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2022年教育孩子叛逆期心得體會範文(通用18篇)

教育孩子叛逆期心得體會

2022年教育孩子叛逆期心得體會範文(通用18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22年教育孩子叛逆期心得體會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教育孩子叛逆期心得體會 篇1

  時光飛逝,孩子已經小學六年級了,在十年多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一路走來,共同成長,共同分享,時間年輪上刻著種種記憶與感受:甜蜜、苦澀、歡笑、淚水…。我認為,積極引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要務。小學階段孩子的學習成績好並不是唯一目的,在加上沒有升初中的考試壓力。我們要做的就是能否把孩子從被動學習轉化為自主學習,能否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既好的學習習慣,這些對孩子將來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說,孩子上學以來,在學習成績上我們做家長的並沒有給他太多的壓力,而是著重培養他的自主意識:如在學習生字時,首先利用復讀機,自己先念一遍生字錄音,然後再放錄音聽寫,最後自己檢查對錯,如此反覆,可加深記憶。

  其次是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意識,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如把時間具體量化,寫作業前,讓他自己先設定每項內容所需時間,完成後再記錄實際所用時間,每當比預計時間提前完成的時侯,孩子都會有一種自毫感,做事會有時間概念。培養計劃性:如週末完成作業之餘,按照計劃有步驟的進行語、數、外的複習。以上種種我們並不強迫他接受而是透過關注孩子,與之協商,同時及時調整不妥的地方,儘量使孩子保持愉快的心情,儘快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再就是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思想情操:一個全面發展的學生,不僅學習好,更需要家長有意識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思想情操。首先我們高度重視的是培養孩子的誠信觀,其次教育孩子要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懂得感激他人的辛勤勞動,同時鼓勵孩子熱心幫助他人,多為他人著想。我們認為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思想情操,就是培養孩子抗擊打的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素質。

  強健身體、放飛心靈:每週末如時間允許,我們都會帶他去郊外玩耍,爬山,涉水,捕魚蝦,逮螞蚱,摘野果,或是隻在田間漫步,呼吸新鮮的空氣,遠離都市的喧囂,在綠野山林間自由的跳躍、奔跑,接近自然,愉悅身心,放飛心靈。當週一到來時,讓孩子愉快的迎接新的學習生活。

  教育孩子叛逆期心得體會 篇2

  1.耐心傾聽

  氣急攻心的家長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通常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破口大罵。但是這樣根本解決不了問題。管教孩子,關鍵是要找出孩子犯錯的原因,從源頭下手,把原因除去。

  此時家長應先冷靜下來,多一分耐心,問問孩子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當家長的心思已經放在瞭解孩子的想法,並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時,也許就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並且也已經釋放掉了很多負面的情緒。

  2.放下身段

  同孩子做協商有些家長總喜歡在孩子面前保持威嚴,習慣用以上對下的態度來對待孩子,但是這樣做往往會激化矛盾,叫他不要他偏要。這時,父母不妨放下身段,不要總是命令孩子,而是同孩子做協商,各退一步也許是很好的方法。

  比如當孩子想要跳沙發,而家長卻有事情要思考的時候,就可以請孩子去臥室的床上跳,或者請他等一會再跳,或者等家長把事情處理完,再帶孩子去公園盡情地跳。

  3.讓孩子去體驗後果

  如果孩子老是聽不進大人的話,你再怎麼吼叫也是無用的。那麼在保證安全和沒有惡劣後果的前提下,家長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會“自食惡果”的滋味。透過自身的切實體驗,孩子將能深刻領悟到家長的教導有多麼正確和重要。

  4.跟孩子講道理除了平時的告誡之外,家長也要在實際的情境中教導孩子一定的道理。

  讓孩子有同理心,讓他從其他人的角度去體會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他人。至於解說道理的方式,則可依孩子的年齡來選擇講解的深度,特別小的孩子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來進行。

  5.給孩子另一個選擇當孩子犯了錯誤,你不要只是吼叫孩子,說教大道理,而是要給孩子另一個選擇。

  也就是說,不要只說“不可以”,請指出一條可以的路來給他走。大腦好像一個大草原,上面已有一條從A到B的路,如果你不要他走這條路,你要先牽他的手走另一條也可以到B的路,走久了,新路的草被踩扁了,新路便形成了,而舊路許久不走,又被長出來的草蓋住,便看不見了。

  教育孩子叛逆期心得體會 篇3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環境,父母是孩子終身無法改變的老師。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幫助孩子走向成功;因此,父母應該盡好教育子女的責任與義務,當好孩子的首任老師。

  好父母都是學出來的;好孩子都是教出來的;好習慣都是養出來的;現就自己的一些感想與大家分享,希望和大家一起在孩子的教育上相互補充不足,共同進步,為孩子的成長共同創造美好的環境。

  一、學會做孩子的表率。

  父母是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生活的態度、思想觀念和文化素質時刻影響著孩子,孩子的言行舉止真實地反映父母教養子女的態度,因此,為人父母,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品德高尚,自己就不要做違背道德準則的事;如果希望孩子尊重師長,自己首先必須尊重他人、孝敬老人;優秀的父母都是以自身開朗豁達的個性、民主平等的作風去影響孩子,在言行上做孩子的好榜樣,從生活中培養孩子好習慣,從啟發中引導孩子學會寬容他人、感謝生活和珍惜幸福。

