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之不易文言文翻譯
處之不易是出自《世說新語》 的一篇文言文。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處之不易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殷仲堪就注荊州刺史以後,正遇上水災歉收,吃飯通常只用五碗盤,除外沒有其他葷菜;飯粒掉在盤裡或坐席上,馬上撿起來吃了。這樣做,雖然是想給大家做個好榜樣,也是因為他的本性質樸。他常常告誡子侄們說:“不要因為我擔任一個州的長官,就認為我把平素的生活習慣拋棄了,現在我的這種習慣並沒有變。貧窮是讀書人的常態,怎麼能做了官就丟掉做人的根本呢!你們要記住我的話!”
原文
殷仲堪既為荊州,值水儉。食常五碗,盤外無餘餚。飯粒脫落盤席間,輒拾以啖之。雖欲率物,亦緣其性真素。每語子弟雲:“勿以我受任方州,雲我豁平昔時意,今吾處之不易。貧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爾曹其存之!”
相關閱讀:《處之不易》及閱讀答案
閱讀《處之不易》,完成下列題目。(14分)
殷仲堪既為荊州,值水儉,食常五碗,盤外無餘餚,飯粒脫落盤席間,輒拾以啖之。雖欲率物,亦緣其性真素。每語子弟雲:“勿以我受任方州,雲我豁平昔時意,今吾處之不易。貧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損其本!爾曹其存之。”
【注】處:居於高位。殷仲堪:人名。 儉:荒年。率物:為人表率。豁:放棄。爾曹:你們。存:謹記。
9.(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4分)
1既為荊州( ) 2雖欲率物( )
3斗折蛇行( ) 4聖人非所與熙也( )
(2)與“勿以我受任方州”中“以”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吾欲辱之,何以也?
B.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
C.輒拾以啖之
D.全石以為底
10.用“/”標出下列句子的一處停頓。(1分)
雲 我 豁 平 昔 時 意
1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焉得登枝而損其本
(2)悽神寒骨,悄愴幽邃。(《小石潭記》)
12.文中殷仲堪哪些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參考答案:
9(1)已經 、雖然 、像北斗星一樣、同“嬉”,開玩笑 (2)B
10雲我/豁平昔時意
11(1)怎麼能夠登上高枝就拋棄它的根本呢(2)使人感到心神淒涼、寒氣透骨,寂靜極了,幽深極了。
12勤儉節約、不忘根本、以身作則(達到2點即給全分)
詞解
既:…之後;已經…
為:擔任,做
處:居於高位
值:碰上…的時候
儉:荒年
常:常常,經常
輒:於是,就
率物:為人表率
素:樸素
豁:拋棄
餚:菜餚
其:代詞,指殷仲堪
以:因為
存:謹記
受任方州:受命擔任大州刺史
勿以:不要因為
啖:吃,食用
貧者士之常:安寧清貧是讀書人的本份。常,常態,本分。
語(yù):告訴
今:如今
焉得:怎麼能夠
士:讀書人
焉:怎麼
得:能夠
而:連詞,表順接
捐:棄
爾:你們
啟示
1.不論所處的環境是貧還是富、是貴還是賤,都要保持一個安貧樂道的心態,是難能可貴的。
2.人不能因為地位的變化而改變原來的品行和志向。
人物形象
殷仲堪是一個勤儉節約,不因自己是官兒覺得高人一籌,為人民作表率,有安貧樂道之志的人。
《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是南北朝時期(公元420年~公元581年)的一部記述魏晉人物言談軼事兒的筆記小說。《世說新語》是由劉宋宗室臨川王劉義慶(403—444年)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梁劉峻(字孝標)注。漢代劉向曾著《世說》,早已亡佚。該書原名《世說》,後人為與劉向書相別,又名《世說新書》,大約宋代以後才改稱今名。全書原八卷,劉孝標註本分為十卷,今傳本皆作三卷,分為德行、言語等三十六門,記述自漢末到劉宋時名士貴族的遺聞軼事,主要為有關人物評論、清談玄言和機智應對的故事。《隋書·經籍志》將它列入小說。《宋書·劉道規傳》稱劉義慶“性簡素”、“愛好文義”、“招聚文學之士,近遠必至”。該書所記個別事實雖然不盡確切,但反映了門閥世族的思想風貌,儲存了社會、政治、思想、文學、語言等方面史料,價值很高。
劉義慶門下聚集了不少文人學士。他們根據前人類似著述如裴啟的《語林》等,編成該書。劉義慶只是倡導和主持了編纂工作,但全書體例風格基本一致,沒有出於眾手或抄自群書的痕跡,這應當歸功於他主編之力。有的日本學者推斷該書出於劉義慶門客——謝靈運好友何長瑜之手。
劉孝標原是南朝青州人。宋泰始五年(469)北魏攻下青州,他隨例被迫遷到平城,在那裡出家,後又還俗。齊永明四年(486)還江南,曾經參加過翻譯佛經。該書的注是劉孝標回江南以後之作。他採用裴松之注《三國志》的辦法,來進行補缺和糾謬的工作。孝標徵引繁富,引用的書籍達四百餘種。後人註釋該書的有餘嘉錫《世說新語箋疏》、徐震諤《世說新語校箋》、楊勇《世說新語校箋》。日本德川時代的學者著有幾種《世說新語》注。還有馬瑞志的英文譯本、目加田誠等多種日文譯本和法文譯本。
《世說新語》是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志人小說」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劉義慶編撰。依內容可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三十六類,每類收有若干則故事,全書共一千二百多則,每則文字長短不一,有的數(shu)行,有的三言兩語,由此可見筆記小說「隨手而記」的訴求及特性。 其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後期到晉宋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書中所載均屬歷史上實有的人物,但他們的言論或故事則有一部分出於傳聞,不盡符合史實。此書中相當多的篇幅系雜採眾書而成。如《規箴》﹑《賢媛》等篇所載個別西漢人物的故事,採自《史記》和《漢書》。其他部分也多采自前人的記載。一些晉宋間人物的故事,如《言語篇》記謝靈運和孔淳之的`對話等則因這些人物與劉義慶同時而稍早,可能採自當時的傳聞。 被魯迅先生稱為:“一部明士底[的]教科書”
《世說新語》主要記敘了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統治階級的情況,反映了魏晉時期文人的思想言行,上層社會的生活面貌,記載頗為豐富真實,這樣的描寫有助於讀者瞭解當時士人所處的時代狀況及政治社會環境,更讓我們明確的看到了所謂「魏晉清談」的風貌。
此外,《世說新語》善用作比較、比喻、誇張、與描繪的文學技巧,不僅使它保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為全書增添了無限光彩。
如今,《世說新語》除了有文學欣賞的價值外,人物事蹟,文學典故、等也多為後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對後來筆記影響尤其之大。
《世說新語》的文字一般都是很質樸的散文,有時用的都是口語,而意味雋永,在晉宋人文章中也頗具特色,因此歷來為人們所喜讀,其中有不少故事成了詩詞中常用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