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中等職業教育調研報告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報告的適用範圍越來越廣泛,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著不同的型別。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報告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農村中等職業教育調研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農村中等職業教育調研報告
XX市地處陝西省中東部,轄11個縣(市、區),人口550萬,經濟社會發展卻相對緩慢。但本市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帶和西部大開發的前沿地帶,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通訊發達,資源富集,能源豐富,勞動力成本較低,發展潛力大。在“十五”期間抓住西部大開發和陝西“一線兩帶”建設機遇,“以解放思想為先導,以專案建設為重點,以環境建設為關鍵,以提高執政能力為保證”,推進新型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和城鎮化程序。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比“九五”時期高出1.4個百分點,實際利用外資91.4億元,是“九五”時期的13倍。全市正處於工業化的初期階段,農業大市、工業小市、城鎮弱市、財政窮市依然是基本市情的重要方面。
一、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現狀
XX市中等職業教育從上世紀80年代起步,在全省來說,發展速度和規模較快。目前以教育口、勞動口的公民辦學校為主,共144所(其中:教育口公辦19所、民辦59所,勞動口公辦7所、民辦59所),在校生90000餘人。1998年以前以為當地培養中初級實用技術人才為主,從1998年開始逐漸轉變為以對外勞務輸出就業為主,年平均輸出約5000人。
二、農村中等職業教育主要作用
1、職業教育是提高勞動者技術素質、推動勞動就業的重要力量。
對經濟社會發展起著直接的重要作用。溫家寶總理在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推進我國工業化、現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進社會就業和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經濟發展實踐證明,沒有一支掌握現代科學和生產技術的勞動大軍,發展經濟、實現現代化就是一句空話。
2、職業教育是開發勞動力資源最重要、最主要、最關鍵的途徑。
要使勞動力資源在社會生產中發揮作用,必須在合理的生產關係條件下使之與生產資料相結合,這就需要進行生產技術方面的教育——職業教育,使勞動者掌握一定的生產技術。只有這樣,才可以使勞動力得到較好開發。重視職業技術教育,已不僅僅是某一個國家的需要,而且是個人和企業發展的需要。
3、職業教育是推進城鎮化、促進農民脫貧致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
職業教育使廣大青年掌握職業能力和實用技術,走出農村,帶動了家庭脫貧致富,促進了城鎮化發展。同時,由於農民素質提高、生活富裕、子女就業,也促進了教育公平、社會公平和社會和諧。
由此可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對開發人力資源、促進勞動就業和生產力發展、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和諧社會建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發展職業教育,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
三、農村中等職業教育主要問題
XX職業教育雖然有了長足發展,但就其自身而言仍面臨著重重困難和問題,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同時,職業教育與社會經濟發展很不協調,一方面,經濟對職業教育缺乏拉動力和支撐力,另一方面,職業教育不能很好地促進企業發展。
1、職業教育和培訓能力嚴重不足。
我國每年進入勞動適齡的人口多達2000多萬,這些均要進行職業技術教育和培訓,才能找到合適的就業崗位。但是,在農村勞動力中,受過專業技能培訓的不到10%;新轉移的農村勞動力中,受過專業技能培訓的只佔20%。就XX市而言,2002年調查的44個村中,調查人口88232人,其中農技員僅2119人,僅佔2.4%;農村勞動力中,職業高中畢業的僅佔勞動力人口的2.6%,接受過短訓的僅佔農村勞動力人口的4.7%。這都說明,職業教育和培訓能力嚴重不足的問題,需要大力發展、超常規發展。
2、辦學分散、條塊分割、資源浪費、效益偏低,行業企業和社會參與少。
(1)XX市的臨渭區、澄城、大荔、韓城、蒲城、白水、富平等相繼建成了縣級職教中心,但部門、行業分散辦小校的現狀依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體現不出規模效益,有些仍在無序競爭和內部消耗,職教資源浪費,沒有真正形成“政府統籌,部門行業參與,教育協調,多校一體”的職教中心辦學體系。
(2)從受益角度講,職校為企業培養人才,企業應該付出相應的培養培訓費用,但目前還做不到,企業只無償地吸納勞動力、廉價地使用勞動力,學校的培養費用沒有從企業中來,企業沒有真正參與到職業技術人才的培養中去。
3、職業教育投入太少,直接造成基礎設施條件較差、實訓基地缺乏。
1993年國家制訂了《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提出到20世紀末,教育投入佔到GDP的4%;但是到2000年,教育投入實際只佔GDP的3%,到2001年反而下降到GDP的2.79%。而在1993年時,發達國家教育投入已佔到GDP的9%,發展中國家也達GDP的4%,世界平均達GDP的7%(中國當時為GDP的2%)。可見,中國教育投入嚴重不足,其中的職業教育更不必說了。
從教育投入結構看,20XX年的投入比例小學:中學:大學=1∶1∶23,大部分投入都投向了大學。而中等職業教育作為中學階段教育的一部分,這個比項為“1”的投資,又能佔到多少呢?從課題組調查的實際情況看,由於普通中學(包括初中、高中)的“普九”和各種建立活動,這僅有的投資基本進了普通初高中,職業中學得到的更是少得可憐,雖用“九牛一毛”也不能言中。僅在20XX年,XX市16所普通高中建立活動中投入資金1.99億元,每校平均達1243.75萬元。從XX市各縣的情況看,公辦中等職業學校財政只負擔了人頭工資,有些縣市的職校還有上繳財政的收入任務。
目前,XX中等職業教育在校學生90000餘人,而普通高中達140000餘人;中職平均學校建築面積5555.5平方米,而普通高中平均學校建築面積達25000平方米;中等職業教育的校均裝置價值僅20.8萬元。職教與普教的辦學條件差距足見明顯。
由於公辦中等職業學校,包括職業中學、職業中專、縣級職教中心建設資金缺乏,辦學條件與普通高中存在著較大差距,一些國家級重點中職的條件遠遠趕不上省、縣級重點高中的條件。同時,老牌的技校和普通中專,也由於缺乏資金,原有落後的實訓設施得不到改造更新,難以訓練出操作能力過硬的實用技術人才。
4、專業師資匱乏。
由於多數縣市政府和人事部門招聘教師僅限制在師範類的本科生,加之職業學校教師得不到很好的培訓,也沒有“梧桐樹”招引那些“金鳳凰”,專業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嚴重不足。從XX市抽樣調查的情況看,在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總數中,文化課教師佔66.5%,而專業課教師僅佔28.2%,實習指導教師少到5.3%;專業課教師的師生比為1∶24.9,實習指導教師的師生比為1∶131.9。更由於有些學校招生擴張,專業課教師的師生比達到1∶78,實習指導教師的師生比為1∶257。專業課教師的學歷達標和職稱結構也較低,在專業課教師中,大本佔48.8%,大專佔47.9%,中專學歷及以下佔3.3%;專業課教師中高階佔僅6%,中級佔僅13%。
5、職業教育缺乏拉動力,目前仍走在單一的外向型就業路徑,增加了職業教育成本,也無益於當地企業經濟的發展。
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職業教育的拉動力主要依靠企業。XX市的企業經濟雖然有所發 展,但由於數量少、規模小、效益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依然小得可憐,用人與東南沿海相比真是小巫見巫,工資待遇也較低。
20XX年經濟普查中,XX市基本經濟單位總數為22707個,第一產業的39個,佔0.17%;第二產業的2995個,佔13.19%;第三產業的19673個,佔86.64%,其中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就佔了6688個單位,佔到第三產業的34%。單位就業總人數為52.84萬人,第一產業佔0.48%,第二產業佔42.40%,第三產業佔57.12%,其中公共管理9萬餘人,佔第三產業的32.06%。可見,產業行業分佈不合理,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太大,直接生產物質資料的產業太小。就各企業大小而言,第一產業每個企業平均約66人,第二產業每個企業平均約82人,第三產業每個企業平均約14人;就港澳臺和外資企業而言,到20XX年底,XX市有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僅3個、外商投資企業19個,分別佔全市企業總數的0.05%和0.30%;僅就工業而言,20XX年底XX市工業就業人口占全市人口的3.48%。以上這些都說明,XX企業總體規模與個體規模均太小。
由本地企業規模太小,對中職人才吸納無力,因此,各職業學校的畢(結)業生基本都輸往外地就業,走在單一的外向型就業路徑。根據抽樣調查的情況看,23個專業中有21個是面向省外就業,主要就業去向為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山東和京津地區。這無疑增加了職業教育成本,也於當地企業發展不利。一是學校要去更遠的地方考察就業企業,學生要去更遠的企業就業,增加了交通費、考察費、中介費、就業跟蹤服務費等,職業教育成本增加;二是學校與企業合作(聯合)舉辦實訓基地,或學生直接到企業實訓的可行性降低,學校不得不在本校建立自己的實訓基地或到省外更遠的企業實訓,職業教育成本也相應增加;三是技能型人才外流,不利於本市企業員工素質的提高和企業的發展。
6、高中階段教育結構失衡,普通高中熱高燒不退,中等職業教育普遍招生困難,在校生偏少。
在調查中發現,普通高中規模較大,而職業高中規模較小。許多縣(市、區)中職與普高招生的比例達不到2∶5,有的甚至達不到1∶5。初中畢業生擠著上高中,也有許多直接輸出就業。一些家長,孩子中考僅考了100多分,甚至連中考都沒有參加,硬是尋情鑽眼要上高中!一些家長因為經濟困難或急功近利,孩子初中畢業就讓出去打工掙錢,不接受中等職業教育,到頭來又要求辦個假證,全市每年輸出的數十萬人次勞動力,未經過職業培訓的是其主體。我們不禁要問,我們這些家長怎麼了?我們這個社會怎麼了!
