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演講稿> 學會什麼國旗下的演講稿

學會什麼國旗下的演講稿

學會什麼國旗下的演講稿

  篇一:學會學習,習慣當頭國旗下的演講稿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法國學者培根曾經說過:“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應該努力地追求好習慣。”的確,習慣就像我們身上的指南針,指引著每一個人的行動。根據心理學的研究結果:3周以上的重複會形成習慣,3個月以上的重複會形成穩定的習慣。即同一個動作,重複3周就會變成習慣性動作,形成穩定的習慣。”一個下意識的習慣動作,有時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損失和影響。

  有這樣一個事例,有一個食品公司和外商洽談一個合資專案,專案基本上談妥了,在最後舉行簽約儀式前,外商提出參觀一下工廠。公司總經理帶著外商在打掃得乾乾淨淨的廠房裡轉悠,外商看的頻頻點頭,很是滿意。突然,西裝革履的經理喉嚨裡覺得癢癢的,他咳了一下,隨地吐了一口痰。外商皺了皺眉頭,一會兒便告辭了。回去後,他通知經理說,簽約儀式取消了,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他的那一口痰。他說,生產食品需要嚴格的衛生措施,如果公司的管理者都有這樣不好的衛生習慣,那麼整個公司的衛生習慣就可想而知。

  再拿我們密切相關的學習來說吧。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現象,有些同學平時不刻苦、不用功,作業總是馬虎潦草,沒有養成踏實認真的學習習慣,成績總是不好;我們也看到,有些同學雙休日只顧玩,把作業壓到星期日晚上才去做,開了夜車還做不好。其實,這完全是學習習慣和方法的問題。大家都知道,一個好的、科學的學習習慣和方法,能使我們既學得有效率,又學得輕鬆自在。而如果你不能養成好的習慣,上課不注意聽講,不踴躍發言,不鑽研難題,這樣不但不能提高效率,而且對你的身心發展也會造成不利的影響。

  看看我們周圍,有人勤奮,有人懶惰;有人認真,有人馬虎;有人勤儉節約,有人鋪張浪費;有人明天的事今天做,有人今天的事明天做……勤奮節約的人收穫幸福,鋪張浪費的`人收穫痛苦;今天的事情明天做,所有的夢想皆成空,明天的事情今天做,所有的夢想皆成真……有怎樣的習慣,就會有怎樣的人生!同學們,讓我們習慣當頭,學會學習。

  首先,確立目標,循序漸進。一個好習慣的養成不會是輕而易舉的,要想完成它,就得確立長遠的目標,一步一個腳印的行動起來。俗話說,有志者,立長志,無志者,常立志。所以,要養成好的學習習慣,不能心急,但一定要說到做到。例如,想背完1000個單詞,可以分成多天來完成。今天背10個,明天背10個,日復一日,這樣不僅不會給自己造成太大的壓力,並且當你完成目標時,會品嚐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成功的喜悅。

  其次,學會時刻自我約束。如果良好的習慣養成之後放鬆要求,忘乎所以,那麼沒過多久丟掉的壞習慣又會重新迴歸。認識到聽課做筆記的重要性後,就得一天不落的記下去;認識到上課遲到的不良性,就要具有時間觀念;認識到沉迷於網路的危害性了,就不能再找藉口深陷其中;認識到自習課講話會影響他人,那就踏踏實實的自己學習。久而久之,壞習慣會離你越來越遠,自然成功會離你愈發的接近。

  昨日的習慣,已經造就了今日的我們;今日的習慣決定明天的我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今天做起,養成良好的習慣,學會學習,做一個優秀的小學生,共同創造輝煌的未來!

  謝謝大家!

  篇二:學會節約用水,做環保小衛士國旗下的演講稿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3月22日,你們知道是什麼日子嗎?對,是世界水日,今天我講的題目是《節約用水,做環保小衛士》。

  我可以問大家幾個問題嗎?你每天早上起來用什麼洗臉呢?你媽媽每天做飯都需要用什麼呢?而你每當口渴的時候喝的都是什麼呢?答案可能是同一個:“水。” 是啊,水看上去是那樣的普通,普通得讓人不可缺少而又隨時可以忘記。人們只是在渴了的時候想到喝水,而對於水的本身關心得很少,甚至從未關心過。

