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家庭教育>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基礎。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希望有所幫助!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1、帶孩子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從小的時候就可以多帶孩子親近大自然,與都市建築比起來,充滿自然氣息的環境更容易刺激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在日常生活中,應該給孩子提供能和大自然接觸的機會。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公園裡看看花花草草,盡情地玩堆泥土和玩沙的遊戲。

  再長大一些,可以帶孩子去看看各種建築去領略各種景點的人文風采或是帶孩子一起去科技館裡看看一些科技展覽等等,這些都是能夠很好的幫助孩子認識這個世界的過程以及透過自己的感官體會,能夠幫助自己建立對這個世界的認識,以及在此基礎上能夠很好的鍛鍊孩子想要去創造的一些想法。

  在帶孩子去各個地方遊覽的時候,家長朋友們可以先了解一些相關的景點內容和知識,不要光停留在讓孩子看風景上的狀態。正所謂“三分看七分講”,只有把景點的古蹟名勝給孩子講明來龍去脈,讓孩子對於新鮮的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才會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2、讓孩子專注的玩,滿足好奇心

  不要限制孩子探索的慾望,孩子天生就對周圍的事物好奇,喜歡探索新的環境,如果孩子對某件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父母可以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儘量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讓孩子自己專注的玩兒,這樣既能夠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也可以在孩子玩的過程中讓孩子有機會創造出自己新的想法。家長朋友們可以在一邊觀察,但是千萬不要去糾正,有時候孩子在畫畫的時候會把小花畫成綠色,這樣也是一種新奇的想法可以在孩子畫完結束以後去問問孩子的想法,然後給予適當的點評,並且能夠讚賞孩子告訴他這樣做是非常大膽有創造性的。透過家長的引導孩子才會對於創造性非常感興趣,而不會認為自己是做錯了事情。

  又或者孩子在玩玩偶的時候把小氣球套在了玩偶的身上,給它當裙子,這樣也是不錯的做法,既給玩偶準備了新的衣服又展示了獨特性,還開發了氣球的新用途。家長朋友們在看到孩子有創造性做法的時候,要有教育孩子的敏感度,並且能夠及時的引導孩子和鼓勵孩子,在當下給予孩子肯定,這樣遠比比過後獎勵孩子有效許多。

  3、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家長朋友們在和孩子日常的溝通交流當中,一定要多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即使說得不對或是說得邏輯混亂,你也可以多誇獎孩子:能夠勇敢的表達自己。這是孩子對自己想法自信的一種表達,也是能夠真正走向執行的第1步。只有表達出了自己的想法才能夠有動力去實現,而不是一味的悶在心裡,不告訴別人。

  家長朋友們千萬不要打擊孩子的自信心,比如有個孩子說他長大後的夢想是“想飛”,當時幼兒園的老師直接就回復一句:“你是誰呀?憑什麼能飛呀?”僅僅因為老師的一句話,導致孩子第2天早上起來,無論如何說都不去幼兒園了。家長也很錯愕,直到和孩子聊了許久,孩子才幽幽地說出,因為老師說:“我不可能會飛。所以我也不想去幼兒園。”

  當孩子講出自己想象的故事時,或者說出自己的夢境,即便老師和家長覺得無法理解,或者覺得不符合邏輯。也不要隨意批評,不要打斷。尊重孩子,耐心地聆聽孩子們的感想和想法,並且要給予認同,可以提問,但不要傷害孩子的創造力。

  每一個孩子都是天真浪漫的天使,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對未知無限的渴求,所以家長朋友們一定要保護孩子的好奇心以及創造力,也許孩子今天說他想飛,明天就真的能夠登上外太空呢?