7、民辦職業教育仍不規範。
近年來XX民辦職業學校風起雲湧,但多數學校存在設施條件差、規模小,甚至沒有自有校園,教學訓練不規範,招生及專業無序競爭等。
8、機制、體制、政策和觀念,是農村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最主要障礙。
這可能是造成農村中等職業教育處於困境的`根本原因。目前社會主流仍把職業教育看做“二流教育”,不得已才接受的教育;在體制機制和政策上,仍與“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口號”不相配套、不相適應,有關職業教育的優惠政策得不到落實,或者說職業教育的政策還缺乏“矯枉過正”的魄力和勇氣,使職業教育在改革學生畢業分配製度後的市場經濟中長期處於劣勢,成為真正的弱勢群體。
四、改革、發展農村中等職業教育的建議
1、堅持一個指導思想。
這個指導思想是:科學發展,綜合考慮,統籌安排。
職業教育與經濟發展互為基礎,謀求經濟發展或職業教育發展,不能單打一,要綜合考慮、統籌安排。
必須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持統籌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又快又好發展。始終從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出發,考慮職業教育的發展;始終從經濟發展、群眾脫貧、社會和諧的角度,考慮優先發展職業教育;始終把職業教育與經濟發展、政策配套和人的發展結合起來,形成互動,解決職業教育發展中存在的深層次問題,使職業教育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
必須牢牢抓住和套緊職業教育,促進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和新型工業化加速,提高產業水平。透過職業教育,促進農村勞動力的有序轉移和城鎮化程序;促進先進管理和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促進農民脫貧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面建設小康,構建和諧社會。
2、堅持一條總體思路。
規範運作,適度超前發展,由外向就業逐步向以內向就業為主轉變;落實就業配套政策,最佳化企業素質,逐步與本地產業結構對接,促進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
3、堅持五項基本戰略原則。
(1)堅持優先發展、超前發展的原則;
(2)堅持多元化辦學、政府主導、市場調節、統籌規劃、規範運作的原則;
(3)堅持國民待遇、依靠公平競爭的原則;
(4)堅持與本地企業相互支撐、相互促進的原則;
(5)堅持不斷改革與創新的原則。
4、集中、整合、最佳化職教資源。
要解決職業教育發展經費不足、設施落後、資源浪費、生源較少、效益不高等困難和問題,在資源有限、投資有限的情況下,儘快集中、整合、最佳化職教資源是當務之急。各縣(市、區)集中辦好一所職教中心(職業中學)。實現聯合共建、資源共享、責任分擔、利益相通,發揮規模效益。
5、加大職業教育的有效投入。
“十一五”期間,中央投資100億發展職業教育,同時拿出8億元資助貧國家庭子女接受職業教育;陝西省投入5億元,XX市政府已經作出了每年投入職教專款500萬的決定。這些,都為職業教育的發展帶來了良好機遇,要增資補欠,迅速改善職業學校的辦學條件。一是在原有投資渠道不變的基礎上,努力爭取中、省專款支援,同時在市設專款的基礎上設立各縣(市、區)職教專款,用於改善基礎設施、實訓基地條件和師資培訓,使中等職業學校的辦學條件迅速趕上或超過普通省級重點中學;二是解決人力投入,加強職業學校的領導班子建設,暢通非師範類工科院校畢業生到職業學校任教的渠道,緩解專業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缺乏的問題;三是有效的政策投入,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扶持職業學校畢業生創業等。
6、建立和落實勞動預備制度監控的長效機制。
據北京市的一份調查,2005年第二季度北京市公共職介機構共接待務工人員35376人次,其中無技術特長的佔76.09%;據勞動保障部門提供的資料,20XX年底全國城鎮從業人口中,技能型勞動者僅佔32.9%;國務院研究室2006年釋出的《中國農民工調研報告》顯示,目前我國農村勞動力中,沒有接受過技術培訓的高達76.4%。陝西和XX的勞動就業也存在同樣問題,許多初中畢業和高考落選的學生,也沒有接受職業教育培訓,而外出打工;瀏覽各地招工的廣告、啟事、簡章及電視資訊,可以發現很多沒有提出職業教育及培訓的條件和要求。完善勞動預備制度,落實“先培訓,後就業”、“先培訓,後上崗”政策,對職業教育和經濟發展均有利,可以“一石多鳥”:對職教、對經濟、對勞動者素質提高、對城鄉發展等都有著不容忽視的意義。要對此制訂出實施方案,在幾年內分步實施。勞動、人事、工商、技術、監察等有關部門,要定期和不定期檢查監督。這樣一方面有利於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和勞動生產率,另一方面有利於職業教育和培訓工作的開展。
7、加強高中階段教育內部結構調整和中等職業教育改革。
要加大宣傳,提高整個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識;要調整高中階段內部教育結構,利用政策槓桿、經濟槓桿適當控制普通高中規模,擴大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同時,加強中等職業教育的體制改革、辦學模式改革、專業建設和基地建設改革、教材改革以及以人事和分配製度為重點的內部管理改革,創新機制,推進職業教育快速健康發展。
8、制定振興農村中等職業教育的“一攬子”政策和計劃。
要像應對金融危機時出臺振興經濟的一攬子計劃那樣,制定振興農村中等職業教育的“一攬子”政策和計劃。如:
(1)不要將中等職業教育只看做“終極教育”和“純純的就業教育”,建議國家在不影響高校招生規模的情況下,把大專和高職招生計劃指標的90%用於中等職業學校,給中職學生髮展的一片看藍天;
(2)制定高職學生可以考縣、市公務員,中職學生可以考國家給予生活補助的村官和鄉鎮公務員的政策;
(3)由於目前在普通重點中學,教師的待遇一般是職業學校的2倍以上,所以為了使職業學校留住好教師,建議職業學校的教師可以評“正高”職稱,並且職業學校所有教師的工資標準適當高於普通高中,同時暢通非師範類院校畢業生進入職業學校任教的渠道,若能這樣,用不了幾年時間職業學校的師資一定會得到明顯的改善。
(4)在國家給與困難中職學生助學金的基礎上,對在農村職業學校就讀的學生與城市職業學校區別對待,實行學費全免等。
關於學習的調研報告(通用7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那麼,報告到底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學習的調研報告(通用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習的調研報告1
為學習先進經驗,積極探索企業管理工作的新路子,我們有幸到xx公司和xx公司參觀學習。此次參觀學習組織嚴密,內容豐富,我們參觀了xx公司和xx公司的辦公區、xx公司的生產廠區。在參觀過程中,我們既觀察了兩家公司的廠容廠貌,又聆聽了兩家公司管理人員的經驗介紹,觀看了xx公司的產品展覽,收穫多多,啟發深深。
主要收穫:
先進的管理理念。這次我們參觀的公司都是集團內部比較有代表性的公司。
xx公司位於xx,成立於xx年xx月xx日,是xx公司控股的A股上市公司,是一戶以xx產業為主,集地xx為一體的國家第一批迴圈經濟試點企業。該公司堅持信譽至上、使用者至上的經營思想,採用先進和科學的管理方法,充分利用社會資金,發揮資源優勢,以市場為導向,積極開拓國內和國際市場,高質量、高效益地從事經營活動。公司堅持股權平等、同股同利、風險共擔的原則,本著對投資者負責的態度,積極實現公司利潤最大化,確保公司資產的保值和增值,促進公司穩步發展,使全體股東獲得良好的投資回報。
xx公司透過內部招聘和民主推薦程式選拔管理類人才。透過管理者年度述職考核,真正體現“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用人機制。
