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魚我所欲也> 關於《魚我所欲也》和《萬事莫貴於義》閱讀附答

《魚我所欲也》和《萬事莫貴於義》閱讀附答

關於《魚我所欲也》和《萬事莫貴於義》閱讀附答

  閱讀《魚我所欲也》和《萬事莫貴於義》,完成小題。(8分)

  【甲】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闢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選自《孟子.告子上》)

  【乙】子墨子曰:“萬事莫貴於義。今謂人曰:‘予①子②冠履③而斷子之手足,子為之乎?’必不為。何故?則冠履不若手足之貴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殺子之身,子為之乎?’必不為。何故?則天下不若身之貴也。爭一言④以相殺,是貴義於其身也。故曰:萬事莫貴於義也。”(選自《墨子》)

  【註釋】①予:給,送。②子:你,代詞。③履:鞋子。④一言:一句話,即關係到正義與非正義的一句話。

  小題1:.解釋下列劃線的詞。(2分)

  (1)故患有所不闢也( ) (2)今謂人曰( )

  小題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予子天下,而殺子之身,子為之乎?

  小題3:.【甲】文運用比喻論證來闡明觀點,具體來說是用舍魚而取熊掌這個比喻來

  闡述 的觀點;【乙】文論證層層深入,首先論證了帽子鞋子不如手腳珍

  貴 ,其次論證了天下不如生命珍貴,然後論證了生命不如義珍貴,最後強調了

  的中心論點。(2分)

  參考答案:

  小題1:患:禍患,災難 謂:對……說(2分)

  小題1:(1)如果人們想要的東西沒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麼,凡是一切可以保住生命

  的手段哪有不採用的呢

  (2)送給你天下,卻要你的性命,你願意這樣做嗎?

  評分說明:關鍵詞翻譯正確,語句通順,意同即可。每小題2分,共4分

  小題1:捨生取義 萬事莫貴於義(一切事物沒有比正義更可貴)(2分)

  (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詞語意思的能力。文言實詞的`考查,最常見的命題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個詞讓學生作解釋。要求解釋的詞,一般為常見實詞,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往往是命題的重點,當然也應該成為同學們備考的重點。(2)這是文言文句子理解並翻譯考點。翻譯文句是中考文言文閱讀必考題型之一。翻譯文句,應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翻譯文句時要做到字字落實,要特別注意對關鍵詞語的把握,著眼於表達原句的意思,一般用對譯法、替換法、調整法、保留法、增補法、刪削法等辦法進行翻譯。這裡學生應注意“如使”“為”等文言詞語的理解。(3)這是考查對文言文中心主題理解和表達。學生亮出的觀點要明確,最好能圍繞原文觀點,理解作者的感情,從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調入手,細細品味詞句所包含、表達的思想感情。因為,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是統領全文的“神”,要品味詞句所包含、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不從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調入手,分析品位的結果就很有可能會與原文情感相悖。這裡應找出表明兩篇文章觀點的主旨句,正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