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徵文> 關於家風的徵文1000字(通用40篇)

家風的徵文

關於家風的徵文1000字(通用40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寫徵文的經歷,對徵文很是熟悉吧,好的徵文一般具有句段文采飛揚的特點。還是對徵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家風的徵文1000字,歡迎閱讀與收藏。

  家風的徵文 篇1

  有人說家風是家庭子孫代代恪守的家庭文化,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財產,是每個家庭成員自豪感的源泉;家風是融化在我們血液中的氣質,是沉澱在我們骨髓裡的品格,是我們立世做人的風範。這句話道盡了家風家風的價值和意義。我們家的家風就是“勤儉持家”。

  這還要從我的爺爺奶奶說起,那時候他們還生活在農村,農村的生活是艱苦的。我們家所在的地方是丘陵地帶,自然條件很差,從事農業生產要消耗大量的體力。可是我的爺爺奶奶不但不抱怨,反而更加勤苦。他們不僅能把土地種好,生產出比別人家更多的糧食,還發展養殖業,先是養牛,後來養羊。儘管這樣,他們還不滿足,他們還揀村裡有人進城後拋荒的土地耕種。他們辛勤勞動的收入,從來沒有過大肆的揮霍,在子女生日的時候僅僅是煮兩個雞蛋。奶奶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過日子比樹葉還稠”。就這樣他們養活了十三口的家人,也把我的爸爸和其他四位叔叔培養成有文化的人。

  如今,我們一家在城裡生活。爸爸在煤礦工作,工作很辛苦。他經常加班,很少回家。我們很少見到爸爸,雙休日是這樣,甚至在年節裡也是這樣。看到別的孩子在節假日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很開心的時候,我好羨慕。媽媽總是說爸爸辛苦是為了咱們這個家,慢慢的我就理解了爸爸。爸爸的辛勤工作得到了回報,不斷的加職加薪。媽媽操持家務,把我們這個家收拾的井井有條,家裡有了麻煩事,她從來不去牽絆爸爸,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解決。一次我和弟弟都生病住院,想喝梨湯,她不顧一身的疲憊回家為我們熬梨湯。弟弟上了幼兒園,雖然媽媽每天還要接送他,週末還要照顧好我們的生活,她還是在小區超市找了一份工作。旁邊一家地產公司的經理見媽媽工作那樣勤勞利落,動員她去房產公司做保潔呢。在很多人抱怨工作難找的時候,媽媽竟然遭搶,我為媽媽感到自豪。

  爸爸媽媽的勤儉也深深影響了我。我把勤用在了學習上,早起晚睡,學習成績在學校名列前茅。我把勤用在了生活上,幫媽媽做家務:掃地、拖地、洗衣、做飯、雙休日照管弟弟,做得有模有樣,鄰居都誇獎我是個懂事的孩子。我從不奢望什麼饕餮盛宴,我覺得媽媽煮的飯是最好的;我也不奢望名牌的服裝,衣服得體就行;在過生日的時候,我甚至不需要一份蛋糕,父母的陪伴才是最溫馨的。上幼兒園的弟弟似乎也懂得了勤儉的道理,自己能做的事情不再麻煩媽媽,不再吵著媽媽要玩具,不再鬧著吃零食。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讀的書越來越廣泛,漸漸明白了勤儉持家的道理。勤儉持家,不僅能夠讓一個家庭順利度過艱難時期,甚至能造就成功的家業;在物質豐富,經濟繁榮的今天,能夠讓我們遠離浮躁的世俗,做好自己的事情,成就美好的品格,體驗到人生幸福的真正內涵。

  家風的徵文 篇2

  我的家鄉在衡陽的一個叫“里仁衝”的地方。“里仁”是孔子《論語》的篇名。“里仁”意為“要和有仁義道德的人住在一起”。先人用這個寓意深刻的地名,寄託了他們美好的心願。

  我家堂屋正中牆上掛有一塊木匾,上有“祖德流芳”四個正楷大字,字是用金黃色蠟光紙剪貼的,從顏色看已有好些年頭。打小,小叔叔就反覆教我指認“祖德流芳”這四個大字。朦朦朧朧中,我逐漸明白了這四個字的含義,就是要把祖先的優良家風和傳統美德,發揚光大,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小時候,我家是一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老少二十口,主要生活是租種幾畝田,生活十分困窘,可這並不影響我家勤勞儉樸、尊老愛幼的氛圍。當時這個家由祖父祖母當家,父親兄弟姊妹七人明確分工,下田種地,進屋挑水,各司其職,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農閒時就上砍竹,編織籮筐菜籃等日用竹器到界牌小鎮上去賣,有時還要去做挑夫,挑上一百多斤重的界牌出產的瓷器,走上百多里路,賺取那種很苦的腳力錢,貼補這個大家庭的日用。當時我還只有兩三歲,曾祖母生活不能自理,飯都要喂。只比我大六歲的小姑媽每天用一個陶瓷罐子煨一罐爛爛的軟軟的白米飯,先喂老祖母吃,然後再餵我。家裡主糧不夠,小姑媽親手做的罐子飯自己卻一口都捨不得吃,但一定要保證我們一老一小有白米飯吃,而且是先老後小,跟今天先小後老不同。

  家裡雖窮,可“祖德流芳”四個大字,卻是我巨大的精神財富。崇尚詩書的心願,從小就植根在我心中。我暗下決心,一定要發奮讀書,走向外的世界。

  我家離小學有八里遠。六年小學,我無數次走過村裡那座獨木橋,無數次翻越那條虎狼出沒的谷。有一次上學途中遇到一條兇惡的蝮蛇,主動向我進攻,幾乎送了小命。可是再苦再累,我都咬緊牙堅持。

  初中快畢業了,父親得了水腫病,幾乎失去勞力。家裡連我已有九個孩子,沉重的家庭重擔壓得母親喘不過氣。即使這樣,父母也沒有讓我放棄求學。我初中畢業考取了衡陽縣第一高階中學。可是,家裡再沒有能力供我讀高中了,我是長子,我做好了不再讀高中的思想準備。生產隊會計屈告生叔叔資助我家1元錢,這樣,我又得到了讀高中的機會。196年7月,我考取了清華大學,裡娃走進了北京城。

  一生風風雨雨,家傳的美德和草根化情懷我從不敢忘懷。當年家裡堂屋那塊“祖德流芳”的匾額,深深銘刻在我心裡。兒子出生後,我仿效寫了副對聯:“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掛在客廳。從孩子似懂非懂的兒童時代起,我也像當年小叔叔對我講“祖德流芳”一樣,把對國家要忠誠、做人要厚道,要講道德,要有化有修養,以及草根化精神和種種傳統美德,當作故事,時常給兒子講上一點。時間一長,兒子也像當年的我一樣,接受了中華傳統化、傳統美德以及優良家風的啟蒙,健康地成長。他順利完成了醫學博士學業,實現了“用柳葉刀解除病人痛苦”的理想。

  家風是每家每戶的座右銘。銘記優良家風,傳承優良家風,我們人生的步伐才能夠更加堅定!

  家風的徵文 篇3

  這個故事發生在一個平常的晚上,當我回到家,把書包扔了的時候,我想開始我的長篇大論。但我還是有話要說。爸爸寫了一本“戰爭書”:敢打嗎?如果你不打,就拍拍手等著,看我是不是殺了你!我的心好緊張:嘿!早了,晚了,但此時,原來的負擔已經沉重如山,而且還在下棋,這真是一場屋頂漏雨一夜之間發生的事,船晚了,被風打了各種各樣的無助,我不得不趕緊去戰鬥。

  雖然平時我也是個棋迷,和爸爸下棋,互相下棋,但是現在我要做作業了,爸爸的心情也很好。第三,我汗流浹背地跑回家,問我怎樣才能以最佳狀態參加比賽,怎樣才能完全有把握贏得桂冠。

  “仙女指的路!”“做第一槍!”我嗎?他不太忙。他來回跑了十幾圈,我不知道誰更好誰更差。突然,我爸爸用馬槍出其不意地抓住了我。我的力氣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卻被踩了回去。我固執的脾氣和爸爸的固執在早上正好是最棘手的問題。無論我的兩門大炮插在哪裡,我都覺得自己像個火鍋。就像螞蟻一樣,當我陷入困境時,我的車在戰鬥中被殺死了。這真是火上澆油,使雪更糟了!此時此刻,這是敵人,我已經回到天堂的技巧也難以支援海洋中父親的自滿,和我母親也樹下來,分散依賴我的父親,是一個真正的壁花——雙方的風,我不會被打敗,不能打敗我的字典只有被打敗了!

  到了第二局,哦,吃了長智慧,處處留心,處處防備,出其不意,出其不意,“將軍,我的話處處充滿驕傲,爸爸只會誘捕動物,今天誰死了?”我當然是。

  這時,我真的“春風得意馬蹄病,看所有長安花在一天。”我的那種驕傲,無法用言語來形容,不禁想起那傷感的詩句:“要同西風作戰,就得身披金甲!”爸爸放下他的嘴:“不,它比我曾經更好!”輸贏是家常便飯。此外,我們都是平等的。對我們來說,輸贏很正常!”爸爸很狡猾,“又玩了一個遊戲!”我發誓要把我父親的心放在心上。對我來說,雄心勃勃是很長的一段時間。

  第三場比賽一開始,我就殺了很多人。我父親和我努力工作。比賽在白熱化的階段開始。每一個士兵,即使是在死前的最後一刻,也不會白白犧牲。我的想法是殺一個。本殺死了兩個在戰場上掙點小錢計程車兵,已經破了網。此時,這個領域一片混亂。乍一看,真的是“醉在沙裡,不笑,古時候有多少人打過架?”即使一個殘疾士兵輸了,他也會戰鬥到最後一個人,用最後一顆子彈,流最後一滴血!最後,我改變!瘋狂的殺戮!每個士兵都有很多收穫。他擊敗了爸爸,向我表示祝賀。我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

  家是歡樂的故事,歡樂的故事,興奮的故事,它們每天都在我家上演,讓我們的家人幸福。

  家風的徵文 篇4

  家風是陽光,我是小草,沒有它我無法生長。家風是藍天,我是小鳥,沒有了它,我無法成長。家風是一盞燈,照亮我前行。家風是無言的朋友,伴我成長。

  在美國,一個調皮的孩子拿著爸爸給他的一把漂亮的小斧頭後,砍倒了他父親的一顆櫻桃樹。父親見心愛的樹被砍,很生氣。孩子見闖了禍,他雖然害怕,但他是個不說謊的孩子,就在盛怒的父親面前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父親被感動了,高興地說:“我的好兒子,爸爸寧願損失一千棵櫻桃樹,也不願你說一句謊話。爸爸原諒誠實的孩子。不過,以後再也不能隨便砍樹了。”這個誠實的孩子就是喬治·華盛頓,也許就是這樣誠實的性格讓華盛頓成為了美國曆史上的第一位偉大總統。

  從小,父母就教育我要做一個孝順、能堅持的人。這句話我銘記於心。可我小時候並不懂什麼是孝順。

  每個週末,都能聽見爸爸老媽說同一句話:“看看,鄰居家的小孩多孝順,幫爸爸老媽做家務”!我努了努嘴。心想,做家務有什麼了不起,我也會。我決定做家務孝順爸媽。可是,並不那麼容易,打掃完客廳,我就累得滿頭大汗,癱在床上,喊不幹了。當我一想到,爸爸老媽做的家務比我還累,可卻什麼的沒喊。我就繼續對付“天敵”。打掃完,爸爸老媽對我豎起了大拇指,誇道:“我們家的孩子最棒,最孝順”。我頓時感覺不累了,心裡暖暖的。在以後,當爸爸老媽上班累時,我會給他們捶捶背。

  堅持。我們家流傳一句話“堅持就是勝利”。我一直以為勝利,是物質上的勝利,後來我發現,我錯了,它是精神上的勝利。

  夏天,蟬兒唱起了歌謠,夏天的太陽和風烘烤著我們這群“螞蟻”。夏季運動會是夏天的標誌,夏天的炎熱讓同學們懶洋洋,作為班上的跑步干將之一,我主動的報了800米長跑。在等待比賽來臨的期間,我們被老師進行了“魔鬼訓練”。一到操場,大家就覺得“世界末日”來了。我們一圈,一圈,又一圈的跑著,汗如雨揮灑著,我們累得氣喘吁吁。都打算下次訓練裝病不上了。我把這件事告訴爸爸老媽。爸爸一頓數落:“你做事三分鐘熱度,不會堅持,你忘了我們的家風了嗎?”我搖了搖頭。老媽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堅持就是勝利!”我刻苦的訓練,努力的堅持到運動會開始。我奮力一搏,用風一般的速度奔跑著,我們努力不是為了名次,而是為了證明我們的努力沒白費。雖然到最後,我拿了第四名,但是,我沒有輸,起碼在堅持和精神上我贏了,戰勝了以前的我。

  家風是改變一個人的力量,家風是堅持,是我的朋友。在這個快樂文明溫馨的家,我頑強的面對風雨,茁壯成長著。

  在這個無憂無慮的童年,我又有一個好朋友——家風。

  家風的徵文 篇5

  小時候,我非常喜歡看書,但那實在是一個書籍匱乏的時代。家裡只有夜校課本,那種設計非常粗劣的掃盲書,藍色的書頁,配以少量的插圖,以農村的生活場景為主。在那些農閒的日子裡,我們開啟堂屋門,讓光線漏進來。母親在門口處縫補衣服,而父親則拿出那本夜校課本,指著上面那些圖片和漢字一個一個地教:“人,口,手。”我則模仿著父親的聲調,用脆嫩的嗓音說道:“人,口,手。”就這樣依葫蘆畫瓢,我在讀幼兒園之前,就學會了三百來個漢字。可惜這些漢字,我只會認,不會寫,這一點曾經讓我非常沮喪。父親安慰我說:“不急不急,我也是隻會認不會寫。但是我小時候家裡窮,根本沒有機會讀書,寫字都是用樹枝在地上劃拉。你們現在條件好了,上學後有老師專門教,可得攢勁讀書啊,將來才能出人頭地。”

  那時農村正處在變革的前夜,作為生產隊長的父親在農村還是較有權威,大隊經常開會學檔案,傳達中央的政策。鄉親們分家或者遇上糾紛調解,父親都得出面。有時沒有理由,父親也有人邀請去吃飯,我也經常跟在後面攆路。走在路上,看見不懂的,我就會問父親這是什麼、那是什麼?父親雖說文化不高,僅上過三個月的夜校,好多字都認得到寫不到,但是他走南闖北幾十年,還是足夠我學習的。父親總是傾其所有,把他知道的知識告訴我。在那些很隨便的家宴上,父親和鄉親們談笑風生,一些矛盾往往幾句話就處理好了,接下來大家就天南地北地胡侃,反正吹牛不上稅。大人們的談話,有些聽得我目瞪口呆,因為這和幼兒園老師講的很不一樣。有時問父親,父親也支支吾吾地故意岔開話題,總是說等你長大後就知道了。那時我就想,要是我能擁有一些書籍該多好,我可以從書裡尋找答案,再也不用問大人了。

