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張愛玲> 張愛玲《雨傘下》中英互譯及讀後感

張愛玲《雨傘下》中英互譯及讀後感

張愛玲《雨傘下》中英互譯及讀後感

【張愛玲《雨傘下》中文原文】

  下大雨,有人打著傘,有人沒帶傘。沒傘的挨著有傘的,鑽到傘底下去躲雨,多少有點掩蔽,可是傘的邊緣滔滔流下水來,反而比外面的雨更來得兇。擠在傘沿下的人,頭上游得稀溼。

  當然這是說教式的寓言,意義很明顯:窮人結交富人,往往要賠本,某一次在雨天的街頭想到這一節,一直沒有寫出來,因為太像訥廠①先生茶話的作風了。

  (收入《流言》,1944年12月中國科學公司初版)

  ① 訥廠,原名嚴聲,三四十年代上海知名的小報作家。

【張愛玲《雨傘下》英文譯文】

  It’s pouring. Some people are carrying umbrellas and some people are not. Those who don’t have an umbrella press against those who do, squeezing beneath the edges of passing umbrellas to avoid the rain and afford themselves a little shelter. But the water cascading from the umbrellas turns out to be worse than the rain itself, and the heads of the people squeezed in between are soaked to the skin.

  This is a parable, of course, the moral of which is perfectly clear: when poor folks associate with the rich, they usually get soaked. I thought of it one rainy day but never wrote it down, because it sounds too much like the style of the tabloid “tea talks” of Mr. Nachang (1).

  (1) A celebrated columnist in the Shanghai tabloids of the 1930s and 1940s.

【張愛玲《雨傘下》讀後感】

  張愛玲大雅大俗。說她雅,她出身於逐漸沒落的貴族家庭,有著深厚的中西合璧的文化底蘊,因而能夠寫出常人不能寫的文章;說她俗,因為她經歷了常人難得經歷的世情,她自小就對金錢看得很重,斤斤計較。也許正因為她俗到骨子裡,沒有了一般文人的自高自貴的毛病,所以她總能理解生活中芸芸眾生的苦難與心理訴求,因此她的文章於清淡處藏珠璣,在平靜中響驚雷。

  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一把雨傘也是富有的象徵,窮人在外謀生趕上大雨天只能巴著在富人的傘下求得一點掩蔽,可是雨傘邊緣的雨水線彙集了更大的能量,給借共者帶來更大面積的浸溼。張愛玲由此像一個社會學家一樣感嘆道:“窮人結交富人,往往要賠本”。彼時此處不但表達了張愛玲對窮人的淡淡憐憫之情,對舊社會不平等的隱隱控訴之氣,而且單從這句話語來看,包含著深刻的經濟學意蘊。

  中國乃禮儀之邦,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道德原則是“禮尚往來”。從經濟學角度來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實質上是效價的交換,應該遵循“等價交換”的原則。那麼為何會產生“窮人結交富人,往往要賠本”這種背離倫理和經濟規制的社會現象呢?這裡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加以解釋:

  壟斷優勢說。在經濟沒有全面發展的社會,少數富人佔有控制著大多數社會財富和資源,在市場上處於壟斷地位,在社會上居於統治地位。當窮人不得已要與富人進行物質或經濟方面的交往時,富人可以憑藉壟斷地位開出壟斷高價,窮人的弱勢地位決定了其談判能力的弱小,被迫接受壟斷高價下的交易,支付值超其物的交易成本。同時,少數富人壟斷了奢侈品和高檔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市場,而供給方的窮人由於人數眾多,幾乎是一個完全競爭市場。因此,富人完全有機會給定一個壟斷低價,窮人為了再生產的進行和供養家庭,再次屈辱的接受物超其值的壟斷低價,出讓手中的產品,承擔效價的`虧損。

  鑽石與水的悖論。這是由亞當·斯密在他的著作《國富論》裡提出來的,也稱作價值悖論。眾所周知,鑽石對於人類維持生存沒有任何價值,然而其市場價值非常高。相反,水是人類生存的必需品,其市場價值卻非常低。這種強烈的反差就構成了這個悖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若不考慮市場上的其他因素,就供給面來說,水的數量非常大,且幾乎隨處可見;而鑽石呢,是蘊藏在地表底下,且必須經過時間與適當的條件產生,供給非常的少,物以稀為貴,附加值很高。故會產生這樣矛盾的現象。同樣的道理,富人手裡掌握的是往往是精品資源,經過了深加工,科技含量高,因而附加值高,且相對稀缺。窮人大多數擁有的是初級產品,附加值低,窮人受崇富心理的驅使,為了與富人交換自己所需求的稀缺品,就必須打腫臉充胖子,用大量的初級的但效用大的產品去交換,損失很多效價。

  重疊需求理論。瑞典經濟學家林德(Linder)1961年提出了重疊需求理論。認為貿易按照以下流程進行:一國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對工業製成品尤其是奢侈品的需求增加(恩格爾定律)——帶動本國工業製成品生產增加,結果使產量的增加超過了需求的增長,從而有能力出口——對於這類產品,只有收入水平相近的國家才會有較多的需求,因而出口物件國是收入水平相近,需求相似的國家,這樣就使得兩國間貿易量增大。這個理論也可以借用來解釋富人與窮人之間的交往。富人與富人之間、窮人與窮人之間由於經濟收入、社會地位、文化層次、價值觀念等方面類同性及等級的差異性,使得窮人富人之間對人際交往物件的選擇注重門當戶對,因而富人之間的交往需求旺盛,富人與窮人之間的人際交往存在觀念和心理障礙,因而交往需求很少,就是人們常說的“嫌貧愛富”。而一般的窮人由於受急迫利益和某些虛榮心的左右,樂於與富人交往,俗話叫做“趨炎附勢”。世態炎涼,正如古人云:“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居鬧市無近鄰”。由於富人與窮人之間的交往不經常,窮人又處於交往的需求地位,富人就有可能產生機會主義行為,儘量規避交往風險,以小博大,窮人不但在物質經濟方面要承擔更多風險,支付相對大的對價,而且在尊嚴人格上也要遭受損傷。

  要素稟賦差異觀點。赫克歇爾和伯蒂爾•俄林認為當國際貿易使參加貿易的國家在商品的市場價格、生產商品的生產要素的價格相等的情況下,以及在生產要素價格均等的前提下,兩國生產同一產品的技術水平相等(或生產同一產品的技術密集度相同)的情況下,國際貿易決定於各國生產要素的稟賦,各國的生產結構表現為,每個國家專門生產密集使用本國比較豐裕生產要素的商品。此觀點對於解釋窮人與富人之間的交往有點借鑑意義。窮人擁有最多的要素資源是勞動力,富人往往擁有絕對的資本和技術優勢,由於貨幣是一般等價物,窮人只能出賣自己的勞動力給資本和技術的擁有者——富人,受富人支配,為富人創造財富,然後得到勞動力的價格(工資)用來養家餬口,富人剝削了窮人在剩餘時間裡創造的剩餘價值得以發財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