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數學教學計劃> 數學教學計劃(精選22篇)

數學教學計劃

數學教學計劃

  一、教學計劃的介紹

  教學計劃是課程設定的整體規劃,它規定不同課程型別相互結構的方式,也規定了不同課程在管理學習方式的要求及其所佔比例,同時,對學校的教學、生產勞動、課外活動等作出全面安排,具體規定了學校應設定的學科、課程開設的順序及課時分配,並對學期、學年、假期進行劃分。

  二、數學教學計劃(精選22篇)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相信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生活滿心期待吧!請一起努力,寫一份教學計劃吧。為了讓您不再有寫不出教學計劃的苦悶,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數學教學計劃(精選22篇),歡迎大家分享。

  數學教學計劃1

  一、指導思想

  準確把握《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的各項基本要求,立足於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注意參透教學思想和方法,針對學生實際,不斷研究數學教學,改進教法,指導學法。

  數學目標要求

  1、理解集合及充要條件的有關知識,掌握不等式的性質,一元二次不等式、絕對值不等的解法,掌握函式的概念及指數函式,對函式和幕函式的性質和圖象。

  2、理解角的概念的推廣和三角函式的定義,掌握基本的三角函式公式和三角函式巔峰性質、影象,理解三角函式的週期性。

  3、理解數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的性質,並會求等差數列、等比數列前n項的和。

  4、掌握平面向量時有關概念和運算,掌握直線和圓的方程的求法。

  5、掌握空間幾何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係及其判定方法。

  6、掌握機率與統計初步裡的計數原理,理解三種抽樣方法,會求簡單問題的機率。

  二、教學建議

  1、深入鑽研教材。以教材為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節知識的內外結構,熟練掌握知識和邏輯體系,細緻領悟教材改革的精髓,逐步明確教材教學形式,內容和教學目標的影響。

  2、準確把握新大綱。新大綱修改了部分內容的教學要求層次,把握新大綱對知識點的基本要求,防止自覺不自覺地對教材加深加寬。同時,在整體上要重視數學應用;重視教學思想方法的參透。

  3、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念。學生的發展是課程實施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師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材,以學生為賬戶提,構建新的認識體系,營造有利於學生的氛圍。

  4、發揮教材的多種教學功能。用好章頭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揮閱讀材料的功能,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組織好研究性課題的教學,讓學生感受社會生活之所需;小結和複習是培養學生自學的好材料。

  5、加強課堂研究,科學設計教學方法。根據教材的內容和特徵,實行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發揚教學民主,師生雙方親切合作,交流互動,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展的過程。根據材料個章節的重難點制定教學專題,積累教學經驗。

  6、落實課外活動內容,組織和加強數學興趣小組的活動內容,加強對高層次學生的競賽輔導,培養拔尖人才。

  數學教學計劃2

  一、學生分析

  三年級這兩個班共有學生86人,學習情況不均衡,但從三年級開始,孩子們的學習內容更加豐富,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掌握基礎知識以外,更多的是一些比較“活”的題目,它與生活的聯絡越來越密切,也就是我們要靈活應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問題,這不僅要紮實的基礎知識,還要有靈活運用的能力。

  班級裡有一部分學生學習習慣相當好,上課時專心,作業專注,所以作業速度很快。可同時也有一部分學生上課的時候,默默無聞,你講什麼充耳不聞,做作業的時候卻磨蹭、拖拉。正是因為孩子學習習慣上的差異,而造成了學習效率的一種差異。我們允許個體之間有差異,但是差異太大時就要反思:是不是自己的孩子在學習能力、學習效率上有問題。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的教學內容有:萬以上數的認識,年、月、日,小數的初步認識,計算器,三位數乘兩位數,觀察物體,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平行與相交,統計。

  三、教學目標

  (一)數與代數

  1.能結合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小數的意義,能認、讀、寫小數。

  2.能計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除法。

  3.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演算法的過程。

  4.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並能對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判斷。

  5.認識年、月、日,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

  (二)統計與機率

  1.對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有所體驗。

  2.透過例項,認識統計表和象形統計圖、條形統計圖(1格代表1個單位),並完成相應的圖表。

  3.能根據簡單的問題,使用適當的方法(如記數、測量、實驗等)收集資料,並將資料記錄在統計表中。

  4.透過豐富的例項,瞭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資料的平均數(結果為整數)。

  5.根據統計圖表中的資料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和同伴交換自己的想法。

  (三)實踐活動

  1.經歷觀察、操作、實驗、調查、推理等實踐活動;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2.獲得一切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經驗,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問題。

  3.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思想品德和情感教育

  1.在與同伴交流認數與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培養合作意識,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2.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重點、難點

  1.能結合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小數的意義,能認、讀、寫小數。能計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除法。

  2.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觀察社會的意識,在體驗數學價值的同時,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五、教學措施

  (一)切實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

  1.進一步加強數學基礎知識的理解。

  2.處理好基本訓練與創造性思維發展及後繼學習的關係。

  (二)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1.本冊教材設計了適量探索性和開放性的數學問題,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和一個比較充分的思考空間。培養學生肯於鑽研善於思考、勤於動手的科學態度。

  2.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創造精神。對學生在探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要適時,有效的幫助和引導。

  3.增強學生的動手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講普通話,寫規範字納入課堂。規範學生的普通話水平,無論課堂還是課下,養成講普通話的好習慣。

  六、教研專題

  本學期我的教研專題是《利用多媒體創設情景,誘發學生的求知慾》

  在教學中,用多種媒體來創設情景,誘發學生的求知慾是一種有效的手段。例如我在教學《認識釐米》時,其中有一內容是教學生估測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考慮到這一內容比較抽象,學生難以理解,所以我先提出問題質疑:同學們,你們知道小貓是怎樣抓躲在洞裡的小老鼠嗎?此時學生都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慾,特別想知道小貓是如何抓躲在洞裡的小老鼠的。於是我讓學生觀看一段動畫片:一隻小貓在追一隻老鼠,忽然這隻老鼠竄到了小洞裡,於是小貓就用自己的鬍子在洞口量一量,如果小貓的鬍子的寬度與洞口一樣寬,說明小貓的身子能進入洞口,才有希望抓住老鼠。學生看到小貓就是靠用鬍子來估測洞口大小,才能進入洞裡抓住老鼠。接著我揭示本堂課的主旨:今天我們也要來學習如何估測物體的長度。其實生活中處處都有尺子,學生們在剛才情境的薰陶下,對這一內容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和好奇,紛紛尋找身邊的“尺子”,有的說自己的食指寬就是1釐米;還有的說自己的課桌是80釐米等,只要把要測量的物體與這些生活中的“尺子”比劃,就能估測長短。

  最後得出結論:用這些“尺子”同樣可以估測出物體的長短。可見,媒體恰當的演示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了好奇心,激起了他們探索知識的慾望,並使學生明白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數學教學計劃3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三(2)班和三(3)班的數學教學工作,從上學期的期末學習檢測來看,學生的基礎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比較濃厚的興趣,樂於參加學習活動中去。

  經過前四個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基本適應了課堂學習方式,有小部分學生養成了課前預習、課後認真練習鞏固的良好學習習慣,大部分學生養成了上課認真聽講,注意傾聽他人發言,遇到不懂得地方及時向老師和其他同學請教,會透過獨立思考、同桌討論、小組交流解決學習中的難題。大多數學生學習習慣較好,能獨立思考問題,按時完成作業,書寫工整,讀書、寫字姿勢正確。

  這一屆三年級學生已使用了兩年的實驗教材,對一些基礎性的數學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學生已經比較習慣於新教材的學習思路和學習方法,大多數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無處不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為學生對本冊的學習打下了重要的基礎,也為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了條件、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筆算,有餘數的除法,多位數乘一位數,分數的初步認識,四邊形,千米和噸的認識,時、分、秒,可能性,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這冊教材對於教學內容的編排和處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編寫思想、編寫原則等為指導,力求使教材的結構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和兒童的年齡特徵,體現了前幾冊教材同樣的風格與特點。所以本冊教材仍然具有內容豐富、關注學生的經驗與體驗、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鼓勵演算法多樣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等特點。同時,由於教學內容的不同,本教材還具有下面幾個明顯的特點。

  1、改進筆算教學的編排,體現計算教學改革的理念,重視培養學生的數感。

  2、量與計量的教學聯絡生活實際,重視學生的感受和體驗。

  3、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強調實際操作與自主探索,加強估測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4、提供豐富的現實學習素材,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

  5、逐步發展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數與代數”領域以萬以內的認數和四則計算(筆算和估算兩位數除以一位、三位數乘一位數以及兩位數的加和減)為主線,結合安排了認識常量單位(克與千克、24時記時法)以及直觀認識分數(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得到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重點:認數與四則計算;難點:24時記時法。

  “空間與圖形”領域在二年級觀察物體基礎上,進一步教學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安排了從這三個角度觀察一些簡單的物體和由三個同樣大的正方體擺成的物體(三檢視);在一年級直觀認識長方體與正方體的基礎上,教學這兩種平面圖形的特點以及計算周長的方法。重點:周長意義與計算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方法;難點:觀察物體。

  “統計與機率”領域,在學生初步理解了“可能”“一定”“不可能”的基礎上,教學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時大些、有時小些,學會用“經常”“偶爾”等詞語描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重點:把收集的資訊進行整理,能用統計表或條形統計圖呈現;難點:正確描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實踐與綜合應用”領域共安排了五次實踐活動,其中《稱一稱》、《週末一天的安排》、《周長是多少》、《摸牌與下棋》都是操作型的活動,而《農村新貌》是場景型的活動。重點讓學生知道獨立探索的同時要加強合作交流,明白“傾聽”、“尊重”、“互補”會讓問題解決得更好;難點:如何有效地組織活動。

  三、本學期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會筆算.會筆算三位數的加、減法,會進行相應的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會筆算一位數乘二、三位數,並會進行估算;能熟練地計算除數和商是一位數的有餘數的除法。

  3、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分母小於10),會讀、寫分數並知道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4、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周長的含義,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並會進行測量。

