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余光中> 余光中《風鈴》賞析

余光中《風鈴》賞析

余光中《風鈴》賞析

  余光中一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翻譯,自稱為自己寫作的“四度空間”,被譽為文壇的“璀璨五彩筆”。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余光中《風鈴》賞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余光中《風鈴》原文】

  我的心是七層塔簷上懸掛的風鈴

  叮嚀叮嚀嚀

  此起彼落,敲叩著一個人的名字

  ——你的塔上也感到微震嗎?

  這是寂靜的脈搏,日夜不停

  你聽見了嗎,叮嚀叮嚀嚀?

  這盅人的音調禁不勝禁

  除非叫所有的風都改道

  鈴都摘掉,塔都推倒

  只因我的心是高高低低的風鈴

  叮嚀叮嚀嚀

  此起彼落

  敲叩著一個人的名字

  【余光中《風鈴》賞析】

  這首詩看上去像首情詩,有不少人把它作情詩來看。實則不然。《風鈴》是余光中的一首抒情詩,詩人以風鈴為載體,表達出一個遊子對故人的無限牽掛和對祖國母親刻骨銘心的'思念。這首詩是余光中在香港中文大學教書期間寫的。此時,他已年逾五旬。對故鄉對大陸對祖國的牽掛和思念之情,與日俱增。

  這首詩在表現手法上,詩人主要運用了象徵。以高塔上懸掛著的不斷鳴響的風鈴,象徵自己那顆日夜思念祖國的心。抒寫了自己對祖國的刻骨鏤心綿綿不盡的思念之情。

  這首詩在語言上也頗有特色。句式長短相間,錯落有致。讀起來,恍若大珠小珠落玉盤,和諧悅耳。給人以強烈的節奏感。同時,又反覆運用擬聲詞“叮嚀叮嚀嚀”和動詞“敲叩”,形成一種跌宕起伏的旋律感。把詩人波瀾起伏的情感變化,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

  可以說,這首詩在思想性和藝術性上,皆臻於完美。

  詩歌塑造了一個鮮明的藝術形象——“七層塔簷上懸掛的風鈴”,它象徵著詩人的心。詩人的心就像風鈴,日夜不停地“叮嚀叮嚀嚀”。“這是最寂靜的脈搏”,這是在叨唸著一個人的名字。故人何處,幾時重逢!秋窗風雨黃昏,詩人問風,風報以殘枝敗葉般的蕭瑟;問雨,雨報以淚眼迷離般的休慼。然而詩人抱定了堅定的信念:“除非叫所有的風改道,鈴都摘掉,塔都倒掉”。縱使天荒地老,此生已種下不老的相思。

  《風鈴》的語言質樸、平實,很口語化,通俗易懂。其句式長短相間,參差錯落,吟誦起來,富有節奏。詩間反覆出現擬聲詞“叮嚀叮嚀嚀”和動詞“敲叩”,創造出一種聲的意象,具有較強的音律美,給人以聽覺上的享受。

  細品《風鈴》,不難發現詩中隱含著一種理性的情感美。詩歌以詩人的情感脈絡為線索,表達的感情時起時伏,使讀者產生強烈的共鳴。開始,詩人的心懸得老高,從未放下,表達了自己的思念之情從未變化,感情凝重而深沉。接著,詩人的心“禁不勝禁”,熾熱的感情終於噴湧而出。這是感情發展的高潮。最後,詩人的感情有了理智的收斂,又回到深沉的基調上來。這一跌宕起伏的情感變化,使得讀者的情感與詩人的情感完全融為一體。

  《風鈴》的結構別緻雋永,藝術上富有特色。詩作有《詩經》中“復沓”之藝術遺風,首尾詩句相互照應,反覆吟詠,深化主題。既有現代詩形式上的自由、灑脫之美,又有古詩的嚴肅莊重之美。難怪有人說,喜歡《風鈴》的人,他一定喜歡古詩。詩的語言雖然平樸,但詩人遣詞上獨具匠心。“七層塔簷”,給人以極高的感覺,使人感覺到詩人唯有思念之情高於一切,其思念程度何其之深。“惱人”、“禁不勝禁”,反映出詩人由於長期的思念,以致忐忑不安、輾轉反側的心境。“高高低低”則透露出詩人一種淡淡的憂鬱和無限惆悵的思緒。

  《風鈴》一詩,沒有李白舞長劍而歌的狂放,沒有蘇子“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眼”的消沉。它自然、清麗、樸實無華,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是思想性和藝術性極高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