xx公司是由集團公司將其全資企業 ——xx廠的生產經營性資產,以獨家發起,整體改制,社會公開募集股份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多年來,xx公司始終堅持“依靠科技進步,定位世界一流”的發展思路,透過 “xx”、“xx”期間投入近40億元,得到國家重點支援並被列入國債專案的兩期“環境治理、節能技術改造”工程的實施,使公司主要技術裝備達到國際先進、國內一流水平,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公司大力推行迴圈經濟,堅持“清潔生產”,實現了企業經濟效益與環境保護的和諧發展。
崇尚創新、敢為人先、寬容失敗,尊重知識、尊重創造的企業創新文化是該公司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的根本推動力量。xx公司先後制訂實施了加快人才隊伍建設、專業技術管理人員聘任考核、科技專案管理、科學技術獎勵、智慧財產權管理等一系列關於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和鼓勵科技創新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形成了企業創新文化的制度核心。良好的員工成長成才機制和不斷完善的創新體系建設,滿足了公司不斷髮展的要求,積累了一大批科技人才和雄厚的科技力量。
高素質的管理團隊。公司要發展,管理要優先,管理要發展,關鍵在管理者。高素質的管理團隊是一家公司發展之源,公司前進之基,興旺發達之本,因此,兩家公司都十分重視管理隊伍建設,努力提高管理者素質,竭力打造一支高素質的管理團隊。
xx公司擁有員工總人數xx餘人,其中碩士以上學歷xx人,佔員工總數的xx;大專以上學歷xx人,佔員工總數的xx %;
xx公司擁有員工總人數xx餘人,其中大中專以上學歷的各類科技人員共xx人,佔員工總數的xx%;工程系列技術人員xx人,其中“xx技術創新人才”4人,具有高階職稱xx人,中級職稱xx人,初級職稱xx人。公司作為xx省首批創新型試點企業、xx省智慧財產權試點企業,xx年xx月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主要思考:
參觀學習回來,結合我自己的工作,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思考公司的工作:
營造乾淨、整潔的工作環境。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工作者的心情,也是外來者的第一印象。我們參觀的兩家企業優美的廠區綠化、乾淨的廠區道路,一切都讓人身心舒展。我們應該從身邊小事做起,不亂丟果皮紙屑,不隨地吐痰,把工作、生活場所打理的井井有條、乾淨整潔。
走特色發展之路。這次參觀學習的兩家企業,在管理上都有各自的特色,特色也代表著企業的文化,所以說特色文化是知名企業不可缺少的部分。如xx公司在集團總公司的正確領導下,以良好的經營業績和企業形象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節能減排、xx採選冶煉技術和裝備受到同行業的普遍認可。
要有持之以恆,堅持不懈的進取精神。兩家企業之所以成功,是管理者和普通職工都有可貴的進取精神,不畏困難,勵精圖治,最終實現了“有思路就有出路;有作為就有地位”的美好願望。這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要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堅持不一定成功,但放棄註定要失敗。
精細化、注重實效的管理機制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保障。這兩家企業在建廠初期就把企業的文化、管理、發展、定位全部科學規劃,使企業在一開始就站在一個較高的起點上,並有條不紊的組織實施,從辦公大樓顏色到辦公紙張;從景觀設計到企業文化品牌;從制度建設到管理流程,全部有章可循,按章做事,這些都值得我們借鑑。在學習中,各個企業的管理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從廠區環境、人文資訊、企業特色、領導意識、核心人才培養等多個方面都體現了企業在管理上的科學性,使企業的管理沿著一個良性的方向發展。
今後的工作:
一、人才培養
1、重視管理者的選拔和管理。重點抓好管理者和中青年技術人才的培養,帶動整體的技術進步。對管理者要嚴格遴選,定期考核,大膽使用,按照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做到好中選優,優中選尖,不搞論資排輩和遷就照顧。同時把競爭機制引入管理之中,加強對他們的考核,充分使用考核結果。對管理期內取得顯著成績的予以表彰獎勵。對無所建樹或沒有發展前景的,不再列入管理。鼓勵組織他們主持和參與新技術、新專案的攻關,發揮他們在領導科學決策方面的智囊和諮詢作用。增加外出參加學術活動的機會,科研優先立項,並提供經費。
2、加速對後備人選的培養。各部門制定符合公司實際的培養計劃,落實培養人選名單,制定切實可行的培養措施。要落實培養措施,一方面要加強他們的實踐鍛鍊,讓他們在實踐中儘快成長,使他們早出成果,快出成果;另一方面要捨得投入,有計劃地選送他們培訓和進修,並積極鼓勵和支援學後備人選參加各種學術交流活動。
二、薪酬管理
透過職位評估,來確定職位的相對價值,根據職位相對價值確定薪酬待遇水平,拉開薪酬檔次,透過改變薪酬結構,體現內部公平性,薪酬政策向核心骨幹傾斜,最終目標是能夠吸引、留住和激勵核心員工,實現企業長遠發展。
1、職位評估,確定職位價值。解決職位價值大小的工具是職位評估,我們從責任因素、知識技能因素、努力程度因素、工作環境因素等方面對公司所有職位進行評估,並根據企業的行業、地區特點、企業文化要求對評估要素進行調整,確保評估能真實反映職位價值及公司現在及未來導向。職位評估完成後,根據評分結果對各職位進行排序,這樣每個職位在公司職位體系中的相對價值就體現出來。中高層與基層的職位價值差距就拉開了,關鍵崗位,特別是技術崗位與普通員工的職位價值差距也拉開了。
2、關鍵崗位適度領先,拉開薪酬檔次。透過職位評估,明確了關鍵崗位的職位價值,再根據市場調研的結果,就確定了薪酬調整的方向:關鍵崗位,包括中高層以及技術崗位的薪酬水平要大幅度提升,保證市場競爭力,吸引和保留優秀人才;對於普通崗位與可替代崗位,基於穩定人心的考慮,在保持原有薪酬水平的情況,做個別微調。由於關鍵崗位的薪酬在企業薪酬總額中所佔比例較小,薪酬提升對人工成本的影響也較小。
三、員工培訓
1、做好培訓,必須選擇受訓員工。公司在組織員工培訓時,除了考慮崗位需要,也應考慮員工自身特點,因勢利導,把崗位需要和員工需求結合起來,作到在受訓員工選擇中注重資質、注重潛質,挖掘潛能。
2、要有反饋與交流。每次培訓結束後都要做培訓效果評估,對培訓內容本身的可實踐性、對員工工作績效的影響程度進行全面的評價,為以後的培訓具有更好的效果奠定基礎。
3、推行部門互動式培訓。公司設定培訓主題後,根據部門員工特點,將培訓內容分解到部門相關人員,各自進行學習;培訓由大家共同參與,每位員工都是老師,各負責主講部份內容,每講完一部份,全體員工就其授課內容及方式展開集體討論。總結長處、改進不足,以不斷完善;此種培訓所產生的效果是多方面的,既可促使大家認真學習、努力掌握培訓內容精要,檢視更多文章課者語言表達及文字組織能力,還可透過討論闡述不同觀點、幫助大家共同理解,從而使所有參與者獲得提高。
四、實施精細化管理
透過精細化管理的培訓,讓員工充分了解精細化管理的真正意義。
1、制定並細化落實發展戰略和任務目標;
2、完善細化規章制度;
3、細分業務流程;
4、樹立精細化管理理念,抓好服務與生產過程中的細節;
5、加強業務流程與管理環節的資訊化建設。
五、創新活動
1、理念創新,加強發展理念、經營理念、管理理念、服務理念等方面的創新,要求年底提出1-2條有實效的創新觀念;
2、管理創新,加強具體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創新工作,關注細節的改進。每年選擇1-2個創新課題,要見成效、出成果。
感悟名企的成功之道,反思我們的管理實踐;借鑑名企的成功經驗,再理管理新思路。我會以這次參觀學習為契機,冷靜面對公司存在的問題,找準突破口,真抓實幹,努力縮小與先進地區的差距,使我公司的管理邁向更高的起點!為我公司更好、更快發展再立新功!
