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理念隨筆感想
家庭教育理念隨筆感想1
家庭教育的目的決定了家庭教育的目標和任務,然後才是決定選擇什麼樣的內容來實現這些目標和任務。
一般情況下,家庭教育的目標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即令兒童身體健康、心理健康、潛能充分發展和遵紀守法。這四個方面又可以概括為三種具體任務,即健康身心、塑造人格和輔導功課。大體上家庭教育的內容可以分成下列幾個方面。
1。塑造社會需要的內容。社會需要的內容的含義或範圍非常廣泛,大到法律法規的遵守,小到買東西排除都屬於這個範圍。
2。矯正缺陷和不良行為。家庭教育的內容之一是祛邪扶正。那麼,那些在兒童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缺陷行為和不良行為,如撒謊、偷盜等都是需要矯正和消除的。
3。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內容之一是養成兒童良好的行為習慣、生活習慣和良好的生活方式,這既是兒童上學後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基礎,也是他們將來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礎。
4。文化知識的輔導。在兒童接受基礎教育的各個年級,文化知識的輔導已成為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
5。成家立業的內容。成家立業的內容實際上是最重要的家庭教育內容之一,它包括的內容很多,例如戀愛、婚姻的內容,理財的內容,生兒育女的內容,處理家庭矛盾與關係的內容等。
對特殊兒童而言,家庭教育還要加上一些針對不同兒童特點開展的有針對性的訓練內容。
家庭教育理念隨筆感想2
家庭是孩子呆的時間最長的地方,在這裡發生的每一件事,在這裡說的每一句話都會對孩子有著深刻的影響,因此,家庭教育再重要也不為過,我們一定要意識到這一點,否則很可能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誤了孩子,認識到這一點還不行,還必須有方法。
正確認識教育孩子的方法
教育是多方面的,家庭教育是對孩子教育中的一種,也是最具藝術技能的教育。這種教育取決與父母的對社會和世界的認知。做父母的不能只是關心孩子的智力開發和學習成績;父母也要注意孩子的身心健康、道德品質教育、情商的培養等。孩子在成長,我們的教育方式也要跟上,家庭教育不能像學校那樣標準化,家庭教育要從孩子的興趣愛好和身心健康出發,給孩子營造出和諧的家庭氛圍,即使有很多父母懂很多知識,也要指導孩子正確的認識社會。下面是一些家庭教育心得體會分享給大家,請大家作為參考!
孩子從小到大,要遇到很多位老師,但是父母和家庭是不變的,這就奠定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環境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很多父母為了讓孩子專心學習,不讓孩子幫父母做任何事情,只要能代替孩子完成的,就儘可能的幫助孩子完成,認為這就是關心孩子的學習。其實這個一個極端錯誤的做法,孩子的學習不僅在書面上,孩子在生活中,我們要給孩子提供自己動手的機會,孩子自己做出來的東西是孩子最為自豪禮物。我們父母要做的是給孩子指明方向,告訴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對待孩子,我們要平起平做,不要以自己的喜好來批評孩子,父母要多鼓勵孩子,給孩子講解道理。
讓孩子自己學會思考問題
孩子的思維是可以開發的,我們生活中要多鼓勵孩子自己思考問題,自己認識事情的對錯和好壞;我們直接灌輸給孩子,反而起不到本質的作用。孩子自己認識的到問題,理解了的事情,往往給孩子帶來終生的價值。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榜樣,孩子是父母的鏡子,要想看到孩子優秀的以免,父母首先要節制自己的壞習慣,這樣才能讓孩子學到良好的生活習慣。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僅要看到孩子的優點,還要看到孩子的缺點;當看到孩子優點的時候要做出表揚,看到缺點的時候,要及時做出批評。做父母不是很容易的事情,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教育方法要保持一致,不要意見相左。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會遇到很多困難和問題,只要經常發現和解決問題,一定會取得一個很好效果。