  4、多帶孩子參加運動

  多和孩子一起進行運動,即對於孩子的身體健康有非常大的好處,也能夠透過運動,來刺激孩子的創造力,斯坦福大學的教授曾經做過調查,找到一些人做創造力的測試,把被試分成散步組和休息組,最後測試結果顯示,散步組成績比休息組高出60%。還有很多名人的靈感迸發,也常常來源於運動,如村上春樹喜歡跑步,海明威熱愛拳擊,菲利普.羅斯每天游泳。還有很多的作家,音樂家,科學家,都見證了運動對自己創造力的影響。這些運動都能夠鍛鍊腦部發育帶來創造力的產生。

  5、養成閱讀的習慣

  從小就要和孩子養成一起閱讀的習慣,閱讀可以使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夠從書中汲取知識和營養,補充自己的大腦,從而能夠把自己大腦中儲存的一些內容激發成自己的東西,並從而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只有透過學習別人的優勢,這樣才能夠完成自己的創造。

  每個孩子都是具有創造力的,我們一定要保護和培養孩子的創造潛力,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提供豐富和自由寬鬆的生活,充分發揮孩子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他們創造的慾望、興趣和能力。

  如何培養孩子畫畫的創造力

  創造力常常是美術老師們的困惑,創造力他是指一定的知識資訊為基礎,在心理活動的最高水平上達到最高實踐活動水平的綜合能力,創造力不是憑空得來的,是需要條件的,良好的教學環境、氣氛、創造情景、良好的教學內容,教師提供大量的創作素材,豐富孩子的知識經驗,積累更多的認知。經過這些積累然後再經過(選擇、加工、重組、排列、)就能創造出千變萬化的形象來,這些都有助於引發孩子們的創造力。

  兒童畫創作是綜合能力的具體體現,也是培養兒童繪畫啟蒙的終極目標之一,兒童畫創作應該從單一的到複雜來進行,要為孩子提供更多的資訊資源,如果兒童沒有豐富的感性材料,就不可能畫出豐富多彩的畫來。為孩子能夠創造提供必要的條件“直接的或間接創造”沒有見過,但可提供圖片、相應材料。也可以採取先模仿後創作的辦法來進行,引導模仿的方法是儘可能的提供給學生各種形象,在他們大腦中不斷的積累更多的形象,當這些積累達到一定量的時候,當需要這些形象時就會形成暫時的神經聯絡,再透過記憶、選擇、重新組合、加工、來完成創作的高階過程。

  如何在音樂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一項關於創造力的研究表明,只有2%的成人真正具有創造力,10%的七歲兒童具有創造力,90%的五歲兒童具有創造力,創造力是幼兒的天賦,其發展正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幼兒教育對孩子創造力的培養和保持是何等的重要。對幼兒創造性的培養,已是當前教育的重中之重;為創造而教育,也已成為了世界教育的趨勢。

  在實踐工作中我發現,音樂活動是培養幼兒創造力的良好途徑。首先孩子是與音樂最親近的人群之一。其次,音樂是積聚靈感、催發情感、啟用想象的藝術,它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和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不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養,而且有助於開發智力,特別是在啟用孩子創新潛能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融創造力的培養於音樂活動之中已成為了我們日常教學活動中的重點。特別是引用國外的音樂教育——奧爾夫教學方法,透過音樂教育,鼓勵、幫助他們成為積極的、有一定音樂能力的音樂愛好者,使幼兒從音樂中享受喜悅、樂趣,透過音樂教育提高幼兒運用音樂的形式進行表達、交流的能力,發展幼兒創造力、想象力和審美能力。它認為:“讓孩子自己去尋找,自己去創造音樂,是最重要的。”

  在實踐中,為了幫助幼兒獲得心智的滿足,感受和體驗音樂創造的快樂,發展創造能力,我們嘗試在歌唱活動、律動、節奏性活動等一系列的音樂活動中都相應的融入創造性的.教學,從而發展幼兒的創造能力、培養幼兒的創新精神,讓幼兒成為音樂活動的主人,使我們的音樂活動真正的“活”了起來。

  一、創編歌詞,讓歌唱活動更具生命力。

  實踐中我們發現,以往單純的教師唱一句,孩子跟一句的模唱形式常常會使幼兒感到枯燥乏味,更有一些“歷史悠久”或“脫離生活”的歌唱作品讓孩子“心不在焉”;而幼兒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自編的童謠式歌詞,配以優美的旋律,卻重新賦予了歌唱活動以新的生命力。