  二、學會做孩子的學生。

  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除了要照顧好孩子的衣食起居外,要學會用欣賞的眼光觀察孩子,時刻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不要老是用成人的眼光看到孩子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來加以“曝光”,這樣,不但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同時,也是疏遠了彼此之間的親情,讓孩子學會從我做起,從自身做起,自己能夠學著做每件事情。

  三、學會做孩子的朋友。

  作為父母,首先要學會和孩子做朋友,要和孩子一起分享大自然的美,適當的時候要和孩子一起去書店分享書中樂趣,要和孩子一起做遊戲,不能沒有時間的話來敷衍孩子。

  總之,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長的第一個生活場所,是孩子最重要的生活基地,沒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不斷學習提高的結果。只有不斷學習和掌握現代家庭教育科學知識和方法,才能扮演好家長這個角色,孩子的健康成長才有基本的保障。

  教育孩子叛逆期心得體會 篇4

  教育孩子,我們這一代父母是需要學習的,需要學習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智慧,我以前心裡一直不踏實,就是我感覺自己內心沒有建立一個穩定的可信賴的整體價值體系來教育孩子,這一段時間在斷斷續續對傳統啟蒙經典的接觸過程中,一邊反省自身的行為道德規範,一邊省思孩子成長的種種表現,我感覺自己找到了教育孩子的線索和方向,我需要跟孩子共同在學習傳統文化的薰陶下成長。

  不要給孩子定太高的要求,給他一點自由發展的空間,在其中觀察孩子的長處和不足,再施加引導。我想我們都是做過孩子的,應該知道孩子喜歡什麼,過多的說教,都不如用自己的行為來引導孩子的效果來的好。要求孩子做到的,大人自己首先要做到。比如我兒子看電視的時候,一看到精彩的部分就不自覺地走到了電視機前,我就糾正他,他馬上就指斥說:“你也老是天天上網,一玩就老長時間,眼睛也要看壞的。”面對孩子的質問,我只有自己先改正,用自己的行為來影響孩子,我告訴孩子:“你看媽媽改正了,只上一會兒網了,你也應該改正吧!”這時,孩子會欣然的接受你的建議。

  為了開闊視野,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興趣。在課餘時間,給他報名參加了書法班。到現在學了幾年了,他很有興趣並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孩子喜歡手工製作,我就給他提供材料,給他儘可能多的幫助。有時候,看他煞有介事地做成一個雖然不很精彩的“作品”,沾沾自喜地給我們看,神情中充滿了自豪。看到孩子敢於動手去做並從手工製作的過程中得到了快樂,我從心底裡感到欣慰。

  此外,我們還喜歡讓孩子參加一些體育鍛煉。孩子本來就愛跑愛跳,讓他多鍛鍊,既強身健體,又愉悅心情,何樂而不為呢?

  總之,我們希望孩子不光是埋頭學習的孩子,我們更希望他好好學習的同時還能有自己的樂趣,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

  教育孩子叛逆期心得體會 篇5

  孩子健康成長的一個理想境界就是學要學得好,玩要玩得好,這樣的父母教育才是成功的。保證孩子有一定的合適的時間和空間去玩,並且引導孩子不同的玩的方法,同時教會孩子如何在玩中有所收益獲得知識和經驗,這同樣是一個很值得關注和研究的問題。

  父母要正確看待玩與學習的關係,不要誤認為玩和學習是截然不同的事情,玩就沒有一點價值所在。孩子學習要讓他全神貫注,儘可能提高效率,但也一定要保證孩子玩的時間,也同樣讓他玩得盡興,玩得開心。特別是孩子童年時期,玩更是其最主要的實踐活動之一。家長需要注意的是在陪孩子玩的過程中充分觀察和發現孩子的天賦和特長以及興趣所在,透過不同的玩的方式培養孩子應有的好的性格特徵和心理素質。發現了玩的價值和意義,才能讓孩子的玩有所收穫。

  例如男孩子喜歡踢球,這不僅是一種很好的鍛鍊身體素質的途徑,也能宣洩心理的壓抑和不悅的情緒,同時還能培養男孩子的拼搏和勇敢地精神。父母不要萬分介意孩子踢球會受傷然後心疼,一點小傷只會增強孩子的毅力和耐力,而不會有任何壞處的。在比如孩子喜歡唱歌聽音樂,這同樣是一種非常好的玩的方式,可以陶冶情操,舒緩緊張的情緒等等,讓孩子學習自我解壓和愉悅的方式。還有孩子可能喜歡拿個筆到處寫寫畫畫,父母同樣不要覺得無聊和在搞破壞,這也是孩子的玩法,他會從其中獲取很多的樂趣,也可能就為以後的特長打下了基礎。要記住每一種玩的背後都有美好的情愫在發揮作用。

  教會孩子在玩中學著思考,學著爭取和提升。比如有孩子喜歡玩玩具,更喜歡玩著玩著就把玩具大卸八塊了,對於這種玩法父母不要一味地區否定,覺得孩子不愛惜東西,在搞破壞。聰明的父母應當是去問孩子這樣做的原因,甚至加入孩子一起把玩具拆了,然後一起研究這個東西的構造,探索它的原理,或者再動手一起親自有玩具重新組裝好。這樣的一次拆卸就成一場破壞變成了一次生動的實踐課程了,孩子的收益一定是很多的。