  5、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認識時間單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時間觀念,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6、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能夠列出簡單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簡單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和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資訊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具體的資料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能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係、運動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3、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資訊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三)、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瞭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四)、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7、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萬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四邊形。

  五、教學難點:

  教學難點:時分秒的認識、四邊形。

  六、教學措施:

  1、重視教學情景的創設,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加強學生的操作活動,結合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建立有關的數學概念。

  2、培養學生估測、估算的意識,重視培養學生的估測、估算能力。

  3、讓學生透過解決實際問題來學習計算,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4、運用“遷移”法進行教學,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5、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讓學生體驗探究的樂趣。恰當、適時地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重視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6、重視直觀教學,充分發揮教具、學具的作用。

  7、注重學生對計算過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打下紮實的知識基礎。

  8、讓學生充分經歷猜想、實驗、驗證的過程,主動建構數學知識。

  七、培優輔差措施

  1、認真備好課,夯實基礎知識,確保每一個學生紮實掌握新知,鞏固舊知。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如:羅媛、陳圓通、王茜、李治炫、肖豔、任桃、盧王潔、李君權、徐欣綿、胡浩等要多給關注,多給發言機會,激發其參與熱情。

  2、在課堂教學中確保雙基的基礎上,注意適時發展優生的思維,培養優生的能力,從而也帶動中差生的發展。如張瑋苡、甘旭陽、陳思慧、陳兆鵬、蔡利奇、楊雲濤、丁子健、熊淑妃、董政武等。培優主要體現在:

  培優

  1、每週有選擇性地上一節思維訓練課、

  2、在日常教學的分層練習中有的放失地注意對優生的培養、

  3、每天出一題彈性作業,讓優生吃得飽、

  輔差

  1、實行以點帶面來全面提高,使學生觀念進行轉變。

  2、讓優生講述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行經驗交流。

  3、充分發揮優生的表率作用來影響差生,改變差生,在學生中形成“趕、幫、超”的濃厚學習氛圍。

  4、對差生進行多鼓勵、少批評、多談心,進行心理溝通,提高他們的自我判斷與控制能力。

  5、採用激勵機制,多給點差生表現的機會,讓他們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和勇氣,克服自卑的心理。

  6、平時多與家長聯絡,共同來解決差生各方面存在的問題。

  7、充分利用早早讀和午靜時間進行面對面輔導,講解練習、

  8、做好"每日清"工作,包括題題清,課課清,人人清、爭取做到當堂知識當堂清,不留後遺症、

  八、本學期教研主題

  關注學生的積極性

  最近發現學生的積極性有所改變,我想快節奏的課堂教學是引導學生高參與的基礎。

  我相信,一個人在一支慢吞吞的隊伍裡排隊等候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他的心理感受只可能用“焦急、厭倦、沮喪”來形容。在我們的教學中,由於受“希望學生儘快掌握所學知識”的心理影響,教師往往更樂意將知識嚼得碎碎的餵給學生,期望學生都能體會到獲得知識的欣喜,所以突破難點時總愛嘮叨幾句,練習中總願意等最慢的一個學生也把題目做完,哪怕減緩上課節奏都在所不惜,美其名曰:以學生為本,卻不知這正是消磨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癥結所在。美國“啟發策略研究所”的研究表明:當老師在整堂課裡快節奏地講解授課內容時,學生們通常更能全身心地投入。

  教學是門永遠帶有遺憾地藝術。我們的課堂中應該以快節奏方式來維持一定的學生參與度,當我們感到學生參與程度在下降、學習活力在減弱、注意力在轉移時,應儘快向下推進課程,讓學生們感到課在不斷地推進,總覺得有事要做、有問題要思考。老師講解、問題解釋和學生練習、答寫只要有約一半的學生明白、完成就儘快變化,哪怕對反應相對遲緩的學生來說,我們也不能減慢速度去適應他們,而是用希望的力量和同伴高漲地學習積極性激勵他們趕上教學的節奏。

  數學教學計劃4

  一、基本情況

  我們三年級(3)班學生一共有39人,其中男生19人,女生20人。透過兩年的學習,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掌握得比較紮實,多數學生思維比較靈活,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也較濃,但也有個別學生懶散,接受力不強,成績不太理想,本學期將在進一步培優的基礎上,重點抓好後進生的培養。

  二、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的教學內容包括:除法、認數、千克與克、加和減、24時記時法、長方形和正方形、乘法、觀察物體、統計與可能性及認識分數。

  1、除法主要學習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這是學生在表內除法和簡單的有餘數除法的基礎上學習的。

  2、認數是在學生認識1000以內的數並能口算整百數加、減整百數,整百數加整十數及相應的減法的基礎上,教學認識10000以內的數。

  3、千克和克先教學千克的認識,再教學克的認識,然後安排了一個練習,鞏固對千克和克的認識。最後還安排了一次實踐活動。

  4、加和減是在學生已經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以及正確筆算三位數加、減三位數的基礎上,教學口算和在100以內的兩位數加兩位數及相應減法。

  5、24時記時法主要有兩部分:認識24時記時法和有關經過時間的簡單計算。

  6、長方形和正方形是在學生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基礎上,教學各自的特徵、周長的含義及計算。

  7、乘法內容主要包括: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乘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乘法,及兩步連乘計算解決的實際問題。

  8、觀察物體主要從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物體。

  9、統計與可能性主要讓學生會畫“正”字記錄資料,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初步體會有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有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10、認識分數是在學生認識了萬以內整數的基礎上,聯絡實際生活的需要認識簡單的分數,透過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引導學生初步認識分數。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1)數與代數:

  認識“萬”,知道10個一千是一萬,瞭解萬以內數位順序表。理解10000以內數的意義,掌握數的讀、寫方法,能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

  會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整百數加整百數及相應的減法,整千數加、減整千數,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每一位都能整除)及整百數乘一位數。

  能正確估計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得數是幾十多,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商是幾十多,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積是幾位數,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積大約是多少。

  能正確列豎式筆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三位數乘一位數,知道0與一個數相乘得0,會驗算除法。

  結合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分母不超過10),能讀、寫分數,在具體材料的支援下能比較兩個幾分之一或兩個同分母分數的大小。能正確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在現實的生活情境裡感受並認識千克和克,透過動手實踐知道1千克=1000克。

  瞭解24時記時法,能進行普通記時法與24時記時法的換算。

  (2)空間與圖形:

  瞭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瞭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相同的地方。知道長方形的長與寬、正方形的邊長。

  理解平面圖形周長的含義,能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簡單平面圖形的周長。

  知道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知道從一個角度觀察長方體形狀的物體,最多隻能看到三個面;能指出從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到的由三個同樣大的正方體擺成的物體的檢視,能根據檢視擺出相應的物體。

  (3)統計與機率:

  能用比較有效的方法蒐集、整理資料,會用表格或簡單的條形圖表達統計的結果。

  理解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時相等,有時大些或小些。會用“偶爾”、“經常”等詞語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2、數學思考方面。

  經歷“在計數器上表示數→分析數的組成→探索數的讀法與寫法→比較數的大小”等一系列學習萬以內數的過程,以及把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並用分數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的過程,用具體的數描述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發展數感和符號感。

  在探索口算、筆算和估算方法的過程中,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發展抽象思維。

  在觀察常用物體並把幾何體與其相應檢視進行轉換的過程中,在透過折、量、比,探詢長方形和正方形特點的過程中,在動手圍、量、畫、算平面圖形周長的活動中,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和推理能力。

  在摸球、拋小正方體等活動中,經歷分類收集資訊、整理資料,用資料描述現象以及判斷可能性大小等過程,發展統計觀念。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並在與同伴交流中,逐步學會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

  3、解決問題方面。

  能應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一些簡單的一、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並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

  初步體會到現實生活中蘊含大量的數學資訊,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初步具有主動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逐步積累一些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初步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經常與同學共同開展學習活動,經常與同學交流思考的過程和結果,初步體會到合作的意義。

  在教師的具體指導下,簡單地反思、評價自己的學習活動。

  4、情感與態度方面。

  進一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體會數與形都能用來描述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現象,逐步產生對數學的興趣,能積極參與數學活動。

  經過獨立思考、動手實踐以及與同學合作交流,克服學習中的一些困難,經常獲得成功的體驗,相信自己有能力學好數學。

  透過教科書裡的“你知道嗎”欄目以及報刊書籍、電視廣播和網路等多種資源,瞭解更多的有關數學的知識,初步感受到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是人類文明的結晶。

  在教科書和教師的具體指導下,學習客觀地評價自己與評價他人。

  四、教學措施

  1、尊重學生,注重學法滲透,學生自己能學懂的知識,儘可能讓他們自己學,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自己去探索、交流和練習。

  2、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培養學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結合教學內容,適當滲透一些函式、集合、統計等數學思想方法。

  4、重視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學中儘量引導學生暴露思維過程,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

  5、教學中要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從生活背景出發,讓學生主動探究解題方法。

  6、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如安排有一定教育意義的例題和形式多種多樣的練習題及數學遊戲。

  數學教學計劃5

  一、指導思想:

  根據《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數學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的精神,旨在使小學數學教育更加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素質,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初步的實踐能力,儘量體現小學數學課程教材改革的一些新理念、新措施,為課堂教學的改革創造有利的條件,儘快地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落到實處。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的教學內容包括:除法、認數、千克和克、加和減24時記時法、長方形和正方形、乘法、觀察物體、統計與機率、認識分數。

  三、學生分析:

  三(3)、三(4)班學生的基礎較紮實,思想品德較好,學習能力較強,學習習慣較好,但也存在不平衡性,所以在教學中要注重發揮本班的優勢,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引導學生自覺地有效地探索知識,尋求規律,不斷培養學生的能力,發展智力。適當開展數學課外活動,以拓寬知識面,提高思維能力,不斷增強學生素質,形成“守紀、惜時、善思、創新”的學風。

  三(1)、三(2)班絕大部分學生學習態度端正,上課遵守紀律,但也有些學生學習不用心,懶惰,怕做作業,不守紀律的壞習慣。因此,仍要在學習行為習慣方面進行說服教育。同時這個班的學生在學習上還是有一定潛力的,需努力挖掘。

