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寓言> 中國的寓言故事道理

中國的寓言故事道理

中國的寓言故事道理

  隱喻是寓言的表述方式,與神話這種最具隱喻性的文體比較來看,寓言隱喻則是建立於相似性的基礎之上,並且是以寓言中故事的整體作為喻體的方式呈現出來。

  三人成虎

  魏國大夫龐恭和魏國太子一起作為趙國的人質,定於某日啟程赴趙都邯鄲。臨行時,龐恭向魏王提出一個問題,他說:“如果有一個人對您說,我看見鬧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隻老虎,君王相信嗎?”魏王說:“我當然不信。”龐恭又問:“如果是兩個人對您這樣說呢?”魏王說:“那我也不信。”龐恭緊接著追問了一句道:“如果有三個人都說親眼看見了鬧市中的老虎,君王是否還不相信?”魏王說道:“既然這麼多人都說看見了老虎,肯定確有其事,所以我不能不信。”龐恭聽了這話以後,深有感觸地說:“果然不出我的所料,問題就出在這裡!事實上,人虎相怕,各佔幾分。具體地說,某一次究竟是人怕虎還是虎怕人,要根據力量對比來論。眾所周知,一隻老虎是決不敢闖入鬧市之中的。如今君王不顧及情理、不深入調查,只憑三人說虎即肯定有虎,那麼等我到了比鬧市還遠的邯鄲,您要是聽見三個或更多不喜歡我的人說我的壞話,豈不是要斷言我是壞人嗎?臨別之前,我向您說出這點疑慮,希望君王一定不要輕信人言。”

  龐恭走後,一些平時對他心懷不滿的人開始在魏王面前說他的壞話。時間一長,魏王果然聽信了這些讒言。當龐恭從邯鄲回魏國時,魏王再也不願意召見他了。

  看起來,謠言惑眾,流言蜚語多了,的確足以毀掉一個人。隨聲附和的人一多,白的也會被說成黑的,真是叫做“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所以我們對待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分析,不要人云亦云,被假象所矇蔽。

  涸轍之魚

  莊子家已經貧窮到揭不開鍋的地步了,無奈之下,只好硬著頭皮到監理河道的官吏家去借糧。

  監河侯見莊子登門求助,爽快地答應借糧。他說:“可以,待我收到租稅後,馬上借你300兩銀子。”

  莊子聽罷轉喜為怒,臉都氣得變了色。他忿然地對監河侯說:“我昨天趕路到府上來時,半路突聽呼救聲。環顧四周不見人影,再觀察周圍,原來是在乾涸的車轍裡躺著一條鯽魚。”

  莊子嘆了口氣接著說:“它見到我,像遇見救星般向我求救。據稱,這條鯽魚原住東海,不幸淪落車轍裡,無力自拔,眼看快要乾死了。請求路人給點水,救救性命。”

  監河侯聽了莊周的話後,問他是否給了水救助鯽魚。

  莊子白了監河侯一眼,冷冷地說:“我說可以,等我到南方,勸說吳王和越王,請他們把西江的水引到你這兒來,把你接回東海老家去罷!”

  監河侯聽傻了眼,對莊子的救助方法感到十分荒唐:“那怎麼行呢?”

  “是哇,鯽魚聽了我的主意,當即氣得睜大了眼,說眼下斷了水,沒有安身之處,只需幾桶水就能解困,你說的所謂引水全是空話大話,不等把水引來,我早就成了魚市上的乾魚啦!”

  遠水解不了近渴,這是人們的常識。這篇寓言揭露了監河侯假大方,真吝嗇的偽善面目。諷刺了說大話,講空話,不解決實際問題之人的慣用伎倆。老實人的態度是少說空話,多辦實事。

  魯國少人才

  魯哀公對拜見他的莊子深有感慨地說:“咱魯國儒士很多,唯獨缺少像先生這樣從事道術的人才。”

  莊子聽了魯君的判斷,卻不以為然地持否定態度:“別說從事道術的人才少,就是儒士也很缺。”

  魯哀公反問莊子:

  “你看全魯國的'臣民幾乎都穿戴儒者服裝,能說魯國少儒士嗎?”

  莊子毫不留情地指出他在魯國的所見所聞:

  “我聽說在儒士中,頭戴圓形禮帽的通曉天文;穿方形鞋的精通地理;佩戴五彩絲帶系玉玦(jue)的,遇事清醒果斷。”莊子見魯王認真聽著,接著表示自己的見解:“其實那些造詣很深的儒士平日不一定穿儒服,著儒裝的人未必就有真才實學。”

  他向魯王建議:“您如果認為我判斷得不正確,可以在全國範圍釋出命令,宣佈旨意,凡沒有真才實學的冒牌儒士而穿儒服的一律問斬!”

