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學習感悟> 《感動中國》事蹟學習感悟

《感動中國》事蹟學習感悟

《感動中國》事蹟學習感悟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我們常常會因為所接觸的人和事而備受啟迪,這時,就可以把它們都記錄在文章裡。不過,是不是不太會寫感悟?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感動中國》事蹟學習感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感動中國》事蹟學習感悟1

  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終於開播了,我們和王老師分三個時間段看完了這部感動人心的片子,當我看完後使我感慨萬千。

  我是一位很容易被感動的小男孩,我看的這十個人裡,幾乎我每次都會熱淚盈眶,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周月華和艾起。

  周月華從小就落下殘疾,但是這並沒有阻礙她的生活,她透過自己的努力,最終使她實現了當醫生的夢想。為了給村裡人看病,她每天不得不拄著柺杖到病人家裡,她走過了無數的風風雨雨,並遇到了艾起,從此他們二人相依為命,每次當她要看病時艾起都會心甘情願的揹她,無怨無悔。就是這一對普通的夫妻頃刻間感動了全場一千多人,我也淚流滿面。《感動中國》給予他們的評價是:清香傳得天心在。

  除了周月華,還有一位值得我們小學生學習。她叫何玥,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小姑娘。在一次地震中,何玥把自己所有的零花錢都捐了,並且還鬧著父母捐了一個月的工資,但是她卻被診斷出有心臟病,只能再活三個月。她對父母說死後要無償捐獻器官,最終他的肝臟救助了四名兒童。《感動中國》給予她的評價是:何處春江無月明。

  看完後,我熱淚盈眶,為什麼上天要把這麼多善良的人的生命一一掠走,為什麼不能讓她們長久的生活著,讓她們再多做一些好事,讓我們的家園變成美好的人間呢?但是她們雖然走了,給我們留下的是精神,我們要把這種精神永遠傳遞下去,使我們的家園變得更加燦爛輝煌。我也要像他們一樣多做好人好事,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感動中國》事蹟學習感悟2

  今天,我們觀看了《感動中國》,那裡面有著許許多多的感動英雄事蹟,讓我們熱淚盈眶。在其中,有著熱愛祖國的程開甲、堅持教育事業的張玉滾、紮根邊疆守衛邊疆的王繼才和王仕花、愛崗敬業的其美多吉、英勇無畏的杜富國……而最令我感動的就是不畏疼痛,保護家園而勇戰匪徒的呂保民。

  他是一名退休的戰士,在市場上賣雞蛋。一天,一名越獄的匪徒因搶了錢包與人爭執,而用一把極其鋒利的彈簧刀將那人捅了數刀後殺死。這一幕呂保民看在了眼前,心裡想也沒有想,就向前阻止,卻與匪徒發生爭鬥。當自己已經被捅了好幾刀後,他依舊沒有管任何疼痛,結合著自己的幾位老戰友終於將其追捕。而這時候呂保民才發現自己已經中了很多刀,鮮血侵透了整個衣服,自已也就倒下了。經過數日的搶救之後,終於把他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呂保民在採訪的過程中說:“我當時就沒有時間去考慮疼痛,我就是想趕緊抓住匪徒,不能讓他再去傷人,在去破壞市場了。”在醒來後,想的卻是自己為什麼在一開始的時候失手了。這就是他,一個勇敢無畏的他。

  現在的我,別說是被人捅一刀了,就算是手指被劃破,都得擔心個還一會兒,有時候受到一些比較重的傷,哭哭嚷嚷的時候都有。而且,我有他這種英勇無畏的英雄氣概嗎?當哪天步入社會,遇到了匪徒,我有勇氣去與他搏鬥嗎?我要學習他的這種精神氣概,長大後,儘管自己不是那麼的出人頭地,也要保衛家園社會,驅除那些非法分子。

  今天的觀後感,我明白了很多的東西,但是,我還是特別的感動。

《感動中國》事蹟學習感悟3

  今天,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觀看了《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會,看了以後,我非常感動。

  其中,令我最感動的,是教師張玉滾。教師張玉滾是山裡走出的孩子,讀完師範大學後本來要去外面闖蕩,可是他兒時小學的校長卻親自找上門來,想讓他去小學當老師。當時張玉滾兒時的小學環境差,工資低,沒有人原意來,可是經過校長的3次親自登門拜訪,他還是決定留在村子裡,當一名老師。

  張玉滾回到了兒時的小學,卻發現這裡的面貌和兒時並沒有什麼兩樣,還是一樣的破,但工資很低,40塊錢一個月。由於環境差,工資低,沒有老師願意來,老師少,張玉滾只好當起五門課程的老師,這個班的所有課程都是他教的。

  每到新學期,張玉滾都要挑起扁擔,到1600開外的縣城去買教材。山路崎嶇,張玉滾只好步行,他每次往返都非常累,可是他沒有放棄,每學期如此。後來,張玉滾用自己的錢為小學建了一個食堂,可是並沒有廚師,於是他想到了在毯子工廠工作的妻子,讓她來做義務廚師,沒有一分薪水。沒有了妻子的工資,張玉滾一家的生活更加困難了,可是他沒有放棄,沒有抱怨。

