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核心關鍵

家庭教育的核心關鍵

家庭教育的核心關鍵

  在每個父母的心中,絕對希望他們的孩子長大後能夠脫穎而出。但是,即使每個父母對孩子都有相同的期望,他們孩子發展的未來方向也有高有低各不相同的。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家庭教育個核心關鍵,希望有所幫助!

  家庭教育的核心關鍵1

  1.總是稱讚孩子

  在對子女的教育中,父母應寬嚴並濟。

  一些父母總是喜歡批評孩子,認為這是為了指出孩子的缺點,以便孩子糾正他們。但是這樣做是為了消除孩子的熱情,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抗心理。知道如何稱讚孩子實際上是一種技術活。當您稱讚您的孩子時,您會發現孩子會非常快樂,並且在所有事情中都充滿活力。可以看出,讚美的力量是無窮的,它將給孩子們帶來許多積極的影響。當然,不應隨意誇獎,當孩子採取正確的行動時應給予讚賞。

  例如:孩子的良好品格,孩子學會尊重,孩子遵守規則,孩子堅持不懈,孩子學習新知識等。

  2.懂得尊重孩子

  現在有太多的父母強烈希望控制自己的孩子,都一致的認為孩子是自己生的,所以就要替孩子做決定,幫孩子規劃好路線,之後孩子就要照做,就要按照自己所規劃的按部就班的前進。

  但是,只有尊重孩子,父母和孩子之間才能實現有效的溝通。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交流全部失敗的原因是,父母對孩子沒有足夠的尊重,他們在教育中採用了最簡單粗魯的方法,沒有考慮孩子的個人感受。

  但是對於兒童,無論年齡大小,他們都有自己的個性和自尊,他們都希望引起外界的關注。因此,無論孩子的性格是害羞還是善於交際,都需要得到父母的認可。

  3.不要太寵孩子

  在家庭中,每個父母都將孩子當做家中的寶貝,經常有溺愛孩子的情況。例如,一些父母,當老師報告他們的孩子在課堂上聽不認真時,父母反駁說老師分配了太多的作業。如果孩子不能完成作業,父母實際上會幫忙彌補。

  這些示例是真實情況。父母應該意識到,寵壞對他們的孩子有害。父母可以允許孩子犯錯,但並非所有錯誤都是父母的責任。從長遠來看,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會產生錯誤的感覺,他們在做事時會下意識地有fl幸的心態。父母會自己做。

  4.營造良好氛圍

  “氣氛”很重要,但也很關鍵。父母也應該能夠發現,在一個沮喪而乏味的孩子中,要養成樂觀積極的孩子是很困難的。

  在這裡我給家長們推薦《正面管教》這本書。

  這本書所提倡的是一種,讓家長既不用懲罰孩子,又不會驕縱孩子的教育方式。

  其實學習還是要靠孩子自己,父母對孩子的過分要求,是會對孩子的成長有影響的。所以家長要和孩子講道理,獎罰分明,但不是講“大道理”。

  家長們要以家庭教育為主,校園教育為輔,和學校溝通好,相輔相成。

  家庭教育的核心關鍵2

  在寶寶的教育中,我們有意無意間扮演著裁判的角色:強化寶寶的良好,給予表揚;警示寶寶的出格,給予批評。“表揚”和“批評”,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兩個部分,需要家長時刻掂量輕重,切不可過度或忽略,這其中最需要注意的有三點。

  1、分清方式和能力

  在教育中,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只要到位,總是能夠顯現成效。

  表揚:方式優先、能力備選

  回憶一下,當寶寶完成一件事情或是一項任務,你通常是怎樣表揚寶寶的。是會細化到過程當中,諸如“寶貝,你在完成這件事情時,使用的某種方式最佳,非常巧妙”;還是一言概之,諸如“寶貝,你是最棒的,你真能幹、真聰明”。前者反映了你對寶寶做事情方式的肯定,這種表揚會使寶寶長大後更富於挑戰性、不怕失敗、勇於進取,因為他們認為如果做事情失敗,可能是方法上的問題,下次改進就可以了。而後者則是你對寶寶能力的讚許,這種對能力的表揚會使寶寶長大後更害怕挑戰,因為一旦失敗他就會覺得和自己的能力有關,在遇到困難和問題時,往往更容易出現負面情緒。

  表揚寶寶前,想清採取哪種方式是必要的,不同的方式將直接影響寶寶未來的成長。一般,我們迴避一味表揚寶寶的能力,因為這樣的負面影響較大;但當寶寶顯現自卑時,適度對寶寶的能力提出表揚,對自信心的增強具有極大的正面意義。

