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文言文> 文言文梁彥光,少聰慧,有至性的閱讀答案及翻譯

文言文梁彥光,少聰慧,有至性的閱讀答案及翻譯

文言文梁彥光,少聰慧,有至性的閱讀答案及翻譯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接觸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是對有關閱讀題所做的解答。一份好的閱讀答案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文言文梁彥光,少聰慧,有至性的閱讀答案及翻譯,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①梁彥光,少聰慧,有至性,其父每謂所親曰:“此兒有風骨,當興吾宗。”入太學,略涉經史,有規撿,造次必以禮。解褐秘書郎,時年十七。累遷岐州刺史。後數歲,轉相州刺史。

  ②彥光前在岐州,其俗顏質,以靜鎮之,合境大化,奏課連最,為天下第一。及居相州,如岐州法。鄴都 雜俗,人多變詐,為之作歌,稱其不能理化。上聞而譴之,竟坐免。

  ③歲餘,拜趙州刺史,彥光言於上曰:“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為‘戴帽餳 。臣自分廢黜,無復衣冠之望,不謂天恩復垂收採。請復為相州,改弦易調,庶有以變其風俗,上答隆恩。”上從之,復為相州刺史。

  ④豪猾者聞彥光自請而來,莫不嗤笑。彥光下車,發摘 奸隱,有若神明,於是狡猾之徒莫不潛竄,合境大駭。相州人情險詖,彥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東大儒,每鄉立學,非聖哲之書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親臨策試,有勤學異等、聰令有聞者,升堂設饌。及大成,當舉,行賓貢之禮,又於郊外祖道,並以財物資之。於是人皆剋勵,風俗大改。有滏陽人焦通,事親禮闕,為從弟所訟。彥光弗之罪,將至州學,令觀於孔子廟。於時廟中有韓伯瑜母杖不痛、哀母力弱、對母悲泣之像,通遂感悟,既悲且愧,若無自容。彥光訓諭而遣之。後改過勵行,卒為善士。以德化人,皆此類也。

  (節選自《隋書》)

  [注]①鄴都:鄴城,相州治所。②餳:飴糖。③發摘:揭發。

  16.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4分)

  (1)當興吾宗

  (2)其俗頗質

  (3)臣自分廢黜

  (4)聰令有聞者

  17. 下列句中加點詞語古今含義相同的'一項是()。(2分)

  A.此兒有風骨

  B. 稱其不能理化

  C.無復衣冠之望

  D . 招致山東大儒

  18.把第④段畫線句譯成現代漢語。(5分)

  19.第③段畫線部分反映了梁彥光當時

  的心理狀態。(2分)

  20.梁彥光兩次治理相州,成敗迥異,請具體分析其原因。(5分)

  參考答案

  16、(1)振興 (2)質樸 (3)料想 (4)美好

  17、A

  18、答案示例:滏陽有個叫焦通的人,侍奉父母禮數缺失,被堂弟控告。彥光沒有判他罪,把他帶到州學,責令他在孔子廟觀看效法。

  19、答案示例:胸有成竹

  20、答案示例:梁彥光第一次治理相州時,沒有針對相州多詭詐的風氣,沿用了在岐州時“以靜鎮之”的方法,導致失敗。第二次治理相州時,一方面揭發壞人壞事,嚴懲狡猾之徒,另一方面立學興儒,以德化人,取得成功。

  部分參考譯文

  梁彥光幼年聰慧,有卓越品行,他的父親常常對所親近的人說:“這個孩子有剛正的氣概,一定會使我們家族興旺。”進入太學,開始涉獵經史,遵循規矩法度,即使匆忙的時候,也一定按照禮儀做事。脫去布衣擔任秘書郎,當時年僅十七歲。

  後來又過了幾年,轉任相州刺史。梁彥光先前在岐州的時候,風俗非常質樸,用“靜”的方法治理,全境教化很好,朝廷考評接連最好,是天下第一。等到任職相州,仍然按照治理岐州的方法。相州是北齊舊都,風俗雜亂,當地人詭變多詐,為他們寫作詩歌,稱他們不能用道理教化。皇帝聽說之後責備他,最終因此被罷免職。一年多後,又拜為趙州刺史。梁彥光給皇上上書說:“臣之前在相州獲罪,百姓稱呼我為‘戴帽餳’。臣自己料想罷免之後,沒有恢復官職的希望,沒想到天恩又垂青錄用我。請求再次治理相州,改變方法,希望有用來改變當地風俗的方法。向上報答皇上深厚的恩典。”皇帝答應了他,又讓他擔任相州刺史。

  強橫狡詐不守法紀的人聽說梁彥光自己請求前來,沒有人不嘲笑他的。梁彥光到任,揭露隱蔽潛伏的壞人或壞事,好像神明一般,於是狡猾的人,沒有不潛逃的,全境都非常驚異。當初,北齊滅亡後,士紳大多遷往關內,只有手工業者、商人以及樂戶移居在州城外城。因此人們都很陰險狡詐,隨便就會有謠言產生,情況非常多變複雜。梁彥光想要革除弊病,於是用俸祿,招納崤山以東的有名氣的儒生,在每一個鄉設立學堂,不是聖哲的書籍不能教授。經常在季月召集學生,親自出題考試。有特別勤奮好學、聰明聞名的,在廳堂設宴席,其他人一起坐在走廊下。有喜歡爭辯是非、懶惰學業無成的,坐到庭院中,用草具設坐。於是人們都剋制自勵,風俗有了很大改變。有叫焦通的滏陽人,喜歡酗酒,侍奉親長的禮節缺少,被堂弟訴訟。梁彥光沒有處罰他,而是把他帶到州學,讓他在孔子廟觀看。當時廟中有韓伯瑜母親打他不痛,他為母親力氣衰弱而悲哀,對著母親哭泣的塑像,焦通就有所感悟,又悲傷又慚愧,無地自容。梁彥光訓誡之後讓他回去。後來焦通改過自新,勉力培養良好的品行,最終成為善良的人士。以德感化人,都是這樣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