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2022年勤儉節約珍惜糧食國旗下講話稿> 2022年勤儉節約珍惜糧食國旗下講話稿(精選20篇)

2022年勤儉節約珍惜糧食國旗下講話稿

2022年勤儉節約珍惜糧食國旗下講話稿

  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而不是說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費得起就可以浪費。浪費是一種可恥的行為。只要存有節約的意識,其實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菜;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而不應該擺闊氣,亂點一氣。請大家記住:節約糧食從我做起。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年勤儉節約珍惜糧食國旗下講話稿(精選20篇),歡迎閱讀參考!

  2022年勤儉節約珍惜糧食國旗下講話稿1

同學們:

  當我們看到鮮豔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當我們唱起雄壯的國歌時,我們心中充滿了自豪和幸福。我們為自己是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而自豪,我們為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歌唱。但同時,你們有沒有為我們的祖國憂愁呢?

  我國人口眾多。世界上平均每五個人中就有一箇中國人。根據1990年人口普查統計,我國人口已達十二億。而我國的耕地面積呢?僅僅佔世界耕地面積百分之七,卻養活著佔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這麼多人的吃飯問題成為我國第一個大問題。你們為我國這一最大的問題憂慮過嗎?

  透過下面的數字,我們也應該看到,沉重的人口包袱不僅使吃飯成為一個大問題,而且也影響著我國國民建設的速度。

  有這麼一組資料。1998年我國穀物、棉花,肉類的產量均佔世界第一位。可是按人口平均,人均有糧食僅362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還低,甚至低於一些發展中的國家。更令人感慨的是,新中國的今天不是比一千多年前的唐宋王朝不知多了多少倍嗎?可是由於人口猛增,人均佔有糧食竟比唐宋時代還少了200多公斤。

  有人打過這樣一個比方,12億人口的嘴加在一起,比世界上最大的廣場--天安門廣場還要大。這真是一張大嘴!光是每年新增加的一千五百萬人就要吃50億公斤的糧食!所以,增產糧食,節約糧食,對我們的國家更有特別重大的意義。

同學們都知道聯合國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為世界糧食日,黨中央、國務院決把世界糧食日的那一週定為節糧周。我們要開展各種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主題活動,真正達到《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得出的"愛惜糧食"的要求!今天,我們知道了國情,進一步明確了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特殊意義,我們每個同學都要從現在做起,要拿出實際行動,為黨為國家分憂,把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活動紮紮實實地開展下去。

  2022年勤儉節約珍惜糧食國旗下講話稿2

各位同學們:

  當我們學會使用碗筷的時侯,就被溫柔的提醒著,撿完剩下的米粒。那個時侯,心裡就對這些小米粒們有了敬畏。

  我們開始明白,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糧食。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當我們坐在小學的教室裡學習古詩時,在朗朗的讀書聲中,我們彷彿走到了田邊,看到古代勞動人民在田裡辛勤的耕耘,原先小小的糧食是用汗水澆灌長大的,我們必須要愛惜它。

  春天,農民伯伯把精心挑選的飽滿的種子播撒在田裡,也把豐收的期望一同託付給忠實的大地。千百年來,在這廣闊的田地間,有無數的勞動者彎著腰,面朝黃土背朝天,只要莊稼需要,不管是烈烈炎日下還是在陰天沉悶的環境中,準時到地裡,捉蟲,打藥,灌溉,間苗兒…他們從晨曦中來到地裡,又在天上掛出星星時才疲憊的回到家中。農民伯伯多麼不容易啊!我們怎樣能隨意糟蹋糧食糟蹋他們辛辛苦苦得來的勞動果實呢?

  小朋友們,請你們和我一齊愛惜它,不要隨便丟棄沒有吃完的東西,饅頭也好,餅乾也好,都不要挑剔,不要因為覺得口味不好或者不夠新鮮就扔掉。做一個愛惜糧食的孩子,從我們日常生活開始!

  2022年勤儉節約珍惜糧食國旗下講話稿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珍惜糧食,傳承中華美德。

  珍惜糧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而糧食又是人民生活的保障,國家發展的基礎。我國雖是農業大國,但是人均糧食佔有量長期處於較低水平,而我國人口仍在不斷增長,土地資源有限,且耕地呈逐年下降趨勢,糧食生產嚴格受到時間空間的限制,再加上天災人禍。所以我國的糧食也是很有限的,需要我們去愛惜、去節約。

  古代勞動人民對於糧食就非常重視,古人有“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詩句來警醒我們珍惜糧食。而現在我們也要同樣珍惜糧食。

  珍惜糧食可以讓更多人吃飽飯。我們學校的食堂每日為學生提供多種可口的菜餚,每天要消耗數百斤糧食和蔬菜,為學生提供充分的營養,但仍然有同學將部分糧食倒入泔水桶。每天看著整碗米飯倒掉,實在令人心疼。甚至還發生被浪費的食物堵塞下水道的事情。

  珍惜糧食並不能因為誰家富有而去隨意浪費,不關乎錢財而是關於道德修養,多節約一點糧食就可以多給貧困中的孩子帶來多一點的希望,因此我們要樹立“珍惜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的觀念,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浪費現象就在我們身邊,而珍惜糧食,做起來也是很簡單:

  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飯菜,不隨意傾倒糧食。吃飯的時候也要集中注意力,認真吃飯,不挑食。無論是父母做的飯菜還是學校提供的飯菜,都要吃淨。這樣不僅可以使我們的身體獲得全面的營養,還可以珍惜糧食,一舉兩得。

  節約是一種美德,是一種修養,是一種素質更是一種智慧。節約資源健康生活,讓我們從珍惜糧食做起!