  四、教學目標:

  ⑴透過對教具的觀察、在計數器上撥珠,並聯系實際加深對千和千位的認識,初步認識一萬和萬位,認識萬以內的數位順序表,能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四位數的意義,掌握四位數的組成。掌握10000以內數的讀寫方法。能用100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並進行交流。經歷探索比較10000以內的數大小方法的過程,會比較這些數的大小。會口算整千數加減整千數(加法中和不超過10000),會口算幾千加幾百及相應的減法。

  ⑵經歷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筆算方法的'探索過程,能正確地列豎式計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會口算整十數除以一位數(商為整十數)以及兩位數除以一位數(被除數的十位和個位上的數都能被除數整除),能估算出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商是幾十多。經歷探索除法驗算方法的過程,會用乘法驗算除法,會驗算有餘數的除法。認識單價、數量、總價之間的數量關係,會解決與此數量關係有關的實際問題。會用兩步計算解決先求總數或剩餘部分再平均分的實際問題。

  ⑶會口算兩位數的加減法(加法中和不超過100),會口算整百數加整百數(和不超過1000)及相應的減法。會解決已知兩數間的倍數關係求兩數和或差的實際問題及其變式問題。

  ⑷經歷三位數乘一位數筆算方法的探索過程,能正確地列豎式計算三位數乘一位數筆算方法的探索過程,能正確地列豎式計算三位數乘一位數,會口算整百數乘一位數,會口算幾百幾十乘一位數(不進位),會估算三位數乘一位數積是幾位數或幾千幾百。知道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會用連乘計算解決實際問題。

  ⑸能結合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只限於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會讀、寫分數。能結合觀察圖形比較兩個分子都是1分母不同的分數的大小,以及比較兩個同分母分數的大小,會進行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計算。

  ⑹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千克和克,知道1千克=1000克,能進行千克與克的簡單換算。

  ⑺瞭解24時記時法,會進行普通記時法和24時記時法時間的相互改寫,會進行事情經過時間的簡單計算。

  2、空間與圖形。

  ⑴經歷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徵的探索過程,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知道長方形、正方形的名稱。理解周長的含義。經歷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掌握其計算方法,能運用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解決有關的一些實際問題。

  ⑵能根據日常生活經驗或根據觀察者的位置,確定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知道站在不同的位置觀察長方體能看到不同個數的面,但最多隻能同時看到三個面。

  ⑶能畫出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由3個同樣的正方體組成的物體檢視,能根據檢視擺出物體。

  3、統計與機率。

  ⑴參與從袋裡摸球、往袋裡放鉛筆等實驗活動,經歷在這些實驗活動中收集整理資料並進行處理的過程,學會用畫“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資料,會用簡單的條形圖(1個格表示1個單位)表達統計的結果。

  ⑵理解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時相等,有時大些或小些。會用“偶爾”“經常”“差不多”等詞語等詞語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五、教學重點、難點:

  1、先求總和或剩餘,在平均分的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2、與“倍”有關的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及相應的變式問題。

  3、用分數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4、能畫出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由3個同樣的正方體組成的物體檢視,能根據檢視擺出物體。

  5、解決與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有關的實際問題。圍繞周長問題進行製作、拼擺、測量計算以及估計等數學活動。

  6、按照預設的可能性設計簡單的活動。

  六、教學措施:

  1、認真鑽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

  2、充分利用電器,教具,學具,加強直觀性教學。

  3、在教學中既要加強筆算訓練,又要加強口算訓練,嚴格要求、刻苦訓練,筆算口算互相促進,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使計算題做到大面積"豐收"。

  4、注重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良好習慣。

  5、注意輔導差生,提拔優生,平時課上提問要有針對性,把提優、補差工作作為首要任務,為後進生找"小老師",做到一幫一,全面提高全班素質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6、嚴格要求學生按時獨立完成作業,書寫工整,不搞"題海戰術",切實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

  7、加強應用題教學,培養學生理解題意,分析題意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8、注意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發展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七、教學進度:

  內容及課時

  一、除法:9課時

  二、認數:5課時

  三、千克和克:4課時

  四、加和減:7課時

  五、24時記時法:3課時

  六、長方形和正方形:5課時

  七、乘法:11課時

  八、觀察物體:2課時

  九、統計與機率:4課時

  十、認識分數:3課時

  十一、整理與複習:4課時

  數學教學計劃6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素質教育,更好的完成本冊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教學質量,根據本冊的具體內容及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特制定如下教學計劃: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我班現有學生35人,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在教學方面除了重視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還要注意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客觀的把全班同學分為好、中、差三個層次。好學生的智力較好,很容易學會新知識,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但缺乏問題意識。中等生學習知識比較紮實,能夠自主學習,但思維不夠靈活,缺乏創新意識。差生接受知識比較慢,學習興趣不高,不善於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學習成績不佳。在教學中應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三年級上冊教材包括四大方面的內容: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實踐與綜合應用、統計與機率。

  數與代數:克、千克、噸的認識;除法的口算、估算;簡單的、稍複雜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筆算及驗算;混合運算;口算乘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混合運算;分數的初步認識與簡單的分數加減法。

  空間與圖形: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及對稱軸;在東、西、南、北和東北、西北、東南、西南中,給定一個方向,辨別其餘七個方向。初步認識平移、旋轉現象;認識面積和麵積單位,會進行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

  實踐與綜合運用:感知影子長短與時刻變化的關係;合理安排雙休日。

  統計與機率:可能性的大小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能認、讀、寫簡單的分數。

  2、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會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即含有兩級運算的四則混合運算。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索意識。結合現實素材進行估算,並解釋估算的過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識。

  3、在具體情境中,感受並認識克、千克、噸,並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4、結合例項認識面積的含義,能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並認識面積單位,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發展學生的觀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

  5、探索並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6、結合例項,進一步感知對稱、平移和旋轉現象。

  7、在東、西、南、倍和東北、西北、東南、西南中,給定一個方向,辨別其餘七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形成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8、透過具體的情境,感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並和同伴交流想法。

  9、應用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和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計測量等知識解決問題。在實踐活動中,初步瞭解分析、研究問題的思路與方法。

  10、瞭解可以用數和形來描述某些生活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體驗學習數學的作用。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有好奇心和興趣,能積極參與數學活動,主動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情感與態度目標:

  1、在他人的指導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有好奇心和興趣,能積極參與數學活動。

  2、瞭解可以用數和形來描述某些生活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體驗學習數學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發現錯誤並及時改正,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教學重點、難點

  乘法、除法的口算、估算;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除法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這些內容是“數與代數”部分的教學重點。

  “空間與圖形”的內容比較抽象,是教學難點。

  五、教學措施及預期目標

  1、創造性的使用和處理教材。教學選取的素材要密切聯絡學生的現實生活,新穎有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在教學中,要注重利用“資訊窗”“情境圖”,引導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要創設有趣的數學活動,使學生能充分體驗,把主動權放給學生。重視有效的小組研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體驗合作的快樂。

  3、儘量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對口算和計算的興趣,提高學生準確計算的能力。提倡多樣化的學習方式,重視學生個性發展。

  4、應用題的教學要重視學生理解題意,分析題意的過程,準確的把握數量關係,逐步提高舉一反三的能力。

  5、要充分利用數學學具,重視學生操作,讓學生積極的動手、動腦、動口。

  6、作業佈置力求少而精,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區別對待。作業批改要及時,並努力做好批改記錄,以便進行有的放矢的反饋和矯正。

  7、對後進生要多給與關心和幫助,多給他們提供成功的機會,激發其上進心。鼓勵學生間的相互幫助,使後進生樂於接受。

  8、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多讀書,多查閱資料,掌握先進的教學理念。多聽課,多評課,汲取先進教師的教學經驗,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

  六、教學進度建議

  本冊教科書安排了60課時的教學內容,另外有4課時留作機動,便於教師創造性地安排教學。書中各部分內容的教學課時安排進度如下:

  (一)動物趣聞——克、千克、噸的認識3課時

  (二)風箏廠見聞——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一)10課時

  (三)熱鬧的民俗節——對稱2課時

  (四)採訪果蔬會——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二)到8課時

  (五)走進新農村——位置與變換4課時

  (六)實踐活動——變化的影子1課時

  (七)美麗的街景——兩位數乘兩位數10課時

  (八)我家買新房子啦——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10課時

  (九)實踐活動——點選雙休日間表1課時

  (十)奇妙的變化——分數的初步認識5課時

  (十一)摸名片——統計與可能月份2課時

  (十二)回顧整理——總複習5課時

  數學教學計劃7

  一、學生情況分析

  兩班共有學生78人,從整體上看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濃厚,有80%的學生能完成基本的學習任務。但只有20%的學生思維敏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基礎知識較好,思維比較發散,有初步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在課堂上能積極思維,主動參與學習活動。還有20%學生在學習習慣、思維方式等方面都不是很好,其中有一小部分學生不善於學習,不願意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沒有好的學習習慣,自我控制能力不夠,注意力不集中。基礎知識較差,口算水平,無論速度上還是正確率上,都有待提高;學習方法上,更要進一步加強,他們面對有難度的問題,只知道生搬硬套。特別有三四個學生在數學的學習上不知道怎麼學習,基礎知識很差,每次考試也就60——70分,經常不及格。另外還有極少部分學生學習狀態不穩定,還需要老師和家長做好思想引導工作。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小數的初步認識,位置與方向,面積,年、月、日,簡單的資料分析和平均數,用數學解決問題,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以及簡單的資料分析和平均數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在數與計算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以及小數的初步認識。這部分乘、除法計算仍然是小學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重要基礎。

  從本冊開始引入小數的初步認識,內容比較簡單,此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或用到有關小數的知識和問題,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可以擴大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範圍,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使學生初步學會用簡單的小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進一步發展數感,併為進一步系統學習小數及小數四則運算做好鋪墊。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位置與方向和麵積兩個單元,這是本冊教材的另兩個重點教學內容,為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透過這些內容的學習,讓學生初步形成辨認方向、表達與交流物體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透過現實的教學活動,讓學生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探索並體會引進統一的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面積單位,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進一步促進空間觀念的發展。