  有時我覺得,識字太早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因為你的求知慾越來越強,可是你卻找不到書籍來看。那時到親戚家走人戶,我第一件事就是問他們,有沒有書借給我看一下,可是我得到的答案往往是否定。那時的農村,剛剛解決溫飽,書籍這些金貴的東西,實在是珍稀之物。只有外公,他是我們家族中當時文化最高的,家裡還有少量藏書。外公把他的那本《三國演義》借給了我,這讓我如獲至寶。到小學三年級時,我已經把《三國演義》讀了幾遍,有些故事也能講給大家聽了。在那些沒有通電的日子,夜晚整個院子裡的人都聚在一起聊天。鄰居中有參加抗美援朝的,有參加中印邊界戰爭的,他們都有講不完的故事,吹噓自己抓住了多少俘虜。我們家沒有人當過兵,父親不甘示弱,就讓我給大家講三國故事。好多故事我都爛熟於心,就模仿廣播裡那些講評書的,繪聲繪色地給大家來幾個段子,往往能博得滿堂喝彩。如此反覆,我的膽子越來越大,一點也不怯場,講故事倒成了我的專長了。

  因為讀書,我考上了大學,找到了一份體面的工作;因為讀書,我愛上了寫作,成了一名業餘寫手。晴耕雨讀傳家久,如今我也把讀書的好處講給了我的女兒聽,希望書籍給她插上理想的翅膀,讓她飛得更高更遠。

  家風的徵文 篇6

  我們說好家風就像肥沃的土壤,土壤裡的營養滋潤著我們茁壯成長;好家風就像一汪清泉,清澈我們的心靈;好家風就像花朵的馥郁芳香,讓我們心曠神怡積極向上。一個好的家風,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向上、積極的能量匯聚成最美的家風。

  大家都知道,梁啟超是中國近代的教育家,思想家,但是大家更為熟知的是他教育子女的方法和良好的家風。梁啟超育有九個子女,在他的教育、引導下,個個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甚至還產生了“一門三院士”的佳話。許多人會很奇怪梁啟超為什麼能培養出這麼多傑出的人才、國家的棟樑,這自然和良好的家風有很大的關係。

  梁啟超對於子女的愛,是全方位的,不僅在求學,而且在為人處世,甚至理財、時政等諸多方面,皆以平和、平等的態度展開。在求學這一方面,梁啟超根本不看重文憑,而是強調打好基礎,掌握好“火候”。他對梁思莊說:“未能立進大學,這有什麼要緊,‘求學問不是求文憑’,總要把牆基越築得厚越好。”並教孩子們求學問、做學問的方法——“總要‘猛火燉’和‘慢火燉’兩種工作迴圈互動著用去”。同時梁啟超也很強調責任的重要意義,這諸多方面便形成了良好的家風,對子女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

  然而在我自己的家庭裡,我的爸爸媽媽以身作則給我樹立了榜樣,家風說不上有多麼多麼好,但也能算得上端正。最平常的吃飯,爸爸那個年代的人勤儉慣了,深知一粟一葉來之不易。我總愛剩飯,這個時候爸爸總會拿筷子敲敲他手裡那隻乾淨的猶如剛洗過似的碗,責怪道:“盛多少就吃多少,吃不下就別盛那麼多。”爸爸十幾年來的叮嚀囑咐,讓我在學校食堂也養成了不剩飯菜的好習慣。

  如果是爸爸讓我學會勤勞節儉,那麼媽媽則讓我懂得了正真意義上的孝老愛幼。擠公交時我拉著媽媽的手到處搶位子,好不容易有個空位我招呼媽媽來坐,她卻向我擺擺手示意我不用,隨即就攙著位老奶奶扶她坐下。平時在學校老師常教導我們孝敬老人,我自認為這些說爛了的話誰不知道?如今在媽媽面前我自愧不如。過年過節小表妹小表弟在我家紮了堆,我嫌他們幼稚便把他們扔在一邊。看了會兒電視,發現媽媽陪孩子們搭起了積木,其樂融融。做午飯時媽媽叫我去廚房幫忙,“你跟小孩子計較什麼,你小時候不也是這樣?”後來我試著接觸他們,他們也不排斥甚至很喜歡和我一起玩,相處的時間久了才發現這些小傢伙也有他們的可愛之處。

  父母平時並不怎麼管我的學習,但是在為人處世方面卻是嚴格要求,他們說一個人的品格不要求多麼高尚,但至少要正直。在這充滿正能量的家風下,我受益匪淺。

  最美家風能讓人收穫一個好性格,最美家風是能夠洗滌淨化世俗心靈的,最美家風凝聚自然萬物所有的魅力。那充滿正能量的、領導我們成長的,是最美的家風!

  家風的徵文 篇7

  家風是什麼?家風是一個漫長的言傳身教的過程。好的家風需要一個家庭、一代人乃至數代人的日積月累和一定的文化沉澱才能形成。好的家風,教給子女的是優良的品質,傳給後代的是精神力量。有家風的薰陶,有家訓的指引,有家規的約束,在人生的路上我們才會風雨無阻,一路前行。

  北宋時期的政治家、歷史學家司馬光雖位高權重,但他嚴於教子,很注重培養子女自律自立意識,告誡其子:儉以立名,侈以自敗。後來便撰寫了傳誦至今的《訓儉示康》。司馬光借鑑了諸多達官顯貴之子的墮落與腐敗的教訓,吸取經驗,從嚴教子,使得其子個個謙恭有禮,不仗父勢,不恃家富,人生有成。

  我們熟悉的三字經裡曾有這樣一句話:“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每一個家庭都是社會的一個細胞,良好的家風,與我們的父母息息相關。父母對我們的影響與教育是至關重要的,有好的父母就能樹立起好的家風。

  我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雖然我的父親母親不識字,但是他們懂得做人的道理,從小他們就對我說:“不要出去招風惹事,更不能和別人打架,不能拿別人家的東西,貪圖人家的小便宜……”雖然是些普普通通的話,但我一直按照父母的吩咐,認真地做著每一件事,直至我長大。

  現在我也結婚生子了,我和妻子一樣,時常用父親和母親教育我的話教育兒子,雖然兒子不懂,但是我相信,有一天他會懂,他會和我一樣做好自己的事。其實,家風有時就是一席話,一席讓我們銘記一生的話,雖然不是哲理,但它卻是為人的道理,一直引領著我們前行。

  家風是一種傳統美德,好的家風對社會就是一種道德的力量。我們的社會需要這種優良的傳統,更需要這種力量。家風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真誠地希望每一個家庭的家風是積極向善的,家庭裡的每一個成員的品德都是純潔的、高尚的,那麼我們的社會就能形成一個良好的民風,我們的社會就會成為一個和諧的社會。

  我們生活在中國,這個大家庭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付出與努力,更需要我們優良傳統的繼承。家風,需要一代代人的文化傳承,需要時光的沉澱與積累。只有不斷地提升我們的小家風,才能更好的塑造我們的民風,中國風。

  有人說家風是誠實守信、尊老愛幼、待人忠厚;有人說家風是勤勞踏實、節約樸素、正直清白;還有人說家風是詩書繼世、謙虛謹慎、精忠報國。我說家風是一面鮮豔的旗,一面承載著道德、文明、誠信、禮儀、和諧、團結的旗。相信有家風這面旗的引領,我們的家會更幸福,我們社會會更和諧,我們的國家會更強大。

  家風的徵文 篇8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看到“家風”一詞,腦海中不禁湧現出爸爸媽媽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爸爸愛給我講很多關於他小時候吃苦賺錢的經歷,告訴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你要從小學會能吃苦,努力幹,否則長大以後不能幹成什麼大事!”爸爸讓我記住一點:“只有不斷努力拼搏,才能成功! ”

  對於爸爸的話,我深信不疑,爸爸媽媽的老家在四川農村。為了改變貧困的面貌,爸爸媽媽走出了老家,來到赤水,做起了小生意。他們什麼苦都能吃,什麼累活都能幹,終於在赤水紮下了根。現在,爸爸媽媽經營著一個小旅社,一個汗蒸館,仍然起早貪黑,辛勤操勞。

  在爸爸媽媽的教育下,我是個能吃苦的孩子。我喜歡體育,短跑、跳遠等專案我比較擅長。在每一次運動會上,我在面對強大的對手和困難時,我都會想到爸爸所說“只有不斷努力拼搏,才能成功!”我用辛勤的汗水,堅強的意志,戰勝了困難,戰勝了對手,走上了領獎臺,得到一張張金燦燦的獎狀,為班級爭得了一次次的榮耀!

  媽媽也常常跟我講,做人一定要守信。誠實守信是做人的“必修課”。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所以,誠信是多麼重要。爸爸媽媽都是一個誠信的人,因為信譽好,口碑好,回頭客多,我們家經營的生意也好,他們結交的朋友也多。言而有信,讓我在同學、朋友中獲得了很好的信譽。

  一次,我答應了一個朋友星期六到他家去參加他的生日並送他一本故事書做禮物。到了星期六那天,我出去時,路過書店,正準備買那本故事書時物,我看到了那本書——我夢寐已久的《十萬個為什麼》,這本書所含的知識浩瀚無窮,但只剩一本了,我真想買回家去看。好吧,就買下來吧!可一看價格,36元,可我只有20元錢了。那就下次來買吧!可是要是別的人買去了怎麼辦呢?還是不去參加朋友的生日了,就在這裡看書?不行啊,這樣是很不守信的行為……這種種想法在我的腦海裡不斷戰鬥。

  最後,我做出一個決定,書是可以再買的,但誠信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這時,我毅然放下《十萬個為什麼》,拿起那本故事書,向朋友的家奔去。這次生日,朋友開心,我也開心,因為我的誠信!

  現在,我已經步入五年級的知識殿堂,成為一名高年級學生,早已養成了一些好習慣。仔細想想,這些都和我們家的家風有著密切的關係。

  媽媽還是經常給我講要誠實守信,爸爸還是時不時給我聊聊關於艱苦奮鬥等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非常樂於聆聽他們的一言一語,因為那正是我們家的好家風。

  我在優良家風的沐浴下,健康茁壯成長!

  家風的徵文 篇9

  中國,一個多麼了不起的名字;中國,一個擁有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種語言,五十六種習俗,可都有著一個共同的家風——廉潔。

  廉潔,就是不貪汙腐化,不損公肥私,不奢侈浪費,不貪贓枉法。廉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翻開漫漫歷史長卷,我們不難看到:凡是清正廉潔,務實為民的人,總會受到百姓的崇敬與愛戴。如唐朝的魏徵,剛正清廉,千百年來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清朝的鄭,兩袖清風,深受百姓愛戴。

  我曾看過這樣一則故事:晉代名臣陶侃年輕時曾任潯陽縣吏。一次,他派人給母親送了一罐醃製好的魚。他母親湛氏收到後,又原封不動退回給他,並寫信給他說:“你身為縣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給我,不但對我沒任何好處,反而增添了我的擔憂。”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這件事也說明,其實廉潔離我們並不遠。也有許多同學會說:“廉潔不是幹部、大人的事。跟我們小學生能有什麼關係?”但是,實踐經驗告訴我們:學生時代正是一個人道德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接受什麼樣的教育,經受什麼樣的文化薰陶,對其人生道路影響巨大。對於我們小學生來說,廉潔就是誠實守信等一些小事。

  記得有一次,我去商店裡買了兩塊錢的水,我給了商店老闆五塊錢,而他卻找了我四塊錢。可能是因為當時人多沒看清,所以才會多找了我一塊錢。可卻因為這一塊錢,讓我心裡糾結不已。我想把這一塊錢佔為己有,可我又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我應該把一塊錢還給老闆才對。這時,我的心裡好像出現了兩個小人,一個說:“沒事,就一塊錢嘛,自己拿著吧,又不會有人知道。”另一個說:“一塊錢雖然不多,但這是關乎著誠信的問題,這是一個人的基本的道德品質。不管怎麼樣,都應該把這一塊錢還回去。不能為了這一塊錢而毀掉了誠信。”對於這件事,我心裡一直很糾結,到底是還還是不還。我思量了許久,決定不管怎樣都不能違背自己的道德底線。最後,我把錢還給了老闆。

  要做到廉潔其實很簡單,首先要做到誠實守信。誠實守信是為人之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實是指忠誠老實,言行一致,表裡如一;守信是指說話、辦事講信用,答應了別人的事,能認真履行諾言,說到做到,守信是誠實的一種表現。

  作為新時代的少年,首先要做到誠實守信。其實廉潔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仔細觀察,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這一處美麗的‘風景’。我是新時代的小學生,不管是在學習還是在生活上都要努力爭做一個“廉潔小公民”。

  我們應該時刻銘記廉潔這項家風,真正做到廉潔家風伴我行!

