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會計教學心得體會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成本會計教學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成本會計教學心得體會1
《成本會計》與《基礎會計》、《財務會計》等課程相比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而與《會計實務》相比又具有更強的理論性。這就要求在講授《成本會計》時,既要重視實踐性的練習,又不能忽略理論的講授。上學期,我擔任職三級《成本會計》教學工作,我認為講好《成本會計》課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理論要講透、講活。總體上來講,在《成本會計》課中計算和習題佔了大部分比例,但在教學中不能因此偏廢了對理論的講解。尤其是職三學生,不能因為授課時間有限而少講或略講理論。因為透過例題可以教給學生怎樣做,而透過理論的講解能夠告訴學生為什麼這樣做,把理論講清楚了,才能使學生對計算方法有更好的理解,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和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在第二章中,“正確劃分各種費用界限”這一問題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問題,它實際上暗含了成本會計核算程式的線索。第一點是正確劃分應否計入產品成本、期間費用的界限,這一點實際是說當企業發生一項支出時,是否屬於成本會計的核算範圍,即一項支出是屬於資本性支出還是屬於收益性支出,如果是屬於資本性支出,則應予以資本化,不屬於成本會計的核算範圍,不應計入成本、費用;
二、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在《成本會計》的教學中可採取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課堂自我測試,課後習題,和模擬實務操作等形式。這三種形式所起的作用各有不同,可以互相配合,起到相輔相成的效果。
1、課堂自我測試即在每次課結束之前,利用5分鐘左右的時間,將本堂課講授的重點內容以自測題的形式讓學生做一下,目的在於檢驗學生對當堂內容的理解,教師能及時掌握學生對所授內容的掌握程度和本次課的教學效果,以便及時地對教學方法進行調整,或對集中反映的問題進行重點輔導。有疑問的學生可在課後向教師單獨請教,併為課後的複習提供一個明確的指導。自我測試題的設計要緊緊圍繞教學重點內容,題量在五個題左右,題型宜以單選、多選等小題型為宜,最好能在5分鐘左右完成,可適當包括一個拓展性的題,或課後思考題。
2、課後習題是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知識,掌握教材內容所依靠的最主要手段,也是傳統的最基礎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成本會計以習題為主,所以要儘可能得讓學生透過反覆、大量的練習來鞏固所學的知識要點。透過課後習題,可以使學生全面的複習所學內容,並對重、難點進行反覆練習,因此佈置課後習題時應儘量涵蓋教學目的中要求掌握的全部內容,題量可適當大一些,並可以體現一定的難度。
3、模擬實務操作透過模擬實驗環節來強化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透過模擬實驗,使學生進一步領會成本核算的理論依據,在對課堂教學內容和書本理論知識加深理解的同時,反思會計實務工作中核算方法的合理性、科學性,站在更高的層次上認識成本會計及其方法。透過模擬實務操作,能夠使學生熟悉成本核算業務的發生環節及其相關的原始證明,培養學生確認和計量各種成本、費用專案的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彌補理論教學難以真實展現各種費用專案的發生環節及其相關原始證明的不足。
三、適當引入案例教學在《成本會計》課中引入案例教學的做法目前尚不普遍。但隨著我國資本市場迅猛發展,經濟全球化趨勢日益增強,預算管理、事中控制等成本管理的職能顯得越來越重要。將近年來在會計改革與發展實踐中湧現的典型案例引入教學,把課堂教學、理論教學、方法教學與案例分析相結合,可以進一步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和思維空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成本會計教學心得體會2