  在量的計量方面,本冊教材進一步擴大計量知識的範圍,除了面積單位的認識外,還安排了認識較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及24時計時法。這些內容的教學可以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時間觀念,並通實際操作與具體體驗,培養學生估計面積大小和時間長短的意識和能力。

  在統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資料分析和平均數。教材向學生介紹了兩種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學習看這兩種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資料分析;透過學平均數的含義和簡單的求平均烽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和實際應用,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個單元,專門教學用所學的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透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學習簡單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換思想,並能應用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本冊教學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透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教學目標

  1、會筆算一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3、初步認識簡單的小數(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初步知道小數的含義,會讀、寫小數,初步認識小數的大小,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

  4、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餘的七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5、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並認識面積單位(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會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並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6、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數;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7、瞭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資料分析;瞭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資料的平均數(結果是整數);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初步瞭解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本學期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以及簡單的資料分析和平均數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位置與方向和麵積兩個單元,是本冊教材的另兩個重點教學內容。

  五、具體措施

  1、創設一個自由、開放、安全的學習氛圍,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點選,學生的創新火花。

  2、課堂上引入開放性的例題,使學生在探索中促進發散和求異思維的發展。

  3、改革課堂教學的空間組織形式,採用問題式教學與小組合作交流等形式來揭示知識的規律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在問題與合作交流中學會互相幫助,實現學習互補,增強合作意識,提高交流能力。

  4、創設問題情景,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5、對學有餘力的學生鼓勵他們積極參加拓展練習,課堂上準備一些不同層次的練習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發揮他們的潛力。

  數學教學計劃8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從整體來看,班上女同學在德育方面的表現比男同學要好。

  二、存在問題

  1、部分學生在教室內大聲喧譁、瘋打鬧,經常你追我趕。

  2、上下樓梯不能自覺右行,時有扶著欄杆下滑的現象。

  3、犯了錯誤不肯承認自已的錯誤,撒謊。

  4、衛生保持得不好。

  三、解決問題措施

  1、利用班會領著學生學習《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把該如何做印進學生的心中,知道該怎麼做了才能更好地落實在行動中。

  2、在班上實行值日班長制,讓每個同學輪流值勤,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3、對學生進行理財、感恩、革命傳統、安全、誠信、環保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意識。作為班主任,要對班會課進行精心地準備,力爭取得較好的教育效果,使學生的文明行為能夠再上一個臺階。

  4、做好家校合作的工作,開好家長會,充分發揮家長和社會的作用,力爭形成家校和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合力。

  5、對於班上的重點學生採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力爭促使其進步。作為班主任,要多從《班主任之友》、《小學德育》等刊物上汲取營養,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四、本學期德育活動安排

  九月份:

  1、常規教育

  2、教師節感恩教育

  十月份:

  1、愛國教育

  2、逃生演練

  3、我的承諾主題教育活動

  4、安全伴我行主題教育活動5、法制教育講座。

  十一月份:

  書法繪畫比賽

  十二月份:

  1、環保教育

  2、統習俗知多少主題教育活動

  一月份:

  評選感動校園、感動班級人物。

  數學教學計劃9

  一、形勢分析

  (1)類別分析

  1、這個班有39名學生,其中男生14名,女生25名,轉學生3名。根據去年的考試成績分析,學生的基礎知識和概念都比較牢固,口算和乘法口訣都掌握的比較好。但是粗心的人很多,缺乏靈活性,應用能力差。但總的來說,大多數學生對數學感興趣,但接受能力不強,學習態度端正。有些學生沒有足夠的意識及時完成作業,這使得學習數學變得困難。因此,在新學期,在糾正學生學習態度的同時,要加強學生學習數學的各種能力的培養,以提高學生的成績。

  2、這個班的一些學生意識不夠,缺乏努力學習的精神。他們總是想偷懶,不做作業,不抄別人的作業。今後首先要加強學習習慣的培養,比如學前準備,課後複習。在寫作上,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要求。只有讓學生認真寫,才能認真思考。因此,在這一學期的教育教學中,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自信心,探索良好的學習方法,採用各種激勵機制,讓孩子迎頭趕上。

  (2)教材分析

  這學期的教材包括以下內容:一萬以內的加減法、次數的理解、多位數乘一位數、分數的初步理解、矩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公里和噸、小時、分鐘和秒、數學廣角集(重疊題)、數學實踐活動(數字編碼)。

  這學期本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是加減、多位數乘一位數、四邊形,所以培養他們的計算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是關鍵。在教學中加強對數學數量關係的分析,使學生學會分析和考查問題,提高解題能力。最後,我們應該找到更多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開心,願意學習。

  二、這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改進寫作教學安排,體現計算教學改革的理念,重視培養學生的數感。

  2、量與量的教學與生活實際相聯絡,注重學生的感受和體驗

  3、空間與圖形教學強調實際操作和自主探索,加強估計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4、提供豐富的實踐學習材料,以反映知識的形成過程。

  5、逐步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三、這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

  (1)知識和技能

  1、正確計算三位數的加減,並做相應的估算和驗算。

  2、能一位數數到十和一百;我可以用兩三位數算一位數,估計一下。

  3、知道簡單分數(分母小於10),讀寫分數並知道各部分名稱,知道分數大小,計算相同分母分數的簡單加減,解決與分數相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4、區分和識別四邊形,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在正方形紙上畫長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長的含義就會計算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有些物體的長度是可以估計和測量的。

  5、瞭解毫米、分米、公里的長度單位,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1公里的長度概念,知道1釐米=10毫米、1分米=10釐米、1公里=1000米;瞭解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概念,知道1噸=1000公斤,就會進行簡單的c

  6、理解“次數”的含義,掌握“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多少倍”、“一個數是多少倍”的實用方法。

  7、學生將藉助直接圖形和集體思維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數學思維

  1、體驗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初步體驗集體思維,逐漸形成空間的概念。

  2、結合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靈活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結合具體情況,透過直觀操作,初步瞭解分數的含義,體會學習分數的必要性。

  (3)問題解決

  1、體驗從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明白同一個問題有不同的解決方法。

  3、有和同學一起解決問題的經驗。

  4、學會表達問題解決的一般過程和結果。

  (4)情感和態度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一些與數學相關的事物充滿好奇,能夠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我們可以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一些困難,獲得成功的經驗,有信心學好數學。

  3、體驗學習數學的過程,比如觀察、運算、歸納,感受數學思維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在數學活動中發現錯誤,並及時改正。

  5、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工作,書寫工整的好習慣。

  四、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一萬以內數字的加減,長方形和正方形

  教學難點:小時和分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理解

  五、提高本學期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數學教學計劃10

  一、學情分析

  我班共有60人,大多數學生學習積極性很高,上課認真聽講,課後及時完成作業,已經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但仍有少數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差,學習不主動,上課開小差,課後作業完成不及時,做作業速度很慢,正確率不高,有時甚至忘了做作業。在這學期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在數學教學中注重提升學困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培養他們學習數學的能力,以提高成績。

  二、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

  本冊教材採用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機率和數學好玩四個領域的內容同時混編的方式,各個領域包括以下內容:

  數與代數:

  第一單元“除法”

  本單元主要學習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和連除;學習乘除混合兩步運算。能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感知除法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絡。探索並掌握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方法,能正確列豎式計算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熟練地計算除數是一位數的有餘數的除法,並能進行驗算。結合具體的計算過程,培養估算的意識和能力。能從實際情境中提出問題,運用除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第三單元“乘法”

  本單元主要學會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並解釋估算的過程;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並能對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判斷。

  第四單元“千克、克、噸”

  本單元主要是讓學生學習質量單位——千克、克、噸。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克、噸;瞭解千克、克、噸的實際大小。掌握千克、克和噸之間的關係,並能進行簡單的換算。結合生活實際,解決與千克、克、噸有關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絡。

  第六單元認識分數

  本單元主要學會結合具體情境與直觀操作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分母小於10),會讀、寫分數並知道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感受比較分數大小的過程,能解決一些相關的簡單問題。

  空間與圖形:

  第二單元“圖形的運動”

  結合例項,感知平移、旋轉、軸對稱現象;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豎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透過觀察、操作,認識軸對稱圖形,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是軸對稱圖形。

  第五單元“面積”

  結合例項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體會並認識面積單位,會進行簡單的面積單位的換算;探索並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估算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統計與機率:

  第六單元“資料的整理與表示”

  透過豐富的例項,積累收集、整理資料是活動經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文字、圖畫、表格等)呈現整理資料的結果。

  數學好玩:

  本單元設計了小小設計師、我們一起去遊園、有趣的推理三個內容,主要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體會數學思想,鍛鍊思維能力,積累思考經驗,開闊眼界。

  三、教學重點

  重視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數學與現實的聯絡,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數學,促進學生對數學的認識。教材透過“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機率、數學好玩”基本領域反映運用數學研究現實世界的基本過程,有機的滲透數感、符號感、空間觀念、統計思想、推理意識等重要的數學思想和思維方式,並以此為主線選擇和安排教學內容。學生將逐步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和應用意識,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數學思考的樂趣,增進學好數學的信心,獲得對數學較為全面的體驗與理解。

  四、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與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把數學學習與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結合起來,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絡的線索,培養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生活,從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數學問題、並解決數學問題,體會數學的廣泛應用與實際價值,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五、教學措施

  (一)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學習數學的興趣。本冊教材設計了適量探索性和開放性的數學問題,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和一個比較充分的思考空間。培養學生肯於鑽研、善於思考、勤於動手的科學態度。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創造精神。對學生在探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要適時、有效的幫助和引導.

