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大班美術教案《我設計的小區》> 大班《我設計的小區》美術教案(精選5篇)

大班美術教案《我設計的小區》

大班美術教案《我設計的小區》

  大班《我設計的小區》美術教案(精選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我設計的小區》美術教案(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我設計的小區》美術教案1

  活動目標

  1、在觀察小區的基礎上,能嘗試運用各種繪畫形式,大膽設計自己喜歡的小區。

  2、體驗美術創作的樂趣。

  3、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4、願意參加美術活動,感受繪畫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

  1、透過家園聯絡欄,請家長帶孩子瞭解小區裡有什麼?能幹什麼?

  2、同幼兒照片收集小區照片並一起佈置主題牆。

  3、組織談話活動,交流小區的建築和各種設施、景觀等。

  材料準備:

  1、粗、細不一的記號筆、水彩筆、油畫棒、畫紙若干。

  2、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幼兒隨老師進活動室。

  二、基本部分。

  1、談話:你喜歡自己住的小區嗎?為什麼?(啟發幼兒說一說,小區裡都有什麼是你最喜歡的)

  2、請幼兒共同欣賞有關小區的多媒體課件。

  3、提問:今天我們也來當小小設計師,設計一個小區,你會將小區設計成什麼樣子?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你想設計什麼樣的小區。

  4、想好了嗎?就請小朋友畫出你心中最美的小區。

  5、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發揮想象設計自己喜歡的小區。

  6、區的加畫面的趣味、講評作品:啟發幼兒以推銷員的口吻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小區。

  三、結束部分:

  幼兒收拾物品,同老師一起佈置“我設計的小區”畫展。

  延伸活動:在班級進行“我的小區”建構活動。(附照片)

  活動反思:

  當孩子都畫完後,我沒有請所有孩子都上來講解自己的作品,而是讓孩子們相互欣賞,請個別的幼兒說說自己的畫。一是因為人太多,孩子沒有那麼長的耐力和注意力。二是每個孩子都想要展示自己的作品,我讓他們相互欣賞,不但滿足了幼兒的想展示自己作品慾望也讓孩子在欣賞到他人作品的同時學習到同伴的長處。

  大班《我設計的小區》美術教案2

  學習重點:進一步理解加法和減法的實際意義。

  學習難點:練習用3個數字來編算術題。

  學習活動:新建小區

  一、活動目標:

  1、根據不同的畫面進行講述,並列出相應的算式,從而感知加減法算式表達的數量關係。

  2、培養幼兒積極的思維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3、積極探索數學活動,樂於講述探索過程。

  二、活動準備:

  1、教具:七座房子、三幅畫、數字1-6、符號 、-、=。

  2、人手三幅圖片,筆、鞭炮6串、自制金牌、銀牌若干。

  三、活動過程:

  1、複習鞏固:開火車

  以前我們玩過數字4、5的開火車遊戲,今天,何老師帶大家要玩數字6的開火車遊戲。

  嘿嘿!我的火車一點開,你的火車幾點開?嘿嘿!我的火車5點開。(集體、個別)

  2、情境感知---看圖學習6的第一組加減法.

  你們看,火車已經把我們開到新建的小區裡,一共有7個小區,有1號、2號、3號、4號、5號、6號小區,聽說小區裡有許多美麗的花,這麼漂亮的小區你們想不想進去參觀參觀啊(電話響)是小區的保安打來的,說這7個小區裡分別有三副圖片,請我們小朋友分別用三句話來講述圖上的事情,要是誰能正確的說出這事情的話就能順利的進入小區。你們願不願意來說一說(願意),那好,就請我們小朋友開始去說一說吧。

  1)幼兒第一次探索操作---看圖講述

  (1)問:請你來說一說,你選擇到幾號小區的?裡面講了一件什麼事情?(花盆裡有5朵紅花,1朵白花、花盆裡一共有6朵虎)集體驗證,並集體把這件事講述。

  (2)分別請到其他小區的'小朋友來講述(得到大家驗證後,再集體講述)。

  小結:呀,我們小朋友真能幹,一下子就能把7個小區裡的事情講的很清楚了,保安還誇我們都是最聰明的小客人呢。趕快表揚表揚自己。

  2)幼兒第二次探索操作---邊講述邊列出算式

  (電話再次響起),又是小區的保安打電話給何老師,說,它還想考考我們小朋友,剛才是讓小朋友分別講了7個小區裡的事情,現在讓小朋友根據剛才講的事情分別用一道算式題把它記錄下來。

