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記》原文及譯文
導語:《醉翁亭記》作者是宋朝文學家歐陽修。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這篇散文的原文及譯文,歡迎大家學習。
原文
環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hè)尤(yóu)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chán)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fú)日出而林霏(fēi)開,雲歸而巖穴(xué)暝(míng),晦(huì)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yǔ)僂(lǚ)提攜(xié),往來而不絕者,滁(chú)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liè),山餚(yáo)野蔌(sù),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hān)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zhòng),弈(yì)者勝,觥(gōng)籌(chóu)交錯,起坐而喧譁者,眾賓歡也。蒼顏白髮,頹(tuí)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yì),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譯文
環繞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幾座山峰,樹林和山谷尤其優美。一眼望去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那是琅琊山。沿著山路走六七里,漸漸聽到潺潺的水聲,看到流水從兩座山峰之間傾瀉而出的,那是釀泉。泉水沿著山峰折繞,沿著山路拐彎,有一座亭子像飛鳥展翅似地,飛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這亭子的是誰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給它取名的又是誰呢?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太守和他的賓客們來這兒飲酒,只喝一點兒就醉了;而且年紀又最大,所以自號“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於喝酒,而在欣賞山水的美景。欣賞山水美景的樂趣,領會在心裡,寄託在酒上。
至於太陽的升起,山林裡的霧氣散了;煙雲聚攏來,山谷就顯得昏暗了;朝則自暗而明,暮則自明而暗,或暗或明,變化不一,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繁葉茂,形成一片濃密的綠蔭;風高霜潔,天高氣爽,水落石出,這就是山中的四季。清晨前往,黃昏歸來,四季的風光不同,樂趣也是無窮無盡的。
至於揹著東西的人在路上歡唱,來去行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後面的答應;老人彎著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領著走。來來往往不斷的行人,是滁州的遊客。到溪邊釣魚,溪水深並且魚肉肥美;用釀泉造酒,泉水清並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橫七豎八地擺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辦的宴席。宴會喝酒的樂趣,不在於音樂;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贏了,酒杯和酒籌互動錯雜;時起時坐大聲喧鬧的人,是歡樂的賓客們。一個臉色蒼老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陽下山了,人影散亂,賓客們跟隨太守回去了。樹林裡的枝葉茂密成林,鳥兒到處叫,是遊人離開後鳥兒在歡樂地跳躍。但是鳥兒只知道山林中的快樂,卻不知道人們的快樂。而人們只知道跟隨太守遊玩的快樂,卻不知道太守以遊人的快樂為快樂啊。醉了能夠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誰呢?是廬陵歐陽修吧。
