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關於創新講座心得體會(通用5篇)

創新講座心得體會

關於創新講座心得體會(通用5篇)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創新講座心得體會(通用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創新講座心得體會1

  10月24日下午在中關村軟體園國際會議服務中心,湛廬文化組織了大爆炸式創新的專題講座,在短短3小時之內,首先是保羅紐恩斯的“超越顛覆式創新,迎戰創新新時代”的主題演講,之後是王煜全先生的“大爆炸式創新,將是下一個颱風口”的主題演講,最後是令人受益頗深的圓桌論壇,整個講座使我對創新有了全新的認識和理解,下面談談聽完這次講座之後我的心得體會。

  保羅先生在演講開始就提出了“當今創新與以往創新有何不同”這一鮮明問題,並用彈球遊戲的例子得出當今創新‘better,cheaper and closer’,他們認為創新的新生命週期由奇點、大爆炸、大擠壓、熵四個重要的階段組成。王煜全先生大量的舉例,用事實說話,1973到1983年間,被新企業擠出榜單的財富1000強企業有350家;2003到2013年間,被新企業擠出榜單的財富1000強企業有712家!強有力證明要結合時代不斷地的創新,提前思考企業或個人面臨著哪些不可避免的未來。

  結合我們的工作生活,首先創新重在大膽發現問題,只有發現問題才能找到創新的“入口”,每個人都要思考你面臨著哪些不可避免的未來,你的競爭者到底有哪些,你是不是做好了準備,在創新浪潮中去調整自己,或學習新技能?

  最後的圓桌論壇令人受益頗深,“如何找到直諫者”,我認為“直諫者”就是“行業內的夢想家”,來自員工,來自使用者,來自行業首腦,敢於做直諫者,敢於接納直諫者。

  在實際工作當中,能指出工作中弊端的人不少,但親自去付諸實踐的人卻不多,他們缺乏實踐的勇氣和對工作的使命感、責任感。所以,在競爭時代,我們迫在眉睫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要增強敢於創新、敢於實踐的勇氣,就像馬雲的阿里巴巴、扎克伯格的Facebook、佩奇和布林的谷歌、比爾蓋茨的微軟、喬布斯的蘋果、貝索斯的亞馬遜、馬斯科的特斯拉、馬化騰的騰訊、李彥宏的百度、雷軍的小米...... 我們每個人的工作也是這樣,要發現問題,指出問題,解決問題,敢於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不斷開創本職工作的新局面。

  創新講座心得體會2

  一、要善於發現問題

  在我們的學習生活工作當中,或多或少都存在問題。有問題不要緊,關鍵是要善於發現問題,及時認識不足。只有發現問題,才能解決問題,才能為創新思維提供素材,創造“入口”。

  發現問題,最主要的是增強觀察能力。一是要善於從高處著眼,看一看你的工作計劃、方針、製作事物是否對路,是否能夠改善原先的問題,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生活。二是要善於從低處觀察,看一看你的工作是否符合實際,是否符合市場需要。三是要善於在過程中追蹤,看一看工作過渡、銜接等是否暢通高效,措施能否有效落實兌現、事物的製作成本是否節能。這樣一來,問題就不難被發現。

  二、要掌握最基本的方法

  要做到創新思維,還要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加強訓練,善於觀察,敢於創新。

  第一,加強學習,注意訓練。在當今社會,不論你從事什麼工作,學習已成為人的第一需要,一刻不學習、不進步,就面臨被社會淘汰的危險。要做到創新思維,就要加強學習。同時,在學習的基礎上,注意加強思維方面的訓練,開發自己的智力。平時,在工作當中遇到問題,要養成經常問自己 “到底應該怎麼辦?”的習慣,從而給自己思維施加壓力,使思維保持在靈活狀態,一旦注入要素,就能確保正常運轉。

