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演講稿> 以孝道為話題的演講稿

以孝道為話題的演講稿

以孝道為話題的演講稿

  演講稿以發表意見,表達觀點為主,是為演講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在現在社會,演講稿的使用越來越廣泛,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演講稿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以孝道為話題的演講稿,歡迎大家分享。

以孝道為話題的演講稿1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學生們:

  大家好!

  俗話說,“一切美德以孝為先”。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道不需要以驚天動地的方式體現。只要真心感謝長輩,回報親人,就能讓人感到溫暖。

  一天晚上,我夢見奶奶走在一條小路上,離我越來越遠。我掙扎著追她,但無濟於事。她在小路的盡頭慢慢消失了。

  “喂!”我驚醒了。原來是噩夢!奶奶聽到我的叫聲,趕緊跑過來:“樂樂,怎麼了?”“沒什麼。”我隨口答道。“哦!”聽到奶奶失落的聲音,我忍不住看著她,愣住了。

  歲月如石磨,滑過她的額頭,留下皺紋;時間就像一桶油漆,落在她的頭上,留下銀色。從記事起,我就被奶奶照顧,奶奶為了我被歲月摧殘!但是不懂得感恩,也經常不喜歡她的拖沓和羅嗦。我為自己感到羞恥。我下定決心要彌補我的錯誤。

  第二天晚上,奶奶照常出去散步,算了一下她回家的時間,我準備了一盆熱水給她洗腳。

  “喂!”門鈴響了。我馬上開門。是奶奶!我趕緊迎了進去,輕輕扶她坐到沙發上。然後,我馬不停蹄地拿來洗腳水:“奶奶,我給你洗腳。”

  她愣了一下,然後笑著說:“好,好……”奶奶把腳伸進水裡,“奶奶,熱嗎?”“不熱,水溫剛剛好!”我扶著奶奶的腳,小心翼翼地洗腳,揉腳背,最後慢慢揉揉她粗糙的鞋底:“你舒服嗎?”奶奶?”“舒服,真舒服,我的好孫子!”奶奶笑著回答。我拿出一條幹淨的毛巾,小心翼翼地擦乾她的腳。夜好靜,我抬頭一看,突然發現奶奶的眼睛裡閃爍著幸福的淚光…

  “羊有恩食,烏鴉有反饋之感。”"滴水之恩,當泉水報。"親戚給我們很多,要求很少。我們也應該儘可能地以孝順和感激來回報他們。

以孝道為話題的演講稿2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學生們:

  大家好!

  中國有句老話“我們老了人也老了,年輕了人也年輕了。”孝順尊老是各種良好道德中的第一位。如果一個人對父母不孝順,對老弱病殘不關心,很難想象他會愛自己的祖國。學習傳統,踐行孝道,懂得感恩是永恆的話題,但這些美好的時尚正在慢慢遠去。每個家庭都老了,每個人都會老。今天,你不尊重老人,你不能盡孝,你不懂得感恩,你老了。誰會尊重你,愛你?

  有一次在公交車上,人很多,沒有座位,我只好站著。我旁邊的座位上有一個大約十七八歲的男孩。有個老奶奶扶著座位,車子停下來,一路上搖搖晃晃,老奶奶幾乎站不起來。突然,司機突然剎車,老婦人又老又不穩,摔倒在男孩身上。她艱難地站了起來,幾乎站不動,氣喘吁吁地說:“對不起,年輕人。”奶奶歉然。“喂,你這麼大了,不能站著不動,跟別人來擠公交!”男孩低聲嘀咕著,不屑地白了奶奶一眼。

  下了車,我沉思了一下。我奶奶顯然受不了。給她讓座有什麼難的?很難想象這個年輕人能在家孝敬長輩。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這種美德現在去了哪裡?人,不就是為了自己的享受,不顧別人,肆無忌憚地拋棄這種美德嗎?老年人為年輕一代付出了很多。年輕一代不應該懂得感恩和尊重老人嗎?心裡百感交集。

  天晚了,我回到家滿腦子都是想法。無意中看到父親低著頭蹲在地上。原來他是在給他已故的祖父洗腳。爺爺坐在椅子上,臉上洋溢著幸福。天氣很熱,風扇不停地轉動,但爸爸汗流浹背,但他仍然洗得很仔細。突然,我覺得我應該做點什麼。

  我帶了一條毛巾給爸爸擦汗。父親笑著誇我懂事,爺爺笑著。這個小舉動也可以討好長輩。那麼,每天有多少人做過這樣的小事呢?我覺得,孝順,應該從小事做起,並不難。

  學傳統,孝順父母,感恩,現在就行動!

