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大學生軍訓的心得及體會

大學生軍訓的心得及體會

大學生軍訓的心得及體會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裡有了一些心得後,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學生軍訓的心得及體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學生軍訓的心得及體會1

  高考過後,我們迎來了漫長的,沒有作業的假期。我第一次對“虛度年華”這個詞有了切身的感覺。我巴望著、憧憬著心中的校園生活,恨不得讓時間長上翅膀將這個夏末秋初的九月帶到我身邊。當然,我明白,隨之而來的首先是一次勵練——一直讓我感到後怕的軍訓,望著炫耀白光的太陽,我甚至有種發自本能的抗拒與退縮。14天,一個既不長也不短的時間,不長,是因為相對我那個熬了很久才到頭的無聊假期來說,這14天也許是充實而有意義的;不短,是因為在烈日的炙烤下也許每一秒鐘都能在心中數得那麼清楚。而現在,我想這14天是人生中絕不可刪掉的14天。我們接受了身體和心理前所未有的考驗,我們認識了將朝夕相對四年的朋友,我們就此展開了大學的新畫卷,圍繞“軍訓”這個主題,我有太多的片段,太多的關鍵詞從腦海中搜索出來,與你們分享……

  從我開始軍訓生活以來,爸媽很明顯減少了來電話的次數,我明白他們是怕影響了我軍訓的休息,而改為了默默地發簡訊息給我,每次我開啟手機,總能收到2條資訊:爸爸是個不擅把感情外露的人,他只是每天發天氣預報給我,天熱要我記得防暑防曬,天涼了提醒我加衣,他的話乾脆利索,軍人出身的他用他類似命令的口吻傳達著他的關愛,而媽媽卻是個很感性的人,和平時絮絮叨叨打個不停的電話不同的是,她每天也只發條簡訊,告訴我一些生活上該照顧自己的話,我知道她希望我從此能慢慢獨立,成高中生蛻變為真正的大學生,每次收到爸媽用心良苦的簡訊,總是覺得心裡暖暖的,甜甜的……

  說到大學後的這次軍訓,無論是軍訓之前或是軍訓已經開始的前幾天,我的內心都是極不願意的。因為初一、高一的兩次軍訓已經是絕對的刻骨銘心,刻骨銘心的艱辛疲憊,而大一的軍訓早就耳聞其無聊至極。因此,我是不抱有任何期待開始本次軍訓的,態度也並非百分百的認真。

  但是軍訓的第一天,特別是站軍姿,就改變了我之前的想法。儘管前兩次都學過站軍姿,但此次站軍姿,我的動作依然不標準,依然堅持不久。一連幾天站軍姿,依然還得教官不斷糾正:右邊肩膀後面一點,高一點,左邊肩膀往前一點。每天每次如此,時至今日,我每天最害怕的還是站軍姿……

  站軍姿是最基本的,是其它一切動作的基礎。教官說道。但是這最基本的站軍姿,對我來說,卻是最難的。由此我清楚自己必須糾正自己的態度,用端正的認真的態度來面對軍訓,並從軍訓中提升自己,無論是站軍姿、佇列訓練還是鍛鍊耐心、意志、堅忍、團隊精神等,用學習的積極的態度認真參與軍訓的每一項訓練。

  軍訓開始後才發現,其實軍訓並非如師兄師姐們所說那麼輕鬆或無聊,雖然沒有像初中、高中軍訓時那樣站在烈日下曝曬,沒有那麼大的訓練量,雖然練習的動作都很簡單,但要讓那麼多人行動要像一個人一樣的確定是件不易的事。一天軍訓下來,還是挺累的,特別是夏日炎炎,太陽好像要用全部的光和熱融化這個世界,整個場地好像一個蒸籠,我們在這樣的環境下紋絲不動站軍姿,不厭其煩練枯燥而煩瑣的動作,汗水像決堤的洪流,順勢直下,怎一個揮汗如雨了得!我們的衣服溼了又幹,幹了又溼,留下一圈又一圈的痕跡。汗水沿著臉頰一滴又一滴地滑下,熱氣充斥著我們的鼻翼。軍姿已站了三十分鐘了吧,脖子好酸,腳的刺痛感越來越清晰,教官說還有60秒,可是我數了好幾次60了,為什麼還不到時間,似乎一秒就有一個世紀那麼長……但是值得欣慰的.是,每一天站軍姿都可以感覺到自己的進步,似乎可以堅持更長了……