學習的調研報告2
為學習借鑑外地先進教育教學工作經驗,促進我區初中教育教學工作穩步、持續、快速發展,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區教育局派出了教研員及中小學業務校長、教務主任共40餘人,於月日至日赴xxx等市的部分學校,就教育教學情況進行了專題學習考察,現將考察情況總結匯報如下:
一、考察學習的基本情況
這次教育教學工作考察學習的重點是瞭解省先進學校在校園文化建設、德育及教學改革的開展情況,特別是在備課、上課、作業布批、考試、教研科研等方面的經驗與做法,從而反思總結自身在教學常規方面的問題與不足,科學制訂今後學校教學工作的思路與措施。
這次共考察學習了中學和中學、中學、市中學和小學、市中學、中學等八所學校。所考察的學校均為省市特色學校,在教學改革上均取得了突出的成績,教學質量在其所屬區域內遙遙領先。考察過程中分別聽取了學校領導的經驗介紹、骨幹教師的示範課、進行了現場參觀,並根據各校的特色與學校進行了專題研討、交流。這次考察學習,使我們對先進地區學校的辦學思路與教學教研工作經驗,有了一定的認識,對我們下一步加強和改進教學過程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二、 外地主要做法與經驗
(一)全校上下一心,領導率先垂範,教師甘願奉獻,共同打造勤奮向上的校園文化和精神。
縱觀中學、中學、中學、中學等均是從面臨撤併的農村中學起步,絕處逢生,發展成為今天全國知名的學校,他們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在於勤奮向上的校園文化。首先是有自己的教育哲學。想老百姓所想,急師生之所急,為學校存亡和師生健康成長服務,這種理念深植教幹教師的心中,持之以恆的堅持下來,不管多大的坎都過來了。其次,精神引領和高尚人格魅力的感召是辦好一所學校的靈魂所在。校長的三力、三家思想,校長的吃苦就是享福的口頭禪,校長的教育是良心工作,辦好一方教育,服務一方百姓,成就一代孩子的精神引領。校長把自己的思想滲透到教幹教師中去,領導志同道合,幹群互相信任、關係融洽,學校對教師有很強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在遵循管理規律的情況下實行人文管理,教師的敬業精神發揮出巨大的能量,團結協作,實現了持續發展。
(二)教學與育人、培養習慣與提升質量,齊頭並進,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教育是一個系統工作、總體工作,不是一節課、一個功夫或者一個絕招就能怎樣的(語)。考察學校教學質量的持續提升,均與他們避免了大而化之、籠而統之的德育教育,紮實開展習慣培養密切相關。中學在低起點、小坡度育人原則指導下的碰碰車系列體驗式德育活動,行為習慣教育養成了中氣質,形成了令學生神往的中情結。
中學因為實在,所以有效的生活課程,從起床、吃飯、洗澡、管理錢物等細節抓起,培養了學生思想品德和良好習慣這兩個人類最重要的素質。中學在常規+細節+過程=奇蹟的指導思想下,每日由一位教師組織學生對各個班級進行常規檢查,全面到位、及時公佈,日復一日的身體力行,自我規範,由低層次循序漸進。學生的自我管理和良好行為習慣養成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也在潛移默化中逐漸養成,班風、校風好了,學風當然也就好了,質量提高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三)立足課堂,勇於創新,探索了一條低耗高效的教學改革之路。
中學在早期奠定的分數領先的辦學基礎上,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來臨之際,確立了課堂教學四變三結合的教學指導觀,從備課的角度強呼叫學生的眼光看教材,從教師的教法突出教給方法,從學生聽課方式強調師生互動,從作業佈置形式強調精選佈置、分層要求,真正實現了教師不僅為分數而教學、學生不僅為考試而學習,形成了高質量、輕負擔的學習特色。洋思中學從當堂完成作業到形成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歷時十餘年。即在課堂上,教師先展示學習目標,師生認真揣讀,指導學生自學時,明確內容,交代清楚方法,限定時間,教師不斷巡視全班,重點關注中差生,嚴厲督促行為與精力不集中的學生,暴露問題後,引導學生研討解決,教師只作評定補充、更正,最終讓學生當堂完成作業,經過嚴格訓練形成能力。東廬中學認為課堂的質量來自師生課前的精心準備,因此,實行教學合一的講學稿。提前備課、輪流主備、集體研討、最佳化學案、師生共用。
學生在閱讀教材的基礎上儘可能的完成講學稿,第二天早上上交,組長檢查彙總記錄,教師抽查,隨機切入課堂。其實質是學習前移,老師帶著教學總是的預判進入教室,學生帶著問題與老師們交流。後六中學要求教師從課堂到作業都要科學的放棄,在作業的實效性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嚴格控制學生教輔用書,學生一本,但教師每人3-5本,精心選擇作業,用剪刀和膠水為學生自制練習冊。實行雙休後,後六中學單雙週文理科分別出試卷的方式,讓學生度過週末,當然試卷的內容就是本週所學的重點、難點、易錯知識點。為避免不完成作業和到校後抄襲等不良現象,學生都建立了專用的作業記錄本,每天記錄作業,班主任簽字,回家家長簽字,第二天,作業記錄本交班主任,學科作業交任課教師。班主任負責調控各科作業的量與難易程度,對完成不好的學生,要請家長到校或電話家訪。對於週末試卷作業,週一時,班主任在班級門口統一收試卷,交教務處統一裝訂,當天晚上學校提供免費晚餐,老師們留下來批改、打分之後張榜公佈。中學的早讀課由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可以到食堂就餐,不需到班裡監管。年級將晨讀劃為兩塊,教師明確晨讀任務,前一天告訴課代表,第二天早晨板書在黑板上,目標明確,教師有佈置,有落實,有檢查,減輕了負擔,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改變了學生被動學習習慣,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抓實抓好教學常規,抓嚴抓細教學過程
常規決定管理水平,細節決定教學成敗。後六中學透過實行月考核制加強過程管理。根據學期初聘任,逐級負責的制度設計,將每級責任人作為考核責任人,把教學常規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都納入月考核範圍。期末,分層級將每月考核情況彙總,作為學期考核的重要內容。不搞平時不管理,秋後算總帳。洋思中學以常規管理基本要求為準則,以教學為中心,制定了備、講、改、輔、考的過程管理目標,都有硬槓槓。以作業佈置和批改為例,實行三統一三及時即統一作業佈置要求,統一批改要求,統一建立學生錯題檔案,做到及時發現、及時反饋,及時矯正。中學的集體備課,由主備教師提前一週備草稿,其他查閱課標、考綱、教輔資料,以備集體備課時研討。為避免個別教師有所隱瞞,備後,教師互相聽課,看是否按集體研討上的課,內容多了還是少了,進行相應的處罰。在階段性學習效果反饋方面,中學實行三清,清不了的內容,由任課教師利用學生統一活動時間和雙休日幫助落實,再驗收。中學由學科自行組織單元考試,但年級內統一時間、統一閱卷、統一質量分析。中學組織週考,週考題65%-85%出自講學稿,考試不理想的學生,週六由任課教師輔導提高。上述學校在提高面向全體的學習效果上,均採取了強制性措施和插紅旗、發喜報、電話家訪等激發學生內驅力相結合的手段。持之以恆地抓嚴抓細各項管理措施,始終如一地落到實處,達到常規管理工作實效性和長效性的有機統一。
三、啟示與思考
學校的發展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要想上一個臺階,需要在文化精神和制度引領、辦學規劃、師資隊伍培養、常規工作的目標細化、常態教學管理、學生習慣培養、團隊執行力等諸多宏觀、微觀因素下大功夫。在執行機制上協調一致,全校一個步伐、一種聲音,全體成員講拼搏、講奉獻、講團結、比態度、比實績、比能力,團隊精神直接影響著師生的人生信念和團隊目標的實現。
1、重視輿論文化建設,營造師生持續發展的精神家園
一位優秀的校長就會誕生一所優秀的學校!之行再次印證了這句話。作為學校的的引路人要有自己管理學校的理念,應有人格魅力、管理水平和躬身實踐的能力,能把自己的思想滲透到全體教職工中去,形成自己的校園文化。文化是制度之母,沒有良好的文化作前提,再好的激勵制度也會有疲軟的一天。良好的文化氛圍可以從建設積極向上的輿論氛圍入手,因為它能靠自身營造出來,健康的輿論氛圍也能有力的推動教師在工作上自發的趕、比、超,能促進學校制度的生成和執行,更能促進良好校園文化的沉澱。
2、沒有辦不好的學校,沒有管不好的教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
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沒有一點精神是不行的。領導班子首先要形成合力,統一思想認識,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學校要透過一系列科學管理機制、考評機制、獎懲機制、用人機制和人文關懷機制的建立,促進教幹教師形成團隊,促進教師加強合作,促進教師比學趕幫。其次,充分調動每一位教師的積極性,充分挖掘每一位教師的潛能,為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作貢獻,為學校的發展作貢獻。第三,全體教幹教師用心鑽研每一個育人和教學的環節!真抓實幹,真心為學生服務。
3、把每一件小事做的更精彩
中學的德育教育,中學的生活教育、教學常規管理,中學的作業布批,中學的超前備課和集體研討,他們無一不是在看似習以為常的慣性面前找到突破口,在管理上集思廣益,工作上深挖細抓,凡事皆成教育,處處都可成為亮點。不做機械重複的事,做出靈氣;不做不動腦筋的事,做出思想;不做應付檢查的事,做出實效。大道至簡,實用的都是簡單的、樸素的。如果每個管理者都用眼睛觀察有洞察力、用腦思考有深度、用心做事不拖拉,馬上行動,波瀾不驚的按教學規律做事,避免粗枝大葉、得過且過、流於形式,把每一件小事做精彩,自有一種憾人心魄的力量!