註釋
1. 環:環繞。
2. 皆:副詞,都。
3. 環滁:環繞著滁州城。
4. 滁: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區。
5. 其:代詞,它,指滁州城。
6. 壑:山谷。
7. 尤:格外,特別。
8. 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是琅琊山。蔚然:草木茂盛的樣子。而:表並列。
10.峰迴路轉:山勢迴環,路也跟著拐彎。比喻事情經歷挫折失敗後,出現新的轉機。
11. 山:名詞作狀語,沿著山路。
12.潺潺:流水聲。
13. 而:表承接。
14. 釀泉:泉的名字。因水清可以釀酒,故名。
15. 回:迴環,曲折環繞。
16. 翼然:像鳥張開翅膀一樣。
17. 然:......的樣子。
18. 臨:靠近。
19. 於:在。
20. 作:建造。
21. 名:名詞作動詞,命名。
22. 自謂:自稱,用自己的別號來命名。
23. 號:名詞作動詞,取別號。
24. 曰:叫做。
25. 輒:就。
26. 年又最高:年紀又是最大的。
27. 意:這裡指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後來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目的。
28. 乎:相當於“於”。
29. 得:領會。
30. 寓:寄託。
31. 林霏:樹林中的霧氣。霏,原指雨、霧紛飛,此處指霧氣。
32. 開:消散,散開。
33. 歸:聚攏。
34. 暝:昏暗。
35. 晦:陰暗。
36. 晦明:指天氣陰晴明暗。
37. 芳:香花。
38. 發:開放。
39.佳木秀而繁陰,好的樹木枝繁葉茂,形成一片濃密的綠蔭。
40. 秀:茂盛,繁茂。
41. 繁陰:一片濃密的樹蔭。
42. 風霜高潔:就是風高霜潔。天高氣爽,霜色潔白。
43. 至於:連詞,於句首,表示兩段的過渡,提起另事。
44. 負者:揹著東西的人。
45. 休於樹:在樹下休息。
46. 傴僂:腰彎背曲的樣子,這裡指老年人
47. 提攜:指攙扶著走的小孩子。
48. 臨:靠近,這裡是“……旁”的意思。
49. 漁:捕魚。
50.釀泉:一座泉水的名字,原名玻璃泉,在琅邪山醉翁亭下。
51. 洌:水(酒)清。
52. 山餚:野味。
53. 野蔌:野菜。蔌,菜蔬。
54. 雜然:眾多而雜亂的樣子。
55. 陳:擺放,擺設。
56. 酣:盡情地喝酒。
57. 絲:琴、瑟之類的'絃樂器。
58. 竹:簫、笛之類的管樂器。非絲非竹:不在於琴絃管簫。
59. 射:這裡指投壺,宴飲時的一種遊戲,把箭向壺裡投,投中多的為勝,負者照規定的杯數喝酒。
60.弈:下棋。這裡用做動詞,下圍棋。
61. 觥籌交錯:酒杯和酒籌相錯雜。形容喝酒盡歡的樣子。
62. 觥:酒杯。
63. 籌:酒籌,用來計算飲酒數量的籌子。
64. 蒼顏:臉色蒼老。
65. 頹然乎其間: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頹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樣子,這裡形容醉態。
66.歸:回家。
67. 已而:不久。
68. 陰翳:形容枝葉茂密成陰。
69. 翳:遮蔽。
70. 鳴聲上下:意思是鳥到處叫。上下,指高處和低處的樹林。
71. 樂①其樂②:以遊人的快樂為快樂 樂①:意動用法,以…為樂。樂②:快樂。
72. 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醉了能夠同大家一起歡樂,醒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