  謝謝大家!

  2022年勤儉節約珍惜糧食國旗下講話稿4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珍惜糧食從我做起》

  秋風在我們身邊盪漾,今天我們又迎來了新一週的學習和生活。古人云:身披一縷,當思織女之勞;日食這餐,當念農夫之苦。自古以來,民以食為天。

  建國60多年來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物質應有盡有。有的同學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現在,我們還有必要在一粒米上節約嗎?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古就有“勤以修身,儉以養德”的古訓。從學語時起我們就依稀懂得“鋤禾”這首詩,明白“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當我們漸漸長大,我們更知道,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相對匱乏的國家。我國人口已經超過了13億,人均耕地面積不足1.5畝,是世界人均值的1/4,人均糧食佔有量只有360公斤,目前耕地面積以每年30萬畝的速度遞減,並且遞減速度仍然在不斷加快,全國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糧食依靠進口,嚴峻的現實告訴我們,中國還是一個缺糧國家。

  請各位同學想一想,在家,在學校食堂餐桌上,你是否將飯菜吃一部分就倒掉?你是否將吃了幾口的饅頭、包子扔在地上?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是否感到可惜,是否意識到自己正在浪費?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一粒米也可以折射出一個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待節儉的態度。一粒米,從播種至收割,多少道程式,多少辛苦汗水……!

  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應時刻恪守勤儉節約的美德,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珍惜每一粒米,做到飯菜吃多少,打多少,不挑食,不偏食。養成節約的好習慣,為校園,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2022年勤儉節約珍惜糧食國旗下講話稿5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珍惜糧食,從我做起》。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是呼籲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節約糧食!

  說到珍惜糧食,我想起《憫農》這首詩,你們會嗎?“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大家都很熟悉,它表現了農民種田很辛苦!教育我們大家要珍惜糧食,可是我們真的做到珍惜糧食了嗎?

  吃飯的時候,有些同學將所打的飯菜吃得乾乾淨淨,今天在這裡,我們大聲地表揚他們。可是,也有同學們有浪費糧食的現象,看見白白的米飯和剩菜被倒掉,真是讓人心疼!“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我們中國還有很多人吃不飽飯,還有很多孩子讀不起書,也還有很多孩子因家庭貧困而輟學,早早地擔負起家庭的重擔,外出打工。當你浪費一口糧食時,也許在他們的眼裡浪費的就是一頓豐富的大餐。我看到有的同學很是挑食,說這飯菜是自己不喜歡吃的,吃了幾口飯就倒掉了!我看到有的同學盛飯和湯的時候,走路慌張把飯湯灑在地上!我看到有的同學一邊吃一邊打鬧??這些都是在浪費糧食!我們要堅決抵制這些陋習。如果你浪費這一點,他浪費這一點,大家都浪費這一點,那就是一個驚人的損失了!因此珍惜糧食值得我們深思。我們浪費一粒米,扔掉一個饅頭,實際上丟棄的是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是我們人類的可貴的生命。

同學們,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現在全國都在提倡“光碟行動”,同學們,你想做個文明的學生嗎?那就從文明就餐、珍惜糧食開始吧!其實節約糧食,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要剩飯菜;不挑食、不在吃飯的時候嬉戲打鬧!讓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在校園蔚然成風,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珍惜每一粒糧食,珍惜農民的血汗,珍惜人類的生命。

  謝謝大家!

  2022年勤儉節約珍惜糧食國旗下講話稿6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昆明三中學生會生活部部長高二六班的,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珍惜糧食 文明就餐》。

  在上週一的班會上,學校進行了一次以《校園十大不文明行為》為題的問卷調查,統計結果顯示,排在頭兩名的便是浪費糧食和不文明就餐。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兩個問題。

  首先,我們就先來說一下浪費糧食問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從小就已經熟讀於心,也知道一粒糧食從播種到加工成糧食多不容易。同學們,這幾個日常生活中的小問題,折射出每個人對糧食的基本態度——珍惜或是浪費。其實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可看到浪費糧食的現象。也許你並未意識到自己在浪費,也許你認為這一點點不算什麼,那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在校園內:在我們身邊,每天的早、中、晚餐,均發生著難以讓人接受的浪費糧食的現象。每餐,用來盛剩飯菜的桶裝得滿滿的。同學們可以計算一下,假如我校3000名學生每人每天浪費50克米飯,那麼一天就浪費150斤,一個學年下來就浪費五萬多斤,這些糧食,足夠一個三口之家吃上40年,如果再算上蔬菜水果,那就是更龐大的數字了。