4、重視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和規則意識的培養
誇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曾這樣論述:一棵樹在最初幾年中,就從自己的樹幹中發出了它以後需要長有的一切主要枝芽,而以後它們僅僅是繁茂起來而已。同樣我們想賦予一個人一生所有的哪些東西;也應當在這個學校,我們的教育中賦予他們!在走馬觀花的聽課、考察中發現:先進學校非常重視學生的行為、學習習慣養成教育和規則意識的培養。作為初中學段,學生入學後,我們是一年比一年差,而洋思中學、後六中學等卻是一年比一年強!原因何在?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基礎是什麼?應是學生身上和學校教育最為缺乏的對學生持續發展,終生有益的。個人認為無論從現實的缺失,還是中學生生理心理發展規律的階段特點看,初中學段應重點強化習慣養成和規則培養。
洋思中學的就寢就餐,先後次序明確,井然有序;中學學生進入會議室從第一個座位開始做起;中學的學生課桌上方左、中、右三個方位學習用品放置合理,坐姿端正,舉手規範,體現了整齊就是美 中學全體學生的腳踏車均不需上鎖;所有學校的學生們,無論城市的還是農村的,均非常有禮貌的向老師問好,讓我們這些考察者來不及回應先用了一學期的時間抓常規工作,然後,再搞教學改革!口中學的校長在介紹教改經驗的開頭時如是說。習慣養成和規則意識的培養不是束縛學生手腳的鐐銬,而是引導其進入文明世界的途徑;不是為了塑造聽話的動物,而是培養個性和集體屬性一起飛揚的未來公民。教育,在一定意義上說,就是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的過程。我們經常講以教學為中心,我沒有勇氣改,但我始終認為以教學和育人為中心,它也是符合新課程理念的!撇開人生最基礎的東西,我們可能與我們最想獲得的教學質量漸行漸遠!當習慣內化為品質,使學生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在教學上可能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鍛造一支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教師隊伍
著名教育家教授的教育九大定律之一態度決定一切,在幾個農村中學體現的尤為明顯,兩地教師工資水平基本一致,考察學校的教師少有閒談,多見埋頭批改作業;少有怨天尤人,多見面含微笑、平靜中帶著一絲愉悅反觀我們,工資上漲的速度遠沒有責任心下滑的速度快,面對物慾橫流、人心浮躁的社會現狀,面對無法大動的人事局面,如何鍛造一支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教師隊伍是擺在所有管理者面前最為迫切的任務!
其實,學什麼,怎麼學,是次要的!況且走馬觀花式的之行,我們也無法深入的去探討、交流他們在具體環節上的操作,重要的是學習他們身處逆境而不頹廢,發展起來而不自滿,抓住某一環節做出經驗、做出成果的精神!學習他們抓住一點,不偏不廢不動搖,持之以恆的不斷探索、完善的毅力!我相信:成事者思索,並且明達!
學習的調研報告3
曲周縣地處河北省東南部,面積677平方公里,人口40.5萬,現有十個鄉鎮,342個行政村。2003年底,全縣共有5條農村客運線路,63輛農村班車,十個鄉鎮全部通車,94個行政村通車,農村班車通車率為27.5%。“村村通”客車工程開展以來,我站深入貫徹落實交通部、省廳關於加快農村客運站點和開展農村客運網路化的有關工作精神,統一思想,精心組織,深入調研,統籌安排,認真落實科學,堅持站點、線路、運力三位一體同步規劃、同步增長的戰略指導思想,在農村客運網路化建設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構建了以縣城為中心、輻射各鄉鎮,以鄉鎮為中心、通達各個行政村,鄉鎮與鄉鎮相連、村與村相通的城鄉客運一體化服務網路。目前,全縣已建設一個農村客運四級站,2個候車亭,開闢或調整客運線路16條,設定66個招呼牌,通車村達315個,通車率達92.1%。2005年被定為邯鄲市農村客運網路化建設試點縣。
一、立足縣情,因地制宜,合理規劃客運站點。
農村客運站點建設是農村客運網路化建設的物質基礎,必須依賴當地農村經濟發展這個大環境,按照“經濟實用、規模適中、滿足需求”原則規劃實施,不可急功近利,盲目跟風,避免出現“基建一窩峰,事後一團松”的資源浪費現象。2003年年底,我縣除長途汽車站外,尚未有一家農村客運基礎設施,且該汽車站容量小,功能低,不能滿足農村客車進城停靠車輛、上下乘客的要求,農村班車無處停靠,乘客無處候車,造成客車停車秩序混亂問題一直得不到根本解決。為此,我站在綜合考察全縣客流量、班車數量、安全出行、人口密度等多種因素後,制訂了農村客運站點建設規劃,首批站點選址在縣城出入點、重點鄉鎮和縣主幹道上,擬籌建曲周客運南站、河南町、四町候車亭和部分招呼站牌,以解決農村客車進城難、乘客候車難、縣城客車運營秩序亂的局面。
第二批客運站點建設,結合農村公路通達情況、當地經濟發展及人員流向,選擇部分鄉鎮建設客運簡易站,設定候車亭,增設招呼牌。第三批客運站點要在各鄉鎮、鄉鎮與鄉鎮之間、重點行政村之間縱深發展,保證每個鄉鎮和人口密集村擁有一個簡易站或候車停,平均每村設定一個招呼牌,全縣客運站點整體網路佈局全面完成。據此,首批站點建設籌建了客運南站和河南町、四町候車亭。客運南站選址在縣城南緣、省道定魏線與邯臨線交叉口附近,用地上實行土地使用權租賃,按四級站標準進行設計施工,佔地2780平方米,建築面積800平方米,各項配套設施齊全,集行業管理、車輛停靠、乘客候車、物流配載、綜合服務多功能於一體,已於2005年10月投入使用。
該客運站是我縣南部四條主要客運幹線客車出入縣城的起止站,又是邯臨線、定魏線長途乘客的中轉站,日傳送班車120多個班次,日均客流量2500人次,因其重要的交通戰略樞紐性質,所以在解決農村班車進入縣城後亂停亂靠、乘客路邊候車現象,維護客運市場秩序和運輸安全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打造“路、站、運”城鄉客運網路一體化奠定了良好基礎。在籌建候車亭方面,為實現“路、站、運”一體化目標,針對定魏線曲周—河南町段路狀等級較高的特點,提出了建立農村客運精品線路的口號,籌建了河南町和四町兩個高標準候車亭,現已投入使用。在站牌設定上,選擇了省道、縣城客運幹線、重點鄉鎮、人口聚集村等共66個點,統一安裝了招呼牌。第二批客運站點建設重點是定魏線精品線路客運站點,包括客運北站、河南町客運站和沿線四個候車亭,另外要其它客運線路上安裝100個招呼牌。候車亭建設計劃統一樣式,統一建造,統一管理,力求打造農村客運精品線路的亮點。
二、科學謀劃,合理佈局,大力推進農村道路客運班線建設。
在農村客運線路發展規劃問題上,我站堅持公路建設與客運線路規劃同步進行的原則,在確保農村客運市場穩定和運力基本不增的前提下,基於“少新增、多調整、多延伸”的指導思想,對原有客運線路網路進行了統籌安排,合理佈局,調整或延伸了7條線路,新增了5條線路,增加通車村221個,延長通車裡程98公里。曲周—河南町線經過線路延伸(延伸至平鄉常河鎮)和全線客車更新後,我們在客運精品線路建設中,應城鄉居民的一致要求,經與魏縣多次專門溝通,投入6輛中型客車,規劃開通了曲周—魏縣線,從而結束了長久以來兩縣無直通車的歷史,並受到沿途廣平、肥鄉等縣群眾的熱烈稱讚。至此,我縣北至平鄉、南至魏縣形成了一條富有特色的跨縣農村客運精品班線,在縣域農村客運市場中樹起了一個樣板。今秋至明年年底,我縣客運線路發展重點由以縣城為中心的客運網路向以各鄉鎮為中心的客運網路轉移,力爭在鄉鎮與鄉鎮之間、鄉鎮與村莊之間構建兩級客運服務網,提高農村班線履蓋率,竭盡全力滿足群眾乘車需求。
三、集約化經營,規範化管理,在運力投放過程中不斷加快運輸結構調整。
2003年年底,我縣客運市場共有農村客運班車63車,麵包車45輛,客運線路僅有5條,運力處於飽和狀態,且經營主體多、車輛狀況差、安全係數低,農村道路客運安全隱患多、經營不規範。為此,在農村客運線路運力投放上提倡集約化經營、企業化管理、規範化執行,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努力實現運力資源最佳化配置和運輸結構調整,使農村客運班車“開得通、留得住、有效益”,具體實施中堅持“三個結合”:運力投放與客車更新相結合、運力投放與運輸結構調整相結合、運力投入與客運市場穩定相結合。第一次運力投放於2004年下半年進行,主要對曲周—河南町線進行運力投放,採用客車全線更新,老車全部退出,新型、環保、節能的客車投入運營。
新車投放由符合客運經營資質的暢通公司吸納社會閒散資金,進行統一安排購置,實行統一營運標識、統一載客站點、統一服務標準的“三統一”規範化管理和集約化經營。第二次運力投放主要在以曲周—依莊、曲周—候村、曲周—大河道、曲周—安寨、曲周—呈孟等線履蓋的縣南部區域內進行,採取的方法是由暢通運輸公司實行入股聯合投資和租賃承包經營。對這個區域的客車,運管部門確定客車投放總量,企業則根據市場需求,自主安排各線路班次和運力投放,實行冷、熱線捆綁或輪流排班的運營方式,最大限度地拓展企業優勢發揮空間,促進農村客運事業可持續發展。以上兩次客車更新淘汰的舊車,視車輛技術狀況,能繼續營運的改批到其它線路繼續營運,車況達不到規定要求的,予以取締,強制退出客運市場。第三批運力投放重點放在農村客運支線和偏線上進行,將前兩次更新時所保留下來的舊車予以全部更新,計劃2007年年底完成。
