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著母親過馬路》閱讀答案
牽著母親過馬路是一件平常的事情,為什麼作者對它印象深刻?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牽著母親過馬路》閱讀答案。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牽著母親過馬路
①週末下午偕妻兒回家,年近花甲的母親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買點好菜招待我們。母親說:“你們回來,媽給你們煮飯,不是受累,是高興呀!”我便說:“我陪你去吧!”母親樂呵呵地說:“好,好,你去,你說買啥媽就買啥。”
②到菜市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橫穿一條馬路。正是下班時間,大街上車來車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齡大了,母親的雙腿顯得很不靈便。她提著菜藍,挨著我邊走邊談些家長裡短的生活瑣事,我寬容地耐心地聽她訴說。樹老根多,人老話多,母親這把年紀,自然絮絮叨叨,別人不願聽,兒女們還能不聽?
③穿過馬路,就是菜市了。母親突然停了下來,她把菜籃挎在臂彎,騰出右手,向我伸來……
④一剎那間,我的心靈震顫起來。這是一個多麼熟悉的動作呀!
⑤上小學時,我每天都要穿過一條馬路才能到學校。母親那時在包裝廠上班,學校在城東,廠在城西,母親擔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過馬路才折身回去上路。橫穿馬路時,她總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牽著手走到馬路對面。然後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囑:“過馬路要跟著別人一起過……”
⑥二十多年過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長成一雙男子漢的大手,昔目的泥石路已經變成柏油路,昔日年輕的母親已經皺紋滿面,手指枯瘦,但她牽手的動作依然如此嫻熟。她一生吃了許多苦,受了許多罪,這些都被她像掠頭髮一樣一一掠散,但永遠也抹不去愛子的情愫。
⑦我沒有把手遞過去,而是伸出一隻手從她臂彎上取下籃子,提在手上,另一隻手輕輕握住她的手,對她說:“小時候,每逢過馬路都是你牽我,今天過馬路,讓我牽你吧!”母親的眼裡閃過驚喜,笑容盪漾開來,像一個老農面對豐收的農田,像一個漁民提著沉甸甸的魚……
1、第①段中寫“年近花甲的母親喜不自禁”,第⑦段中寫“母親的眼裡閃過驚喜”。這兩次“喜”的原因各是什麼?
2、你認為第④段中“我的心靈震顫起來”的原因是什麼?
3、第⑥段敘說許多方面都發生了變化,惟獨母親“牽手的動作依然如此嫻熟”。這樣寫採用了什麼手法?在表達上有什麼作用?
4、第⑦段對母親欣喜的心情作了兩個生動的比喻,請再續寫一句,構成排比句。
母親的'眼裡閃過驚喜,笑容盪漾開來,像一個老農面對豐收的農田,像一個漁民提著沉甸甸的漁網,像____________ 。
5、這篇文章寫得很感人,(1)你認為最使自己感動的內容是什麼?(2)你受到了什麼啟發或教育?
(1)感動的內容:
(2)啟發(教育)
參考答案
1、前者是看到兒子偕妻兒同家(看望自己)而高興,(或看到兒子一家同來看望自己而高興) 後者是覺得兒子懂得了事理而高興。(或看到兒子長大了,成熟了;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報)
2、“我”看到一個熟悉的動作。(或“我”看到年近花甲的母親“騰出右手,向我伸來”)
3、對比手法,突山母親愛子的感情之深。
4、“略”參考:像一個運動員面對金燦燦的獎牌;像一個老師面對成材的弟子……
5、“略” 例1:感動的內容:母親牽著“我”的小手過馬路,“我”牽著母親過馬路,這兩次牽手。(或:既寫了母親對兒子愛的呵護,也寫了“我”對母親的同報)
啟發(教育):“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要孝敬老人,父母,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例2:感動的內容:母親對兒子的摯愛。時光雖然流逝,但她牽手的動作依然如此嫻熟。
啟發(教育):母愛真是太偉大了,正是這樣偉大的母愛培養了一代又一代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角度自選,言之有理即可)