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漢學家葉嘉瑩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漢學家葉嘉瑩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漢學家葉嘉瑩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我們會經常接觸並使用閱讀答案,藉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檢查自己的得與失,並對今後的學習做出調整。什麼樣的閱讀答案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漢學家葉嘉瑩閱讀理解題及答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5月10日,海內外各界人士齊聚天津南開大學,共賀葉嘉瑩先生九十華誕。溫家寶致信祝賀,稱先生七十年來孕育桃李,從事研究,為傳播中國丈化作出重頭貢獻。在致答謝詞時葉先生說:“如果人有來生,我還願做一個教師,我仍然要教古典詩詞。”她是當今世界最負盛名的漢學家之一,著作等身,精研古詩詞,培養無數學生,被稱為“大師的老師”。

  1924年,葉嘉瑩出生在舊北京一個傳統世家,1924年,葉嘉瑩生於舊北京一個傳統世家,那時的葉家奉行儒學,格守禮儀。閒暇時,父親與伯父會聲情並茂吟誦古詩;一母親與伯母也會各執一冊詩詞雙及研讀。受此環境薰陶,葉嘉瑩開蒙很早,六七歲便誦讀《論語》,十幾歲能寫格律詩詞.1941年,她考入北平輔仁大學國文系,師從詩詞名家顧隨,打下深厚的古典詩詞功底。

  她容貌端麗,天資聰穎,是典型的民國“閏秀”。直到今天,葉嘉瑩仍然打扮得十分齊整:留著纖長指甲、佩戴粉邊眼鏡,儀態優推。或許是出於大然的氣質,輔仁讀書期間幾乎沒有人敢隨便跟她講話,“直到畢業時同學道別,我才聽說有男同學編排我‘孤芳自賞’‘我行我素’。很多人說我愛情詩講的那麼好,長的又不難看,但事實上,我真地沒有感情方面的經驗。”

  葉嘉瑩的一生幾乎與中國近現代史同步,她也經歷了那個時代的幸與不幸:1937年擾戰爆發,父親隨公司遷往後方,杳無音訊;17歲剛剛考取輔仁大學,母親因病去世;24歲婚後隨丈夫遷至臺灣,.透遇白色恐怖入獄……在屢次磨難中,葉嘉瑩丟掉了衣服、行李,卻始終貼身攜帶恩師顧隨的授課筆記。“因為我知道那些東西的價值。天地之間,除了這些筆記,再也沒有記錄老師講課的東西,是他把詩豐富關好的生命傳達出來,所以,拼盡一切,我也要把這些東西帶出來。”在恩師影響下,對古詩、古典文化的熱愛與研究一直伴隨葉嘉瑩的生活,包括“白色恐怖”時期。“放出去後我沒有工作,甚至沒有桌子床擂,先生仍在監獄,身邊帶著吃奶的孩子。我放棄研究還是沒有放棄過?葉嘉瑩自問自答,悵然嘆息,“或許當時我內心仍然熱愛著我的古詩,但在生活中不得不暫時放棄了。生活非常困苦,但是我還會背詩啊。”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葉嘉瑩遠赴哈佛教授中國古典詩詞,並與人合作做古詩詞研究。那段時光,讓她受益匪淺的是哈佛大學圖書館豐富的藏書。“我的辦公室就在圖書館樓上二與我合作的美國教授為我提供很多方便,他告訴圖書館的人:“你們五點鐘閉館,但是葉先生可以一個人留在裡面看書。”為了儘可能節約時間,她每天很早起床,一杯咖啡、兩片面包做個三明治,帶到圖書館算作午餐,然後去館外的推車買個三明治當晚餐,一直工作到天黑。

  葉嘉瑩逐漸在古詩詞領城取得成就,於1990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稱號,她是加拿大皇家學會有史以來唯一的中國古典文學院士。2008年,還榮獲了首屆“中華詩詞終身成就獎”。單看文學領城的成就,很難把這位學者跟柴米油鹽聯絡起來,而她將二者平衡得很好。雖然投入詩歌會忘記一切,但她一直掛在嘴邊的話是:“我不會因為能夠讀一點書就驕傲,在家裡,媳婦兒就是媳婦兒。”在北美教書時,為了節約開支,她“算計”租房地點:要離教書的學校近、離女兒學校近、離萊場近。“我白天帶了三明治上班,揹著大書包下班先到萊場,抱著一堆紙袋子裡的菜回家,洗菜切菜,洗米做飯,包括吸塵掃地都是我來做。”這樣的生活,她過了幾十年。在臺灣,女兒剛出生,她甚至會親手洗涮尿布。在外甥眼裡,舅媽就是洗碗做飯、伸手掏水溝的居家媳婦。直到他去加拿大,才知道這位常常蹲著洗尿片的女人竟然是大學教授。

  “事實上,就算我一直教書,我也不是好為人師。”她說,“我的‘好”是‘好為人弟子’。我喜歡學習。除了教書以外,雖然很忙,我仍然去聽外文系的詩歌或詩歌理論的課程,我是下了工夫去學習的。”此前一直兩地奔波講課的她說,“回想我這一生,實在是幸運的。現在南開就是我的家,我的根就是在中國!”

  (節選自2014年11月6日中新社刊文,有州改)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材料第一段寫溫家寶致信祝賀,既強調了葉嘉瑩在傳播中國文化方面所做的重要貢獻,也從側面襯托出葉嘉瑩在海內外的影響力。

  B. 1941年,17歲的葉嘉瑩考人北平輔仁大學國文系,出於天然的氣質,葉嘉瑩“孤芳自賞”“我行我素”,幾乎沒人敢隨便跟她講話。

  C.葉嘉瑩屢經磨難,衣服、行李被丟掉了,卻始終貼身攜帶恩師顧隨有關詩詞的授課筆記,充分表現出葉嘉瑩的感恩情懷和誠信品質.