  首先,對帶有生活經驗成分的歌曲,我們可以啟發孩子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創編歌詞。例如:在組織幼兒學習《什麼動物你猜猜》的歌唱活動中,教師啟發孩子們在已經學過歌曲《什麼結子高又高》的基礎上,根據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來創編歌曲中關於描述小動物的謎面和謎底。此舉立即打開了孩子的思維:“什麼脖子長又長咧,什麼尾巴像把扇,什麼身上有房子,什麼唱歌呱呱呱”等等。孩子們有的是從身體分析,有的是描述尾巴特徵,有的是描述鼻子特徵,還有的是分析叫聲差異。分門別類,五花八門。孩子們唱著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編的歌曲,特別自豪,感情也特別真切,成就感油然而生。在接下來的對歌活動中,採用一問一答豐富多樣的形式,調動孩子參與的積極性,每個人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表現欲。

  另外,我們在學習一些季節性的歌曲中,如《冬爺爺的禮物》、《再見吧,冬天》、《春雨》等,都可以啟發孩子根據季節的特點和自己觀察到的一些現象進行歌曲歌詞的創編。還有一些具有可遷移性的歌曲,如《顛倒歌》、《勤快人懶惰人》、《我愛我的小動物》等,就更能激發孩子的創造力了。

  我們看到,幼兒的創編基本上以自己的生活經驗為主。他們在創編的過程中,不僅開發了創造潛能,還學會了觀察事物、積累經驗,更多的是他們開始去發現生活,創造性地表現生活。

  二、動作造型,在律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最初,我們把一味的模仿做各種舞蹈動作堪稱為“律動教學”。其結果是,幼兒雖掌握了某個動作和造型,而單一的模仿卻大大的扼殺了孩子的創造力。漸漸地我們發現,在律動教學活動中,我們可以尊重幼兒的想象和表達,讓幼兒自由的用身體動作反映音樂節奏的強弱、快慢或提供主題音樂鼓勵幼兒進行動作創造,提倡幼兒同伴間的合作。音樂活動的律動其實可以為孩子發揮創造力培養創造力提供良好的機會。

  教師可以鼓勵孩子去感受種種自然的動作,如走、跑、跳。在音樂中,孩子們可以將這些平時看似最最普通的動作創造成帶有稚趣,令人意想不到的情景。例如同樣的走,在音樂聲中,孩子們可以蹲著、踮著、像棉花似的飄著、像機器人般顛著等等。

  教師也可以為孩子創設一些特定的情景和角色,如“秋風中的小樹葉”、“暴風雨中的樹苗”、“水族館裡的魚”、“微波爐裡的爆米花”、“沸水裡的麵條”等等,讓他們根據生活經驗自由得去聯想,盡情的去表現和發揮。我們會看到“孩子的世界”。

  我們還可以將好的樂曲與律動結合起來,給孩子更深的體驗和創作的空間。例如樂曲《泉水丁冬》是AB的兩段體結構,旋律開始優美、舒緩,到後來又變得歡快,強烈。我用它作為音樂活動《音樂噴泉》的配樂。幼兒充分欣賞,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根據旋律創編出了許多優美的動作。我們在活動中看到,孩子們有的手臂上舉來回輕柔擺動,彷彿置身於美麗的噴泉之中;有的扭動身體,由下蹲慢慢站起;有的坐在地上將腿抬得高高的;還有的則幾個圍抱在一起做下腰動作……孩子們積極的聯想,伴隨音樂,身臨其境的表現著。幼兒自然而極富創造性的動作造型讓我們的音樂也隨之更具童趣和音樂性了。

  三、節奏性創編,讓音樂活動樂趣無限。

  以往的節奏性活動,只要求幼兒掌握最基本的節奏音型,認識和掌握最基本的幾種打擊樂器的演奏。如今我們發現,在節奏教學活動中,可以引導幼兒探索各種樂器,感知不同音色;讓幼兒學習各種樂器的敲擊方法,並嘗試制定配器方法,創造性的選擇樂器;引導幼兒發現和探索身體上的樂器、天然的樂器和自制的樂器;鼓勵幼兒進行即興創造伴奏,積累幼兒演奏的經驗,大膽合理的進行創作。為此,我們採用了以下的方法進行教學:

