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文言文> 《蜀之鄙有二僧》文言文原文註釋翻譯

《蜀之鄙有二僧》文言文原文註釋翻譯

《蜀之鄙有二僧》文言文原文註釋翻譯

  彭端淑一生很注意對人才的培養,造士甚多。為考官時,對才識俱佳之士,親自考核,極力提拔,不拘一格地量才錄用。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蜀之鄙有二僧》文言文原文註釋翻譯,歡迎大家分享。

  作品簡介

  《蜀之鄙有二僧》課文原題為《為學一首示子侄》。但本篇課文是針對初中以上學生主要讀記敘文而對原文進行的節選,只儲存了故事,而刪除了“蜀之鄙二僧”前面兩段和“顧不如蜀鄙之僧哉”後面部分的議論。故改標題為“蜀鄙二僧”。

  詳細參考:《為學一首示子侄》

  作品原文

  蜀之鄙有二僧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於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裡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③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聰與敏而不學者,自敗者也。昏與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者,自力者也。

  作品註釋

  1.恃:憑藉。

  2.越:到。明年:第二年。

  3.顧:表示較強的轉折副詞,可譯為難道,反而。

  4.聰:耳朵聽覺靈敏,引申為有智慧。敏:反應迅速,引申為機智。

  5.敗:衰弱,頹廢。這裡為使動用法,可譯為使自己荒廢。

  6.昏:糊塗。庸:平常。這裡指不聰明,才華不出眾。

  7.限:限制。

  8.之:去,往,到。

  9.自:從。

  10.至:到,達到。

  11.慚:慚愧

  12.欲:想

  13.往:去

  14.語:告訴、說

  15.於:對

  16.何如:怎麼樣

  17.下:指順江而下

  18.猶:還、尚且

  19.明:第二

  20.缽:和尚盛飯的碗,底平,口略小,形稍扁

  21.顧:難道、反而

  22.哉:表示反問語氣,相當於"嗎"

  23.足:足夠

  24.鄙:邊境

  25.南海:指佛教聖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縣的海上。

  26.瓶:水瓶。

  作品譯文

  四川的邊境有兩個和尚,其中一個貧窮,一個富有。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想去南海,怎麼樣?”富和尚說:“你憑藉什麼前往?”窮和尚說:“我只要一個水瓶和一個飯缽就夠了。”富和尚說:“我幾年想要僱船順江而下,(到現在)還不能去(南海),你憑什麼前往!”到了第二年,窮和尚從南海回來了。他把自己的這件事講給富和尚聽,富和尚露出慚愧的神色。

  四川西部距離南海,不知道(有)幾千裡遠,富和尚無法到達然而窮和尚卻到達了。一個人樹立宏偉大志,難道還不如四川邊境的這個和尚麼?所以一個人的聰明才智有時可以依仗有時卻不能依仗;自己依仗自己的聰明卻不努力學習的人,是自己荒廢了自己(的聰明)的人.糊塗和平庸,(有時)可能限制人(有時)卻不一定會限制人;不因為自己的平庸就放棄自己,而努力學習不知疲倦的人,是自己激勵自己(走向成功)的人。

  原題講解

  本篇課文原題為《為學一首示子侄》。意思是寫篇文章給兒子和侄子們看,談談求學、做學問的道理。但本文並不明“示”,而是用故事做比喻,來暗示。暗示帶啟發性,可培養人的悟性。本篇課文是針對初中以上學生主要讀記敘文而對原文進行的節選,只儲存了故事,而刪除了“蜀之鄙二僧”前面兩段和“顧不如蜀鄙之僧哉”後面部分的議論。故改標題為“蜀鄙二僧”。有的書將這故事看成寓言,標題《蜀鄙之僧》。

  作品評析

  作者分別舉“貧者”“富者”,採用的.是一種對比。

  需要憑藉的東西越多,就越多地被這些外物所限制;而不需要依靠什麼外在的東西來完成自己的計劃,也便更大程度上地獲得了行動的自由。當初不知電腦為何物時,人腦的記憶力強得驚人,一旦發明了電腦,人們把資訊一股腦地存在電腦裡,又整天在那裡擔心,電腦什麼時候會“卡殼”、“會生病”。物質的極大豐富所造成的表面自由,實際上正在遠離生命原初的自由自在。