  教育孩子叛逆期心得體會 篇6

  說來慚愧,周圍朋友很早就推薦景老師的講座,一直都沒機會去學習,感恩學校組織的這次學習,今天有幸聽到景老師的《讀懂孩子,培育良好家風》,收益頗多。

  父母總是怪孩子不聽話,但我們真的理解孩子不良行為背後的動機嗎?他是想尋求過度關注、尋求權力亦或是為了報復、為了,這就需要我們學習如何讀懂孩子。做父母從來就不是自然而然就會的事情,真的需要我們認真學習,教育只要開始就不算晚,正如景老師所說,我們該慶幸我們的孩子還處於錯誤的初級階段,一切都還來的及。和孩子發生衝突,我們要顧及孩子的感受,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可能就會避免過激的行為發生,同時我們更要反省自己,要學會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如何能心平氣和地解決問題。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我也在反省,也在嘗試怎樣從可怕的大老虎變成孩子眼中溫順的小白兔,真的希望一切還來的及。

  什麼是最好的教育?喜歡科胡特的這句名言,一個功能良好的心理結構,最重要的來源是父母的人格,特別是他們以不帶敵意的堅決和不含誘惑的深情去回應孩子需求的能力。

  真正的“為你好”。

  看著小寶貝們一張張笑臉,彷彿自己又回到了童年時代,不同的是作為家長的我們有了壓力,有了責任,有了面對社會的各種爾虞我詐,多想他們永遠都這樣天真爛漫,無憂無慮。

  昨天,有幸聽了景老師的課,猛然發現我和孩子的距離是那麼的遠,本以為我已經全力以赴,誰曾想我還不夠格,沒有真正瞭解孩子所需,沒有真正體會孩子所感。看著孩子滿臉質疑的眼神,也從不當回事,總認為自己就是對的,就是好的......陪伴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最好橋樑,孩子的成長,是父母的一次旅行。面對犯錯的孩子,我們不能只是發火懲罰,而是要控制自己的脾氣,平和地幫助孩子,只有你真的夠強大,才能接納並且引導孩子去承擔後果。

  兒女若是風箏,父母便是線;兒女若是箭,父母就是弓。適當的放手既是成全,也是尊重,更是真正的“為你好”。

  教育孩子叛逆期心得體會 篇7

  大人們不能永遠跟隨孩子,什麼時候才能放手呢?在什麼樣的年齡段放手呢?我們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有能力在未來的路上可以自己照顧自己,依賴父母有一個年齡的要求,有一個度的把握。但也絕對不是說,等他長大了,放到人堆裡再去學,那就太晚了。於是我們看到有很多的大學生不會管理自己、照顧自己。

  中國青少年的教育目前大致包括三種,即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張勤認為還應再加一種: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水平是和一個人的認知水平相聯絡的,他能表現出一個人的聰慧程度。人,需要終身不間斷地自我教育,並在其間使自己的心理品質不斷地進步。自我教育並不難,最主要的是父母要有這種意識,同時要讓孩子也有這種意識。

  學會與孩子溝通

  現實生活中,父母與孩子的溝通幾乎每天都在發生,可令很多父母感到困惑的是:太多時候是頻繁地進行“溝”,但實際效果卻往往是沒有“通”。父母強烈的愛反而讓孩子感到厭倦、逆反,甚至是逃出家門。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阻礙了父母愛的傳達,又是什麼原因妨礙了你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家長要學會一些方法與技巧,搭建與孩子之間溝通交流的橋樑,讓教育子女變得更輕鬆,讓家庭成為真正溫馨、和睦的港灣。

  幫助孩子走出成長的困惑

  孩子厭學怎麼辦?經常撒謊怎麼辦?出現早戀怎麼辦?迷戀網路怎麼辦?面對上述問題,家長和老師都會困惑和焦慮。為了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需要檢討和反思:你是否具有科學的教育意識?你是否缺乏正確的教育方法?你是否因為工作繁忙而忽略了對孩子的教育?你是否只注重孩子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孩子心靈的健康成長?

  身為家長,必須面對孩子成長的困惑,有效解決碰到的問題。要走進孩子複雜的內心世界,引導孩子健康成長,消除孩子成長的諸多困惑,進入身心和諧的教育佳境。

  洋洋老師希望能幫助更多的家庭和家長!