73. 謂:為,是。
74. 廬陵:廬陵郡,就是吉洲。今江西省吉安市,歐陽修先世為廬陵大族。
賞析
宋慶曆五年(1045),范仲淹領導的新政失敗,被貶河南鄧州。積極參與新政的歐陽修,“慨言上書”,一度下獄,後被貶為滁州知州。本文作於他到滁州任上的 第二年(1046)。他此時的心情和范仲淹應該同樣是憂心忡忡的。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提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憂”,“進亦憂,退亦憂”,“先天下之憂 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實際上就是以憂愁代替了一切正常的心境,排斥了歡樂。這一點我們在分析《岳陽樓記》時,已經說得很明白了。而歐陽修卻沒有像範仲 淹那樣“進亦憂,退亦憂”,他在《晚泊岳陽》中這樣寫:
臥聞岳陽城裡鍾,系舟岳陽城下樹。
正見空江明月來,雲水蒼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輝,水上人歌月下歸。
一闋聲長聽不盡,輕舟短楫去如飛。
雖然有“雲水蒼茫”的“失路”之感,但是歐陽修還是聽到了“清輝”中的歌聲,聽得很入迷,仍然享受著“輕舟”“如飛”的感覺。從這裡,可以看到歐陽修和範仲 淹在個性上的差異。到了《醉翁亭記》中,這種差異,就更明顯了。歐陽修大筆濃墨,渲染了一派歡樂的景象,不但是自己歡樂,而且與民同樂。這是不是說歐陽修 沒有心憂天下的大氣魄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來全面分析《醉翁亭記》。
第一句,“環滁皆山也。”一望而知,好處是開門見山。但這種境界,就 是在講究史家簡潔筆法的歐陽修手中,也不是輕而易舉地達到的,而是經歷了反覆。據《朱子語類輯略》卷八載:“歐公文亦是修改到妙處,頃有人買得他《醉翁亭 記》稿,初說滁州四面有山,凡數十字。末後改定,只曰:‘環滁皆山也’,五字而已。”
開門見山而後,徑直寫山水之美。先是寫西南的 琅琊山:“蔚然而深秀”,接著寫水(釀泉):“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山水都有了,跟著寫亭之美:“翼然臨於泉上。”三者應該說都比較簡潔。“翼 然”,把本來是名詞的“翼”化為副詞。雖然早在陶淵明就有過“有風自南,翼彼新苖”(《時運》),但陶氏是把“翼”化為動詞,而這裡則是化為副詞,用來形 容飛簷,很有神韻。除此以外,並沒有刻意的修辭痕跡。但是這幾個短句卻構成十分別致的感覺。別緻感從何而來呢?有人把這一段翻譯成現代漢語,我們引用來作 一比較:
滁州的四周都是山。它的西南角的幾座山峰,樹林山谷特別的美。看上去樹木茂盛、幽深秀麗的,就是琅琊山。沿著山路走 了六七里路,漸漸聽見潺潺的水聲,從兩個山峰之間流出來的,就是所謂的釀泉。山勢曲直,路也跟著彎轉,於是就可以看見在山泉的上方有個像鳥的翅膀張開著一 樣的亭子。這就是醉翁亭了。造亭子的是誰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給它取名字的是這呢?是太守用自己的別號來稱呼這亭子的。太守和賓客們在這裡飲酒,喝一點 點就醉了,而且年紀又最大,因此給自己起了個號叫醉翁。醉翁的心思不在於飲酒,而在於山山水水之間。這山水的樂趣,是領會在心中,寄託在酒裡的。
從 詞語的意義來說,應該說翻譯大致是確切的。但是讀起來,其意蘊卻可以說損失殆盡。這除了古今詞彙聯想意義的誤差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譯文把原文中很特色的句法和語氣全部沒了。原文的第一句,表面上看來,僅僅是開門見山;實質上,還在於為全文奠定了一個語氣的基調。如果要作吟誦,不能盡情直遂地讀成: 環滁皆山也。而應該是:
環滁……皆山也……。
只有這樣,才能和全文的句子的語調統一起來。如第一段: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水聲潺潺而瀉出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誰?山之僧曰智仙也。