以孝道為話題的演講稿3

  百行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是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維繫家庭關係的道德準則,孝是一首動聽的歌傳誦至今,孝是我們每個人該有的最基本的美德。

  悠悠五千年,長江黃河的滔滔玉液,孕育了多少孝感動天的古老傳說。從西漢的董永賣身葬父,東漢的黃香扇枕溫衾,三國的孟宗哭筍,到今天的山裡女子佘銀花三十年如一日的照顧殘疾母親。這樣的故事太多太多,他們給予我們心靈太多的震撼和感動,他們是我們心靈的浸潤劑。

  隨著歷史的發展,這些古老的故事已經演變成了一種文化,但是孝不僅死一種文化,更是一種行動。那麼孝到是什麼呢?孝是沉香不怕艱難險阻,排除萬難一定要救出母親的赤子之心,孝是許士林為了救母親磕紅的額頭,孝是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的遠見。

  從古至今,孝的故事永不落幕,無論什麼時候,孝都不會過時,一個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更好的感恩他人,感恩社會。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臟,只有一具軀殼立於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價值,更何談頂天立地、闖出一番天地呢?朋友們想一想是誰用虯勁的手臂,為我們撐起一片無邪的天空,沒有風也沒有雨,是誰贈我們傲翔的雙翅搏擊長空。我們始終飛不出那一雙牽掛的眼神。回想一下吧,來自深夜的一聲咳嗽,是否叩醒你們沉睡的心靈,你們是否聽到筋絡退化的聲音,是否聽到皺紋肆意綻放的聲音,是否聽到黑髮脫落的哀怨。這就是我們的父母,我們偉大的父母。當我們漸漸長大,已不再需要父母的扶攙。怎可忘記,父母曾因為給我們撐起一片天,背影已變的衰老,憔悴已佈滿的雙眼。

  因為孝我們才有了這和諧的社會,因為孝才是我們領悟了生命的真諦。孝不僅是我們應該盡的義務,更應該是我們對父母的感恩和愛。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著一曲動人的樂章,那是大樹對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藍天中飄蕩,那是對藍天的感恩。草木非人,皆有感恩,更何況我們人呢?

  親愛的朋友們,我們作為21世紀的青年,時代的驕子,更應該把孝付諸於行動。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我們不要等到父母他們離我們而去的時候才懊悔。有了侍奉父母的心,即使不能終老,亦無愧於父母,無愧於天地。

  親愛的朋友們,讓我們共同努力,共同建築永恆的孝心,留下生命永恆的奇蹟。

以孝道為話題的演講稿4

  孝不僅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文化。

  孝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古往今來,孝文化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維護家庭和諧、增進民族團結、穩定社會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老了,老了,人老了;年輕,年輕,還有年輕人。”一位慈愛的母親手中的線,為她任性的兒子的身體做衣服。“但有多少愛有寸長的草,報三春暉。”"冷酷不一定是英雄,小早川憐子怎麼能不是丈夫呢?"。這些名言是教我們孝順老人,尊敬親人,從小孝順父母,愛護親人。我們幾乎是在這些名言的背後長大的。小時候一定要想:長大了一定要對父母親人好,但是現在社會上有些人的行為很可怕。不久前,我在網上看到一個悲傷恐怖的訊息:一位母親親手把兒子養大,兒子長大後,她覺得母親礙事,就把母親趕出了家門。不管颳風下雨,老母親只能一個人住在街上乞討為生。看完之後很生氣:怎麼會這樣?有這樣的兒子總比沒有好,簡直突破了做人的底線。這個人的行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恥辱,中華民族向來以孝著稱!

  當然,世界上不缺有孝心的人。看完下面這個故事,你可能會欣慰很多。

  孫彭梅,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在千千感動了成千上萬的山東人,僅僅是因為她的孝心。她剛嫁給丈夫時,他經常生病,無法照顧自己。婆婆年紀大了。從此,家裡所有的'負擔都落在她一個人身上。每次她完成農活,她都很快回家。她知道年邁的婆婆會很擔心。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她無怨無悔地照顧年邁的婆婆和生病的丈夫,撐起一個風雨無阻的家。現在,她照顧婆婆很好,丈夫的病情也有所好轉。接受記者採訪時,她的臉上充滿了美麗的微笑。誰能不被這笑容和這孝順感動?