《成本會計》課是會計學專業的一門主幹課程,它和《基礎會計》、《財務會計》、《財務管理》等專業課一樣在會計專業的教學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成本會計》的前身是《工業會計》課程中的工業企業產品成本核算部分。20世紀90年代初,在我國對外經濟開放的不斷深入和會計學科體系結構調整的背景下,由於“兩制兩則”的頒佈而引發了“會計風暴”,為使我國的會計制度更好的和國際接軌,《成本會計》課程從隸屬於其他行業會計中的部分核算內容轉變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在教學內容上確立了全新的體系結構和概念框架。《成本會計》與《基礎會計》、《財務會計》等課程相比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而與《會計實務》相比又具有更強的理論性。這就要求在講授《成本會計》時,既要重視實踐性的練習,又不能忽略理論的講授。我認為講好《成本會計》課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理論要講透、講活總體上來講,在《成本會計》課中計算和習題佔了大部分比例,但在教學中不能因此偏廢了對理論的講解。尤其是成人專業,更不能因為授課時間有限而少講或略講理論。因為透過例題可以教給學員怎樣做,而透過理論的講解能夠告訴學員為什麼這樣做,把理論講清楚了,才能使學員對計算方法有更好的理解,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和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比如在第二章中,“正確劃分各種費用界限”這一問題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問題,它實際上暗含了成本會計核算程式的線索。第一點是正確劃分應否計入產品成本、期間費用的界限,這一點實際是說當企業發生一項支出時,是否屬於成本會計的核算範圍,即一項支出是屬於資本性支出還是屬於收益性支出,如果是屬於資本性支出,則應予以資本化,不屬於成本會計的核算範圍,不應計入成本、費用;如果一項支出屬於收益性支出,那麼它就屬於成本會計的核算範圍,應計入成本、費用,即應予以費用化。這是進行成本核算的起點,即一項支出應付納入成本會計的核算範圍。如果透過第一點的判斷,一項支出應納入成本核算的範圍,則繼續進行第二點的判斷,即正確劃分產品生產費用與期間費用的界限。這是說如果一項支出屬於成本費用的範圍,那麼是應計入成本還是應計入期間費用。如果是和生產直接或間接相關的則應計入成本,如果和生產不是直接或間接相關,而是和期間損益有關,則應計入期間費用。接下來進行第三步的判斷,即生產費用應計入本月,還是應計入其他月份。根據會計的權責發生制原則,應按一項費用應該歸屬於哪一期間而不是按照它的收付時間來決定它應計入的月份。具體到成本核算,如果一項生產費用屬於本期發生的,則應計入本期的成本,如果屬於其它期間的費用,則應採用應收、預付或跨期攤提的手段予以實現。
對於屬於本月發生的生產費用則應進行下一步的判斷。第四部是正確劃分各種產品的費用界限。即本月發生的某項生產費用有可能是為單一產品的生產發生的,也有可能是為多種產品的生產共同發生的,如果是為單一產品的生產發生的,則直接計入這種產品的成本明細帳,如果是為多種產品的生產共同發生的,則應分配計入每種產品的成本明細帳。最後是成本核算的第五步,即生產費用在完工與未完工產品之間的劃分。透過前面四個步驟地工作,以將發生的費用支出中,屬於某產品本月發生的生產費用歸集了出來,但本月發生的生產費用不一定本月全部完工,如果期末有在產品,則需要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分配生產費用,透過這一步工作之後,再能計算出完工產品的生產成本以及單位成本,完成了成本核算的任務。
所以正確劃分各項費用界限這一問題既是成本核算的要求,也是成本核算的步驟,把這一理論講清楚,有助於學員理解成本計算的過程和方法,能夠在頭腦中對成本計算的步驟形成一個清楚地認識,和系統地把握,為學習第三章費用的分配和歸集方法作了極好的鋪墊,使學員在學習的時候有一種水到渠成、理所當然的感覺。相反,如果這一內容不講或只是照本宣科的解釋一下字面上的含義,而不能講清每一點之間的邏輯關係,則學員只能有一個泛泛的瞭解,聽完就忘,對後面重要內容的學習起不到應有的幫助作用,學員在學習具體的費用分配和歸集方法的時候,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好像你只給了他幾顆珍珠,而沒有給他一條項鍊一樣。