  (二)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透過?立思考、探索和建構自己的數學意義,使學生有機會討論交流他們彼此的想法,這不僅能夠滿足學生想成為探索者、研究者和發現者的強烈的心理需要,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而且也提供了教師瞭解學生的充分機會,從而教。

  數學教學計劃11

  學生情況分析

  1、小學三年級的學生雖已發展了故意留意,但還是輕易受其他事物的影響而分心。這個年齡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還較差。上課不專心聽講,有其本身的年齡特點。

  2、學生一般對上課所講的內容不輕易感愛好。假如教師講得有趣,學生肯定會聚精會神。

  3、學生固然已上了三年級,但有的學生還未養成上課聽講的良好習慣。

  4、有的學生不適應教師的講課情勢或不喜歡任課教師,而遷怒於聽課。

  5、有的差生平時遭到教師的關注少一些,而教師的批評正是一種關注,潛意識想得到教師的關注,所以不認真聽講。

  教學總目標要求

  一、數與代數

  1、能結合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小數的意義,能認、讀、寫小數。

  2、能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

  3、經歷與他人交換各自演算法的程序。

  4、能靈活應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題目,並能對結果的公道性進行判定。

  5、熟悉年、月、日,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

  二、空間與圖形

  1、結合例項熟悉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丈量圖形的面積,體會並熟悉面積單位(平方釐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探索並把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3、結合例項,感知理解對稱現象。

  4、透過觀察、操縱、熟悉軸對稱圖形,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三、統計與機率

  1、對資料的蒐集、整理、描寫和分析程序有所體驗。

  2、透過例項,熟悉統計表和象形統計圖、條形統計圖(1格代表1個單位),並完成相應的圖表。

  3、能根據簡單的題目,使用適當的方法(如記數、丈量、實驗等)蒐集資料,並將資料記錄在統計表中。

  4、透過豐富的例項,瞭解均勻數的意義,會求簡單資料的均勻數(結果為整數)。

  5、根據統計圖表中的資料提出並回答簡單的題目,能和同伴交換自己的想法。

  四、實踐活動

  1、經歷觀察、操縱、實驗、調查、推理等實踐活動;在合作與交換的程序中,取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2、取得一切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經驗,能夠應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題目。

  3、感受數學在平常生活中的作用。

  五、思想品德和情感教育

  達成教學目標的措施

  1、創造性的使用和處理教材。教學選取的素材要密切聯絡學生的現實生活,新奇有趣,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愛好。

  2、在教學中,要重視利用資訊窗情境圖,引導學生髮現題目、解決題目。強化學生的題目意識。要創設有趣的數學活動,使學生能充分體驗,把主動權放給學生。重視有效的小組研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換的能力,體驗合作的快樂。

  3、儘可能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情勢,激起學生對口算和計算的愛好,進步學生正確計算的能力。提倡多樣化的學習方式,重視學生個性發展。

  4、利用題的教學要重視學生理解題意,分析題意的程序,正確的掌控數目關係,逐漸進步舉一反三的能力。

  5、要充分利用數學學具,重視學生操縱,讓學生積極的動手、動腦、動口。

  6、作業佈置力求少而精,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區別對待。作業批改要及時,並努力做好批改記錄,以便進行有的放矢的反饋和矯正。

  7、對落後生要多給與關心和幫助,多給他們提供成功的機會,激起其上進心。鼓勵學生間的相互幫助,使落後生樂於接受

  8、努力進步自己的業務水平,多讀書,多查閱資料,把握先進的教學理念。多聽課,多評課,汲取先進教師的教學經驗,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

  重點

  1、第一單元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二)

  2、第三單元兩位數乘兩位數

  難點

  1、第四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2、第五單元年、月、日

  教學進度及時間安排

  第1~3週一、採訪果蔬會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2)

  第4週二、熱烈的民俗節對稱

  第5~8週三、美麗的街景兩位數乘兩位數

  第9~10週四、我家買新屋子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第10周實踐活動點選雙休日

  第11~12週五、走進天文館年、月、日

  第13~15週六、家居中的學問小數的初步熟悉

  第16周七、小教練統計

  第17周實踐活動飲水情況統計

  第18周八、回顧整理總溫習

  數學教學計劃12

  一、教材分析

  (一)數與代數

  1、第一單元“元、角、分與小數”

  結合購物的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小數的意義,能認、讀、寫簡單的小數;感受比較小數大小的過程;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運算,能解決一些相關的簡單問題;能運用小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並進行交流。

  2、第三單元“乘法”

  會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並解釋估算的過程;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並能對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判斷。

  3、第五單元“分數”

  能結合具體情境與直觀操作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能認、讀、寫簡單的分數;感受比較分數大小的過程;會計算同分母分數(分母小於10)的加減運算,能解決一些相關的簡單問題;能運用分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並進行交流。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二單元“對稱、平移和旋轉”

  結合例項,感知平移、旋轉、對稱現象;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透過觀察、操作,認識軸對稱圖形,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2、第四單元“面積”

  結合例項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體會並認識面積單位(釐米2、米2、千米2、公頃),會進行簡單的面積換算;探索並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估算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三)統計與機率

  第六單元“統計與可能性”。透過豐富的例項,瞭解平均數的意義,體會學習這個平均數的必要性,會求簡單資料的平均數(結果為整數);根據統計圖表中的資料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和同伴交換自己的想法;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並和同伴交換想法。

  (四)實踐活動

  本冊教材除了安排“森林旅遊”“旅遊中的數學”和“體育中的數學”等3個較大的實踐活動外,還在正文或練習中提供瞭如下的實踐活動:

  1、到商店調查3種商品的價格,並做好記錄。

  2、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數,並與同伴說一說。

  3、調查自己家兩個月水、電費開支情況,並記錄下來。透過分析資料把你的感受與同伴說一說。

  4、收集一些對稱圖形、圖案和照片在班裡展覽。

  5、用紙剪出一個喜歡的圖形,透過對稱、平移或旋轉繪製一幅圖案。

  6、設計旅遊計劃。

  7、廚房鋪地磚的設計方案。

  8、製作七巧板。

  9、調查你和同學的身高,計算你們組的平均身高約是多少。

  10、在報刊上找出與平均數有關的資訊,並與同伴交流。

  經歷以上一系列觀察、操作、製作、調查、推理等實踐活動,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獲得並積累更多的數學活動的初步經驗,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學情分析

  本班共有13名學生,其中男生8人,女生5人。其中1人為本學期插班生。從上學期的學習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能夠交好的接受新知識,也有不少同學在應用題競賽中獲獎,但是個別同學基礎差,不能跟上教學的進度,這也是班級中存在的一個嚴重的問題。

  三、教學措施

  (一)讓學生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學習和理解

  本冊教材中的小數與分數、圖形的變換與面積等概念,都是學生初次接觸的重要的基礎知識,要讓學生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學習和理解它們是至關重要的。

  (二)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透過獨立思考、探索和建構自己的數學意義,使學生有機會討論交流他們彼此的想法,這不僅能夠滿足學生想成為探索者、研究者和發現者的強烈的心理需要,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而且也提供了教師瞭解學生的充分機會,從而教師的引導與指導也就更富有針對性和有效性。

  (三)加強估算(測)能力的培養,鼓勵解決問題策略與演算法的多樣化。演算法與策略的多樣化,不是靠教師教出來的,而是學生個體差異使然;把問題交給學生自己想辦法去解決時,他們對策略與演算法所表現的不同取向是很自然的。鼓勵解決問題策略與演算法的多樣化的前提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其次是讓學生經歷交流各自策略與演算法的過程,比較各種策略與演算法的特點,選擇並最佳化適合於自己的策略與演算法。

  (四)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與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要把數學學習與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結合起來,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絡的線索,培養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生活,從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數學問題,並解決數學問題,體會數學的廣泛應用與實際價值,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數學教學計劃13

  一、基本情況

  本班共有學生65人,女生31人,男生34人。大多數學生上課大膽發言,學習效率較高;一小部分學生貪玩,上課經常不能注意聽講。在本學期的教學中,首先要抓好學生的學習習慣,二要對少數差生注意個別指導。

  二、教材內容

  本冊教材包含以下單元:

  1、兩位數乘兩位數

  2、千米和噸

  3、解決問題的策略

  4、混合運算

  5、年月日

  6、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7、分數的初步認識(二)

  8、小數的初步認識

  9、資料的收集和整理(二)

  10、整理與複習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1)數與代數

  1)會口算比較容易的兩位數乘整十數。

  2)能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能筆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

  3)能估計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商是幾百多或幾十多,估計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積大約是多少。

  4)能初步理解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或幾分之幾,初步理解幾分米是十分之幾米,幾角是十分之幾元。

  5)能結合具體情境理解一位小數的意義,能讀寫一位小數和比較兩個一位小數的大小。

  6)認識年、月、日,能區分大月、小月,判斷平年、閏年,知道1千米=1000米,1噸=1000千克,並能進行簡單換算。

  (2)空間與圖形

  能指出由4個同樣大的正方體拼搭成的物體三檢視,能根據比較簡單的檢視要求拼搭物體。

  結合例項感知生活中覺的平移、旋轉、對稱現象,認識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能在方格紙上把簡單的圖形平移,能動手製作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結合例項理解面積的含義,認識面積單位,能選用適宜的面積單位估計、測量、表達圖形的面積。探索並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計算或估計有關的面積。知道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3)統計與機率

  結合例項瞭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一組簡單資料的平均數。會用平均數描述一組資料的善。會用平均數對兩組資料進行比較、分析。

  2、數學思考方面。

  發展數感,發展抽象概括與推理能力,發展抽象思維,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合情推理和初步演繹推理能力,發展統計觀念,初步具有清晰地表達自己思考過程的能力。

  3、解決問題方面。

  能應用在本冊教科書裡學到的運算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發展應用意識,能利用估計、判斷解決問題結果的合理性。

  4、情感與態度方面。

  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初步發展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體會數學與人類歷史的發展是息息相關。能夠實事求是地評價自己、評價他人。

  四、教學措施

  1、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批改好每一次作業。

  2、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對學困生進行個別輔導,因材施教。

  數學教學計劃14

  本班從上學期考試成績分析,學生的基礎的知識、概念、定義掌握比較好,口算、筆算驗算及脫式計算較好。但粗心大意的還比較多,靈活性不夠,應用能力不夠強。但總的來說大部分學生對數學比較感興趣,接受能力較強,學習態度較端正;也有部分學生自覺性不夠,不能及時完成作業等,對於學習數學有一定困難。所以在新的學期裡,在端正學生學習態度的同時,應加強培養他們的各種學習數學的能力,以提高成績。