在運力投放中,我站倡導最佳化資源配置、節能降耗增收的管理理念,以中型中檔客車為主,兼含中小型、節能型客車。在新增線路曲周—龍堂迴圈線的運力投放上,考慮到該線路面窄、沿途小村莊多而密的特點,選擇了6輛麵包車進行投放,既有利於迴圈發車,定點、定線執行,又能靈活方便地集散乘客,頗受當地農民歡迎。
四、統攬全域性,完善管理,及時解決農村道路客運市場深層次矛盾。
客運市場穩定是當前道路運輸管理工作中一項極其敏感的話題,“村村通”客車過程中所帶來的新情況、新問題直接觸及到各方經濟主體的切身利益,必須要樹立全縣農村客運“一盤棋”的戰略思想,既要增強預見性、敏感性,統攬全域性,超前運作,又要兼顧各方,步步為營,循序漸進,只有這樣才能贏得維護農村道路客運市場穩定的主動權。我站領導班子一致認為,縣域客運市場實現穩定健康持續發展,必須且只有在工作過程中處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和矛盾,及時捕捉客運市場發展中的不穩定因素,化解不利因素,消除利害衝突,變不利為有利,變被動為主動,不斷開創運輸管理新局面,才能實現管理者、經營者、消費者三方的和諧共存。
學習的調研報告4
合作學習其實是一個泛稱,它代表著一個複合性的、多層次的概念。合作學習是一種旨在促進學生在異質小組中互助合作,達成共同的學習目標,並以小組的總體成績為獎勵依據的教學策略體系。
關於合作學習的要素構成,有三因素論、四因素論和五因素論,伏虹將其進行了整理。三因素理論:小組目標、個體責任、成功的平等機會(斯萊文);四因素理論:小組形成與管理、任務設計、社會因素、探索性談話(庫埃豪);五因素理論:積極互賴、面對面的促進性活動、個體責任、人際和小組技能、小組自評(約翰遜兄弟)。合作學習的思想最早興起於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我國對合作學習理論的研究始於20世紀80年代我國學者對前蘇聯和美國相關著作的翻譯與介紹,在發展理論的同時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進行了豐富的實驗研究,建立了很多合作學習的研究與實驗點。
我國青年學者王紅宇從合作學習的心理學基礎方面進行了探討,認為合作學習的心理學基礎有兩個方面:集體動力學和認知心理學。盛群力教授將合作教學的理論依據歸納為六個方面的內容:動機激發論、需要滿足論、教學技術論、集體公益論/凝聚論、促進發展論和精細加工論。
基於國外合作學習的幾種主要模式,在實踐的基礎上,劉春玲總結了我國比較有代表性的模式依次有“分層次目標教學、分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模式和異質合作、同質選學的教學模式。合作學習是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所極力倡導的一種教學方式,它有利於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師生關係更加緊密。更重要的是,合作學習可以讓學生習得合作的意識和能力,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和生活。
合作學習理論是一個研究歷史悠久、且已獲得大量成果的完備的理論,其中先人開發研究出的合作學習模式和策略都能對當今合作學習與小學英語教學的結合有很大啟發和借鑑作用。另外,多年來國內外對合作學習在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更是教師們學習的重要內容。
教師在整個合作學習過程中多是處於一種掌控者、引導者的地位,他們需要掌控整個班級局面,而往往忘了參與其中全程指導學生,要知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很多問題,可能是要求理解不到位,討論中出現了什麼新問題。學生參與度太低,活動很難組織起來,課堂氛圍不活躍,活動效率也不高。而如果學生過於活躍,那討論也很難有序地進行,甚至會造成混亂的局面,勢必也會造成效果的不理想。
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能夠對學生產生許多積極的影響,對師生目前學習和教學工作的開展,特別是對學生以後的學習和生活都有很大幫助。學生在合作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問題,尤其是當學生面臨複雜、知識結構體系構建等重大困難時,就需要教師的全程指導。
學習的調研報告5
1、調查目的
本調查的目的在於對西安市蓮湖區行知小學的小學生資訊科技學習的動機作調查研究,試圖摸索出一些共同性的規律,以便為本次小課題研究工作提供借鑑。
2、調查方法
(1)調查物件是行知小學的五年級的兩個班的學生,共111人,其中六年級一班56人,男生30人,女生26人。實收有效問卷48份;六年級四班54人,男生29人,女生26人。實收有效問卷43份。
(2)材料參照小學生動機發展水平的特點,自制小學生資訊科技學習動機調查問卷。共13個題,為選擇題與主觀作答題相結合的形式。
(3)①大多數答案便於作量化統計處理。②根據兒童的實際發展水平,語言淺顯易懂。③反映兒童對資訊科技課程學習的一般態度,又能反映情景性動機以及任務動機。④選編注重對小學生的教育性。
(4)資料處理。學生無需填寫個人資訊,只寫明班級,性別。按照男、女統計人次並算出百分比;同時瞭解被試平時學習成績和家庭情況,作為分析參考。
3、調查結果
透過調查發現,小學生上資訊科技課的動機可分為以下幾個型別:
(1)上網,蒐集漫畫圖片,查詢資料,看新聞,玩遊戲。
(2)輕鬆一下,認識課外事物。
(3)學會操作電腦,認識程式設計,培養邏輯思維能力。
(4)透過完成作品,收穫快樂和知識。
按調查整體人員來分的話,這四個型別分別佔的比例為:第一種:51.2%;第二種:9.3%;第三種:34.9%;第四種:4.6%。
其中按男生選擇來分的話,這四種類型在男生中佔的比例分別為:第一種:35.2%;第二種:4.8%;第三種:45.3%;第四種:14.7%。
按女生的選擇來分的話,這四種類型在女生中佔的比例分別為:第一種:38.3%;第二種:40.8%;第三種:11.3%;第四種:9.6%。
4、問題討論
透過統計問卷結果,發現小學生學習資訊科技的動機水平較低,表現為以下幾個特點:
(1)學生多為被動地接受知識,沒有主動學習知識的慾望。即教師講什麼,我就學什麼,沒有思考能力,不會對學習的知識產生疑問。
(2)學生喜歡上網,不喜歡教師講書本知識。學生上資訊科技課就是為了上網,希望教師不要控制電腦,最好是可以讓學生自由上網。
(3)學生認為上資訊科技課程就是玩,放鬆一下。並沒有真正理解學習資訊科技課程的必要性。學生一週只有一節資訊科技課,這對他們來說是相當難得的放鬆。而且資訊科技課不會考試,學生沒有考試的壓力,更加覺得這是一門可以自由玩樂的課程。
(4)男生多喜歡操作電腦,認識程式設計,培養邏輯思維能力。上網玩遊戲。女生多為輕鬆一下,認識課外事物。上網查資料,用小軟體畫畫等。
5、啟發及建議
5.1 借鑑教材,更新內容
在資訊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課本上的內容往往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了。而且,有些內容對於學生來講又非常抽象,這就要求資訊科技教師要根據教學大綱,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特徵。靈活地改編教材,把新的內容補充進去,使學生容易接受。
5.2 改變單一的教學方式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學生只是被動的學習。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學習動機低下。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嘗試,使學生也學得輕鬆,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
(1)小組競賽,給予獎勵。目前很多教師喜歡將學生分成小組來完成任務,但小組協作存在一個問題就是有些學生不動腦,只有一兩個動手能力比較強的學生會完成任務。通常來說,每個人都有爭取第一的心理,這種心理如果經過恰當的引導會轉化為學習動機。
(2)利用遊戲化學習,提高學生學習動機。所謂遊戲化學習,就是用遊戲化的思維來設計整堂課程,讓學生在輕鬆活躍的氣氛中習得相關知識,而不是傳統的教師講授,學生被動接受。資訊科技課程更多的是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也就是一種能力,能力的培養並不能靠簡單的記憶就可以完成的.。所以,利用遊戲化的學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也讓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更加深刻。
(3)創造機會,學生講課。心理學研究表明,親身參與的事情,往往會體現出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中利用學生自我表現的學習動機,儘可能創造機會,讓學生展示自己,在涉及某些內容時,教師會請一些電腦基礎比較好的學生當“老師”,跟全班同學講解操作步驟。實踐證明,這種方法能夠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