  D.“白色恐怖”時,葉嘉瑩被從監獄放出後沒有工作,先生仍在監獄,她身邊又帶著孩子,生活的壓力讓她不得不放棄了古詩詞研究事業。

  E.材料末尾處葉嘉瑩說“我的根就是在中國!”這句話既表現了葉嘉瑩的故土情結,也飽含著她對中國文化的自信及對祖國的深情與熱愛。

  (2) 葉嘉瑩在古典詩詞界被稱為“大師的老師”,請結合材料簡要概述她在古典詩詞領域取得成就的原因。(6分)

  (3) 葉嘉瑩是當今世界最負盛名的漢學家之一,但材料第八段卻從“柴米油鹽”的角度,展現其“媳婦”的一面,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這樣安排的作用。(6分)

  (4) 九十高齡的葉嘉瑩在致答謝詞時說:“如果人有來生,我還願做一個教師,我仍然要教古典詩詞。”你對這句話有什麼理解?請結合材料並聯系實際談談你的.認識。 (8分)

  參考答案

  ⑴ A,3分;E,2分;D,1分;B、 C不得分。

  (解析:B項與原文不符,注意原文中“或許”和“編排”兩處資訊;C 項並沒有表現出葉嘉瑩的誠信品質;D項“不得不放棄”的表述不嚴謹,注意原文中“包括‘白色恐怖’時期”中“包括”一詞強調的範圍及原文“不得不暫時放棄”中“暫時”一詞的限定。)

  ⑵ 以下五點答出任意三點即得滿分。其中每點概括1分,舉例1分。

  ①家庭環境的薰陶。葉家奉行儒家,恪守禮儀,受父輩影響,從小就涉獵古典詩詞;

  ②詩詞名家的影響。師從詩詞名家顧隨先生,打下深厚的古典詩詞功底,從此愛上古詩詞;

  ③對古詩詞研究事業的熱愛和執著。七十年來,雖歷經磨難,仍執著於古詩研究及教育事業,即使在生活艱難的“白色恐怖”時期,也從未放棄對古詩詞的熱愛;

  ④勤奮學習,不斷充實自我。哈佛圖書館看書,每天早起床,就餐簡單,一直工作到天黑;

  ⑤“好為人弟子”的(或:謙虛的)為學態度。喜歡學習,學習專業外的課程,博學眾長,提升自我。

  ⑶ 以下三點每點2分。其中每點術語1分,闡述1分。

  ①使傳主形象更豐滿、真實。堪稱大家的葉嘉瑩,也有普通“媳婦”生活化的一面,人物形象更加真實。

  ②使作品意蘊(內容)更豐富、主題更突出。多個角度刻畫人物個性,一方面表現了葉嘉瑩事業方面的成績,也表現了生活方面的特點;她生活的普通,突出了她在傳播中國文化方面所做的重要貢獻。

  ③更能打動讀者。寫葉嘉瑩“柴米油鹽”的一面,表現了葉嘉瑩作為普通女人的持家和不易,從又一側面凸顯其人格魅力,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和藝術感染力。

  ⑷ 這句話充分表現了葉嘉瑩對畢生從事的古典詩詞研究及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執著,同時也表現了她在該領域獲得巨大榮譽而無愧於自己選擇的欣慰。(亮明觀點2分)

  ①葉嘉瑩畢生熱愛並執著於古詩詞研究事業。七十年來,她一邊研究,一邊教書,雖歷經磨難(甚至在生活艱難的“白色恐怖”時期),也從未放棄對古詩詞研究事業的熱愛。她遠赴美國,教授古典,潛心研究,執著於傳播中國文化。(結合材料論述一2分)

  ②葉嘉瑩在古詩詞領域獲得巨大榮譽,她無愧於自己的選擇。她是當今世界最負盛名的漢學家之一。她著作等身,精研古詩詞,培養無數學生,被稱為“大師的老師”。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稱號,還榮獲首屆“中華詩詞終身成就獎”。(結合材料論述二2分)

  ③任何人要想做到對自己所選擇事業無怨無悔,就必須對它充滿熱愛,並且執著的做好它。正是這份熱愛和執著,推動著我們不畏困難,不斷前進,創造成績,直到成功。如此我們才能像葉嘉瑩一樣無愧於自己的選擇。(聯絡實際論述2分)(觀點闡發合理即可,不必拘泥於答案。)

  拓展閱讀

  社會任職

  葉嘉瑩曾任臺灣大學教授、美國哈佛大學、密歇根州立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並受聘於國內多所大學客座教授及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名譽研究員,2012年6月被聘任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4]

  人物事蹟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專家,南開大學教授。

  1950年代,葉嘉瑩先後在臺灣大學、淡江大學、臺灣輔仁大學等校兼職教授詩詞曲。幾經輾轉,1979年,葉嘉瑩回到祖國,成為當時南開大學最受歡迎的古典文學教師。

  七十年來,葉嘉瑩培養了大批中國傳統文化和古典文學的人才,為傳播中國文化作出重要貢獻。她不僅精於傳統詩詞學,而且融中西文化學識於一爐,相對於前輩學者,她是更切近我們時代的一位大師。

  過去幾年,葉嘉瑩陸續將自己的全部財產3500多萬元捐贈給南開大學教育基金會,設立“迦陵基金”用於支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21]

  2022年1月28日上午,南開大學校友總會官方微博釋出了一條影片微博《98歲葉嘉瑩先生送出新春祝福》。葉嘉瑩先生給港澳臺和海外朋友送出新春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