  一、學困生情況分析

  本班的學困生自覺性不夠,缺乏刻苦鑽研的精神,總想偷懶,不做作業。今後首先還是加強學習習慣培養,如學前的自習、課後的複習等。在書寫上還要繼續提高要求,只有讓學生在認真書寫的基礎上才有可能認真思考。

  二、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位置與方向(一),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複式統計表,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年、月、日,小數的初步認識,數學廣角——搭配(二)和總複習。

  三、教學目標

  1.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餘的七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2.會筆算一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3.會口算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4.瞭解不同形式的複式統計表,初步學會簡單的資料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5.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並認識面積單位,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會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並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6.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數;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7.初步認識簡單的小數(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初步知道小數的含義,會讀、寫小數,初步認識小數的大小,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

  8.瞭解數學廣角,學會解決搭配問題,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位置與方向,除數是一位數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年、月、日。

  教學難點:位置的確認,計算的算理,時間的計算。

  五、教學措施

  1.教師要透過自身的言行以及自身的工作態度去感染和影響學生。做到恰當的組織教學,使學生能以最好的狀態投入到學習中去。

  2.加強學習,提高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提高教育科研意識和實驗的緊迫感。

  3.透過教學,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學習紀律等方面提出始終一貫,科學而嚴格的要求。

  4.轉變教學方法。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將“重視結論”的教學轉變為“重視過程”的教學,注重再現知識產生、形成的過程,引導學生去探索、去發現。

  5.在課堂上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一起擺擺、拼拼、說說,讓學生暢所欲言,互相交流,減少學生的心理壓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題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6.在教學中注意採用開放式教學,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境選擇適當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如透過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問、一題多編等途徑,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溝通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

  7.練習的安排,要由淺入深,體現層次性。對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練習,對優生、學困生都要體現有所指導。

  8.增強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認識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關係,使學生感到生活中時時處處有數學,用數學的實際意義來誘發和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9.認真及時地記錄教學後的感受和感悟,及時準確地審視自己的教學。

  10.加強對家庭教育的指導。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勇敢戰勝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做學習和生活的強者。

  六、教學進度

  數學教學計劃15

  一、指導思想:

  根據新《課標》的基本理念,使學生體會數學與大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絡;體會數學的價值,增強理解數學和應用數學的信心;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和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進而形成勇於探索、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數學知識和必要的應用技能。

  二、情況分析: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屆三年級學生已使用了兩年半的實驗教材,對一些基礎性的數學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學生已經比較習慣於新教材的學習思路和學習方法,大多數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無處不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為學生對本冊的學習打下了重要的基礎,也為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了條件。

  本學期除了要加強學生的基礎知識訓練以外,還要加強對單親孩子的個別輔導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力爭使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位置與方向;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統計;年、月、日;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小數的初步認識;解決問題;數學廣角。

  1、數與計算方面:

  本冊教材安排的數與計算方面的內容主要有“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小數的初步認識”三個單元。精心設計教學順序,加大教學步子,留給學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間。不出現文字概括形式的計算法則,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計算知識和經驗,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得對筆算過程與算理的理解。將計算作為解決問題的一個組成部分,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理解計算的意義和作用,進一步認識計算是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對具體問題,先確定是否需要計算,再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口算、估算、筆算等),最後應用計算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這樣一種思維方法。

  2、空間與圖形方面:

  本冊教材安排的空間與圖形方面的內容主要有“位置與方向”、“面積”兩個單元。

  3、量的計量方面:

  本冊教材進一步擴大了計量的知識範圍,除了面積(地積)單位的認識外,還安排了認識較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及24時計時法。

  4、統計知識方面:

  在這一冊中,教材一方面注意利用已有的知識學習新的統計知識——瞭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介紹平均數的概念以及求平均數的方法;另一方面注意結合實際問題,進一步教學根據統計圖表進行簡單的資料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斷。

  5、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

  本冊教材安排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的內容,主要有兩個單元。一個是“解決問題”單元,專門教學解決用所學的乘、除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連乘和連除計算的問題;另一個是“數學廣角”單元,這一單元引導學生透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學習簡單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換思想,並能應用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6、實踐方面:

  本冊教材安排了“年曆製作”和“設計校園”兩個數學實踐活動。

  三、本學期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筆算一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2、使學生會口算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3、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小數(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初步知道小數的含義,會讀、寫小數,初步認識小數的大小,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

  4、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餘的七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5、使學生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並認識面積單位,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會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並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6、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數;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7、使學生了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資料分析;瞭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資料的平均數;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8、使學生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使學生初步瞭解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使學生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使學生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數學教學計劃16

  一、教學目標:

  1、知道一次函式與正比例函式的定義。

  2、理解掌握一次函式的圖象的特徵和相關的性質。

  3、弄清一次函式與正比例函式的區別與聯絡。

  4、掌握直線的平移法則簡單應用。

  5、能應用本章的基礎知識熟練地解決數學問題。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構建比較系統的函式知識體系。

  難點:對直線的平移法則的理解,體會數形結合思想。

  三、教學過程:

  1、一次函式與正比例函式的定義:

  一次函式:一般地,若y=kx+b(其中k,b為常數且k≠0),那麼y是一次函式。

  正比例函式:對於y=kx+b,當b=0,k≠0時,有y=kx,此時稱y是x的正比例函式,k為正比例係數。

  2、一次函式與正比例函式的區別與聯絡:

  (1)從解析式看:y=kx+b(k≠0,b是常數)是一次函式;而y=kx(k≠0,b=0)是正比例函式,顯然正比例函式是一次函式的特例,一次函式是正比例函式的推廣。

  (2)從圖象看:正比例函式y=kx(k≠0)的圖象是過原點(0,0)的一條直線;而一次函式y=kx+b(k≠0)的圖象是過點(0,b)且與y=kx

  平行的一條直線。

  基礎訓練:

  1、寫出一個圖象經過點(1,—3)的函式解析式為:

  2、直線y=—2X—2不經過第象限,y隨x的增大而。

  3、如果P(2,k)在直線y=2x+2上,那麼點P到x軸的距離是:

  4、已知正比例函式y=(3k—1)x,,若y隨x的增大而增大,則k是:

  5、過點(0,2)且與直線y=3x平行的直線是:

  6、若正比例函式y=(1—2m)x的影象過點A(x1,y1)和點B(x2,y2)當x1<x2時,y1>y2,則m的取值範圍是:

  7、若y—2與x—2成正比例,當x=—2時,y=4,則x=時,y=—4。

  8、直線y=—5x+b與直線y=x—3都交y軸上同一點,則b的值為。

  9、已知圓O的半徑為1,過點A(2,0)的直線切圓O於點B,交y軸於點C。

  (1)求線段AB的長。

  (2)求直線AC的解析式。

  數學教學計劃17

  一、教學目標:

  1、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2、學會求出某二元一次方程的幾個解和檢驗某對數值是否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3、學會把二元一次方程中的一個未知數用另一個未知數的一次式來表示;

  4、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滲透類比的思想方法,並滲透德育教育。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二元一次方程的意義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難點:把一個二元一次方程變形成用關於一個未知數的代數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的形式,其實質是解一個含有字母系數的方程。

  三、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透過與一元一次方程的比較,加強學生的類比的思想方法;透過“合作學習”,使學生認識數學是根據實際的需要而產生髮展的觀點。

  四、教學過程:

  1、情景匯入:

  新聞連結:x70歲以上老人可領取生活補助。

  得到方程:80a+150b=902880、

  2、新課教學:

  引導學生觀察方程80a+150b=902880與一元一次方程有異同?

  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含有兩個未知數,並且所含未知數的項的次數都是1次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做一做:

  (1)根據題意列出方程:

  ①小明去看望奶奶,買了5kg蘋果和3kg梨共花去23元,分別求蘋果和梨的單價、設蘋果的單價x元/kg,梨的單價y元/kg;

  ②在高速公路上,一輛轎車行駛2時的路程比一輛卡車行駛3時的路程還多20千米,如果設轎車的速度是a千米/小時,卡車的速度是b千米/小時,可得方程:

  (2)課本P80練習2、判定哪些式子是二元一次方程方程。

  合作學習:

  活動背景愛心滿人間——記求是中學“學雷鋒、關愛老人”志願者活動。

  問題:參加活動的36名志願者,分為勞動組和文藝組,其中勞動組每組3人,文藝組每組6人、團支書擬安排8個勞動組,2個文藝組,單從人數上考慮,此方案是否可行?為什麼?把x=8,y=2代入二元一次方程3x+6y=36,看看左右兩邊有沒有相等?由學生檢驗得出代入方程後,能使方程兩邊相等、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使二元一次方程兩邊的值相等的'一對未知數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個解。

  並提出注意二元一次方程解的書寫方法。

  3、合作學習:

  給定方程x+2y=8,男同學給出y(x取絕對值小於10的整數)的值,女同學馬上給出對應的x的值;接下來男女同學互換、(比一比哪位同學反應快)請算的最快最準確的同學講他的計算方法、提問:給出x的值,計算y的值時,y的係數為多少時,計算y最為簡便?

  出示例題:已知二元一次方程x+2y=8。

  (1)用關於y的代數式表示x;

  (2)用關於x的代數式表示y;

  (3)求當x=2,0,—3時,對應的y的值,並寫出方程x+2y=8的三個解。

  (當用含x的一次式來表示y後,再請同學做遊戲,讓同學體會一下計算的速度是否要快)

  4、課堂練習:

  (1)已知:5xm—2yn=4是二元一次方程,則m+n=;

  (2)二元一次方程2x—y=3中,方程可變形為y=當x=2時,y=;

  5、你能解決嗎?