  第二,我們再來說一下食堂不文明現象。每當午餐時間,同學們走進學校食堂,可是到了食堂裡面,排隊大聲講話的,插隊的,到處都是,我不知道當大家每天在這樣的環境裡吃飯的時候,會有什麼感覺,又或者什麼感覺都沒有,覺得挺自然的。可是,我想說:這樣的吃飯環境實在讓人忍無可忍。我們中國的古人說食不言,寢不語,意思就是吃飯和睡覺的時候都不要說話,這是衡量一個人具備良好習慣的最基本的標準。

  細微之處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內涵,排隊就餐,光碟就餐,安靜就餐,似乎是小事,但是以小見大。人的最基本的素質就體現於此。食堂的良好秩序需要大家與後勤的共同努力,文明就餐,珍惜每一粒糧食,杜絕每一粒浪費,從我做起,如果看到浪費現象,我們要勇敢地站起來制止,杜絕這種不良風氣的滋長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注意就餐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希望廣大師生能積極的加入我們的行列,讓我們一起努力,營造一個溫馨、祥和的就餐氛圍。

  2022年勤儉節約珍惜糧食國旗下講話稿7

尊敬的老師及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珍惜糧食,珍惜生活》。

  我國古代的.教育家孔子給後人留下了一句名言;民以食為天。可見“食”在老百姓心中是多麼重要。只是這些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現了許多不珍惜糧食的現象。學校裡,學生就餐時饅頭四處橫飛,雪白的米飯灑滿地面……不知是應把這裡看作成沒有硝煙的戰場還是想象成沒有寒冷的雪原。

  我們不妨算這樣一筆賬,倘若一個人每天節約一粒米,那麼十億人可節約多少?五千多公斤!一年可節約將近兩千萬斤,摺合人民幣兩千萬元。這筆錢若按每所“希望小學”五十萬元算,則可蓋四十所“希望小學”。按每人學雜費三百元計,則可使七萬多名失學兒童重返校園!難道你為這筆數目所震驚嗎?你的心不為之一顫嗎?

  還有,我們許多同學都有愛吃零食的習慣。課餘飯後,小吃部裡總是人流湧動,熱鬧非凡的場面蔚為壯觀。家庭條件好的同學出手大方,抱著一大堆花花綠綠的零食令夥伴們眼饞。錢不多的也不甘落後,不怕打腫臉充胖子,寧可用掉生活費也要過過癮。這樣一來,一則影響學習,上課時老掛念著零食,又怎能搞好學習?二則容易養成好吃懶惰的習慣。

同學們,我們是未來的建設者,我們身上有沉甸甸的希望,人們把我們比作雛鷹,是希望我們能舒展理想的翅膀;人們把我們比作乳虎,是希望我們能睥睨四方。不能讓“饞”壓住我們稚嫩的羽翼,不能讓“奢”迷失我們奮鬥的方向。

  朋友們,你還等什麼?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珍惜每一粒糧食,每一寸光陰,用滿腔熱情去擁抱生活,用無悔青春書寫我們燦爛的人生!

  2022年勤儉節約珍惜糧食國旗下講話稿8

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們演講的題目是《珍惜糧食,從我做起》。

  我們學過一句古詩詞:除草的日子是中午,汗水把草滴進土裡。誰知道,每一粒食物都是硬的。如今,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裕,餐桌上的菜餚也越來越多。每個人都過著舒適的生活,但是很容易忘記農民的辛苦,桌子上總會剩下很多食物。漸漸形成了鋪張浪費的陋習。

  要知道中國的糧食形勢不容樂觀。雖然中國糧食總產量居世界第一,但人均糧食只有幾百公斤,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甚至低於一些發展中國家。我國有13億多人口,養活這麼多人的問題是我國最大的問題。就世界而言,食物並不豐富。每年,數億人因貧困、自然災害或戰爭而遭受飢餓。現代,世界上還有很多人在挨餓受凍,我們比他們幸福。可以說,珍惜食物就是珍惜生命,珍惜自然,珍惜我們的地球家園。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最大的糧食消費國。人們以食物為重。“人是鐵,飯是鋼,人不吃一頓飯就慌。”。食物不僅是我們生存的基礎,也是我們的命脈。如果有什麼飯讓我們吃不下,那不可能是正常的學習和工作了。

  糧食是寶貴的,要珍惜糧食。這誰都會說,但在現實生活中,能真正體會糧食重要性的人卻並不是很多。在校園裡,時常能看到有些同學將饅頭咬了一口就隨手扔掉,水槽中經常會出現一堆堆白花花的米飯……在他們看來,倒掉一些剩飯剩菜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一點剩下的飯菜也值不了幾個錢。同學們,你可知道,這些倒掉的糧食,粒粒都是我們農民們用汗水換來的!看著這些倒掉的飯菜,真讓人心疼,我們要知道,浪費糧食應該是可恥的行為之一。

  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他的宗旨在於喚起全世界對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的高度重視。今年是第39個世界糧食日,作為青少年,我們應該成為節約糧食的表率。節約每一粒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我們作為學生更應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以節約糧食為榮、以浪費糧食為恥。

  老師、同學們,珍惜糧食,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2022年勤儉節約珍惜糧食國旗下講話稿9

老師們、同學們:

  上午好!