  魯哀公採納了莊子的諫言,在全國張貼命令。不過5天,魯國上上下下再也看不見穿儒服的“儒士”了。唯獨有一男子漢,穿戴儒裝立於國宮門前。魯哀公聞訊立即傳旨召見。魯哀公見來者儀態不俗,用國家大事考問他,提出的問題五花八門千變萬化,對方對答如流,思維敏捷,果然是位飽學之士。

  莊子瞭解到魯國在下達命令後,僅有一位儒士被國君召進宮,敢於回答問題。於是他發表自己的看法:“以魯國之大,舉國上下僅只一名儒士,能說人才濟濟嗎?”

  這篇寓言很有諷喻意味。真才實學不是靠衣著來裝扮的,形式不能取代實質。一種思想、學說或職業吃香與流行後,就會有人弄虛作假,附庸風雅,藉以謀取私利。

  玉器和瓦罐

  韓昭侯平時說話不大注意,往往在無意間將一些重大的機密事情洩露了出去,使得大臣們周密的計劃不能實施。大家對此很傷腦筋,卻又不好直言告訴韓昭侯。

  有一位叫堂谿(xi)公的聰明人,自告奮勇到韓昭候那裡去,對韓昭侯說:“假如這裡有一隻玉做的酒器,價值千金,它的中間是空的,沒有底,它能盛水嗎?”韓昭侯說:“不能盛水。”堂豁公又說:“有一隻瓦罐子,很不值錢,但它不漏,你看,它能盛酒嗎?”韓昭侯說:“可以。”

  於是,堂谿公因勢利導,接著說:“這就是了。一個瓦罐子,雖然值不了幾文錢,非常卑賤,但因為它不漏,卻可以用來裝酒;而一個玉做的酒器,儘管它十分貴重,但由於它空而無底,因此連水都不能裝,更不用說人們會將可口的飲料倒進裡面去了。人也是一樣,作為一個地位至尊、舉止至重的國君,如果經常洩露臣下商討有關國家的機密的話,那麼他就好像一件沒有底的玉器。即使是再有才幹的人,如果他的機密總是被洩露出去了,那他的計劃就無法實施,因此就不能施展他的才幹和謀略了。”

  一番話說得韓昭侯恍然大悟,他連連點頭說道:“你的話真對,你的話真對。”

  從此以後,凡是要採取重要措施,大臣們在一起密謀策劃的計劃、方案,韓昭侯都小心對待,慎之又慎,連晚上睡覺都是獨自一人,因為他擔心自己在熟睡中說夢話時把計劃和策略洩露給別人聽見,以至於誤了國家大事。

  堂谿公開導韓昭侯的故事告訴我們,有智慧的人很善於說話,能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引出治國安邦的大道理;能夠虛心接受意見、不唯我獨尊的人,才是明智的領導者。

  濫竽充數

  古時候,齊國的國君齊宣王愛好音樂,尤其喜歡聽吹竽,手下有300個善於吹竽的樂師。齊宣王喜歡熱鬧,愛擺排場,總想在人前顯示做國君的威嚴,所以每次聽吹竽的時候,總是叫這300個人在一起合奏給他聽。

  有個南郭先生聽說了齊宣王的這個癖好,覺得有機可乘,是個賺錢的好機會,就跑到齊宣王那裡去,吹噓自己說:“大王啊,我是個有名的樂師,聽過我吹竽的人沒有不被感動的,就是鳥獸聽了也會翩翩起舞,花草聽了也會合著節拍顫動,我願把我的絕技獻給大王。”齊宣王聽得高興,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編進那支300人的吹竽隊中。

  這以後,南郭先生就隨那300人一塊兒合奏給齊宣王聽,和大家一樣拿優厚的薪水和豐厚的賞賜,心裡得意極了。

  其實南郭先生撒了個彌天大謊,他壓根兒就不會吹竽。每逢演奏的時候,南郭先生就捧著竽混在隊伍中,人家搖晃身體他也搖晃身體,人家擺頭他也擺頭,臉上裝出一副動情忘我的樣子,看上去和別人一樣吹奏得挺投入,還真瞧不出什麼破綻來。南郭先生就這樣靠著矇騙混過了一天又一天,不勞而獲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長,過了幾年,愛聽竽合奏的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湣(min)王繼承了王位。齊湣王也愛聽吹竽,可是他和齊宣王不一樣,認為300人一塊兒吹實在太吵,不如獨奏來得悠揚逍遙。於是齊湣王釋出了一道命令,要這300個人好好練習,作好準備,他將讓它300人輪流來一個個地吹竽給他欣賞。樂師們知道命令後都積極練習,想一展身手,只有那個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惶惶不可終日。他想來想去,覺得這次再也混不過去了,只好連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這樣不學無術靠矇騙混飯吃的人,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終逃不過實踐的檢驗而被揭穿偽裝。我們想要成功,唯一的辦法就是勤奮學習,只有練就一身過硬的真本領,才能經受得住一切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