  小紅到郵局給遠在農村的爺爺寄掛號信,需要郵資3元8角、小紅有票額為6角和8角的郵票若干張,問各需要多少張這兩種面額的郵票?說說你的方案。

  6、課堂小結:

  (1)二元一次方程的意義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注意書寫格式);

  (2)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定性和相關性;

  (3)會把二元一次方程化為用一個未知數的代數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的形式。

  7、佈置作業:

  數學教學計劃18

  教學目標:

  1、瞭解公式的意義,使學生能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初步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概括的能力;

  3、透過本節課的教學,使學生初步瞭解公式來源於實踐又反作用於實踐。

  教學建議:

  一、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透過具體例子瞭解公式、應用公式。

  難點:從實際問題中發現數量之間的關係並抽象為具體的公式,要注意從中反應出來的歸納的思想方法。

  二、重點、難點分析

  人們從一些實際問題中抽象出許多常用的、基本的數量關係,往往寫成公式,以便應用。如本課中梯形、圓的面積公式。應用這些公式時,首先要弄清楚公式中的字母所表示的意義,以及這些字母之間的數量關係,然後就可以利用公式由已知數求出所需的未知數。具體計算時,就是求代數式的值了。有的公式,可以藉助運算推匯出來;有的公式,則可以透過實驗,從得到的反映數量關係的一些資料(如資料表)出發,用數學方法歸納出來。用這些抽象出的具有一般性的公式解決一些問題,會給我們認識和改造世界帶來很多方便。

  三、知識結構

  本節一開始首先概述了一些常見的公式,接著三道例題循序漸進的講解了公式的直接應用、公式的先推導後應用以及透過觀察歸納推導公式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整節內容滲透了由一般到特殊、再由特殊到一般的辨證思想。

  四、教法建議

  1、對於給定的可以直接應用的公式,首先在給出具體例子的前提下,教師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清晰地認識公式中每一個字母、數字的意義,以及這些數量之間的對應關係,在具體例子的基礎上,使學生參與挖倔其中蘊涵的思想,明確公式的應用具有普遍性,達到對公式的靈活應用。

  2、在教學過程中,應使學生認識有時問題的解決並沒有現成的公式可套,這就需要學生自己嘗試探求數量之間的關係,在已有公式的基礎上,透過分析和具體運算推導新公式。

  3、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學生應觀察哪些量是不變的,哪些量是變化的,明確數量之間的對應變化規律,依據規律列出公式,再根據公式進一步地解決問題。這種從特殊到一般、再從一般到特殊認識過程,有助於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設計示例: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使學生能利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理解公式與代數式的關係。

  (二)能力訓練點

  1、利用數學公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利用已知的公式推導新公式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數學來源於生產實踐,又反過來服務於生產實踐。

  (四)美育滲透點

  數學公式是用簡潔的數學形式來闡明自然規定,解決實際問題,形成了色彩斑斕的多種數學方法,從而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公式的簡潔美。

  二、學法引導

  1、數學方法:引導發現法,以複習提問小學裡學過的公式為基礎、突破難點。

  2、學生學法:觀察→分析→推導→計算。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利用舊公式推匯出新的圖形的計算公式。

  2、難點:同重點。

  3、疑點:把要求的圖形如何分解成已經熟悉的圖形的和或差。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自制膠片。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者投影顯示推導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圖形,學生思考,師生共同完成例1解答;教者啟發學生求圖形的面積,師生總結求圖形面積的公式。

  七、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景,複習引入

  師:同學們已經知道,代數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用字母表示數,用字母表示數有很多應用,公式就是其中之一,我們在小學裡學過許多公式,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已經學過哪些公式,教法說明,讓學生一開始就參與課堂教學,使學生在後面利用公式計算感到不生疏。

  在學生說出幾個公式後,師提出本節課我們應在小學學習的基礎上,研究如何運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板書:公式

  師:小學裡學過哪些面積公式?

  板書:S=ah

  (出示投影1)。解釋三角形,梯形面積公式

  【教法說明】讓學生感知用割補法求圖形的面積。

  數學教學計劃19

  一、內容簡介

  本節課的主題:透過一系列的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從計算結果中總結出完全平方公式的兩種形式。

  關鍵資訊:

  1、以教材作為出發點,依據《數學課程標準》,引導學生體會、參與科學探究過程。首先提出等號左邊的兩個相乘的多項式和等號右邊得出的三項有什麼關係。透過學生自主、獨立的發現問題,對可能的答案做出假設與猜想,並透過多次的檢驗,得出正確的結論。學生透過收集和處理資訊、表達與交流等活動,獲得知識、技能、方法、態度特別是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方面的發展。

  2、用標準的數學語言得出結論,使學生感受科學的嚴謹,啟迪學習態度和方法。

  二、學習者分析:

  1、在學習本課之前應具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①同類項的定義。

  ②合併同類項法則

  ③多項式乘以多項式法則。

  2、學習者對即將學習的內容已經具備的水平:

  在學習完全平方公式之前,學生已經能夠整理出公式的右邊形式。這節課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從等號的左邊形式和右邊形式之間的關係,總結出公式的應用方法。

  三、教學/學習目標及其對應的課程標準:

  (一)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過程,進一步發展符號感和推力能力。

  2、會推導完全平方公式,並能運用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二)知識與技能: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符號的過程,認識有理數、實數、代數式、防城、不等式、函式;掌握必要的運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和變化規律,並能運用代數式、防城、不等式、函式等進行描述。

  (四)解決問題:能結合具體情景發現並提出數學問題;嘗試從不同角度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並能有效地解決問題,嘗試評價不同方法之間的差異;透過對解決問題過程的反思,獲得解決問題的經驗。

  (五)情感與態度:敢於面對數學活動中的困難,並有獨立克服困難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有學好數學的自信心;並尊重與理解他人的見解;能從交流中獲益。

  四、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

  1、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合作者: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學習,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自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親自感悟。

  教學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當學生迷路的時候,教師不輕易告訴方向,而是引導他怎樣去辨明方向;當學生登山畏懼了的時候,教師不是拖著他走,而是喚起他內在的精神動力,鼓勵他不斷向上攀登。

  2、採用“問題情景—探究交流—得出結論—強化訓練”的模式展開教學。

  3、教學評價方式:

  (1)透過課堂觀察,關注學生在觀察、總結、訓練等活動中的主動參與程度與合作交流意識,及時給與鼓勵、強化、指導和矯正。

  (2)透過判斷和舉例,給學生更多機會,在自然放鬆的狀態下,揭示思維過程和反饋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使老師可以及時診斷學情,調查教學。

  (3)透過課後訪談和作業分析,及時查漏補缺,確保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五、課後反思

  本節課雖然算不上課本中的難點,但在整式一章中是個重點。它是多項式乘法特殊形式下的一種簡便運算。學生需要熟練掌握公式兩種形式的使用方法,以提高運算速度。授課過程中,應注重讓學生總結公式的等號兩邊的特點,讓學生用語言表達公式的內容,讓學生說明運用公式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和特別注意的細節。然後再透過逐層深入的練習,鞏固完全平方公式兩種形式的應用。為完全平方公式第二節課的實際應用和提高應用做好充分的準備。

  數學教學計劃20

  一、指導思想:

  以“減時增效,進一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精神”為指導,以校本課程建設和教師隊伍建設為抓手,以教學規範制度建設為保障,開展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探討;強化教學常規管理,加強督查和反饋;深化教學研究,重視常態教學,提高教學的時效性。“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二、工作要點:

  1、制定教研計劃、確立教研製度。

  (1)認真排查教學基本要求,和考綱要求;制定本學科的教學計劃;確定教研活動的時間和地點。理論學習的內容。教研組長做好組織和考勤工作。教研活動的地點:內容聽評課、理論學習、教學研討、多媒體技術學習,無故不參加活動的視為缺勤。

  (2)認真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考試方向,學習考試說明。學期結束每人必需交一篇教學反思或論文。爭取有論文公開發表。

  (3)每週都有固定的活動時間,每次活動都有一個主題。每週都要討論和交流上週的教學體驗,反思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改進、完善。對下週工作做好部署。活動時做好活動記錄。

  (4)組內所有老師每學期要上一節課堂行動研究課。

  (5)組內所有教師周聽課不少於1節,保證前者的基礎上每週至少聽一節組內老教師的課。做好課堂觀察記錄。

  (6)組內所有教師需制訂好自己的專業發展規劃。

  (7)高一高二高三學生數學解題能力大賽,青年教師數學解題能力大賽。

  2、鑽研教材認真備課

  組內的老師要刻苦鑽研、認真研究近三年高考試題,並在備課時結合新課程教學要求和實際情況,教師們要改變備課的方式,提高備課的質量,例題的選擇,習題的配備與要求要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處理的。及時反思教學過程,儘可能做到每節課後寫教後記,把教學感受寫下來。組內的老師要團結協作,共同討論教學大綱,疏通教材,指出重難點,列舉一些典型例題,精選練習題等,請專家老師做必要的指導和幫助,並認真做好記錄,使一些認識分歧比較大的地方,透過認真討論達成共識,力求在教學中突出重點,降低難度。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教學,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注重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強化數學思想方法在每節課中的滲透,尋找和探索每節課的探究和發現的情境,從而達到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目標。

  3、深化課堂教學研究,推進課堂教學改革

  高一年級銜接教學,打好基礎,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本學期從常規教學,以“低起點,精講解,多練習,勤反饋”為教學的指導方針,注重作業精選、面批和更正,注重保護學生成功的體驗,促進學生學習慣的養成。注重平時教學資料的積累和提煉。平時備課注重老師間的溝通,保持進度相同,重點和難點一樣,隨時交流學生的學習和掌握的情況,適時的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在教學中增加趣味性,注重變式訓練,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數學的美,力爭做一個有風度的教師和學生喜愛的教師,青年教師要多向老教師學習。由於學生學習數學的習慣不好,作為起始年級要從規範化做起,從細小的一個集合的表示法做起,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和較高的學習數學的熱情。保持適量作業,因為學生的習慣也要在做的過程中培養的,要提高數學成績沒有必要的訓練是不行的,學生的計算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學生的熟練程度都建立在做的基礎上,學生學習數學是在不斷糾錯的基礎上漸進的過程。