  批評:只批方式、不批能力

  爸媽作為批評者,其言語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寶寶的價值觀。當寶寶犯錯誤的時候,你會怎樣?是馬上做出整體判斷,直指寶寶的能力,說出諸如“你真夠笨的,你怎麼就不行”這樣的話;還是先著眼細節,各個排查,告訴寶寶“你的失敗就是源於這裡,你這一步走錯了”?前者中,寶寶的能力受到質疑。將來寶寶再完成類似的任務時,一不順利,就會焦慮不安,擔心做不到,容易放棄。選擇後者,使寶寶堅定地認為只要改正錯誤,就可以避免再次失敗,面對挑戰,會主動改進更加努力,克服一切困難完成任務。

  兩種不同的批評方式,將直接影響寶寶將來做事情的情緒和成功率。我們提倡只批方式、不批能力。過多質疑寶寶的能力,會給寶寶造成能力不足的心理暗示,使寶寶面對很多事情時主動表示某種無能為力;而只批評寶寶做事的方式。則會讓寶寶有意識地不斷改進和完善,變得更加努力和積極主動。

  2、講究時機和口吻

  無論你是表揚寶寶也好,批評寶寶也罷。口吻總是要有講究的,恰當了才能讓寶寶明白,教育才能收到“1+1>2”的效果。至於時機,就更是要準,順水推舟才能事半功倍。

  表揚:及時、不敷衍

  在表揚寶寶的口吻上,一方面,爸媽一定要發自真心地表揚寶寶,經常信口開河,以“嗯”、“啊”、“真棒”等說辭隨意敷衍,時間久了寶寶自然會對你的表揚產生質疑,最後喪失信任;另一方面,表揚一定要有新意,簡單頻繁地重複表揚,會使寶寶對讚許變得反應遲鈍,從而失去獲得表揚的興趣和動力。

  批評:及時明確、不翻舊賬

  爸媽應該發現錯誤,及時糾正,就事論事,目標明確。如果沒能及時糾正,也千萬不要翻舊賬,拉東扯西地把寶寶犯過的所有錯誤都歷數一遍。要知道,你跑題了,而且你說的事情或許寶寶已經不記得了,而你的反覆強調會給寶寶造成不良的心理暗示。

  比如,你因為寶寶亂扔東西,說到寶寶某次撒謊、某次打別的小朋友、某次把爸爸的電腦摔壞……試想受到批評的寶寶會有什麼感覺?一方面寶寶會覺得亂扔東西很糟糕;另一方面,寶寶會認為自己一無是處。其實,我們原本的目的只是為了讓寶寶不再隨手亂扔東西。所以,寶寶的其他缺點錯誤,留到合適的時機再去說吧!總不能指望一口氣解決所有的問題。

  在口吻上,當爸媽面對寶寶的錯誤時,往往特別氣憤。最常見的情景就是大聲呵斥寶寶,嚇壞了的寶寶只能感覺到恐懼,哪裡還有空想錯在哪裡。連大人都不冷靜,寶寶怎麼冷靜得下來。批評的目的是為了讓寶寶改正錯誤,絕非情緒的自我發洩。另一種糟糕情景便是爸媽居高臨下,不親近、有距離、無法平視,寶寶感受到的只能是壓抑。所以即使寶寶犯了錯誤,我們也應給他平時的目光。

  3、針對寶寶的特質

  對寶寶提出表揚或批評,應該有針對性地進行,不同的年齡、個性、能力、氣質,決定了不同方式、不同效果的差異。只有找到最佳方案,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表揚:看個性、分年齡

  能力強、自信心強的寶寶,受到表揚的機會很多,肯定方式比肯定能力更容易引發他們的思考,從而不斷進步。能力較低、自信心較弱的寶寶,難得有得到表揚的機會,爸媽應該及時抓住點滴進步,對寶寶進行表揚,激發寶寶的自信心,促使寶寶有更大的進步。如果寶寶比較不聽話,那麼就要多表揚,寶寶心情愉悅了,才會對爸媽形成信任與依賴。

  同樣的,年齡較小的寶寶,各種能力都處在並不完善的發展階段,這其中包括語言理解能力。所以,應該透過簡單的語言向寶寶表示肯定,“你真棒”這樣的語句最適用於小寶寶。對於年齡稍大點的寶寶而言,他們已經有了簡單的自我評價意識,爸媽要讓寶寶知道的並不是“什麼是對的”,而是“怎樣是對的”。所以,多在細節和方式上表揚寶寶,會讓寶寶成長得更快。