       同學們知道明天是什麼日子嗎?是“世界糧食日”,今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第39個糧食日。為什麼要在每年的10月16日設立這樣一個節日呢?很顯然,是呼籲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愛惜糧食,節約糧食。所以,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愛惜糧食,從我做起》。 我們從小就知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詩。因為,一粒粒糧食從播種到收割,再加工成大米和麵粉,至少要經過180天左右的時間和30多道工序,這中間包含了農民伯伯多少辛勤的勞動呀!可以說,每一粒糧食都浸透了農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 然而,縱觀校園浪費的種種情況,還是先要從食堂說起。我校的食堂已經有了很好的就餐環境了,在就餐時我們不僅要安靜、文明、有序,還要注意節約糧食,儘量做到光碟。我校的一年級、五年級和六年級的學生總體吃的比較乾淨,每天泔水桶裡的剩飯菜都很少,其他幾個年級要向他們學習,力爭光碟。可也總有一些小朋友,有的吃幾口就倒掉,飯菜吃不乾淨的大有人在。同學們,當你們倒掉剩下的飯菜時,可曾想過,世界上還有8億人遭受飢餓,還有很多你們的同齡人因為貧困而不能接受教育。 我國還是一個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目前全國人均糧食佔有量僅達到溫飽水平,解決我國的糧食問題,一是靠增產,二要靠節約。”我們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經過幾十年的研究,使我國的糧食畝產量有了很大提高;那節約糧食就只能靠我們每一個人。我們敬愛的周恩來也一貫反對鋪張浪費,他吃飯時,一粒米也不肯浪費,偶爾灑到桌子上一粒米,也一定要撿起來放到嘴裡。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同學們,我們應該把愛惜糧食落實到每一天的行動中。不管在家裡吃飯,還是學校用餐,我們都應該不偏食,不挑食,不要浪費。這樣做,既體現了我們節約的傳統美德,也有利於我們身體的健康。 聯合國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為世界糧食日,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把世界糧食日的那一週定為節糧周。設立這個節目旨在提醒人們:這個世界上還有許許多多的人吃不飽,穿不暖,希望人們在生活條件不斷改善的同時不忘節約。同學們,愛惜糧食就是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果實,而浪費糧食的行為是可恥的。

  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珍惜一粒米開始,養成節約糧食的好習慣!

  2022年勤儉節約珍惜糧食國旗下講話稿10

各位同學,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給大家演講的主題是珍惜糧食。

  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是否有浪費糧食的行為,如果有那請以後慢慢改掉,如果沒有那是最好。現在的很多的小孩子都不喜歡吃蔬菜,喜歡把吃不掉的飯菜都剩在碗裡,慢慢地養成了一種習慣,每次吃飯的時候碗裡面總會剩下那麼一些,他們不知道著米是怎麼來的,菜是怎麼來的,或許那是他們的習慣,但現在我們要知道浪費糧食是一種“可恥”的行為,我們要做珍惜糧食這一點首先就是不剩飯不剩菜。

  以前的我也特別喜歡剩菜,每次都會把碗裡的飯菜盛得滿滿的,最後吃不掉就又剩在裡面了,每次媽媽見了都會批評我,但我就是聽不進去,始終改不掉這個壞毛病,結果還是在奶奶家我才意識到了浪費食物的行為是如此不好的。那次我們到奶奶家過節,我還是一如既往地把碗盛滿了,結果還是沒有吃光,奶奶見了就批評我說:“吃不完就不要盛那麼多,你知道這些糧食是多麼的來之不易嗎,快把剩下的吃完。”看著奶奶生氣的樣子,我一口就把剩下的吃光了。奶奶幹活的時候,媽媽叫我去幫忙,看見奶奶站在太陽底下彎腰的姿勢,覺得有點心疼,我幫著奶奶一起挖地,沒挖多久就覺得有點累了,在轉過頭看看奶奶,汗水一滴一滴地從臉頰邊流了下來,雖然很累,但是卻沒有一絲地鬆懈,那時我才明白,糧食是這樣的來之不易,我們輕易扔掉的食物,是老人和農民伯伯花了多少的時間才種出來的,從那以後,我做到了吃多少盛多少,珍惜糧食,不浪費的好習慣。

  所以同學們,糧食真的是來之不易的,是農民伯伯花了多少時間,站在太陽底下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我們理解這一點,希望這份演講稿可以也讓你們體會到糧食的來之不易,做一個珍惜糧食的好孩子好學生。

  以上是我的演講,謝謝大家!