  人窮志不短。蜀鄙的窮僧能隻身到南海,憑的就是“志”。相反,人富了卻能喪志,蜀鄙的富僧不就如此嗎?看來,決定事物成敗的,是內在因素,而不是客觀條件。

  現實生活是,我們一定不要做那表面富有,頭腦卻空空的富僧,而要學習窮僧矢志不移、不畏艱難的精神。

  人不僅要樹立志向,還要付出行動。在付出行動的同時,要憑主觀能力,才能實現自己的願望。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由“天下事”推論“人之為學”,是從一般到個別,由一個普遍道理推匯出本文論點,合乎邏輯推理。都用一問一答,句子對稱整齊。)

  吾資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學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與庸也。吾資之聰,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棄而不用,其與昏與庸無以異也。聖人之道,卒於魯也傳之。然則昏庸聰敏之用,豈有常哉?

  (從正反兩方面說明昏庸與聰敏的辯證關係,再用曾參傳聖人之道加以佐證,很有說服力。)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於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

  (這一部分以事喻理。故事的內容主要寫對話。對話最能表現兩個和尚不同的主觀因素,最能證明論點,證明主觀因素對於事業成敗的作用。)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裡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聰與敏而不學者,自敗者也。昏與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者,自力者也。

  啟示:只要肯做,那麼困難的事情也變得容易了;如果不做,那麼容易的事情也變得困難了。

  (這篇課文,原題是《為學一首示子侄》,是寫給子侄們看的。目的在於教育他們立定志向,刻苦學習,學有所成,這是針對學習上容易產生的畏難情緒而說的。)

  作者簡介

  彭端淑,清代學者彭端淑的《為學》。字樂齋,清代丹稜(今屬四川)約1699一約1779年,清代文學家,號儀一。清康熙38年(1699年)他注重振興教育,培植人才,整頓吏治。乾隆二十年辭職返川,任成都錦江書院主講、院長二十年,造就了大批如李調元、張船山等優秀人才。與李調元、張問陶並稱清代四川三才子。著有《白鶴堂詩文集》、《雪夜詩壇》、《為學》(意為做學問),原題為《為學一首示子侄》。八十一歲時病故於成都南郊白鶴堂。

  作者文學成就

  《彭端淑詩文注》,李朝正等著彭端淑的主要成就在其文學方面,其詩歌和散體古文及文學批評理論在當時的影響都非常大。他與李調元、張問陶以文名鼎立蜀中,被譽為清代“蜀中三才子”。彭端淑早年曾醉心制義(也稱制藝),其制義亦技壓蜀中,是繼韓琢庵、董新策後唯一能“發慮經旨”的制義大家。甫入京,即以制義名噪京師,深得蔡寅鬥、胡稚威、沈適芳等的推崇,謂為“不世之才”,“鹹推重之”。但制義這種形式主義的創作傾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彭端淑在文學道路上的發展,直到50歲他才掙脫束縛,“詩學魏、文學左史”,文風為之大變。特別是他辭官後,主動與人民接近,充分了解了廣大人民的貧困生活,更以無比憂憤的心情,力擎巨筆,寫出了一首首含蓄沉凝、膾炙人口的傳世佳作。

  彭端淑後期的作品,題材極為廣泛,或憂國憂民,如“憂旱幾經旬,農夫心獨苦”(《七月十六日》);或憤世嫉俗,如“……深山夜月一聲啼,天地有春留不得。今古世事如蒼狗,王侯蟻螻同枯朽,……胡為歲歲啼不住?似含孤憤爭自訴!”(《杜鵑行》);或撫時感事,如“骨肉難無故,同懷七剩三。”“何時重聚首,一解憂心憤”(《憶弟》)。

  彭端淑與其弟彭肇洙、彭遵泗在當時都以文才知名,時稱“三彭”。其中以彭端淑最為著名,影響也最大。其現存作品有《白鶴堂文集》四卷、《雪夜詩談》二卷、《粵西紀草》一卷、《曹植以下八家詩選》若干卷、《蜀名家詩抄》二卷以及《晚年詩稿》、《碑傳集》、《國朝文錄》、《小方壺齋輿地叢書》、《廣東通志》等。其中《白鶴堂文集》最為有名,議論小品文《為學一首示子侄》(簡稱《為學》)即出於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