二、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在《成本會計》的教學中可採取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課堂自我測試,課後習題,和模擬實務操作等形式。這三種形式所起的作用各有不同,可以互相配合,起到相輔相成的效果。
1、課堂自我測試即在每次課結束之前,利用5分鐘左右的時間,將本堂課講授的重點內容以自測題的形式讓學員做一下,目的在於檢驗學員對當堂內容的理解,教師能及時掌握學員對所受內容的掌握程度和本次課的教學效果,以便及時地對教學方法進行調整,或對集中反映的問題進行重點輔導。有疑問的學員可在課後向教師單獨請教,併為課後的複習提供一個明確的指導。自我測試題的設計要緊緊圍繞教學重點內容,題量在五個題左右,題型宜以單選、多選等小題型為宜,最好能在5分鐘左右完成,可適當包括一個拓展性的題,或課後思考題。
2、課後習題課後習題是學員鞏固課堂所學知識,掌握教材內容所依靠的最主要手段,也是傳統的最基礎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成本會計以習題為主,所以要儘可能得讓學員透過反覆、大量的練習來鞏固所學的知識要點。透過課後習題,可以使學員全面的複習所學內容,並對重、難點進行反覆練習,因此佈置課後習題時應儘量涵蓋教學目的中要求掌握的全部內容,題量可適當大一些,並可以體現一定的難度。
3、模擬實務操作透過模擬實驗環節來強化學員的實踐動手能力。透過模擬實驗,使學員進一步領會成本核算的理論依據,在對課堂教學內容和書本理論知識加深理解的同時,反思會計實務工作中核算方法的合理性、科學性,站在更高的層次上認識成本會計及其方法。透過模擬實務操作,能夠使學員熟悉成本核算業務的發生環節及其相關的原始證明,培養學員確認和計量各種成本、費用專案的能力,培養學員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彌補理論教學難以真實展現各種費用專案的發生環節及其相關原始證明的不足。
三、適當引入案例教學在《成本會計》課中引入案例教學的做法目前尚不普遍。但隨著我國資本市場迅猛發展,經濟全球化趨勢日益增強,預算管理、事中控制等成本管理的職能顯得越來越重要。將近年來在會計改革與發展實踐中湧現的典型案例引入教學,把課堂教學、理論教學、方法教學與案例分析相結合,可以進一步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和思維空間。
如在講成本會計工作的組織原則這部分內容時,可以引入這樣一個案例:《上海地鐵二號線和一號線的差距》。上海地鐵二號線是中國的設計師設計的,其營運成本要遠遠高於德國人設計的一號線,原因就在於一號線中有很多的細節在設計二號線時被忽略了。其中之一是三級臺階的作用,上海的地勢僅高出海平面一點點,一到夏天,雨水經常會使一些建築物受困。德國的設計師就在每一個出口外都設計了三級臺階,要進入地鐵口,必須踏上三級臺階,然後再往下進入地鐵站。而二地鐵二號線就因為缺了這幾級臺階,曾在大雨天被淹,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另一是出口轉彎,德國設計師在每一個地鐵出口處都設計了一個轉彎,可避免內外空氣直接對流,因此節省了鉅額的空調電費,而地鐵二號線的設計者卻沒有領會這一意圖,省略了這個轉彎,看似節約了建造成本,實則大大增加了運營成本。第三點是一條裝飾線讓顧客更安全,德國設計師們把靠近站臺約50釐米以內的地方鋪上了金屬裝飾,又用黑色大理石嵌了一條邊,這條裝飾線會無聲的提示乘客以離站臺太近了,這樣,當乘客走近站臺時,就會有“警惕”,停在安全線以內。
而二號線的地面全部用同一色的.瓷磚,乘客很難意識到已經靠近了軌道,地鐵公司不得不安排專人提醒乘客注意安全,因此又增加了工資成本,類似的地方比比皆是。二號線的設計者在設計時為了片面的節約所謂的建造成本,因而忽略了很對細節,造成了運營成本的巨大浪費。這一案例凸顯了成本的重要性,以及成本與其他工作的關聯性。成人學員往往以獲取學歷為主要目的,一部分學員因為要考職稱,學習相對認真一些,而一部分學員工作與成本核算並沒有太大聯絡,學習只為透過考試,對所學課程沒有太大的興趣和深刻地認識,但是透過介紹這樣的案例,可以使學員認識到成本會計在實際工作中有著這樣的重要性,一則擴大了學員的視野,瞭解了學科發展的最前沿動態,另一則建立了學員探究學科知識的興趣,為在學習中發揮學員的主觀能動性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運用案例教學關鍵在於選取適當的案例,適用於成本會計的案例與《財務管理》、《財務會計》等課程比起來要少得多,這就要求教師要儘可能的拓寬案例的獲取渠道,儘量找一些適宜教學的案例。