  2022年勤儉節約珍惜糧食國旗下講話稿11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交流的話題是《節約糧食,遠離浪費》。

  泱泱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華夏文明,經久不衰;

  優良的傳統文化,歷經數年的文明傳遞,至今仍炫爛不已;

  顆顆優質稻穀,歷經數千次的科學鑽研,可謂千里飄香。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稱的傳統美德。勤儉治國的堯,受萬民敬仰,被稱頌萬世;

  埋首田間的袁隆平畢生奮鬥,造福人類。顆顆金黃而飽滿的穀粒,是父輩們辛勤的耕耘,是父輩們勞累的汗水,是父輩們凝結的奉獻。我們有什麼理由去浪費,有什麼理由去揮霍呢?我們沒有理由,我們只有“愛惜糧食,杜絕浪費”。

  古人云:“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碎;

  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當你看到父母在烈日下忙碌流下的滴滴汗珠時,你是否體會到了糧食的來之不易?當你聽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朗朗讀書聲時,你是否在為自己的浪費感到羞愧?當你看到飯桌上殘留下的粒粒米飯時,你是否感覺到那異樣的眼光?同學們,行動起來吧,從身邊的點滴做起,從節約粒粒糧食做起。

同學們,我們是龍的傳人,是繼承美德的中國人!中國雖在歷史長河中歷經滄桑,但依舊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東方,向世人展示著,一個以農業為基礎而翱翔的龍的傳奇!所以我們沒有資格為我們的祖國塗上一個汙點,我們應該讓她更加繁榮昌盛。為此,我們要積極行動起來,珍惜每一粒糧食,共享幸福明天。愛惜每一粒糧食,就是尊重每一位勞動者;

  愛惜每一粒糧食,就是珍惜每一天幸福的生活;

  愛惜每一粒糧食,就是傳承每一份關愛。

  碗中的米是汗水,碗中的湯是心血,我們不一定是民垂青史的人,卻要爭做歷史長河中鮮活而有力的旗手。同學們,讓我們一起高舉“節約糧食,遠離浪費”的旗幟,讓我們傳承這優秀的傳統。

  十月十六日,是世界糧食日。從今天起,我們應爭做一位優秀的旗手,高舉愛惜糧食,不多盛,不亂倒的美德,高舉杜絕浪費,不亂丟,不亂棄的美德。同學們,讓我們高舉時代的旗幟,讓每一縷美德之風傳遍每一處中華大地。謝謝大家!

  2022年勤儉節約珍惜糧食國旗下講話稿12

親愛的各位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自從遠古以來,愛惜糧食的優良品德就已經深深地駐紮在了我們的偉大的華夏的民族基因之中。自從上古時代的採集狩獵,古代的男耕女織,從《周易》的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當念物力維艱,到《憫農》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民以食為天,到人是鐵,飯是鋼……珍惜糧食,從海子“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到袁隆平老先生大力研發雜交水稻。一粒一香,就是中國人對於珍惜糧食最美好的情話。

  糧食來之不易,是利民之本,更是立國之基。沒有來自於生活物質的基本保證,靈魂難以在其上詩意的棲息。從去年以來,非洲的豬疫,今年許多地方的大蝗災,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疫情下的糧食的減產以及停產,這些都給我國的糧食問題帶來了巨大的艱難的挑戰。更不必再提起十幾年前由於大豆危機而引起的巨大損失。這無疑是一次又一次的為我們這一輩後代敲響了警鐘,告誡著我們要珍惜糧食的重要性。

  可是,在現實生活之中,卻仍然存在著許多不珍惜糧食的不文明現象。有人說到,現在糧食正充裕,自己浪費無妨。實際上,正像我前面所說到的那個樣子,糧食危機的挑戰仍然十分嚴峻。放眼世界,目前大約有三分之二的地區正處於飢餓的環境之下。在看到中國,中西部地區仍然有許多的兒童食不果腹……還記得記者採訪袁隆平老先生的時候,他談及早期研究,看到群眾的飢餓,內心的沉痛以及沉痛後的飽含的淚水。時過境遷我們並不能再讓悲劇重演。

  也有許多的同學說到,我已經付了錢,浪費了隨意。可是,真的能夠如此的任性和隨意嗎?於跬步至千里,積小流而成江海。今天的你浪費了一盤青菜,明天的我浪費一盒的米粉,積少成多,進一步造成食物的分配不均,個人經濟浪費,國家投入浪費。點點滴滴都匯聚起來,這是無法估量的巨大損失!更何況說,青年是時代的晴雨表。我們對待糧食的態度,正反映出了我們對於國家,對於社會的態度,這怎麼能夠說一句我願意。也有許多的同學害怕節約,顯得不闊氣,然而節約並不是小氣,浪費也不算是闊氣。

各位同學們,你們還記得我們的老校長講述校名麥田二字的故事嗎?他說,麥田在抽出枝條向上生長,人們也正在隨著付出心血的糧食的滋養下成長,願同學們都如麥田一般面向陽光,成為我們偉大國家朝氣蓬勃的擔當青年!

同學們,在此我呼籲道,作為麥田中學的一份子,愛惜糧食從我做起,然後以愛惜糧食為己任,揚勤儉之風!