  1)交代幼兒操作要求

  2)集中提問:這件事你用一道什麼方法的算式記錄下來?為什麼用加法算式?請一位小朋友上來邊講邊記這道加法算式。(1 6=7)大家一起把算式讀兩遍。小朋友除了用這3數字列出一道加法題,還可以用這3個數字列出其它題目嗎?幼兒依次類推,分別得出其他三個算式。6 1=7、7-1=6、7-6=1。再次把算式認讀兩遍。

  3、體驗理解---互換規律

  1)請幼兒觀察這些算式題,他們有個小秘密?看誰先能找出秘密來。

  小結:1 6=7、6 1=7數字相同,位置不同。但總 數不變,所以看到1 6=7,馬上就想到61=7。我們把它稱做為朋友題。同樣看到7—1=6,馬上就想到7—6=1。我們也把他們稱做為朋友題。

  2)練習互換,老師拿出題卡,請我們小朋友馬上說出他的朋友題是誰?1 6=7(6 1=7)、7-1=6(7-6=1)

  4、內化遷移---幼兒遊戲

  遊戲:夜鞭炮

  新建的小區建成了,許多居民都要搬新家了,我們為他們放鞭炮吧,但是有個要求:每個鞭炮裡面也藏著一個算式題,要是誰能把算式答對,鞭炮就能放的很響,而且還能得個小紅花,同樣,要是沒能把算式答對,鞭炮就放不響。

  (2)每次請每隊選一個小朋友參加進行比賽,看看到最後那隊得到的小紅花最多,那麼就能得到金牌。

  小結:頒發遊戲中金牌得主、銀牌得主。

  四:活動結束:開火車是誰打電話來了?哦,保安來電話,邀請我們去參觀另一個新建小區,你們高不高興?我們坐火車去好嗎?帶小朋友開火車離開活動室。

  五:活動延伸:

  1、繼續探索7的第二、第三組加減。

  2、利用區域活動,進一步鞏固看圖列式。

  大班《我設計的小區》美術教案3

  活動目標:

  1、樂意和同伴一起佈置“我的小區”,學習用優美的語言作出完整地意思表達。

  2、嘗試為“我的小區”設計各種標記,體驗大膽嘗試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小朋友為小區製作的房子和兒童樂園設施等。

  2、“我的小區”場地佈置。

  活動過程:

  一、介紹自己的作品:

  1、今天大家一起來建造“我的小區”,好嗎?小朋友已經為小區造了很多東西。請小朋友向大家介紹一下。(我為小區造了……)

  2、現在大家就來佈置“我的小區”吧。出示“我的小區”建設場地,請小朋友把為小區造的東西放到“我的.小區”裡面。

  3、“我的小區”造好了,你們喜歡“我的小區”的什麼地方?為什麼?

  4、教師小結:“我的小區”裡有高高低低的房子、高高的樹、綠綠的草坪、還有美麗的花朵。小區裡的兒童樂園是大家最喜歡的,看,有滑滑梯,有翹翹板,還有數字龍船。小區的停車場可真大呀,裡面肯定能停許多許多的車。哇!我的小區真美。

  二、幼兒設計標記:

  1、大家想不想來為“我的小區”設計一些標記呀?好,趕快想一想你要為小區的哪裡設標記呢?

  2、幼兒開始設計,把設計好的標記放到你要為小區設計標記的地方。鼓勵孩子大膽想象,設計出各不相同的一個或多個標記。

  三、討論:

  1、你為小區的什麼地方設計了標記?這個標記告訴了我們什麼?

  2、找到明顯的標記讓孩子猜猜,這是什麼標記,告訴我們什麼?