  批評:分氣質、看頻率

  雖說批評誰都不愛聽,不過不同氣質型別的寶寶對批評的反應是不同的。思想靈活、淘氣的寶寶容易接受批評,但忘得也快,爸媽應該開門見山,同時注意保護寶寶的自尊心和積極性。調皮外向的寶寶容易衝動,會不服氣、產生質疑,所以高壓政策萬萬要不得。態度一定要溫和、語氣一定要平靜。慢性子的寶寶需要一段時間消化批評,一旦明白就不會再犯,所以爸媽需要做的只是耐心等寶寶想明白。安靜的寶寶性格比較內向,應該少批評、多鼓勵。

  對於偶爾犯錯的寶寶,批評力度應儘量小一些。而對於經常犯同一錯誤的寶寶,不只要加大批評力度,更要講明道理。在這一過程中,要注意從寶寶能夠理解的角度切入,講寶寶能夠聽得懂的道理,畢竟批評的最終目的是告訴寶寶錯在哪裡,怎樣改正。

  對寶寶提出表揚或批評,應該有針對性地進行,不同的年齡、個性、能力、氣質,決定了不同方式、不同效果的差異。只有找到最佳方案,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家庭教育的核心關鍵3

  中國是一個十分重視家庭的民族,國家一詞就是由“國”和“家”組成,這是任何其他國家語言所不具有的深刻蘊意。

  早在2500多年以前,孟子曰:“人有恆言,皆曰天下國家,國之本在家。”香港影壇巨星成龍和劉媛媛在國慶60週年的焰火晚會上,演唱了一首名為《國家》的歌曲,引起了全場強烈的共鳴。其中,有幾句歌詞是:“……都說國很大其實一個家,一心裝滿國一手撐起家,家是最小的國國是千萬家……”

  這說明在漢語中,國與家是不可分割地聯絡在一起的。正是這個原因,使得中華文明在世界四大文明中,成為唯一香火不斷的文明,這是令華夏子孫感到無比自豪的!

  家國同構:家庭是第一所學校

  既然國與家密不可分地聯絡在一起,那麼家庭教育和國家的教育,也應當是相輔相成的。我國古代就有“家國同構”的教育模式,就是把教化天下的任務分攤到每個家庭承擔。

  這正好體現了: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最早的啟蒙老師。由此而論,家庭在教育中肩負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人類的知識、經驗和文明的傳承,基本上是透過家庭鏈條進行的。

  世界事物的發展往往遵循螺旋式上升的規律,比如自學,人類就是由自學發展到學校教育,而且又將會從學校教育發展到自學為主的網路學習。

  我國具有悠久的文明傳統,在其發展的歷史中,曾經有過不少家庭教育成功的例子。例如,《歐孟儀型》是清朝吳嘉猷的一幅名畫,展示的是歐陽修和孟軻的母親教子的偉大母愛的畫卷。孟子3歲喪父,從小聰穎,天性貪玩,模仿力極強,為了給孟子營造學習的環境,孟母三遷,終於成就了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孟子被後人稱頌為我國古代的亞聖。

  無獨有偶,北宋時的歐陽修4歲喪父,母親偕他從江西遷到湖北隨州,投靠做官的叔父。但是,寄人籬下的日子過得很艱辛,但母親沒有放棄教子之責,用木炭和樹枝教兒子識字寫字。後來,在自己已經不能再勝任教授兒子的情況下,就鼓勵他自學,沒有書就四處借書、抄書自學,終於歐陽修成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大文豪。

  實際上,《歐孟儀型》展現的僅僅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個別典型,但像這樣成功的例子是不勝列舉的。我們可以這樣說,古今中外每一位傑出人才的背後,都有偉大的父母之愛,以及他們為教育子女所付出的心血。

  反之,每一個家庭教育的悲劇,從根本上說,也都有父母放棄教育或者教育不當之責。因此,為人父母者永遠不要忘記自己的重任,從某種程度上說,父母的正確教育將影響孩子的一生,甚至決定他們的前途和命運!

