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與再別康橋的比較
朱自清和徐志摩都曾以他們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蜚聲於二十年代中後期的文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文體雖然不同,但在抒發情感,描繪意境,運用語言等方面卻有著許多相似之處。也許構成這些相同之處的原因可謂多多,但最主要的原因,一是他們的身份相同,即都為大學教授;二是因為他們又同處於一個特定的時代,就是自由與民主的信念受挫的時代。因此可以說,《荷塘月色》和《再別康橋》是一代知識分子同一心曲的不同方式的表現。這種同一的心曲,也是藉助於一些相同的方式表達了出來。
一、情感的真切而細膩
《荷塘月色》歷來被譽之為經典之作,作者以其生花妙筆繪出的是一幅清新淡雅的荷塘月色圖,但透過這幅圖畫,我們分明觸控到的是作者的“心”非同尋常的跳動。作者徜徉於荷塘,沉迷於月色,正是他痛感於現實的無奈而難以自拔,轉而透過那詩化的荷塘月色抒情表意。開篇的“心裡頗不寧靜”的點染,文中有關樹上蟬聲和水中蛙聲的反襯:“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以及篇末對採蓮舊俗的讚美,無不透露出作者那孕含於心靈深處的幽幽的情思。
《再別康橋》一個“別”字,傳達出的則是詩人與康橋訣別和為此而油然而生的悽婉。詩人注視著“金柳”的'波光裡的“豔影”,而那“豔影”的蕩動,牽拽出的又是詩人綿綿的情愫。詩人感到了康橋下河水的“柔”,河底泥的“軟”,河中青荇的“油油的”招搖,而這些又將詩人自己也同化了,詩人“甘心”做康河裡的“水草”。在不得不默然別去時,也是“輕輕的招手”作別,“揮一揮衣袖”“悄悄的走”……情感是何等的柔細而真純,而這種纏綿不絕的心緒多少也折射出詩人對現實生活的一種失望。
二、意境的豔美而悽婉
《荷塘月色》,將荷塘月色圖分解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月色下的荷塘,一部分是荷塘上的月色。前者重點是寫荷塘的種種景觀,是以月色作為背景;後者是寫月色的種種變化,是以荷塘作為背景的。作者以極為綺麗而纖柔的文字,勾畫荷葉、月光、樹木……創造出一種夢幻般的意境。
《再別康橋》則是把康橋喻為嬌豔而柔媚的“新娘”,她倚於河邊、潭上,倩影倒映,如光波里的彩虹。詩人甘願在她的柔波里“做一條水草”,與之相伴。然而,無情的是現實,美人兒可望而不可即。“夢”裡的豔影,沉了下去,無可追尋,只能“沉默”地“別離”:夏蟲無語,生簫悄悄。如此境界,清雅、含蓄,纏綿而不膩,悽婉而不傷。而詩中想象“尋夢”的情形,創造出的歡欣的虛境,又平添了詩意曲折迴盪的韻味。
三、語言的清新而優美
郁達夫曾說過:“文學研究會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荷塘月色》也正好明證了這一點。作者寫荷葉,“像亭亭舞女的裙”;繪荷葉間的白花,“嫋娜地開著”、“羞澀地打著朵兒”,如“一粒粒的明珠”、“碧天裡的星星”、“剛出浴的美人”,這些生動形象的比喻,無不給人一種清新之感。而那“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一個“畫”字凸現的月光的輕柔;“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娜玲上奏出的名曲”,文字之美,實在讓人讚歎不已。
《再別康橋》同樣注重了語言的錘鍊,“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做一條水草”、“不帶走一片雲彩”,都具有一種獨特的魅力,讀來如飲醇酒,餘味無窮;而那“波光裡的豔影,在我的心頭盪漾”、“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前者色豔而不冗,後者情濃而不俗,無不讓人感受一種恆久的美的力量。
當然,《荷塘月色》與《再別康橋》還有一些相似之處,比如手法的靈活,技巧的嫻熟等等,這裡就不再一一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