  總結:標記要一看就能讓看的人明白它告訴了我們什麼。

  四、討論殘疾人標記:

  1、老師也為小區送來了標記。出示標記,這是什麼標記呢?(殘疾人的標記)

  2、討論:小區裡需不需要這個標記?說需要的孩子說說這個標記應該放在哪裡?為什麼要放在這裡?

  3、你在哪裡見過這個標記?

  這個標記告訴我們這裡有殘疾人通道,可以方便那些行動不方便的人。

  總結:孩子們今天為小區設計了那麼多的標記,真了不起!為自己鼓鼓掌吧。(南站中心幼兒園朱潔豔)

  大班《我設計的小區》美術教案4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一些常見的公用設施,知道它們給大家帶來的好處,是我們不說話的“朋友”。

  2.激發對公用設施的喜愛和愛護之情。

  3.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活動準備:

  1.自制多媒體課件《不說話的朋友》

  2.準備《未來小區》的畫板、各種公用設施的小圖片。

  活動過程:

  一、激發參與活動的興趣。

  1.利用多媒體課件,引起幼兒興趣。(課件1)

  2.參觀文化廣場的公用設施,交流生活中常見的公用設施。

  (課件2)提問:你看到有哪些東西是為我們服務的?

  二、認識路燈和健身器材的作用,萌發愛護公用設施的意識。

  1.認識路燈的作用。(課件3)

  2.討論:路燈是我們的朋友,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我們的朋友呢?

  3.瞭解健身器材及其作用。(課件4)小結:所有這些東西對我們都很有用,給予我們很大幫助。可真像我們的朋友。這些朋友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公用設施”。

  三、引導幼兒回顧自己熟悉或曾經使用過的公用設施

  進一步累積知識經驗。

  1.幼兒討論,說說自己認識的公用設施。

  2.欣賞各種公用設施。(課件5)

  四、我為小區請“朋友”。

  1.展示“未來小區”畫板,激發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2.請幼兒為小區請朋友。幼兒操作,自由交流。

  活動延伸:

  1.在日常生活中繼續探索更多的公用設施,並和同伴一起分享。

  2.在美工區設計未來的公用設施。

  大班《我設計的小區》美術教案5

  一、教學目標:

  1、關注池塘水面倒影及其變化,理解散文意境。

  2、設法使水面成像併發生變化,體驗創造的樂趣。

  二、重點:觀察水面成像及發生的變化

  三、難點:比較原件和複製品的區別

  四、活動準備

  1、一個有風的日子

  2、小區的池塘邊放置若干只裝滿水的大臉盆

  五、活動過程

  ●看一看

  幼兒有序坐在池塘邊,靜靜地觀看水面的變化。(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說一說

  請幼兒說說看到了什麼,它們是怎麼樣的?

  引導幼兒比較倒影和真正的東西有什麼不一樣?

  什麼時候倒影變了?變得怎麼樣了?

  ● 聽一聽

  請幼兒邊觀看水面變化,邊欣賞教師朗誦散文。

  請幼兒學用散文中的“X的變X了”的句型,表達眼前看到的景象,進一步感受散文的意境。

  ● 做一做

  幼兒分組,請幼兒把裝水的臉盆當做池塘,觀察被風吹的臉盆,製造水面哈哈鏡

  啟發幼兒移動裝水的臉盆,自選一處與眾不同的景物進行成像,仔細觀察,說說看到了什麼?

  啟發幼兒設法使水面成像發生變化,如搖晃臉盆、吹動水面等,體驗創造的快樂

  ● 想一想

  引導幼兒互相觀看交流,比較原件和複製件的區別,體驗發現的樂趣。

  結合散文的內容,進一步理解散文的意境。

  附散文:

  小池塘

  圓圓的小池塘,像一面亮亮的小鏡子。

  小草照照,好青好青。小樹照照,好綠好綠。小花照照,好美好美。

  你照照,我照照,風娃娃也要照照。照一照,哈哈笑:圓的變扁了,扁的變圓了,彎的變直了,直的變彎了。

  亮亮的小鏡子,變成有趣的哈哈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