  儘管有點辛苦有點枯燥有點累有點煩,但每天還是過得挺開心的。在訓練過程中,總有同學鬧笑話,大家笑成一團。一到休息時間,同學們一起聊天、開玩笑、唱歌,或者教官跟我們談起他的軍營生活,這些都是我們的快樂時光。其實,我們的教官人很幽默,他不僅講笑話給我們聽,玩腦筋急轉彎,而且還教我們唱歌,這使軍訓生活變得豐富精彩。教官不會那他的身份壓我們,感覺還是挺可親可愛可敬的!教官身上的好奇心、好學心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總會好奇的擺弄單反相機,這些時候總會覺得他離我們很近,感覺不到一點架子。很慶幸也很感謝,譚教官挑了我們這個連並帶領我們一起渡過15天的軍訓,謝謝!

  透過軍訓,我們同學之間的友情更加深厚了,以前沒有很多機會大家一起接觸相處,在這個軍訓期間,我們分享身邊的趣事,分享喜歡的書、電影,分享煩惱,分享各自的家鄉話,一起吵吵鬧鬧,好像回到了少年時代。儘管每天還是會數著軍訓還剩多少天,每天還是會想今天不用軍訓該多好,但是每天還是會認認真真地訓練,過好軍訓的每一天。希望接下來軍訓的日子,大家都能認真訓練,訓練得像個兵似的,等待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

大學生軍訓的心得及體會2

  大學離不開軍訓,完成報名,安頓好之後,我們接收到學校通知,需要軍訓了,第二天穿戴整齊軍裝的我們開始了軍訓。

  一開始的時候對軍訓從滿了好奇,想要看一看大學的軍訓有什麼不同,早上的時候還不算太熱,還比較好,我們開始訓練一些基本動作,比如轉向,比如齊步走等簡單的動作,到最後我們練習軍體拳。

  要說軍訓的切實感受就是累,熱,這是剛開始的時候的感受。每天我們都要進行很多訓練科目。每天我們都會在訓練場上一遍遍演練,每次我們都會渾身出汗,都會受不了,開始的時候為此我們訓練結束後內心都非常不情願參加明天的訓練,太累了,從沒有經歷過,也沒有切身感受過,當自己置身其中的時候就會反悔。

  這是我們前三天的感受一個個都想要儘早結束,希望可以好好休息,因為感覺軍訓訓練的專案難且不好練。一個個苦著臉,這是我們大學的課程之一還是必修課,所以咬牙也要堅持完成。

  當我們經過了開始的一段時間的不適應後,我們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訓練也比較簡單了,不在如同一開始那麼排斥,我們在訓練的時候也變得更加專注,更加用心,每一個工作都會認真努力做好,不想成為拖後腿的,不想成為特殊的一個,一次次的堅持努力總算是有收穫了一次次堅持也算是沒有白費,我們的訓練得到了老師,和教練的表揚,此後訓練我們更加賣力,更加用心。

  我們一起努力,一起訓練,有苦一起扛,那時候我們是快樂的是興奮的。我們對訓練充滿了激情,充滿了鬥志,絕不會有任何的抗拒每個人都全心全意的去訓練,去做好自己的訓練,累了我們盤腿做下一起與教練開心聊天說趣事,相互間比拼軍歌,用歌聲來展現我們大家的團結力量,還有各種才藝表演各種活動,樂在其中。