家庭教育要有一定的方法和原則,否則家庭教育就發揮不了它該有的作用,希望以上淺談
對在家庭教育中苦苦掙扎的家長們有所幫助。
家庭教育理念隨筆感想3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人生的經歷告訴我們,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一樣對孩子十分重要,影響深遠。現在我就作為一名普通家長,談談家庭教育方面的一點體會。
首先是營造一個學習型的家庭,讓孩子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一般每週都會到書店看書或購書,俗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作為千千萬萬個普通家長的一員,誰都有“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想法,要想做好其實最重要的是要有顆平常心。現代社會競爭無處不在,對於孩子也是一樣,所以我們家長就不要無形中再給予壓力,而是減壓,這個減壓不是不學習,而是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動手動腦的創新能力。孩子放學回到家,一般是吃完晚飯後,休息15分鐘,就自覺去寫作業,這個時候,我們從不看電視,而是看看報紙或聊聊天,做做家務。
其次是家校聯合,學校教書育人兩不誤,家庭以身作則做榜樣。我們知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只有我們做好了,孩子才會跟著學習。作為父母應該說到做到,家庭教育要落到實處才有效果。同時家庭和學校要加強溝通配合,加強學校的引導,只有家校共同努力作用才更好。孩子在春小已經快三個學期了,孩子在學校老師的精心教育下,我們覺得各方面都比較優秀,每個學期都有進步,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第三是努力培養孩子全方面發展的能力,“善於提問,培養興趣”。不僅讀書能學到知識,其實看動畫片,打電腦遊戲也能學到一些書本以外的知識。比如孩子喜歡玩電腦遊戲,我們就約定每週五放學後可以有半個小時的時間上網打遊戲或聽歌或查資料。他現在已經可以自己‘百度’查一些學習資料了,像學校佈置的畫畫,廣播體操比賽的音樂。甚至還教起我們來了,這裡面也有拼音的基礎練習,孩子媽媽打字拼音發音不標準,他會提醒媽媽及時糾正,我們當然不能落伍,要加強學習。
最後給予孩子適當的懲罰也很重要。記得兒子在幼兒園上大班放寒假的時候,有一次孩子媽媽上晚班回來以後,錢包忘記收起來,沒有經過同意孩子拿了錢買了好多的玩具,還把衣服給弄破了,孩子媽媽將他狠很的揍了一頓,從此他再也沒犯類似錯誤。還有現在孩子在書法班學習毛筆字,剛開始練字時就像完成任務一樣,有一次孩子媽媽實在看不過去了,就跟孩子講,“你如果不認真練字,你就不要去書法班學習了”。一聽這話,孩子急了,答應媽媽一定好好練字,現在他的毛筆字也有很大的進步。
總之,我們要努力給孩子創造一個適合他快樂健康成長的生活。
家庭教育理念隨筆感想4
進入小學是學生生涯真正的開始,家庭教育心得隨筆。"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為此,作為一年級新生的家長,我們懷著既興奮又緊張的心情,彷彿是和孩子一起邁進了小學校門!孩子入學已有大半年之久,回顧這幾個月的時光,孩子有了明顯的進步。這離不開班主任及各任課老師的精心培育,加上孩子自己的努力取得的。作為家長,我們儘可能地注意在生活中為孩子樹立優秀的品質潛移默化地灌輸一些知識,並儘量按老師的要求進行輔助教育。但最讓我重視的,就是學習習慣的培養。
首先是作業問題。每次老師佈置的作業雖然不多,但要孩子按時完成、書寫工整、不拖沓就費了一番功夫。為此,我一般是放學回家後先讓他吃點東西就寫作業,一開始幾乎都是我在一旁"陪做",提醒他坐姿、寫字工整、認真計算等等。慢慢我就讓他獨立寫作業,我自己幹我的家務活,不時提醒他注意坐姿、注意檢查什麼的,培養他獨立學習的習慣。遇到語文有寫生字的作業,我一般都會停下手中的活兒,讓孩子回憶老師在課堂上是怎樣板書的,再給孩子寫一下示範,告訴他怎樣寫"好看",讓他模仿著寫,因為任何一種學習都從模仿開始,寫漢字除需告訴他一些"橫平豎直"、"間距勻稱"的基本的寫字規範外,還得給他做做示範,很快,她的小手就能寫出有模有樣的字來!
