,因此有待加強養成教育。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重要的是訓練學生的學習習慣。

  在教學過程中,還需要想方設法多設計一些讓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師生融為一體,使學生儘快良好的形為習慣。

  四、具體措施

  1、努力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2、儘量注意創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或資訊。幫助學生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3、時常注意強調學生認真做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的習慣。

  4、課堂教學與家庭教學實踐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