  1、營造自由創造的氛圍。在活動中,消除幼兒的恐懼心理,為幼兒提供充分、自由的活動空間和時間,鼓勵幼兒利用已經有的經驗展開想象,自由的表現。如:在一次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首先根據幼兒年齡特點選擇和設計了教學活動的內容《小動物找家》,開始我們設計的是讓神奇的音樂召喚迷路的小動物。可是在討論活動中,幼兒提出了各種不同的看法,有的說是將這些動物根據不同叫聲、跑步的聲音分好類,用適合的樂器雙響筒、雙響梆子渲染其跑和叫的聲音,最後教師加上了幼兒的意見,使教學活動更加豐富了。

  2、注重幼兒的自我表達和表現。每個幼兒都有自我表達和表現的需求,而音樂創造活動恰好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如在《歡慶腰鼓》節奏性教學活動中,教師鼓勵孩子依據自己的意願嘗試敲擊鼓的不同部位,設計不同的節奏音型,擺放教學圖譜,選擇演奏的姿勢。在擺放教學圖譜時,不光讓孩子們打擊出多數孩子的擺放的效果,還給少數孩子的想法也留下嘗試的餘地,真正的讓每個孩子的意願都被表現和表達。

  3、將節奏性活動與生活相結合。生活中其實到處都存在著生動的音色和節奏:雨聲、雷聲;拍手聲、跺腳聲;用勺子和筷子敲打小碗的聲音,用積木敲擊塑膠瓶的聲音;將皮筋綁在紙盒上彈撥的聲音,將廢水桶製成小鼓敲擊的聲音等等。孩子們對它們很熟悉,很好奇,很喜歡。所以,只要我們做有心人,那麼我們的節奏性活動就無處不在。在節奏性活動《敲小鼓》中,孩子們首先在身體上找“小鼓”,原來小鼻子,小腳和小屁股都可以做小鼓;接著在生活中找“小鼓”,原來桌子,地板,水杯,飯鍋,魚缸,鐵盒等也都可以做小鼓;最後我們自己做“小鼓”,把廢舊的小水桶翻個個兒就是小鼓,把紙板盒糊一糊就是小鼓……活動中,孩子充分的瞭解了樂器的特性,挖掘了孩子的創造力,全面的發揮讓我們的孩子真真實實地感受到了音樂活動的無限樂趣,並找到了屬於他們的音樂。

  四、欣賞音樂,表現充滿個性的音樂

  學會傾聽和欣賞音樂,是音樂素質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孩子們感受美、創造美和表達美的綜合體。在欣賞活動中我們採用以下方法。

  1、傾聽聲音以後讓幼兒用身體、日常用具去表現周圍環境的聲音,根據聲音的變化想象和講述聲音所表達的有趣情景。

  2、分辨音樂力度、速度的變化,引導幼兒用語言、身體動作或打擊樂器創造性地表現不同的音樂形象。

  3、感受音樂情緒的變化,並透過扮演一些動物,模擬一些現象來表現不同的音樂情緒。

  從某種意義上說,每個孩子天生都應該是一個音樂家,每個孩子都喜歡在音樂中遨遊。因為音樂可以讓每一個孩子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去想象、解釋和表達自己的情感,它最能體現人的個性,它具有特殊藝術形式的創造特質。

  充分的發揮孩子的創造力,給予音樂自由的空間是我們作為新世紀教師的職責。我們的孩子是否具有創造力和創新意識,不僅關係到他個人的前途,更關係到國家的前途和命運。融創造力的培養與音樂活動之中,在“樂”教“樂”學的境界中激發孩子創新的潛能和強烈的參與意識;在情感共鳴、心靈觸動的真實感受中,發展孩子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也是學前教育義不容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