  教育孩子叛逆期心得體會 篇8

  初出茅廬的小丫頭,現在已經是一名幼兒教師,都說幼兒園的老師更像“媽媽”,嘿,我已經是23名幼兒的“媽媽”了。我們班有幾個孩子是9月剛入園的,慢慢發現,時間久了,和他們已經有了濃厚的感情。在活動室裡,一雙雙眼睛盯著你,等待著教師的安排,覺得自己就是他們的領導者,自己身上的責任一下變重了。

  剛入園的孩子對幼兒園這個新環境很陌生,對幼兒園的常規都不知道,再就是孩子們自己不能獨立吃飯,隨著新孩子的加入一些老孩子也亂了陣腳,弄得我也有些手忙腳亂,再加上孩子們的哭鬧,覺得自己每天的心情都很浮躁,現在慢慢過去了,當心理想到自己面對的是一群什麼都不知道的孩子的時候就覺得自己更應該做好這個工作。

  教育教學我覺得也是處處碰壁,活動的匯入加上活動的開展,都費盡心思。匯入一直想新穎,讓孩子們感興趣,發現每次預設的和實際並不一樣。幼兒上課亂走,不能安穩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再就是講不到幾分鐘就去廁所,還會有些孩子哭鬧想回家,這些插曲都會出現,所以我反思自己的課程氣氛還沒有到位,如果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我這,就不會去想其他事情,這些插曲也就迎刃而解,活動過程的設定,以及教師語言這些方面都需要我像老教師學習。

  一個月已經過去了,我也感受到了很多,孩子們的進步也是巨大的,從一開始的哭鬧到現在孩子們能自己獨立吃飯,雖然有些孩子還沒有做到,當孩子們的進步變現出來,我們就知道自己付出的得到了彙報,幸福的笑容就會洋溢在臉上。

  我們的工作時刻充滿著愛,我相信我們的愛也是相互的,記得有一天我肚子有些疼,我們班的壯壯就過來問我怎麼了,還要伸手幫我揉肚子,幼兒關心老師的事情也是一件一件的發生,我的心裡一直有一度暖流,每次說到這些,我都很幸福,教育就是用愛去換回孩子對我們的愛。愛是相互的,我們付出了越多孩子也就越來越愛我們。

  教育孩子叛逆期心得體會 篇9

  我們每個人都是因為有了孩子,才從孩子變成父母,而撫養孩子長大成人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隨著孩子越長越大,父母卻開始覺得孩子越來越不聽話,難以管教,什麼都要和自己對著幹才開心,很是令人頭疼。

  其實,並不是孩子不聽話,只是到了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叛逆期,回想起來,我們曾經不也頂撞我們的父母,不服管教嗎?叛逆期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成長過程,叛逆期的教育和溝通非常重要,父母的引導和方法很有講究.

  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孩子叛逆期如何教育,並告訴你不打不罵教孩子60招。

  首先,“叛逆期”是心理學家們的一個說法,代指這個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快速發展,對獨立,自主,自由有了迫切需求。其實,若父母能夠讀懂孩子叛逆行為背後的心理需求,學會尊重孩子,親子衝突就不在是必然的結果了

  從個體心理發展來看,孩子從幼年到成年,會經歷3個特別的時期,期間都會表現的很逆反—父母可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區別對待。尊重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引導孩子的行為,才能更好的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1.第一叛反期:兩歲半到三歲左右,自我意識萌發

  孩子的第一個逆反期出現在自我意識萌發的時期,一般是在兩歲半到三歲左右。不過現在的孩子大約1歲前後就開始表現的“叛逆”了。一方面現在孩子的確越來越聰明瞭;另一方面是父母們養孩子更加小心,也因此對孩子更早、更多說“不”。孩子們說出的第一個“不”,就是從父母這裡學來的。

  這個時期的孩子,行動上,常常會用“打人”來表達自己不同意、反對的態度;語言上,則開始說“不”,什麼都是“不”,做與不做都是“不”。這是孩子從意識上最早開始的與父母的分離。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開始形成自己的想法和態度,感受與他人分離的快樂,並由此建立和派生出孩子優秀的個人品質。

  2.第二叛反期:7-9歲,準大人期

  這個階段的孩子不同於嬰幼兒時期的寶貝,他們認為自己已經“是一個成人,是一個小大人了,不再是孩子”了,如不願意讓家長拉手,不讓父母叫自己“寶貝”或小名了,要求叫他的全名;凡事都喜歡跟家長對著幹,大人說東,他偏往西;另一方面,他們又非常依賴大人、不講道理,愛哭、比較嬌氣等。

  脾氣秉性的突然轉變,以及強烈的逆反心理都是這個階段孩子的常見現象。孩子進入學校後學到了很多知識,他們急於想要證明自己已經長大了,因此會開始要求獨立,行為上想要脫離爸爸媽媽的掌控,表現為說話做事老氣橫秋、獨立、有個性。

  3.第三叛反期:12-15的青春期

  青春期的孩子身體已發育成熟,覺得自己已經很“強大”了,而心理發育尚未成熟,常常遭遇到各種挫折感,這樣,在身體與心理矛盾的自我糾結和成長中,孩子開始有了更多樣的情緒體驗。對女孩來說,會變得內向並體驗到自我懷疑、愧疚或抑鬱等情緒;對男孩而言,則更多地體驗到暴躁和憤怒。

  孩子叛逆期如何教育

  由於青春期的孩子大都很好面子,自尊心強;重視同伴關係,易受同伴影響,所以可能會做一些並非自己意願但同伴認同的事,如抽菸、喝酒,這些行為雖然父母不認可,但對孩子來說,可能是成人的象徵,代表他們擺脫了對父母的依賴等。這也意味著青春期的孩子會面臨一些危險,如網路成癮、早孕、酗酒、犯罪等。