  家風的徵文 篇10

  30多年的飛速發展讓中國物質財富有了巨大增長,不過我們也感受到了各種各樣的困惑,最重要的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之間的落差。在這樣的前提下,特別需要尋求我們民族共有的價值觀念。

  民族共有的核心價值觀念不能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它離不開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它必須既能夠包含大家公認的價值,又能夠承接我們自己的悠久傳統。

  中國傳統文化的資源異常豐富,家訓、家教、家風就是極具價值的一個系列。《大學》裡提倡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正是個人與國家、社會之間最重要的連線點。每個人都是由“家”走入社會的。毫無疑問,良好的家風、家規、家教對一個人的道德水平、審美標準、操守品行,乃至生活習慣的形成,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性。社會由個人組成,家風是社會風氣的基礎。

  良好家風的形成必須靠家教。不幸的是,我們今天已經不自覺地將“教育”窄化為“學校教育”,以為“學校教育”就是“教育”的全部。我們並沒有將“家教”安置在“教育”的重要位置上。在這種語境下,“家教”甚至成了校外補課的同義詞。這難道不讓人擔憂嗎?曾國藩晚年在《與弟書》中寫道:“子弟之賢否,六分本於天生,四分由於家教。”我們真應該三思其言。

  在傳統中國,幾乎每家、每族、每姓都有自己的家訓,通常在匯聚族人祭祀祖先時,由族中長老領誦,敬謹恭讀,這就讓族中子弟從小耳濡目染。可惜的是,這一優良傳統曾經被我們自己摧毀並且遺忘;可喜的是,近年來,它已經在民間復甦並且復興。凝聚著祖先智慧的教誨、訓誡,又重新在子孫後代的耳畔響起,滋潤著他們的心田,培育著良善的種子。

  以我們吳越錢氏為例,近年已經恢復了祭祖時奉頌《錢氏家訓》的儀式。為了便於今人記誦,古老的《錢氏家訓》採用了新的形式,分為“個人”“家庭”“社會”“國家”四章。“個人”章強調“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皆當無愧於聖賢”;“家庭”章強調“內外門閭整潔,尊卑次序謹嚴”,“父母伯叔孝敬歡愉,妯娌弟兄和睦友愛”,強調要慎終追遠,教化後人;“社會”章強調“信交朋友,惠普鄉鄰”,“恤寡矜孤,敬老懷幼”;“國家”章強調“執法如山,守身如玉,愛民如子,去蠹如仇”等等。

  類似的“家訓”不僅是每個家族的財富,也是社會的財富。“家教”不僅關乎每個家族的子弟,也關乎社會整體。良好的“家風”,非常有助於構建和諧社會。

  今天,我們應該認識到,教育不等同於教養,文化不等同於文明。教育必須體現為教養,文化必須落實為文明,才有真實的價值與意義,否則一切都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都是令人懷疑的。從教養、文明的角度看,家訓、家教、家風的地位和作用,就更加不言自明、毋庸置疑了。

  家風的徵文 篇11

  午後,雁雁淋著一袋葡萄來我家,“大奶奶,大奶奶,我給你送葡萄來了”。母親一邊應著,一邊高興的說,雁雁真強,還想著給大奶奶送葡萄啊!“雁雁!去姥姥家好幾天,想大奶奶沒有?”雁雁說:“想了,可想可想你們了。”母親問:“都想誰啊?”雁雁答道:“想大奶奶,想大伯,想四爺爺,想榮姑姑……”雁雁掰著指頭在那說著,看著他那可愛的樣子,母親,使勁的摟了摟雁雁,親了一下。

  雁雁是三叔家的孫子,今年六歲。雁雁說的大奶奶是我母親,雁雁說的大伯是我弟弟,四爺爺是我四叔,榮姑姑是四叔家的閨女。咋一聽,一個小屁孩,離開家幾天就知道想這麼多人,這關係是不是有點亂?似乎確實有點亂?

  那就再說點更亂的。三叔去年生病住院了,第一天一男一女去侍候他,同病房的人問男的:“這是你父親?”“不是,他是我三叔。”又問女的:“這是你父親?”“不是,他是我三伯。”同病房的人問,“他沒有兒子?”回答:“有。”第二天,倆女的去侍候三叔,同病房的人問:“你倆是他閨女?”回答:“不是,是侄女。”同病房的一臉的迷惑。第三天倆男的去侍候三叔,同病房的人還問:“誰是他兒子?”這次其中一個才回答“我是。”同病房的人一臉的羨慕,說你家的人真多啊!

  這個事後來在醫院病房都傳開了。大家都在說,看看人家那一大家子,一個老輩病了,孩子們爭相侍候,一個叔叔大伯,跟親爹一樣的侍候。

  其實,我家的關係說亂也亂,說不亂也不亂。只是我們一家人不分彼此我們懂得愛必須分享而已。

  我有一個家,一個很大的家,父親一共姊妹六個,父親是家中的老大哥,所以,我有四個叔叔,一個姑姑,她們兄妹六人,從來沒有分過家。所以,小時候,孩子們是老太太的心尖尖,是爺爺奶奶的小肉肉,是叔叔們的小寶貝,是姑姑的跟屁蟲,一家人老老少少十幾口子人,把我們這幾個孩子捧在手心裡。目前我也是四十多歲的人了,可是回到家,叔叔嬸子依舊把我們當孩子,不管到了誰家,我們是想吃就吃,想喝就喝,跟在自己家一樣,一點也不客氣。當然,誰家有了活,我們也一樣照幹,那是不能推辭的。所以,我們常說,我們是散養的孩子,不是一家的,是大家的孩子。正是這樣,我們也牢牢的記住了祖輩父輩對我們的好。

  所以,在我們這個大家庭裡,一家有事,全家出動,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大家齊動手共同面對每一次困難。同時,有了快樂有了幸福我們也一起分享。

  所以,我們這個家,就有了“亂”的序曲,就有了“亂”的傳說。於是就有了文章開頭的一幕,六歲的小雁雁已經懂得了愛的分享。我們會把這種愛無形的傳遞,傳遞,一代又一代!

  家風的徵文 篇12

  我出生在一個平凡的四口之家,父母是普通的農民,姐姐是一名人民教師。記憶中祖上沒有什麼名人,也沒有成文的家風家教世代流傳,但家中父母和姐姐為人處世的方式和一些樸素的言語,簡單平凡卻不乏大道理,在無形中言傳身教、耳濡目染。

  “要勤儉節約,不能浪費”

  記得有一次在家中收拾衣服,看到有些破舊的衣服就收拾到一邊,準備扔掉。母親看到放在一旁的舊衣物就問道:“這些是準備做什麼用的?”“已經都舊了,收起來準備一起扔掉”我答道。她二話不說,彎下腰來,一件一件拿在手中摩挲,隨後說道:“這衣服雖不能穿,還能做其他用途呢,先別扔,放我那裡。”之後,母親做起了手工活,將衣物裁剪成擦地的抹布,別說,用起來還挺順手。慢慢,我才明白,母親的勤儉節約,不僅僅是節省錢,更重要的意義是對於資源的珍惜、對自己與他人勞動成果的尊重。

  “巷子乾淨了,心情也跟著清爽了”

  老家的房子是一個巷子口內帶院子的平房,父親每天早上都會打掃衛生,用掃帚清掃灰塵,不只是清掃自家屋內和院子,連整條巷子他都會一併掃一掃。在不理解父親做法的時候,我曾經問過他,問他為什麼每天都要掃巷子,住在巷子裡的又不止我們一家,別家怎麼就不掃一掃呢。他的回答是,做任何事,都不要管別人怎麼想怎麼做,做好自己就行了。巷子雖然是公共區域,但也是通往家的必經之路,看到巷子乾淨了,心情也跟著清爽了。在他的話語中,我懂得了父親不只是愛自己的“小家”,也愛公共區域裡的“大家”。有的時候週末回家,我也會拿上掃帚掃一掃巷子,在掃除巷子灰塵的同時,也掃除心靈上的灰塵。

  “多讀書,讀好書”

  姐姐一畢業就在離家不遠的一所學校當教師,至今已有七個年頭了,在這七年的教學生涯中,她對學生們的要求很簡單,只有兩句話:多讀書,做好人。她經常鼓勵學生們看各種各樣的書籍,教育他們多讀書,讀好書。在她心中,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要注重言傳身教。她不僅對學生嚴要求,對自己也是一樣,要求自己每月至少讀一本書,範圍廣泛,散文、詩集、自傳、小說等等,她會根據當月的心情挑選書籍去閱讀,一邊讀還一邊作記錄,慢慢地,讀書成了一種習慣,成為她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她的影響下,我也開始喜歡上讀書,在讀書的過程中,去憂解煩定心性,陶冶性情美心靈。

  去年年底,我透過遴選考試考入縣紀委宣傳部工作,工作以來每次回家,母親都會對我提要求,要認真工作,不要怕苦怕累,寧願多幹活,不要多抱怨,要規規矩矩做人、踏踏實實做事。母親的話簡單樸實,我也牢記在心,在學習上認真踏實;在生活中,對待身邊的人畢恭畢敬;在工作中,紮實穩重,勤懇能幹,願意幫助別人。

  家風的徵文 篇13

  古話說得好:“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每個家庭也有自己的家風。好的家風能使一個人有修養,有禮貌,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差的家風能使一個人像火車脫軌般離開軌道,走上歪路,成為一個不受社會歡迎的人。

  我們家族的家風不僅是孝順,還有誠實守信的美德。

  先說孝順吧,這就要說到我的爸爸媽媽了。記得在去年暑假,我的外婆在田地中忙活時不幸骨折了,當外婆打電話給媽媽時,我們正在睡午覺,爸爸媽媽得知訊息後,二話不說趕緊把我從睡中叫醒,我們便趕緊去接外婆。那天正好下雨,大小不一的雨點瘋狂的降落在汽車的擋風玻璃上,爸爸不得不減速慢行,此時外婆在車上痛苦難忍,媽媽則不斷的安慰著她,看到這一幕,我的心中絲絲暖意,這也許就是“孝”吧!

  車行了大約二十分鐘便來到了骨傷科醫院,由於外婆的腳無法行走,力氣大的爸爸便把外婆背進了醫院。經過醫生的一番檢查,斷定外婆只是輕微的骨折,並無大礙,媽媽聽到這個訊息後,懸著的這顆心終於平靜了下來。醫生告訴我們外婆每個週六都要來換藥,要持續一週,而且她的腳上又打了石膏,行動非常不便,外公又要上班,沒人照顧外婆,我們商量讓外婆先住我們家,剛開始外婆怎麼都不答應,後來還是經不住我的“軟磨硬泡”,還是答應了。就這樣,我們每個週日我們都陪外婆去換藥,其餘時間她都待在家中。爸爸負責背外婆上下樓梯,媽媽負責扶外婆行走,和拿些生活用品等,而我就是陪外婆“玩”,陪她聊天,逗她開心!

  一個月過去了,外婆的傷也好了,腿也利索了,但與其說是醫生治好了外婆,不如說是“孝”的威力太強大,是兒女們的孝心起了大作用。

  接下來講的就是誠實守信了,那天我和同學約好一起去圖書館的,出於忘記,我沒告訴媽媽,他下午對我說:“我們去爬山吧!“好啊好啊!”我一邊說一邊又想著:“可我要和同學去圖書館的,算了,反正也沒關係的。”這時同學打電話來了:

  “喂!許涵藝,你出發了嗎?”

  “抱歉,我下午有事來不了了。”我小聲說道。

  媽媽聽到了迅速搶過電話,說:“許涵藝下午可以來,她沒事,她已經出發了。”那時我十分不明白媽媽的意思,而媽媽也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事後,她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你要學會誠實守信答應別人的事一定要辦到,知道了嗎?”我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這句雖短小,但精悍的話我一直牢牢地記在心裡,成為不可磨滅的記憶。

  我感謝誠實這位老師教我怎樣以誠待人,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感謝“孝”教我尊敬師長,愛護弱小,孝順長輩……

  家風的徵文 篇14

  從小我就在一個優良傳統的家庭里長大,如今我已是五年級的學生了。有這麼一句俗話“校有校規,家有家規”。但說道“家風是什麼?你家有什麼家風?”這些問題,很多人就會傻眼了。不用擔心,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談談家風。

  我家的家風是“孝”,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家風是我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銘記家風,為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那什麼是家風呢?家風就是家規,是一家子的風氣,這家風一旦敗壞,這家人的思想品德也會跟著壞,這一家就再也難以培養優秀的後代了。這個壞名聲會一下子在街坊鄰居間傳開,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沒有人願意和這家人交往,這時候再想改,就來不及了。可以說家風是非常重要的,雖然它只是一個無形的概念,卻能讓這家的子孫後代延續得更長,讓他們走得更遠!

  從小爸媽教會我很多做人的道理,做一個善良、溫和的人,教導我做一件事情要有始有終。我也是在他們的行為中耳濡目染下,開始慢慢養成習慣,並伴隨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

  爸爸給我講過《狼來了》的故事,爸爸總是對我說,成績不是最最重要的,最最重要的是要做個誠實善良的人。有好的成績長大了可以回報社會,但只有好的成績不行,還得有好品德,品學兼優的人才最棒。一個誠實善良的人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和喜愛,會讓自己生活的快樂舒心,一個誠實善良的人也會得到好的回報。

  我會牢牢記住爸爸的話,不欺騙別人,不耍弄別人為樂,我不要做《狼來了》裡的那個撒謊的孩子,我要做個誠實善良的人!

  媽媽教會我更多的是堅持。她是一個認定要做的事就一定會做好,無論結束前要耗費多少精力。只要開始,就會堅持到結束。是媽媽讓我知道,其實很多事情沒有那麼多可以放棄的理由,不是不能做,只是心裡迴避做,那就是先敗給了自己。上學時我為了能快點做完作業,就可以出去玩,書寫很快而且也很潦草,媽媽看了總是皺起眉頭對我說:“欲速則不達,想要出去玩得書寫工整喲。”我一遍兩遍地寫還是老樣子,因為我在跟媽媽賭氣。也許媽媽也是跟我賭氣,在他的強行逼迫下,我只好寫工整。從那時起我書寫變工整了,人人看到我寫的字也會誇我漂亮,讓我有了一種自豪感。是他的堅持讓我明白了,任何事只要堅持就能戰勝。

  很多習慣都是在平時的生活中和爸媽一起養成的,是他們對我的耐心教育,讓我逐漸變得更好。是他們的堅持、善良讓我能走更遠的路,看到更多的風景,感受到更多美好的生活。

  家風的徵文 篇15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最近,隨著“家風”一詞火了起來,我的腦海中不禁湧現出爸爸無聲的教育,雖然爸爸從沒有直接對我說我們的家風是什麼,但是他用行動引導著我做一個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的人!

  我的爸爸,是個很普通的廚師。我曾經抱怨過他從事廚師這一行業,因為開飯店,家裡沒有了溫暖的味道,因為他整天呆在廚房裡,身上不是燒烤味就是葷腥味。我一直疏遠他,但是他卻是我生活中的強者,學習中的榜樣。從他身上,我學到了很多很多。

  爸爸一年到頭常常奔波在外,為家裡付出了很多。家裡的富裕與舒適,都是爸爸用無盡的汗水與青春換來的。我與爸爸很少見面。有時一個星期才見一面,因為爸爸晚上很晚回來,我早已去會見周公了,而爸爸早上4、5點就出去買菜了,我又看不到他。漸漸的,我們倆看見了也不打招呼,形同陌路!

  我一直抱怨他不陪我玩,每當看見別人的爸爸週末都和自己的兒女玩耍,我心裡一直怨著他,卻不想是他讓我們家庭變得富裕舒適。我有時靜靜的想著他,怨著他,恨著他,而忽略了他是我最愛的父親。

  無論颳風下雨,還是酷暑嚴寒,爸爸都是起早貪黑,買菜,做生意,買菜,做生意……一直都這樣,從不間斷。直到那一次……

  那一次,我放學回來,由於下雨,我匆匆忙忙回到家,渾身幾乎被淋溼了。我舒舒服服地洗了澡,換一套衣服,悠閒地吃著爸爸帶回來的晚餐。我看著窗外的雨,心裡格外平靜,只有淅淅瀝瀝的雨聲。不經意扭頭,我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背影,那是,那是爸爸騎著摩托車,身後掛兩籮筐的菜,爸爸渾身已經溼透了,雨水順著溼漉漉的頭髮淌下來。我的鼻子酸酸的,忽然有一種衝動,想拿把傘給爸爸,為他撐起來。當我猶豫不決的時候,漸漸的,那個背影越來越模糊,越來越小,最後消失在茫茫的雨中。

  我開始擔心著爸爸,果然,不出我所料,晚上爸爸發了燒,住進了醫院,一身的疲憊和大雨把他折騰得精疲力竭,臉色蒼白。我忽然發現爸爸那頭烏黑的頭髮不知什麼時候夾雜著許多白髮,皺紋像一條條蟲子爬上了爸爸的臉頰。爸爸剛掛完水,就穿上一件雨衣出院了,第二天,又早早地去買菜。我知道後,鼻子酸酸的,忍不住金豆兒掉下來了。

  我對爸爸的抱怨一下子化為烏有,對他的是深深的愛與理解,看著爸爸昨天送回來的飯菜,儘管涼了,可我心裡卻有一股暖流洋溢在心頭。

  爸爸,你為這個家辛苦打拼,你是家裡的頂樑柱,是你告訴我要做一個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的人,是你默默地表達著對我對這個家濃濃的愛,你是我的榜樣,你是照亮我人生的航燈!

