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與孩子溝通演講稿範文
演講稿是一種實用性比較強的文稿,是為演講準備的書面材料。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會使用到演講稿,你知道演講稿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父母如何與孩子溝通演講稿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父母如何與孩子溝通演講稿 1
家長和孩子的溝通,實際是兩個生命的碰撞。應該說,碰撞所產生的內容是無限豐富的,它所達到的高度也是沒有止境的。每一位家長在和孩子溝通上,不要滿足於初見成效,而應該學習教育的藝術,不斷提高溝通的層次,使親子關係達到更高的境界。
根據許多成功的經驗,家長與孩子溝通的藝術,主要表現在傾聽、發現、童心未泯、老謀深算、哪壺先開提哪壺、說話算話等幾個方面。許多聰明的家長就是注意了傾聽(即使自己不感興趣的話也要耐著性子聽),誘出來孩子一串串心裡話,使溝通變得很容易。有一位家長向我諮詢"孩子太不愛說話怎麼辦",奇怪的是他的孩子和我談起汽車來卻是口若懸河。後來我終於發現原因就是母親說話太多,不注意傾聽。
在半小時內,只聽見母親一個人在講,孩子剛要講,又被母親搶了話茬,孩子只好在一邊苦笑。所謂傾聽,就是不但要努力地聽進去,而且要思考,注重發現孩子談話中的閃光點。發現孩子第一次正確運用成語,要給予讚賞;第一次引用了一首古詩,要表示受到感動;發現孩子能夠慷慨陳詞,有理有據地爭辯,就應該有意地驚呼:"我家出了一個雄辯家!"。這樣,孩子不但願意經常和家長溝通,而且還會自動提高溝通的質量。兩代人溝通的藝術,在於家長既是"童心未泯",又會"老謀深算"。做不到"童心未泯",孩子對家長敬而遠之,沒有共同語言;而只有"童心未泯",沒有"老謀深算",則無法引導孩子。有些家長和孩子溝通常常失敗的原因,就是"恨鐵不成鋼","哪壺不開提哪壺"。其實溝通成功的藝術就在於"哪壺先開提哪壺"。有個平時動作總是慢騰騰的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對父親說:"爸爸,今天體育課上我跑了第一名!"父親有點納悶,但還是說:"小冠軍,快把比賽的實況給爸爸描述一下吧!"原來是上體育課的時候,全班同學分成四組比賽,這個孩子在小組跑了最後一名。
然後每組最後一名同學再比賽一次,這個孩子就是這次"安慰賽"的冠軍。孩子明明是小組比賽的最後一名,只是可憐的敗將中的冠軍,還值得高興嗎?但是透過談話父親發現的是孩子可貴的`自尊心,於是決定和孩子一起慶祝"過五關斬六將",閉口不談"敗走麥城"。試問,哪個孩子不願意和這樣一個能理解自己的父親溝通呢?有些家長在和孩子溝通上過於急躁,總幻想一兩次聊天就能和孩子成為知心朋友。這不可能,因為兩代人年齡差異很大,又成長在不同時代,理解需要有一個過程。如果只有急切的心情,缺少紮實的行動,那就只好在親子關係上長期吃著"夾生飯"。和所有的友誼一樣,兩代人的溝通關鍵是一個"信"字。
"說話算數"道理很簡單,真正做到並不容易,如果不肯學習"曾子殺豬教子",那就只能在家中成為整天高喊"狼來了"而無人理睬的可憐蟲,哪裡還談得到兩代人的溝通?
父母如何與孩子溝通演講稿 2
家長朋友們: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一生的發展十分重要。因此家長與孩子的溝通至關重要。我就如何與孩子溝通說以下幾點:
一、身教重於言教
家長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養,樹立自己的威信。一個不愛學習只顧自己吃喝玩樂的家長,一問三不知的家長,品行惡劣、行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長是不會培養出好孩子的。
二、要注意親子教育
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關注他們成長,有的父母雖然與孩子常年在一起,但不一定經常溝通。大多數父母都是以忙為理由,忽視親子教育。父母的親子教育應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發展的前面,所以父母應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斷學習,提升教子能力,方可贏得孩子的尊重和愛戴。
三、營造一種良好的知識環境
孩子學習要有一個好的小環境,不求高檔,但求氛圍,學生學習的時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閒談,朋友聚會等等儘量少在家中接待。還有,就是要創造和睦、祥和、穩定的家庭氣氛,父母不要經常打架、吵鬧,影響了孩子的心理發展。
四、無條件信任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更是孩子的終身榜樣。孩子身上的優點、缺點、好習慣、壞習慣基本上來自父母和周圍環境的薰陶。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對孩子做到最多地欣賞優點,儘量地包容缺點,用放大鏡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的。父母無條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與孩子溝通交流的重要基礎。
五、多讚美、少批評
恰到好處的讚美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興奮劑、潤滑劑。家長對孩子每時每刻的瞭解、欣賞、讚美、鼓勵會增強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記:讚美鼓勵使孩子進步,批評抱怨使孩子落後。
六、糾正孩子的關鍵性缺點時一定要注意考慮成熟,選擇最佳地點和時機
