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掃墓的禁忌
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冬至掃墓的禁忌,希望有所幫助!
冬至上墳祭祖的由來是什麼
據《周禮春官·神仕》記載:“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看來,從周代起就有冬至祭祀活動。漢代的《四民月令》記載,冬至之日要用黍糕做供品,祭祀神靈和祖宗,大家一起進酒餚,還要向師長和老人祝福,習俗與大年初一相同。
據明代顧起元《客座贅語·陵祭》和明代沈德符《萬曆野獲編·陵寢之祭》記載,對南京皇帝陵寢,明代朝廷有一套定期的祭祀制度,太祖的孝陵是一歲三祭,即清明、中元、冬至三大祭。而懿文太子陵寢卻是一歲九祭,分別是正旦、孟春、清明、孟夏、忌辰、孟秋、中元、孟冬、冬至、歲暮。
另據史載,明王朝遷都北京後,山陵建在天壽山,離京城有百里之遙,所以凡是遇清明、中元、冬至三節,一般只是令勳舊大臣至皇陵行禮。
冬至掃墓的.講究與禁忌
一般於冬至前剪紙作男女衣服,冬至送至先祖基前焚化,俗稱“送寒衣”。
祭祀之後,親朋好友聚飲,俗稱“冬至酒”,既懷念亡者,又聯絡感情。有的趁全族聚會的時機。處理一些族內事務。在四川廣安,在宗祠祭祖後,全族看族譜,添注丁口。在廣東潮汕地區,冬至這一天要備足豬肉、雞、魚等三牲供品,上祠堂祭拜祖先,然後家人圍桌共餐,一般都在中午前祭拜畢,午餐家人團聚。
浙江紹興、新昌等縣,多在冬至日祭掃祖墓,去墳頭加泥、除草、修基,以為此日動土大吉。否則可能會橫遭不測之禍。內蒙古也將冬至日稱為“鬼節”,攜帶香紙上墳祭奠。在江西和湖南常寧等地,也於冬至上墳,禮同清明。在山東臨沂,人們認為冬至是為死者送寒衣、固房屋的日子。家家戶戶剪紙衣,焚於墓前,添土培墳。
在廣東沿海地區,如饒平海山一帶,當地漁民要趕在清展出海捕魚之前祭祖,意為請神明和祖先保佑漁民出海平安。而在廣東惠安,冬至日除祭祖外,還有一些同清明節一樣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