  家風的徵文 篇16

  古人有云:“修身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懂事起,身邊的長輩就常對我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確,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制定一個好的家訓與家風那是極其重要的。那麼什麼是家風?家訓到底又是什麼呢?

  閱讀

  父母一向教導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既然你還小,無法做到行萬里路,那麼你就要立志讀遍萬卷書!”父母的教誨,也讓我從小與書結下了不解之緣。從每天的睡前故事,到彩繪注音童話書;從中外聞名的名著,再到充滿詩韻的古文,我都有自己與眾不同而又獨到的理解。

  記得小時候,爸爸的朋友來家裡做客,一進家門就看到一個小小的人兒捧著一本比自己還大的書看著,一絲不苟,未免有些忍俊不禁,便和我開玩笑道:“小朋友,這書你看得懂嗎?”我沒有反駁,而是把這一頁的內容字正腔圓地讀了出來。讀完後,只見那個叔叔眼睛瞪的比雞蛋還大,目瞪口呆地看著我,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

  在書中,我也學到了很多:《灰姑娘》讓我學會了善良;《醜小鴨》讓我明白了堅強;《查理和巧克力工廠》讓我懂得了孝順;《藍色的海豚島》讓我擁有了樂觀……

  樂觀

  爸爸的口頭禪:“人要笑口常開。”他指的就是樂觀。爸爸就是一個樂觀向上的人,不論工作上遇到多大的麻煩,他總是以良好的狀態樂觀地面對並圓滿的解決問題。笑著面對生活。樂觀,它比自信更多了一種快樂,更加堅強。記得有一次爸爸翻開一本書讓我閱讀,有這樣一則故事:美國第32任總統羅斯福的家中被盜,丟失了許多東西。一位朋友聞訊,忙寫信安慰他,勸他不必太在意。羅斯福給朋友寫了一封回信:“親愛的朋友,謝謝你來安慰我,我現在很平安。感謝生活,因為,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沒有傷害到我的生命;賊偷去的只是我的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他的回信令我感觸頗深,羅斯福能夠在逆境中樂觀積極面對生活的精神更讓我懂得了樂觀。雖然我還小,沒有經歷過什麼大風大浪,但無論發生什麼事,在爸爸的引導下我也總能樂觀面對。考試沒考好,我會提醒自己:要想取得好成績,就必須要加油努力。比賽失利了,我會勉勵自己:戒驕戒躁,方能百戰百勝。做事沒有達到要求,我會鼓勵自己:萬事開頭難,堅持下去就一定會成功。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家訓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良好的家風是一種力量,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我相信,在良好的家風引導下,未來更加美好。

  家風的徵文 篇17

  家,上面是個寶蓋頭,下面是個豕字。最早的定義就表示一個有遮風避雨的屋子裡養豬的地方。可隨著社會的繁衍、發展,家的含義早不止這些了。家已經成為人接觸社會前最早的啟蒙地,人的性格、行事作風最初都是從家庭的薰陶產生。於是,自古以來便有“不掃一室,何以掃天下”的警句名言。於是各種家規、家訓各有千秋,從而形成了一個個不同的家風。

  記得兒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總愛遲到。有一天,我把兒子叫過來,說:“記得我小時候,外祖父給我講過一個故事,今天我也給你講講吧。”兒子聽說有故事聽,很高興地湊了過來。我先讓兒子拿來紙筆,讓他在紙上寫了個人字。兒子初學寫字,一撇一捺寫得很認真。看兒子寫完,我讚道:“不錯不錯,但你知道人字為什麼會立起來嗎?”。兒子眨眨眼說:“這樣一撇那樣一捺,自然就把人字支撐得立起來了。”我故作神秘地笑著說:“那你知道人立起來的支撐點什麼嗎?”兒子迷茫地搖了搖頭。我拿起筆在紙上寫了個“信”字,解釋道:“人言為信,就是說人說出來的話要講信用,要誠實守信,這個信字就是人的支點。”兒子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我接著問道:“狼來了的故事聽過了吧。”兒子點了點頭。“那裡面的孩子就是說話不誠實守信、老騙人,最後怎麼樣了?”兒子回答說:“被大灰狼吃了。”“這個不守信的只是丟了自己的性命。我再給你講個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這個人卻是丟就掉了整個國家。”

  看著兒子投入的眼神,我開始講起了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相傳西周時周幽王,為褒姒一笑,點燃了烽火臺,戲弄了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興,因而又多次點燃烽火。後來諸侯們都不相信了,也就漸漸不來了。後來犬戎攻破鎬京,殺死周幽王,後來周幽王的兒子周平王即位,開始了東周時期。”講完這個故事,我教導兒子道:“所以說人無時無刻要牢記要信守承諾,人無信而立嗎!不守信分很多種,你上學遲到就是一種不守信的作法。”自從聽了故事,兒子克服了上學遲到的毛病。

  從此守信就成了我們家的一個風氣。可有一次,卻令我感到汗顏。記得有次我為了誘惑兒子陪我去買菜,便答應他回來的時候給他買個玩具。可買完菜,到了玩具店,我挑來挑去都覺得不好玩,就沒買。兒子當時並沒說什麼,可到家後,就哭著向她媽告狀說:“我爸不守信用。”聽了兒子的話,我當時非常汗顏,於是馬上又帶著兒子去了玩具店。雖然只花了十元錢買了個小玩意,可兒子卻非常高興。

  從這件事中我意識到家規家訓並不是只是教育孩子的,而是針對家裡每個人的。大人不帶頭做好,孩子有樣學樣,又如何能做好。長此以往,家裡便沒有好的風氣了。所以長此以來我們家的人都恪守著“人無信而不立”這句家訓。

  家風的徵文 篇18

  每每在工作勞累的時候,就會想家,就會想父母。而每想到父母,就會想到我們家的家風。

  生於典型的嚴父慈母的四口之家,可能稍微特殊一點的就是父母有兩個暖心的小棉襖。因此,在父母獨特的“育女”理念下,形成了我們家的良好家風。

  在傳統的觀念影響下,父母對我們姐妹二人的要求非常嚴格,第一個生存之道就是自立自強。還記得小的時候,父母工作很忙,常常加班至深夜,但是即使是如此忙的工作也從來不會耽誤給我們做飯。那是一個晚上,玩了一下午的小夥伴各自散去,只留我和妹妹兩人在家焦急等待父母回家做飯,時間在流逝,而父母的加班似乎並未停止。這時候我想嘗試一下自己做飯,那時家裡還是用煤球爐,只見過母親怎樣淘米、放水,卻不知煤球爐要把通氣蓋開啟,也不知要放多少米和多少水。就這樣父母回來看到的是滿滿半鍋米,哭笑不得。但我依舊記得父親驕傲的對著鄰居說:“我女兒長大了,知道自己做飯了。”也就是從這開始,每次在我外出求學還是遠行,老爸總是告訴我,女孩子要自立自強,鼻子下面就是路,大膽的走下去。也是帶著父母的信任和鼓勵,我們姐妹兩才能獨自在外求學多年並留在鄭州打拼。

  誠實守信是父母處事做人的一貫作風,這應該也算是我們家的家風吧。父親近年來做些工程上的小生意,去年過年的時候,資金週轉出現問題,一時間臨近過年,工人工資遲遲無法到賬。父親周圍的朋友均採用“以物抵錢”的方式來給工人工資,也就是用廉價的酒發給工人來抵大部分工資,有朋友建議父親這樣做,但是父親毅然決然的拒絕,他說,我不會做這種對不起自己良心的事情,工人辛苦一年最缺的是錢,而不是酒,如果缺的是酒,他們可以用工資去買自己需要的酒,做人要講誠信!最後,父親臨近大年二十八還在借錢,終於在年前把所有工人工資結算清楚,看著父親忙綠的身影和工人們開心的笑臉,我熱淚盈眶,感動於父親的誠實守信,為我有這樣一個用自己的行動告知我何為善良的父親而驕傲和自豪。

  和氣寬容是父母做人的又一準則。父親家中兄妹6人,作為家中老五,理應受到哥哥姐姐的照顧,但父親確是整個家裡的“調和劑”。無論是家裡房子的劃分還是爺爺的贍養問題,都是父親主動站出來出方案並徵求大家的意見,父親考慮到我們家只有兩個女兒的情況,會主動捨棄一些東西。也正是父母的和氣寬容才使得我們整個大家族團結一心,幸福和諧。

  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之下,這些品質或多或少的體現在我們姐妹二人身上。兩個人在鄭州互幫互助,多少不會感到孤單,雖然沒有大起大落的經歷,沒有大紅大紫的光耀,都如父母一樣,從從容容,平平淡淡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

  家風的徵文 篇19

  聽到老師佈置這個題目,一個大大的問號在我腦海中盤旋:什麼是家風呢?我從未想過這個問題,向媽媽求助,她告訴我,家風就是父母給予自己的好教養,好品行,好習慣,我似有所悟,心想:尊老愛幼,勇於懂得承擔責任也是好品質,好家風吧。

  記得有一次,我放學後在媽媽校園裡玩,我把一塊小石頭拿起來,往旁邊的一根柱子上投去,不小心砸到了正好從旁邊經過的一個小妹妹,她“哇”的一聲大哭起來,我感覺自己闖了禍,趕緊跳到草叢裡躲了起來。她的哭聲把她媽媽招了過來,她一見到她媽媽,哭的更兇了,嚇得我大氣不敢出一聲。她向她媽媽說了事情的經過,她的媽媽緩緩地向我走來,並心平氣和地給我講道理,但我就是不敢出來,也沒有勇氣向小妹妹道歉,於是阿姨拿起手機,撥通了我媽媽的電話,給媽媽說了這件事,並讓媽媽下來。

  過了一會兒,媽媽從辦公室裡走了出來,她和阿姨溝通了一會兒,把我拉到旁邊,對我說:“孩子,你要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不能掩蓋自己的錯誤,更不能逃避錯過了一會兒,媽媽從辦公室裡走了出來,她和阿姨溝通了一會兒,把我拉到旁邊,對我說:“孩子,你要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不能掩蓋自己的錯誤,更不能逃避錯誤,作為大哥哥,愛幼是一種擔當,也是一種美德”聽了媽媽的話,我內心經歷一番激烈的鬥爭,既有對小妹妹頭被砸傷的恐懼,還有害怕被批評的難為情,更有作為一個大哥哥的擔當和勇敢驅使我向她鞠躬,表達了我的歉意:“對不起,妹妹,我不是故意的,請你原諒我,好嗎?”她說:“沒關係,我原諒你了,就是我的腦袋有點疼”。我跑到媽媽辦公室裡給她拿了一兜週末媽媽剛給我買的零食,她又開心地和朋友去玩了。我從小妹妹那學到了做人要寬容,從媽媽的教導裡,明白了勇於承擔責任和愛幼的重要性,並感召我還要學會尊老,發揚我們家的好傳統,我的爸爸,爺爺就是非常孝敬老人,對老人十分關心的我的榜樣。

  放寒假時,我和媽媽去火車站小商品城,在公交車上,我看到最後上車的是一位白髮蒼蒼的七旬老人,我毫不遲疑地對老奶奶說:“奶奶,請您坐到這裡來吧!”老奶奶慈祥地對我說:“謝謝你呀,孩子,你真是懂禮貌!”“不用謝,奶奶,您歲數大了,就應該坐著。”回頭看媽媽,媽媽正含笑地看著我,對我點頭。我偷偷地對媽媽說:“媽媽,我這麼做,以後如果我的奶奶坐公交車時也會有人給她讓位的。”媽媽說:“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是會互相傳遞的!”

  我一定要把勇於擔當和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傳下去,讓我和我的兄弟姐妹和我的同伴,都去做一箇中華美德好少年,那樣我們國家也會越來越強大,越來越美好!