  有的父母會過度憂慮孩子可能面臨的危險。希望孩子順利度過這一時期,我們必須首先要學會信任孩子有這個能力。事實上,大多數孩子也的確能順利度過這個特別的時期。

  要重點提醒的是,針對這個階段的孩子,父母很有必要為孩子提供一個健康的社交氛圍。不要以為孩子大了就不用陪了。帶孩子去參加一些團隊活動,多與自己的親戚朋友走動。別讓孩子們把自己封閉起來,或者經常宅在家裡玩電遊。孩子們有自己的社交,擁有自己的朋友,或者是有自己尊敬的長輩等,這些都有助於他們的心理健康。有些話,即使不能跟父母說,他們也還能有別的傾訴渠道。

  同時,父親的.功能尤其顯得重要。父親最好能夠跟這個年齡的男孩做朋友。記得,對你的男孩來說,要緊的不是你如何說他、批評他、指點他,而是他信任不信任你,在你身上,他能否看到一個成熟、有責任感的男人的樣子。對於女孩來說,父親不能刻意疏遠。女兒長大了,不少父親不會再像對待假小子一樣親近女兒了。保持一定距離是對的。但是仍然需要保持對你的女孩情緒和情感上的關注、支援。這對她們很重要。

  不同時期的孩子有不同的困擾。對於他們的不聽話、叛逆,父母要有清醒的認識。另外,父母言行不一或身處不和諧的家庭氛圍中的孩子更容易逆反。父母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引領者和榜樣,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自己說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只會招來孩子的不滿孩子還怎麼聽從大人的話呢?另外,父母關係緊張,經常吵架,孩子要麼厭惡父母的行為,要麼逃避這樣的氛圍,父母將無法在孩子面前樹立權威,孩子只會越走越遠。

  教育孩子叛逆期心得體會 篇10

  1、要學會傾聽,學會與子女平等交流

  父母和子女之間總會有代溝的。在初中到高中階段,是子女容易產生叛逆心理的一個階段。孩子開始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也從各種媒體接受了很多資訊,有自己的主見,但也常常過分地自以為是。這時候,做家長的要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見解,不能一味的打壓、反對。透過正確的引導,讓他們自己去發現自己認識上的不足,從而自覺的更正自己的行為。

  2、要學會賞識孩子,對孩子有信心

  尤其在學習上,要鼓勵孩子獨立地去完成學習任務——不要去充當孩子的柺杖,不要讓孩子過多地依賴父母、長輩。家長在初中生家庭教育時,要為孩子創造一個比較寬鬆的環境,讓孩子自由發展。及時表揚和肯定孩子的優點和長處,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養成自覺進行學習的良好習慣。

  3、轉變自己的教養角色,做孩子成長的陪伴者

  中學階段的親子關係,父母最需要做的是角色轉變,從處於控制地位的教育者轉變為處於輔助地位的陪伴者。父母明白了這一點,就能夠從家庭教育的困惑中走出來,不再控制孩子,不再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設計和期望成長。以孩子為主,相信孩子有自我成長的能力,用放鬆的態度陪伴孩子成長,減少自己的焦慮和無力感。

  4、接納孩子的缺點,允許孩子表達負面情緒

  允許孩子說不,接受他們與父母不同的觀點、意見、感受和要求,而不是在遇到分歧、反對、不從和彆扭的時候,要麼勃然大怒,要麼冷漠待之。父母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孩子會信任自己的感受,接納自己的情緒,逐漸脫離負面情緒,積極地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任。但是如果父母拒絕接受孩子的負面情緒,強迫孩子壓抑自己的情緒,那麼孩子會逐漸變得不再相信自己的感受、不接納負面情緒。一旦產生負面情緒就感到緊張和內疚,甚至都不敢哭,強作歡顏,故作堅強,內心則處於彷徨無助的狀態。

  初中孩子具有什麼特點

  1、極強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一把雙刃劍。作為父母,如果還像小學那樣,出了問題,對孩子就是一味的申斥,尤其是當著其他人的面,不允許孩子申辯。這樣做,非但起不到教育他的效果,反而會引起他對你的排斥和反感。

  2、強烈的獨立意識

  到了初中以後,很多孩子不再願意事事都跟父母商量,而是自己單獨來做。這時候,父母要自願充當孩子的參謀,爭當綠葉。雖然,孩子年齡還小,缺乏處理問題的經驗。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是要儘可能的提供給孩子自我展現的平臺。很多做父母的,尤其是母親,總是怕孩子做不好,處處代勞。這樣,一方面會使孩子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對孩子健全的人格成長也是極為不利的。

  3、容易受到壞的影響

  13歲—16歲的孩子思維敏感,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壞的影響。所以作為父母要經常關注孩子的各種情況,尤其是他交往的朋友。儘量給孩子創造一個單純的、積極的成長空間。

  教育孩子叛逆期心得體會 篇11

  1、建立友好的信任關係

  初中階段的孩子情緒容易衝動,在與孩子的交流中,有時由於方法、言辭不當或偏聽偏信,導致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引發牴觸情緒並有礙溝通交流。所以,教育孩子宜採取疏導的方法,讓孩子把內心的感受和想法說出來。如果發生語言衝突,家長一定要冷靜,可以立即採取適當方式主動停止爭辯,待雙方冷靜後,再來開導孩子,效果也會好得多。