(4)注重校本課程,融合本地文化。學生生活在當地,對地方文化比較熟悉,如果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有機地結合本地文化,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在資訊科技課堂中,教師要真誠友善地對待學生,同時還要善於思考,積極探索,靈活運用有關策略與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真正喜歡上資訊科技課,切實有效地開展資訊科技教學。
學習的調研報告6
調研課題:大學生對“學習”的關注
調研時間:xxxx年xx月xx日
調研地點:校園
調研物件:我院大一新生
調研形式:發放問卷
調研單位:xxxxxx學院學生分會調研室
一、調研背景
為了全面瞭解我院在校大一學生的學習情況,針不同問題,全面科學高校的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學生分會調研室特開展了本次針對在校大一學生的調研活動。本次調研內容有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對大一學生已經過去的一個多學期的學習情況做一個較為全面的回顧,瞭解大一同學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困難。第二部分是對大一同學現階段的學習狀況及相關打算展開調研,這不僅有利於幫助同學提高學習效率,而且可以幫助同學們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心態,順利完成大學學業。
二、調研流程
本次調研採用自編《有關學生學習情況的調研問卷》,該問卷是經院團委負責老師,以及調研室幹事,反覆討論,審定後編寫而成的有效材料。以院團委學生分會調研室為主,聯絡我院部分班級調研員協同完成本次調研。在本次調研過程中,發放問卷共計xx份,收回xx份,回收率為xx%,其中有效問卷xx份。調查了我院xxxx級xx個班級。調查物件大一學生,在我院大一學生中開展本次調研活動。
三、調研資料統計方法
本次採用完全統計有效問卷中反映出的相關資訊,主要以資料形式顯示每個選項中被調查者提供的答案佔有效問卷總數的百分比。其次,用完全歸納法全面總結備選項中提供的相應資訊及客觀題的回答,運用資料分析法對每個題進行具體的分析方法。
四、調研結果分析
根據收回的xx份問卷的資料統計顯示,在被調查者中,男生xx人,佔xx%。女生xx人,佔xx%。全部為團員。
1、對客觀性問題的分析
透過對此次“學生學習情況”的調研,對同學們現在的學習狀況,存在的一些問題,還未解決的問題以及同學現在的學習心態有一個較為全面準確的瞭解。此次調研結果顯示,絕大部分第一同學已經適應了大學生活,這對同學成功完成大學學業是個良好的開始,有利無弊。在被問及專業可的學習情況及自己對專業課的態度及興趣的方面時,百分之三十多的同學覺得專業課很難,基本很難理解知識,同時有百分之六十多的同學表示必須的認真跟著老師,要不就會有困難,這一結果從分說上課認真聽講的重要性,體現了課堂的重要性。在對待專業課的心態方面,有xx%的同學表示對專業課非常感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的確對專業課感興趣,可以使同學在專業課學習過程中更加的投入,這對同學們學好專業課有很大的幫助,而同時有xx%的同學覺得專業課有些難但還是感興趣,由於我們專業課的自身固有特點,同學們覺得有些難是很正常的事,要保持興趣,曲徑通幽。
在xx、xx、xx等題的調研結果中可以看出,只有將近xx%的同學有具體的學習計劃並且沒能達到預期的效果,xx%表示沒有學習計劃,但感覺學習效果還可以,有xx%的同學沒有學習計劃,學習處於一片混亂中。在第xx題的調研中,在問及對上課早退甚至曠課現象的看法時,有xx%同學要看具體情況而定,xx%的同學表示可以理解,前提是他們有自己的學習計劃xx%的同學表示不能理解,認為這是對他人的不尊重,個人素質有待提高,也有xx%同學表示無所謂。上課遲到及曠課本應是不該有的事情,但在大學裡卻屢見不鮮,這反映了當代大學生鬆懈成性,沒有嚴格要求自己,無積極求學的態度,對大學學習的認識也不到位。在有關學習方法方面,透過此次調研,也得到了初步的,較為準確全面的掌握,第xx題,關於是否做到每日課前預習,課後練習時,有xx%的同學沒有做到,只有xx%的同學做到了部分課程可以課前預習課後練習,這說明了大同學還沒有擺脫高中壓迫式學習的思維,不能做到積極主動的學習。關於就業方面,在第xx題關於是否看好現在的就業前景時,xx%的同學表示太過嚴酷,對自己的就業問題倍感壓力,同時xx%的同學認為,前景不容樂觀,可以看出,就業壓力問題已經籠罩整個大學校園。在第18題有關我院科技創新團隊方面,xx%的同學只是有點了解並希望你參與其中,xx%的同學對此非常瞭解並希望進一步瞭解。
2、對主觀性問題的分析
在問及自己近期的主要學習打算及落實情況時,絕大部分同學表示自己近期的主要打算就是英語四級考試和期中考試。大家的主要目標就是把英語四級考試透過和期中考試取得一個好的成績。這反應了大學生普遍對英語四級非常的重視,透過英語四級考試不僅關係到同學們能否順利畢業,而且對以後找工作及個人的發展,總之英語已經與我們個人的前途發展息息相關,也難怪同學們這麼重視英語四級考試。同時還有部分同學近期的打算是複習上學期的內容,這是一種很好的現象,學過的知識必須的及時複習,這樣才能真正的掌握並熟練的運用,這也從側面反映出這部分同學認真自主的學習態度,只有態度端正了才能事情做成功,任何事都是這樣。
隨後在請同學們談談自己的學習心得時,大家也根據自己的學習狀況給出不同的學習心得,歸納一下主要有一下幾點:
1、循序漸進,可以我們做任何事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急功近利,心浮氣躁是不可能做好事情的,更別提是學習了。要做到循序漸進,就要求同學按時上課,即使複習,按照老師的步驟再結合自身的特點及狀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的向前邁進。
2、課後認真複習,“溫故而知新”這句話已經說了幾千年了,但是不管到什麼時候這句話都是適用的,永恆不變的。在高中的是老師逼著我們去“溫故”,但到了大學老師不會再像高中那樣逼著你去學習,去“溫故”,這就要求同學們要有自覺性,積極主動的去學習,以一個端正的態度對待大學中的學習生活。
3、多思考,高中學習的知識是一些基礎性的知識,大學裡則不一樣,大學學習是學生在繼承掌握前人積累的專業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從事探索活動、培養創造能力、獲得科學方法和創新精神的過程。
大學教師基本上是本學科的科研工作者,他們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國內外本學科或專業的最新研究動向、成果及趨勢介紹給學生,並引起學術爭論,使學生站在學科發展的最前沿,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和衝動。故此,創造性是大學學習的基本特點之一。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不斷激發自己的創新意識,不輕易相信現成的結論,不盲從他人;要敢於突破思維定式,力求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思考的角度。
同學們也給學院提了一些建議和意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點:
1、希望學院多開展一些有學術性的活動,
2、希望學院對於一些專業考試,能夠提前組織隊伍對同學加以訓練以提高過關率,
3、希望學院開設一些關於物理前景發展的新研究,增加對物理的興趣。
五、調研結果
此次調研一個最重要的成果就是發現很多同學沒有自己的學習計劃,大學期間,我們必須明確自己學習的目標,學習目標是學習的動力和歸宿,制定學習計劃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目標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目標是前提,計劃是策略,制定一個好的策略,並好好執行,可以提高我們對時間的利用率,縮短我們與成功之間的距離。制定學習計劃應該注意,學習內容的選擇要根據自己的愛好、考慮自己的不足和缺陷,量力而行,目標高低要合適。如果目標過高,力所不及造成心裡受到挫折,喪失自信心;目標過低,實現的太容易不能使自己很好的發展;要由易到難,主次分明;確立自己的長計劃和短計劃,做到長短結合,在總的長計劃下制定短期內的學習計劃,並做到具體、細緻、明確。學習過程中則要具體安排好時間,充分利用好大塊的時間。
對於零碎的時間見則可以安排一些花時間較少的工作。執行學習計劃時則應該根據變化的情況做學習時間的調整。不能一味的按照指定的計劃。在執行學習計劃是要有堅定的毅力,堅持執行計劃,克服遇到的困難學習方法是提高學習效率、達到學習目標的手段。擁有好的學習方法,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習過程中,需要把握好預習、聽課、複習、總結、作業幾個重要的環節,有目的的研究學習規律,選擇適合自己特點的學習方法,提高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大學是人生的關鍵階段。然而大學期間,有許多同學放任自己、虛度光陰,還有許多同學始終也找不到正確的學習方向。上大學是大家難得有的機會系統性地接受教育和建立知識基礎。這個階段我們擁有較高的可塑性、可以不斷修正自我的成長曆程。