  孝順老人,愛老人,要代代相傳,美與愛,要代代相傳。在正常的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盡力為父母做一些事情:比如,幫他們多做家務,打他們的背,揉他們的肩膀,不要讓他們擔心……這是每個孩子應該做的。

  孝親敬老,用實際行動去繼承,繼承美與愛,繼承這個偉大的傳統民族文化,喚起大家的孝心!

以孝道為話題的演講稿5

  古人云: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所以,心中有孝,才能感悟充滿孝心的世界,心存感恩,才能體驗生活給予我們的一切;孝心——不一定非得是那種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它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感激之心;從我出生以來,每時每刻都在父母無微不至的關心和愛護中,同時,我也學會了關愛,做有孝心的孩子。

  一天,我放學回家,剛進門,就聽見媽媽在呻吟,咦?媽媽怎麼沒去上班?我感覺不妙,奔進臥室,只見媽媽臉色蒼白地躺在床上,此刻,我眼睛充滿淚花,媽媽微笑著說:“沒事,先做作業吧”,“媽,怎麼會沒事呀,吃藥沒有?”,“待會吃”我學著平時媽媽的樣子,用手摸媽媽的額頭,啊!好燙呀!我非常果斷的說:“不行,讓我來吧!”可是,我的腦海一片空白,該怎麼辦呢?突然,我想到以前我發燒的情景,於是,我跑到洗手間,用水把毛巾浸溼,擰乾放在媽媽的額頭上,並把溫度計放在媽媽的腋下,忙完一切,我坐在床邊問媽媽病情,媽把媽撐起笑著說:“好多了,去學習吧,”但是,此刻我心裡湧起一股力量和責任,必須堅守在媽媽的身邊。

  在等待漫長的十分後,我一看體溫計,媽呀!三十九度!我趕緊在藥箱裡翻出幾瓶退燒藥,認真地看著說明書,上面寫著“飯後服用”,於是我決定先給媽媽做飯。媽媽曾在我發燒是,給我做了麵湯,並告訴我,發燒喝麵湯比較好。好!就決定做麵湯,並在湯裡下了一個荷包蛋,麵湯的香味撲鼻而來,這時,我的肚子開始抗議了,但我忍住飢餓把麵湯端到媽媽面前對媽媽說“媽,先喝碗麵湯吧。”媽媽激動的點點頭,我看了鼻子一酸,心裡十分難過,愧疚,我知道,這是由於我平時不懂得關心孝敬而這次讓媽媽十分感動。以前把媽媽的愛當作是理所當然的,想想看,我真不應該。我默默的想著。輕輕地舀了一勺湯,用嘴輕輕地吹了幾下,感覺不燙時,才餵給媽媽喝。媽媽平時就是這樣照顧我的。媽媽服了藥睡下後,我一直守在媽媽的身邊,給媽媽換毛巾。漸漸的媽媽的燒退了,我這才想起作業還沒寫,便趕緊去寫作業……

  第二天我一早起來,就來到媽媽的屋裡,問她怎麼樣了。她說好了,她和爸爸不停地誇我:“我們的孩子長大了,回照顧媽媽了,真是個有孝心的孩子。”我聽了心裡比吃了蜜還甜。

  “孝”讓我真切的體會到親情的溫暖,奉獻的偉大。同時,我也瞭解“孝”的真正含義——其實就是發自內心的關愛!

  讓“孝”串連我們的生活,讓我們的世界永遠充滿真情!

以孝道為話題的演講稿6

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

  大家好!

  “老與老,以及老人、年輕人、年輕人。天下可運於掌中。”孟夫子的教導是“尊老愛幼,然後引申到尊老愛幼,照顧自己的孩子,再引申到照顧別人的孩子。如果國家是由這樣的準則來治理的,那麼統一世界就像在你的手掌上操作一樣容易。”

  尊老愛幼是我們優良道德傳統的精髓。尊老愛幼是人類尊重自己的表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每個人都有舊日。從古到今,多少春夏秋冬,幾代人從小孩到老人,無論是盛唐還是當今社會,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發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尊老愛幼始於生產力低下的原始社會。為了促進人類的繁衍和文明的延續,對喪失勞動能力的老人和沒有勞動生活能力的兒童,實行勞動成果平均分配,實行強制供養。由此逐漸形成的這種樸素的道德觀念得到了繼承。從原始社會就有了尊老愛幼的思想,讓人覺得很幸福,也能看到人性的美好。“尊老愛幼”有她經久不衰的生命力。這種傳統美德將被我們永遠繼承。