  2、適時進行性教育

  性的逐漸發育成熟是孩子進入青春期的一個明顯標誌。如果事前沒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孩子對生理上的巨大變化會感到緊張、困惑。在恰當的時機,採取適當的方式使孩子懂得一些性知識是必須的。這一時期,孩子的性別意識開始增強,希望瞭解異性並渴望得到異性的友誼,這是很正常的一種心理現象,也是孩子成長的一種表現。對此家長不必過於敏感、擔心,更不能草率地貼上“早戀”的標籤。我們要鼓勵孩子參加各種集體活動,儘可能保證孩子精神世界的豐富和充實。

  教育孩子叛逆期心得體會 篇12

  第一步,正視孩子的逆反心理,不要抱有成見

  如果遇到孩子的逆反心理特別強,一定要清楚,這事一種正常現象。事實上,逆反心理中也是包含很多積極的品質,諸如自我意識強、好勝心強、能創新等積極的心理品質。父母要善於發現逆反心理中的創造性品質和開拓意識,併合理引導。只要引導得當,逆反心理是能夠在現代社會發揮積極作用的。

  第二步,不和孩子爭吵,不為難孩子

  處在叛逆期的男孩,他們會變得脾氣非常的暴躁,他們認為父母所作的一切都是在違揹他們的意願,他們經常會表現的無助,焦慮,孤獨等等覺得沒有人可以懂自己內心的世界,所以父母必須首先要理解孩子的這種情形。

  第三步,給孩子空間和自由,嘗試主動與孩子溝通

  處於叛逆期的男孩慢慢會變得不再像小時候那麼的粘著父母,而是自己經常會尋找自己單獨的空間,來發洩和表現自己,所以作為父母不要覺得孩子不如小時候懂事等等埋怨的心理,要更加的關係孩子,主動和孩子溝通。

  第四步,掌握正確的溝通方法,引導孩子走出不正確範圍

  叛逆期的孩子他們經常會表現的憤世嫉俗,覺得這個環境和這個社會就不屬於自己,他們總是表現的讓父母和家人都無法理解,如染各種顏色的頭髮,說他們同齡人只能聽懂的話語等等,這是父母也不要總是用埋怨和批評的口氣和他們說話,要學會正確的和孩子溝通和解釋。

  第五步,對孩子多一點耐心,對孩子的行為多一點寬容和理解

  叛逆期的孩子常常會讓大人失望,因為他們會表現的所有家規和校規等等他們都不會放在眼裡,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已經長大,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意見,他們不想受制於某人,不想聽從於任何人包括父母,所有這也讓父母們感到非常焦慮,但是作為父母我們不能只是焦慮要學會體諒和包容他們。

  教育孩子叛逆期心得體會 篇13

  青春期的孩子的內在世界充滿了力量,好的引導,這股力量將會建設性發揮,如若處理不當,這些能量,成為隨時可以爆發的火山,整個家庭,甚至是學校都將會被波及。

  青少年叛逆行為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1、年齡特點——14歲左右是青少年叛逆行為的高峰年齡。

  2、性別特點——具有反叛性格的學生當中,男生多於女生。

  3、教育特點——學習成績差的學生要比學習成績好的孩子更加反叛。

  4、誘因特點——主要表現在家長和孩子,老師和孩子之間的激烈對抗。

  5、行為特點——反叛的青少年大多不計較行為後果,做出某些十分極端的事情,長期在網咖,甚至可能流浪乞討、賭博、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等等

  方法

  親子溝通

  對於叛逆較明顯的孩子,家長會感覺到與之不好溝通。我們需要多參加孩子的活動。

  尊重孩子

  家長不要老是盯著孩子的弱點,不要拿孩子的短處同別的孩子的優點比較。在與孩子接觸時,家長應儘可能多找孩子的優點,並多鼓勵,減少孩子對家長的抗拒心理。

  換位思考

  家長也是從青春叛逆期走過來的,只是沒有自己的孩子表現得明顯,所以面對孩子令人不解的行為,不妨換位思考,想想孩子為什麼會這樣。有了共鳴後就會理解孩子,能找出問題的癥結。

  忌談成績

  同孩子交流,家長不要老以學習入題,這樣只會讓孩子心有壓力,懷疑家長交流的動機。交流時,家長可以從家事入手,將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後,再談正事。

  穩定情緒

  家長帶著情緒去教育孩子,肯定是不理智的,會導致孩子愈加抗拒。所以,家長在急躁、心煩、不冷靜的時候,不要教育孩子。待冷靜後,再去同孩子交流。

  允許犯錯

  這個階段正是孩子形成主見的關鍵時期,小錯肯定難免,所以,家長應該允許孩子犯一點錯、吃點虧,不要過分束縛孩子的手腳。同時,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叛逆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強,家長的良好言行能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

  孩子減負

  父母都懷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想法,甚至有的家長把自己沒有實現的願望強加到孩子身上,孩子從學校放學回來還要進行他們不願意的培訓,使得孩子們沒有很好的得到精神的放鬆,這樣就給孩子帶來了很大的精神壓力,導致他們討厭生活、叛逆期提前到了,希望家長讓孩子學習的時候也適當的給他們玩的時間。

