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走散的炊煙》 閱讀答案

《走散的炊煙》 閱讀答案

《走散的炊煙》 閱讀答案

  閱讀理解在回答時能用原文整合作答的不用自己的話答,這是一條黃金法則。因為主觀閱讀題考查的是學生有沒有看懂文章,不是對文章的看法,原文是最接近作者寫作意圖的內容,用原文或者將原文詞、句變化調整後作答可以避免出現錯誤觀點。

  走散的炊煙

  惟一不變的是炊煙。

  就在村莊之上,就在樹梢之上,就在一群麻雀之上。

  秋天老了,是冬天;炊煙老了,是新的炊煙。

  炊煙可以自由散去,但根是散不去的。它的根無處不在,在故鄉的天空中,在故鄉的大地上,在那濃得化不開的雲彩下,在一塊鵝卵石與另一塊鵝卵石的縫隙裡。

  天空是不會散的,大地也不會散,就像母親,那麼忠貞,那麼堅忍,在遊子的心中,在魚尾紋的最深處。

  就是那一地的炊煙呀。

  從樹梢上繞出來,從房脊上站起來,爬上草垛的幾片枯葉,輕輕淡淡地籠住天空的幾聲鳥鳴,然後就走了。

  只留下鳥鳴,只留下草垛,只留下房脊,只留下樹梢。

  還有母親,還有一村的房子。

  就像我一樣走了,走得纏綿fěicè________,走得蕩氣迴腸。我知道,這是我和炊煙都無法把握的,因為我和炊煙都把根丟了。

  把根丟在了村莊。

  其實,只要我摸著炊煙回去,我就會找到我的村莊,我的房子,還有那一地的鳥聲,還有站在大門口,手搭涼棚,向遠方遙望的白髮蒼蒼的母親。

  我無法活得像浮萍一樣瀟灑,它可以連根都不要,但是我無法做到。

  母親手指炊煙,她說人活著就要像這炊煙,要不停地向上走。那一年我就記住了炊煙,記住了頭頂zhàn lán________的天空,記住了母親的'話,記住了炊煙的方向。於是我堅韌不拔地向前走,冥冥之中被一種東西手臂一般地召喚著。

  後來我就離開了村莊。後來我就遊走了,像一縷炊煙一樣,從村莊的上空,從母親的眼神裡,從我所鍾愛的鳥聲中,遊走了。

  從此,我在村莊的那一片天空的背影裡,寂靜地消失。

  一縷縷飄得太遠的炊煙,遠過了母親呼喚的聲音,遠過了村莊的溫暖,遠過了一顆心到另一顆心的距離。

  從村莊走出去,你就是在漂泊了。走自己的路,卻是在別人的土地上,說自己的話,卻包圍在陌生的方言中,除了被村莊焐熱的心,你正在一點一點地被融化,被異地的風,被異地的水。可是我卻無法學得像浮萍一樣,可以隨遇而安,可以隨意地在一處地方駐紮下來,並且把它作為自己的家園。

  所以,我還是村莊的,我只能是我的村莊的。

  我不過是那一縷走散了的炊煙。

  1.根據注音寫漢字。

  (1)fěi cè________(2)zhàn lán________

  2.解釋下列詞語。

  (1)蕩氣迴腸________(2)隨遇而安________

  3.這篇文章的體裁是什麼?貫穿於全文的線索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故鄉那麼多事物中,作者為什麼要選擇那嫋嫋繞繞的炊煙作為意象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這篇文章語言優美,用詞精確,尤其是一些句子中的動詞用得十分貼切,請你列出兩句來具體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結尾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散的炊煙》閱讀答案

  1.悱惻 湛藍

  2.(1)(文章、樂曲等)十分動人,這裡指人的感情十分動人。(2)能適應各種環境,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滿足。

  3.散文,炊煙。

  4.因為炊煙的飄忽不定與遊子的漂泊有著外在的相似;而炊煙的根在村莊,遊子的根在故鄉,二者又存在著內在的聯絡,所以作者選擇炊煙作為意象是頗有道理的。

  5.如“從樹梢上繞出來”;“從房脊上站起來”。“繞”寫出炊煙的飄忽之態;“站”用擬人的方法形象地寫出炊煙在無風的狀態下向上冒的形態。(言之有理即可)

  6.說明作者思鄉之切。炊煙會斷、會散、會滅,但炊煙也有根;故鄉的兒女會走、會飛、會一去不復返,但心中的思鄉之情不會因為時空的變化而削弱、消散,所以說“我不過是那一縷走散了的炊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