  家風的徵文 篇20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國家的“家”。家庭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不同的家風蘊養出不同的孩子。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是頗有道理的。因為一個孩子在他沒有選擇能力和選擇意識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受原生家庭的薰陶,形成不同的性格,品行,擁有不同的為人處世方式。作為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是權力的繼承,也不是充盈的金錢,而是一個良好的家風,這也是真正能夠伴隨孩子一生的財富。

  我生活在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在我的印象中,從小父母幾乎沒有在學習上過多督促過我。說的最多的,反而是要求我晚上早早睡覺。爸爸空閒時總會看書,媽媽則是聽著廣播上的音樂,心情愉悅的做家務。因此,家中的電視機似乎成為了一個擺設。由於每天早早睡覺,早晨媽媽起來做飯時,我也從睡眼惺忪變的充滿精神,背一背乘法口訣,或者翻翻桌子上的唐詩。那時我便領會到,一日之計在於晨。至今我仍覺得早睡早起是一個好習慣。

  生活中的儀式感,是對生活的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小時候每學期發新書,大人都會極其認真的幫我包書皮,小心翼翼,像是在做一件工藝品般。早上上學時,文具盒裡的十根鉛筆一個個被削的尖尖的。從出生到現在,每年過生日當天,都會有一張專屬的照片,還有牆上畫出身高線來記錄我的成長。從不流於形式,而是真真切切的情感表達。我時常想,在以後,我也會把這些小小的儀式感帶給我的孩子。

  婚後的我,時常在收拾衣櫃,用一個個透明的儲物袋分類並貼上標籤時,想起在家時媽媽井井有條的衣櫃,我會把剛整理好的照片發給她“炫耀”,她則回應我一個大大的贊。我還曾設想,要把自己會做的所有食物,像酒店選單那樣,印出來裝訂成冊,附上做法,成品圖,在家中讓大家實現“點菜”。現在的家中,擺放最多的,就是愛人一冊一冊的書,據說這是他從小就開始攢下的。每每整理書房,我的腦海中便會浮現如他描述的畫面:週末父母去商場買東西,把他送到旁邊的書店看書等候,歸來時作為獎勵,便可以挑幾本喜歡的書買回家。直到現在,週末我常常陪他去河南省圖書館,看書練字,累了泡杯茶,去樓下打打羽毛球,傍晚詠而歸。我們常說,以後我們的孩子大了,週末也要常帶他來少兒圖書館讀書。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文化,在我看來,“家風”一詞,並不是只有像《曾國藩家書》中那般處處蘊含人生哲理。我們普通家庭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會像春雨般,細細無聲的潤養著下一代,也正是這些微小的點滴,映射出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一代一代傳承下去,豐富起來,走出越來越寬廣的道路。

  家風的徵文 篇21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傳統美德,每家都有自己的家訓、家風。好的家訓、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也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和千千萬萬個家庭一樣,我家也有家風、家訓。總結起來,我認為就是勤儉節約,家和萬事興幾個字,這些都是長輩經常教育我的。他們不但這樣教育了我,也是這樣做的。

  記得有一次,我的一條牛仔褲膝蓋處破了。奶奶說補一補吧,還能穿。我覺得非常委屈,感覺有了弟弟以後,自己的地位直線下降,不禁大聲吼道:“現在都什麼年代了,還有誰穿補過的東西,我才不要!”奶奶語重心長的說到:“你先別對我大聲叫,這褲子也沒穿幾次,只不過膝蓋破了個洞,奶奶找個卡通圖案給補上,別人看不出來的。”“我不要!就不要!”我歇斯底里的叫道。奶奶看我這樣,也不理我,自顧自的找了個卡通圖案縫起來,邊縫邊說:“等你爸爸回來,你問問他。”說實話,家裡我最怕老爸。

  爸爸下班回到家,我連忙把事情告訴他,並明確了自己的態度。爸爸聽了,拿起補好的牛仔褲故意說:“哪破了,牛仔褲不錯,特別是膝蓋上的圖案,很新穎。”我說:“你也看出了膝蓋上的不同了,我不要穿,同學會笑話我的,你們只管弟弟。”爸爸這時收起了嬉皮笑臉的神態,嚴肅的對我說:“兒子,看來家裡增加了新成員,你還是有心結的。我們先說褲子的事,你現在正是生長髮育期,個子長得快,老是買新的太浪費。當然如果確實舊了,破了,那也要買。但是就這件事來說,我覺得你不對,老話說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雖然有些誇張,但是中華民族艱苦樸素的傳統不能丟。毛主席你知道吧,他老人家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非常簡樸,一件睡衣你知道補了幾次嗎?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經濟困難時期,他自己主動減薪、降低生活標準,不吃魚肉、水果。再說說你弟弟的事,在他沒有出生前,爸爸媽媽就說過,對你的愛不會減少。你看看現在,你每天放學到家,弟弟總是撲到你懷裡要你抱,家裡他最喜歡的.也是你。”這時,弟弟睡醒了,奶奶抱著她從樓上走下來。他看見了我,從奶奶懷裡鑽下來,跑到我懷裡,“哥哥,好哥哥!”的叫著,並用他那肥嘟嘟的小臉使勁的蹭我的臉龐。

  我摟著弟弟,回想著爸爸剛剛的一番話,感覺臉上滾燙,心想:“是啊,爸爸說的對。艱苦樸素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毛爺爺一件睡衣竟然補了這麼多次,我有什麼理由不穿補了一次的褲子。”想到這裡,我不由的用力抱緊弟弟,惹得他咯咯咯咯的笑出聲來。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更是我家的家訓,它是一種正能量,伴我成長!

  家風的徵文 篇22

  “勤儉節約是傳家寶,祖祖輩輩傳到今天,不管什麼時候都要記心間。勤儉節約,國更富,民更安,咱生活幸福美滿。”這首歌不但是我們家族的家風,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詩詞在上幼兒園時老師就教會了我。記得,有一次我和爸媽一起去飯店吃排骨米飯,由於肚子餓的“咕咕”哭,我頭也不抬,低著頭狼吞虎嚥地吃了一碗又一碗,媽媽笑咪咪地看著我說:“這孩子,真能吃。”而爸爸則留心於碗中的米粒兒,瞧!我剩的米粒一個個晶瑩剔透,遍佈於碗中。爸爸有點不耐煩地說:“先別吃了,先別吃了,自己看看你的碗。”我低頭一看,哇哦!我慚愧的臉都紅了,爸爸有點生氣:“今兒早上才看的新聞,要進行‘光碟行動’,怎麼?一會兒就忘了?快,馬上吃乾淨!一粒米也不許剩。”我應了一聲,便行動了起來。是啊,每一粒米都包含著農民辛勤勞動的汗水,每一元錢都是父母辛勤勞動的成果。

  古人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本也。”回憶2010年的暑假,我收穫無窮。我與媽媽去北京遊玩,那些我們家鄉沒有的食品、玩具,牢牢的把我那充滿好奇的心勾住,使我流連忘返,見什麼都想據為己有,媽媽自然不同意,開導我說:“孩子,戒奢從簡,是自古以來傳下來的警句,大人們賺錢不容易,我們應該節約才是啊。”10歲的我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勤儉節約的美德似雨露,滋潤著枯涸的土地。勤儉節約的美德似陽光,給予我們溫暖與溫馨。勤儉節約的美德似花朵,點綴著青青的草原。勤儉節約的美德似小鳥,唱響了寂靜的森林。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古往今來,多少名人志士,是以樸素、節儉來約束自己。“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這是三國名相諸葛亮的修身之道;毛澤東則以“厲行節約,勤儉建國。”為治國的經驗。大到一個國家乃至整個世界,小到一個家庭,每個人。要想生存,要求上進,絕對離不開勤儉節約。翻閱我們剛剛學習的歷史書,哪一位勵精圖治的開國皇帝不懂得節儉?翻閱世界歷史,哪一個國家不知道節約?“節約便士,英鎊自來。”這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經常說的一句諺語。聞名世界的日本現代豐田汽車公司的“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他們公司的手套破了要一隻一隻的換,紙張用完了正面要接著用反面等等事例讓我們震驚。

  總而言之,勤儉節約是我們炎黃子孫的一種美德,讓我們一起傳承下去,讓勤儉節約成為一種時尚、一種習慣。把鋪張浪費的現象徹底消滅掉。讓我們90後、00後的後代人代代傳承、發揚光大。

  家風的徵文 篇23

  家庭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成功的人必定有好的家風和家訓。由此可知,如果一個人他的家庭中有好的家風,那麼他一定可以少走彎路,而如果他家中的家風敗壞,那麼就少不得要走彎路了。好的家風會使我們一輩子受益,我們為人做事,受好的家風影響,必定為人受歡迎,做事諸順利。

  我家的家訓有兩條,誠實守信和懂得感恩。雖簡單,但卻是我們為人處事的根本之道,而我的誠實守信,懂得感恩的美德便是在這誠信感恩的家風中日益薰陶而逐漸形成的,它使我受益至今,我相信,它將伴我一世路。

  誠實守信是我們與人相處的根本之道。誠信是華夏民族從古至今所流傳下來的傳統美德,由此可見它非凡的重要性,我的爺爺自小就教導我與人相處要誠實守信。對於一件事,印象尤為深刻,深秋的一個週末,我因昨晚晚睡而導致今早賴床不起,但我與朋友有約定,要在今早見面。爺爺看到此番狀況,便語重心長地說起誠信的重要性,我本對此漫不經心,但在聽到爺爺能夠一生與人為善,人們尊敬他的原因是誠信守信時,便肅然起敬。我在一瞬間醒悟過來,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流傳最廣,人人都強調它的重要性,我們就應該深刻的反省它的重要性。古時許多聖人便把誠信作為立身之本,立家之德,思索其深意,不就是因為誠信誠實守信是我們與人相處的根本之道嗎?如果一個人待人不誠實,與人不守信,那麼他便可能形單影隻,有時甚至可能成為眾矢之失,當他有困難時,不會有人伸出援手,他將得不到任何的幫助。所以我們應該深刻的認識到誠信的重要性,我們要努力在家中形成誠信的優良家風,使之成為我們與人相處的根本之道。

  懂得感恩是我們處事社會的必擁之道。我的家人時常教導我,要恩怨分明,感恩的心時刻不能忘,即使他後來有錯,也要把人家的好時時記在心上。我的奶奶便十分懂得生在這鄉村鄰里之間的處世之道。我時常記得我的鄰居們總是樂於分享,在他們收到我奶奶的禮物後,總是會在下一次帶著擁著同樣祝福的禮物送給我們。在明面上這雖是禮尚往來,但其內在何不是每個人都懷著一顆感恩之心呢?他們懂得感恩,時刻會記住別人對自己的好,這便是懂得感恩的家訓。沐浴著感恩的家風,有感恩之心的奶奶的訓誡深駐我心。她總是宣揚著家風,讚歎祖德,教育子孫懂得知恩,感恩,報恩。我聽著懂得感恩的家訓,處在感恩的家風之中,深刻的認識到,懂得感恩是我們處事社會的必擁之德。

  優秀家風家訓的重要性不次於一個家庭優的物質生活環境,我們要與人誠實守信,處世知恩,感恩,報恩。要知道,誠信感恩的家風將伴我一世路。

  家風的徵文 篇24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家家之訓”形成了“家家之風”。家風琳琳琅琅,在我們家,便是:耕讀為本,勤儉持家,這八個字。

  有人講,現在談家風,並沒有多大意義。有人講,家風向來是大戶人家事,與一般百姓關係不大。有人講,現在家族意識不斷消減,此時談家風不合時宜。有人講,現在更應該講政風社風,而不能退而求次家風。可是,家風家訓不應該人人遵守嗎?

  文人重家風,但家風並不只是文人事。許多人家,雖然沒有專門家訓,但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了自己的家風,由此也構成了特色的家教文化。明朝書畫家徐渭,晚年曾撰寫一副令人費解的家教聯:“好讀書,不好讀書;好讀書,不好讀書。”告誡子孫珍惜時光,趁早好好讀書。

  家風不外乎家國天下、耕讀傳家、積德行善、仁孝清廉這幾個標準,不苛刻執行起來也不困難,應該遵守的不正是“勤儉”二字。

  記得父親給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勤和儉》:從前有一個農民叫吳成,他一生勤儉持家,日子過得無憂無慮,十分美滿。相傳他臨終前,曾把一塊寫有‘勤儉’兩字的橫匾交給兩個兒子,告誡他們說:“你們要想一輩子不受飢捱餓,就一定要照著兩個字去做。”後來,兄弟分家時,將匾一據兩半,老大分得了一個“勤”字,老二分得一個“儉”字。日後大兒子雖勤懇工作,但不知道節儉,二兒子只知道節儉,而不知道勤懇工作。最後,他們都過著貧苦的生活。於是兩兄弟便決定把“勤儉”兩字合在一起,從此他們既“勤”又“儉”,終於過上了富裕的生活。

  以前,我非常不注意節約糧食。每天吃飯都剩下許多白花花的米飯在碗裡。媽媽看見我這樣浪費糧食,決定在星期天帶我去田野裡走一走,一路上,猛烈的陽光像一團大火一樣,讓我感到非常的悶熱,豆大的汗珠不斷地從額頭上滲出來。

  田野一片綠色,就像是一塊一塊綠色的大毯子鋪在那裡。在這綠色的毯子上,有著許多人在忙碌地幹著農活,有的在耙田,有的在挑秧苗,他們手臂上的汗珠都隨著秧苗飛灑向田中,用雙手去接觸那雜草和汙泥,太陽照射在每個人的後背上,汗珠溼透了他們每一個人的衣服。

  如今生活條件好了,隨著全市率先進小康,我們家的日子也越過越美好。日子富起來了,可節儉的家風卻不能丟。當下,許多青年人用錢大手大腳,生活過分講究奢靡的現象已司空見慣。別讓家風也成為“一陣風”,徒留下“古風不再”的感慨,今天有必要重提家風。家風的形成,無關貧富,無關文化,只關德行。家風是潛移默化發揮的,作用更是潛力無窮。

  千年家風,底蘊厚重,韻味深長。在家,便是風範;於國,就是脊樑。

  家風的徵文 篇25

  一說到家,我心裡滿載著幸福,甜滋滋的,因為我生活在一個民主、健康、快樂的家庭。家裡成員有三個,親切的爸爸、和藹的媽媽,還有一顆碩大的開心果——那就是我。下面就由我這顆開心果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快樂吧。

  小時候生長在外公外婆家,五年後回到深圳,來到爸爸媽媽身邊,加入到這個“新家”。印象中從那時開始,家裡的所有活動及大小事務,我都有一票的投票權。爸爸常說,我們不管做什麼事,都要讓孩子參與進來,這樣能提高孩子的判斷能力,幫助孩子在遇到事情時,做出正確定的決定。媽媽也從不會因為我年紀小而不聽取我的意見。她認為:從小孩子的角度上看事物,可以提出不同的觀點和看法,看到一些他們看不到的東西。這幾年,家裡小到買一件衣服選什麼款式,大到買房購車,我都積極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爸爸媽媽也會認真聽取,遇到與我相關的事情,更是以我的意見為首要參考。當我出現錯誤的判斷時,他們會很有耐心的解釋,同時教育我考慮事情要全面,鼓勵我不要因為一次的認識不足,下次就不敢再發言……隨著我的長大,再加上我多次“幼稚可笑”的提議中不斷總結經驗,現在我的意見被爸爸媽媽採取機率越來越大,這種成就感,你能體會嗎?哈哈……

  說了半天的民主,再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家的健康生活吧!大家都知道,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電子產品的不斷更新,玩電腦,刷朋友圈,看電視成了每個家庭最重要的娛樂專案。很多家庭都是,爸爸媽媽各自抱著手機玩的津津樂道,孩子在電腦遊戲中打發著自己的課餘時間。曾經我也是開心網的忠實粉絲,酷愛“偷菜”,感覺偷來的都是我的財產,看著“小土豪”的資產越來越多,便更加喜歡開心網了,每天以最快的速度寫完作業,然後馬上衝向電腦,(因為我感覺寫完作業,就可以理直氣壯的去擴大我的資產了。)爸爸媽媽看到了我那興奮過度的樣子,不但沒有責罵,反而和藹可親的跟我說:“寶貝,不能每天玩電腦。”還沒等媽媽說完,我馬上回駁:“我作業寫完了。”媽媽聽了沒有生氣,笑了笑接著說:“經常玩電腦,對眼睛不好,你願意從小就帶上一副眼鏡?而且運動太少,不但會長胖,還長不高,你願意跟媽媽一樣,長大小成為一個小胖子嗎?”聽了媽媽說自己是小胖子,我哈哈大笑起來,敵意順間消失。從那以後,爸爸媽媽空閒時就帶著我一起散步、跑步、打羽毛球、打籃球……,我再也不沉迷於“小土豪”的遊戲生活了。現在我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心裡每天充滿陽光,這個是爸爸給我總結的,哈哈……

  這就是我的家——-民主、健康、快樂的小家庭,我愛我家!