  高二數學組本學期著重研究新教材,瞭解新的資訊,更新觀念,面向全體學生,加強教改力度,探求適合我校數學教學的新授課教學模式。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為升入高三做好準備。

  (1)因材施教,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全力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開展校本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2)組織每週一次數學基礎檢測,檢查學生複習情況,並根據學生反饋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措施。及時分析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並提出具體的建議和要求。對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進行補缺補差。

  (3)研究近三年高考試題特點、把握高考動態,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讓學生與高考全接觸。

  高三數學備課組結合學校實際認真鑽研教材、大綱和考試說明定位高考走向。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形成完整的處理數學問題的方法和能力。提升各類考生數學成績。

  三、工作重點

  1、構建多元化教學策略與教學模式,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建立高三第一輪複習模式。

  2、努力探索高三數學探究式教學模式,開展反思性教學活動。

  3、加強案例教學,力爭每一節都成為集體智慧結晶。

  4、積極推進教育技術運用,探索資訊科技與數學學科的整合。

  5、組內聽課評課活動。

  6、開展數學思想方法的研究性學習。

  四、工作措施

  1、在教師方面

  (1)積極開展以校為本的研究制度

  ①每週至少一次集體備課,發揮集體優勢、集體的智慧。加強對教材、大綱、考試說明、高考試題及課改省區高考試題的研究。

  ②認真鑽研新教材,進行教材分析和教學新理念探討,從不同角度全方位的研究各種情況,開展組內“說課、上課、評課、研題”。

  (2)教學基本功和藝術

  ①從教學常規入手,精益求精,努力提高教學基本功,採用幫助的互助式,加強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②努力提高高三新教材的課堂教學效益,如何處理新教材、新課標的變化,瞭解難度要求等有什麼不同,從而指導我們設計課堂教學(難度、型別、思想方法滲透、課堂模式等)。

  (3)抓科研,走教學探究模式的研究和反思性教學。

  (4)加強案例教學,仔細研究習題課、複習課的教學,本學期要進行高三複習公開課。

  2、在學生方面

  (1)狠抓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

  ①“認真學習,上課專心聽講,課後及時複習,課餘適量練習”,任課老師在本學期要反覆習強調這四點。要做到落實到位不放鬆。

  ②課堂做筆記要記錄課外題集,並鼓勵學生鞏固發揚這一良好的習慣。

  ③“量變到質變”:訓練量的積累以求實現質的飛躍。填空小題訓練,分層作業要常抓不懈。

  (2)認真做好提優補差工作

  ①分層作業更完善的開展和佈置。根據班級學生成績差距大的特點,分層要求佈置不同課堂作業和課外作業,努力在課外資料中分層激發不同層次學生的積極性。

  ②利用抽考、學考的契機,大力開展邊緣生輔導。多關心邊緣生,給他們樹信心、定目標、找不足、提方法,讓他們趁勢而上,不斷進步。

  3、加強資訊的蒐集與整合,使高考複習少走彎路。如高考研討會、市的教研活動。

  4、認真重視抓好教科研

  全體教師應樹立科研興教思想、自覺參與教科研實踐。積極聽有經驗的教師(包括外學科)的課,汲取每位老師的教學經驗,改進課堂教學上的薄弱環節,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積極探索新課程教學的理念和方法。每位教師認真總結自己在教學中的經驗、體會或教訓,結合數學教育理論知識與自己的觀念,撰寫寫論文,並與本組教師共享。參與課題研究,各位老師先積累教學中的問題,查閱、蒐集資料資訊,思考、交流課題的題目之後,對課題進行論證,各備課組確立子課題,各位教師再分別研究。這項工作要保證落實,對組內的教研工作將是一個全面的提升。

  5、規範和最佳化教學管理

  聚焦課堂教學效率,加強教學方法研究,精心設計,認真實施每一堂課教學任務。組內老師要共同研究、共同選題,作業佈置要有針對性,重視基礎知識的反覆訓練。作業選題要精,要落實“有講必練、有練必批、有批必評、有錯必糾”,在輔差方面,要建立班級學困生檔案、落實轉差目標、責任,分層教學。對學困生的作業儘可能面批,及時解疑。本學期組內教師都要開一堂公開課,聽課20節。

  6、加強交流與資訊整合

  (1)教研組利用中學試卷網、高考資訊郵箱等網路資源,汲取一手資料,以餉教學。

  (2)積極爭取參加新課程的各級培訓、彙報、教研活動。與兄弟學校互通有無及時調整我們數學組在新背景下的工作思路。

  數學教學計劃21

  一、指導思想

  透過校本教研,促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充分發揮教師的專業引領作用,努力提高我的整體教學水平。

  二、研修目標

  1、加強學習,探索教育教學規律。

  2、加強學習,積累研究課題的經驗。

  3、透過研修,掌握課堂教學技巧,提高課堂教學藝術。

  4、透過研修,豐富教學經驗,能上好每一節的數學課。

  5、透過研修,掌握教學基本功,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三、研修要求:

  以新的教育理念為指導,以課程改革實驗研究為重點,以促進師生共同發展為目的,以改革課堂教學為突破口。把立足點放在解決教學改革和實驗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上;著眼點放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切入點放在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上;增長點放在促進學校、師生的共同發展上,使教育從傳統教學的“三個中心”(即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向新課程標準要求的“三個為本”(即以學生為本,以能力發展為本,以自主學習為本)的轉變,重視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服務,使自己及同伴們轉變成素質優良、能適應社會需求、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好。

  四、具體措施:

  1、加強理論學習,豐富理論基礎。每週不少於2小時用於學習教育教學理論。

  2、加強業務學習,探索教育教學規律,學習新的數學思想、教學方法等。

  3、注重日常教學常規的紮實與提升。認真完成學習任務,做好每一次聽課後記錄。學會思考教育問題,積極把先進的教育理念轉化為教師的行為等,從反思中提升教學研究水平。每節公開課後,把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發現的問題和有價值的東西趕快記下來,享受成功,彌補不足。在總結經驗中完善自我。

  4、堅持寫好教育教學隨筆。認真的讀一本有關教育的書籍,並及時反思。

  5、利用資訊科技手段輔助教學,充分利用網路優勢,積極參與線上研討。

  6、加強常規研究,規範教學行為。堅持聽課,只要有時間就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透過聽課、評課等多種形式的鍛鍊,使自己儘快適應新的教學方法。

  7、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的培訓學習活動,提升自我。透過參加市省國家級各級各類教學相關培訓,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藝術,提高自己的學識修養,促進自身專業化成長。

  8、加強網路學習,提高自身素養。教學中所遇問題不懂就問,一問有教學經驗的老師,二問資訊量非常豐富的網路,網路求學。網路,是最好的老師!

  我對自己的專業水平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我決心不斷學習,不斷更新,豐富自己的文化積澱,充盈自己的底氣,增強自己的理論底蘊,提高教育教學能力,結合教學實際,把個人的校本研修工作做好。

  數學教學計劃22

  一、學情分析

  xx電子(1),現共50人,均為男生,在去年的一年中的學習表現中,有些同學在課堂上也能積極思考,積極發言,課後也能主動地完成課外的知識積累,有兩位同學參加縣裡數學競賽都榮獲二等獎。但還有好多的同學學習目標仍不明確,在學校生活就是混日子,上課不認真聽課,作業不獨立完成,課後再也沒時間放在學習上,因此,這一些同學的成績就可想而知了。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根據教學大綱的編排,主要內容包括第八章直線和圓的方程,第九章立體幾何和第十章機率與統計初步。具體內容:第八章有座標系中的基本公式,直線的方程,圓的方程,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本章內容主要就是用代數的知識闡述幾何圖形的問題。第九章的內容分空間中平面的基本性質,空間中的平行關係,空間中的垂直和角,多面體和旋轉體。教材首先讓學生從直觀上認識空間幾何體和軌跡,然後給出了平面的三條基本性質,從而把平面上的平行關係推廣到空間。學習立體幾何除了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外,還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第十章有計數的兩個原理,機率初步,統計初步及隨機抽樣的三種基本方法。本章教學中要激發並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地,增強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

  解析幾何:掌握平面直角座標系內兩點之間的距離公式和中點公式;理解直線的方程和圓的方程的含義,方程求兩曲線的交點;理解直線的傾斜角和斜率,會根據已知條件,求直線的斜率和傾斜角;掌握直線的點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理解直線在y軸上的截距理解直線與二元一次方程的關係,掌握直線的一般式言行中,了角直線的方向向量和法向量;理解兩直線平等行與垂直的條件,會求點到直線的距離;掌握圓的標準方程和一般方程,理解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能利用直線和圓的方程解決簡單的問題。

  立體幾何:能正確地畫出有關被單圖形的示意圖,能由空間圖形的示意圖想象出空間圖形;會用斜二側畫法畫水平放置的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邊形等平面圖形的直觀圖和正方體、長方體等立體圖形的直觀圖;理解空間點、直線、平面之間的各種位置關係;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質,空間直線與直線、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的平行與垂直的性質與判定;理解空間中的角;掌握簡單多面體的有關概念、結構特徵與性質;掌握直稜柱、正稜錐、圓柱和圓錐的側面積及表面積計算公式。

  機率與統計初步:掌握分類計數和分步計數原理,會用這兩個原理解決一些簡單問題;瞭解隨機現象、隨機試驗的概念;理解古典機率的性質,會用古典機率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理解機率的統計定義;結合具體的實際問題情景,瞭解隨機抽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學會用簡單隨機抽樣方法從總體中抽取樣本;瞭解分層抽樣和系統抽樣方法;會計算樣本方差和標準差;能根據實際問題的需求合理地選取樣本,從樣本資料中提取基本的數字特徵,會用樣本估計總體的思想,會用樣本的基本數字特徵估計總體的基本數字特徵;會用樣本的頻率分佈估計總體分佈。

  四、教學措施

  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入手,從其周邊的生活入手,分解新知識,降低接受知識的難度,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組建學習小組,以傳幫帶的形式實行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