  水,是生命之源,是任何物質都不可替代的,是世界上最重要,最珍貴的資源。沒有水就沒有生命,人類無法生存,更談不上什麼文明和發展。至今為止仍然認為水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想法是愚蠢和有害的。實際上,淡水資源是非常有限的,雖然水佔地球表面的70%,但是隻有2.6%的是淡水,而其中99%都被凍結在荒蕪人煙的南北極,只有不到1%可以利用。當前,由於世界人口的劇增、人類的過度索取和浪費,以及工業汙染等原因,世界淡水資源越來越匱乏,人類正面臨著嚴重的水危機。

  中國是一個水資源緊缺的國家,儘管水資源總儲量達2.81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中國養活著世界1/4的人口,人均水資源佔有量不足世界人均佔水量的1/4,被列為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貧乏的國家之一。淡水的缺乏都導致許多的問題甚至帶來災難。或許大家都聽說過,在未來國家之間很有可能會發生水之戰,而我們的母親河—黃河每年也要斷流幾個月。

  側耳傾聽,淮河在吶喊,黃河在哭泣,長江在嘆息,太湖在呻吟……水汙染像一種持久的頑疾折磨著大大小小的河流、湖泊、水庫……水環境的惡化直接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為了呼籲人類關注水汙染,節約水資源,聯合國將每年的3月22日定為“世界水日”,呼喚著地球兒女要珍惜每一滴水。

  聯合國有關機構經過多年的調查,得出這樣的結果:每衝一次馬桶所用的水,相當於發展中國家人均日用水量;夏天衝個涼水澡所用的水相當於缺水國家幾十個人的日用水量;當水龍頭沒有擰緊,一個晚上流失的水相當於非洲或亞洲缺水地區一個村莊的居民日飲用水總量!由此可見,節約用水是多麼的重要。

  水資源是人類的共同財富,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提高對水資源的認識,自覺養成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我們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隨時注意擰緊水龍頭,做清潔時節約用水,在生活中與浪費水資源、破壞水資源的行為做鬥爭,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珍惜每一滴水,保護水資源,並透過我們“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影響家庭,影響和帶動身邊人加入到保護和節約水資源的行列中來。

  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熱愛水、珍惜水、節約水、保護水,做一名環保小衛士吧!

  篇三:學會感恩國旗下的演講稿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學會感恩》。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熟悉的旋律,每天在校園響起。同學們,當你聽到這首歌時,請你問問自己,我會感恩嗎?

  當我們第一次懂得凝望這個多彩的世界,是母親的雙眸與臂彎讓我們溫暖滿懷;當我們咿呀學語,能喊出的第一個字眼是媽媽;當我們蹣跚學步,直至獨立行走的背後,又是父母多少的擔驚受怕;當我們邁進學校,吮吸知識的甘露時,是老師無怨無悔的辛勤付出。老師——媽媽,媽媽——老師!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是你們給了我們太多太多的愛。學會感恩,課上專心聽講,認真思考,主動的參與,努力的進步;學會感恩,聽從父母的教導,與父母發生分歧時,不賭氣,多溝通,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這樣,你就會發現老師、父母臉上多出的那一份欣慰的笑容。

  今天是3月7日,明天,就是國際婦女節,為了進一步深入開展感恩活動,德育處向全體同學提出倡議:為身邊的女性長輩們、老師們獻上節日的祝福。

  1、聽一個故事。讓媽媽、奶奶、外婆說說你的成長故事。

  2、對養育自己的女性長輩,對教育我們的老師說一句感謝的話。一、二年級的同學可以口頭表達,也可以透過電話、簡訊傳遞。三年級以上的同學可以以書信、卡片的形式表達。

  3、給媽媽捶一次背、洗一次腳。從小到大,媽媽給我們洗了無數次腳,但是,我們卻從沒有想到過要給媽媽洗洗腳。今天,我們長大了,要讓媽媽感受被兒女關愛的幸福,讓媽媽嚐嚐被兒女疼愛的甜美。我們親自給媽媽捶一捶背、洗一次腳。

  4、為家長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如洗碗、掃地等。

  感恩,是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自古就留傳著許多感恩的佳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滴水之恩,需當湧泉相報”等等。感恩,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境界。感恩,不是為了求得心理平衡的片刻答謝,而是發自內心的永恆回報。學會感恩,應該是學會做人的一條最基本的標準。同學們,就讓我們把對長輩們、老師們的感激化作實際行動,從這個春天開始,學會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