  家庭教育:父母是最好的教師

  事實上,我國家庭教育一直是存在的,只不過人們是自覺或不自覺的在進行,是以正確或不正確的方法在進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家庭教育存在兩種極端情況,即過度溺愛和棍棒教育,雖然其表現形式迥異,但都是違背教育規律的,因此也都是有害的。就大多數家長而言,他們處於家庭教育的灰色地帶,即有心教育孩子,但又不知怎樣以科學的方法教育好孩子。

  由於我國教育市場的興起,近十多年出現了眾多的家庭教師和培訓學校,還有網路學校。雖然不能一概否定這些家庭教師和培訓學校的作用,但仔細看看,這些培訓學校都是市場催生出來的,是改頭換面的應試教育。

  俗話說,知子莫如父,因此父母應當是最好的家庭教師,我們為什麼不承擔起自己的職責呢?有些家長寧可送孩子去上補習班,或請家庭教師,也不願自己學習和研究教育學,擔負起教育孩子的責任,這是轉嫁或是推卸自己的責任。

  事實上,現今絕大多數的學生家長,都具有擔負起教育孩子的能力,比起歐陽修和孟軻母親那個時代的水平要高得多,完全能夠培養出現今的歐孟那樣的傑出人才。當然,現在時代不同環境不同了,但只要我們堅持正確的教育價值觀,樹立“立學以讀書為本”的思想,營造清心寡慾的學習氛圍,抵制功利主義的誘惑,排除浮躁和浮誇的影響,家庭教育是大有作為的!

  教育真諦:啟迪智慧享受快樂

  顧名思義,家庭教育是由家庭和教育兩部分組成的,而東西方在家庭與教育方面的觀念又是迥異的。

  我認為,在進行家庭教育時,東西方完全能夠做到互補,既要發揚我國重視家庭的美德,又要借鑑西方教育子女的先進理念。

  比如,去掉父道尊嚴,多一些平等和對孩子的尊重;放棄對孩子的支配慾望,多尊重孩子的自由選擇權;少一些溺愛,多鼓勵孩子獨立自主;少一些包辦代替,鼓勵孩子自立自強;少一些擔心害怕,多鼓勵孩子冒險;淡化分數和狀元情結,著力啟迪孩子的智慧和思辨能力;放棄模仿和形式主義,多鼓勵孩子探索和創新。總之,我們要在發揚重親情、愛撫、孝道、誠信、守紀律、樸實等美德的同時,要採用先進的教育理念,讓孩子沿著正確的方向成長。

  教育的真諦不是用知識填滿學生的腦袋,而在於啟蒙和解放,幫助孩子發現自我,培養良好的個性,啟迪智慧和享受快樂。

  因此,家庭教育並不是要全部代替任課教師的教學,最重要的是與孩子溝通感情,建立相互的信任,發現和培育他們的志趣,養成良好的品德,培育孩子自學的習慣,端正學習的態度,掌握自學的方法。大量事實都證明,一個孩子只有酷愛學習時,而且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方能成為傑出的人才。

  什麼是成功的家庭教育呢?怎樣看待孩子的成功,這是一個眾說紛紜的問題,不同價值觀的人有不同的追求標準。在一個多元化的資訊時代,我們應當以多元的、動態的標準看待成功,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每一個人。我國普通的家長,都懷有望子成龍和望女成鳳的情結,雖然其情可嘉,但這終究是不可能全部實現的美夢。

  無論是龍也好,或是鳳也好,無非是指精英人才,比如高階領導人、著名科學家和億萬富翁等。但是,根據精英理論分析,社會精英始終只是極少數,這不是因為個人的智質和努力不夠,而是因為社會精英資源和機會極其有限。

  比如,美國建國240年,透過競選擔任歷屆總統的只有43人;自1901年到2014的114年中,獲得諾貝爾獎的共有889人;世界擁有億萬富翁最多的美國也只有400人。雖然我們不能放棄成為這樣精英人才的可能,但絕不應該僅僅以此來界定成功,否則不僅造成個人理想巨大的失落,而且還意味著我們教育的失敗率豈不是太高了嗎?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來界定家庭教育的成功呢?我認為,一個孩子能夠在自由的環境中成長,享受到智心身俱增的童年樂趣。進入到成年以後,他們能夠選擇自己喜愛的學業,學有所長,找到合乎自己理想的工作,並執著地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他們要傾心盡力做好本職工作,並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既是一個有利於人民的人,同時也獲得了個人的幸福與快樂。這就是絕大多數人能夠實現的成功人生,也是家庭教育應當堅持的正確方向!

  家庭教育成功的關鍵是什麼?