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太守……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從 句法來說,一連八九個句子,都是同樣結構(……者,……也)的判斷句,都是前半句和後半句的語氣二分式。這本是修辭之忌。景物描寫以豐富為上,不但詞語要 多彩,而且句法上也要多變,這幾乎是基本的、潛在的規範。句法單調和詞語乏採同樣是大忌。而歐陽修在這裡,卻出奇制勝,營造了以一種不僅僅在語義上、而且 在語氣上一貫到底的語境。這種前後二分式為什麼值得這麼重複,又能在重複中沒有重複的弊端呢?關鍵在於,這種前後二分式的句子,不是一般的連續式,而帶著 一種提問和回答式的意味: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先看到景色之美,然後才回答,“琅琊也”。
“水聲潺潺而瀉出兩峰之間者”,先是聽到了聲音,然後才解釋:“釀泉也”。
“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先有奇異的視覺意象,然後才回答:“醉翁亭也”。
這 種句法結構所提示的,先是心理上的驚異、發現,後是領會。這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的特點在於,第一,先有所感,次有所解;先有感覺的聳動,後有理念的闡 釋。第二,這種句法的重重複復,還提示了景觀的目不暇接和思緒的源源不斷。如果不用這樣提示回答的二分式句法,而用一般描寫的句法,也就是連續式的句法, 就得先把景觀的名稱亮出來:
琅琊山,蔚然而深秀;
釀泉,水聲潺潺而瀉出
醉翁亭,其亭翼然而臨泉上。
這 就沒有心理的提示、驚異、發現和理解的過程,可真是有點流水帳了,太呆板了。歐陽修這篇文章的句法之奇妙,還得力於每句結尾,都用一個“也”字。這本是一 個虛詞,沒有太多具體的意義,但在這裡卻非常重要,重要到必須使用在整篇文章從頭到尾的每一句中。這是因為“也”字句,表示先是觀察之,繼而形成肯定的心 態和語氣。這個“也”式的語氣,早在文章第一句,就定下了調子。如前面的引文把它翻譯成:
看上去樹木茂盛、幽深秀麗的,就是琅琊山。
漸漸聽見潺潺的水聲,從兩個山峰之間流出來的,就是所謂的釀泉。
山泉的上方有個像鳥的翅膀張開著一樣的亭子,這就是醉翁亭了。
意 思是差不多的,但讀起來為什麼特別殺風景呢?因為其中肯定的、明快的語氣消失了。有這個語氣和沒這個語氣,有很大的不同。這不但是個語氣,而且有完成句子 的作用。比如:《中庸》:義者,宜也。“也”用在句末,表示形成判斷的肯定語氣。此外,它還有一點接近於現代漢語的“啊”、“呀”。不同的是,在現代漢語 中沒有“啊”,”呀”,句子還是完整的;而在古代漢語中,沒有這個“也”字,就不能形成判斷的肯定語氣,情感色彩就消失了。比如:
“仁者, 愛人。”這是一個理性的、或者說是中性的語氣,如果加上一個“也”字:“仁者,愛人也。”加上這個語氣詞,肯定的情感,就比較自信,比較確信了。《詩大序》曰:“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如果把最後這個“也”字省略掉,語氣中 的那種情緒上確信的程度就差了許多。又如《左傳》,齊侯伐楚,楚王曰:“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如果把句尾上的“也”字去掉,變成 “……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不但語氣消失了,而且情緒也淡然了。同樣,我們已經讀過的袁枚《黃生借書說》中“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如果把最後的“也”字 刪除,變成“少時之歲月為可惜”;語氣就乾巴了。不少賞析文章都注意到本文從頭到尾用了那麼多“也“字,但幾乎沒有人注意到這個“也”字在語氣和情緒上的 作用,一般都誤以為語氣詞本身並沒有意義。殊不知語氣詞雖然沒有詞彙意義,但是其情緒意義卻是具有抒情的生命的。特別是當“也”字不是孤立地出現,而是成 套地組成一種結構的時候,其功能是大大超出其數量之和的。