  尊老愛幼是中國古代的優良傳統美德,我們應該

  中國人一直說自己是一個懂得尊老愛幼的民族,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尊老愛幼。每個人都有一個關愛的童年,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會像鳥兒一樣飛走。成年人有很多無形的責任,比如自己的工作,家庭,孩子。我相信成年人會有這樣的煩惱:一方面,為了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另一方面,他們想知道我們的父母今天應該想念我們多少次。看著最後一縷夕陽獨自消失在山後,他們會沉思孩子的想法多少次?父母對孩子的愛,大概是世界上最無私的貢獻,但又有幾個孩子能體會到父母的愛呢?在他父親MoMo嚴峻的面孔下,隱藏著一顆總是被孩子意外刺傷的心。

  我們都應該意識到,我們總是被默默的愛著,但是你,我,對那些我們真正應該付出的人付出和關心嗎?前幾天的情人節,很多年輕人都會送玫瑰花和禮物來表達心意。我們的父母呢?他們收到過你的花嗎?

以孝道為話題的演講稿7

  我看過這麼一幅漫畫: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為姥姥舉辦生日宴會。桌上美味佳餚,應有盡有,唯獨沒有姥姥的身影。卻見小外孫指著在廚房正在汗流滿面做飯的姥姥叫道:“姥姥,該您吹蠟燭了。”

  好一個生日宴會,這哪裡是為老人舉辦的,分明是讓老人無償地為他們付出!我不禁問道:“中國五千年文明的孝道哪裡去了?”

  我們知道,從古至今,“孝”字佔據著幾乎全部人的思想意識。不論年長、年幼,都遵循著“孝”。古時候的“孝”便為“順”,孝順永遠連在一起,最後終於成為專有詞。一家之中,父親為一家之主,兒女必須言聽計從,不論對錯,一律服從,這也是孝的一種體現。

  而今,“孝”的含義有了進一步的改變,從一味順從,深化到了求大同,存小異,從精神、物質兩方面來盡孝。我們經常可以發現:每當週末,一些老人的家裡總是兒女滿堂,聚在一起,對老人問寒問暖,給老人買補品,陪老人談天,孫子們也向老人彙報好成績,逗老人開心,這是新時代孝的體現。

  社會在一天天地進步,從古時的一味順從發展到今天的物質、精神兩方面盡孝,無一不體現出中國人對“孝”的重視。

  而國外與我們不同,他們那裡子女與老人之間的關係只是金錢關係,家長只負責把兒女撫養成人,其餘則撒手不管,全無關係了。而家長到了晚年,縱使兒女成群,也不會出現兒孫滿堂,歡聚一堂的情景,他們是冷漠的金錢關係。我聽過這麼一件事,有一位老人孤身一人住在美國洛杉磯的一幢小房子裡。有一天當郵差來送養老金清單時,發現這個老人已死去多時了。是由於突發心臟病而亡。據瞭解,她有九個兒女,個個生活得都不錯,還有一個是大資本家。可她在這九個兒女成人之後,就再也沒有見過她們,頂多在聖誕節時收到幾份小禮物。而在她死後,她的兒女也未曾表示過什麼。由此,我們就可以看出東西方文明的差異,至少是在“孝道”方面的差異。無怪乎有人這麼評析:西方資本主義世界是兒童的天堂,成人的戰場和老人的地獄。

  可見,講“孝道”是中國人的.美德之一。

  我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陳毅同志十分孝敬他的母親。有一次在他回家看望母親的時候,他的母親由於行動不便,年老多病,把褲子拉髒了。當她看見陳毅進來,忙把髒褲子藏到褥子底下。當陳毅發現褥子下的髒褲子之後,埋怨母親為什麼把褲子藏起來,自己的兒子有什麼顧忌的。她母親說:“這粗活還是讓別人去幹吧。”陳毅卻說:“我是您的兒子呀?別人怎能代替呢!”說罷,三下五除二就把褲子洗好了。

  可見,上至領袖,下到百姓,無一不在遵循著“孝道”,孝道是我們中國人最突出的美德。

  我們青少年理應繼承這一美德,決不能像那幅漫畫所畫的那樣做,而是進一步把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發揚光大!