  注意事項

  誤區一

  全面打擊。有的家長面對孩子的叛逆言行,如頂嘴、不聽話等,大為惱火,覺得不把孩子的這股“邪勁”壓下去,孩子就有可能變壞。於是家長採取了強硬的措施,非打即罵。漸漸地,孩子表面上恢復到以前那個言聽計從的“乖孩子”,實際上,已關上心靈深處那扇與父母交流的大門。

  誤區二

  放任自流。在現實中,一些家長面對難教的孩子,在幾度管教而無多大起色後便失去了信心,開始對孩子放任自流。此時,無論孩子的言行、想法怎樣,家長都不再過問、指導。久而久之,孩子受到不良影響,行為發生偏差,待家長懊悔時,才發現已耽誤了孩子的一生。

  叛逆期的出現是對家長一種緊急的警告,提醒他們以往的教育方式已經過時了,要用對待大人的方式來對待孩子,要尊重孩子的抉擇,支援他們做事的方式,支援並放飛他們去外面的藍天中飛翔,這樣才能培養出敢於搏擊蒼穹的雄鷹。

  教育孩子叛逆期心得體會 篇14

  1、要有良好的家教。

  有的心理學家認為青少年的叛逆行為、心理大多是在兒童時期形成的。這與家庭教養方式有很大的關係。所以,要預防青少年叛逆行為,首先就要從父母做起。首先要注重和孩子的親子交流;多與孩子溝通交流,形成正確的依戀關係:教育孩子時不能過於嚴格,也不能過於溺愛。其次還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夫妻不能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鬧,要維持和諧的家庭關係,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

  2、要尊重信任孩子。

  常言道: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父母首先要做到尊重學生的人格,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孩子,不對孩子冷嘲熱諷、不對他們進行心理施暴。其次還要尊重孩子的個性,激發孩子的自尊心,也有隻有這樣才能培養出有創造力的創新人才。

  3、要做好疏導工作。

  任性叛逆,即使出了錯,父母或老師也不加以糾正,放任自流。侍到長大後習慣已成自然,要改也就難了。作為老師或父母。我們要學會超脫自己師長的角色。以朋友的身份來耐心聽取他們的心聲,從不同的角度尋找他們叛逆的根源。

  4、學會溝通,以身作則。

  教育學家誇美紐斯說過:“家長應成為孩子的領袖而不是監工”作為父母,應該處處、事事以身作則。必須尊重青少年的情感和人格。

  教育孩子叛逆期心得體會 篇15

  2歲半到3歲左右的叛逆期:

  1、性格引導很重要。這個時期是寶寶“自我意識”形成的時期,如果受到大人的打壓或錯誤引導會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家長可以透過給孩子做選擇的方法代替“不”。這種方法便於家長進行良性引導也不會給孩子控制感。

  2、多鼓勵巧轉移。這個年齡的孩子往往愛模仿大人,但寶寶的能力有限並不能完成大人的事情。這個時候家長可以給孩子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當寶寶完成之後給寶寶一個鼓勵。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還能鍛鍊他的動手能力。

  3、制定規矩。當寶寶纏著父母無理取鬧時,父母應該學會制定規則,學會說“不”,給寶寶養成良好的習慣。

  4、良好溝通疏導情緒。叛逆期的寶寶總有很多情緒想表達,但孩子年紀小,還不能完全表達自己的情感。這個時候父母就要積極幫孩子組織語言,幫助孩子表達情緒。

  7-9歲,準大人期:

  1、給孩子空間和自由。涉及到孩子的事情時,要給孩子權利自己決定。

  2、學業問題家長要平和對待。不要總是責怪孩子學習不好,要給孩子減壓。

  3、不要過分關注孩子。叛逆期的孩子往往比較敏感,適度關心避免給孩子過度壓力。

  4、培養孩子獨立的習慣。孩子的事情大多是父母一手包攬,孩子在叛逆期往往意識不到家長在“幫”他,所以把事情交給孩子辦,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5、引導孩子溝通。這個時期的孩子有很多情緒和想法表達,家長要注意多和孩子溝通,還要注意溝通方式。

  教育孩子叛逆期心得體會 篇16

  孩子的逆反心理,如果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對孩子以後的發展極為不利。從孩子成長的角度來說,人生有兩個反抗期,第一個是在3歲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識發展了,對成人的要求及安排往往會逆向而行。

  孩子這一時期表現出反抗精神,如果家長能正確對待,則孩子更容易成為心理健康、獨立堅強的人。而絲毫沒有反抗表現的孩子,往往趨於軟弱或優柔寡斷。

  在孩子十來歲的時候進入第二個反抗期,這時孩子產生了“我是大人”的感覺、時時處處想表現出自己的個性與獨立性.所以經常會和父母的想法發生衝突。

  逆反心理的對待方法可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1)由於孩子有強烈好奇心和求知慾望,家長越是不想讓孩子知道的事情和得到的東西,他們就越想知道和得到,這時家長要學會與孩子在情感上交流的技巧。

  (2)由於做父母的教養方法不當,採取“專制”的教育方法,而該時期的孩子獨立意識強,故意要顯示自己的能耐,加上情緒不穩定,所以顯示“抗上”的逆夏心理。家長要針對孩子自尊心強的特點,尊重他們的“自決權“,即使出了些差錯也不要過多責怪。