成本會計教學心得體會3
善於使用圖表示意法
在成本會計教學中,會遇到許多分類或分配的問題,這些問題往往比較複雜或比較抽象,可採用圖表示意法,充分展示有關內容。這張圖十分直觀地說明了材料費根據用途(領用部門)的不同分別記入了基本生產成本、製造費用、輔助生產成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賬戶,這樣學生在理解材料費用分配時就輕鬆了許多。總之,圖表是會計教學中最好最重要的教學手段,採用圖表示意法可使學生便於理解,加深記憶。
採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現階段一般存在三種教學方式:一是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方式;二是計算機輔助教學方式;三是多媒體網路教學方式。如果採用由教師在黑板上板書講授的方法,則會帶來時間、空間上的矛盾。
一方面,由於板書佔用的時間較多,為了正常的教學進度,教師往往不得不加簡化或放棄板書而加快講授的速度,使有些問題無法細緻地展現出來,學生一旦某個環節未能掌握,就往往失去學習該門課程的興趣和信心。另一方面,由於黑板的空間有限,一般很難將每種成本計算方法的全過程呈現給學生,往往是展現最終結果而沒有過程演示,導致學生無法理解各種費用分配表、成本計算單等表格中各資料的來源,進一步增加了他們學習的困難。
多媒體技術及網路技術與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完美結合所形成的多媒體網路教學方式,具有強大的多媒體資訊處理能力和傳播能力,為教師生動高效地進行課堂教學指明瞭方向。作為教師應適應這一新形勢,不僅要努力提高專業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要具備嫻熟的多媒體技術,更要擅長多種媒體及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在成本會計的教學過程中,將新的媒體技術、新的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內容。這樣對教師來說,講解清晰、節約時間、提高了課堂效率;對學生來說,直觀簡單、通俗易懂、引發了興趣。
重視實踐環節
高職院校是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因此要注重實踐環節,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但傳統的“理論—實踐”教學模式,人為地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分成兩塊。平時課堂中只注重理論教學,學生由於從未接觸過成本會計工作,往往感覺很抽象,不能深刻理解;畢業前進行模擬實驗併到單位實習時,又認為無從下手,學生的實踐能力得不到鍛鍊與提高。
因此,應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為目標,在理論講解的同時,靈活地使用多種實踐性教學手段,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培養他們的興趣。目前高職院校成本會計實踐教學普遍採用的形式和手段有練習、測試、校內模擬實訓、校外單位實習、撰寫論文等。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特定的教學目的,有選擇地使用這些實踐教學手段,實現實踐教學內容與形式的最優組合,增強成本會計課程的教學效果。
教學實踐告訴我們,高職成本會計的教學過程不僅僅是按照課本、教學計劃、進度完成教學任務的教學過程,而且應該積極開動動腦筋創新多種教學方法,把理論內容寓於實踐教學中,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新能力,使學生獲取知識的時間和空間得到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