  有一次,有兩個新來的新同學沒有教材,他讓妻子騎著三輪車去買教材。由於他還要教書,只能把9個月大的女兒讓妻子帶著。可是都到了晚上了,妻子還是沒有回來。實際上這時候妻子已經在回來的路上了,三輪車翻了,9個月大的女兒頭磕在石頭上,心臟停止了跳動……儘管如此,可是張玉滾依然在教書。

  看了張玉滾的事蹟後,我感覺自己雖然環境很好,但還是不滿足於現狀,還整天抱怨,不好好學習,我感到十分慚愧,我以後一定要好好學習,學習張玉滾的品質。

《感動中國》事蹟學習感悟4

  我們生活在愛的世界裡,我們因愛而感動,世界因愛而更美麗!

  經過我看了《感動中國》頒獎典禮。我瞭解到在祖國的各個角落發生著許許多多讓人感動的事蹟。比如說,在短片中年紀最小的何玥,在自己生命結束的時候捐出自己的生命器官,用平凡生命的最後閃光,為別人照亮生活!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陳斌強用一根布帶!連線著身患殘疾的母親!不,連線著他們的不只是這根布帶,而是他們母子間那感人的深情!

  2013年4月20日八點零二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發生里氏7.0級大地震,大地母親在顫抖。100多條脆弱的生命就這樣逝去了!而在這些讓人悲痛的瞬間,卻有一群用自己的雙手幫助災區人民!他們是我們敬愛的人民子弟兵們!他們不懼犧牲自己的性命,也要去挽救那些埋在廢墟下的生靈!在當天下午,一輛滿載救援人員的卡車,在前往災區的途中,為了避讓其他車輛不慎翻入河中。河水奪去了兩位戰士的生命,但他們被救起來的第一反應,就是想繼續趕往災區救援!我為他們的行動而動容,為他們的大愛而落淚!而最美記者陳瑩,在災情發生當天,應該是她最幸福的一天,她步入婚姻殿堂,地震來襲,她不上完成自己的婚姻,第一時間對當地居民進行了採訪!讓我們第一時間瞭解到災情!她的行動讓我感動!

  世界上許許多多讓人感動的事蹟,而這是這些讓人感動的瞬間,才讓世界變得更美麗與和諧!我,作為華夏兒女,雖然我的力量微薄,但是我願意用自己的雙手去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每一位人!讓感動聚集,讓愛無處不在!

《感動中國》事蹟學習感悟5

  看了感動中國後,總覺得那些評選出來的人物都讓人敬佩感動。在這個簡單的卻又內涵豐富的舞臺上,閃閃發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們生活中的普通人。在感動中國節目中,雖然感動我的人有十個,有隱姓埋名30年的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有為報答戰友深情,幾十年守護天山築路士兵墓園的老兵陳俊貴;有努力改變鄉村面貌的基層好乾部山西村官段愛平但是在這些人之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年屆90仍然堅持拾荒助學的山東老人——劉盛蘭。

  劉盛蘭是位普通村民,年輕時在外打工,後來在一家企業作保管員。73歲的時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為了讓自己老了無力行動時,身邊會有一個照顧他的人,他開始了助學。這是老人的初衷。但後來,他助學的`規模遠遠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1998年,劉盛蘭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則救助報道,從那時起,73歲的他就將自己微薄的工資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學生,也逐漸從周邊幾個地市"擴張"到全國各地。最多的時候,他同時資助著50多名學生。每天清早,劉盛蘭起來弄點簡單的飯菜,就騎著腳踏車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撿回一大堆破爛。他17年幾乎未嘗肉味,沒添過一件新衣,"吝嗇"的連一個饅頭都捨不得買,可捐資助學總計7萬多元,資助了100多個學生。劉盛蘭一直沒進養老院,這樣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補貼。這些錢他全部捐給了貧困學生。劉盛蘭唯一珍藏的是一個深藍色布袋,裡面裝滿了匯款單和回信。這麼多年過去了,老人也不記得匯出去多少錢、收了多少封信。20xx年8月,因為腎病,劉盛蘭住進了醫院,但他仍然惦記著捐資助學,擔心匯款中斷和沒到位會斷了孩子們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資助的孩子回來看望他,照顧他。還記得那撼動心靈的頒獎詞:殘年風燭,發出微弱的光,蒼老的手,在人間寫下大愛。病弱的身軀,高貴的心靈,他在九旬的高齡俯視生命。一疊疊匯款,是寄給我們的問卷,所有人都應該思考答案。是他讓我感受到了崇仁厚德!看過《感動中國》之後,我的內心彷彿受到了神聖的洗禮,在感動與眼淚背後,我收穫的不僅僅是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內心中無法言喻的那份震撼與動容。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點一滴的小事感動著我們,也感動著他人。

  生活中從來就不缺乏感動,只不過是在繁忙的學習生活之中,我們忘記了用發現美的眼睛去發現這些讓我們的內心能為之震撼的感動事蹟。用心去看世界,去發現細節的感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