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雜文> 中班詩歌《小樹葉會說話》教案

中班詩歌《小樹葉會說話》教案

中班詩歌《小樹葉會說話》教案

  【活動設計】

  樹葉是城鄉孩子最常見的自然物,樹的種類有許多,樹葉的形狀、色彩、紋理各異,其中還蘊藏著樹木自然生長、四季更迭交替等秘密,孩子們對於樹葉會樂於親近、探究、思索和嘗試,樹葉的故事會帶領孩子們走入充滿意境的文學、藝術作品中,透過與作品相關的拓展性活動,可以使幼兒進一步感受、理解會跳舞的樹葉的意境美,表達自己的願望,促進孩子的表達與交流。透過讓幼兒喜歡的方式,引導幼兒表現美,表達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目標】

  1、理解小樹葉會說話的含義,體驗詩歌的童趣。

  2、在有表情地朗讀詩歌的過程中,學習仿編詩歌。

  3、樂意參加遊戲,體驗遊戲的樂趣。

  【活動重點】

欣賞詩歌,理解詩歌內容。

  【活動難點】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活動準備】

  大風、小風等教學圖片,沙子、樹葉、石頭分別裝入三個瓶中,小樹葉,音樂磁帶或CD。

  【活動過程】

  一、欣賞詩歌,理解含義。

  詩歌《小樹葉會說話》

  你聽!嘩啦啦,嘩啦啦!

  風大了,風大了,

  小樹葉,會說話。

  你聽!沙沙沙,沙沙沙,

  風小了,風小了,

  小樹葉,會說話。

  你聽!嘩嘩譁,嘩嘩譁,

  下雨了,下雨了,

  小樹葉會說話。

  風住了,雨停了,

  小樹葉,不響了。

  1、議一議

  ①師:你們聽說過小樹葉會說話嗎?小樹葉會怎麼說話?

  ②引導幼兒猜想並表述。

  2、聽一聽

  ①師: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來了一首詩歌,名字叫“小樹葉會說話”。我們來聽一聽詩歌中的小樹葉是怎麼說話的。

  ②配合樂曲《秋日私語》,教師有感情地朗誦詩歌,並配以體態語及音量的變化。

  3、說一說

  ①師:小樹葉會說話,它說了些什麼?好像告訴我們什麼?為什麼會這樣說?

  ②幼兒回答與詩歌有關的語句,教師就將詩歌中匹配的.語句朗誦出來。

  二、學習詩歌。

  1、幼兒跟著教師朗讀。

  教師引導幼兒用動作、音量的變化表現大風小風中的樹葉。

  2、師幼對念。

  ①教師:現在我們來玩一個遊戲。我是小樹葉,你們是風和雨。我們一起來表演,試試看是不是很有趣。

  ②第一次教師念小樹葉的部分,幼兒念颳風下雨的部分,第二次角色互換。

  3、配上背景音樂,有感情地完(baidu幼兒教育)整朗誦。

  三、遊戲“小樹葉”。

  教師發指令,幼兒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1、教師做颳大風狀,幼兒快快地跑,發出“嘩啦啦”的聲音。

  2、教師做刮小風狀,幼兒慢慢地跑,發出“沙沙沙”的聲音。

  3、教師做下雨狀,幼兒扭動身體,發出“刷刷刷”的聲音

  4、教師把手放在背後,幼兒站在原地不發聲。

  四、仿編詩歌。

  1、啟發幼兒想一想,小樹葉還可能會說什麼話。

  2、引導幼兒根據已經學會的詩歌進行仿編。

  3、念一念幼兒所編的詩歌,共同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欣賞詩歌,理解詩歌的內容,根據散文詩的基本要求,要多層次,多維度,多形式地引導幼兒主動學習。剛開始時在音樂背景下,我輕聲朗誦詩歌,意在讓幼兒在音樂背景下,體會到詩歌的意境,但我把重點放在了意境培養上,忽視了詩歌內容的掌握。後來我想讓孩子們理解詩歌的內容,多次重複詩歌,幼兒們對詩歌還是掌握的不夠。在中間環節,我把重點放在了動作上,幼兒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編了很多動作,這是我沒有想到的,我應該在幼兒掌握詩歌內容的基礎上再在下一環節落實動作的創編。最後我加入了遊戲環節,孩子們參與遊戲的積極性被我充分的激發出來,充分感知樹葉在風大、風小時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