其次,學會合理安排。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寫作業時難免會不專心、磨蹭,看他很"不在狀態"的時候,我也不逼她非要寫作業,乾脆就讓她玩玩或是看會電視,知道他有時就是因為惦記《喜羊羊和灰太狼》這類動畫片,於是我就規定她可以看6點檔的動畫片,但要保證認真完成作業才能看。這個效果相當不錯,孩子居然為達到"目的",利用起了課間等一切課餘時間寫作業,這樣回到家時的作業大多數都完成了,只需要掃尾或是將"不合格"的作業將其返工。慢慢地,孩子逐漸養成較快較好地完成作業的習慣能擠出幹別的事的時間呀!
此外,學校更是下大力氣抓了新生的學習習慣的培養。從坐姿、站隊到"良好習慣早養成"的每日一評等,還輔以"小貼畫"等一些"幼小結合"的好方式鼓勵孩子,讓這些孩子們很快就懂得了當學生應該有的規矩,很快就進入了學習狀態。我們家長在家再繼續配合學校教育,雙管齊下的效果的確顯著!
學海無涯,僅僅是開始,在分享了孩子學習進步,跟孩子一起"教學相長"的同時,更體會了"和孩子一起上學"的不易,我想做家長的只要言行一致,獎懲分明,才能威信長樹,但不要想著去"掌控"自己的孩子,孩子更需要理解,只有理解他才能做出判斷,幫他安排好學習和生活。
家庭教育理念隨筆感想5
引言:助養孤兒培養孩子有愛心,和孩子一起看比賽激發孩子的集體榮譽感,為孩子創造機會提高各方面的技能……她把這些貼近生活、貼近現實、貼近心靈的經驗又傳授給聽講的廣大母親,使大家受益匪淺。
由於蒙臺梭利教育法是以“兒童為中心”,迥異於傳統幼兒教育的以老師為中心。所以老師就不再是一個站在黑板前面大聲呼叫,發號的權威角色了。她不會以“灌輸”知識給孩子為教育目的,反而是居於“幫助兒童生命成長”,設計、指導孩子自己學習的客觀立場。
以啟發和誘導為手段,而讓孩子樂於自由、自動地去動腦筋,使智力和體能不斷地增長。所以,蒙臺梭利的“老師”稱之為“導師”(注:在新愛嬰稱之為“指導師”。由於本文是針對母親而寫,所以文中所述的導師都是由媽媽在家裡代替)。
媽媽必須懂得蒙臺梭利的教育原理和教學方法
我們說蒙氏是一個實踐家,因為她會將理想化為方法而付諸實踐;我們又說她是教育家、科學家,因為她用觀察的方法,發現了《童年的奧秘》(意指童年成長的奧秘。這是蒙氏理論的名著),替孩子找出了教育的根據點。
正因為蒙氏實踐理想和方法的“教具”,是根據對“兒童的發現”(意指蒙氏對兒童的發現,亦為名著)而設計的,導師假如不明白這個道理,便會一成不變地、機械式地指導兒童,反忽略了兒童內在的需要和因他們成長的法則和個別的差異,而造成不合理、無效果的干預行為,甚至對孩子造成傷害。
此外,她也要熟悉蒙氏的教育方法。例如:家庭主婦想將一塊豬肉切絲,假如她能細細地觀察了它自然組織的紋路,懂得運用適當的刀法,就可以順利而且漂亮地切出一條條肉絲;反之,如果拿起刀就亂切一陣,結果的不順利與難吃是可想而知的!
懂得原理和方法的導師,在指導兒童學習的“工作”時,會深知“它”其中的目的、程式與啟、導之間的變化;她會懂得孩子內心的意識,和學習的能力與自然的限制;以及什麼年齡,什麼心態應該給他什麼東西,而予以正確地指導,才會有效地幫助他們的身心能夠正常發展,並提高其智慧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