當然,重複使用“也”字,也是有風險的,這種風險就是導致單調:句法的單調導致語 氣和情緒的單調。但是,這種情況在《醉翁亭記》沒有發生,相反,是情緒的積累遞增。因為句法和語氣反覆,被句法的微調所消解了。文章並沒有停留在絕對統一 的句法上,而是在統一的句式中,不斷穿插著微小的變化。例如,“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都打破了並列的 “者……也”型的句子結構。這種微妙的變化,還是隻是形式上的。更主要的變化,是內涵上的。在同樣是“者……也”型句子結構的排列中,情思在演進,在深 化:開頭是遠視,大全景(琅琊),接著是近觀的中景(釀泉),再下來,是身臨其境的近景(醉翁亭)。如果這樣的層次還是客觀景色的描述的話,接下來就轉入 了主體的判斷和說明:先是亭名的由來(太守自謂),再是為何如此命名(太守飲少而輒醉,年事最高)。這樣的句子,表面上看來是說明,但是其中滲透著某種特 殊的情趣。情趣何來?因為這裡說明的是自己,本來是第一人稱的表白,卻用了第三人稱的說明。設想,如果不是這樣,而是用一人稱來寫自己如何為亭子命名,甚 至可以帶點抒情的語氣,而情感和趣味則大為不同。而現在這樣,先是像局外人似的說到有這麼一個太守,明明喝得很少,卻又很容易醉。明明年紀不太大(才四十歲左右),卻是自稱為“翁”。這個自稱“醉翁”的太守來到這裡喝酒,卻宣稱“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其中的情趣,至少有幾個方面:其一,號稱 醉翁,卻不以酒為意;其二,不在意酒,正反襯出在意山水令人陶醉。這就不是在說明,而是在抒情了。文章到這裡,手法已經遞升了三個層次:第一個是開頭的描 寫,第二個是說明,第三個是抒情。這裡的情趣,全在作者有意留下的矛盾:既然意不在酒,為什麼又自稱“醉翁”,還把亭子叫做“醉翁亭”呢?這不是無理嗎? 是的,的確無理。理和情就是一對矛盾。純粹講理就是無情;而不講理,就可能在抒情。但是,歐陽修在後一句,對抒情又作了說明:“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 也。”心裡對於山水是有情的,不過是寄託在酒上而已。這是一個智性的說明,使得抒情的無理又滲透著有理。這已經是文章的第四個層次了。
文章的開頭,目的不過是為了提出最為關鍵的是山水之樂。這種樂的實質是什麼呢?接下去的幾段文章就是對於山水之樂的一步步地展開。
首先,當然是自然景觀之美:從日出到雲歸,從陰晦到晴朗,從野芳發的春季,到佳木秀的夏日,再到風霜高潔的秋天,到水落石出的冬令,四時之景不同,而歡樂卻 是相同的。(這和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中的陰晴不同情感不同有多麼明顯的區別)山水之樂在於四時自然景觀的美好,這是中國山水遊記的傳統主題,早在酈道元 的《三峽》中,已經達到了相當的高度。歐陽修這麼幾句話,文字很精練,但從根本上來說,並沒有什麼新的發現,充其量不過是為他下面的新發現提供了山水畫幅 的背景而已。下面這一段,就超越了自然景觀,進入了人文景觀,逐漸展開歐陽修的新境界了。
山水之樂更高的境界,不僅在於自然之美,而且在於 人之樂。往來不絕的人們,不管是負者、行者,彎腰曲背者,臨溪而漁者,釀泉為酒者,一概都很歡樂。歡樂在哪裡?沒有負擔。沒有什麼負擔?沒有物質負擔,生 活沒有壓力。這實在有點像陶淵明的桃花源理想境界。但如果完全等同於桃花源,歐陽修還有什麼特殊的創造?歐陽修山水之樂的境界,在於各方人士和太守一起歡 宴。歐陽修反反覆覆提醒讀者“太守”與遊人之別,一共提了九次。但是和文字的一再提醒相反,在飲宴時,卻強調沒有等級的分別:打了魚,釀了酒,收了疏菜, 就可以拿到太守的宴席上來共享。歐陽修所營造的歡樂的特點是,人們在這裡,不但物質上是平等的,而且精神上也沒有等級,因而特別寫了一句,宴飲之樂,沒有 絲竹之聲,無須高雅的音樂,只有遊戲時自發的喧譁。最能說明歡樂的性質的,是反覆自稱太守的人,沒有太守的架子,不在乎人們的喧譁,更不在乎自己的姿態, 不拘形跡,不拘禮法,在自己醉醺醺、歪歪倒倒的時候享受歡樂。和太守在一起,人們進入了一個沒有世俗等級的世界,賓客們忘卻等級,太守享受著賓客們忘卻等 級,人與人達到了高度的和諧。這一切正是歐陽修不同於陶淵明的桃花源的地方。這不是空想的、去了一次就不可能再找到的世界,而是他自己營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