  家風的徵文 篇26

  良好的家訓,總藏著一串串感人肺腑的故事。這些故事,就像一顆顆美麗的藍寶石,每一顆藍寶石的上面,都刻著一個個溫暖動人的故事。

  從我懂事起,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就告訴我,做人的道理。也因此立下了家訓:“做人要誠實、守信,知錯就要改。”

  古人云:民無信不立;又說:“言必信,行必果。”誠信不但是一種高尚的品質,更是一種責任;誠信不但是一種道義,更是一種準則;誠信不但是一種崇高的榮譽,更是一種豐

  富的資源。如果人人都說老實話,人人都辦老實事,做一個老實人,那麼我堅信我們的生活會更美好。誠信之誠是指誠心誠意,忠誠不二,開誠佈公;誠信之信是指說話算數,信守然諾,言而有信。在良好家訓的薰陶下,我們家一直樹立了良好的家風。在學校裡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無論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上都做到講誠信。

  我還清清楚楚的記得有一次,我在到處玩,到處短跑,手也甩得高高的。突然,我聽到了什麼東西敲碎的聲音,回頭一看,才知道,我剛才跑來跑去時,不小心把鄰居家走廊上的花瓶打碎了。這時,鄰居家裡剛好沒有人,本來我想逃之夭夭的,可想了想,才知道這樣是不行的,爸爸、媽媽經常教導我,做人要誠實,要守信,做錯事要承認……我怎麼能這樣做呢?於是,我就在鄰居家的門口等著,等著承認錯誤。過了好久,他們終於回來了,我跟他們講清了事情的經過,向他們承認了錯誤,還表示會賠償一個嶄新的花瓶。第二天,我就給他們家買了一個新的花瓶。他們誇我是一個誠實、勇於承認錯誤的好孩子。

  還有一次,媽媽買了許多橘子,我很喜歡吃橘子,於是,吃了很多,因為吃了太多,所以上火了,媽媽就把橘子藏了起來,不讓我吃。第二天,媽媽出去了,在出門前,警告我,說:“不許去找橘子吃,你都上火了。”我心想:就上火而已,有什麼大不了的。媽媽說完,就出門了。媽媽一出門,我就開始瘋狂的找橘子,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讓我找到了,我見橘子,就剝殼,開始吃,過了一會兒,吃了許多橘子,看著那袋本身滿滿的,現在只剩一點點的橘子,我心虛了,想把橘子藏起來,不告訴媽媽,我的心裡糾結著,要不要告訴媽媽,就在這時,我想起家訓,決定告訴媽媽。晚上,媽媽回來了,我跟媽媽說明了一切,媽媽,不僅沒罵我,還誇我是一個知錯就改的好孩子。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每一箇中國人的心中。只有千千萬萬個家庭有好的家訓、家風,社會風氣才會好;只有千千萬萬個家庭和諧,才能實現全世界的和諧。家風正則民風淳,民風淳則社會清,社會清才有社稷安。

  “誠實、守信、知錯就改”這就是我家的家訓,已被我牢牢的刻在心中。古人云“誠實是金”我做到了,我也知道了,誠實是千金都難以買來的。

  家風的徵文 篇27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們家,受祖輩和父母的言傳身教,勤儉節約的家風滲透到我的工作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上班節約用紙、用電。全家節約糧食,節約用水,從不亂花錢,日子過得年年有餘。

  記得在兒時,奶奶經常在給我梳小辮的時候講“早起三光,晚起三慌”這句話,當時小,不能完全理解是啥意思。只記得奶奶每天早上天一亮就起床,打掃院落,給我們做早飯,疊被、收拾屋子,要好一整子忙碌,那時想來可能奶奶就是那種沒有文化的農村老太,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相夫教子就是她們的生活。

  直到今年春節回家,大年初一,母親又非常認真地講起了“早起三光,晚起三慌”在我家的由來。母親是四川人,我的奶奶是河南人,母親嫁進家門奶奶就對她和父親經常說這話,意思就是早上時間是最寶貴的,不能貪睡,早上起得早了,什麼事情都有條不紊的幹完了,晚了慌慌張張就啥事也幹不好。聽了母親大年初一又提起已故30年奶奶的話,讓我又想起了奶奶和父親經常說起的老話,“大年初一早起,勤快一年”、“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勤勞土生金、節儉五穀登”、“晴帶雨傘、飽帶乾糧”,這些聽來是順口溜的話語其中蘊藏的深刻道理卻能讓我們受用一生。

  從我記事起,我的父母親就非常的勤儉節約,母親每天晚上在燈下給一家人做鞋子、織毛衣、毛褲,從奶奶那裡學會了做棉褲、棉衣,衣服褲子穿爛了洗乾淨補一補繼續穿,她還經常教導我們,衣服只要穿得乾淨整潔就是最美的。這樣家裡一年可以省下許多穿衣的費用。

  父親是受奶奶的言傳身教,從不浪費一粒糧食。記得小的時候,我家是面多米少,我們都愛吃米飯,每次吃麵條等其它麵食我總要剩飯,父親就把我們吃剩下的飯也都吃了,家裡的剩飯菜父親總是捨不得浪費,也是熱一熱自己吃,留給我們吃新鮮的,母親有時也勸他,倒給自家的雞吃得了,父親總是非常固執地自己吃,他總說浪費糧食就是犯罪,我們為此都不以為然。他還有屯糧的習慣,家裡隨時保持有2袋以上的麵粉、大米,佔地方不說,有時來不及吃還會生蟲,就這樣固執地保留著他的屯糧習慣,這就是父親認為的“飽帶乾糧”,因為他是遇到過饑荒年代的,有錢也買不上糧食,受盡了饑荒的折磨。我就是從小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成長起來的。

  現在生活富裕了,但我的父母依然過著勤勞簡樸的生活。我現在特別能夠理解父輩、祖輩們日子是怎麼過得,我們的生活又該是怎樣,還是那句老話,老理不認不行,還得輩輩往下傳。

  家風的徵文 篇28

  一說到家,我心裡滿載著幸福,甜滋滋的,因為我生活在一個民主,健康,快樂的家庭中。成員不多,有親切的爸爸,和藹的媽媽,還有一顆碩大的開心果——那就是我。下面就由我這顆開心果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快樂吧。

  小時候在外公外婆家長大,一年級回到爸爸媽媽身邊,加入到這個“新家”。印象裡從那時開始,家裡的所有活動及大小事務,我都有一票的投票權。爸爸常說,我們不管做什麼事,都要讓孩子參與進來,這樣能提高孩子的判斷能力,幫助孩子在遇到事情時,做出正確定的選擇。媽媽也從不會因為我年紀小而不聽取我的意見。她認為,從我小孩子的角度上看事物,可以提出不同的觀點和看法,可以看到一些他們看不到的東西。這幾年,家裡小到買一件衣服選什麼款式,大到買房購車,我都認真提出了我的看法,爸爸媽媽也會認真聽取,遇到與我相關的事情,更是以我的意見為首要參考。不接收我的意見時,他們會很有耐心的解釋,同時教育我想事情要全面,鼓勵我不要因為一次的失敗,下次就不敢再提意見……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再加上我多次“幼稚可笑”的提議中不斷總結經驗,現在我的意見被爸爸媽媽採取機率越來越大,這種成就感你感受過嗎?哈哈……

  說了半天的民主,再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家的健康生活吧!大家都知道,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電子產品的不斷更新,玩電腦,刷朋友圈,看電視成了每個家庭最重要的娛樂專案。很多家庭都是,爸爸媽媽各自抱著手機玩的津津樂道,孩子在電腦的遊戲裡打發著自己的課餘時間。曾經我也一個開心網的忠實粉絲,酷愛“偷菜”,感覺偷來的都是我的財產,看著“小土豪”的資產越來越多,便更加喜歡開心網了,每天以最快的速度寫完作業,然後馬上衝向電腦,(因為我感覺我寫完作業,就可以理直氣壯的去擴大我的資產了。)爸爸媽媽看到了我的狀態,沒有責罵我,和藹的跟我說:“寶貝,不能每天玩電腦。”還沒等媽媽說完,我馬上回駁:“我作業寫完了。”媽媽聽了沒有生氣,笑了笑接著說:“經常玩電腦,對眼睛不好,你願意從小就帶上一副眼鏡?而且運動太少,不但會長胖,還長不高,你願意跟媽媽一樣,長大小成為一個小胖子嗎?”聽了媽媽說自己是小胖子,我哈哈大笑起來,敵意順意消失。從那以後,爸爸媽媽每天跟我一起散步,跑步,打羽毛球,打籃球……再也不沉迷於“小土豪”的遊戲生活了。現在我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心裡每天充滿陽光。這個是爸爸給我總結的,哈哈……

  這就是我的家,民主,健康,開心,快樂的過著每一天。

  家風的徵文 篇29

  星期六中午,爸爸媽媽帶我去飯店吃飯。點好菜之後,媽媽微笑著朝服務員點頭道謝。吃飯時,爸爸媽媽不時提醒我和弟弟要安靜地用餐,不大聲喧譁,以免影響其他顧客。結賬之後,我們把剩餘的飯菜裝進餐盒裡打包帶回了家——“光碟行動”可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

  這其實每天都會發生,在每一個家庭裡。父母們總是身體力行,把好的家教和好的家風傳遞給家裡的每個孩子。

  我們經常聽父母說:“家教和家風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每當這時,我總是會想:家教和家風究竟是什麼呢?它們究竟有什麼用呢?

  家教,是指家長對子女的言傳身教,透過自己實際行動來教育子女做人做事的禮節。家風,則是一個家庭或家族長期以來形成的能影響家庭成員精神、品德及行為的一種傳統風尚和德行傳承。家教的重點在於道德、禮節方面;家風的重點在於習慣方面。好家教是祖祖輩輩留下來的經驗,使人博學多才,必然代代相傳;好家風是無聲的教誨,如果銘記在心,定會代代受益。好的家教、家風使子女從中吸取到積極、健康的正能量,對於他們的一生是至關重要的。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千千萬萬家庭的好家風,才能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

  好的家教,是一種充滿正能量的經驗。它一代一代地傳下來,融入了祖先的智慧。擁有好的家教,無疑是一種福氣,因為它總是能在關鍵時刻給你一些好的建議,讓你做出更好的決策;或是在緊張關頭提出一些好的想法,使你化險為夷。

  好家風的養成,是每個家庭必須做的重要事情之一。在過馬路的時候,不闖紅燈,綠燈再走,既是對自身安全的保障,也是避免事故對他人帶來不便和傷亡的措施;在排隊的時候,不插隊,不推搡,便是對他人的尊重;在乘公車的時候,主動讓座位,則是對他人的理解與謙讓。這些生活中的好家風一點一滴積攢下來,就是全社會的好風氣。這時,無論走到哪裡,都是一道美麗的、值得讚揚的風景。

  曾任過美國總統的里根,不僅有名望而且富有。但他嚴格要求自己子女自立,絕不讓他們依賴父母;北宋名臣司馬光在總結了歷史上許多達官顯貴之子,因受祖上蔭庇不能自強自立而頹廢沒落的教訓後,告誡其子:“有德者由儉來也”、 “儉以立名,侈以自敗”。名人名家的故事也告訴了我們,好的家教家風是有多麼重要。在今後的日子裡,我們一定要養成好的家教家風,讓它們為我們所用。

  好家教、好家風,是讓我們受益終生的朋友。它們時時刻刻都在幫助我們,不斷把我們向好的方向引導。我們一定要時時與它們相伴,讓所有人都自信、陽光地生活在這個星球上,讓整個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歡聲笑語!

  家風的徵文 篇30

  我們家的家風很簡單,只有六個字:誠信、孝順、進取。我無時無刻謹記著我家的家風,它影響著我生活的每一天,讓我受益匪淺。

  人無信不立,誠信,是立人之本,無論對人還是對事都要把誠信放在第一位。

  有一個星期六,媽媽上班,爸爸有事去上海,只有我一個人在家。媽媽出門前交待我把週末作業完成,我不假思索地答應了。早飯吃好後,我拿出作業來寫,剛寫完英語作業時,小宇打電話來讓我跟他一起聯機玩迷你世界。我本來想不理他,可經不住他的軟磨硬泡,和他一起玩了起來。

  到媽媽快下班時才驚覺還有作業沒完成呢!為了怕媽媽責罵,我在媽媽下班前把作業藏好,想等媽媽晚上出門散步的時候再拿出來做。媽媽回來問我做好了沒,我面不改色,爽快地回答:“做好了。”心想媽媽肯定要急著做飯不會來檢查的。誰知媽媽說拿出來看看,我的心怦怦直跳,忐忑不安地拿出作業慢慢地走向媽媽,媽媽一看,臉上頓時陰雲密佈,狠狠地批評了我:“我批評你,不是因為你沒寫作業,而是因為你不誠實,不講信用。你沒寫你可以告訴我,而不應該用謊言欺騙我。記住,做人要一諾千金。”

  在媽媽的諄諄教誨下,我時刻謹記誠信比任何品質都珍貴,努力成為一個講誠信的人。

  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行善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個兒女的義務責任。爸爸就是我們家最孝順的人,去年爺爺住院,爸爸怕爺爺在醫院的伙食吃不習慣,每天醫院來回燒爺爺喜歡吃的菜,給爺爺按摩捶腿,還叫我每個週末去醫院陪爺爺,給爺爺端茶倒水,講故事給爺爺解悶,說笑話逗爺爺開心。

  最近爸爸公司為獎勵優秀員工,爸爸可以帶一個家屬坐豪華郵輪去日本遊玩。爸爸和媽媽商量後決定帶爺爺去,可我很想去見識見識,我都沒去過這麼遠的地方呢!可是爸爸說什麼也不同意,他說:“爺爺年紀大了,以後出國的機會也不太有了,你還小還有大把機會呢!”我聽了很慚愧,心裡暗暗地發誓:我也要像爸爺一樣,孝順父母長輩,平時也要多體諒爸爸媽媽,做一個懂事孝順的好孩子。

  晨讀晚誦裡有一段話:“飛禽走獸,飢知食,渴能飲,又能營巢穴為休息之所,能為人言。惟不知讀書,故終不如人。人不讀書,則於禽獸何異?”是啊,如果我們不進取讀書,那又和飛禽走獸有什麼區別呢?我們家最勤奮的要數爺爺了。他雖然已經六十多歲了,每天晚上依然專注地看著論語之類的書,就算在住院期間或外出旅行,少不了的就是他的寶貝書,他還常常教育我“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在他的耳濡目染下我也喜歡上了看書。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我在這種家風的薰陶下,也逐漸成長成一個有良好品德和習慣的人,我以後也會把它好好地傳承下去。

