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相張九齡說明文
在廣東省韶關市有一條繁華的街道,名叫“風度路”,是為紀念唐朝宰相張九齡而命名的。張九齡是韶關曲江人,祖籍韶關始興。唐玄宗的丞相,也是歷史上第一位擔任丞相的嶺南人。清初大文人王夫之稱讚他為“當年唐室無雙士,自古南天第一人”。他不僅是個出色的政治家,更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自張九齡去世後,唐玄宗對宰相推薦之士,總要問“風度得如九齡否?”因此,張九齡一直為世人所崇敬、仰慕。
張九齡自幼天資聰慧、才智過人,五六歲便能吟詩做對,一時人稱神童。七八歲那年春天,張九齡隨家人遊寶林寺。寶林寺是名剎,香火鼎盛,風景秀麗,遊客如雲。張九齡被迷住了,看得津津有味。忽報韶州府太守率州衙官員進香朝拜。殿前香客趕忙迴避。張九齡把進寺前折的桃花枝藏於袖中,若無其事地看著太守隨從擺弄貢品,沒有一點害怕的樣子。太守見張九齡活潑天真十分可愛,想試試他的才氣如何。便問:“你莫非想吃供果,我出個對子,若你對得上,就給你供果吃。”張九齡信口道,“好呀!”太守早已看見九齡袖藏桃花,就出了個上聯“白面書生修理暗藏春色”
九齡介面應道:“黃堂太守胸中明察秋毫。”太守思忖,這小孩真是個神童,再考考他。又出一對“一位童子,攀龍攀鳳攀丹桂”,張九齡猛一抬頭,正對三尊大佛像,觸景生情,便應“三尊大佛,坐獅坐象坐蓮花。”太守與隨從無不驚歎:此子日後定非等閒之輩。
張九齡拿著太守賞給的供果到後院玩,被一和尚看見,以為他偷吃供果。九齡說是太守賞賜的,和尚不信:“憑什麼說太守給你的?”九齡訴說原委。和尚好生奇怪,便讓九齡說出太守的對子。九齡念出太守的上聯,和尚又問“那你又是怎麼應對的。”九齡靈機一動,便說我對的下聯是:滿寺和尚,偷豬偷狗偷青菜。”和尚一聽這下聯,心頭一驚,便拔腿要追太守去說個明白。
這就是張九齡小時候的故事,從故事裡就可以看出他是個機智聰明、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勤奮好學的人,他能成為一代名相,成為詩人,與這些是分不開的。
一個人學習成績的好壞、知識的多寡關鍵在於勤奮的程度如何。高爾基說過“天才出於勤奮。”卡萊爾也說過“天才就是無止境刻苦勤奮的能力。”這就是說,只有我們不怠於勤善於求勤,就一定能在艱苦的學習中,贏得學業上的巨大成就。勤奮是把願望變為現實的條件,不付出勤奮,就不會有智慧和靈感,也不會產生天才。
張九齡身上的許多品質都是值得我們去學習,我們要像他一樣的勤奮好學,不怕吃苦,爭取成為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