以孝道為話題的演講稿8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學生們:

  大家好!

  “羊有跪求哺乳之感,烏鴉有反哺之意。”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父母的幸福大部分來源於子女的孝順。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祖母,她的生活艱難而幸福。

  奶奶今年快80歲了。她慈祥的臉上早已佈滿滄桑,背微微彎著,白髮記錄著她一生的故事。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她臉上總是掛著滿足的笑容。當她和老鄰居聊天時,那些老朋友經常稱讚她非常開心和令人羨慕。

  記得大人們說過,人一旦老了,最怕孤獨,但我奶奶在晚輩中威望很高。晚輩要和奶奶商量家裡大事小事,讓她拿定主意。假期裡,外面的親戚回家後必須先去看她,和她聊天。這個時候奶奶把晚輩當孩子,爸爸工作太忙。每個週末,他也會抽空帶我回老家看望奶奶,陪奶奶散步,帶奶奶去鍛鍊身體。有時候,他會騎著“小毛驢”帶著我奶奶去鎮上購物。“一切美德,以孝為先”,這是父親經常對我提到的,他做到了。

  年紀大了,奶奶的問題增多了,爸爸總是想盡一切辦法照顧奶奶。我記得那是一個雨夜,奶奶在門口摔倒了,爸爸在出差。聽到這個訊息,爸爸先安慰奶奶,讓家人先送奶奶去醫院。然後他放下工作。半夜,他匆匆打車去醫院,冒著大雨。病床上的奶奶因為腿腳骨折痛苦呻吟。爸爸的擔心寫在臉上,他說了兩個字。

  以我為例。我覺得我對長輩的孝心就是提高學習成績,儘量讓父母少操心,在家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上次母親節,我媽吃完了,我就衝過去把菜都洗了,還打我媽的背。突然發現媽媽頭上有幾根白毛。我不禁想到,媽媽不僅要在工作日努力工作,回家後還要做一些家務,幫我做作業。於是我更認真地跳動,心裡暗暗答應:以後我會更。

  孝,一個很深刻很普通的詞…

以孝道為話題的演講稿9

  中國作為一個泱泱大國,擁有多達十四億的人口。中華民族作為一個古老的民族已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在這五千年,從未變過且流傳至今的那就數孝道了。

  孝,乃中華民族傳統之美德。自古就有百善孝為先的說法,而孝也自然而然的成為了一個評價人們道德素養的尺度。如果一個人沒有了“孝”的概念,那麼就沒有資格使用“人”這個名詞來稱呼自己,甚至連動物都不如。羊羔尚且懂得跪乳之恩,烏鴉也知反哺之情。那麼作為靈長類的我們又該當如何呢?

  古時候《二十四孝》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已耳熟能詳,故事中的人物也都值得我們敬佩與學習。然而,又過了幾百年乃至上千年,到了這個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又有多少人能夠向他們那樣去孝敬自己的父母呢?在這個現實主義的物質社會,很多人也都變的現實。一味追求自己的地位、賺取自己的薪水、尋求自己的戀人,那麼又有誰能夠真正想到過自己的父母呢?很多人以為能給自己的父母足夠的零花錢,讓他們住豪宅就是盡孝了,且不知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於是“空巢老人”就應時而生。而那些空巢老人最需要的就是關愛,能夠兒孫繞膝,享受一家人美滿的快樂。然而,這些正是那些做子女的所不能給的。因為他們要工作、要賺錢、要追求地位。然而我們反過來想一下,自己的父母都已年邁,這些做子女的又能盡孝幾年呢?且不知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子欲養而親不待”。所以懇請那些正忙於工作的子女們好好反思一下,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方式來盡孝。哪怕是陪父母逛下街、看場電影、聊聊天~這些看起來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事情卻恰恰是父母最需要的。這平凡的一件事就能讓他們高興好幾天。如此看來,盡孝又何嘗不是一件簡單而有趣的事情呢?

  所以瞭解自己的父母,認清父母的需要,讓父母快樂,讓自己問心無愧才是你當前最應做的。現如今,我們不僅要知道“百善孝為先”,更要做到“百忙孝為先”。把手頭的工作放一放,多陪陪父母,這樣才能真正履行好一個做子女的職責,才能真正把“孝”這一優良傳統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