  第二,對自己的工作要經常系統思考。系統思考是指從全域性性、層次性、動態性、互動性等方面綜合考慮問題的一種方法,系統思考將引導人們產生一種新的思路,使人們從複雜細節中,抓住主要矛盾,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第三,借鑑比較,尋找啟發。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是普遍聯絡的,沒有孤立存在著的事物。我們要善於從此事物聯想到彼事物,在歷史和現實之間移位,在時間和空間上轉換,在物與物之間尋找橋樑,在事與事之間搜尋紐帶。找到了聯絡,認識了共性,我們就要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進行借鑑比較,啟發自己的思路,去創新求解。

  三、要勇於付諸實踐

  創新思維作為一種思維,從根本上說,還停留在認識的層面。如果沒有實踐,那麼再好的思維也是空中樓閣。只有把創新思維與創新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才能不斷把工作推向一個新層次、新水平。在實際生活學習當中,能指出生活中弊端的人不少,但親自去付諸實踐的人卻不多,他們缺乏實踐的勇氣和對改善事物的思考。所以,在競爭時代,我們要想在社會上立於不敗之地,就是要增強敢於創新、敢於實踐的勇氣,不斷髮現改善新事物。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存在決定意識,意識具有能動性。思維作為意識的範疇,是從實踐中產生的`,又反作用於實踐。我們有什麼樣的思維方式,就會產生什麼樣的工作效果,思維方式對了,即使工作遇到困難,往往也會“柳暗花明”;反之,機遇和條件再好,有時也會陷入“山重水複”。

  作為大學生的我們不要在人群中失去自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做一個清醒的大學生,有自己獨立的思考,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這樣你的人生才會清醒的更多,糊塗的更少,這樣成功才不會像別人說的那樣難。

  因為人的一生長度是延長不了的,那麼想要成功,只能加深深度和擴大廣度。創新就是能夠改變深度和廣度的路徑之一。也許一個人碌碌無為過一輩子,而創新能使人生價值的昇華,能帶給社會很多有價值的東西。人,能夠到世界上來走一遭,那是多麼幸運的事情呀,如果就這樣浪費掉了,多可惜呀,擁有生命卻沒有擁有它本該有的活力的精彩,真的很可惜。

  創新講座心得體會3

  海爾集團孫中元教授作了關於如何提高創新力的專題講座,結合自身工作實際,淺淡以下幾點體會:

  一是要有創新精神。

  20多年的歷程,海爾確立了無私奉獻,追求卓越的文化精神,確定了高標準、精細化、零缺陷的管理戰略;確定了質量是企業永恆的主題的質量戰略,這一系列組成了海爾文化網路。但是海爾文化的靈魂就是創新,唯有創新,才是海爾戰勝自我的制勝法寶!這是在汲取中外,繼承前人基礎上的創新,這是值得我們每一個單位所學習和借鑑的。

  二是文化與制度要做到有機融合。

  一個單位,不僅要有自己的產業,更要有的屬於自己的企業文化,要靠一套良好的機制來管裡自身,海爾能夠把文化和制度緊密結合,靠文化育人,靠制度管人,有制度,有執行,有落實,這才是最重要的。

  三是思路和理念是至關重要的。

  學習海爾,關鍵是學習海爾的思路和理念,而不是學習它的具體做法。因為管理是使理念變為行為的過程,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管理者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必須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重新的打造和磨練。

  四是要活學活用。學習海爾,是借鑑而不是照搬,因為海爾管理再好,但它只是海爾的,它只適用於一種特定的海爾文字化。我們可以學海爾的管理經驗和技巧,但必須結合企業自身實際情況,探索出適合自己的管理模式。

  創新講座心得體會4

  8月13日上午,在縣委召開的十二屆縣委中心組第二次(擴大)理論學習會上,省商務廳開發區處處長梁寶林作了題為《開發區轉型升級與創新發展》的精彩講座,聽後感觸很深。

  經濟開發區是我縣經濟發展的“火車頭”,有必要引領創新發展,解放思想、搶抓機遇、順時應勢、主動作為,做好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的排頭兵。