  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搖籃,是教育子女成才的第一所學校。成功的家庭教育能為孩子的成長和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家庭教育要取得成功,應具備以下條件:

  第一、家庭成員之間要平等相處,相互關心、愛護,相互尊重。這種和睦、民主、愉快的家庭生活,有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地發展。

  第二、家長的威信是家庭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孩子不聽話是家長沒有威信的標誌。而家長威信的建立,不能靠無原則的遷就、哄勸、愛撫,也不能靠物質和金錢的收買,更不能靠壓制和打罵,而必須靠家長正直的品行、模範的行為和對孩子人格的尊重。家長得到孩子的尊重和信任,孩子就願意把家長當成生活、學習以致工作的參謀和顧問,心甘情願地聽從指教。

  第三、對孩子要求要一致。不僅家庭和學校的要求要一致,家庭所有成員對孩子的要求也要統一。

  第四、要科學合理地安排生活,使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幫助他們制訂切實可行的起床、吃飯、做作業、做家務、遊戲等作息時間,要求孩子嚴格遵守。

  第五、要講究方法,講究教育藝術。教育是一門科學,有其自身的規律,家庭教育要符合教育規律,方法要科學。家長愛孩子要愛的適當,嚴格要求孩子要嚴的合理。

  第六、要為孩子創造必要的條件。家長要為孩子準備寫作業的桌椅,放東西的`抽屜,文體活動器具,有益活動的門票等。

  家庭教育的核心關鍵4

  經常聽到一些家裡有孩子的父母在一起聊天的時候討論這樣的一個問題:家庭教育我們很早就重視了,可是奇怪,為什麼就沒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呢?

  面對這個問題的討論,其實大家應從問題的根源找答案。家庭教育重視了,卻沒有效果,那麼這個阻礙家庭教育效果的關鍵是什麼呢?大家可以從這以下幾方面進行對照:

  第一方面、言行不一致的家庭教育方式。

  很多的時候,父母教育孩子做人要誠實,可是自己前腳對孩子循循善誘的講解,後腳朋友打電話問自己身在何處,自己竟然就直接回復朋友自己正出差,而其實自己正坐在家裡看電視呢。如此言行不一致,又怎能有效果?

  第二方面、步調不一致的家庭教育方式。

  這種方式簡單的說,就是面對同樣的一件事情,父親告訴孩子說這樣做事情是正確的,而母親卻說那樣做是正確的。這樣讓孩子就分不清誰說的對或者是誰說的錯,不知道何去何從,所以在家庭教育的方式上,家庭成員一定要達成共識。

  第三方面、家庭教育的方式簡單粗暴,不顧孩子的感受。

  面對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年紀小的孩子,在家庭教育的方式上,特別要注意不要簡單粗暴,不顧孩子的感受。不要以為孩子年紀小,父母說什麼都是真理,其實孩子幼小的內心,有著大人想象不到的能力,所以千萬別小看孩子。

  有心的父母們,當您在討論家庭教育問題的時候,不妨對照入座,看一下家庭教育最大的問題在哪裡的這三大方面,您是否中招呢?

  家庭教育的核心關鍵5

  一、家長要正確的引導

  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首先要摒棄自己不良的行為習慣,給孩子做個好榜樣,用自己的行為、行動去引導孩子,使孩子從中領會到“無論做任何事,只有你付出,才會有回報”的道理。

  二、多給孩子機會和鼓勵

  實踐是最好的體驗,家庭是最好的實踐場所。在這方面,如今許多家長都不願放手,因為家家都是“小太陽”,家長所重視的是孩子智力的開發,而不是能力的培養,甭說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了,凡事都捨不得讓孩子做,也不願給孩子提供機會,使孩子得不到親身的“實踐”體驗。

  三、對孩子感興趣的力所能及之事,儘量鼓勵孩子自己去完成

  一可以讓孩子在探究中增添樂趣,調節心情,二可以培養孩子自覺動腦、動手的好習慣,三可以讓其在實踐中體驗感悟。當然,對孩子做得好的應給予表揚,對做得不盡如意的也不要一味地去責備和批評,以免打擊其積極性和信心,應給予鼓勵。這樣,讓其在體驗中有所收穫,更加珍惜勞動成果。同時,也培養其在今後的生活中遇到挫折時不會喪失信心。

  四、感化孩子心靈

  讓孩子自己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讓其得到心靈上的感化,從小培養其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良好情操,以及面對困難始終能保持堅強毅力的鬥志,真正使其在成長路上經得起風風雨雨的考驗。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位家長的心願。為了孩子能在健康的環境中生活,在磨練中成長。我真誠奉勸所有的父母們,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在家庭生活中多給孩子提供一些鍛鍊的機會,使其在快樂中健康地成長。

