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醉翁亭記> 醉翁亭記一文的閱讀理解題目及答案

醉翁亭記一文的閱讀理解題目及答案

醉翁亭記一文的閱讀理解題目及答案

  醉翁亭記 歐陽修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洩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於負者歌於滁,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冽;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坐起而喧譁者,眾賓歡也。蒼然白髮,頹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小題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4分)

  ⑴醉翁之意不在酒也( ) ⑵野芳發而幽香( )

  ⑶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 ⑷傴僂提攜 ( )

  小題2:翻譯文中劃線句子。(4分)

  (1)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小題3:文章以“樂”貫穿全文,寫了“山水之樂、宴酣之樂、禽鳥之樂、遊人之樂、太守之樂”,這些“樂”反映出什麼?請簡要分析。(4分)

  小題4:遭貶謫的朝廷棄兒不勝列舉,流放的屈原,不得志的蘇軾,可憐白髮生的辛棄疾,重修岳陽樓的滕子京,從這些人身上你獲得哪些啟示?(3分)

  參考答案:

  小題1:(4分)⑴意,情趣。⑵芳,香花。 ⑶樂,以……為樂。 ⑷傴僂,腰背彎曲。

  小題2:(4分)(1)醉了能夠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是太守。

  (2)早上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樂也是無窮無盡的。

  小題3:(4分)從詩中描寫的“山水之樂、禽鳥之樂”反映出醉翁亭的環境優美,生態保護好;從“宴酣之樂”反映出太守與下屬關係親切自然、隨和、善與人相處;從“遊人之樂”反映出滁州人生活和平安寧;從“太守之樂”反映出作者治理滁州的功績、與民同樂的思想和熱愛祖國山水之情。

  小題4:(3分)示例:面對人生的'坎坷和困難,應該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懷,豁達向上,樂觀進取,開創自己精彩的人生境界。

  小題1:試題分析:⑴意,名詞,情趣。⑵芳,名詞,香花。 ⑶樂,詞類活用,以……為樂。 ⑷傴僂,古今異義詞,腰背彎曲。

  點評:實詞與虛詞的積累,是培養閱讀文言文能力的基礎,理解文言文中詞語的含義時,要聯絡原句來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單個字詞的含義。另外,還要注意詞語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異義詞、動詞的使動用法、通假字等,儘量做到翻譯準確、恰當。

  小題2:試題分析:翻譯(1)時,要注意把“述”(記述)翻譯準確。翻譯(2)時,要注意把“朝”(早上)、 “暮”(晚上,傍晚)這些字詞翻譯準確。

  點評:句子翻譯也是文言文閱讀的一個常考題型,翻譯句子時,要注意抓住句中的關鍵詞句,把關鍵詞句翻譯準確,另外,還要注意對特殊句式的翻譯,儘量做到通順、流暢,表意清晰。

  小題3:試題分析:文章描寫的“山水之樂、禽鳥之樂”反映出醉翁亭的環境優美,風景宜人;“宴酣之樂”反映出太守與下屬關係親切自然、隨和,善與人相處;“遊人之樂”反映出滁州人生活和平安寧;“太守之樂”反映出作者治理滁州的功績、與民同樂的思想和熱愛祖國山水之情。解答本題時要回到原文相應的段落和語句中來分析。

  點評:解答本題時,要聯絡文章中的具體內容和語句,再結合作者的寫作意圖和自己的生活經歷來分析。

  小題4:試題分析:解答本題要從他們雖遭貶謫卻仍奮發有為談起,或從他們政治上無建樹,卻留下了千古奇文,修建了美輪美奐的文學大廈談起。

  點評:做這類題目時,聯絡文中的人物和事件,再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人生的有益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