  家風的徵文 篇31

  家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是一種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無言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家庭每一位成員,尤其對我們這些涉世不深的孩子影響更是深遠。好的家風可以塑造孩子的心靈,讓我們在陽光下健康的成長,而我就慶幸生活在這樣一個具有良好家風的家庭中。

  我家的寬容之風。寬容就是理解他人,原諒他人。寬容是一種美德,它能讓我們的心靈獲得自由與解放。媽媽是一個樂觀、積極向上、善解人意的人,她的言行一直影響著我。從小媽媽就教育我要做一個善良的人,要積極幫助有困難的人,要心胸大度。有一次,隔壁家的小妹妹來找我玩兒,無意中摳掉了我的布娃娃的眼睛還露出了棉花,我當時生氣極了,正想對她大喊,媽媽及時出現微笑著對我說:“別生氣,妹妹還小,你這次原諒她,下次告訴她動作要輕一點、要愛護玩具,媽媽幫你縫好就行了!”我知道了原諒就是寬容。有時媽媽收拾屋子把我的東西不知道放哪兒了,我很著急很生氣,但是想想媽媽天天工作,還操持家務不容易,以後我自己的東西要自己收好,這樣既減輕媽媽的負擔也方便自己,我知道了理解就是寬容。我覺得學會寬容並不難。

  我家的誠實之風。從小爸爸就教育我要誠實守信,因為它是做人的道德標準。記得有一次,我把媽媽的香水拿出去和小朋友一起玩,香水瓶一不小心被我們打碎了,回到家我並沒有立即向媽媽承認錯誤。過了兩天,媽媽說她的香水不見了,怎麼也找不著。這時我顯得特別緊張,站在那不敢動,爸爸看出了端倪,拉著我說:“一定知道媽媽的香水去哪了,是不是?我低下了頭,說出了事情的經過。可是爸爸並沒有批評我,還表揚我是誠實的好孩子。爸爸說:”香水打碎了還可以再買,而誠實是用金錢也買不到的。我看著爸爸,用力的點了點頭,並把他的話深深的埋藏在心靈的深處。

  我家的孝順之風。百孝順為先。從我記事那天起,爸爸媽媽對爺爺奶奶的孝順就刻在我腦海裡。他們從不和爺爺奶奶頂嘴,家裡的大小事情,爸爸媽媽都會聽取爺爺奶奶的意見。有時奶奶發脾氣,爸爸總是陪著笑臉,不停的討好。事後還不忘教育我:“奶奶年紀大了,有時事情做得多,就會有脾氣,我們要讓著她。”去年暑假爺爺生了一場大病,一個暑假,媽媽在高郵和揚州之間穿梭。照顧病重的爺爺,因為這場病爺爺不能說話了,媽媽在他背後,不知流了多少眼淚。這些我都看在眼裡。媽媽曾經對爸爸說過“百孝順為先,孝敬是沒有底線的。”就在這一刻,我暗暗下定決心,以後也一定會像爸爸媽媽一樣,做孝順的女兒。

  每個家都有不同的家訓家風,良好的家訓家風能使人積極向上,走向成功;不良的家訓家風會使人誤入歧途,墜入深淵。

  我希望我家的家訓家風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家風也是是我們做人和做事的標杆。

  家風的徵文 篇32

  中國是禮儀之邦,它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地銘刻在我們每個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屬於自己家的家風、家規、家訓,因為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這不,最近在我耳邊和腦海中時常會聽到和湧現的總是爺爺奶奶教育我的話語和一幅幅畫面。

  爸爸媽媽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外出打工,我的童年幾乎是在奶奶的疼愛下度過的。奶奶每天在送我上學校之前,總是愛叮囑我幾句:“孩子,咱到學校千萬別和同學吵架,從小就要有大度之心,如果真要有人欺負你,你就回來跟我說,我去找你們老師。“你看!奶奶就是生怕我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總是有事沒事給我上“政治課”,甚至有時還給我講一些經典的故事,透過故事教育我遇事做人要寬宏大量。“在學校要和老師、同學和睦相處,搞好關係,千萬不要動不動就和別人發生衝突……”就這樣我在奶奶的諄諄教誨之下,我基本上沒有和老師、同學發生過矛盾。

  爺爺最疼愛我了,他總是認為我比其他的孩子缺少愛,所以在生活中就加倍的補償我。但是爺爺有時對我還是很嚴厲的。我有一個習慣,吃飯時總是挑食,不是挑肉就是挑菜,而且還經常剩飯。在我洗手時,每洗一次,就要浪費大半盆水,洗完後水龍頭也不關,這樣就白白浪費了很多水。這時爺爺就給我講起了他當年生活的經歷,並且告誡我:“你要從小學會能吃苦還要勤儉節約,因為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以後就不要再挑食了,而且也不要再剩飯了,並且要節約水資源。”從那一刻起,我知道了要“勤儉節約”。爺爺還教導我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確,只有經歷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環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這樣今後的工作和生活才可以出類拔萃。

  在爺爺奶奶的薰陶下,現在我已經是一名五年級的小學生了,而且也早已養成了樂於助人、艱苦樸素和同學和睦相處等好習慣。其實,靜下心來仔細想想,我養成的這些好習慣都和我們家的良好家風有著密切的關係。雖然我已經長大了,但是奶奶依舊在我每次去學校之前給我上永不停止的“政治課”,而爺爺也還是經常在飯前飯後給我講一些關於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的故事。現在我也非常樂於聆聽他們的一言一語,因為那正是我們家的好家風。

  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確實是值得我們弘揚的民族文化。正是有了這些“正能量”的傳遞,使得現在社會上一些不良習氣已經逐漸退出人民的視線。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們的社會風氣會更加的純潔,人民的生活也將會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家風的徵文 篇33

  “唰唰唰……”“媽媽,不用洗這麼久啦!”“要的,要的!”我媽媽每天喜歡把碗洗個三四遍。

  我們家忽然起來股“潔癖”風,做什麼事情都要非常的細心,不能有一點點的閃失。

  我爸爸是一名大學的教師,每天差不多都要很晚才能回來。

  最近,爸爸正在寫書,叫《點選世界》。爸爸用了兩三個月才寫好,但在寫完的那天晚上,本以為爸爸已經寫好了的我興高采烈地跑到爸爸那,來好好看看爸爸寫的書,仔細一看,爸爸還在用手在鍵盤上打字,我看爸爸,他在電腦刪除了一些句子,又加了一些,於是,我跑過去問爸爸:“爸爸,明明寫好了的幹嘛還改啊!你都改了好多遍了!”我跟爸爸說。因為我想爸爸快一點交稿,這樣,書就出的早點了。“楊洋,要細心的看一下的嘛,如果不細心看,這本書不就有很多錯別字了。你也知道爸爸對待事情是要求嚴謹細緻的,一個錯別字也不能逃過爸爸的‘法眼’哦。”我看著爸爸細心地修改,心裡想這應該是對工作嚴格要求的“潔癖”,想著想著就高興起來了。

  一般的人書寫好了就交上去,可爸爸不同於其他人,爸爸卻是非常細心的把書稿看了一遍又一遍,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我媽媽是一名交通銀行的會計,非常喜歡和爸爸算錢。

  “唰唰唰。”“媽媽什麼聲音啊!”我看見媽媽熟練地用布擦碗,然後在碗裡倒入洗潔精,水一衝,碗裡裝滿了泡沫,刮一下,一吹,一個個小泡泡飛在了天空上。我看見媽媽把碗筷洗了一遍又一遍,“媽媽,不用擦了,已經夠乾淨了,你還要帶我去玩呢!”我叉著腰說。“要擦乾淨的,我在網上看見,有一些人因為洗潔精沒有洗乾淨而肚子吃不好了!”媽媽非常認真而嚴肅地說。“你都洗了N遍了!”“小孩子別管這麼多!”媽媽繼續洗著她的碗。

  雖然,媽媽洗了這麼多遍,但我知道,她這樣做是為了我們的食物安全,不管怎樣,都是為了大家能健康的生活下去。

  我是一個馬鞍池小學的學生,是一個在生活中非常喜歡用塗改帶的人。

  “哎呀!這個字寫不好了,塗了塗了!”我在本子上塗了過去。“呀!塗得太不乾淨了,再塗一下。”看見塗乾淨了後,我心滿意足又開始寫了,“楊洋,寫作業寫快一點,以後初中的時候你作業要怎麼辦呀……”媽媽看我作業寫得慢不耐煩地說我,“寫作業不一定非要每個字都寫得好看啦!差不多就行了!”可是,我對自己要求很嚴,不管怎樣就是看不起自己的字,總要把字寫的非常好看。因此,媽媽跟我講的,我一句話都聽不進去,自顧自的把不好看的字劃掉,在一邊的媽媽都快氣病了。

  “媽媽,慢工出細活,你就再忍一忍嘛!這樣,一本書抄寫下來我看了才舒服!”我笑著對媽媽說。

  有很多人討厭有“潔癖”的人,但我感覺,有“潔癖”的人做事是最細心的,生活習慣是非常好的。

  家風的徵文 篇34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一部完善的憲法可以讓一個國家的社會和諧,社會和諧了國家才會穩定富強。同樣一個家庭優良的家風可以讓一個家庭和諧,家庭和諧了,每個人的身心才會和諧,生活才會幸福。

  我們家在孩子還上小學時就制定了嚴格的家規:

  1、作業必須按時獨立完成。

  2、每天必須彈兩個小時的琴。

  3、絕不能無理取鬧。

  4、全家共同學習弟子規。

  因為孩子還小,你規定的太多她也記不住,反而會引起好的反感,所以只要她做到這四點就可以了。我們把家規貼在客廳最醒目的位置。每當孩子犯錯或是不遵守家規時,就讓她自己反思,或是我們給她解說,而她也自然的被裡面的內容和圖片深深吸引。我們覺得這種遵守天地大道和人類天性的至善的教育,儘早的啟發更多迷失的心靈,尤其是要大人、孩子來一起學習才見效果,大人是孩子的榜樣,孩子錯誤的根源在大人沒有教好,沒有教好的原因,根本在自己沒有做到,學好《弟子規》就是我們全家家規中的重中之重。

  一人家庭制定了嚴格的家規做為基石還不夠,還必須有警示的家訓做為支柱。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好讀書,讀好書。這些家訓也是我們全家必須共同遵守的。

  記得孩子小時候老是喜歡摘公園裡的花朵,我就告訴她,你應該讓她呆在自己的家裡,讓它在它的家裡開放,要是讓你離開自己的父母,你也肯定會很傷心的。這樣跟她說過幾次後她就再也沒有采摘過花朵了。我們還教導她,在路上碰到了乞討的人,就把你的零錢和食物送給他。雖然你只出了綿薄之力,但卻可以帶給他溫暖。孩子的本性純樸善良,而大人教她做次數多人她就會形成一種習慣,好習慣就形成了好品格。

  孝順父母,尊敬長輩。這條家訓也是我們全家共同遵守的。而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聞不問的話,你就可以想象他是一個怎樣的人。他在社會上也不會被人尊重。我們全家都對電視裡報道的那些把年邁的父母拋棄、置之不理的人深惡痛絕,這些人從小肯定是沒有一個好的家教,他們沒有嚴格的家規、家訓價值觀全混亂了,他們沒有了標準,所以就喪失了人格。

  孩子從小必須培養她愛讀書、讀好書的習慣。聖賢經典的教導和自然規律,是一不是二,所以才會千古不朽,這才被世世代代奉為生存下去的標準。你希望自己的孩子過幸福美滿的人生,必須回到聖賢教導這一條路上來,別無他路可走。只有學習經典,才能真實受益。三條家訓陪伴著我們全家共同成長。

  一個家庭繼承了優秀的家規和家訓,就樹立了這個家庭端正的家風,家風中就會傳遞著正能量。而優良的家風使家庭中的每個人身心合諧,身心合諧家庭就合諧,家庭合諧社會就合諧,社會合諧世界就合諧。

  家風的徵文 篇35

  鄉村的春節是個農活相對悠閒的時候,但看著跑進跑出的外婆,我忽然驚覺記憶中的她似乎總是這樣忙碌。

  小時候的我是打心眼裡對外婆沒有什麼特殊的記憶,唯一記得的便是外婆滿嘴的土話和忙碌的身影。語言的不通成了我們之間交流的最大障礙,加之難得去趟外婆家的大部分時間裡仍是看不見外婆的,久而久之,外婆在我記憶的影集中只留下了小小的一隅。

  過年,照例是必須跟著爸爸媽媽回外婆家的。遠遠的看到雨霧朦朧的狹窄鄉村小路上外婆一個人傻等的身影----“今天沒有上田嘛!”媽媽驚奇地說,我贊同地點點頭,卻不由愣住,記憶深處外婆已似與那黑黑的黃土地和看不盡的糧田緊緊捆綁在了一起。

  還沒等車子停穩,外婆便蹣跚著走過來要幫開車門,泥濘小路上的腳印淺淺的,不細看彷彿一點痕跡也沒有。外婆欣喜地拉住我,唧唧咕咕地說了一堆什麼,我並沒有在意,注意力被手背上一陣微痛轉移了,我的視線第一次停留在緊緊攥住我的這雙手上。那是一雙怎樣的莊稼人的手哦!比平常女子寬大的骨架上樹皮一樣的皮膚鬆垮垮的搭著,深深的溝壑貫穿整個手背,指關節突兀地拱著,指甲無一不開裂了,露出黑漆漆的肉來,寬扁的大拇指輕輕摩挲著我的手背----她是那樣的小心,彷彿怕碰壞了一件易碎品,可是我卻如被一張砂紙摩擦般。外婆咧著乾癟的嘴,仰頭衝著我開心地笑著,我不由得鼻子一酸----什麼時候開始,外婆因種莊稼而彎下去的腰再也直不起來了?什麼時候,她竟只齊到我的下巴了……

  看著外婆吃力地扛著一根粗大的釘耙佝僂著向外走去,我不竟喊道:“外婆,歇會兒吧!”外婆迴轉過身,仰著頭笑著揮揮手,隱約聽清一句“不累!”媽媽憂怨地和我說:“你外婆一直這樣,半刻離不開她的地。”是了,這句話漸漸與記憶中的印象重合。

  從前和外婆的有關事情大多是從媽媽和舅舅的通話中聽來的,今天是外婆要回了被舅舅丟給別人去種的地,明天是外婆回掉了舅舅請來幫忙打農藥的人……舅舅和媽媽看外婆年老了,想讓她享享福,外婆聽了可不幹,那好像是好脾氣的外婆唯一一次的大聲嚷嚷:“種了一輩子的田了,怎麼捨得扔掉!”那也是在記憶中外婆說過最多的一句話了,小小的我不懂,只是昂起腦袋幫外婆撣掉衣角上的泥巴。