  家庭教育的核心關鍵6

  孩子完美天性

  4歲的童童發現盤子裡的蘋果上有一點小疤痕而始終不吃,最終,她寧可換了一個小一點,卻沒有疤痕的蘋果;5歲的樂樂正在端著一杯水觀察,突然,另外一個小朋友不小心碰了一下杯子,水灑出來一些,樂樂很沮喪,“請賠我的水!”;3歲半的豆豆吃飯時,因為媽媽往他飯碗裡夾了一塊肉,就開始哭鬧,“把我的米飯弄髒了!”……面對這一切,很多家長會批評孩子,以為孩子無理取鬧。其實,家長們不瞭解,孩子只是因為有人破壞了他們心目中的完美而難過。追求完美是孩子的天性,保護這個天性就是保護一個追求完美的過程。完美給人帶來精神上的愉悅,兒童追求完美,表明兒童的精神世界開始走向豐富而深入。

  瞭解了這個道理,作為家長,我們突然發現,在家庭中,家長的言行對於孩子心靈的呵護與成長是多麼重要,家庭教育成功與否,其實就體現在細微之處與點滴之間。正如下面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

  據氣象臺的天氣預報,最近將有颱風襲擊一座海濱小城。小城裡的百姓驚慌起來,積極地投入到預防工作中。

  一位母親忙碌著,旁邊站著她的小女兒。“這該死的颱風……”母親一邊收拾東西,一邊詛咒。“我喜歡颱風”,旁邊的小女孩不同意母親的說法。

  母親感到很詫異,颱風破壞力極強,毀壞莊稼、吹倒房屋、阻塞交通,給人們生活帶來巨大的不便並造成損失,可眼前這個小不點兒居然說她喜歡颱風。

  “孩子,告訴媽媽,你為什麼喜歡颱風?”母親小心翼翼地問。

  “上次颱風來了,就停了電”,小女孩不假思索地回答。

  “停了電又怎麼樣?”

  “晚上就會點蠟燭。”

  “你喜歡點蠟燭嗎?”

  “是的,那回,就是上次颱風吹過的晚上,我點著蠟燭走來走去,你說我像小天使。”

  母親頓時無言,旋即放下手中的活計,抱起小女孩,親吻著她的小臉蛋,湊近她的小耳朵,輕輕地說道:“孩子,你永遠是天使!”

  細節教育

  1、鼓勵他多運動

  陪你的孩子玩球、騎腳踏車、游泳……多運動不但可以鍛鍊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變得更開朗。保持動態生活可以適度舒緩孩子的壓力與情緒,並且讓孩子喜歡自己,擁有較正面的身體形象,並從運動中發現樂趣與成就感。

  2、常常擁抱

  輕輕一個擁抱,傳達的是無限的關懷,是無聲的“我愛你”。研究發現溫柔的撫觸擁抱,可以讓寶寶變得較健康、較活潑,情緒也較穩定。對於大人而言,擁抱也能讓人減輕壓力,撫平不安的情緒。

  3、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

  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阿姆斯壯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計劃性的活動,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更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將孩子的時間塞滿各種活動、課程。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無所事事,隨性玩耍的時間。唯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的想像力無拘無束的發揮,讓他們可以悠閒的看蜘蛛織網、研究螢火蟲如何發光……以他們自然的速度去探索他們所好奇的世界。也許,有時你也該放慢你的腳步,拋開你的行程表,跟著孩子的節奏享受生活。

  4、確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飲食,不僅讓孩子身體健康,也能讓孩子的情緒較穩定。不論是正餐或點心,儘量遵循健康原則,例如:低脂、低糖、新鮮、均衡的飲食。

  5、用心聆聽

  沒有什麼比用心聆聽更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心。想要當個更好的傾聽者嗎?不要只用一隻耳朵聽,當孩子對你說話時,儘量停下你手邊正在做的事情,專心聽他講話。要耐心聽孩子說完話,不要中途打斷、急著幫他表達或是要他快快把話說完,即使他所說的內容你已經聽過許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學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覺時,是最佳的傾聽時刻。

  6、教導他關懷別人

  快樂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與別人有某些有意義的連結,瞭解到他對別人的意義。要發展這種感覺,可以幫助孩子多與他人接觸。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舊玩具,和他一起捐給慈善團體,幫助無家可歸的孩子。也可以鼓勵孩子在學校參與一些義工活動。專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齡,都能從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並養成喜歡助人的習慣。

  細心呵護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