  謝謝大家,我的發言到此完畢!

  2022年勤儉節約珍惜糧食國旗下講話稿13

尊敬的各位領導:

  你們好!

  我已經在這個美麗的校園裡生活了六年,我愛這個校園的一草一木、點點滴滴。但美中不足的是餐廳,現在請允許我將所見所想如實地向學校領導反映,希望我們的校園越來越美麗!

  根據這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在學生就餐時出現了一些問題:

  一、不管是排隊打飯,還是吃飯過程中,總有人大聲喧譁,整個餐廳沸沸揚揚的。

  二、有些同學十分挑剔,筐裡是半個饅頭的,不要。非得再挑整個的饅頭,一整個吃不了,又把剩下的一半放回筐裡特別浪費。

  三、有的同學打飯時,要的量多,最後又吃不了,又扔掉了。

  我認為造成以上問題的原因是:同學們不嚴格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不懂得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還以為浪費一點兒沒什麼大不了。

  對此,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學生輪流值班,對說話的同學進行監督、批評。

  二、每班找一個分饅頭的人,確保筐裡不剩下小塊沒人吃的饅頭。

  三、各班進行評比,對剩菜少的班級進行表揚,對剩菜多的班級進行批評。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我們要從實際生活中一點一滴地節約糧食,如果領導感覺我的建議可行,請予以採納。我相信,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校園的明天一定會越來越好!

  2022年勤儉節約珍惜糧食國旗下講話稿14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節約糧食,從我做起》。糧食是農民伯伯辛勤勞動的'結晶,是農民伯伯灑下的汗水,凝結出的果實。走進食堂,撲入眼簾的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些顯而易見的節約糧食標語。可是有多少人是真正意識到並行動的呢?

  在學校裡,老師經常跟我們提起“節約糧食”這種品德,可是中午吃飯的時候,我仍舊看到有許多同學因為偏食,覺得這些菜不合味口就不盛了,還有一些盛的時候盛了很多,可沒吃兩口就把盤子端出去倒掉了。不止在學校裡,在飯店裡、大酒店裡,我也看到不少浪費糧食的行為。在飯店裡,有不少人都點了一大桌子的菜,可是吃起來僅僅只是喝了一寫飲料、酒什麼的,大多數的時間都在聊天,“吃”地差不多了就抽了幾張餐巾紙轉身走了,剩下了一大桌子沒吃多少的菜。

  這些行為習慣都是不好的,如果所有人都像他們這樣的話,那還要這麼多糧食來做什麼呢?那農民伯伯這麼起早摸黑的勞作又有何意義呢?既然你盛了這麼多菜那你就應該對它們,對農民伯伯負責。在飯店裡,那剩下的一桌子菜,我想,你應該有權利不把他們打包帶回家吧。你應該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人正在忍受著飢餓的壓迫,每一粒米,每一粒糧都是他們生命的渴望。讓我們從現在做起,節約糧食,從我做起,從大家做起!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結束了。

  2022年勤儉節約珍惜糧食國旗下講話稿15

同學們:

  我國雖然並不缺少糧食;但,珍惜糧食,是我們的叉務。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一天中,僅是我們中國,每年就要產生好幾億噸剩飯,一天就會浪費掉幾萬噸幾十萬噸糧食。這一粒一粒的糧食,是用農民伯伯的汗水換來的啊!我們卻不以為然。所以,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吃飯時,不要剩下糧食,爭取做道少剩或不剩。

  2、吃不了太多飯,又怕吃不飽的話多拿少取。這樣,剩下的飯就不會出現浪費的現象了。

  3、家裡如果中午有剩飯,請不要倒掉留到晚上吃也不會變質。如果是晚上的剩飯,就不用了,留到明天會變質

  4、看到他人浪費糧食的現象,應該及時制止,並進行教導。

  5、製作節約浪食的公益廣告,並張貼在學校食堂。

  6、快變質的食物要儘快食用,變質後扔了也很可惜。

  7、做飯的時候根據人數而定下做飯的量,這樣就不會有剩飯了。

  一粒米,一粒種子,他們都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但在非洲,每天都有上百的人民因飢餓而去世。同學們,從今天做起,從小事做起,讓我們行動起來吧!

  2022年勤儉節約珍惜糧食國旗下講話稿16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珍惜糧食,浪費可恥》

  我們剛剛結束了八天中秋國慶長假,在這舉國歡慶的日子裡,到處是親人團聚,朋友聚餐,。因此,此時提出“珍惜糧食,浪費可恥”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

  《珍惜糧食,浪費可恥》倡導的是一種生活方式。我在餐館裡就看到有些人請客吃飯,點了許多許多菜,實際上吃的少,剩的多,還因為愛面子,不好意思打包,因此浪費了許多糧食。據說全國一年裡浪費的糧食夠2500萬人吃一年的口糧,由此可見,這個浪費是多麼驚人吶。現在全國都在流行節約,如“光碟行動”,就是一個很好的倡議。

  《珍惜糧食,浪費可恥》體現的是一顆感恩的心。暑假期間,我回到湖南外婆老家,體驗了外婆她們耕種糧食的辛苦。夏天烈日炎炎,陽光把她們的皮膚曬黑;泥水把她們的手腳浸泡成黃色;各種螞蟥和蟲子爬在手腳上,又癢又疼。外婆說:“稻穀的耕種需要四五個月的週期,前期天冷的耕田、育秧苗,中期的除草、除蟲、打農藥,都需要付出艱辛地勞動,許多老人因此還患上了關節炎。”如此來之不易的糧食,我們沒有理由不好好珍惜啊!