最後請家長們記住以下幾句話:教育孩子的前提是瞭解孩子。賞識才能成功,抱怨導致失敗。
七、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平等相處
小明已經5歲了,在家裡,父母叫他做事情時常常會這樣說,“去把杯子拿來”,“把報紙拿來”,“趕快去彈鋼琴”。
雖然有時候小明很願意去做這些事情,可是每每聽到這樣的話,反倒沒有動力了。
點評:“把杯子拿來”和“幫媽媽把杯子拿來”兩句話,在成人聽起來差不多,但孩子的感受卻會有很大的不同。孩子雖小,但同樣不喜歡命令式口吻,喜歡受人委託。所以,每當父母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情時,作為孩子的養育者,如果總是難以忘記自己“教育者”的角色,就會在和孩子溝通時難以保持平等的地位,“你要”、“你應該”、“你不能”等詞語會常常掛在嘴邊,其結果是家長談得越多,就越可能說一些不該說的話,這樣,孩子就漸漸失去了與家長交流的願望。
八、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學會傾聽孩子
3歲的小新是家裡的小皇帝,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十分寵愛。小新的愛好是看圖畫書,等爸媽回來,他就要手舞足蹈地跟父母彙報“讀後感”,但由於他說話不清楚、表達吃力,爸爸往往聽到一半就看報紙去了,任由小新自說自話。
點評:父母在與孩子溝通時候,往往只顧自己“暢所欲言”,這其實是在堵塞孩子的耳朵或讓他們閉嘴,發展下去就會演變成為最常見的錯誤――說教。孩子也有渴望交流的願望,他們也希望自己的話能被好好傾聽。
每當孩子跟父母說話時,父母應儘可能放下手頭上的事情,全神貫注地聽孩子說話,這能讓孩子覺得父母很在意聽他說話,孩子感到受到尊重和鼓勵,會很願意說出自己心裡的感受。
九、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勿以親友做對比
“你看,隔壁的小濤都會做100以內的加減法了,你還什麼都不會,你怎樣才能趕上人家啊?”“樓下的那個妮妮實在太不像話了,去年讀一年級以來,數學從來沒考及格過,將來你可別這樣。”讀大班的小菲現在最怕聽到媽媽提小濤、妮妮,原來大家常常在一塊玩,可是自從聽了媽媽的嘮叨,她都不知道自己還要不要和他們一塊玩了。
點評:兒童由於抽象思維尚處於發展階段,所以在告訴孩子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的時候,不要給他們一個籠統的“好孩子”、“壞孩子”的概念,而應該具體和清楚,更多時候還需要一個樣本。不過,這個樣本最好是從故事書、動畫片、文學典籍中尋找,會比較穩妥。父母若是以親戚朋友為例,恐怕會為自己的孩子將來建立人際關係製造難題;另一方面,父母片面的評價會無形中傷害到其他人。
父母如何與孩子溝通演講稿 3
家長朋友們: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個家長的心願。“讓學生成才,讓家長放心,讓社會滿意”是我們的辦學宗旨,“為家鄉的教育多做一些工作,為家鄉的百姓多培養一些優秀人才”是我們辦學的基本思想。總之一句話,就是“一切為了孩子”,這是我們的共同出發點。從這個出發點出發,我們的家長會一定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取得圓滿成功!我們都非常清楚,學生是生活在社會的大環境中的,他們的成長需要家長、社會和學校共同配合。希望我們在交流、溝通中,增進相互之間的瞭解,從而在教育好孩子的問題上能形成共識。
如何對待孩子的每一點成績與每一個錯誤,是做家長要考慮的關鍵問題。取得了成績應該表揚,犯了錯誤也應該批評,但表揚與批評的尺度很難把握。不鼓勵不批評是不行的,可鼓勵與批評過急了孩子的心態往往出現反常,除了發現孩子的長處外,許多家長有個壞習慣,當孩子取得好成績時便說:“是不是偷看來的?”當孩子成績差時又說:“你從來都是這樣差的。”儘管是很隨意的一句話,卻大大傷害了孩子的心。在家庭生活中,應該多鼓勵孩子。還要善於發現孩子的不足。
如何對待孩子的優缺點
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不管他說的是不是有道理,我首先要肯定他的可取之處,發現並呵護好孩子的優點。面對他的閃光點,給予適度的讚揚與肯定,並鼓勵他能持之以恆堅持下去,讓孩子自信、自豪的心泉永不枯竭。同時鼓勵他對某件事情發表看法:“你自己是怎麼想的?“若是換成你,你會怎麼做?”。
一直以來我都很反對父母用其他孩子的長處與自家孩子的短處比較的做法:時常把孩子身上的毛病掛在嘴邊,經常抱怨孩子的壞習慣,指責孩子這不如甲那不如乙,說來說去孩子只剩缺點、沒有優點,那會從心理上打擊孩子的優勢,非但鼓不起孩子的氣勢反而會令其自卑,自暴自棄,教育效果只會適得其反。其實無論是孩子還是成人都是優點和缺點的結合體,每個人都是帶著一定的優點和缺點走過一生的。
我們要睜大眼睛看孩子的優點,閉一隻眼睛看孩子的缺點。要用心去觀察,學會用欣賞的目光對待孩子的閃光點,不要忽略了孩子無意間的努力,只要我們抓住一切機會在第一時間給予他讚許、鼓勵,孩子就會在我們充滿期待、讚許的目光中大步前進!但當孩子好心卻辦壞事的時候、滿心真誠卻幫了倒忙的時候,也不會盲目地給予批評,給他一點犯錯誤的空間,在他知錯時要抓住時機,理智地對他進行一些挫折教育,增強其心理承受能力、適應複雜社會和多變環境的能力,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缺點和不足人人都會有,不要因為一點不足就將孩子全部否定。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人各有各的優勢,我們必須以積極、平等的心態對待孩子的優缺點,多找優點,放大優點,只要鼓勵和讚美孩子,就能使孩子獲得樂觀的情緒和自信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