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渡工與老師》閱讀理解及參考答案

《渡工與老師》閱讀理解及參考答案

《渡工與老師》閱讀理解及參考答案

  ①老師說自己像渡工,渡工說我也像老師,但比不上老師。

  ②老師出了一道作文題目,叫《渡工》,有一名學生寫到:不管暴雨、烈日、嚴寒、酷暑,您總是撐著篙打著槳,把一批又一批的旅客,儘快地送往彼岸。年深日久,白雪壓住了您的雙鬢,銀霜爬滿了您的鬚眉,寒風吹皺了您的額頭,浪花打彎了您的腰背,可您還是那樣,渡來渡去,沒有片刻停留。遠行的人透過您的渡船,早已去萬里之遙,而您還在原地周旋。

  ③有人問您,想不想棄舟登岸,遠行千里?

  ④您說,想。但渡口需要我,我就不能擅離職守。為了讓更多的人遠行,我也樂於在此獻身。

  ⑤啊,透過您那厚實的胸,我看到了一顆赤誠的心。

  ⑥老師改這篇作文的時候,只批了一個硃紅色的“閱”字。第二天,他又出了一道作文題,名字叫《你眼中的老師》。

  ⑦還是那位同學,最先交了作文,老師接過一看,題目不錯——《你眼中的老師》,可是內容卻遠沒有上篇豐富,通篇只有一句話:“這篇作文昨天已經作過。”

  ⑧老師這回連“閱”字也沒簽,只是到附近的供銷站去買回了一箱蠟燭。那時,這地方還沒通電。

  ⑨十多年過去了,一位年輕的工程師到這地方勘察,這河上要架一座六車道的大橋,上下幾層都能通車的那種橋,城裡人管那叫立交橋。

  ⑩工程師去請老師參加奠基典札,老師一看工程師就是當年寫一句話作文的學生,就對他說你還應該請老師的老師。工程師點點頭,就去了。於是,奠基儀式上,就有兩位白髮老人參加了剪綵,一位手指細點,中指第一關節處有厚厚的老繭,那是筆桿磨下的痕跡。還有一位手指極粗,狀如老樹根,老繭很多,但大都集中在掌心,那是竹篙刻下的印記。

  ⑾當晚有酒會,燈光耀眼,但工程師執意拉了電閘,點起了蠟燭,說今天舉行燭光晚會。

  1、①文章主要記敘了哪兩件事?

  ②這兩件事相隔的時間是多少年?

  ③文中主人公是誰?

  2、文章第(2)段畫線句子用的修辭手法是_____________從這組句子裡你能感受到什麼?

  3、文章第(7)段中“這篇文章昨天已經做過”的含義是。

  4、文章第(8)段寫道“老師這回連‘閱’字也沒簽,只是到附近的供銷站買了一箱蠟燭”這裡蘊涵了老師的什麼心理活動?

  5、文章第(10)段“老師的老師”指誰?老師為什麼這樣稱呼他?

  6、文章最後一段寫“當晚有酒會,燈光耀眼,但工程師執意拉了電閘,點起了蠟燭,說今天舉行燭光晚會”。其用意是

  7、聯絡全文內容與生活實際,說說你對文章第(1)段文字的理解。

  《渡工與老師》答案:

  1、①學生寫作文與老師批作文;舉行大橋奠基儀式。②時間相隔十多年、③ 老師

  2、排比擬人(1)渡工的職業是辛苦的 (2)為了渡口的需要,渡工一直堅守自己的崗位,表現渡工的敬業與獻身精神。

  3、學生心目中已把老師的形象寄寓在渡工的形象之中了,他們的敬業與獻身精神是一致的。

  4、(1)老師理解了學生文中那句話的含義;(2)為自己的`工作被學生理解而欣慰並受到鼓舞,決定把自己的畢生精力獻給教育事業。

  5、渡工、老師自覺地以渡工為榜樣,學習他的敬業精神與獻身精神,要把自己的畢生精力獻給教育事業。

  6、表示自己對老師的感謝與尊敬。

  7、老師說:自己像技工”,是因為老師已自覺地以富有敬業與獻身精神的渡工為榜樣戰鬥在教育戰線上,渡工說:我也像老師但比不上老師”是因為渡工也在向老師學習他的精神,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在渡口擺渡,不擅離職守,他所以說他不如老師是渡工自謙的說法。同時社會上人們認為老師的職業是傳授知識、塑造人類靈魂的職業,是樹人的職業,所以更偉大。這是一道開放性的題,學生可以有多角度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