調查雖然結束了,但這次調查帶給我們的思考將會持續下去。調查中反映出來的問題並不只是他們的,也許作為調查者的我們當中也有這些問題。改變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不斷攀登學習高峰,才會使我們的大學生活充實而有意義。
學習的調研報告7
經過激烈的高考競爭,我們終於步入了大學的神聖殿堂,我們期待著在大學中大展宏圖,我們有著崇高的理想與信念,我們有著火一樣的熱情,我們鬥志昂揚。然而,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生活與學習後,在告別中學時緊張的學習生活後,一下子面對這麼多寬鬆的時間,許多大學生開始茫然了,他們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自己想做什麼。許多大學生開始不適應,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利用本週末的空閒時間對宿舍區裡的大一新生進行了一次調查,以便於瞭解他們在大學裡適應狀況如何。以下是我們從五個方面分析的結果:
1、學習形式的適應:
在經過高考的激烈競爭,很多學生感到筋疲力盡,在飽嘗成功喜悅的同時,以為進入大學可以好好的放鬆,以之補償十幾年的寒窗苦讀。可到了大學,仍然要面臨繁重的功課,這讓他們不知所措。在這十幾年的苦讀生涯中,很大一部分學生的學習目的就是為了考上大學,在家長和老師的雙重推動下向這一目標衝刺,學習上帶有非常大的被動性。進去大學後,這個目標已實現,許多學生一下子失去了奮鬥目標、生活的重心,再也沒有太多的激情和動力區投入到新的學習中去,在學習上很被動,積極性不高,對知識的渴望不強烈,出現了徘徊和迷茫的心理。多數同學表現出難以適應大學的學習環境,佔到了一半,多數學生覺得學習疲勞時因為作息時間不合理。當問到課餘時間是做什麼時,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回答是在宿舍睡覺或是待在網咖,當問到學習過程中有無壓力或是困難時,同學們感到問題最多的是英語,而為了提高英語水平,同學之間應該多加交流,優勢互補,更好的完成學業。
2、生活環境的適應:
進入大學之後變化最大的就是生活環境,在進入大學之前,很多同學或許都是從未離開過父母,沒有出過遠門,心裡依賴性強,進入大學之後身邊沒有了父母,失去了往日的特殊照顧,對於自立能力差的學生來說,一時不習慣,根本無法適應,生活無規律,許多問題不知道如何去解決。比如說面對大學裡面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無法適應,有的學生因為從北方來到南方,總覺得別人應該照顧和幫助他,不知道也不會去關心別人,也不在乎別人的感受,一些適應能力差的新生遇到這些問題時,常常束手無策,不願與人溝通交流,怕別人笑話,致使有的學生出現痛苦,緊張等焦慮情緒和失眠。還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待在家裡條件好對學校的宿舍感到不滿意,跟自己想象中的大學宿舍有很大差距。
多數同學對飯菜不適應,由於同學們都來自五湖四海,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獨特的特色,所以會覺得飯菜不合口,有的同學甚至會不吃飯。其實同學們應該學會適應環境,而不是讓環境來適應你。只有你適應了環境,才能改變環境,才能是自己在生活中成長。
3、人際交往的適應:
大學生有人際方面的困惑,在大一新生裡更為嚴重,在大學裡面,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彙集成了一個社會群體。在交往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問題。有些學生因為語言表達能力較差,使他們害怕與他人溝通思想感情,把自己的內心封閉起來,處於一種要求交往而又害怕交往的矛盾之中,很容易導致孤獨、抑鬱,甚至自卑。
4、心理上的不適應:
多數新生在中學時是班上的佼佼者,倍受老師的青睞、同學的羨慕和父母的“呵護”,使他們產生了較強的優越感。而進入大學後,面對全新的生活,他們缺乏必要的心理準備與足夠的心理承受力,特別是在人才濟濟的新環境中,自身具有的優勢已不復存在,自我評價的誤區和“中心”地位的失落,理想與現實的反差等各種因素,造成了他們心理上的不平衡,一些新生不同程度地出現了“心理障礙”:有的新生經常想家,懷舊情緒總是無法排解,生活中稍有不盡人意的事情就會一蹶不振;有的新生失落感、失寵感強烈,一經挫折和輕微的打擊就較長時間處在焦慮、自責的心境之中不能自拔。
5、課外活動的不適應:
大學的課外活動對大學生娛樂身心、陶冶情操、掌握技能、提高素質和修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許多新生渴望參加的熱情極高,很希望能夠投身其中。但是如果新生不分主次,不依據自身特點有選擇的參加活動,而一味滿足自己的好奇心,這種行為不僅達不到參加活動的目的,而且還會影響到自身的正常學習、生活。
根據調查結果的分析,以及上網查詢相關資訊,我們總結出以下解決方法來供大家參考:
1、大學生進人大學後碰到一個普遍問題,就是學習方法的不適應。他們習慣老師天天陪伴、督促、被動接受知識的中學學習方式,對大學的學習特點和規律一無所知。進入大學以後,面對生活需要自理、學習需要自主、大量的學習時間要求自己安排等,他們感到無所適從,學習成績明顯下降。據瞭解,近年來,大學一年級學生的補考人數較多,一般佔總人數的20%左右,有的甚至在30%以上。因而大學新生迫切需要透過向老同學取經、向老師取經等各種渠道,儘快瞭解大學學習特點和規律,並根據自己的特點和經驗,迅速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特點和大學學習特點的學習方法。誰能最快地適應大學學習方法,誰就能儘快地適應大學生活。
2、儘快找到新的朋友。大學生剛剛離開昔日的中學好友和師長及家鄉、親人,來到新的集體中生活,面對陌生的校園、陌生的大樓、陌生的面孔,他們特別需要幫助,需要理解。但是,由於許多學生缺乏獨立生活和集體生活的能力,既不善於讓別人瞭解自己,也不善於接近他人,缺少新的朋友,"寂寞感"和"孤獨感"油然而生,陷入煩惱和痛苦之中。大學新生要擺脫這種煩惱,首先要樹立自信,大膽熱情地與他人進行交往;其次,主動參加集體活動,熱情幫助他人,擴大自己的交往範圍,從而結識新同學,結交新朋友,沖淡思鄉之情,消除孤獨之感。
3、不依靠家長和老師督導學習的心理,培養自主學習意識。中學裡,不少學生遇到問題時能夠得到老師“手把手”的輔導。大學則不同,老師講完課就會離開課堂,沒有太多時間對學生進行單獨輔導,加之大學課程比高中課程內容更為廣泛、更為深入,因此特別需要學生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
4、不依賴家長照顧生活起居的習慣,學會過集體生活。上大學以前,很多學生的衣、食、住、行都由父母包辦,缺乏獨立生活能力。而進了大學,脫離了家長的視線,新生要逐漸學會照顧自己的生活起居,鍛鍊自己的獨立生活能力。
5、重視自己心理健康狀況的局面,增強解決現實問題的信心和能力。很多孩子上中學時,家長和學校疏於對他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他們也不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問題。告別了高中生活,孩子們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空間,也開始獨立面對人生考驗,但由於他們還不具備完善的應對能力,很容易發生心理問題。所以,大一新生應該學會關注自身的心理健康狀況,遇到心理問題時,一定要主動尋找有效的解決辦法,以免釀成心理疾患。
結論與建議:
結果表明:
1、從人際關係、身心體驗、生活自理、學習適應、環境認同五個方面能夠更好地反應大學新生入學適應情況;
2、被調查的新生總體上適應良好,但多將進入大學看作是壓力事件;
3、在入學適應的五個因素中,學習適應、生活適應和人際關係相對困難;
4、在生活方面,被調查物件主要表現出對現有學習和生活環境的失望,還不能夠真正融入大學的學習和生活中;
5、在人際關係方面,師生關係淡化而同學關係變得重要,但由於缺乏大學同學交往的經驗,人際適應的困難就顯得突出。
我們建議應在高校建立面向全體學生的支援與指導體系,著重從學習適應、環境認同和人際關係等方面幫助新生順利適應大學的學習和生活;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交往與互動;對新生,特別是文科學生提供更多更具體的學習適應的指導和幫助。總之,學校和教師應提供有針對性的支援和干預以幫助大學生完成入學適應這一人生旅程上的重大轉折,不僅要將入學適應指導當作學校心理輔導的重要內容,而且應該把入學適應教育作為大學教育本身的目標和內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