  《珍惜糧食,浪費可恥》宣講的是一種憂患意識。我從電視上聽袁隆平爺爺說:“我們國家的糧食是不夠吃的,每年都要從國外進口一部分,如果別人卡你,那麼就會有很多人要餓肚子了。”為了國家的糧食安全問題,90歲的袁隆平爺爺還奮戰在科研一線。我們要向他老人家學習,居安思危。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珍惜糧食,拒絕浪費,

  從我們做起,謝謝大家。

  2022年勤儉節約珍惜糧食國旗下講話稿17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金秋送爽,丹桂飄香。在這收穫的黃金季節裡,我們迎來了10月16日第35個“世界糧食日”。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珍惜糧食,從我做起!

  古代教育家孔子給後人留下了一句名言:民以食為天。由此可見,“吃”是多麼重要!建國66年來,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物質應有盡有。有的同學甚至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我們還有必要從一粒米上節約嗎?我想說的是:很有必要!我們不妨算這樣一筆賬:倘若我們每天節約一粒大米,那麼十億人可節約多少?五千多公斤!一年可節約將近兩千萬斤,摺合人民幣兩千萬元。這筆錢若按每所希望小學五十萬元算,則可蓋四十所希望小學;你還能說我們沒必要節約一粒米嗎?

  請各位同學想一想在學校食堂餐桌上你是否將飯菜吃一部分就倒掉?你是否將吃了幾口雪白的饅頭、包子扔在地上?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是否感到可惜,感到心疼?我們從小就知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同學們,你們是否想到世界上還有許多吃不上飯的人們在苦苦掙扎,你們知道嗎,在發展中國家,每5個人中就有1個長期營養不良,有20%的發展中國家人口糧食無保障。饑荒已成為地球人的第1號殺手,每年平均奪去一千萬人的生命。因此節約糧食值得我們同學們深思。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周恩來總理一貫反對鋪張浪費。他吃米飯時,一粒米也不肯浪費,偶爾灑到桌子上一粒米也一定要撿起來放到嘴裡。我們應該向周總理學習。同學們,珍惜糧食就是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果實。節約是美德,節約是品質,節約是責任。讓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在校園蔚然成風,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為建設文明和諧校園作出應有貢獻。

  謝謝!

  2022年勤儉節約珍惜糧食國旗下講話稿18

老師、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計劃的題目是:《珍惜糧食 節約資源》。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還有必要從一粒米上節約嗎?浪費只是個人的消費方式,我有的是錢我浪費得起,你管得著嗎?也許因為常見,很多人已經漠視了盤中餐的來之不易。的確,在很多人看來,重提“珍惜糧食,節約糧食”,在今天似乎已經過時了。真的是全社會節糧愛糧的意識都無需再提高了嗎?只要留心一下生活的四周就會發現一一糧食浪費幾乎無處不在;更可怕的是,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浪費。那是不是我們的糧食已經富裕到可以不提節約、肆意揮霍的地步呢?不是,袁隆平的高產量確實解決了一部分人的飢餓問題;但糧食短缺,對於十三億多的中國人來說似乎不是一個遙遠的記憶,現實的境遇 似乎遠沒有如此樂觀,一些糧食專家的分析結果更像是一種警告:如果不給予足夠的重視,任由這種狀況發展下去,中國在3年後可能發生嚴重糧食短缺。眾所周知,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糧食進口國,進口數量在逐年增加;再過二三十年,中國的糧食供應將嚴重地倚賴國際市場,而國際市場又不可能提供足夠的糧食,所以危機在所難免。到那時,你手中 的錢能填飽肚子嗎?

  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而不是說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費得起就可以浪費。我們浪費一粒米,扔掉一個饅頭,實際上丟棄的是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丟棄的是對勞動人民的—片真摯情感,丟棄的是做人的一種品格和精神。“節約是一種光榮,浪費是一種可恥”這一口號永遠都不會過時。即使在發達國家,節儉也被視為一種美德。在內外國留學生節儉意識都比咱們本國的學生要強。每次這些外國留學生,吃完飯交餐具時,我發現他們都把飯萊,吃得乾乾淨淨,從來沒有剩下過,而咱們本國的大學生好像每天不倒掉點兒飯菜就沒面子似的,看著他們糟蹋糧食,心裡真不是滋味。他們這樣做分明是不尊重勞動者。”是啊!這是對勞動者的尊重,也是一種節約資源的社會責任。

  減少不必要的浪費並不難,在日常生活中不過是舉手之勞。只要存有節約的意識,其實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菜: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而不應該擺闊氣,亂點—氣:吃不完的飯菜打包帶回家。如今,資源、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世界性的課題。儘量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壓力已經成為一種新時尚,成為新時代人應該具備的一種品質。在我們享受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所帶來的美好生活的同時,能夠節約一粒米、一滴水、一分錢……也是對社會的一份貢獻、一份責任。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建設節約型社會已是全體國民的共識,關係到我們每一個人。珍惜糧食,節約資源,健康生活,讓我們從現在、從自己開始吧!