  (3)多數家長缺乏心理學知識,不掌握孩子心理發展的規律,孩子一旦和家長髮生牴觸,做家長的總喜歡擺出長輩的樣子。

  採取“高壓”政策,會導致孩子的逆反心理逐漸升級,有的甚至出現說謊、逃學等不良行為。家長應該經常與孩子談心,交換彼此的想法,對孩子說話要真誠、懇切。

  當孩子產生了逆反心理時,家長可採取以下措施:

  (1)與孩子衝突時要冷靜,不要使衝突加劇,可以暫停或藉故出去一下。

  (2)一旦孩子表現出合作與變通時,要給予他正面的表揚和鼓勵。

  (3)確定合理的、與孩子年齡相適應的限制,並堅持下去。

  (4)用體育鍛煉等來舒緩你的緊張情緒,避免向孩子發脾氣。

  (5)努力與他人合作,並獲得與孩子有關的其他人(老師、配偶)的支援。

  (6)父母在必要時可以尋求兒科醫生和心理學家的幫助。

  逆反並非一無是處,也有正效應。許多父母都覺得兒童的逆反心理對其身心健康不利,其實,逆反心理並非一無是處,它雖有妨礙兒童身心發展的一面,但也有很多正效應。

  逆反心理包含諸如自我意識強、勇敢、好勝心強、有闖勁、能求異、能創新等積極的心理品質。現代社會充滿競爭,迫切需要具有創造性思維、眼界開拓、能積極進取的人才。

  因此,父母要善於發現孩子逆反心理中的創造性品質和開拓意識,併合理引導。只要引導得當,逆反心理是能夠在在孩子的成長中發揮積極作用的。

  教育孩子叛逆期心得體會 篇17

  叛逆期孩子的表現:

  1.定力不強,容易被誤導

  有些初中生,在剛剛進入校園時,是一個十分和善聽話的學生,而在學習的過程中接觸到學校外面的一些人和事,就會不自覺的進行模仿,而後把這些惡習帶到學校中。很多愛打架,吸菸他、逃課的學生都是由於定力不強,受到校外不良因素的影響而產生了叛逆心理。

  2.厭學、逃學

  這種現象在學校中也是十分普遍的,尤其到了初三複習時,很多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由於成績落後,對學習失去信心,就產生了叛逆心理,厭學、逃學,不聽老師的話。

  3.自以為是

  這個現象就與家庭環境有著很大的關係,很多中學生由於從小受到家長的溺愛,就形成了高傲、自私的性格,而且這種性格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嚴重,很多學生在學校中,在學習上,不聽教師和學生的意見,只顧用自己的方法,當成績無法提高時,也不接受老師的意見,固執己見。

  4.自卑和自負

  有些中學生進入青春期後,對榮辱有了認識,總覺得自己的家庭或者學習上不如別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卑的性格,相反,另一部分學生卻認為,自己應當從平庸中走出來,在各方面都應當超過別人,因此經常採用一些不當的方法想吸引別人的注意,比如怪異的頭型,各種奇裝異服等。

  教育孩子叛逆期心得體會 篇18

  1、親子之間的溝通:

  這個是最根本的,也許很多父母和孩子都會有代溝,總琢磨不到孩子想什麼,可是做為父母,你們有真心實意的和孩子溝透過麼?不要拿自己是大老人什麼的來壓孩子,這個是孩子最反感的,要和孩子想朋友一樣溝通。尊重孩子家長不要老是盯著孩子的弱點,不要拿孩子的短處同別的孩子的優點比較。在與孩子接觸時,家長應儘可能多找孩子的優點,並多鼓勵,減少孩子對家長的抗拒心理。

  2、學會真正關心自己的孩子:

  真正關心自己的孩子就要做到能夠與孩子換位思考,經常關注孩子的感受,要記得孩子的生日,記得學校開家長會的日子,孩子考試考好了給予相應的獎鼓,考不好也要多多鼓勵,千萬不要去太過去責備孩子。在某些事情上做錯了要給予他更正,正確的引導孩子。

  3、不要總反對孩子想做的事情:

  有一些父母總把孩子當做小孩子,這不讓他做,那不讓他做,比如做完作業了想看一下電視,作為家長不應該反對的,這也是孩子需要的放鬆的空間,如果你叫他不要看,叫他會房間看書什麼之類的,雖然他不情願的回到房間了,可是他會認真看麼?這樣根本沒有用的,就讓他放鬆一下吧,放鬆完了自然會回去好好認真學習的。

  4、放下權利給孩子,但絕對不是放任:

  如去哪裡玩啊,去吃飯之類的,不妨同孩子商量一下,考慮一下孩子的感受,徵求孩子的意見,有著民主氛圍的家庭,孩子一般能主動向父母靠近。但孩子的一些過分的要求又不能依之,不然日後他會自己放任自大,這樣會更難教育了。

  5、避免“打”“罵”的誤區:

  一些家長只要孩子不聽話,做錯小些事情就對孩子有打又罵的,總以暴力制止。長期這樣下去,孩子幼小的心靈已經有了陰影,總會怕做錯事情,然而不夠去做,生成膽小怕事的性格。

  6不要總是向孩子施壓,給孩子一定空間

  不用總對他說一定要考上某某大學,考試每科都要有多少多少分以上什麼的之類的話,多給孩子一些空間,讓多交一些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