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心得體會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心得體會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心得體會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麼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心得體會1

  從學前班到現在,有一對親密無間,形影不離的好夥伴——閆曉丹和姑麗皮亞。她們雖然民族不同,但是她們兩個比親姐妹還要親。她們兩個現在居住到了同一個小區,更加促進了她們的友誼。

  閆曉丹是一個開朗樂觀,積極向上的陽光漢族女孩,她渾身洋溢著熱情和活力,很愛微笑,一笑就露出兩個小酒窩,很可愛。她還是個富有有愛心的孩子,愛她身邊的每一個人和美麗的大自然,更深深的愛著偉大的祖國,時刻銘記自己是一位少先隊員,她相信停帶的思想是死水,單調的生活是萎靡,偏激的青春是放縱,無夢的人生墮落。所以,在平凡的日子裡,她總是努力的學習,勤奮的工作,積極的思考,她要以她的思想、學習,和生活來詮釋她的大學夢。

  姑麗皮亞是一個自信和執著的維吾爾族小姑娘。一個聰明可愛,思維敏捷,工作積極,熱愛集體,關心同學,學習鑽研,學習成績優秀誠實上進,愛好廣泛的優秀學生。她為了心中的夢想,堅忍不拔,奮力拼搏,從不退縮。哭過、笑過、迷茫過,可她不曾屈服過。她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熱愛自然、她熱愛身邊的一切。她是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少先隊員。

  她們無論在學習中,還是在生活上都互幫互助,互相關心。在課間十分鐘,她們總是在一起探討學習的樂趣,在雙休日她們一起動手製作一些工藝品,並一起去書店閱覽對學習有益的書籍,由於閱讀了大量的書籍使她們在學習上總比別人略勝一籌。姑麗皮亞有不懂的問題時,閆曉丹總會給他耐心的解釋,知道她理解、學會為止,使姑麗皮亞的學習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姑麗皮亞常常在閆曉丹參加文藝比賽時給予她最大的幫助,在她每次的比賽上姑麗皮亞會主動編排舞蹈,陪她一起排練,使閆曉丹在每次比賽上取得優異的成績。在生活中,她們總以姐妹相稱。當她們隻身來到店裡時,店裡的叔叔阿姨總會問:“你的姐姐/妹妹呢?”但她們總會平淡的回答:“她沒有陪我一起來]。”由於每次都這樣回答,至使那些店裡的叔叔阿姨都以為她們真的是一對親姐妹。

  在閆曉丹煩惱時,姑麗皮亞總會為她排憂解難,逗她開心。當姑麗皮亞猶豫不決時,閆曉丹總會為她作出明確的判斷。自從學校開展了“手拉手”活動以後,她們就更加團結友愛了,不僅如此她們還帶動了全班同學,讓全班同學深深地團結的重要,讓他們明白了團結是建設祖國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團結才能讓祖國更加繁榮富強,只有全國人民一心才能把祖國建設的更加美好。而這些道理是閆曉丹和姑麗皮亞讓同學們懂得的。

  現實生活中,一些不足為奇的事,一些不足掛齒的事,生活中需要的一切,不可能自己生產。所以,人類是生活在團結合作的生活中,人類無疑是幸福的,但人類的團結有虛偽的團結。

  不僅人類學會團結,就連小小的螞蟻,在發現食物後,都會共同合作。把食物搬“回家”它們小小的體形,居然能把超過自己的許多倍的東西搬運。體現了團結合作的精神。縱觀古今中外,任何一個人的成功都離不開集體團結的力量。智勇雙全的張良,若不是投靠了劉邦,單靠單槍匹馬的行刺,能實現宏圖大志嗎?離開了笛卡爾的啟示和普里斯特等人的共同研究的科技成果,牛頓能提出“牛頓第一定律”嗎?

  單靠一朵美麗的鮮花,打扮不出美麗的春天,個人只有融入團結的集體才能實現宏偉目標。因此,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精誠團結,才能自立於世界,才能謀求進步和發展。特別是我們這些作為新世紀的接班人的.青少年更應該學會團結,這樣才能立足社會。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作為炎黃子孫義不容辭的責任。

  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團結,瞭解團結的重要性。讓團結伴隨我們。今天的中國需要團結明天的中國更需合作,讓我們共同建設美好的祖國。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心得體會2

  如同個體成員會不斷追問自我生命的存在價值與意義一般,一個國家和民族也需要時時省思自身發展的現實需要、目標定位與理想追求。顯然,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上述雙重省思的產物,呈現出小我和大我的深刻關聯。

  一方面,一個人就像一滴水一樣,可以映射出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縮影。也就是說,小我之個體的觀念意識與行動取向,會深刻地影響大我之整體的形象、面貌與走向。另一方面,這滴水又會跟隨大江大河匯入大海,流向遠方。換言之,大我之整體的生存狀況與未來願景的構思,又會直接關乎小我之個體的生命質量與期待。因此,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價值和意義,就可以從整體和個體的雙重視角加以審視。

  與此同時,“鑄牢”本身也具有雙重性:既可以當動詞用,意味著成員彼此間互動交往趨於緊密的過程;又可以當名詞用,表示成員彼此間形成一種和合凝聚的狀態。所以,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價值和意義的把握,還需要關照過程與狀態的內在關聯。

  第一,鑄牢意識是成員間關係交往互動的過程性存在。正是在這個過程中,諸種聯絡才會生髮、意義才會生成、價值才會呈現。也就是說,當你真正地走出自我圈定的藩籬和邊界,去接近自然、去觸控世界、去傾聽他者的心靈召喚、去為他人作一份貢獻時,你的感知體驗、行動意向、存在價值才會慢慢變得飽滿。在努力去構織關係網路的過程中,一個人才能慢慢形成一種相對穩定可靠的歸屬狀態。

  第二,意識鑄牢表現為成員間關係凝聚與鞏固的可靠狀態。這種狀態能夠克服成員彼此之間的距離感,消解不確定性、不可靠性和不安全性,增強親切友善團結等體驗,並形成明朗樂觀美好的願景與期待。就像那句流行的話語,“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你會感受到,你的身後有你的同胞和朋友,有興盛起來的國家和民族。當然,意識鑄牢並不在於消解個體的獨立自主,也不是放任群體性的盲從,而是需要你心存理性判斷、知識經驗和價值信仰,並具備獨立自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