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余光中> 余光中《黃繩系腕》簡介

余光中《黃繩系腕》簡介

余光中《黃繩系腕》簡介

  【余光中《黃繩系腕》內容簡介】

  本書彙集了臺灣當代著名作家余光中在不同年代的散文佳作,主題豐富,包括作者旅居國外的經歷、讀書的體會、對祖國故土和文化的眷戀、四個女兒的成長故事等,充分體現了其既要“知性”又要“感性”的散文寫作風格。筆觸開闊大氣,文章引經據典,語言幽默生動,可讀性強。

  【余光中簡介】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生於南京,臺灣著名詩人、散文家、譯家和評論家,影響遍及華人世界。

  1947年入金陵大學外語系,1949年隨父母遷香港,次年赴臺,就讀於臺灣大學外文系。後赴美國進修,獲愛荷華大學士學位。曾任臺灣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主任等,亦曾受邀為海內外多所大學任客座教授。

  寫詩、散文、評論,做譯,自稱為寫作的四度空間。著有詩集《蓮的聯想》、《白玉苦瓜》等,散文《逍遙遊》、《聽聽那冷雨》等,評論集《藍墨水的.下游》、《舉杯向天笑》等,譯有《理想丈夫》、《不可兒戲》、《溫夫人的扇子》、《老人與海》等,主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秋之頌》等,合計七十種以上。

  余光中是名副其實的“鄉愁詩人”、“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曾自言 :“大陸是母親,臺灣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歐洲是外遇。”

  凡我在處,就是中國,讀書人應該有這樣的自信。對於成為遊子的作家,手中真正能夠把握的利器就是母語。中文在握,就是故鄉在握。每多寫一個字,從倉以來所有敏感的心靈都與我們同在。 

  ——余光中

  【余光中《黃繩系腕》精彩書摘】

  我的散文觀

  余光中

  知性與感性的把握與調配,也是散文的一大藝術。知性重客觀,感性憑主觀。知性重分,感性憑直覺。知性要言之有物,持之成理,感性要言之有情,味之得境。散文佳作往往能相容二者,而使之相得益彰。諸葛亮的《出師表》本是公文,卻寫得真情流露;杜牧的《阿房宮賦》顯為美文,卻由感性轉入知性,以史為戒,力貶奢華。而同一散文大家之作,知性與感性的比重也變化多姿。例如蘇軾論人之作,《晁錯論》絕少抒情,至於《范增論》、《賈誼論》、《留侯論》,則抒情一篇濃於一篇。《方山子傳》又別開生面,把抒情寓於敘事而非議論。而《喜雨亭記》、《凌虛臺記》、《超然臺記》、《放鶴亭記》、《石鐘山記》等五記,卻在抒情文中帶出議論,其間情、理的比重各有不同,但知性與感情均有交匯。

  所以太硬的散文,若急於說教或矜博,讀來便索然無趣。而太軟的散文,不是一味縱情,便是隻解濫感,也令人厭煩。其實不少所謂“散文詩”或“美文”之類過分純情、唯感,溺於甜膩的或是悽美的空洞情調,結果只怕是美到“媚而無骨”,雅到“俗不可耐”。這種陰柔的風氣流行於我年輕時代的文壇,所以早年我致力散文,便是要一掃這股脂粉氣。我認為散文可以提升到更崇高、更多元、更強烈的境地,在風格上不妨堅實如油畫,遒勁如木刻,宏偉如建築,而不應長久甘於一張素描、一幅水彩、一株盆栽。當時我向往的不是小品珍玩,而是韓潮蘇海。我投入散文,是“為了崇拜一枝男得充血的筆,一種雄厚如斧野獷如碑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