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莊子思想的不同點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諡伯陽,生卒年不詳,籍貫也多有爭議,《史記》等記載老子出生於春秋時期陳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老子莊子思想的不同點,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1、道和人的關係
觀點表明儘管人無法與天、地、道相比,卻有別於萬物,具有萬物無可比擬的優越性。莊子的思想卻彰顯人與萬物的一致性,將人等同於物。人沒有任何特殊性,與天地萬物具有相同的起源和地位。
2、處世哲學方面
老子和莊子雖然都推崇道,在自然觀、天道觀方面有其共同點。然而兩人對道延伸出的不同的處世之道卻相去甚遠。主張順應自然規律來治理國家。同時老子強調要循著道法自然,推崇不爭、謙和。而莊子提倡齊物論,在莊子的視界中,世間的一切差異都是相對的。
3、老子與莊子不同的精神渴望
道家的'“道境”就是自由之境,老子莊子的道之於無的意識是最高的自由意識,將無視為道的根本特徵正是出於對自由的追求。從老子的“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等思想出發,可知道倒可以自由地化生萬物。
因此生命與道合一,這就是老子莊子所認為的生命最高境界--自由之境。但老子與莊子對這種境界的理解有些差異。老子的道是指純真質樸本性的實現;而莊子的所認為的則是高度的、絕對的自由。因此老子的生命哲學具有極強的現實性。而莊子更高地追求個體精神的自由和超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