  軍訓是一次訓練教會我們要遵守紀律,學會吃苦耐勞,軍訓也是展示自己的地方,我們可以隨心所欲的展示自己的特長,只要有勇氣都可以展現給大家,每個人都有機會。

  這讓我們在軍訓的時候認識到了好友,結實了來自各地的同學,讓膽怯的人敢於說出自己的想法,讓優秀的人更優秀,訓練的不只是外在,還有內在,蛻變的不只是身體,更深精神的蛻變。

  軍訓改變了我們,改變了感念,讓我們樹立起了自己的理想,讓我們有了追求,有了勇氣去面對困難,能夠在以後大學生活中尋找到自己的夢想,找到自己的方向。

大學生軍訓的心得及體會3

  星期一,我期待以久的軍訓到了,我很興奮。我們的教官是謝力軍,他的一句話讓我懂得了什麼是嚴肅,那句話是“軍訓嚴肅,不是來度假、旅遊!”但是伙食很好,謝教官第一秒可以讓你笑,第二秒可以讓你哭!謝教官是一個高大魁梧的教官,口頭禪是“你們完蛋了!”星期一我們學了站軍姿、整齊的踏步和四面轉法等。

  星期二,我們複習昨天晚上的學的我還學了武術操,還看了電影《衝出亞馬遜》講了中國的兩個特種的兵,出國,到國外的獵人學校,接受魔鬼地獄式訓練。

  星期三我們學習了交警指揮操,分為八種訊號。還練習了星期五回學校的彙報表演的入場式。以為我們在入場式踏步的時候,手沒有抬平,被罰八分鐘抬水瓶,必須伸直,彎一下加罰一分鐘。那天,我們吃燒烤,自己動手,又好吃又有趣。

  星期四,我們全部的時間用在練習星期五的彙報表演,到了晚上我們很累,今晚的活動是聯歡晚會,有本領的小朋友都上臺露了一手,教官和老師也露了一手,那天晚上我又激動又開心,因為要返校了,我很晚才睡。

  星期五,我們返校表演,當我們精神抖擻的上操場開始,我就開始感謝教官了,因為我改掉了嬌生慣養的毛病,我學會了堅持。

  我的感受是;沒有堅持就沒有成功,只要你有恆心一定會成功!

大學生軍訓的心得及體會4

  曾幾何時,從電視中看到檢閱兵隊時,軍人們個個都雄糾糾,氣昂昂,動作相當乾脆、利落、漂亮,部隊整齊得令人歎為觀止。當時頭腦中就想:怎麼訓練得這麼優秀?怎麼做到步伐、手勢一致,連口號都叫得雄渾有力呢?現在我們要為期十五天軍訓去體驗軍人生活,而對與我們學子來說屬於一種新的生活。

  我們來到學校開始軍訓,讓我們我們基本上適應了軍營的緊張環境,生活狀況,講究規範的生活習慣,嚴明的紀律。剛開始,教官就教我們怎樣軍訓是辛苦的,是能夠鍛鍊毅力的…他告訴我們要仔細作好每件事情不能馬虎,部隊裡最重要地是服從,不能由自己的性格做,一切必須聽從教官、領導的指令。刻苦認真,實事求是的鍛鍊。太陽炙熱地燒烤著大地,大地像甲殼一樣開裂,烤得人們像土地一樣乾癟。人們吸著悶熱的空氣,吐出更炙熱的渾濁氣體。雖然環境如此,我們還是一絲不苟地站著軍姿,練著跑步,一遍又一遍,幸運的是我們中間還可以休息一會。

  軍訓只是逝去了我青春年華的一點點,但逐漸長達成熟的我更加渴望保有持久身的軍訓體驗。軍訓磨練了我的意志,把我們的部分生活推到了極限,是我的精神隨之煥然一新。它將會延伸到我人生的每個春夏與秋冬。軍裝最美麗,軍歌最嘹亮,做軍人最自豪,而軍訓的日子就像風雨過後的泥土,先輩洗刷,然後拙見沉澱直至溶入我生命的最底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