  2022年勤儉節約珍惜糧食國旗下講話稿19

親愛的同學們,敬愛的老師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節儉,擁抱更美好的生活”。

  俗話說“人無儉不立”。節儉不僅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更是每個人的道德修養。諸葛亮曾言: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可見節儉的智慧從古時就被廣為倡導。一個節儉的人,一定是一個自知、自律、自省的人。

  每次吃飯我們都能看見滿滿一桶剩飯剩菜,在我們看來,這或許只是吃不完的糧食,但在父母、農民和食堂師傅們看來,這是血,是汗,是勞動成果。我們每天用著父母辛辛苦苦賺來的錢在食堂嚐鮮,好吃的就索性多拿幾份,吃不完就扔掉;不符合味口的吃上一口就乾脆不要了,反正卡里多的是錢,食堂多的是食物,浪費一點又能怎樣?其實,後廚們看見自己辛苦研發的新產品遭到大家唾棄,心裡也很不是滋味,這就好像我們辛辛苦苦做出來的作業被人撕掉一樣,著實不爽。

  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國更是在幾千年前就被譽為禮儀之邦。作為華夏兒女的我們,難道不應該將這種美德發揚光大嗎?在生活中,大到“多需多買”,小到“兩面用紙”,不都是節儉的體現嗎?在超市購物時,留下一些商品給別的顧客,既能保證自己買的能在保質期內使用完,又能讓別人感受到社會的關愛,這難道不是兩全其美的事嗎?

  所謂“識‘食物’者為俊傑”,吃多少拿多少是我們分內該做的事。我們的南食堂秉承著節約糧食的原則,將雙皮奶沒用完的紅豆與手抓餅沒用完的餅皮變一變身,便變成了新品——紅豆派;將炒飯外面裹上一層雞蛋皮,塗上一層甜辣醬便製成了蛋包飯……

  我們今天提倡節儉,不僅是要倡導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是要讓人們在厲行節約中養成恆念物力維艱的道德品質,去除驕奢淫逸的不良作風,在舉手投足間顯現深植於心的素養,擁抱更好的生活!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2022年勤儉節約珍惜糧食國旗下講話稿20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秋風拂過,瓜果飄香。隨著新學期的到來,我們又一次迎來了收穫的季節。

同學們,我們應該都知道,大米來自稻穀,而稻穀又是從水稻上收穫的!這是我們的都明白的道理。但是,想要一粒粒的種子變成禾苗,再一點點的長大,慢慢變成水稻!“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這可的不是隻是靠著一點常識和了解就能做到的!要讓禾苗長大,要結出金黃的穀子,這還需要辛苦的勞動,用艱辛的汗水去澆灌才能最終得到收穫!

  不知道,在場的同學們,又有多少能能瞭解,並做到,“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呢?從小生活在這個富裕的時代,我們早已經體會不到食不果腹的辛苦。現在的我們,過著“衣來伸手,翻來張口的日子”,根本無法體會到爺爺奶奶故事中的艱辛和困難。但是!我們應該懂得,也必須懂得!這不僅僅是過去的記憶和故事,更是來自過去精神!

  節儉並不是只有在缺少的時候才做的事情,而是的我們無時無刻都應該牢記的精神!也許我們覺得飢餓離我們很遙遠,但其實,在整個世界上,這並不算是罕見的事情!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多少和我們一樣大的孩子正因為沒有食物而發愁,多少,人因為食物不足被餓死!這不是“天方夜譚”,而是切切實實發生在世界上的事情。近年來,各地又爆發了蝗災和洪水,這些都是我們難以防止的災害!都是需要糧食,需要援助的時刻!

  可是如今的我們呢?反觀食堂,有多少同學在覺得飯菜不合口味後就直接傾盤倒掉?有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得的東西就在我們手中滑落!

  如果,我們如今不好好的珍惜這些,將來我們遇上困難的時候,又該怎麼辦呢?此外,節約也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因節約而富足,因節約而強大!

  如今,並不僅僅是食物!我們日常的生活中,我們的用水、用電,其實都是非常寶貴的資源,就連我們隨手使用的紙張,都要消耗非常多的資源才能產生出來!

同學們,地球的能源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我們如今的不珍惜,終將成為我們今後的後悔的淚水!我們的未來還有很遠,莫讓自己的未來,面對一個貧瘠的世界,不要讓自己的也眼淚,成為最後的一滴水!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