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漸變式班級管理心得體會

漸變式班級管理心得體會

漸變式班級管理心得體會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就可以透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漸變式班級管理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班級作為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單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對學生身心素質的全面發展,對完成教育和教學各項任務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搞好班級工作,應該根據不同時期學生的不同特點,同一批學生在不同學年段的認知水平,同一個班級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目標明確,循序漸進,有針對性的班級管理,使學生在“漸變式”的民主管理氣氛中最大程度的掌握文化知識,學會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行為規範,為今後進一步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漸變式“管理並不是一種隨意的管理模式,恰恰要注意的是,接手新班級一開始,首先就要根據班主任工作的任期確定班級管理工作的總體理念,即要把一個新的班級培養成一個什麼樣的班集體,然後透過至少一個月的觀察,瞭解,摸清學生的共性特點和個性差異,結合以後不同學年段的具體任務,明確管理方法,制定長期的管理規劃。各種規章制度的建立,則必須分階段,有步驟,有預見性的實施和調整。

  一、管理理念:由管理說教者變為組織啟迪者。

  蘇霍姆林斯基:“有時寬容所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不管時代如何發展,學生的個性如何獨特,作為教育者任何時候都必須把握“每個孩子都是平等的,都是不容忽視的”這一黃金法則。事實上,每個學生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優良品質,只要有火星它就能燃燒。班主任既是班級管理的組織者,領導者,又是最直接的教育實施者,所以更應該有義務透過自身的素質,自身的愛心和人格魅力去喚醒學生自尊,自信的天性,喚醒學生做人的良知。

  要真正成為學生心靈的啟迪者,關鍵是要建立師生互信的關係。這是一項長期的,艱鉅的,難度最大的工作。

  第一,班主任必須對工作充滿激情,對學生充滿愛心。在班主任的工作中我都會盡力去關心每一位學生,但凡課間我都會深入學生中間,隨意和他們攀談,瞭解他們在學習,生活中的各種情況。若遇困難學生生病或生活費無著落時就及時出面,以解他們的眉燃之急。學生在學習,家庭或其它方面陷入困惑時,無論多忙都抽出時間及時和他們談心,解除他們的心理障礙。長此以往,他們都能和我自然相處,事事也能對我敞開心扉。

  第二,堅持:“一個標準”,即在處理班級事務時,尤其是獎懲方面對好學生和後進生應使用一個標準。通常好學生易受偏愛,而後進生常使老師產生偏見,所以班主任執法一定要公允,要一碗水端平,若處理偏頗就會失去公平,公正的原則,會助長好學生的壞習慣,壓抑後進生的上進心。

  第三,實施班級民主化管理。班級的日常管理離不開相應的規章制度。首先要讓學生明白健全,合理的規章制度不僅是要約束他們的言行,更是代表學校,家庭,社會對他們提出的相關要求,是為他們今後的成長,發展高度負責的必要措施之一,也只有在遵守各項規章制度的前提下,別人才不會去幹涉你的言行,個人才會有更大的自由空間。所有的規章制度,班級奮鬥目標等都讓學生先開展討論,總體方向事先確定,集體措施個別細節由他們自己制定,使學生真正明白所有的規矩並不是別人強加給他們,而是自身確實需要的一種約束機制。在班級的日常管理中我一直採用班幹部輪流值周,值日製度。每週有值周班長,每天有值日班長,使每個學生都成為班級管理的組織實施者。這種方法不僅能增強全體學生的組織紀律觀念,自我約束力,還能使他們時刻注意和同學的交往方式,規範自己的言行,又能培養每個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尤其是透過營造一種民主,和諧,公正的`氛圍,使班級建設步入自然,健康發展的軌道。

  二、管理措施:由急於求成變為分步實施,逐次推進。

  高一,立足新起點,培養良好的習慣.

  高中階段是學生由少年開始步入青年,身心開始全面發展的關鍵時期。知識學習的優劣,價值取向的高低,習慣,素質的好壞等對他們今後的成長和發展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所以高中階段的班主任最大忌諱是急功近利,將有些暫時的後進生“一棍子打死”,而必須以發展,變化的觀點看待每一位學生,並把這種理念一直貫徹於班級管理與組織中,貫徹到對每位學生的教育之中。

  教育家葉聖陶指出:“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可見習慣的培養在學校教育中的重要性。我們應該把學生習慣的培養作為中心任務長抓不懈,高一學生又是學習習慣養成的最關鍵的一年。

  高一年級新生來自不同地方和學校,每個學生沒有先入為主的印象,有利於新的班集體的建立。但不容忽視的是不同的學生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點,甚至也有一些品質和習慣極差的學生存在。新生入學後,往往會把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