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岳陽樓記> 《岳陽樓記》中考閱讀理解與答案

《岳陽樓記》中考閱讀理解與答案

《岳陽樓記》中考閱讀理解與答案

  《岳陽樓記》中考閱讀理解

  (一) 閱讀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完成1-4題。( 12 分)

  1、下面一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 2 分)

  A .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人持湯沃(《送東陽馬生序》)

  B .朝而往,暮而歸(《 醉翁亭記》) 朝 服衣冠(《 鄒忌諷齊王納諫》)

  C .前人之述備矣 屬予作文以記之.

  D .山間之朝暮也(《 醉翁亭記》) 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曹論戰》 )

  2、解釋下列加點的字。( 2 分)

  (1)薄.暮冥冥 ( ) (2)多會於.此 ( )

  (3)春和景.明 ( ) (4)不以. 物喜 ( )

  3、譯文中畫線的句子。(4 分)

  ①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譯文:

  ② 微斯人,吾誰與歸? 譯文:

  4、本文要表達的主要觀點是什麼?(用原文回答)( 2 分)

  答: 5、《岳陽樓記》 中寫到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在我們的當今社會有沒有像古仁人那樣為了他人或工作,不計得失、默默奉獻的人物?請舉出一例,並對他(她)的精神作簡評。( 2 分)

  答案:1、(2分)B 2、(2分)(1)迫近 (2)在,到 (3)日光 (4)因,因為 3、(4分) ① 這就是岳陽樓盛大壯觀的景象。(或這就是岳陽樓的雄偉景象。) ②(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和誰一道呢?(或“除了這種人,我和誰一道呢?”) 4、(2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5、(2分)無固定答案。

  (二)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6-8題。(10分)

  6、請解釋選文中加點的詞語。(2分)

  (1)去國懷鄉( ) (2)春和景明 ( )

  7、請用現代漢語譯選文中畫橫線的句子。(1分)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譯文:

  8、選文中的“其喜洋洋者矣”是不是一種“樂”,“ 後天下之樂而樂”於是一種“樂”,說說這兩種“樂”有什麼不同。(2分)

  答案:6.(1)離開 1分。(2)日光,1分 7.處在高高的廟堂上,則為平民百姓擔憂;處在偏遠的江湖中,則替君主擔憂。1分,意思對即可。 8.前者因個人的“得”而樂,是一己之樂。1分;後者是因天下百姓的“樂”而樂,1分。意思對即可。

  (三)閱瀆下面文言文,完成9—14題。(19分)

  9、用“/”為第④段中劃線句斷句(斷三處,不要求加標點)。(3分)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

  10、解釋下面句中的加點詞。(4分)

  (1)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_______ ⑵予觀夫巴陵勝.狀_______

  (3)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__________ ⑷是.進亦憂,退亦憂__________

  11、用現代漢語譯下面句子。(4分)

  (1)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譯文:

  (2)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譯文:

  12、用原文的語句回答下面問題。(3分)

  (1)第③段中,描寫水面月光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描寫水中月影的句子是 _________ _。

  (2)體現“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②③段運用____________的寫作手法,描寫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象,表現了遷客騷人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兩種心情。

  14、第④段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懷?(2分)

  答案:9.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每標對一處得1分,共3分) 10.(1)放晴 (2)優美的,好的 (3)一起 (4)這,這樣(每空l分,共4分) 11.(1)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2)(他們)觀賞景物的感受,怎能沒有差別呢?(每句2分,共4分) 12.(1)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每空l分,共3分) 13.對比 悲 喜(每空l分,共3分) 14.抒發了作者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的'濟世情懷。(2分)

  (四) 閱瀆下面文言文,完成15—17題。(12分)

  15、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1)政通人和,百廢俱興 ( ) (2)屬於作文以記之 ( )

  (3)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 ) (4)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 )

  16、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 譯文:

  (2)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 譯文:

  17、文中“廟堂”、“江湖”分別指什麼?對於“古仁人”這種“進亦憂,退亦憂”的態度,你有何評價? (4分)

  答: 答案:15.(1)通“俱”,全、皆 (2)同“囑”(3)各種景象 (4)向南直到 16.(1)到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各種荒廢了的事業都興辦起來了(2)我曾經探求·過古時候品德高尚者的思想感情,或許和上面兩種人的心情不同,為什麼呢? 17.①“廟堂”指朝廷(或:在朝、為官),“江湖”指民間(或:在野、為民)。②值得肯定:不管是為官為民,都應關心國事,心繫天下;不予肯定:其一味宣揚忠君的思想和態度有歷史侷限。

  (五) 閱瀆下面文言文,完成18—18題。(9分)

  18、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

  (1)薄暮冥冥 ( ) (2)憂讒.畏譏 ( )

  (3)沙翔集( ) (4)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 ) 19、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譯文:

  20、距離范仲淹近千年的現代人,是否還有必要具備“古仁人之心”?請闡述你的看法。(3分)

         答案:18.(1)昏暗的樣子 (2)說別人壞話(說壞話) (3)鳥停息在樹上(棲息) (4)朝廷(4分,每詞1分) 19.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2分) 20.有必要具備“古仁人之心”。(1)因為現代社會競爭激烈,成敗得失是人生常事,需要我們擺正心態、豁達面對,練就一顆堅強的心才能立於競爭前列; (2)雖然我們身處和平發展年代,但是還會面臨許多困難,需要我們以天下為己任,居安思危,吃苦在先,享樂在後,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的民族立於國際強林之中。(3分,要求從“曠達胸懷”和“崇高抱負”兩方面回答,只寫一方面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