  “哎,你外婆就只知道種她的地,她的地比什麼都重要!”媽媽憤憤地嘆了一口氣:“種田的命!”我沉默了許久,看著外婆佝僂的身影一點點陷入綠油油的麥田中,心中不由嘆氣:也只是外婆有一顆忙碌的心吧。我好像突然明白了:那就是外婆的執著和希望吧。

  家風的徵文 篇36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這種風氣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一個充滿著愛與幸福的大家庭,家裡的人對別人也充滿著友善,一個不懂得團結,親人之間都勾心鬥角的家庭,一定會被別人唾棄、遺忘。下面,我來說一說我的家和家風,我生長在一個幸福的大家庭,家裡四世同堂,有三十幾口人,家裡處處充滿著愛,我愛我家裡的每一個人。

  “百善孝為先”,我的大家庭裡的每個人都尊老愛幼,從來沒和長輩頂過嘴,對待長輩都是恭恭敬敬。太奶奶雖然已是耄耋之年,但卻是我們這個大家庭的一家之主,她老人家的意見我們都會認真聽取,每年除了春節,我們家最熱鬧的時刻便是太奶奶的壽誕之日,每當這時,工作在外地的親人不論多忙都會趕回來給她老人家祝壽,一家三十幾口人聚在一起,圍在她老人家的身邊,充滿著愛與孝心。

  “團結就是力量”,如果不懂得團結,什麼事情也不會做好,我的家庭祖輩幾代以來就非常團結和睦。一家人永遠都是團結一心,和睦相處,據太奶奶講,她那一代,一家十幾口人在一個屋簷下生活了十幾年,從未鬧過矛盾。到了爺爺那一代,雖然不生活在一起了,但逢年過節,便會在一起小聚幾日。這種和睦團結的家風,影響著我們家庭的每一個人,使我們養成了對人團結友善的好習慣。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樂於助人是一種快樂,這種快樂一直在我的大家庭裡傳播著,我的祖輩就樂於助人,太奶奶年輕的時候針線活計做的好,她總是幫助那些窮苦人家縫縫補補,爺爺這一輩用自己的工資義務為村裡打井修路,奶奶總是用自己省吃儉用下來的錢和物幫助有困難的鄰居。這種樂於助人的家風深深影響了我,每當同學遇到了困難的時候,我總是第一個伸出援助之手幫助他們解決困難。

  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的大家庭也是因為讀書而一代強於一代,在我們的大家庭里人人都喜歡讀書,正是這種勤奮好學,積極向上的良好風氣,使我們這個大家庭培養出了許多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從普通的大學生到研究生、博士生,從普通的公務員到醫生、工程師、大學老師,遍及各行各業為祖國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正是這種家風一直鼓舞著我努力學習,讓自己這一代更上一層樓,為祖國做出更大的貢獻。

  從小的耳濡目染,加上父母的諄諄教導,讓我養成了誠實守信、尊老愛幼、拾金不昧、講究文明、勤奮好學、樂觀向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勝不驕敗不餒等良好的性格與習慣。

  我的家風一代一代地傳下來,深深地影響著家人的成長,我一定讓這種孝順、和睦、樂於助人、勤學向上的美好!

  家風的徵文 篇37

  我的家風體現在當我灰心時爸爸媽媽那雙鼓勵我的目光;體現在當我失敗時爸爸媽媽讓我重新振作的話語;體現在當我犯錯時爸爸媽媽那種寬厚的神情。

  “邱俊祥!59分!”老師像一頭憤怒的獅子怒吼著。原本坐在椅子上得瑟的我在想:“這次肯定又會拿到一個好成績。”可是,當我在聽到這句話,我心裡就如一條雷電,“轟”的一聲把我給震暈了。我低著頭,根本不敢看老師那怒目圓睜的表情。我雙腳顫抖著,邁著沉重的步子,走到了講臺前,用微微顫抖的雙手接過試卷。老師仍大聲喊著:“你平時都能考上90多分!這次為什麼只考了59分?這是為什麼?你驕傲啦!把錯的題目抄50遍!”當我聽完這句話後,眼淚如枯花敗葉般的簌簌地落了下來。

  放學後,我在回家的路上走著。雖然旁邊有許多人,但是我覺得一點兒也不熱鬧。鳥叫聲彷彿成了噪音。我看見旁邊的許多同學說說笑笑,他們好像是在笑話我吧,甚至在恥笑我吧。我自言自語說著,眼淚又不知不覺在眼眶裡打轉,我無精打采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我終於走到了家門口,這時我心裡彷彿有一個大鐘“咚-咚-咚”地響著。我在家門口猶豫著要不要進去,到了最後,我還是選擇進去。開啟門之後,我就像盜賊似的躡手躡腳走進去,生怕有人看見。可是,就算這麼悄悄地走入,也還是被人發現了。他就是我和藹可親的爸爸。爸爸看了看我的臉,又看了看我手中拿的那張試卷上那刺眼的分數。待了一會兒,他好像明白了什麼,對我說:“你這次雖然考得差,但是以後一定會取得好成績的,所謂“失敗乃是成功之母”,吸取這次的教訓,沒關係,下次一定會給我驚喜的,對吧!我期待喔!好兒子!”我看見爸爸那和藹的表情,輕輕地點了點頭。

  這時,媽媽看見了,也走了過來親切地對我說:“兒子啊!你要多看一些關於學習上的書,正所謂“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本就如一艘船,一定就載著你駛向成功的彼岸,加油!從哪兒跌倒就從哪兒爬起。媽媽相信你,下次一定能考好的。”聽了媽媽的話,我更有百倍的信心去迎接下一次的更強的風暴。在家中,我如沐春風,那被澆滅的希望之火又重新點燃了!

  後來的日子,我總是以陽光般的心態迎接一次次地挫折和困難。我要感謝我的父母。他們的善良、鼓勵和寬容使我走過了無數次的風雨。在如此好的家風薰陶下我迅速長大,感到很幸福。

  點評:小作者能透過一次因沒考好受到老師的怒斥而心情低落的經歷,反映到家風如春風般的撫慰他的心靈,讓他找到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在以小見大中來體現家風,並抓住了人物的心理、行為、語言、神態等進行描寫,寫得很生動、形象。語言樸實,比喻貼切。

  家風的徵文 篇38

  家風,就是一股淳樸、美好的風。它從上一輩吹到下一代,為家中的每一代送來淳樸的美好品質。我們家,是一個熱愛運動的家,是一個孝敬長輩的家,是一個勤奮學習的家。

  運動是爺爺豎起的傳統。東邊的天空朦朦朧朧發出微弱的霞光,我們一家五口慢跑的身影已經又一次出現在寒風凜冽的早晨。我跑在“一”字隊形的第二位。還記得第一次加入這個奇怪的隊形時,寒風刺得我睜不開眼,冷冰冰的空氣讓我每一個毛孔都結了霜。但爺爺不斷鼓勵我,最終,我忍受了這一切。現在,這對我來說也是家常便飯了。迎風而跑,這不是任務,是錘鍊。

  看著身後一樣輕鬆奔跑的媽媽、爸爸和奶奶,我總會感到自豪:這是我們家的傳統,我成為了這一傳統的又一位傳人,家風已經從我堅強的骨子裡透了出來。慢慢地,我上學了,爺爺奶奶回到自己家去了。但他們傳給我的家風卻沒有帶走。帶著我骨子裡那勁,每天放學回家,我總會放下書包,在樓下一圈又一圈地慢跑。沒有了寒風作伴,但我依然感到那種無法言表的痛快。那是我心裡遺留下的痕跡,奔跑令我自由。在日復一日的奔跑下,這成了我的新習慣。這就是我熱愛運動的家庭。

  尊老敬老是銘刻在我家每一個人骨子裡的東西。除了平時的孝敬,從我記事起,每到中秋佳節,我們總會帶上一盒盒月餅,開車去外婆家陪伴年邁的外公外婆過節。一開門,媽媽和爸爸便齊聲大喊:“中秋快樂!”說著,把一盒盒月餅送到了笑開花的外公外婆手中。媽媽緊緊地擁抱了外婆,爸爸和外公親切地談天說地。一家人團聚的時刻,無不充滿了溫暖。吃晚飯前,爸爸媽媽走進了廚房,堅決地要求幫忙燒菜。吃飯時,爸爸媽媽不停地往外公外婆的碗裡夾菜,把碗裡的菜堆成了山。吃過晚飯,大家團聚在沙發前,我趕緊捧來月餅跟外公外婆、爸爸媽媽一起分享。一家人依偎在一起,看電視,吃月餅,其樂融融。

  爸爸媽媽的熱心關愛,讓我受到了感染。於是,從到家開始,我就不停地要求做家務。早上擦地板,中午燒菜洗碗,下午拖地,忙得不亦樂乎。能給父母送去溫暖,我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這便是我尊敬長輩的家庭。

  愛學習是我家故老相傳的風氣。從太爺爺再窮也要學習,到爺爺老了仍堅持每天學習,喜愛看書、學習是我家的共性。每到晚上,我家的書房裡都會擠滿了人。這時,我們一家三口都會各自捧著一部大頭書,津津有味地暢遊書海。別人家裡的電視節目,我想怎麼也比不上我們家的陣陣書香誘人。

  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它陪伴我長大成人,讓我能成為一個具有優秀品質的人,讓我能成為一個擁有美好未來的人。

  家風的徵文 篇39

  在茫茫無際的大海上,燈塔是水手的指路明燈。在漫漫的人生中,也珍藏著一盞值得信賴的指路明燈,那就是我們的成長之基——家風。

  家園如碧海藍天,家風如條條航標;家風如一根拉不斷的線,我們像末端繫著的五彩繽紛的風箏;家風如細雨,我們如幼苗,在雨露的悄悄滋潤下,出類拔萃,茁壯成長。

  從懵懵懂懂、呀呀學語起,父母就開始教我們做個懂事的好孩子,在家風的潛移默化下,逐步學會了做人的道理與準則。現在知道,家風就是指引我時刻做好事善事,做誠實守信、品德高尚、勤儉上進、知恩感恩、愛國愛家的人。

  爸爸在教我做人、做事上,是個很嚴謹的人。記得在一個炎熱的中午,我們在大街上,路過一位賣飲料的老奶奶,調皮的表哥買了三瓶,正在付錢時,一位阿姨也去買,在忙亂中,結果多給表哥找了一元錢。表哥和我正在得意地分享他的“戰利品”時,父親知道了,讓他送回去,我們倆都不情願,總覺得不就是一元錢嗎,沒有那麼必要嗎。父親立刻嚴肅起來,後來,表哥只得順從了。爸爸告訴我們:在做某些決定時,道德遠比金錢更重要。在人的一生中,誠實和道德佔具相當的份量。當一個人佔到一點小小的便宜後,另一個會受到精神和物質傷害,是不公正的。做事中,要學會換位思考問題。

  因為故土難離,我的爺爺奶奶一直生活在農村。父親每天下班後都向老人打個電話,詢問身體怎麼樣,吃什麼飯呀之類的。當老人問及我們情況時,父親都是以形勢一片大好來回答。我有時問爸爸,你天天打電話是不是煩呀,有時在撒謊,還說我們什麼都好。爸爸告訴我:人生首要之事,莫過於盡孝。老人需要精神贍養,更需要善意的謊言。尊老愛幼是傳統美德,如果連自己的親人都不尊重和愛護的人,還會為別人和社會做什麼呢。

  每當受到小朋友或者玩伴的不理解、不禮貌對待和挫折時,父親總是告訴我:學會寬容,原諒生活給你帶來的困難,你的心胸會更為開闊和博大;只有成熟的人和有品質的人,才會寬恕別人,才能享受到寬容之後帶來的平安與幸福。

  每當因為一點小小的成績而沾沾自喜的時候,父親總是以“在將魚兒拽上岸之前,千萬不要吹噓自己已經釣住了魚”,這句有深含寓意的話來警示我。

  就是從點點滴滴瑣事中,我慢慢學會了理解父母的慈愛,領會了老師的言行教誨,感受到了社會的和諧與純潔。我們生活在祖國大家庭這美好環境中,都應懷有一顆感恩之心,用道德的甘露來滋潤心靈,繼承和弘揚我們文明古國崇德向善、文明有禮的優良傳統和民族文化,剔除不良之風,使愛的正能量快速傳遞,我們的生活會更美好,更快樂。

  家風的徵文 篇40

  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構成了家風。顧名思義,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

  著名法國作家羅蘭曾說過:“生命不是一個能夠孤立成長的個體。它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葉。它又似一架靈敏的攝像機,沿途攝入所聞所見。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織造人格的纖維。環境中每一個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長過程的建材,使這個人的思想感情與行為受到感染,左右著這個人的生活態度。環境給一個人的影響,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塑造。”從而也足見家風的重要了。

  家風就是家規,是一家子的風氣。在我們家,體此刻孝順上。爸爸媽媽常說,“百事孝為先”。孝順孝順,孝敬長輩,就是什麼事兒儘量讓他們順心順意。在家裡,外公外婆說話,我們都要好好的聽,就算說錯了,也不能當面指責,要換一種他們能理解的方式悄悄的告訴他們。不跟長輩頂嘴,也是孝順的體現。長輩們說的話,我們小孩子必須要聽,讓我們做什麼事兒,要立馬行動,不能拖拖拉拉的。我們家的家風還體此刻飯桌上。一家子人開飯了,如果長輩們沒有動筷子,我們小孩子絕對不能先吃的。都要等到全家人到齊了,大家才開始一齊吃飯。不知不覺中,這都成了一個習慣了。當然,這是一個好習慣。

  家風當然也不僅僅這些,還有誠實啦!這個家風也十分重要,就拿我們家來說吧。媽媽時常教育我:做人最基本的品質就是誠實。所以,我認為,我家的家訓就是“以誠為本”。在生活中,有很多時候我們會說謊。比如,考試成績不好了,我會說同學們考的都不好,以此想逃脫爸爸媽媽的訓導。殊不知,這樣只會害了自我。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就對我說過:做錯事情不要緊,如果說謊為自我開脫,那麼這個說謊的嚴重性要比做錯事情的嚴重性厲害100倍。我也以往為了好多的事情跟爸爸媽媽說謊,最終的結果就是被爸爸媽媽狠狠的打了一頓。有時候做錯事情,爸爸媽媽反而不會打我,根據事情的嚴重程度,要麼給我講道理,要麼比較嚴厲的進行教育。還有一點,就是媽媽要求我言出必行,她常說的一個詞是“擲地有聲”,就是告訴我,自我說出來的話要能夠做到。媽媽說,我雖然是個女孩子,但自我的一言一行要敢於承擔。無論自我做什麼事情,做之前要先想好後果。就算犯了錯,也要自我敢於承擔。

  我一向在想,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如今社會一些不良習氣已逐漸退出人民的視線,“正能量”得以傳遞,如再加上優良家風以打造,那麼咱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完美,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