  1、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必須完善基礎設施。

  將開發區基礎設施納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統一規劃,統籌建設。透過調整支出結構,逐步加大財政預算內基本建設資金對開發區的支援力度,加大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完善區內道路和水、電、氣、汽網等基礎設施及配套公共服務設施;除有關規定外,開發區的土地收益應按規定用於開發區相關建設,開發區可按產城一體、協調發展的原則,自行收儲和整理開發商住用地,增強造血功能;支援開發區申報交通、能源、社會發展和市政建設等方面的專案和資金,由開發區按照相關規定統籌使用;拓寬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籌集渠道,支援開發區以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實施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相關各方分享開發區發展收益。

  2、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必須集約土地利用。

  堅持合理、節約、集約、高效開發利用土地,支援開發區按照“十三五”用地規劃需求使用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嚴格控制區外用地;支援工業用地實行彈性出讓和年租制度,盤活現有土地存量資產,依法依規推動閒置、低效用地處置;鼓勵企業對現有廠房進行多層改造,對節約集約用地成效顯著的企業,可予以適當獎勵;新上工業專案應嚴格執行最嚴格節約集約用地制度,按照規定的准入標準實施,鼓勵建設多層廠房,提高工業專案容積率。

  3、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必須強化金融支援。

  積極發展科技金融,支援開發區企業透過企業債券融資;允許將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專案打捆,申請國家政策性銀行、國際金融組織和國外政府優惠貸款;支援開發區中小企業打捆發行集合債,引導並支援中小微企業進入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開展融資、重組等業務;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開發區運營、興辦“區中園”;各部門在安排基礎設施、節能減排、環境保護以及企業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等資金時,對開發區符合條件的專案予以支援;審慎處置當前開發區中存在的土地融資問題。

  4、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必須加快人才培養。

  組織開發區開展各類技術技能培訓;創新技能人才評價方式,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完善企業技能人才評價新機制,穩定產業技術工人隊伍;鼓技工學校和就業訓練中心直接面對開發區開展職業培訓和職業教育,透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校區合作等方式,為開發區培養實用性強的技術技能人才;鼓勵開發區依託其優勢產業引進高階人才或與高校合作,設立高規格的研究機構或實驗室,建立有利於人才創業、技術創新的分配、激勵和保障機制。

  創新講座心得體會5

  今天,非常有幸,我們聽到了來自南京師範大學的許教授,和來自江蘇教育學院談教授的精彩講座。兩位教授各具風格,許教授談吐幽默,她的關於《構建和創新優質音樂課程》的講座,讓我們耳目一新。許教授沒有泛泛而談,而是根據我們的問題,展開討論,並一一做了解答。讓我們對於音樂教育的概況,以及課堂教學、遊戲設計等有了一個全面深刻的瞭解。她毫不保留的,將一些實用的小遊戲傳授給我們,感覺既實用,又很有創意。為我們以後對幼兒實施特色教育活動,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許老師60出頭的模樣,但她眼神犀利,始終閃爍著教育的智慧,一種灑脫、睿智的感覺油然而生。講座中,她不時地給我們示範性的語言,那種對孩子的喜愛,對教育的熱愛讓我們不得不佩服。聽許教授的講座,讓我們真正明白了教育的智慧,明白了與孩子更加親近的好方法,明白了自己不論在什麼時候都要府下身來,瞭解孩子們的真正需要,讓孩子們在活動中充分體驗遊戲的快樂,從而產生自主學習的慾望。

  與許教授不同,談老師氣質優雅、她的講座始終閃耀著她較高的音樂素養。講座開始,在給我們講一音樂案例的時候,她清唱著歌曲的優美旋律,嗓音清澈,悅耳,如執教教師一般,熟悉活動內容。這充分顯示了談老師在理論導師的前提下,更是一位深入教育一線研究的研究型教授。她的講座讓我們瞭解了音樂教育中的實際障礙,由於理論加實際,對我們的工作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具有一定的實效性。她從教具的合理運用,到教材的大膽改進,讓我們瞭解了科學運用教學具的重要性。這與園長跟我們談得“靈活使用教材”相一致。

  談老師的講座,讓我充分體驗到了音樂教育的美,和諧的旋律不能打破,和諧的師幼關係可以促進幼兒的自主學習性的提高;要合理的運用教材、教學具,充分發揮教材、教具的作用,掌握好“有效”二字,才是提高音樂教學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